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肿块型
• 好发于肝左叶,引起肝段或肝叶萎缩; • CT:稍低密度,界不清,不规则分叶状;病灶内及周围胆管
扩张,部分肿块内见低密度的囊变坏死区,少数病灶内高密 度;肝脏包膜凹陷、皱缩。 • 增强:动脉早期周边环形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出 现延迟强化,造影剂逐渐向中央填充。 • 门静脉瘤栓少见,淋巴结转移多见; • 灶周异常灌注;灶周卫星病灶。
肿块型MR
• T1WI上呈不均匀低信号,少数肿瘤在TlWI上可见斑点状、 片状高信号影;T2WI上混杂高或稍高信号,部分中心可 见局灶性星芒状、条状或片状低信号
• DWI周边高信号
女,79岁,发热,畏冷,腹痛5天
男,47岁,发现肝占位1周
管壁浸润型
• 狭窄的边缘不规则、不对称缩小胆管,增强强化,淋巴结 肿大和导管周围软组织病变,提示恶性狭窄
五、局灶性狭窄病变伴近端胆管轻度扩张
BilIN with a focal ductal stricture. (a) Axial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e show a focal stricture(arrow) with mild ductal dilatation. (b) Photomicrograph (original magnification, ×200; H-E stain) shows an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 also known as carcinoma in situ or BilIN-3, without subepithelial extension.
肝内胆管细胞癌影像诊断
概述
• 胆管癌是肝脏第二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东南亚发病率 最高,近年肝内胆管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与其相 连的高 回声 带并混有低 回声 , 彩色 多普勒包 块下部可
声对隐睾的诊 断率约为 9 0 %, 故超声检查 未发现隐睾者不 能 贸然诊 断睾丸缺如 , 应借助其他影像技术进一 步检查 。
参 考 文 献
向规则 、 分布均匀 , 多呈水草状 和规则 的树枝状树枝状 。
3 . 2 隐睾扭转 : 本组发现 的 3 例患者 均为单侧 , 阴囊 内未探
及睾 丸回声 , 分别在左腹股 沟区和右腹股沟 区探及类 似圆形
的不 均质 包块 样回声 , 回声欠 均匀 , 定的限度 , 对腹膜后 , 腹 腔
2 0 ~ 3 0 s 开始扫描 , 门脉期 6 0 ~ 7 0 s 扫描 , 延迟期 1 2 0 ~ 1 8 O s 扫
描。 2 结 果
c a r c i n o m a , I H P C C) 指 起源 于 Ⅱ级 以上肝 内胆 管到 赫令 管胆 管上皮 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仅次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 h e p a — t o c e l l u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 H C C ) ,占原 发性 肝 内恶 性肿 瘤 的 5 %~ 3 0 %i l l , 为肝脏第二位原发性恶性肿瘤 。 I HP C C起病 隐匿, 临床
钟 添荣
李 莉
李耀 国 梁翠媚
例未行实验室检查 。6例行穿刺活组织检查 , l 4例手术 治疗 。 1 . 2 仪器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 C T平扫加三期 动态增强扫 描。 C T扫描采用 T o s h i b a 6 4层 螺旋 C T扫描仪 , 增强扫描用非 离子对 比剂碘海醇 3 0 0 mg / m L,高压注射器肘静脉 给药 6 0 ~ 7 5 mL , 注射流率 2 . 0 3 . 0 m L / s 。动脉期扫描 于注射造 影剂后
肝内胆管细胞癌CT、MR表现与病理特征对照分析

管细胞癌的 M 诊 断和鉴别 [ . s CT J 上 】 海医学影像 ,2 1,92 :1 9 001 ( 9- 3 ) .
7 王 成林 . 脏 少见 类 型 癌 病 理 、 C . 肝 T和
放 射 学 实践 ,2 0,4 3:8— 9. 09 2 ( 272 0 ) 胞 癌皮 肤 转 移 一例 报 道 [] 罕 少 疾病 J. 杂 志 ,20 ,6( ) 05. 09 1 6:5- 1
细 胞 癌 类 似 ,但 病 灶 内无 局 限性
( 责任 编辑 :谢 婷婷 )
【 收稿 日期 1 2 1 - 2 2 02 0- 5
M I 断 ( )J. R诊 一 [] 中国 c 和 M I T R 杂志,
2 0, 1 : 8 5 . 0 6 4() 4 — 1
8 孙莉, . 刘文亚 , 李江红, M I 等.R 对肝 内 胆管细胞癌的诊 断价值 [] 现代 中西 J.
医结合 杂志 ,08 1 (1: 8349. 2 0,7 3)4 9- 84
胆 管 扩 张 , 与 软 组 织 肿 块 。 诊 断 2 李绍林,张雪林,韩慧霞, . 等.周 围型
慢 性肝脓 肿 时需要特 别 与肝 内胆管
肝 管 细胞 癌 临床 病理 与 C  ̄ M 诊 断研 T R
( 接第 2 上 9页 )
3 胡兴荣, 李顺振, 张家权, 等.磁பைடு நூலகம்振全
另外 肝 血 管 瘤 实验 室 检 查 常 正常 。 慢 性 肝 脓 肿 表 现 多 个 脓 腔 、壁 增
. 万云乐,闽军, 等.肝胆 管细 厚 ,增 强 动 脉 期 充 血 与 肝 内胆 管 1 许晓婷 ,
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鉴别要点

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鉴别要点肝细胞癌(HCC)和胆管细胞癌(CCC)是两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它们在影像学上有一些鉴别要点,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鉴别要点。
首先,从影像学的角度来看,HCC和CCC在CT扫描和MRI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CT扫描中,HCC通常呈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的肿块,边缘清晰,有时可见包膜。
而CCC则常常呈现为边缘模糊的高密度肿块,与周围组织难以区分。
在MRI中,HCC通常显示为低信号肿块,而CCC则显示为高信号肿块,这是两者之间一个明显的区别。
因此,CT和MRI可以提供有助于鉴别HCC和CCC的重要信息。
其次,肝内胆管的扩张也是鉴别HCC和CCC的重要指标之一。
CCC通常伴有原发性胆管癌并发症,如胆管扩张、胆管结石等。
因此,在影像学检查中,胆管的扩张程度和位置是判断肝肿瘤是否为CCC的重要依据。
若出现胆管扩张或远离病灶的结石,有助于支持CCC的诊断。
此外,肝内血供的改变也可以帮助鉴别HCC和CCC。
HCC通常具有丰富的血供,并且在动脉期显示明显的强化,随后在门脉期显著减弱。
而CCC则常常伴有胆管的侵犯和梗阻,因此其血供相对较差,不容易在动脉期显示明显的强化。
因此,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HCC和CCC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超声检查也是常用的影像学手段之一,对于鉴别HCC和CCC 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HCC通常呈现为单个或多个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而CCC则呈现为囊性或实性高回声结节。
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胆囊、胆总管和胆管的状态,根据这些结构的改变往往可以推测是否为CCC。
综上所述,通过CT、MRI、超声等影像学技术结合,可以鉴别HCC 和CCC。
应注意影像学上的特征,如肿块的密度、边缘清晰度、信号强度等,胆管的扩张程度和位置,以及肝内血供的改变。
这些鉴别要点对于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和预测病情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充分利用影像学技术,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全面评估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特点和差异,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MS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 术前均经 T E E补 充 完 善 诊 断 。 1 5例 均 堵
探头 , 最 小 年 龄 3月 , 无气管压迫 、 消化道穿孔 、 大 出血 、 心 律
[ 2 ] B a c h a E A ,C a o Q L ,G a l a n t o wi c z ME ,e t a 1 .Mu h i c e n t e r e x p e r i —
为此 . T O F 、 肺 静 脉 异 位 引 流 等 复 合 畸 形 术 后 常 残 留 肌 部
VSD 。
我们体会 , 精确的术前超声检查 、 合适的病例选择 、 熟 练
的术 中穿刺点及 封堵器 的正确选择 、 堵 塞 效 果 的判 断 、 堵 塞
过 程 的 监 测 及 和 外 科 医 生 的 默 契 配 合 是 封 堵 成 功 的保 证 。
s u r e o f c o ng e n i t a l a n d a c q u i r e d v e n t r i e u l a r s e p t a l d e f e c t s — — c o n .
受体外循环手术 的患者 , 可 避 免 手术 和 体 外 循 环 的损 伤 和 并
塞 成 功 ,术 中 即刻 超 声 检 查 3例 V S D封堵器周围见 1 ~ 2 i i l m
s e p t a l d e f e c t s [ J ] .P e d i a t r C a r d i o l ,2 0 0 5 ,2 6 ( 2 ) :1 6 9 — 1 7 5 . [ 3 ] 刘 锦纷 , 高伟 , 祝 忠群, 等 .术 中 应 用 A m p l a t z e r 封 堵 器 关 闭 婴 儿 多 发 性 肌 部 室 间 隔 缺 损 .介 人 放 射 学 杂 志 , 2 0 0 5 , 1 4 ( 4) : 3 4 4 . [ 4 ]刘 锦 纷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镶 嵌 治 疗 的 若 干 问 题 l J 1 .中华 外 科 杂 志 ,
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螺旋CT诊断

壁周有低密度水肿带和周围肝组织斑片状强化。
[ 考文 献】 参
【] 1 李松年 . 现代全身 c T诊 断学【 . 北京 : M】 2版. 中国医药 科技
出 版社 ,0 98 3 8 7 20 :8— 8 . [1Si tok lPP ri M,h h M, 1 i rcn e n 2 r a a u ,akn D K a e a va t .Lv ac ri e
病史 , F A P升高 , 肿瘤局部肝包膜 隆起 , 不引起肝 内 胆管扩张 , 增强扫描呈现“ 快进快出” 特点。 常伴有 门
脉癌 栓形 成 , 助 于与肝 内胆管 细胞 癌鉴 别 。( ) 有 2肝
血管瘤 :平扫病灶清楚 ,常不合并远端肝内胆管扩 张 ,肝缘萎缩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结节状强 化, 程度较胆管细胞高。近似同层主动脉密度 , 延时
・
5 0 4・
论
交通 医学 2 1 0 1年第 2 5卷 第 5期 Me o o u i t n . 1 , o. .o dJ f mm nc i s 0 1 1 5N . C ao 2 V 2 5
3 讨
扩张肝 内胆管内见结节状软组织影 ,螺旋多期增强 扫描有强化 , 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特征性之一。( ) 4 肝 包膜内陷回缩及肝叶萎缩肿块靠近肝包膜 时,由于 纤维组织牵拉 , 常使肝轮廓内陷 , 这有别与肝 内其他 肿瘤。病变远侧肝叶萎缩可能与胆管阻塞引起胆汁 淤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和血管受压导致血供不足引 起有关 。( )肝 内胆管结石及病灶内钙化本组有 2 5 例, 表现为局部肝内胆管条片状高密度影 。 易漏诊或 误诊为单纯胆道系统结石合并胆管炎、 肝叶萎缩。 胆 管细胞癌钙化不常见 ,表现为病灶内斑点状高密度 影, 可能与肿瘤少见病理类型, 乳头状粘液癌分泌较
多期增强CT扫描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肝 内胆 管 细胞 癌 起 源 于 肝 段 胆 管 , 数 为 导 管 状 腺 癌 , 多
少数为乳头状腺癌和 粘液腺 癌。一般认 为好 发年龄 在 5 0~ 6 O岁之 间, 本组病 变平 均年龄 为 4 . 94岁 , 明其发病年龄也 表
多平面 重 建 ( ut l p nrrfr t n MP 对 图 像 进 行 m lpe l a e mao , R) i a o i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2 , 中男 1 , 8例 , 7例 其 9例 女 男女 比例
构分界不清 , 增强扫描 病变 段胆 管壁不 均匀 增厚 及强 化 , 管 腔较平扫显示清 晰, 管壁走行 僵硬不规整。( ) 内生长型 5 3管 例 (8 5 ) 表现为病变呈 结节 灶或 管状、 1. % , 树枝状 局 限在 扩 张 的胆管腔 内, 平扫为等密度 或稍低密度 与周 围结 构不易 区 分 , 强 扫描 多 呈 门脉 期 延迟 均 匀 强化 。 ( ) 合 型 3例 增 4混
双 肾下极层 面, 注射造影剂后 2 0~2 开始动脉期扫描 ,5 5S 4— 6 后开 始静 脉期扫 描 ,0 后 行 延迟 期 扫描。扫 描条 件 0s 30 S
10k 20~ 5 矩 阵 52× 1 , 2 V、0 20mA, 1 5 2 层厚 5m 间距 5rn m, i。 a
2 2 其他伴随征象 .
病变所属 肝叶或肝 段萎缩 2 3例 ; 邻近
肝包膜 回缩征 l ; 围胆管扩张 l ; 8例 周 7例 腹腔或腹膜后淋 巴
结 转移 1 5例 , 门静 脉及 肝 静脉 受侵 例 7例 ; 有胆 系结 石 伴
1 。 8例
3 讨 论
பைடு நூலகம்
2mtk ̄ 算 , / gt 注射速率为 3~ ls 4m/ 。增 强扫描范围从 膈上到
1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交 流
中 国 民 族 民 J 6 7医 药
C ie e Ju nl o tn md cn a d Ehohray h n s o r a f E h o e i i e n tn p a m c ・1 91・
E p r e c S a ig xe in e h rn
【 中图分类号】R 3 . 75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5 7 (0 0 6 1 1 2 0 7 8 1 2 1 )0 — 9~
肝 内胆管 细胞 癌 ( n r h p t c h l n i c r — i t a e a i c o a g o a e i o a C ),指起 源于肝 内胆管二 级 以远 的上皮细胞 的 n m ,I C 恶性肿 瘤 ,约 占全部胆 管 细胞癌 的 1 % 肝 内恶性肿 瘤 的 0和 5 ~1 % % 0 。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有 很大差别 ,临床表现及 实验 室检查 均无特异 性,术前 诊断较 为困难 ,且手术 切除为 本 病唯一有 效 的治疗 方法 ,但 其c 诊断有 一定特征 性 ,故 影 T 像学检 查对其早 期发现和 治疗有重 要 的意 义 。我 院 自1 9 98 年 收集病例 累计 1 例 ,结合病理探 讨其c 表现特 点 ,以期 1 T 以提高对本病 的术前诊断和鉴别诊 断水平 。
图1c 平扫肝内胆管明显囊状扩张 ,内有多个结石影 ;其周 围大片 T 肝密度降低,边界不清
图2 C 增强扫描 :病灶 内明显线状 强化 T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材 料 与 方 法
后可分辨 出扩 张的胆管 ,呈 小圆点或条状 水样密度影 ;3 例 于病灶 内可见 扩张胆管 。其 他表现有 :门静 脉受压 、移位 3 例, 门静脉癌 栓1 ( 例 左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门部胆管细胞癌
• 肝门部肿块,平扫呈低 密度或等密度,边界不 清(提示浸润生长)。 增强动脉期边缘强化。 胆管阻断,肝内胆管扩 张,胆囊萎缩提示梗阻 高位。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 断
分类与病理
• 肝内胆管癌即从肝左右管合流部(肝门部)至末梢 的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癌。组织学表现为腺样分 化或伴有粘液分泌,富于纤维性间质,比肝细胞 癌硬。根据其发生部位分为末梢型胆管癌(肝内 胆管癌)及肝门部胆管癌。 末梢型胆管癌的发生率大体上约为肝细胞癌的5 %,如我国报告为5.5%,日本统计为8%~10%, 欧美报道较高,约占18%~25%。病理改变基本 呈现腺癌之内眼形态,与腺癌之肝转移癌很类似, 不易鉴别。切面观,边缘部存活之癌细胞多而稍 隆起,与肝组织之界线呈波状凹凸。肿瘤中心富 于纤维组织而坚硬,比边缘部稍凹陷。肿瘤近于 肝被膜时,在肝表面多可见癌脐征象。 肝门部胆管癌发生于肝门部附近较粗大胆管上皮 细胞,沿胆管浸润形成壁外肝内肿块,一般无坏 死倾向。早期只有壁内浸润形成胆管壁肥厚。 临床症状困发生部位不同而异。末梢型胆管癌早 期无症状,晚期可有上腹不适、肝大、体重下降 等;肝门部胆管癌常以黄疸为初发症状。 AFP多阴性。
•
• •
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
• 多数位于肝左叶。 • 平扫: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灶内有时可见钙化;远端胆管 扩张;邻近肝背膜时可见癌脐征。 • 渐进性增强:因纤维多而血管少,动脉期和门脉期仅边缘 轻度强化或网格状、斑片状轻度强化,但门脉期强化高于 动脉期,仍低于肝实质。延迟期(7-15min)病灶中心强 化明显高于肝实质。部分中心液化坏死可无此特点。 •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