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解剖实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完整版)20页PPT

一、实验目标
学蛙的双毁髓处死方法和一般解剖技术;
通过对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 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 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 步适应陆生的特征;
通过蛙的内部解剖和观察,掌握两栖动物 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及特点。
二、实验内容
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的观察; 蛙的解剖及消化、呼吸、循环、泄殖和神
1.食道;2.胃;3.肝;4. 胆总 管在胰内部分;5.小肠;
6.直肠;7.泄殖腔;8.心室; 9.左心房;10.右心房;
11.颈动脉弓;12.体动脉弓; 13.肺皮动脉弓;
14.后腔静脉;15.腹静脉; 16.肺;17.肾;18.卵巢; 19.输卵管;20.输卵管腹腔 口;21.膀胱;22.胆囊;
将双毁髓蛙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内,展开 四肢。左手持镊子,夹起腹面后腿基部之 间泄殖腔孔稍前方的皮肤,右手持剪刀剪 开一切口,由此处沿腹中线向前剪开皮肤, 直至下颌前端。然后在肩带处向两侧剪开 并剥离前肢皮肤;在股部作一环形切口, 剥去皮肤至足部。观察腹壁和四肢的主要 肌肉。实验教材图16–5:
腹面观
1.腹直肌;2.腹白线;3. 胸肌;4.胸肌前胸部;5. 胸肌后胸部;6.胸肌腹部; 7.喙桡肌;8.腹外斜肌; 9.三角肌;10.三角肌肩 胛骨部;11.三角肌锁骨 部;12.大颌舌骨肌;13. 舌骨下肌;14.下颌下肌; 15.颏下肌;16.缝匠肌; 17.大收肌(腹肌头);18. 大收肌(背肌头);19.长收 肌;20.大内直肌;21.小 内直肌;22.股内肌(股三 头肌内肌头);23.腓肠肌; 24.胫后肌;25. 胫前肌; 26. 胫前肌的着点;27. 胫伸肌;28. 胫腓骨
经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 (重点、难点)
学蛙的双毁髓处死方法和一般解剖技术;
通过对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 观察,了解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 中,两栖类在结构和功能上所表现出的初 步适应陆生的特征;
通过蛙的内部解剖和观察,掌握两栖动物 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及特点。
二、实验内容
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的观察; 蛙的解剖及消化、呼吸、循环、泄殖和神
1.食道;2.胃;3.肝;4. 胆总 管在胰内部分;5.小肠;
6.直肠;7.泄殖腔;8.心室; 9.左心房;10.右心房;
11.颈动脉弓;12.体动脉弓; 13.肺皮动脉弓;
14.后腔静脉;15.腹静脉; 16.肺;17.肾;18.卵巢; 19.输卵管;20.输卵管腹腔 口;21.膀胱;22.胆囊;
将双毁髓蛙腹面向上置于解剖盘内,展开 四肢。左手持镊子,夹起腹面后腿基部之 间泄殖腔孔稍前方的皮肤,右手持剪刀剪 开一切口,由此处沿腹中线向前剪开皮肤, 直至下颌前端。然后在肩带处向两侧剪开 并剥离前肢皮肤;在股部作一环形切口, 剥去皮肤至足部。观察腹壁和四肢的主要 肌肉。实验教材图16–5:
腹面观
1.腹直肌;2.腹白线;3. 胸肌;4.胸肌前胸部;5. 胸肌后胸部;6.胸肌腹部; 7.喙桡肌;8.腹外斜肌; 9.三角肌;10.三角肌肩 胛骨部;11.三角肌锁骨 部;12.大颌舌骨肌;13. 舌骨下肌;14.下颌下肌; 15.颏下肌;16.缝匠肌; 17.大收肌(腹肌头);18. 大收肌(背肌头);19.长收 肌;20.大内直肌;21.小 内直肌;22.股内肌(股三 头肌内肌头);23.腓肠肌; 24.胫后肌;25. 胫前肌; 26. 胫前肌的着点;27. 胫伸肌;28. 胫腓骨
经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 (重点、难点)
32蟾蜍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观察PPT课件

形沟,是第四脑室的位置。
23
24
25
26
骨骼系统
头骨
中轴骨 脊柱
青蛙的骨骼系统
胸骨
附肢骨 带骨
肢骨
五趾型附肢!
27
* 脊柱分化程度高: 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 颈椎1枚、荐椎1枚 * 椎体类型:单凹型(前凹型、后凹型)
28
29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0
消化系统
2、消化腺:肝脏、胰脏 ▪ 肝脏:红褐色,分较大的左右两叶及较小的
中叶。胆囊位于右肝脏背面,左右两叶之间; ▪ 胰脏:淡红色或黄白色管状腺,在胃与十二
指肠之间。
11
12
呼吸系统
1、呼吸方式多样:幼体以鳃呼吸,成体肺和皮 肤呼吸;
2、肺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口腔、吼气管室和 肺。
13
14
泄殖系统
▪ 雄性泄殖系统:
肾脏、输尿管(输精、输尿——尿殖管)、 膀胱、精巢、输精管、脂肪体; ▪ 雌性泄殖系统:
肾脏、输尿管(只输尿)、膀胱、卵巢、 输卵管、子宫、脂肪体;
15
16
17
18
循环系统(心脏)
▪ 包括心脏、动脉和静脉三部分,解剖时注意 不要将腹壁上的腹静脉剪断。
1.心脏:一心室,两心房;不完全双循环。
6
7
8
9
消化系统
1、消化道:口腔—食道—胃—肠—泄殖腔 ▪ 口腔:内有6个开口:内鼻孔(与外鼻孔相
通)、耳咽管孔(与中耳相通)、喉门(空 气出入肺囊)、食道开口;舌尖游离 ▪ 胃:食道后膨大部分,在胃下方有脾脏 ▪ 肠:小肠(十二指肠和回肠)、大肠(直肠) ▪ 泄殖腔:汇纳肛门、输尿管和生殖导管
23
24
25
26
骨骼系统
头骨
中轴骨 脊柱
青蛙的骨骼系统
胸骨
附肢骨 带骨
肢骨
五趾型附肢!
27
* 脊柱分化程度高: 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 颈椎1枚、荐椎1枚 * 椎体类型:单凹型(前凹型、后凹型)
28
29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0
消化系统
2、消化腺:肝脏、胰脏 ▪ 肝脏:红褐色,分较大的左右两叶及较小的
中叶。胆囊位于右肝脏背面,左右两叶之间; ▪ 胰脏:淡红色或黄白色管状腺,在胃与十二
指肠之间。
11
12
呼吸系统
1、呼吸方式多样:幼体以鳃呼吸,成体肺和皮 肤呼吸;
2、肺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口腔、吼气管室和 肺。
13
14
泄殖系统
▪ 雄性泄殖系统:
肾脏、输尿管(输精、输尿——尿殖管)、 膀胱、精巢、输精管、脂肪体; ▪ 雌性泄殖系统:
肾脏、输尿管(只输尿)、膀胱、卵巢、 输卵管、子宫、脂肪体;
15
16
17
18
循环系统(心脏)
▪ 包括心脏、动脉和静脉三部分,解剖时注意 不要将腹壁上的腹静脉剪断。
1.心脏:一心室,两心房;不完全双循环。
6
7
8
9
消化系统
1、消化道:口腔—食道—胃—肠—泄殖腔 ▪ 口腔:内有6个开口:内鼻孔(与外鼻孔相
通)、耳咽管孔(与中耳相通)、喉门(空 气出入肺囊)、食道开口;舌尖游离 ▪ 胃:食道后膨大部分,在胃下方有脾脏 ▪ 肠:小肠(十二指肠和回肠)、大肠(直肠) ▪ 泄殖腔:汇纳肛门、输尿管和生殖导管
(医学课件)青蛙解剖

眼镜或护目镜
用于保护眼睛,避免受到飞溅的液 体或骨渣伤害。
02
青蛙解剖基础知识
青蛙解剖概述
青蛙是一种两栖动物,既能在 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 其解剖结构包括头部、躯干、
四肢等部分。
青蛙的皮肤湿润,有利于保持 身体湿润,同时能够分泌毒素
,用于防御天敌。
青蛙的舌头像一个弹簧一样, 能够弹射出来捕捉食物。
青蛙骨骼系统
青蛙的骨骼系统包括头骨、脊柱、肋骨、四肢骨等部分。
青蛙的头骨分为脑颅和咽颅两部分,脑颅部分包括大脑、小脑和延脑等结构,咽 颅部分则包括上、下颌骨和舌头等结构。
青蛙的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等部分,其中颈椎最为灵活,能够使青 蛙头部灵活转动。
青蛙肌肉系统
青蛙的肌肉系统包括躯干肌、四 肢肌和舌肌等部分。
(医学课件)青蛙解剖
2023-11-06
目 录
• 解剖准备 • 青蛙解剖基础知识 • 青蛙内脏解剖 • 青蛙神经内分泌系统解剖 • 青蛙解剖实验操作要点 • 青蛙解剖在医学中的应用
01
解剖准备
解剖器材准备
解剖刀
用于切割青蛙的皮肤和肌肉。
剪刀
用于剪断青蛙的骨骼和韧带。
镊子
用于夹取青蛙的内脏器官。
青蛙的生理和生化特征与人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通过对青蛙的药理学研究可以预测和推断药物 对人类的作用和效果,为新药开发和临床用药提供有益的参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03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神经内分泌系统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神经系统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包括各种激素分泌腺 体和细胞。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是通过对激素的合成、分泌和调节,以及神经 系统的传导和调节,来控制和协调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以维持 内环境的稳定和适应环境变化。
《牛蛙的解剖》PPT模板课件

泄殖腔 连接于直肠之后,从坐耻骨会合处背面向后 行,因此,必须剪开此处的腰带才能看清。用剪刀 从体腔后端中央、直肠与坐耻骨会合间的空隙处插 入,剪开腰带,直到暴露直肠后端和泄殖腔部分。
胰脏 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系膜。呈长形且不规则的 淡红色或黄白色的腺体,裹在胆总管周围,为胰脏。 用镊子轻压胆囊,可看到胆汁经胆总管流入十二指 肠。胰管细小不易观察。
生殖和泌尿系统 86页
1、排泄系统 一对肾脏,长条形暗红色,位于体腔后部、
脊柱两侧。输尿管,雄性兼输精。膀胱, 薄壁囊状。泄殖腔孔。
2、生殖系统
两栖类精巢呈卵圆形 卵巢成空心囊状 中肾管输尿也兼输精 输卵管是一对长而歪曲的导管,最前端呈漏斗
形,开口于靠近肺基部的体腔中,后端膨大成 子宫,开口于泄殖腔内。
牛蛙解剖
解剖前,应先将蟾蜍处死。 56页 常用的方法有:
将蟾蜍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再放入浸有乙醚或氯仿的脱脂 棉,待蟾蜍深度麻醉后,取出并用清水冲洗体表。
捣毁中枢神经系统:用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处插入,向前捣 毁颅腔中的脑,再向后捣毁椎管中的脊髓。待蟾蜍后肢松 软后即可。
为了能观察脑部结构,只要捣毁脊髓即可。
外形观察(11,12页)
体表:
体表裸露,背面皮肤颜色变异较大,有黄绿、深绿、 灰棕色等,并有不规则黑斑。腹面皮肤光滑,白色。
身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颈部不明显。
头部呈三角形。口位于头的前缘。吻端有对外鼻孔,其内 腔为鼻腔,有鼻瓣可以启闭。眼大而圆,具上、下眼睑, 在下眼睑的内缘,附有一半透明的瞬膜,其向上移动,遮 盖眼球。耳后下方圆形的薄膜,为鼓膜,其内为中耳腔。 胸蛙口角后有对声囊。
循环系统 102-106页
心脏外包围着一层薄膜,称心包或围心囊,用眼科剪 仔细剪开心包,按心脏的搏动顺序,能清楚地辨别两 个深红色的心房和一个淡红色的心室。从心室的腹面 右上角通出一根斜向左方的白色管子,为动脉圆锥。 用整形镊夹住心尖,轻轻提起心室,在心脏背侧可看 到三根大静脉汇入一个暗红色薄壁囊,为静脉窦。
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完整版)

蛙的外形、皮肤、骨骼和肌肉系统的观察 ;
蛙的解剖及消化、呼吸、循环、泄殖和神 经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 (重点、难点)
三、实验材料、仪器及用品
活体牛蛙,蝌蚪和幼体浸制标本。 解剖镜(即体视镜)、放大镜;显微数据
图像采集系统;解剖剪、手术刀、圆头镊 子、解剖盘;鬃毛或尼龙丝、棉花、大头 针、培养皿。
即表明脑和脊髓完全破坏。如动物 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 则必须重新毁髓。拔出毁髓针,用 一小干棉球将针孔堵住,以止其出 血。
2、外形 将活蛙(Ranidae)静伏于蜡盘内,
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 肢3部分。
五、方法步骤
2、皮肤
蛙背面皮肤粗糙,背中央常有1条窄而色浅的纵纹,两侧 各有1条色浅的背侧褶。背面皮肤颜色变异较大,有黄绿 、深绿、灰棕色等,并有不规则黑斑。腹面皮肤光滑,白 色。
背面观
1.眼;2.鼓膜;3. 腹外斜 肌;4. 腹内斜肌;5. 三角 肌;6.下颌降肌;7.斜方肌 ;8.背阔肌;9.冈下肌; 10.背最长肌;11.尾荐肌 ;12. 尾髂肌;13.髂腰骨 肌;14.尾杆骨;15.髂骨 ;16.臀肌;17.肛门括约 肌;18.颞肌;19.肱三头 肌;20.腹皮肌;21.小内 直肌;22.股外肌(股三头肌 外肌头);23.股前直肌(股 三头肌中肌头);24.股二头 肌;25.半膜肌;26.梨状 骨肌;27.坐骨神经;28. 臀静脉;29. 腓肠肌;30. 腓骨肌;31. 腓前肌
五、方法步骤
实验安排(共3学时) 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3学时,2人一组 两人1组,每人以1种材料为主进行操 作。两人配合,边操作边交互观察比较.
五、方法步骤
(一)蛙的骨骼系 统观察
骨骼分为中轴 骨骼和附肢骨骼 两部分(见实验 教材图16—4) 。
蛙的解剖及消化、呼吸、循环、泄殖和神 经系统的形态结构观察; (重点、难点)
三、实验材料、仪器及用品
活体牛蛙,蝌蚪和幼体浸制标本。 解剖镜(即体视镜)、放大镜;显微数据
图像采集系统;解剖剪、手术刀、圆头镊 子、解剖盘;鬃毛或尼龙丝、棉花、大头 针、培养皿。
即表明脑和脊髓完全破坏。如动物 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 则必须重新毁髓。拔出毁髓针,用 一小干棉球将针孔堵住,以止其出 血。
2、外形 将活蛙(Ranidae)静伏于蜡盘内,
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 肢3部分。
五、方法步骤
2、皮肤
蛙背面皮肤粗糙,背中央常有1条窄而色浅的纵纹,两侧 各有1条色浅的背侧褶。背面皮肤颜色变异较大,有黄绿 、深绿、灰棕色等,并有不规则黑斑。腹面皮肤光滑,白 色。
背面观
1.眼;2.鼓膜;3. 腹外斜 肌;4. 腹内斜肌;5. 三角 肌;6.下颌降肌;7.斜方肌 ;8.背阔肌;9.冈下肌; 10.背最长肌;11.尾荐肌 ;12. 尾髂肌;13.髂腰骨 肌;14.尾杆骨;15.髂骨 ;16.臀肌;17.肛门括约 肌;18.颞肌;19.肱三头 肌;20.腹皮肌;21.小内 直肌;22.股外肌(股三头肌 外肌头);23.股前直肌(股 三头肌中肌头);24.股二头 肌;25.半膜肌;26.梨状 骨肌;27.坐骨神经;28. 臀静脉;29. 腓肠肌;30. 腓骨肌;31. 腓前肌
五、方法步骤
实验安排(共3学时) 青蛙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3学时,2人一组 两人1组,每人以1种材料为主进行操 作。两人配合,边操作边交互观察比较.
五、方法步骤
(一)蛙的骨骼系 统观察
骨骼分为中轴 骨骼和附肢骨骼 两部分(见实验 教材图16—4) 。
实验七---青蛙的外形及内部解剖PPT课件

将青蛙腹面朝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和吻端,先后剖开腹部的皮 肤(镊子夹起轻薄的皮肤,由后往前剪至上颌,然后撕开皮肤。和 肌肉。剖开皮肤可以看到皮肤内表面有许多血管分布。剖开腹部肌 肉时,注意避开腹部正中线内部的腹静脉。
16
四、作业 绘出青蛙的泌尿生殖系统图 五、分析与讨论 1、青蛙的膀胱并不与输尿管直接相连,属于泄殖腔膀胱, 具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排泄物为尿酸,有一定的毒性。 位于直肠的腹面。 2、青蛙的皮肤很容易与肌肉分离,因为皮肤下面具有淋 巴窦。
17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青蛙的外形和内部各器官的解剖观察,进一步认
识两栖类由水生到陆生生活的适应。
二、材料和用具 活青蛙,青蛙内脏解剖、两栖类(雌)泌尿生殖系统、
蟾蜍内脏解剖、两栖类神经系统、爬行类神经系统、龟循 环系统解剖示范标本;解剖盘、解剖器械、大头针、标本 瓶、棉花和乙醚等。
1
三、实验内容 3.1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活蛙观察)
4
舌(前部固定,后端游离并分叉)
5
3.2解剖后分系统观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1)循环系统: 心脏(双毁髓处死后仍然会搏动):一心室,两心房;不完全双循 环。(鱼类) 心包膜与围心腔:包围心脏的为心包膜,心包膜与心脏之间的腔为 围心腔 腹面观:心室、左右心房、动脉圆锥(起于心室)。 背面观:静脉窦,左心房背面,一个三角形薄囊,是三条大静脉汇 合之处。
13
雄性:精巢一对(黄色,其前方有成爪状分支的脂肪体,橘黄 色)、有输精小管通入肾,蟾蜍具退化的卵巢——毕氏器(比德器, 是退化的卵巢的遗迹)、退化的输卵管。
雌性:卵巢一对、输卵管一对(比较长,盘曲在腹腔两侧)、子 宫(输卵管后段膨大部分)
14
16
四、作业 绘出青蛙的泌尿生殖系统图 五、分析与讨论 1、青蛙的膀胱并不与输尿管直接相连,属于泄殖腔膀胱, 具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排泄物为尿酸,有一定的毒性。 位于直肠的腹面。 2、青蛙的皮肤很容易与肌肉分离,因为皮肤下面具有淋 巴窦。
17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青蛙的外形和内部各器官的解剖观察,进一步认
识两栖类由水生到陆生生活的适应。
二、材料和用具 活青蛙,青蛙内脏解剖、两栖类(雌)泌尿生殖系统、
蟾蜍内脏解剖、两栖类神经系统、爬行类神经系统、龟循 环系统解剖示范标本;解剖盘、解剖器械、大头针、标本 瓶、棉花和乙醚等。
1
三、实验内容 3.1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活蛙观察)
4
舌(前部固定,后端游离并分叉)
5
3.2解剖后分系统观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1)循环系统: 心脏(双毁髓处死后仍然会搏动):一心室,两心房;不完全双循 环。(鱼类) 心包膜与围心腔:包围心脏的为心包膜,心包膜与心脏之间的腔为 围心腔 腹面观:心室、左右心房、动脉圆锥(起于心室)。 背面观:静脉窦,左心房背面,一个三角形薄囊,是三条大静脉汇 合之处。
13
雄性:精巢一对(黄色,其前方有成爪状分支的脂肪体,橘黄 色)、有输精小管通入肾,蟾蜍具退化的卵巢——毕氏器(比德器, 是退化的卵巢的遗迹)、退化的输卵管。
雌性:卵巢一对、输卵管一对(比较长,盘曲在腹腔两侧)、子 宫(输卵管后段膨大部分)
14
实验12 蛙的解剖PPT共26页

谢谢!
实验12 蛙的解剖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实验五蛙的内部结构-骨骼系统ppt课件

实验五 蛙的内部构造〔骨骼系统〕
一、实验目的: 察看蛙的骨骼系统,了解两栖动物
由水生开展到陆地生活,在骨骼支持构造 和运动机能上所表现的顺应特点。
二、实验内容:
1、头骨 脱离了肩带、骨片愈合、膜骨成分减少 头骨反面骨片减少:
〔1〕头骨变得短而扁,眼眶很大 〔2〕脑颅小、骨化不全或未骨化 〔3〕内鳃消逝、鳃弓退化为支持喉和气管的软骨 〔4〕自接型〔舌颌骨游历,经方骨衔接〕 〔5〕舌颌骨变为耳柱骨
躯椎
前胸突 前胸骨
胸骨
剑胸突
蛙的脊柱
3、四肢骨: 〔1〕肩带和胸骨
上肩胛骨、肩胛骨、锁骨、乌喙骨、上 乌喙骨
〔2〕前肢骨:肱骨、桡尺骨、腕骨、掌骨、 指骨
〔3〕腰带:髂骨、坐骨、耻骨 〔4〕后肢骨:股骨、跗骨、跖骨、趾骨
上乌喙骨
乌喙骨
锁骨
上肩胛骨
肩胛骨
指骨
肱骨
与鱼的区别: 掌骨
桡尺骨 腕骨
脱离了与头骨的衔接
头骨
蝶筛骨 鼻骨
额顶骨
鳞骨
前颌骨 上颌骨
眼眼窝窝
下颌骨〔软骨〕 翼骨
方轭骨
枕髁
枕骨大孔 外枕骨 方骨
2、 脊柱 9个脊椎骨和1个尾杆骨 —颈椎、躯椎、荐椎、尾椎 〔1〕出现颈椎和荐椎 颈椎:和头骨相连 荐椎:和腰带髂骨相连 〔2〕椎体 尾杆骨
----添加头部活动性
----扩展前肢活动范围
蛙的肩带和前肢骨
蛙-固胸型 蟾蜍-弧胸型
髂骨 尾杆骨
蛙的腰带和后肢骨
股 胫腓
坐骨 耻骨
跖跗 趾
、、
三、作业及思索题: 1、绘蛙〔或蟾蜍〕的肩带胸骨和腰带。 2、预习:实验六 两栖纲分类
一、实验目的: 察看蛙的骨骼系统,了解两栖动物
由水生开展到陆地生活,在骨骼支持构造 和运动机能上所表现的顺应特点。
二、实验内容:
1、头骨 脱离了肩带、骨片愈合、膜骨成分减少 头骨反面骨片减少:
〔1〕头骨变得短而扁,眼眶很大 〔2〕脑颅小、骨化不全或未骨化 〔3〕内鳃消逝、鳃弓退化为支持喉和气管的软骨 〔4〕自接型〔舌颌骨游历,经方骨衔接〕 〔5〕舌颌骨变为耳柱骨
躯椎
前胸突 前胸骨
胸骨
剑胸突
蛙的脊柱
3、四肢骨: 〔1〕肩带和胸骨
上肩胛骨、肩胛骨、锁骨、乌喙骨、上 乌喙骨
〔2〕前肢骨:肱骨、桡尺骨、腕骨、掌骨、 指骨
〔3〕腰带:髂骨、坐骨、耻骨 〔4〕后肢骨:股骨、跗骨、跖骨、趾骨
上乌喙骨
乌喙骨
锁骨
上肩胛骨
肩胛骨
指骨
肱骨
与鱼的区别: 掌骨
桡尺骨 腕骨
脱离了与头骨的衔接
头骨
蝶筛骨 鼻骨
额顶骨
鳞骨
前颌骨 上颌骨
眼眼窝窝
下颌骨〔软骨〕 翼骨
方轭骨
枕髁
枕骨大孔 外枕骨 方骨
2、 脊柱 9个脊椎骨和1个尾杆骨 —颈椎、躯椎、荐椎、尾椎 〔1〕出现颈椎和荐椎 颈椎:和头骨相连 荐椎:和腰带髂骨相连 〔2〕椎体 尾杆骨
----添加头部活动性
----扩展前肢活动范围
蛙的肩带和前肢骨
蛙-固胸型 蟾蜍-弧胸型
髂骨 尾杆骨
蛙的腰带和后肢骨
股 胫腓
坐骨 耻骨
跖跗 趾
、、
三、作业及思索题: 1、绘蛙〔或蟾蜍〕的肩带胸骨和腰带。 2、预习:实验六 两栖纲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口:头端腹面有一很大的横裂 ✓ 鼓膜:眼后有一明显的褐色而稍下凹的圆形膜,是中耳
腔与外界接触的地方。蟾蜍的鼓膜较小,不明显 ✓ 耳后腺:蟾蜍鼓膜后上方有一对椭圆形的隆起,是由若
干毒腺集合而成的,故又叫毒腺。在受到压挤时,可分 泌出一种乳白色的粘稠液,经加工之后即为中药“蟾酥” ✓ 舌:在下颌前端内侧着生一柔软粘滑的舌,折向口腔内 部,用镊子轻轻将舌拉出展平,可以看到蟾蜍的舌尖钝 圆状。舌底有淋巴间隙,分泌的淋巴液可使舌经常保持 粘滑
三、操作与观察
• (一)外形观察
✓ 将活蛙(或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蛙(蟾 蜍)的身体,可区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 分。
1.头部
✓ 头:呈扁等腰三角形。 ✓ 眼睛:在头两侧,稍向背部突出,有上下眼睑。 ✓ 瞬膜:在下眼睑的内侧,为一半透明的薄膜,该
膜向上延展可覆盖眼球。 ✓ 外鼻孔:两眼的前方,近于头的前端的一对小孔 ✓ 内鼻孔:拉开下颌,在口腔顶壁的前端有一小孔 ✓ 鼻膜:在外鼻孔外缘的一对瓣状膜
1. 口腔
• 剪开蛙的口 角,使口张 大,令口腔 全部露出。
✓ 内鼻孔: 为 口腔顶壁前 方外侧的一 对椭圆形的 孔,通过鼻 腔与外鼻孔 相通。
✓耳咽管 孔 :位于 咽腔的后端, 颌角附近有 1对大孔, 与中耳相通。
✓喉门 位于下颌 的后部, 为口腔后 方的1条 纵裂缝。
• 食道开 口: 咽的最 后部位 是食管 的开口, 与咽腔 之间无 明显界 限。
• 卵巢 位于肾脏前端背面,大小形状因季节而变化,生殖季节极度膨大,内 有许多黑色球形卵。卵巢外壁有许多皱褶。
• 输卵管 为粗大而迂回的管子,位于卵巢的外侧。前端开口紧靠着肺底的旁 边,状似漏斗;
• 打开蟾蜍 的体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食道
• 很短,开口于喉的背面,下端与胃相连。
• 位于体的 左侧,形 状稍有弯 曲,前端 略粗,后 端较细, 并有一明 显的紧缩 分,此即 幽门,为 胃与小肠 的交界处。
3.胃
• 分小肠与大肠。 小肠又由十二 指肠和回肠组 成
✓ 起于胃后,弯 向前方的一小 段为十二指肠
✓ 自十二指肠向 后折,经过几 次回旋而达大 肠的部分为回 肠。
✓ 大肠膨大而陡 直,开口于泄 殖腔。
4.肠
5.泄殖腔
• 较大肠短小,为汇集肛门,输尿管和输卵管(雌蛙)的管道。
6.肝脏
• 位于胸腹腔的前端呈红褐色,由较大的左右二叶和较小的中叶组成。肝脏背 面、左右二叶之间有一绿色球形的胆囊,内贮胆汁。
• 轻触其眼睑,观察上、下眼睑是否全动,瞬膜怎样活动。
2.躯干部
• 蟾蜍尚无明显的颈部分化,后端腹中央处有一小孔称 泄殖腔孔。
3.四肢
• 前肢: 从近体侧起,依次为上臂、前臂、腕、掌和指。前肢有4指,观察指 端形状,是否有爪,是否等长,指间是否有蹼。
✓ 婚垫:雄性的第一指(拇指),内侧的一膨大的突起,是由粘液腺集合形成的, 便于交配时拥抱雌体,故生殖季节发达。
2.肺
(四)泄殖系统
• 1.雄性泄 殖系统: 包括肾脏, 输尿管、精 巢、脂肪体 各一对以及 膀胱。
• 肾脏 为1对暗红色扁平的器官,位于体腔的后部, 贴近脊柱的两侧。肾的腹面镶嵌着一排橙黄色的肾 上腺,为内分泌腺体。
• 输尿管 由肾的外缘近后端发出,开口于泄殖腔的 背侧。此管兼充输精管之用。
• 膀胱 连附于泄殖腔的腹面,生于体腔后端腹面中 央,为一薄壁的两叶状囊。
• 难点:理解两栖动物了解两栖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地生活的各个器官结构与 功能的适应性。
二、获得与麻醉
• 获得途径主要是由野外捕获或从特种养殖场购买 (如牛蛙养殖场)。
• 抓取方法: 抓住其后腿,有经验者也可抓住其身 体或借助一块布来抓,因蛙体表粘滑且蟾蜍体表 有毒液分泌。
• 麻醉:两栖类皮肤有渗透性,放入含麻醉剂的溶 液中就很容易麻醉。0.1%的甲磺酸—三卡因 (MS—222)水溶液在几分钟内即可麻醉动物,所需 时间因身体大小而异。也可用呼吸性麻醉剂,将 蛙或蟾蜍放进玻璃罩或标本瓶内,同时放人浸有 乙醚的棉花,几分钟后,即可发生作用。
• 后肢:由近体侧起,依次分为大腿(或 股部)、小腿(或胫部)、跗、蹠和趾五 部分。后肢具五趾。注意各趾的长度是 否相同,趾端的形状
• 髁状距:在第一趾(拇趾)内侧的一较硬 的角质化突起
4.皮肤
• 蟾蜍背面皮肤呈暗黑色,粗糙,有若干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疣,但头的背部平 滑无瘰疣,腹部及体侧呈浅黄色,间有黑色花纹,分布有较小的疣,故腹面 较粗糙。
蟾蜍的解剖与观察
一、目的意义
• 两栖动物绝大多数都是对人类有益的,例如消灭害虫、作药用资源等等。蟾 蜍作为医学、生理学重要的实验动物则使用更为广泛。通过观察两栖类外形、 皮肤、消化、呼吸、泄殖和循环等系统,了解两栖动物z 在生理学、药理学、 毒理学等实验中常用组织的准确取材。
• 重点:了解在摄食方式、营养、呼吸、排泄、生殖及血液循环器官系统的形 态特征。
肝脏
胆囊
脾脏
• 为一不规则 的淡红色或 黄白色的管 状腺,在胃 与肠之间。 把肝、胃和 十二指肠翻 折过来指向 前方,即可 看到胰脏的 背面。
7.胰脏
(三)呼吸系统
• 成蛙为肺皮呼吸。肺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口腔、喉气管室和肺。
1. 喉气管室
• 由喉门向内的一条短粗的管子。
• 为1对近 似椭圆形 的薄壁囊 状物,内 壁为蜂窝 状,密布 血管并具 有弹性。
• 精巢 位于肾脏的腹面内侧,近淡黄色,卵圆形, 其大小常因个体与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白精巢发 出的输精小管与输尿管相通。
• 脂肪体 在生殖腺的前端,黄色,指状,其体积大 小随季节不同变化很大。
肾脏、毕氏器
膀胱
脂肪体
2.雌性泄殖系统
• 雌蛙的排泄系统与雄蛙相似,但其输尿管只作输送尿液之用。生殖系统包括 1对卵巢,1对输卵管和子宫。
• 蟾蜍的皮肤腺有粘液腺和较多的毒腺。粘液腺的内腔中空,毒腺的内腔呈颗 粒状。
• 蟾蜍真皮的致密层上续海绵层,下接淋巴间隙,由于有淋巴间隙存在.皮肤 除个别地方外,和肌肉联接的不紧密,很容易剥离下来。
(二)消化系统
• 蛙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及其附属的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 肠和泄殖腔等,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