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橡胶工艺原理08

合集下载

橡胶成型原理

橡胶成型原理

橡胶成型原理
橡胶成型原理指的是将橡胶材料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加热软化后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橡胶成型原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橡胶材料选择: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橡胶材料进行成型。

常用的橡胶材料有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等。

2. 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相应的模具。

模具通常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些辅助结构,如冷却水道和排气孔等。

3. 橡胶材料处理:将橡胶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软化,便于注入模具中。

这一步骤通常称为预热或热塑化处理。

4. 模具注塑:将软化的橡胶材料注入模具中。

通常使用注射机将橡胶材料注入模具的腔室中,然后通过模具的开合运动,使橡胶材料填充整个模腔。

5. 冷却固化:注塑完成后,模具会快速冷却,使橡胶材料迅速固化。

这是为了保证成型件的尺寸稳定性和物理性能。

6. 拆模与处理:冷却固化后,将模具打开,取出成型件。

成型件通常需要进行去除毛刺、修整或进行表面处理等工艺。

综上所述,橡胶成型原理是通过将橡胶材料加热软化后注入模具中,经冷却固化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橡
胶材料选择、模具设计、橡胶材料处理、模具注塑、冷却固化以及成品处理等多个环节。

橡胶加工原理

橡胶加工原理

橡胶加工原理
橡胶加工原理是指利用适当的机械和化学工艺对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进行处理,使其具备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橡胶加工的基本原理包括橡胶破碎、橡胶塑化、橡胶混炼、橡胶挤出、橡胶压延、橡胶模压等过程。

其中,橡胶破碎是将原料橡胶切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以便后续塑化和混炼。

橡胶塑化是通过机械或热能作用,使橡胶分子链发生流动和扩展,使其可塑性增加。

橡胶混炼是将塑化好的橡胶与添加剂进行混合,以调整橡胶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橡胶挤出是将混炼好的橡胶通过模具挤压成所需的形状。

橡胶压延是将混炼好的橡胶经过辊式压延机械设备压制成薄板或厚板。

橡胶模压是将混炼好的橡胶放入模具中,在加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形成所需的产品。

在橡胶加工过程中,还需要加入适量的填充剂、增塑剂、交联剂等辅助剂,以调整橡胶的硬度、耐磨性、耐候性等性能。

通过控制加工条件和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获得不同用途的橡胶制品,如轮胎、输送带、密封件等。

总的来说,橡胶加工原理是利用机械和化学手段对橡胶进行一系列处理,改变其分子结构和性能,最终得到具有所需物理和化学性能的橡胶制品。

橡胶加工原理和工艺

橡胶加工原理和工艺

PPT文档演模板
橡胶加工原理和工艺
•五. 填充剂
• 填充剂按用途可分为两大类;即补强填充剂和惰性填充剂。 • 补强填充剂简称补强剂,是能够提高硫化橡胶的强力,撕裂强 度,定伸强度,耐磨性等物理机械性能的配合剂。最常用的补强剂 是炭黑,其次是白炭黑、碳酸镁、活性碳酸钙,活性陶土、古马隆 树脂、松香树脂、苯乙烯树脂、酚醛树脂、木质素等。 • 惰性填充剂又称增容剂,是对橡胶补强效果不大,仅仅是为了 增加胶料的容积以节约生脱从而降低成本或改善工艺性能(特别是压 出、压延性能)的配合剂。增容剂只好是比重小的、这时重量经而体 积大,虽常用的增容剂有硫酸钙,滑石粉、云母粉等。 • 下面着重讨论炭黑的补强机理及影响补强效果的因素。
• 防老剂一般可分为两类,即物理防老剂和化学防老剂。物理防老剂
主要有石蜡、微晶蜡等物质。由于在常温下此种物质在橡胶中的溶解度
较少,因而逐渐迁移到橡胶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起隔离臭氧、氧
•气与橡胶的接触作用,用量一斑为1—3份。
• 化学防老剂主要有酚类和胺类。酚类一股无污染,但防老性能较差,
主要用于浅色和透明制品,而胺类一般部有污染做主要用于黑色和
PPT文档演模板
橡胶加工原理和工艺
•配方种类有三类,即基础配方、性能配方和生产配方。 • 基础配方是专供研究或鉴定新胶种,新配合剂用的,其配合组分 的比例一般采用传统的使用量,以便对比,并要求尽可能简单。通 用的基础配方其组分和用量如下;
PPT文档演模板
橡胶加工原理和工艺
•配方设计的原则:
•在配方设计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制品的使用条件,并考虑制品的质 量,使用寿命及物理机械性能。 •第二 必须了解对使用的生胶和配合剂的性质以及各种配合利的相互 间的关系,尤其是使用新型原材料时,对其质量,等级情况要有分折 和实验的结果。 •第三 原材料的使用必须立足于国内,因地制宜。 •最后, 在制定配方时,还必须考虑到设备的特点和制造工艺上 •的方便,尽量降低成本,降低原材料消耗。

最新橡胶工艺原理(八)

最新橡胶工艺原理(八)

最新橡胶工艺原理(八)王作龄 编译中图分类号:TQ330.1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67128232(2003)0520049208d.丁苯橡胶(SBR)丁苯橡胶的弹性、强度特性、耐磨耗性诸性能之间的平衡性优良,加工性能好,而且价格低廉,因此,它是当今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一种通用合成橡胶。

(1)丁苯橡胶的制造方法 丁苯橡胶是以苯乙烯和丁二烯为单体,用乳聚法和溶聚法制造的。

乳聚丁苯橡胶(E2SBR)是通过界面活性剂使单体分散于水中(即乳化),而后在其中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催化剂和链转移剂等助剂进行聚合、凝固和干燥制成。

乳聚丁苯橡胶大致可分为聚合温度为(40~50)°C的高温聚合丁苯橡胶和(5~10)°C的低温聚合丁苯橡胶,现在是以诸性能均优的低温聚合丁苯橡胶为主导产品。

溶聚丁苯橡胶(S2SBR)采用活性阴离子法制造。

即在烃类溶剂中,以苯乙烯和丁二烯为单体,以有机锂化合物和醚、胺等极性化合物为催化剂经聚合、溶剂回收、干燥制成。

因为丁苯橡胶为活性聚合,所以它是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其分子链末端可以改性。

(2)丁苯橡胶的结构与特征 丁苯橡胶的化学结构是苯乙烯和丁二烯的无规共聚物,见图5-11。

—(CH2—CH=CH—CH2)m—(CH2CH)—n图5-11 丁苯橡胶的化学结构式因乳聚丁苯橡胶(E2SBR)由自由基聚合制得,所以其丁二烯部分的微结构大致上固定,分子量分布宽,玻璃化温度取决于苯乙烯含量。

据此,可以选择所要求的弹性和耐寒性的指标。

溶聚丁苯橡胶(S2SBR)具有可容易地控制其微结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等聚合物结构方面的特征。

S2SBR的苯乙烯聚合物主链中的结构样式从无规到嵌段可以控制;丁二烯部分的微结构通过向聚合物系统添加醚和胺等极性化合物,使乙烯基含量(1,22结构)可在约(10~80)%范围内进行选择。

分子量分布窄,通过选择聚合方法(连续法、分批法)和引入任意支链结构,可将M w M n控制在约1.0~2.5的范围内。

橡胶 工艺 原理

橡胶 工艺 原理

橡胶工艺原理
橡胶是一种由橡胶树的乳液经过加工制成的具有弹性的材料。

橡胶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采集橡胶乳液:橡胶树的树干被割开后,乳液会自然流出。

采集工人使用刮刀将乳液慢慢刮下,收集到容器中。

2. 乳液稳定化:采集到的橡胶乳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其他杂质,需要经过稳定化处理。

常用的稳定化剂包括氨水和醋酸,它们可以使乳液保持稳定状态,并防止乳液中的橡胶团聚。

3. 合成橡胶:乳液经过稳定化处理后,需要加入硫化剂、填充剂和加工助剂等多种化学物质进行合成橡胶的加工。

其中,硫化剂可以使橡胶分子之间的交联结构更加牢固,增加橡胶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填充剂可以提高橡胶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加工助剂则可以调整橡胶材料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4. 橡胶成型:合成橡胶经过调配后,可以通过各种成型方法将其制成不同形状的橡胶制品。

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压延、压缩模压、浇注和挤出等。

5. 硫化和固化:成型后的橡胶制品需要进行硫化或固化处理,使其获得所需的弹性和耐磨性。

硫化是将成型的橡胶制品置于加热的硫化炉中,在一定温度下与硫化剂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交联结构;固化则是使用特定的固化剂或光线照射,使成型的橡胶制品的分子链交联,增加其硬度和强度。

通过以上的工艺原理,橡胶可以被制备成各种应用于工业、交通、建筑和日常生活中的橡胶制品,如轮胎、密封件、橡胶管、橡胶鞋等。

橡胶工艺原理

橡胶工艺原理

橡胶工艺原理绪论一.橡胶材料的特点1.高弹性:弹性模量低,伸长变形大,有可恢复的变形,并能在很宽的温度(-50~150℃)范围内保持弹性。

2.粘弹性:橡胶材料在产生形变和恢复形变时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表现有明显的应力松弛和蠕变现象,在震动或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滞后损失。

3.电绝缘性:橡胶和塑料一样是电绝缘材料。

4.有老化现象:如金属腐蚀、木材腐朽、岩石风化一样,橡胶也会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老化现象,使性能变坏,寿命下降。

5.必须进行硫化才能使用,热塑性弹性体除外。

6.必须加入配合剂。

其它如比重小、硬度低、柔软性好、气密性好等特点,都属于橡胶的宝贵性能。

表征橡胶物理机械性能的指标:1.拉伸强度:又称扯断强度、抗张强度,指试片拉伸至断裂时单位断面上所承受的负荷,单位为兆帕(MPa),以往为公斤力/平方厘米(kgf/cm2)。

2.定伸应力:旧称定伸强度,指试样被拉伸到一定长度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负荷。

计量单位同拉伸强度。

常用的有100%、300%和500%定伸应力。

它反映的是橡胶抵抗外力变形能力的高低。

3.撕裂强度:将特殊试片(带有割口或直角形)撕裂时单位厚度所承受的负荷,表示材料的抗撕裂性,单位为kN/m。

4.伸长率:试片拉断时,伸长部分与原长度之比叫作伸长率;用百分比表示。

5.永久变形:试样拉伸至断裂后,标距伸长变形不可恢复部分占原始长度的百分比。

在解除了外力作用并放置一定时间(一般为3分钟),以%表示。

6.回弹性:又称冲击弹性,指橡胶受冲击之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以%表示。

7.硬度:表示橡胶抵抗外力压入的能力,常用邵尔硬度计测定。

橡胶的硬度范围一般在2 0~100之间,单位为邵氏A。

二.关于橡胶的几个概念1.橡胶:世界上通用的橡胶的定义引自美国的国家标准ASTM-D1566。

定义如下:橡胶是一种材料,它在大的变形下能迅速而有力地恢复其变形,能够被改性(硫化)。

改性的橡胶实质上不溶于(但能溶脹于)沸腾的苯、甲乙酮、乙醇—甲苯混合物等溶剂中。

橡胶工艺原理(防护体系)

橡胶工艺原理(防护体系)

第四章橡胶的老化与防护§4.1 概述各种高分子材料虽然都有着各自优异的特性,但也有着共同的缺点,也就是说都有着一定的使用期限,原因就是它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老化。

一.橡胶老化的概念橡胶或橡胶制品在加工、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如热、氧、臭氧、金属离子、电离辐射、光、机械力等)使性能逐渐下降,以至于最后丧失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橡胶的老化。

橡胶老化的现象多种多样,例如:生胶经久贮存时会变硬,变脆或者发粘;橡胶薄膜制品(如雨衣、雨布等)经过日晒雨淋后会变色,变脆以至破裂;在户外架设的电线、电缆,由于受大气作用会变硬,破裂,以至影响绝缘性;在仓库储存的或其他制品会发生龟裂;在实验室中的胶管会变硬或发粘等。

此外,有些制品还会受到水解的作用而发生断裂或受到霉菌作用而导致破坏……所有这些都是橡胶的老化现象。

老化过程是一种不可逆的化学反应,象其他化学反应一样,伴随着外观、结构和性能的变化。

二.橡胶在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1.外观变化橡胶品种不同,使用条件不同,发生的变化也不同。

变软发粘:天然橡胶的热氧化、氯醇橡胶的老化。

变硬变脆:顺丁橡胶的热氧老化,丁腈橡胶、丁苯橡胶的老化。

龟裂:不饱和橡胶的臭氧老化、大部分橡胶的光氧老化、但龟裂形状不一样。

发霉:橡胶的生物微生物老化。

另外还有:出现斑点、裂纹、喷霜、粉化泛白等现象。

2.性能变化(最关键的变化)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比重、导热系数、玻璃化温度、熔点、折光率、溶解性、熔胀性、流变性、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耐热、耐寒、透气、透水、透光等性能的变化。

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拉伸强度、伸长率、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疲劳强度、弹性、耐磨性都下降。

电性能的变化:绝缘电阻、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击穿电压等电性能的变化、电绝缘性下降。

外观变化、性能变化产生的原因是结构变化。

3.结构变化分子间产生交联,分子量增大;外观表现变硬变脆。

分子链降解(断裂),分子量降低,外观表现变软变粘。

橡胶的成型原理ppt课件

橡胶的成型原理ppt课件

24.05.2020
.
填充剂
填充剂由于表面性质不同对橡胶的活性也不同, 可以按照表面特性分为亲水性的,如碳酸盐、陶 土、氧化锌等,它们的特性与生胶不同,不容易 被橡胶润湿;疏水性的如各种炭黑,表面性质与 橡胶相近,容易与橡胶混炼。
补强剂
24.05.2020
凡是能够提高硫化橡胶的扯断强度、定伸强度、 耐撕裂强度、耐磨性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填充剂均 称为补强剂,最常用的是炭黑,其次是白炭黑 (沉淀的二氧化硅)、超细活性碳酸钙、活性陶 土等。
炭黑与橡胶的结合可以有各种结合能量不同 的键,有比较弱的物理吸附和少数强的化学结 合。
在力的作用下炭黑表面与橡胶链分离,直至 断裂,弱键消失,剩下的为强键。
24.05.2020
.
对于炭黑的补强作用来说,强键的数目最为重要。
因此,对胶料的补强性质来说,既要求炭黑的粒 子小,还要求有较多的强键数目,即炭黑必须是高活 性小粒子的。
24.05.2020
.
图比较了五种粒径大小相差不多的填料与硫化胶耐磨 性的关系。
可见强键数目多的 胶料很耐磨。
石墨化炭黑因为失 去活性,强键少, 不耐磨。
硅酸钙的粒子尽管 很小,但没有活性, 与橡胶没有化学结 合,也没有补强作 用。
24.05.2020
.
(2)炭黑粒子间橡胶链的有限长学说
橡胶链在应力作用下 的伸长有一定的限度, 超过这个限度就会脱离 炭黑表面或发生断裂。
24.05.2020
.
➢防老剂:抑制橡胶的老化现象。
➢增塑剂:目的使生胶软化,增加可塑性和润湿炭黑 等粉状配合剂。
➢填充剂:分为补强填充剂和惰性填充剂。
✓补强填充剂能提高橡胶的强度,例如炭黑; ✓惰性填充剂也称增容剂,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节 约生胶而加入的,例如滑石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 2 —CC l= CH —CH 2— ) n —
注: IISR P 2国际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
1700 系列是将芳烃油和环烷烃油等操作 油以乳化状态分散于加大分子量的丁苯胶乳 中, 与橡胶一起进行凝固制成的充油丁苯橡胶 母炼胶, 这是强度特性和加工性能非常平衡的 产品系列。 充芳烃油丁苯橡胶有污染性, 但加工性、 粘 合性、 耐磨耗性能优异, 价格也比其它品种便 宜, 因此多用于制造轮胎和黑色工业用橡胶制 品。 充环烷烃油丁苯橡胶无污染性, 但加工性 能稍差, 需充分塑炼。 该类丁苯橡胶除了用于浅 色和透明橡胶制品外, 还被广泛用于一般橡胶 制品。
丁苯橡胶的弹性、 强度特性、 耐磨耗性诸性 能之间的平衡性优良, 加工性能好, 而且价格低 廉, 因此, 它是当今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一种 通用合成橡胶。 ( 1) 丁苯橡胶的制造方法 丁苯橡胶是以 苯乙烯和丁二烯为单体, 用乳聚法和溶聚法制 造的。 乳聚丁苯橡胶 ( E 2SBR ) 是通过界面活性剂 使单体分散于水中 ( 即乳化) , 而后在其中加入 自由基引发剂、 催化剂和链转移剂等助剂进行 聚合、 凝固和干燥制成。 乳聚丁苯橡胶大致可分 ( ) 为聚合温度为 40 ~ 50 ° C 的高温聚合丁苯橡胶 和 (5 ~ 10) ° C 的低温聚合丁苯橡胶, 现在是以诸 性能均优的低温聚合丁苯橡胶为主导产品。 溶聚丁苯橡胶 ( S 2SBR ) 采用活性阴离子法 制造。 即在烃类溶剂中, 以苯乙烯和丁二烯为单 体, 以有机锂化合物和醚、 胺等极性化合物为催 化剂经聚合、 溶剂回收、 干燥制成。 因为丁苯橡 胶为活性聚合, 所以它是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其 分子链末端可以改性。 ( 2) 丁苯橡胶的结构与特征 丁苯橡胶的 化学结构是苯乙烯和丁二烯的无规共聚物, 见 图 5- 11。
合物的分子结构中。 该型氯丁橡胶的缺点是贮 存稳定性略差; 必须用金属氧化物硫化; 易产生 焦烧等。 其优点是可塑性大; 粘附性和硫化时模 内流动性好; 硫化速度快; 作为硫化胶的物理性 能特别是抗撕裂性和回弹性较优异。 ②非硫黄调节型 ( 硫醇改性) 。 该型氯丁橡 胶称为W 型。其聚合温度要比 G 型的低, 贮存 稳定性也好, 粘辊性较小。 该型氯丁橡胶可根据 硫化速度自由选择金属氯化物与有机硫化促进 剂组合, 或者硫黄与促进剂的一般组合, 进行硫 化。 该型号在氯丁橡胶中是最普通的一种, 其品 种也很多, 按其结晶度不同可分为几个等级。 该 型氯丁橡胶还含有相当于天然橡胶中凝固点的 凝胶成分, 其压出和加工性能优异。W 型是氯 丁橡胶中用量最多的一种。 从硫化胶的物理性 能看,W 型氯丁橡胶的压缩永久变形要比 G 型 的小, 耐热性高, 但回弹性和机械强度稍低。 ③高结晶型。 在氯丁橡胶中, 该型号的结晶 性最高, 而且其粘接性优异, 因此多用作胶粘剂
第 31 卷第 5 期
最新橡胶工艺原理 ( 八)
・4 9 ・
最新橡胶工艺原理 ( 八)
王作龄 编译
中图分类号: TQ 330. 1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67128232 ( 2003) 0520049208
d. 丁苯橡胶 (SBR )
结构样式从无规到嵌段可以控制; 丁二烯部分 的微结构通过向聚合物系统添加醚和胺等极性 化合物, 使乙烯基含量 ( 1, 22结构) 可在约 ( 10 ~ 80) % 范围内进行选择。 分子量分布窄, 通过选择聚合方法 ( 连续 法、 分批法) 和引入任意支链结构, 可将 M w ~ 2. 5 的范围内。 M n 控制在约 1. 0 通过调节苯乙烯含量和丁二烯部分的乙烯 基结合量可以控制丁苯橡胶的 T g ( 玻璃化温 度) 。 T g 控制方法和丁苯橡胶性能呈如下关系, 若通过高苯乙烯化来提高 T g 时, 则对于耐磨 耗性下降的影响要比高乙烯基化小; 而通过高 乙烯基化来提高 T g 时, 则对滞后损失 ( 动态生 热) 性能变差的影响要比高苯乙烯化小。 通过选择苯乙烯和乙烯基量的组合, 可使 弹性、 耐寒性、 耐磨耗性、 低滞后损失等所要求 的性能达到高度平衡。 所谓使丁苯橡胶的分子量分布变窄, 就是 使其分子末端数量少, 因此降低滞后损失效果 好。 但分子量分布过窄, 会导致丁苯橡胶的加工 性能降低、 填充剂分散不良和冷流性能低劣。 因 此, 商品化溶聚丁苯橡胶 ( S 2SBR ) 多数是由连 续聚合法制造的, 使分子间偶联, 分子量分布拓 宽以求得加工性能和其他诸项性能的平衡。 ( 3 ) 丁苯橡胶的特征与用途 如上所述, 丁苯橡胶的弹性、 强度特性和耐磨耗性等性能 之间的平衡优良, 而且易加工和价格低廉, 因此 主要被用于制造汽车轮胎, 其次用于制造减震 橡胶、 胶管、 输送带、 胶鞋等。 由 IISR P 制定的乳聚丁苯橡胶 ( E 2SBR ) 标 准系列号如表 5- 13 所示。 日本的丁苯橡胶的 主要品种也直接采用该系列号。 1500 系列是最具代表性的乳聚丁苯橡胶 ( E 2SBR ) , 被广泛用于制造轮胎、 减震橡胶及一 般工业橡胶制品等。 该系列丁苯橡胶根据所添 加的不同稳定剂分为污染型和非污染型二种。
图 5- 12 氯丁橡胶的结构式
氯丁橡胶的这些特征均与其侧链的—C l 有关。 后述的氟橡胶也如此, 即侧链的卤代基对主链 有保护作用。 此外, 以聚合物的微观结构看, 反式21, 4 结构占 85% 以上, 顺式21, 4 结构占 10% , 另外
第 31 卷第 5 期
最新橡胶工艺原理 ( 八)
图 5- 14 氯丁橡胶加工安全性与贮存时间的关系
1—硫黄调节型 (B ) ; 2—抗结晶型 (B ) ; 3—硫黄调节型 (C ) ; 4—非硫黄调节型 (A )
图 5- 13 16 ° C 下未硫化氯丁橡胶混炼胶的结晶性
1—非硫黄调节型 (A ) ; 2—硫黄调节型 (C ) ; 3—硫黄调节型 (B ) ; 4—抗结晶型 (B ) ; 5—抗结晶型 (A )
为了满足通用橡胶制品高性能化的要求, 根据使用目的可以选择聚合物结构和末端改性 的 S 2SBR 的用量, 想必其用量今后会进一步增 加。作为丁苯橡胶还有 Α 2甲基苯乙烯与丁二烯 ( 的无规共聚物 M SBR Α 2甲基丁苯橡胶) , 以及 用乳聚法与第三单体共聚的 PSBR ( 乙烯基吡 啶丁苯橡胶) 和 XSBR ( 羧化丁苯橡胶, 与丙烯 酸等共聚) 。 其中 PSBR 对于帘线和橡胶的粘合 特别有效, 以胶乳形式用于尼龙、 人造丝、 聚酯 轮胎帘线的表面处理。 另外, XSBR 的耐磨耗性 优异, 可改善金属和无机填充剂之间的粘合性 等界面作用。 据报道, S 2SBR 的残余双键可由 氢加成变成饱和的 H SBR ( 氢化丁苯橡胶) , 其 耐热性、 耐臭氧性提高, 滞后损失比相同 T g 的 丁苯橡胶的小。 e. 氯丁橡胶 (CR) 氯丁橡胶的历史较长, 早在 1931 年美国就 已商品化, 其商品名为 N eop rene。 氯丁橡胶具 有许多天然橡胶所不具备的特征, 因此其需求 量逐年增加, 现在仅日本的年消耗量就已经达 到 3 万 t 以上。 ( 1) 氯丁橡胶制造方法 氯丁橡胶单体的 制造方法有乙炔法和丁二烯法, 现在以丁二烯 法为主。 用丁二烯法制造氯丁橡胶的步骤是, 先 对丁二烯进行氯化和异构化反应, 制成 3, 42二 氯丁烯, 再进行苛性钠的脱盐酸反应制得氯丁 二烯单体, 然后对该单体进行乳聚、 凝固、 干燥, 制成聚氯丁二烯, 即氯丁橡胶。 ( 2) 氯丁橡胶的结构与特征 氯丁橡胶是 22氯丁二烯的均聚物 ( 见图 5- 12 ) , 其性能与 天然橡胶、 异戊二烯橡胶、 丁苯橡胶等一般橡胶 有一定差异。 商品化的氯丁橡胶品种很多, 主要 用于电线、 胶粘剂、 建筑和工业方面。 氯丁橡胶的特征是: ①聚合物本身耐天侯、 耐臭氧、 耐热老化性能优异; ②耐油、 耐化学品 性能好; ③本身具有阻燃性; ④透气性小。
・50・
世 界 系列号 ( IISRP )
系列号
1000 系列 1500 系列 1600 系列 1700 系列 1800 系列 1900 系列
品 种 高温聚合丁苯橡胶 低温聚合丁苯橡胶 低温聚合充炭黑丁苯橡胶 母炼胶 ( 充油 14p h r 以下) 低温聚合充油丁苯橡胶母炼胶 低温聚合充炭黑丁苯橡胶 母炼胶 ( 充油 14p h r 以上) 乳胶、 树脂、 橡胶的母炼胶
1800 系列是将操作油和炭黑以乳化状态
分散于 E 2SBR 胶乳中使之共凝固的湿法母炼 胶, 其加工性、 强度特性和弹性的平衡较优良。
S 2SBR 具有 E 2SBR 所不具有的特征, 其市 场近年来, 主要面向轮胎和树脂改性等用途, 以
便满足、 提高和扩大对高性能化产品的要求。 特 别在轮胎方面,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受石油冲击 影响以来, 已趋向于开发低燃料消耗轮胎, S 2 SBR 作为解决制动和低燃料消耗这二者相互 矛盾关系特性的材料引人注目。 除了控制丁苯橡胶的微观结构和分子量分 布外, 为提高炭黑在 S 2SBR 中的分散性, 利用 活性聚合的特征, 开发了聚合物主链分子末端 用锡偶联和末端进行化学改性的 S 2SBR , 并已 投放市场。 所谓锡偶联和末端化学改性就是使 聚合物的改性末端与炭黑和白炭黑等补强填充 剂进行反应、 结合, 从而提高了它们在聚合物中 的分散性, 并且降低了橡胶的滞后损失。
・5 1 ・
含有少量 3, 4 结构或 1, 2 结构, 其比例按聚合 条件的不同稍有变化。 这种橡胶是分子结构比 较富于规整性的典型的结晶聚合物, 因此不加 补强剂的纯胶配合硫化胶也显示出相当高的力 学性能, 而且凝聚力也较大, 所以具有粘合力 ( 用作胶浆时) 大等特征。 上述氯丁橡胶的特性中有的比其它特种橡 胶的差, 一般说特种橡胶, 在特定性能中有显著 的特征, 其它性能则大都较差。 氯丁橡胶对各种 外部环境大致上都具有抵抗性, 力学性能可与 天然橡胶相匹敌的合成橡胶非它莫属。 氯丁橡 胶也可以说是特种合成橡胶中的通用橡胶。 ( 3) 氯丁橡胶的结晶度 氯丁橡胶的生胶 或未硫化配合胶料的硫化胶, 一旦长时间放置 就会逐渐结晶而变硬, 对于未硫化胶来说, 会失 去粘性。氯丁橡胶结晶的熔点为 40 ° C 左右。同 样是结晶聚合物, 其结晶度也不一样, 氯丁橡胶 的结晶现象比天然橡胶显著。 温度低, 结晶速度 大, 结晶硬化的橡胶加热, 就会复原, 即橡胶结 晶具有可逆性。 氯丁橡胶的结晶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它 的微观结构等因素。 因此, 氯丁橡胶的结晶速度 按其类型而异。 此外, 氯丁橡胶的这种结晶性正 如前文所述, 在其硫化胶中也存在, 所以氯丁橡 胶的结晶性对其不同用途的硫化制品来说, 是 一个重要的问题。 橡胶结晶速度可用各种方法测定, 图 513 为硬度随停放时间而变化的氯丁橡胶未硫 化胶结晶性的实例。 ( 4) 氯丁橡胶的贮存稳定性 氯丁橡胶硫 化胶耐天侯、 耐老化性能优异, 但其生胶长时间 停放会降低可塑性, 而且其加工性能和硫化胶 性能也有降低的趋势。 氯丁橡胶的这种倾向按 其类型而各异, 非硫黄调节型的稳定性要比硫 黄调节型的大得多。 图 5- 14 为氯丁橡胶生胶 贮存稳定性的实例。 ( 5) 氯丁橡胶的种类与特征 氯丁橡胶大 致分为以下 4 种: ①硫黄调节型。 该型号来源于美国杜邦公 司开发的 N eop rene, 多称为 G 型, 是最早使用 的一种氯丁橡胶。 这种氯丁橡胶是在较高温度 下聚合的, 聚合时用硫黄作稳定剂, 硫黄进入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