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考一轮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含答案[2022·湖南月考]“火星冲日”是指地球位于太阳和火星之间,且三者几乎在一条直线上,也是人类发射火星探测器的绝佳时期。
据此完成1~2题。
1.火星由于自转轴倾角和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具有与地球相似的()①昼夜现象②昼夜长短③四季更替④运动方向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2.下列关于“火星冲日”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一天火星和地球的距离近是因为两者都位于近日点B.该时期发射火星探测器可节省成本,降低能耗C.该日任何时刻都可在东方地平线搜寻到火星D.火星和地球自转速度的不同影响冲日的周期[2022·广东阶段性质检]南设得兰群岛是南极洲的火山群岛,它处于一个岛弧的地质环境,早期基本上和南极半岛连在一起,后来群岛逐渐与半岛分离,形成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下图为布兰斯菲尔德海峡附近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的等值线分布图(单位:千米)。
据此完成3~4题。
3.判断图示区域莫霍界面深度的主要依据是()A.海底地貌类型B.深海钻探探测C.地震波速度变化D.潜水实地观测4.图中四地()A.①处为海底盆地B.②处海平面较高C.③处大洋地壳较②处薄D.④处海水深度最大[2022·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水星离太阳太近,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水星大距时,才会出现短暂地被观测机会。
2019年6月24日水星上演东大距奇观。
水星大距是指从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水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距、在太阳西边时为西大距。
下图为地球、水星、太阳相对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水星东大距时,水星所处的轨道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6.此次水星东大距时水星的观测时间、观测方位分别是()A.日出前东南B.日出后西北C.日落前东南D.日落后西北参考答案:1.B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特点。
火星由于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昼夜长短与地球相似,②对;由于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火星自转轨道面与绕日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和地球的黄赤交角相似,故火星具有与地球相似的四季更替,③对;昼夜现象是因为火星和地球本身不透明,与自转轴倾角和自转周期无关,①错;火星和地球的运动方向与自转轴倾角和自转周期无关,④错。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课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讲解含习题

第3课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普查讲3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1.特殊的天文现象,一般是由天体间的特殊位置关系形成的(1)(2016.4浙江选考,2分)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A )A.①B.②C.③D.④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凌日”这一特殊天文现象产生时,太阳、地球与“凌日”行星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凌日”行星应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根据图中的行星公转轨道距日远近可判断,①为水星,②为地球,③为木星,④为天王星,只有①(水星)在公转时可能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因而能产生“凌日”现象,故A项正确。
2.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大气、水及外部环境)判断行星是否宜居(2)(2016.10浙江选考,2分)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
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km,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
据此完成下题。
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 )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解析:本题考查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
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要结合材料从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等自身条件以及安全的宇宙环境等外部条件分析。
该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的距离远小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但是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使得该行星具有与地表接近的温度,故A项正确。
地月系、光照不属于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故B、D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km,而日地距离约1.5亿km,故C项错误。
3.根据影响航天器发射的因素(纬度、气象、交通等),分析发射中心选址的区位条件(3)(经典题,6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题。
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纬度低。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

2021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最新研究说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外表,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想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答复1~2 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1.解析第1题,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而数十亿年前潮湿的环境下可能有生命体进化,说明气温低、枯燥,使其很难孕育生命,而这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造成的,故D正确。
第 2 题,可以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②③④三项关系最密切。
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
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
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 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处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
读图完成3~4 题。
某行星冲日图某行星凌日图3.太阳系中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A.木星与土星B.金星与火星C.金星与木星D.火星与土星4.以下关于凌日和冲日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B.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行星,可发生凌日现象C.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可发生冲日现象D.在地球上既可看到火星凌日,也可看到火星冲日3.解析第3题,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可知,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金星与火星。
第 4 题,根据题意可知,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该位于太阳和地球轨道之间,即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
2-1地球的宇宙环境-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专题二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2022·江苏盐城·三模)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金星公转周期约225天。
金星东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阳的东面,同时从地球看去,金星与太阳的张角最大,此时的金星非常明亮。
借助于天文望远镜还可欣赏到金星如小月亮般的身影。
阅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金星处于东大距时,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金星图像是()A.B.C.D.2.当金星位于西大距时,该日地球上的人可观察到金星比太阳()A.早升晚落B.早升早落C.晚升早落D.晚升晚落【答案】1.A2.B【解析】1.金星东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阳的东面,同时从地球看去,金星与太阳的张角最大,此时的金星非常明亮。
根据图中金星位置分析,地球上看到的金星亮面是朝西,大约是半个亮面,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2.西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阳西面距离最远的时候。
当金星位于西大距时,由于在西面,金星会比太阳先升,早落下。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022·广东佛山·二模)某探测器在火星附近拍摄到火星与地球的合影(左图),可看到较远处地球上左侧为夜半球,右侧为昼半球。
此时北极星位于地球上方。
右图示意火星与地球、太阳位置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若探测器拍照时地球位于右图中所示位置,则火星可能位于()A.“合”附近B.“东方照”附近C.“冲”附近D.“西方照”附近4.该日地球上人们可观察到火星比太阳()A.早升晚落B.早升早落C.晚升早落D.晚升晚落【答案】3.D4.B【解析】3.读图结合材料“地球上左侧为夜半球,右侧为昼半球,此时北极星位于地球上方”可知,此时在火星上看来,太阳在图示合照照片的偏右侧,结合右图火星与地球、太阳位置信息,此时火星应位于“西方照”附近,D正确。
如果火星位于“东方照”附近,图中地球应是左侧为昼半球,右侧为夜半球,B错。
火星位于“合”附近,则火星和地球分别位于太阳两侧,火星上无法看到地球,A错。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二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备考篇提纲挈领【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近5年高考考查本讲内容的频率较低。
侧重考查太阳辐射,对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考查较少,试题以选择题为主,难度适中。
对学生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应加强对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注重典例训练,提升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 宇宙中的地球2017年8月21日,一场盛大的日全食在美国上演,在宽约110 km横贯美国东西部的全食带中,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大约2分钟的日全食。
下图为该地拍摄的日全食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太阳周围的白色X围是(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核反应层答案 C2.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答案 B知识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时间2017年9月6日18时和20时,科学家观测到了两次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影响。
据此,回答下题。
1.耀斑爆发( )①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②南、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极光”③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④可能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 B读我国某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单位:kW·h/m2)分布图。
完成下面两题。
2.影响本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C.植被状况D.气象特点答案 D3.与甲、乙两地相比,丙、丁两地太阳能利用更普遍,最主要原因是( )A.甲地煤炭储量最大B.乙地太阳能最丰富C.丙地利用技术落后D.丁地用电需求量大答案 D知识3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质专家认为,某群岛是由板块经过一个固定不动的热点,导致一系列的火山喷发而成。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根底稳固“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1.3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外表。
以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拟图。
据此完成1~2题。
1.开普勒-90星系( )A.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B.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C.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D.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2.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以下图为青岛—拉萨海拔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比照剖面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曲线甲为( )4.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能力提升(2021江西上饶中学高二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的恰当时段于黄海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卫星顺利进入预定的600千米高度轨道。
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为我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首次海上航天发射试验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防止( )A.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方向错乱6.和陆地航天发射相比,海上航天发射的优势有( )①发射更加灵活、经济②配套设施和补给压力较小③对环境适应性和发射平台稳定性的要求较低④火箭弹道沿线更加平安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21年5月21日北京时间5时28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月球反面)迈出了第一步——中继通信卫星“鹊桥号〞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升空。
“鹊桥号〞将飞过月球,最终定位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附近,最远距离地球约46万千米。
在这里,“鹊桥号〞的运行周期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同。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7~9题。
地球、月球、“鹊桥号〞相对位置示意图7.“嫦娥四号〞在月球反面可能发现( )8.“嫦娥四号〞与地球之间的通信须通过“鹊桥号〞中继通信卫星传输的原因是( )B.地—嫦间无法直接通信C.缩短地—嫦间的通信距离D.“鹊桥号〞通信质量更好9.“鹊桥号〞的运行周期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同,目的是( )A.保证“鹊桥号〞的通信天线时刻正对地球B.保证“鹊桥号〞时刻能接受太阳辐射充电C.保证“鹊桥号〞与月球构成一级天体系统D.保证“鹊桥号〞上有类似地球的昼夜交替到达大气圈上界的太阳辐射称为天文辐射。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章行星地球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与地球的圈层结构层结构及各圈常结合宇宙探测、人类对太阳辐射能的开发利用或太阳辐射相关等值线,考查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航天基地的区位选择、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辐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考查错误!1. 宇宙的两大特征(1)物质性——宇宙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星际物质等天体组成,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1________和□2________。
(2)运动性——天体□3________、□4________构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如下图所示:2. 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太阳系模式图①主要成员:由里到外分别排列。
⎩⎨⎧类地行星:□7 、□8 、□9 、□10 巨行星:□11 、□12 远日行星:□13 、□14②运动特性⎩⎨⎧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15 自西向东□16 近圆 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17 共面 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特殊性——存在生命①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光照,有利于生命的产生与发展。
②适宜的□18________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19________的存在。
命题角度一地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经典例题](2019·山西省重点学校联考)据腾讯新闻2017年1月26日消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回答(1)~(2)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 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 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 日温度的两极化现象D. 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思维建模]1. 材料分析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高考地理中图一轮总复习配套题库:第1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2年7月16日凌晨,“双星伴月”天象出现,金星、木星和月亮在天空中组成了一幅“乐歪嘴”的笑脸。
据此回答1~2题。
1.不包含图中天体的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2.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
A.岩石B.大气C.液态水D.阳光解析图示三个天体都属于银河系,所以不包含图中天体的应为河外星系。
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液态水。
答案 1.B 2.C(2014·安徽示范高中摸底)右图是“美国宇航局2012年7月4日拍摄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
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大气层之外4.图示太阳活动()。
A.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C.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极光产生D.高峰年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解析第3题,图示太阳活动区域亮度明显远高于周围区域,应为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第4题,耀斑“寿命”仅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周期约为11年。
太阳系八颗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最近的最先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日地距离大约为1.5亿千米,太阳活动喷射的带电粒子8分钟左右到不了地球。
答案 3.B 4.D(2014·山东济南一模)读图,完成5~6题。
5.上图所示天体系统属于()。
A.星系B.恒星系统C.行星系统D.总星系6.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B.为地球提供光和热C.主要组成物质为岩石D.黑子和耀斑等现象均发生在其光球层解析第5题,图示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属于恒星系统。
2021版地理大一轮复习人教版(全国)文档:必修1 第2章 行星地球 第3讲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1.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总星系⎩⎪⎨⎪⎧A 银河系⎩⎨⎧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推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
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
(2)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
(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肯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
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1.中国国家航天局方案于2022年放射“嫦娥工程”其次阶段的月球车——“嫦娥四号”。
此台月球车很可能在离地球较远的月球背面着陆。
在月球着陆后,“嫦娥四号”属于( ) A .自然天体 B .人造天体 C .流星体D .地球卫星答案 B解析 当“嫦娥四号”成功飞抵深空,已经脱离地球大气层,到达宇宙空间,成为天体。
2.(2021·上海地理)荷兰某机构方案2023年把志愿者送上火星,专家认为技术上很难。
火星虽为地球近邻,实际上路途格外遥远。
已知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
则地球到火星的最近距离大约为( )A .0.52天文单位B .1天文单位C .1.52天文单位D .2.52天文单位答案 A解析 一个日地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火星是邻近地球的第一颗地外行星,得知火星距日平均1.52,因此,火星到地球最近距离大约为1.52-1=0.52天文单位。
考点二 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一般性(1)八颗行星分类⎩⎪⎨⎪⎧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外形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很多相像之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1讲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
第1讲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2016·某某卷,1~2多以生命踪迹的探寻为背景考查地球特征及存在生命的原因。
2016·某某卷,102015·某某卷,332014·全国Ⅰ卷,1~2多结合航天、科考等热点材料,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19·某某卷,14~15 2016·某某卷,22 多以结构图为呈现方式,结合地质环境考查圈层的结构特点及内、外圈层的关系。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物质性: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如下图)。
(1)地球的普通性①八大行星:类地行星(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巨行星(E木星、F土星)、远日行星(G天王星、H海王星)②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③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①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液态水的存在。
二、地球对太阳的影响(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②对地理环境: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对人类: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
(1)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太阳活动(2)主要影响①扰动地球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极光”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其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
(2)不连续面①界面C莫霍界面:两类地震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界面D古登堡界面:A波完全消失,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3)岩石圈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A 大气圈:由 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B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 但不规则 的圈层。 (3)C 生物圈:地球表层 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 底部、水圈的全部和 岩石圈的上部。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2)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①宇宙条件: 安全 的宇宙环境, 稳定
②自身条件适适合宜的生物温呼度条吸的件大气 液态水的存在
的光照。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特别提示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也是地球存在生命的 条件之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 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有利 于生物的生长发育。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①星八分颗类行类 巨远地 行日行 星行星 :星::E 木AG水星天、星王F、星土B、星金H星海、王C星地球、D火星 ②运 特动 征近共同圆面向性 性性: ::绕 轨绕日 道日公 面公转 几转的 乎方轨 在向道 同都形 一是自状 平西近 面向似 上东圆形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考点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 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在右图所 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 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②层次: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月系月地球球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地球的普通性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规范审答 从图象中获取信息
我的答案: A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 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 分析,具体如下: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1)“安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 道,互不干扰。 (2)“稳定”——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 没有明显的变化。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影响 (1)能量来源直煤接、提石供油光等、矿热物资燃源料是地质历史
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 (2)动力来源:是地球上的 水 、 大气运动 和 生物活动 的主要动力。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4.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
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 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极光 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1.我国航天基地的有利区位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文昌:①交通便利,海运方便运输大吨位火箭;②纬度低, 节省成本;③可以多方位发射,直接面向大海,安全系数高; ④原有基础条件好。
酒泉、太原:多晴朗天气,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利于观 测。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1)划分依据:地震波波速 的变化。 图中 A 为 横波,B 为纵波。随深度增加,在 C 处,甲、乙速度 都明显 加快;在 D 处,B 的传播速度明显下降,而 A 则完全消失。 C 为莫霍界面,D 为古登堡界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C 以上为地壳,C、D 之间为 地幔,D 以内为地核(由 E外核和 F内核组成)。
西昌:位于内陆,人烟稀少,较安全。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2.地球具备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图文拓展
3.太阳能与光伏发电
太阳能的优点是能量巨大、分布广泛,是清洁能源;缺点 是能量密度较低,受天气影响较大。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 效应原理,利用太阳光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考纲展示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 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 层的主要特点。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宇宙的物质组成:主要有恒星 、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 彗星 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 ①形成: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而成。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2.太阳活动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 层的为黑子,B 层的为耀斑,其周 期约为 11 年。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基础梳理
(3)主要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的 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 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