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地下水的污染途径和防治措施摘要:本文从地下水的概念入手,分析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

原因、污染途径和产生的危害,并根据现行的经济技术条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污染源,污染途径,治理措施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groundwater, and analyses the main reasons caused by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ways and dangers, an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to tak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ground water,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pollution way, controll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地下水遭到过度开采或遭受污染,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

我国由于经济力量比较薄弱,大量的固体、液体废弃物未经适当处理即埋入地下或排入污水池(坑)、污水管道、污水快速渗场或用

于灌溉农田,通过这些污水聚集地段的渗(漏)透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近年来在我国正在逐年加剧,而且正在向农村蔓延。据对118个城市2—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分析,约占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较严重的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较轻,仅3%的城

市地下水基本清洁,污染轻微。而我国大部分(占60%)的大中城市都是以开采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因此,地下水水质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关系城市供水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对水污染的定义:“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因此,我们认为地下水污染的定义应该是:凡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变化朝着水质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统称为“地下水污染”。这一定义强调了:①水质变化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②只要水质变化朝着恶化方向发展,而不管是否影响到使用的程度,均视为污染。至于在天然环保中产生的地下水某些组分相对富集及贫化而使水质恶

劣的现象不应视为污染,而应称为“天然异常”。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要判别地下水是否污染及污染的程度,最好以地区背景值作为标准,或用无明显污染来源的水质作对照值。

2.引起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水污染使水质变坏或恶化,严重的水污染很难于自净和恢复到良好状态,水污染妨碍了水的正常功能,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使水环境恶化,会变成“水污染公害”。目前,全球由于水污染,有近一半人口喝不到洁净水,因饮水不卫生,导致的疾病有50多种,每天要夺取2.5万人的生命,水污染

加重了水危机。目前,全球有近50个国家严重缺水,20亿人饮水困难。我国有近百个城市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在我国,主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污染。

人为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源,是环境保护防治的主要对象。它包括:各种固体废弃物(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工业废渣等等)、燃煤产生的粉尘、废矿石堆与尾矿和污泥等)、液体(如城市废水、工业废水、农村废水和工业废气等)废弃物,这是最普遍和数量最大的;还有残留农药、化肥及农家肥等等。

天然污染源主要是指:海水、原生含盐量高水质差的地下水、含有害成分较高的矿体等。它们在天然条条下或在附近合理的开采地下水时,对原良好的地下不水质并不构成威胁。但若对这些污染源周围的水源地进行不合理的或过量的开采,则可能引起海水入侵、矿体有有害成分扩散、原生劣质水渗入,造成地下水污染。

3.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和途径

3.1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是由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决定的,它与地表水污染有明显的不同,其特点有:

1)隐蔽性,由于污染发生在地表以下的空隙(空隙、裂隙、溶隙)介质中,因此常常是地下水遭到相当程度的污染,人们却迟迟未能发现,它不像地表水那样,污染后通过气味和感官等变化被察觉到。

2)延缓性,污染物在由地表(或浅层)向潜水含水层迁移过程中,首先在包气带中经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作用,会延缓潜水含水层的污染,再向承压含水层迁移中,则由于隔水顶板的存在,污染物的迁移速度会更加缓慢,这就决定了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水的污染相比具有延缓性的特点。

3)难以逆转性,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很难治理和恢复,这主要是因为:①地下水流速缓慢,切断污染源后,仅靠天然地下水径流、含水层本身的自净能力,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②某些污染物被介质和有机质所吸附后,污染物清除更加困难。

3.2地下水污染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是指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地下水污染途绎是复杂多样的,按水力特点大致分为以下四类型:

1)间歇入渗型,此种污染形式与上述的区别在于地面污染源是以断续的新式向包气带土层中输入污水。因此,污染物大都是在土层非饱和水的条件下运移。

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滤,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害或有毒组分,周期性地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种渗入多半是呈非饱和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或者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渗形式。

污染源一般是固态而不是液态。这种途径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组分原来是呈固态形式赋存于固体废物或土壤里的,因此,

进行研究时,首先要分析固体废物或土壤等的成分,最好能取得通过包气带的淋滤液,这样方能查明地下水污染的来源。此种污染,无论在其范围或浓度上,均可能有季节性的变化,主要污染对象是潜水。

2)连续入渗型,该种污染形式的特点是地面的污染源以固定的污染物浓度连续不断的向包气带土层中输入污水。在这种情况下,或者包气带完全饱水,呈连续渗入的形式渗入含水层,或者包气带上部饱水呈连续渗流的形式,下部不饱水呈淋雨状的渗流形式渗入含水层。这种类型的污染,其污染组分是液态的。最常见的是污水聚积地段(污水池、污水渗坑、污水快速渗滤场、污水管道等)的渗漏,以及被污染地表水体和污水渠的渗漏,其主要污染对象多半是潜水。

上述第一、二种污染途径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污染物是从上而下经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的。因此,其对地下水污染程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气带的地质结构、岩性、厚度及渗透性等因素。

3)越流型,越流型的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层间越流的形式转移进入其他含水层。这种转移或者是通过天然途径(水文地质天窗),或者通过人为途径(结构不合理的井管、破损的井管、止水效果不佳的井管等),或者人为开采引起的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了越流方向,使污染物通过大面积的弱隔水层越流转移到其他含水层[图2-l(i)],其污染来源可能是地下水环境本身的,也可能是外来的,它可能污染承压水或潜水。研究这一类型污染的困难之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