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
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2分)2。
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岛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 [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A。
“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B。
“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C。
[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 [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2 分)答:3.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阅读文段,完成(1)(2)题。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北京市)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北京市)2023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
(共13分)1.(13分)《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要“打造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做完相关调查研究,撰写了调查报告。
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在报告的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博物馆之城调查报告”九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调查目标ㅤㅤ了解新时期北京市博物馆的发展情况,重新认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
第二部分调查内容ㅤㅤ调查涉及博物馆官方网站、有代表性的展览、相关新闻报道,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官方网站资源】ㅤㅤ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展览侧重展示馆藏;临时展览遵循开放合作的原则,已形成历史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多个展览系列。
ㅤㅤ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讲述生命世界的奥秘,构筑起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
不同主题的巡回展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的胜况表现出新时期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态势。
(2)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表达的是“依照并沿用”的意思,所以“遵循”一词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难懂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的意思,所以“奥秘”一词中有错字。
C.因为表达的是“组合并建立”的意思,所以“构筑”一词中有错字。
D.因为表达的是“隆重热烈的情景或场面”的意思,所以“胜况”一词中有错字。
【展览内容及形式】ㅤㅤ中国国家博物馆“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独具匠心。
各类展品以不同形式展出,空间站组合体1:4的模型“飞”在头顶,核心舱1:1的模型可步入参观。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让观众拍手称快。
ㅤㅤ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展”剧场式的沉浸空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含答案解释;word可以编辑】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 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A. B. C. D.2. 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3. 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
阅读文段,完成各题。
第一单元①______,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
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
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
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上,这些水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滋养了古老的幽燕大地。
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

北京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磅礴(bó)矜持(jīn)言简意赅(gāi)B. 襁褓(qiǎng)缄默(zhēn)琐屑(xiè)抑扬顿挫(cuò)C. 荫庇(yīn)归省(xǐng)酝酿(niàng)鲜为人知(xiān)D. 亘古(gèn)蝉蜕(tuì)撺掇(cuān)鞠躬尽瘁(cuì)(答案:A)二、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懊悔分歧恍然大悟截然不同B. 奥秘取谛疲倦不堪美不甚收C. 搓捻企盼浑为一谈油然而生D. 惭愧烂漫翻来复去人声鼎沸(答案:A)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是引人入胜。
B.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C.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让人受益匪浅。
D. 这场音乐会如梦初醒,让观众们陶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答案:D)四、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B.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他平时努力学习的结果。
(答案:D)五、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话。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C.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D.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该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答案:A,《论语》并未记录孔子的所有言行,主要记录的是他和弟子的言行以及对话,且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中国水周”的宣传,准备举办“京华水韵”展览.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展板标题,对于“水”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2.一位同学负责拟写并讲解前言。
请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4分)“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乌似江南。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曾在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湖光山色【甲】据考证,古都北京既有海淀、南海子等众多水泊.湿地,也有无数水井和泉池;既有宽阔繁忙的运河水道,也有难以计数的古桥闸口。
你也许会想北京是否有过这般“似江南”的水乡泽国之景【乙】让我们开启一段时光之旅,寻访京城水脉,感受京华水韵。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
请你帮他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A.“行”在诗中是“流通”的意思,应读xíng。
B.“泊”在此处是“湖”的意思,应读bó。
C.【甲】处应填入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D.【乙】处应填入问号,表示疑问语气。
(2)为了向参观者讲解“泽国”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国”字的三个解释:①国家;②国都,京城;③地域。
请你帮他解释“泽国”在此处的意思。
(2分)答:3.展览内容分三个单元,同学们为这三个单元分别拟写了标题和引言。
阅读文段,完成(1)(2)题。
(共4分)第一单元 __ ①____,碧水润京城古永定河的冲积与改道,为北京提供了肥沃的土地,留下了大量湖沼和丰富的地下水。
战国时期,蓟运河水系就已开通水路运输。
元明清三朝,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保障京城物资输送的交通大动脉。
今天,潮白河水系承担着为北京输送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是首都的生命线。
北京2024中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罗贯中B. “诗仙”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C.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领导梁山好汉反抗欺压的故事(正确答案)D. 《西游记》的背景设定在明朝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轻轻地问:“你,好吗。
”B. 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C. “快来呀”!她兴奋地喊道。
(正确答案)D. 书架上摆满了书,有《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迫不急待B. 脍灸人口C. 竭泽而渔(正确答案)D. 世外桃园下列对古诗词名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孤独感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答案)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现了诗人对月光的恐惧下列关于文学流派或运动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现实主义强调表现个人情感和想象,忽略客观现实B. 浪漫主义文学以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为创作原则C.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正确答案)D. “现代主义”文学主张回归传统,强调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下列成语典故与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破釜沉舟——项羽(正确答案)B. 指鹿为马——刘邦C. 闻鸡起舞——祖冲之D. 完璧归赵——廉颇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
(正确答案)C. 能否坚持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D. 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道德经》B. 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称为“榜眼”C.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正确答案)D.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和兰下列对古代诗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唐代诗人,其作品以沉郁顿挫著称。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一位同学找来的一段介绍“丝绸之路”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共3分)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
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这条①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綢之路”。
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
二者文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②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载(zài)载(zǎi)B.载(zài)载(zài)C.载(zài)载(zǎi)D.载(zǎi)载(zǎi)(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2.3.器、AC41分)5恰当的一项是()(2分)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
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
【甲】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乙】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丙】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6.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
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2024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写作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在2024年北京中考中,一位考生在作文中使用“有点意思”、“有点创意”、“有启发性”等语言,被阅卷老师认为“不是标准汉语”而扣分。
此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阅卷老师扣分合理,也有人认为考生使用“网言网语”扣分不公平。
二、文章结构1、引言:引入话题,概述材料,提出观点。
2、第一部分:分析问题,探讨使用“网言网语”扣分的原因。
3、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探讨使用“标准汉语”评价作文的合理性。
4、第三部分:解决方案,提出公正评价考生作文的方法。
5、结论:总结全文,强调观点,呼吁关注。
三、精彩句子1、在2024年北京中考中,一位考生因为使用“网言网语”而被扣分,引发了人们对作文评价标准的思考。
2、对于考生来说,使用“网言网语”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并不应该成为扣分的原因。
3、使用“标准汉语”评价作文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传统,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否仍然适用现代社会的需要?4、我们应该重视考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评价考生作文的标准应该是内容是否具有深度和启发性,而不是语言是否规范。
四、引用1、“网言网语”只是一种表达方式,阅卷老师不应该因为这种语言而扣分。
2、使用“标准汉语”评价作文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传统,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否仍然适用现代社会的需要?3、评价考生作文的标准应该是内容是否具有深度和启发性,而不是语言是否规范。
五、结尾对于中考作文的评价,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用“标准汉语”评价作文的方式虽然已经成为传统,但是这种评价方式是否仍然适用现代社会的需要,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公正评价考生的作文,鼓励考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写出更加有深度和启发性的文章。
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脸颊(jiá)解剖(pāo)浑身解数(xiè)B. 汲取(jī)档案(dàng)蓦然回首(mù)C. 哽咽(yè)亵渎(xiè)谆谆教诲(zhūn)D. 沏茶(qī)畸形(jī)豁然开朗(huò)答案:C解析:A项中“剖”应读“pōu”;B项中“蓦”应读“mò”;D项中“沏”应读“q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1分)1.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
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
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共5分)(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____________体(字体),其中“武”字第____________笔的“ (斜勾)”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
(2分)(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3分)A.ﻩ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ﻩ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ﻩ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D.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九成宫醴泉铭》选帖1.(1)楷体 7(2)C2.ﻩ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共10分)(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
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1分)名人故居分布图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ﻩ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ﻩ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和善良。
C.ﻩ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
这样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朝花夕拾》展品图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横线处填写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2分)【参观记录】时间:2017年4月13日ﻩﻩ地点:郭沫若故居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
《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创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上联:诗坛领袖,______①_____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下联:话剧大家,改编老故事,《______②______》乃历史剧先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
从上下文看,前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
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4分)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②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标点符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老舍(2)D (3)①自创②屈原(4)标点符号修改:①句中的“。
”改“?”句子修改:④句应改为“这些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3. 默写(共6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1分)(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3)在我国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都与它们相关。
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分)(4)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2分)3.(1)柳暗花明又一村(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ﻩ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天时不如地利ﻩ自云先世避秦时乱B.地利不如人和ﻩ至若春和景明C.环而攻之而不胜ﻩﻩﻩ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 池非不深也ﻩﻩﻩ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2分)委而去之ﻩ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依据全文,下面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只要有划定的边疆界限,有险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
【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要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的强大是不行的。
7.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两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3分)【链接材料】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
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①[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
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
②[更]改正。
③[节]节制。
④[劝]勉励。
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
⑦[没]古地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5.(守城者)弃城而逃6.乙7.得道多助三、名著阅读8. 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孔子的思想。
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4分)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链接材料】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③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⑤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上联中提到“择朋友”,就是要选择朋友,比如链接材料一中提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认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选择朋友,选择有益于自己的朋友,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下联中提到“慎言语”,要求说话谨慎,比如链接材料六提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认为做人言语要谨慎。
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要谨慎言语,说正确的话,说合适的话。
9.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的孤岛上的生活经历。
他能够在孤岛上艰难地生存28年,靠的是______①______(限4个字以内),这从_____②______(限20个字以内)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来。
你由此得到的启示是______③______(限20个字以内)。
(3分)9.①坚韧不拔②鲁滨逊制作独木舟③要向鲁滨逊学习遇到问题,不放弃,坚强面对。
10.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国鼎立,争霸天下;《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替天行道;《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