溺爱与管教PPT课件讲义
幼儿园家庭教育讲座ppt课件(图文)

解决方法
学会倾听和理解孩子的观点和 需求,避免对孩子进行压制或
强制。
影响: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孩 子性格孤僻或叛逆。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氛围,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
受。
通过亲子活动、家庭会议等方 式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
谐。
04 如何培养孩子良 好行为习惯和品 质
树立正确价值观
尊重他人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的权利、感受 和观点,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
04
分享了家庭教育与幼儿 园教育的互动与合作关 系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与担当
01
02
03
04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注 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习惯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 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给 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与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共同 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展望未来,共同努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陪伴者角色
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陪伴者,他 们的陪伴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和
归属感。
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参与孩子 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了解孩子的
需求和感受。
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玩耍、阅 读、旅行等方式,增进亲子关系
,拓展孩子的视野和知识面。
教育者角色
家长是孩子的教育者,他们承担着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习惯的责任。
情感支持
家长的情感支持可以帮助 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缓解学习压力。
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 相成,家长与老师的紧密 合作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 展。
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
培养合格公民
传承文化
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成为有责任感、有爱心 的合格公民。
幼儿园家长学校成长中与爱的管教PPT

幼儿园家长学校成长中与爱的管教PPT 在幼儿园,孩子们可能遇到各种问题,老师与家长们也经常会因为这些问题发生争执。
这不,家长李女士就跟她说了这样一件事:她孩子现在上幼儿园,由于她自己对孩子要求太严格了,于是她就跟她说,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外面的公园玩几天,我可以给她买很多她喜欢的玩具,但是这些玩具要到哪去买呢?如果我们平时把玩具放在一个比较固定的地方,他们就不会到处乱跑或者去玩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玩具放到幼儿园里放很长时间,它就会适应幼儿园里的环境了。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李女士就跟她同事说了这样说:“老师,我想让你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如果我们平时不管好自己,就会导致不同程度地出现问题。
”李女士说到这里还没有说完,老师就笑了起来。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李女士说到这里的时候与她同事们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吧?一、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做到正确管教呢?这是我们家长和老师经常会犯的错误。
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他们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同时我们在对他们教育时如果出现粗暴、错误就会直接伤害到孩子,这样也会让孩子觉得老师是爱自己的,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需要严格化、亲情化。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加遵守规则,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当你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是让他自己想做什么,就自己做什么;还是先做自己,让他自己做。
二、在实际生活中,怎样正确管教孩子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思想,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那么,如何正确管教孩子呢?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家长们经常地跟孩子进行沟通的。
如果我们总是忙于工作而无暇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会认为我们没有和他一起沟通过,所以他们会对我们表现出很大的敌意。
如果我们能够多关注孩子的思想,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
那么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对于孩子在园的生活,我们要如何做好管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孩子在幼儿园生活是很重要的,但是并不是说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就是老师们管束的对象。
关于溺爱的分析PPT课件

2.分析:溺爱背后的心理学知识
内在的父母: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
1
的内化
2
内在的小孩: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
童己
的孩子,溺爱是家长的自恋
2.分析:如何来做?
孩子需要的爱—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0-2岁 ✓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建立安全感 2-4岁 ✓ 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但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其面前 4-XX岁 ✓ XXXX
溺爱的类型与特点父母将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甚至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满足他人的地狱社会的敌人迷失与内疚并存习惯从他人评价中了解自己肯定自己习惯顺从他人的决定依赖
2018.4
.
1
目录 1.案例 2.分析
.
习惯从他人评价中了解自己、 肯定自己 习惯顺从他人的决定
纵容型溺爱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 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 力气满足
他人的地狱,社会的敌人
依赖:依赖父母、配偶、孩子, 对家人来说是人间地狱,只知 索取,让别人关注自己,却不 知付出 自卑:自大惯了,当发现自己 能力不行,将自卑转嫁到别人 身上,变本加厉伤害别人,甚 至用伤害自己达到目的 爱无能:家长的溺爱让他们自 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缺乏同 情心
.
4
1.案例:成长经历
1
2-3岁
被母亲打扮成小女孩,并对想象 中的女儿喃喃自语
小学
因不会剥鸡蛋,遭到同学和 亲戚取笑,但父母从不站出 来阻止
23
高中
被亲戚嘲笑、在学校受欺负, 所遭受的一切伤害不敢反抗, 求助父母没有被重视,反而 受到责骂
《家庭教育》PPT课件(2024)

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包括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和志愿服务等,为家庭提供专 业化的教育指导和帮助。
家庭教育与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
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家庭提供必要的教育救助和保障措施,确保每个孩子都 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鼓励孩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与孩子一起参与有趣的活动,增 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
的温暖和支持。
2024/1/29
24
06
家庭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4/1/29
25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
1 2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
通过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社区 等社会教育机构的紧密合作。
《家庭教育》PPT课 件
2024/1/29
1
目 录
2024/1/29
• 家庭教育概述 • 家庭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 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 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 家庭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2
01
家庭教育概述
2024/1/29
3
家庭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 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女进 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子女
02
创新家庭教育方式
通过科技手段,创新家庭教育方式,如远程教育、在线教育等,满足家
庭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2024/1/29
03
科技在家庭教育评估中的作用
借助科技手段,对家庭教育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为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
教育建议。
《溺爱与熊孩子》课件

探索溺爱与熊孩子的趋势,定义及特征,了解背后原因以及对人们产生的影 响,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溺爱与熊孩子的趋势
深入了解溺爱和熊孩子现象的流行趋势,引发思考家庭教育中的挑战和变化。
溺爱和熊孩子的定义及相关特征
分析溺爱和熊孩子的精确定义和共同特征,帮助认识这些现象在社会中的普遍存在。
分析熊孩子行为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以及这些行为可能引发的问题和挑战。
避免溺爱和养成熊孩子行为的 方法
提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避免溺爱行为和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的行为 习惯。
文化与溺爱、熊孩子的关系
讨论文化对溺爱和熊孩子现象的影响,挖掘文化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溺爱和熊孩子现象的原因
探讨溺爱和熊孩子观念的成因,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的影响。
看法与态度
深入思考和讨论对溺爱和熊孩子现象的看法,以及如何改变我们的态度以解 决这些问题。
溺爱的影响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探索溺爱对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以及可能因此引发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熊孩子的行为影响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父母管教方式.pptx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5-08
目录
• 引言 • 父母管教方式的类型 • 父母管教方式的影响因素 • 父母管教方式的实施策略 • 父母管教方式的效果评估 • 父母管教方式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探讨父母管教方式对 孩子成长的影响
提供有效的管教建议 ,帮助父母更好地教 育孩子
利用在线资源
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获取丰富的 育儿知识和信息,了解最新的
育儿理念和方法。
THANKS.
孩子的行为施加太多干预或控制。
优点
02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孩子更加自信、独立。
缺点
03
可能导致孩子缺乏纪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无法适应社会规范
。孩子可能会过于依赖他人,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忽视型管教
01
特点
父母对孩子的需求和行为缺乏关注和回应。他们可能由于工作忙碌、个
人问题或其他原因而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可能过于宽松,导致孩子缺乏必要的 纪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某些情况 下,孩子可能会利用父母的宽容来逃 避责任。
优点
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决策能力 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亲子沟通和情 感支持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形 象和自尊心。
放任型管教
特点
01
父母很少设定规则和限制,允许孩子自由发展。他们通常不对
02
优点
无明确优点。
03
缺点
可能导致孩子感到孤独、无助和缺乏安全感。孩子可能会出现行为问题
、情感问题和学习困难。长期的忽视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产生
严重的负面影响。
父母管教方式的影
03
响因素
家庭教育讲座ppt课件

庭关系的和谐。
02 03
详细描述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不畅,可能表现为缺乏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单一 、缺乏耐心和理解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引发家庭矛盾和亲子关系的紧张 。
建议方案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求,采用多种沟通方式,与孩子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同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 养孩子的情感能力和社交技能。
详细描述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容易让孩子 形成依赖、自私等不良性格特点 ,而严格要求孩子则容易让孩子 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孩子出
现心理问题。
建议方案
家长应该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适度关爱孩子,同时给予孩子适 当的自由和责任,培养孩子的独
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心理问题
总结词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或心理问题,可能是家庭教育不当或家庭环境不 良导致的。
详细描述
孩子出现撒谎、偷窃、暴力等问题行为,或者出现抑郁、焦虑等心 理问题,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建议方案
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的问题行为和心 理问题,同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
01
总结词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可能导致彼此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影响家
案例二: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总结词
接纳情绪、倾听心声、寻求解决方法
详细描述
孩子的情绪问题是很常见的,家长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 ,不要轻视或压制。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家长需 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同 时,家长需要寻求解决孩子情绪问题的方法,如通过沟 通、安慰、奖励等方式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在处理情绪 问题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感受,培养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爱在左,管教在右PPT

五.给孩子正能量 (1)善良与感恩的心。 (2)纪律与责任感。 (3)勇气与进取。
推荐读物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曾在全国发行 量大的报纸之一——《扬子晚报》等报刊 上连载,精心修订的第二版增加了作者新 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更有指导价值。
四.爱要“聊”出来: (1)聊天不是质问。
父母问“练琴了吗?”“功课写完了没有?” “成绩单发了吗?”
孩子回话“练了”“快做完了”“没发”
最后父母发飙了:“你怎么总是不好好答话啊?”
孩子则会烦躁又委屈地回答:“你问的我都回答 了啊,你还要我怎么样?”
这不是充满爱意的聊天,而是带 着责难意味的质问。
我们想了解孩子这一天在学校的情况, 别这样问:“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些什么呢?” 而是这样问:“今天的营养早餐吃的是什么 啊?好不好吃?”
问功课也别说:“功课做完了没?”要 问:“今天xx课老师教的什么啊?”
缩小问题的范围的好处: ①可以让孩子很容易顺着往下说, 而不是简短的“有”或者“没有” 来回复。 ②可以提起孩子的兴趣,因为很 具体,而且可以说一些别人的八卦。 ③这样的问话方式表达了父母的 兴趣,关心以及好奇,而不是只需 要答案的质问。 ④这样的问话很轻松,孩子不会 感到剑拔弩张的压力。
父子二人离开了大约20分钟,再回到餐桌上后,儿子乖 乖地吃了一大盘青菜。我偷偷看了看他的脸,发现没有哭过 的痕迹,但神色间显示是受到了管教。事后我问先生是怎么 管教的。先生说把儿子带到了餐厅旁的小公园,让他坐在公 园的椅子上,然后很严肃地问他:“你知道人为什么需要吃 青菜吗?”儿子点点头,故作聪明地说了一大堆吃青菜的好 处。等他说完之后,先生就板着脸说:“好,既然你知道吃 青菜的好处,我们现在就回到餐厅吃青菜。如果你不吃,我 们就再出来一次。但如果再出来的话,我就会揍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妨碍
• 过份纵容,没有给予清晰明确 的期望及后果
• 事事帮子女完成
• 低估子女能力
有效的管教是...
• 管教不代表无自由
• 可给予有限度的选择
• 管教不代表恶死
• 可以是语气温和坚定
• 管教不代表一定要撑到底,或 • 可给予「下台阶」 要子女完全屈服
题 目:溺爱与管教 主讲者:驻校教育心理学家刘 对 象:小学组家长
溺爱与管教
小二-小四班
齐齐动脑筋
个案一
• 文仔是中度的小二学生,他没有语言能力。他很喜欢吃东西,平日 在家吃饭时,他总会抢桌上的食物,但咬一、两口便放回碟上;若 见到喜欢的食物,如:鸡翼,他便会夹了大部份自己吃。文仔的兄 姊不喜欢他的行为,但父母总叫他们「让」他。
避免走进另一极端
• 若一个要求高的父母,认为有10项行为需要改善,你有什么建议给 他们呢?
• 早上换校服太慢 • 吃早餐太慢 • 刷牙太求其 • 常扭去街 • 出街坚持去某地方 • 偏食 • 坐不定...
建议
• 排优次 • 每次只改1-2个行为 • 学习欣赏子女(及自己)的进步
反思:你属于哪类型的父母?
个案二
• 玲玲是小三的学生。她每天放学后会有一段时间玩玩具,她很喜欢 这段时间。但每次玩完,她只会随便把玩具放在地上,婆婆便会替 她执拾。
个案三
• 健仔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晚吃饭前,总会扭爸爸落街买零食。爸爸 怕他肚饿,故一定带他落街买。
个案四
• 恩恩是小二的自闭症学生,她有偏食的习惯。她不喜欢吃鱼及菜, 只爱吃肉。平日父母多买她爱吃的食物,并不勉强她吃其他,觉得 若「迫」她吃会令她觉得威 程 度
低
爱心与感性程度
高
恩威并重
与子女有商有量 1
纵容
3
低
高压专横
不接纳子女 2
置之不理
莫不关心 4
父母养育子女的模式
恩威并重 高压 纵容 置之不理
• 子女心理健康成长,乐观,自 信自律
• 子女自信心低,自律性低,情 绪易低落
• 任性,依赖性强,不能承担责 任
• 任意妄为,自我中心
管教VS溺爱
有效的管教
• 爱锡子女的表现 • 最终让子女受惠得益
• 帮助他学习行为的后果 • 越早教,越能助他养成好的习
惯
溺爱
• 短暂让子女开心
• 长远:缺乏独立、成长机会, 不懂为自己行为负责任
• 日后子女渐大,主见越多冲 突增加,影响亲子关系
父母的角色
• 提升
• 有效管教:让子女从小学习承 担行为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