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马铃薯铁锌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田蛴螬及金针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田蛴螬及金针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作者:梁宏杰吕和平张文伟高彦萍吴雁斌王芳芳杨昕宇黄伟张武来源:《寒旱农业科学》2023年第10期摘要:陇东旱塬区种植冬油菜和冬小麦后,土地闲置期可复种马铃薯,但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对马铃薯为害严重,科学合理防治蛴螬、金针虫对保证马铃薯产量非常重要。
为筛选出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田防治蛴螬、金针虫危害的低毒高效的适宜药剂,以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为指示品种,蛴螬、金针虫为防治对象,选用3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各药剂的拌种或喷沟处理进行田间防效试验,调查各处理蛴螬、金针虫虫口基数,出苗期的出苗率、受害率、安全性和成熟期的受害率、安全性。
结果表明,35%噻虫嗪种衣剂、60%帮巧时种衣剂防效均达85%以上,且拌种处理和喷沟处理无显著差异。
60%帮巧时悬浮种衣剂拌种和喷沟防效均好,分别为88.44%、90.36%;折合产量高,分别为16 407.41、17 066.14 kg/hm2,较空白对照分别增产16.71%、21.40%,较常规药剂对照分别增产12.07%、16.57%;保产效果好,分别为95.39%、96.20%。
见于此,60%帮巧时悬浮种衣剂可作为陇东旱塬区复种马铃薯田蛴螬、金针虫防治的候选杀虫剂;并建议用48.00 mL的药量稀释10倍液后拌种薯100 kg,将525.00 mL 的药量稀释250倍液,按225 L/hm2喷沟。
关键词:复种马铃薯田;蛴螬;金针虫;高效低毒杀虫剂;防效;陇东旱塬区中圖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7-2172(2023)10-0922-05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3.10.007Screening of Insecticides to Control Grubs and Wireworms in Potato Field of Multiple Cropping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Eastern GansuLIANG Hongjie 1, L?譈 Heping 2, ZHANG Wenwei 3, GAO Yanping 1, WU Yanbin 1, WANG Fangfang 1, YANG Xinyu 1, HUANG Wei 1, ZHANG Wu 1(1. Potato Research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2.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3. Qing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Qingyang Gansu 745000, China)Abstract: After harvesting winter rapeseed and winter wheat in the dryland area of Longdong,potatoes can be resowed during the idle period of the land, where underground pests such as grubs and wireworms pose serious harm to potatoes.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ubs and wireworms is important for potato yield. In order to screen suitable insecticides with low toxicity and high efficiency for controlling the grubs and wireworms in the mutiple sowing potato fields in the dryland area of Longdong, selecting potato variety Longshu 7 as the indicator variety, three high-efficiency and low toxicity insecticides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field control experiments through the seed dressing or ditch spraying treatment of each pesticid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grubs and wireworms in each treatment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emergence rate, damage rate, safety during the emergence period, damage rate and safety at mature stag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control effect was over 85% using the seed coating agent of 35% thiamethoxam and 60% Bangqiaoshi,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seed dressing treatment and ditch spraying treatment. The 60% Bangqiaoshi suspension seed coating agent had the best effect whether it was seedcoating or trench spraying, that was 88.44% and 90.36%, respectively. The equivalently average yield of two above treatments was 16 407.41 and 17 066.14 kg/ha, comparing with the blank control and the conventional pesticide, which added 16.71%, 21.40% and 12.07%, 16.57%,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ratio of maintaining yield of 60% Bangqiaoshi reached to 95.39% and 96.20%, respectively, for these two treatments. Therefore, 60% Bangqiaoshi suspension seed coating agent could be regarded as a candidate insecticide to control grubs and wireworms in multiple cropped potato field of the Longdong dryl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 dosage of 48.00 mL of 60% Bangqiaoshi was diluted to 10 times to deal with 100 kg potato tuberor and 525.00 mL was diluted to 250 times to spray ditch with a dosage of 225 L/ha.Key words: Multiple cropped potato; Grub; Wireworm; Efficient and low toxicity insecticide; Control effect; Rain-fed plateau area of Eastern Gansu馬铃薯已经成为我国四大主粮作物之一,更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蔬菜[1 ]。
马铃薯蛋白组成、性质及其改性应用研究进展

孙莹,周斌,王龙,等. 马铃薯蛋白组成、性质及其改性应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9):36−44.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60277SUN Ying, ZHOU Bin, WANG Long,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Composition, Croperties and Modification Application of Potato Protein[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9): 36−4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60277· 未来食品 ·马铃薯蛋白组成、性质及其改性应用研究进展孙 莹1,周 斌1,王 龙1,刘 申1,朱秀清2,*(1.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2.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摘 要: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可以归因于马铃薯主食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马铃薯蛋白以其高营养价值和功能而闻名,具有特殊的溶解度,并含有大量在其他植物蛋白中缺乏的酪氨酸。
因此,马铃薯蛋白在各种市场应用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对马铃薯蛋白的组成、功能性质、改性方法和改性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马铃薯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发泡化和乳化特性、凝胶性和抗氧化活性。
目前,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是马铃薯蛋白改性研究的重点。
此外,本文还概述了马铃薯蛋白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未来,应深入研究马铃薯蛋白分子结构与其功能活性的联系;马铃薯蛋白与其他植物蛋白的综合利用;酶法和微生物发酵可作为未来改性方向,利用微生物资源降低改性成本。
水肥调控对西北地区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影响的Meta分析

2024年3月 灌溉排水学报第43卷 第3期 Mar. 2024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No.3 Vol.4319文章编号:1672 - 3317(2024)03 - 0019 - 08水肥调控对西北地区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影响的Meta 分析苏丹丹1,2,张恒嘉1,2*,邓浩亮3,周晨莉1,2,陈谢田1,2(1.甘肃农业大学,兰州 730070;2.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59;3.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摘 要:【目的】评估水肥调控对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 )和肥料偏生产率(PFP )的影响。
【方法】采用数据整合(Meta )分析,以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为决策因子,筛选获得目标文献29篇,建立水-肥-产量(440组)、水-肥-WUE (318组)、水-肥-PFP (428组)共计1 186组观测值的数据库。
分析水肥调控对西北地区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优选西北地区马铃薯最优水肥调控区间。
【结果】对宁夏马铃薯生产而言,适量增加灌水量和施肥量至最佳水肥调控区间可增产14.12 t/hm 2,增加2.96 kg/m 3的WUE 和32.83 kg/kg 的PFP ;对甘肃马铃薯生产而言,降低施肥量至最佳施肥区间可增加27.58 kg/kg 的PFP ;对内蒙古马铃薯生产而言,降低灌水量并增加施肥量至最佳水肥调控区间,可增产17.92 t/hm 2,同时增加3.33 kg/m 3的WUE 和30.91 kg/kg 的PFP 。
【结论】西北四省(自治区)马铃薯最优水肥调控区间分别为:宁夏(灌水量900~2 100 m 3/hm 2,施肥量345~531.6 kg/hm 2)、甘肃(灌水量2 895~3 550 m 3/hm 2,施肥量420~630 kg/hm 2)、陕西(灌水量1 650~2 940 m 3/hm 2,施肥量415~630 kg/hm 2)、内蒙古(灌水量1 350~2 070 m 3/hm 2,施肥量435~675 kg/hm 2)。
马铃薯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其意义

马铃薯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其意义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种基因组被测序并解析。
其中,马铃薯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对象。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对于这种农作物的相关性状和性状的调节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在不涉及政治的情况下,深入探讨马铃薯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其意义。
一、马铃薯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1.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在2009年,国际马铃薯基因组学项目(PGSC)开始了马铃薯基因组测序项目。
该项目团队分别使用Sanger测序和Illumina HiSeq平台完成了两份文库的测序。
随后,PGSC又使用PacBio SMRT技术和Hi-C技术用于辅助组装马铃薯基因组。
2011年,PGSC团队公布了马铃薯基因组的初步草图。
随后,他们继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注释和更新。
2018年,最终完成了一个2.1 Gb大小的Hexaploid马铃薯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的组装工作。
2.马铃薯基因组特点基因组组成: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远缘多倍体,有60个染色体(2n=6x=48),其基因组大小为约2.1 Gb。
每个马铃薯细胞中都含有三个基因组。
重要性状:作为全球重要的食品和工业材料之一,马铃薯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马铃薯的可食用部位是地下块茎(马铃薯),这使得它成为人类食品中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马铃薯具有许多其他的重要应用,如淀粉制造、饲料原料等。
与其他作物比较:与其他作物相比,马铃薯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马铃薯具有多倍体性,染色体高度重组,部分基因组重复,这使得这种作物的基因组分析工作变得复杂。
同时,马铃薯是一种光照非常敏感的作物,这使得研究人员需要更加谨慎和耐心地进行研究。
二、马铃薯基因组学研究的意义1.深入研究马铃薯性状通过马铃薯基因组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马铃薯品种的性状。
同时,这也将有助于改进这些性状,以满足人们对这种作物的需求。
马铃薯育种技术的优化与新形势下的发展

Optimization on Potato Breeding Technology and ItsDevelopment Under New SituationLI Jieping*,SHAN Youjiao(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CIP),China Center for Asia-Pacific (CCCAP),Yanqing,Beijing 102100,China )A bstract:As the third most important staple crop in the world,potatoes can provide more comprehensive nutrients required by humans than cereal grains,and are called "perfect food".Excellent potato varie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nsuring food security and human health.Potato breed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valued.In this review,the technical points and optimization ideas of traditional tetraploid potato breeding were discussed,including the utilization value of wild species and introduction technology,successful cases of pre-breeding research,parental selection,early generation selection and seed potato propagation in traditional tetraploid potato breeding.With the breakthrough of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the hybrid potato variety 'Upotato 1'has shown excellent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and potato breeding technology has mo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How to make use of biological advantages such as potato vegetative reproduction and strong regenerative ability to optimize and upgrade traditional breeding technologies,and马铃薯育种技术的优化与新形势下的发展李结平*,单友蛟(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国),北京延庆102100)收稿日期:2023-06-08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E0109600)。
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及主要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及主要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研究进展硒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植物是人类获取硒的重要来源,其对硒的吸收利用能力直接影响到硒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人体对硒的摄入量。
研究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机制和农作物的硒生物强化对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主要通过根系进行。
硒通过根部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然后转运到各个组织器官。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硒的吸收转运蛋白。
硒转运蛋白家族包括硒硫蛋白家族、硒硫蛋白P家族和硒硫蛋白R家族等。
这些蛋白负责硒的吸收、转运和代谢,并参与硒在植物中的分布和积累。
硒的代谢途径主要有硒胱氨酸途径和硒甲硫氨酸途径,其中硒胱氨酸途径是硒在植物中的主要代谢途径。
农作物的硒生物强化是指通过调控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能力,使其积累更多的硒。
硒生物强化是提高食物硒含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硒含量较低的农作物。
研究表明,钙、硒、硼、锌、铁等营养元素对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有重要影响。
合理施用这些营养元素可以提高植物对硒的吸收能力。
适宜外界环境条件对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也有重要影响。
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植物对硒的吸收和积累。
研究发现,施用硒肥、调整土壤pH值和改良土壤结构等方法也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对硒的吸收利用能力。
主要农作物的硒生物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小麦、玉米、花生和蔬菜等作物上。
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对硒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品种对硒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品种来提高农作物的硒含量。
已经有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植物,使其对硒的吸收能力大幅提高,从而增加了农作物的硒含量。
这些研究为农作物的硒生物强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食物强化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25(5):11-15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食物强化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张晓帆「,李涛2,张倩1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100050;2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北京100836)摘要:从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及多种微量营养素强化食物入手,针对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贫血%学习与认知能力等,探讨食物强化对儿童的健康影响,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食物强化改善儿童营养提供基袖数据。
关键词:微量营养素;食物强化;儿童;健康儿童是最容易发生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群体之一,食物强化通过提高食品中维生素、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素的含量可以有效改善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1-4],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综述国内外应用食物强化进行儿童营养干预的研究进展,探讨铁、维生素A、维生素D、锌及多种微量营养素强化食物对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贫血以及认知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影响。
1铁强化食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目前强化铁的食物载体应用最多的是酱油和面粉、大米等主食。
1.1铁强化酱油对儿童贫血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1年全球约有8亿儿童和妇女受到贫血的影响,包括2.73亿儿童,其中学龄前儿童受影响最大,贫血率为42.6%[5]。
铁缺乏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一半以上的贫血是由缺铁引起的[6]。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强化酱油的方法来解决贫血问题[7'16])早在2004年,赵显峰等[7]对贵州省343名3~6岁儿童进行为期18个月的NaFeEDTA强化酱油随机对照干预试验(RCT),结果显示,干预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贫血率明显下降。
这与后续我国多项采用铁强化酱油改善儿童贫血的RCT 试验[8切和Mets分析”时结果一致,表明铁强化酱油能有效降低儿童贫血患病率。
铁强化酱油的应用在个体水平上表现为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在社会层面表现为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被认为是改善人群缺铁性贫血的经济、易行且有效的措施,如魏艳丽等[15]对2004-2013年铁强化酱油预防贫血的效果评估显示,采用铁酱油每改善一名贫血患者的成本仅为0.12元。
植物锌铁转运相关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

植物锌铁转运相关蛋白家族的研究进展李素贞;陈景堂【摘要】锌和铁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锌、铁缺乏或过剩都会对植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植物需要一系列金属转运体的协同工作以保持体内离子平衡.这些转运体可分为吸收蛋白和排出蛋白两大类,它们参与细胞内锌铁离子的跨膜运输,以及调节细胞内锌铁离子的平衡与分配.目前,植物细胞中锌铁转运蛋白的转录表达水平与锌铁离子在植物体中的积累与分布之间的联系已被揭示,并分离克隆了许多相关基因家族成员.综述近年来发现并鉴定出的参与锌铁转运的蛋自家族的表达、定位等相关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7页(P8-14)【关键词】锌;铁;转运蛋白;蛋白家族【作者】李素贞;陈景堂【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保定07100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河北分中心,保定071001【正文语种】中文锌和铁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1]。
锌是生物体300多种酶和重要蛋白质的结构辅助因子[2]。
锌不仅参与机体的各种代谢,在生物膜稳定和基因表达调控等生理机能中也担负着重要的角色[3]。
适量增加植物体内锌的含量可提高作物产量,而锌的缺乏会导致叶绿素、脂质、蛋白、质膜的氧化破坏。
植物体内锌离子的过度积累又会对植物产生毒害。
铁在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金属蛋白的催化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电子传递体。
因此,铁元素在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另外,细胞内过高的Fe3+/Fe2+氧化还原势会导致超氧化合物的产生,对细胞造成伤害[4]。
因此,严格控制植物体内金属离子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这依赖于各种转运体的协同作用,包括锌、铁转运体蛋白家族(Zinc-regulated transporters,Ironregulated transporter-like proteins,ZIP)、自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家族(The natural resistance 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NRAMP)、阳离子扩散辅助蛋白家族(Cation diffusion facilitator proteins,CDF)、植物重金属ATP酶家族P1B-ATPase(Heavy metal ATPases,HMA)、黄色条纹蛋白家族(yellow stripe-like,YSL)和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4·
中国马铃薯,第 33 卷,第 4 期,铃薯块茎中铁 锌等微量元素含量,改善营养品质,适应现代膳食 结构需求,增加人体对必需微量营养元素的摄入 量,预防微量营养元素缺乏问题,推进马铃薯高品 质、高效益、高营养相统一,提升甘肃省马铃薯整 体效益,是未来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方向。
Key Words: biofortification; potato; iron; zinc; Gansu Province
马铃薯是甘肃省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助 推甘肃省精准脱贫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进入 21 世纪的前十年,全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快速增 长,面积由 2000 年的 41.7 万 hm2 增加到 2010 年的 64.5 万 hm2,年均增长 2.27 万 hm2;鲜薯总产量由 2000 年的 525 万 t 增加到 2010 年的 926 万 t,年均 增长 40.1 万 t。2010 年以后,面积和总产相对稳定
收稿日期:2018-05-22 基金项目:2014 年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项目(GNSW-2014-25);2015 年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项目(GNSW-2015-30);HarvestPlus Program
(2014H8326.GGS)。 作者简介:赵贵宾(1963-),男,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旱作农业、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朱永永,硕士,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E-mail: gsnjznxt@。
摘 要:“隐性饥饿”,即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症,已成为困扰中国居民的首要营养不良问题。提高马铃薯块 茎铁、锌含量对于改善中国西部居民的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甘肃省马铃薯铁锌生物强化研究进展,着 重介绍了筛选甘肃省主产区马铃薯主推品种并开展铁锌含量测定,分析马铃薯主产区土壤铁锌含量状况,明确微量 元素增施对马铃薯块茎铁、锌含量的影响和制订栽培技术标准等方面开展的工作。
( 1. Gansu General Agro-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
2. Di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ingxi, Gansu 743000, China )
关键词:生物强化;马铃薯;铁;锌;甘肃省
Progress in Iron and Zinc Biofortified Potato in Gansu Province
ZHAO Guibin1, ZHU Yongyong1*, XIONG Chunrong1, YUE Yun1, ZHAO Xiaowen1, BIAN Caiyan1, LUO Lei2
1 开展生物强化的背景
1.1 隐性饥饿的危害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含物、维生素、矿物质
和膳食纤维是人体营养的六大要素[1]。其中,微量元 素是核心[2]。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把膳食中微量元素缺乏称为“隐性饥饿”[3]。如果必需 微量营养元素长期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发育不 良、体力下降等各种健康问题,甚至引发疾病 。 [4] “隐性饥饿”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 同样存在于城市和农村。2014 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 组织明确指出,全球约有 20 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 的困扰[3]。中国近 3 亿人处于“隐性饥饿”状态[5]。 1.2 铁锌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2.1 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Abstract: The deficiency of trace elements, such as iron and zinc, is called "hidden hunger". It becomes the primary malnutrition problem that plagues Chinese residen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the contents of iron and zinc in potato tubers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residents in western China. In this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ron and zinc biofortified potato in Gansu Province was discussed. Emphasis was placed on introduction and selection of main potato varieties in main production area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iron and zinc contents, analysis of iron and zinc contents in soil, clarification of the influences of micronutrient fertilizers on contents of iron and zinc in potato and formulat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cultivation.
下来,常年种植面积 66.7 万 hm2左右,鲜薯总产量 1 000 万 t 以上。2017 年种植面积为 72.2 万 hm2,位 列全国第 3,鲜薯总产量为 1 300 万 t,位居全国第 2。近年来,甘肃省马铃薯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区 域优势逐步显现,种植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化格 局已经形成。
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品种、施肥技术、栽
甘肃省马铃薯铁锌生物强化研究进展——赵贵宾,朱永永,熊春蓉,等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35(2019)04-0243-06
甘肃省马铃薯铁锌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243· 综述
赵贵宾 1,朱永永 1*,熊春蓉 1,岳 云 1,赵小文 1,边彩燕 1,罗 磊 2
( 1.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2.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定西 74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