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材料系金相比赛规则和流程~研究生
金相、物理试验工操作规程(4篇)

金相、物理试验工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景下,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的规定。
针对金相、物理试验工的操作规程,主要是指在进行金相测试和物理试验时应遵循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规定等。
下面是一份金相、物理试验工操作规程的示例,供参考:一、操作准备1. 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验设备、试剂、实验样品等。
2. 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无杂物和易燃物,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3. 检查试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无损坏或故障。
4.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安全眼镜、实验服等。
二、金相测试操作规程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样制备方法,如切割、磨光等。
2. 将试样固定在金相显微镜台上,并调整好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 用显微镜观察试样的金相组织,根据需要进行测量或拍照。
4.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染色、腐蚀等处理。
5.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正确使用和配比,确保安全。
6. 必要时,进行显微镜调焦和视野调整,以获得清晰的金相图像。
7. 完成金相测试后,及时清理显微镜台面和试样,保持实验区域整洁。
金相、物理试验工操作规程(2)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物理试验设备和仪器,准备实验样品。
2. 严格按照试验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注意试验设备和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技巧,避免造成损坏或安全事故。
4. 加入试剂或加载样品时,遵循准确的用量和比例,注意防止溅出和污染。
5. 在进行物理试验时,保持实验区域的安静,避免干扰和误操作。
6. 完成物理试验后,及时清理实验设备和仪器,做好记录和整理工作。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单独操作未经培训的试验设备和仪器。
2. 在使用化学试剂时,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3. 遇到化学品泄漏或事故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4. 严禁超过设备和仪器的额定负荷工作,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5. 使用电器设备时,应注意插头接触良好,避免电源短路和过载。
金相、物理试验工操作规程模版

金相、物理试验工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金相、物理试验工作的正确实施,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操作前准备1. 检查实验设备和试剂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 仔细阅读实验方法和操作规程,并理解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三、实验操作1. 根据实验方法要求,准确称取所需试剂并进行标注。
2. 启动实验设备并调整至适当参数。
3. 将试剂按照实验方法要求进行混合、搅拌或加热等处理。
4. 将待测样品置于实验设备中,并按照实验方法要求进行处理。
5.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并根据需要调整参数。
6.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1. 将实验数据整理并进行必要的计算。
2. 按照实验方法要求绘制相应的图表或曲线。
3. 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根据需要求得平均值、标准偏差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的报告1. 撰写实验报告,按照要求进行格式排版。
2. 附上实验记录、图表等相关资料。
3. 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讨论和分析。
4.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并可能给出改进措施。
六、实验后清理1. 关闭实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
2. 清理实验区域,归位实验设备和试剂。
3. 妥善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
七、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2. 在操作过程中,佩戴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口罩和手套等。
3. 注意实验设备的安全使用,避免造成人员伤害或环境污染。
4. 阅读并理解试剂的安全说明,避免因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八、附录1. 相关实验方法和操作手册的引用。
2. 实验设备和试剂的清单。
3.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的示例。
以上为金相、物理试验工的操作规程模板,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材料系金相比赛规则和流程

比赛规则和比赛流程为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竞赛活动,经“机电学院科协和材料系”第二届石油大学大学生金相既能大赛竞赛评审委员会讨论,本届技能大赛的比赛规则和比赛流程确定如下:一、参赛人员参赛选手为石油大学在校生的相关专业学生二、比赛设备和器材由主办方统一准备比赛用预磨机、抛光机(一人一盘)及相应耗材,选手不能自带耗材。
金相磨制面的原始表面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痕迹,各选手可自行选择使用预磨机或手工磨方式进行粗磨和细磨,即抛光前的操作程序可由选手自行确定具体磨样程序。
比赛用耗材统一在下列清单中选择:水磨砂纸:240#粗纱布:150#金相砂纸:01#(W50)、02#(W20)、03#(W14)、04#(W10)、05#(W7)共5种;抛光布:平绒材质,嵌压式安装,不带背胶;抛光液:3.5μm氧化铝悬浮液;抛光液添加方式:塑料瓶(带喷嘴)手工加注;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酒精(分析纯):用塑料瓶灌装(带喷嘴);其他:吹风机、竹夹、药棉、小烧杯等。
三、比赛样品预赛样品为低碳钢(20#)圆棒;复赛样品为铸态球墨铸铁(基体为P或P+F)圆棒;长约20mm。
样品棒料均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四、比赛流程每组十人,每组限时60分钟(制样、拍照)(提前做完不加分的)五、评分细则本届比赛活动评审委员由材料系的教授专家组成(约5~7人),设评审组长1名。
其中4~6名评委负责第1项评分,1名评委负责第2、第3项评分,第4项评分由评委会委托承办方的专业人员完成。
本届比赛的样品端面上有样品编号,样品上交后将由工作人员隐去样品编号,另行产生一组供评委评审记录用的评审号码(样品编号与评审号码的对应关系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知晓,并应确保其与评审过程无关联),现场评委对每个样品的完成人信息是未知的(第4项“操作习惯”除外),以确保评分结果的公平公正。
预赛和复赛成绩经现场评委核实后由评审组长确认发布,任何评委或工作人员不得提前透露有关评审结果。
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试样制备方法浅析

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试样制备方法浅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金相学是金属材料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它通过显微镜观察金属组织结构,以揭示金属内部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金相大赛作为推动金相学科教学与科研发展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对金相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随着金相学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金相大赛在全国院校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参与。
背景介绍是本文的开篇,旨在介绍大学生金相大赛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对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金相试样作为金相学研究的基础,其制备方法直接影响到金相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深入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对于提高金相学实验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进行浅析,为大学生金相大赛的参赛选手和金相学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试样制备方法的流程和技术要点,探讨其在金相分析和材料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可以提高大学生金相实验技能和理论水平,促进金相分析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研究金相试样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可以更好地了解金相分析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和需求,为今后金相分析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分析金相试样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未来金相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供指导和支持,推动金相分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研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金相试样制备方法的重要性和意义,为促进金相分析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2. 正文2.1 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1. 样品的选择:首先需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金相试样材料,通常包括金属、合金、陶瓷等材料。
2. 样品的切割:将选定的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片状,以便后续的研磨和打磨。
3. 粗磨和打磨:采用粗磨机和打磨机对样品进行粗磨和打磨处理,以去除样品表面的不均匀性和粗糙度。
5. 清洗和干燥:用清洁溶剂将样品表面的杂质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干燥器将样品干燥至完全无水。
材料金相实验方法PPT文档47页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金相制备流程资料

一、镶嵌镶嵌作为磨金相的第一道工序,十分重要。
如果镶嵌出问题,后面打磨、抛光,做得再好,到腐蚀阶段也会十分肮脏,而无论是照宏观还是微观组织,都会观察得很失败。
镶嵌可以分为自动镶嵌与手工镶嵌。
自动镶嵌只要选择好填充粉末,无需技术,镶嵌质量就可以很好,而且易得到保障。
需要进行电镜扫描时,需要背面平整,此时需要自动镶嵌。
但是自动镶嵌由于镶嵌机器的容积有限,所以很多体积稍微大一些的试件就必须选择手工镶嵌;再者自动镶嵌的耗时长,如果一次大批量试件需要镶嵌,手工镶嵌也是很好的选择。
1.自动镶嵌见各镶嵌机的说明书,略。
2.手工镶嵌无论是手工镶嵌还是自动镶嵌,从线切割取下后都要做的是清洗。
有时钢丝刷未必比手好使。
不洗的后果就是手工镶嵌最重要的是最底层的粉末夯实。
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底层粉末夯实,就可以说成功了百分之九十。
选择光洁平整的底盘,以保证试件与底盘尽量紧密接触。
开始的时候每次少撒粉末,保证匀称。
多撒液体,保证所有粉末溶透。
洒不透,后果是有粉末未沾水,打磨时粉末会掉渣子,形成空洞。
用细棍搅拌混合物,使气泡尽量浮出。
可以隔一会再撒后面的,这时间留给气泡的浮出,但要注意时间过长会凝固,导致镶嵌分层。
尤其注意靠近焊缝处的气泡,否则腐蚀的时候脏的液体会残留在此处的凹坑中,导致界面肮脏。
搅拌时注意不要触动试件,否则会导致试件下面垫到粉末而倾斜。
后果一是要打碎重新镶嵌,二是将你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与无限的砂纸对抗当中。
二、打磨大三都进行过打磨的实验。
从打磨、抛光,到腐蚀。
但是直到进实验室,我还是不清楚为什么要打磨(如果腐蚀可以侵蚀金属,干嘛不直接腐蚀试件,露出金相呢?)以及打磨时更换一层层砂纸的原因。
在这里,我用图示先赘述下打磨的原理。
易见,哪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
每层砂纸都有自己存在的必要。
1. 粗磨一般在用砂纸铺在砂轮机上,如果是水磨砂纸要同时冲水,否则会由于过热而加热金属,而且水磨砂纸造成的划痕会很大,造成后面的细磨无法纠正。
【金相大赛】操作细则及注意事项

【金相大赛】操作细则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过程中严禁打闹。
二、制样时,严禁选手间讨论询问与比赛有关的问题,遇到任何问题只可以询问在场评委老师。
三、进入实验室,必须向老师问候。
四、制样时间为50分钟。
包括磨光、抛光、腐蚀三个过程。
五、可选择组委会提供的干砂纸或水砂纸进行磨样。
六、仅可使用组委会提供的抛光膏进行抛光。
七、每台抛光机最多可有两位选手同时进行抛光。
八、上镜观察前必须吹干样品(抛光后、腐蚀后观察时均如此)。
因
未吹干样品导致腐蚀液水等污损显微镜者将视情节扣分。
九、可自由选择金相实验室内任一金相显微镜观察样品。
十、严禁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跑动。
十一、试样飞溅找不到后,需立即与老师确认,并重新获取样品,但不重新计时。
十二、制样结束后,将样品贴好标签交给专管人。
十三、制样结束后,需整理自己的制样用具和环境。
资源与材料学院学术科创部
2014年7月2日。
金相分析操作规程

宏观照相技术及操作规程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介绍了宏观照相的有关技术和操作方法,对宏观照相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1对要求作宏观照相的试样,应保证组织和缺陷清晰。
2.2先用肉眼或放大镜详细观察试样,判断哪些特征最为重要,哪些特征无关紧要,初步确定拍摄区域。
2.3根据试样的大小,选用照相仪器,对较小的试样,可用外拍机进行宏观照相。
3 照相操作3.1 照相准备3.1.1 将照相的试样放置平稳,最好用白纸或白布作背景。
如果照片中需要一个比例尺,则还应该在试样的旁边(在试样被照面的同一平面上)放置一个标尺。
3.1.2 相机和照明灯光的安装3.1.2.1 若使用显微镜进行宏观照相时,相机的安装,应按照《显微镜使用操作规程》中有关说明进行。
3.1.2.2 若使用外拍机进行宏观照相时,相机的安装和使用应按照《外拍机使用说明书》进行。
3.1.2.3 照相灯光应是可移动和调节的。
3.2 调焦3.2.1 开打相机光圈,通过调节相机位置,使在相机的毛玻璃板上成像。
3.2.2 调节相机的位置、高度和方向,对准所要拍摄的区域和特征,并使成像大小适当,如有放大倍数要求,还应调节像的大小,使之与要求的放大倍数一致。
3.2.3 调节灯光的强度和照射角度(灯光照射角度的调节十分重要,一般腐蚀切面的照相最好使用垂直照明来拍摄),使成像的细节全部清晰显示,且各处亮度均匀。
3.3 曝光3.3.1 调节光圈大小,以满足景深要求和光的强度。
3.3.2 确定曝光时间。
曝光时间一般根据经验而定。
它与光的强度和成片类型等因素有关。
3.3.3 闭上快门,安装底片盒。
底片的安装,应按照《暗室操作规程(一)》进行。
3.3.4 轻轻拉开底片盒的暗盒板。
然后开启快门,进行曝光拍照。
3.3.5 待曝光完毕,立即推进底片盒的暗盒板,并取下底片盒,准备冲洗底片。
3.3.6 拍摄完毕,关闭照明灯光。
3.4 底片的冲洗3.4.1 经曝光后的底片,应及时进行冲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赛规则和比赛流程
为公开、公正、公平地开展竞赛活动,经“机电学院材料系”首届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金相技能大赛竞赛评审委员会讨论,本届技能大赛的比赛规则和比赛流程确定如下:一、参赛人员
参赛选手为石油大学全体研究生
二、比赛设备和器材
由主办方统一准备比赛用预磨机、抛光机(一人一盘)及相应耗材,选手不能自带耗材。
金相磨制面的原始表面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痕迹,各选手可自行选择使用预磨机或手工磨方式进行粗磨和细磨,即抛光前的操作程序可由选手自行确定具体磨样程序。
三、比赛用耗材统一在下列清单中选择:
水磨砂纸:120#、200#/240#、400#、600#、800#、1000#、1200#、1500#共8种;
金相砂纸:01#(W50)、02#(W20)、03#(W14)、04#(W10)、05#(W7)共5种;
抛光布:平绒材质,嵌压式安装,不带背胶;
抛光液:3.5μm氧化铝悬浮液;
抛光液添加方式:塑料瓶(带喷嘴)手工加注;
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
酒精(分析纯):用塑料瓶灌装(带喷嘴);
其他:吹风机、竹夹、药棉、小烧杯等。
四、比赛用样品
比赛样品为:20钢、35钢、45钢、T8钢(这四种碳钢均为退火态),
参赛选手随机抽取,抽到样品后,
完成磨制-抛光-浸蚀,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确定所选试样的类别及型号,在提交最终样品时,根据自己的判断需要明确告知专门工作人员所磨试样的型号及组织。
四、比赛流程
每组十人,每组限时60分钟(制样、拍照)(提前做完不加分的)
五、评分细则
本届比赛活动评审委员由材料系的教授专家组成(约5~7人),设评审组长1名。
其中4~6名评委负责第1项评分,1名评委负责第2、第3项评分,第4项评分由评委会委托承办方的专业人员完成。
本届比赛的样品端面上有样品编号,样品上交后将由工作人员隐去样品编号,另行产生一组供评委评审记录用的评审号码(样品编号与评审号码的对应关系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知晓,并应确保其与评审过程无关联),现场评委对每个样品的完成人信息是未知的(第4项“操作习惯”除外),以确保评分结果的公平公正。
比赛成绩经现场评委核实后由评审组长确认发布,任何评委或工作人员不得提前透露有关评审结果。
五、奖项设置
本届比赛的,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