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素的生殖毒性和药用价值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马铃薯不同器官中龙葵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马铃薯不同器官中龙葵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2024,37(2):94-99收稿日期:2023-08-21;修回日期:2023-11-17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BBF02002)作者简介:张天赐,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信息与农业科技等。

E-mail :****************通信作者:陈彦云,男,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铃薯资源利用及开发。

E-mail :****************随着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马铃薯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启动实施,马铃薯品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马铃薯中龙葵素含量的高低与品质的优劣紧密相关。

龙葵素(solanine )又名茄碱,广泛存在于马DOI :10.16861/ki.zggc.202423.0545马铃薯不同器官中龙葵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张天赐1,葛翔力2,傅致君2,喻荣2,陈彦云1,3(1.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银川750000;2.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银川750021;3.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银川750021)摘要:采用水浴浸提法提取3个马铃薯品种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素,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茎、块茎、花和叶片中龙葵素含量,研究孕蕾期、开花期、收获期马铃薯各器官中龙葵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分配规律,为马铃薯饲用、食用安全和龙葵素提取及其形成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表明,品种间龙葵素总含量高低顺序为:冀张薯8号>青薯9号>大西洋;生长发育时期龙葵素总含量顺序为:开花期>收获期>孕蕾期。

3个品种在孕蕾期龙葵素总含量均表现为茎显著高于叶;在开花期冀张薯8号和青薯9号的幼嫩块茎的龙葵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而大西洋品种的叶中龙葵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器官。

在孕蕾期,冀张薯8号、青薯9号和大西洋的叶、茎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35∶65、39∶61、44∶56;在开花期叶、茎、块茎、花中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7∶18∶34∶21、29∶21∶34∶16、27∶23∶26∶24;在收获期叶、茎、块茎龙葵素分配比例分别为21∶52∶27、33∶42∶25、31∶44∶25。

马铃薯及其制品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_刘春华

马铃薯及其制品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_刘春华

马铃薯及其制品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刘春华,李春丽,尹桂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海南海口571101)摘要 综述了马铃薯及其制品中龙葵素的组成结构、致毒机理、提取方法、检测方法等,旨在为控制食品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检测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07-03519-02Research Progress of Sol an i ne i n the Potato and Its Products L I U Chun -hua et al (Ana l ysis and T est Center o fChi nese A cade my o fT ropic Ag ri cult ure Sc i ences ,Ha i kou ,H a i nan 571101)Abstract In thi s paper ,t 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 o l ani ne was revie wed ,i nc l udi ng it s structure ,mechanis m o f tox icity and espec i all y t he m et hods of t he extraction and det ecti on ,which provi ded re f erence va l ue f or the contro l of the f ood safet y .K ey words so l an i ne ;Po t ato ;Extracti on ;D etection基金项目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基金项目[科研专项-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马铃薯及其制品中龙葵素的测定(2009-03)]。

作者简介 刘春华(198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从事农药残留方面的研究。

野生龙葵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_曹熙敏(1)

野生龙葵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_曹熙敏(1)

野生龙葵的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曹熙敏,范翠丽(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河北张家口075131)摘要:介绍了近年来野生龙葵开发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龙葵在药用、食用、土壤修复、生物农药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对野生龙葵在诸多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详尽阐述,表明野生龙葵在多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并对龙葵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龙葵;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67.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1)03-0040-03龙葵(Solanum nigrum L.)别名黑星星、野葡萄、苦葵等,茄科(Solanaceae)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全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多为野生杂草。

株高30~60cm,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种子细小、黄褐色。

龙葵具有分布广、蕴藏量大、抗逆性强、易栽培等特点,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现就其在药用、食用两大领域及其他新兴应用领域(如生物农药、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等)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药用龙葵作为我国传统的中草药,应用历史悠久,具有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理作用。

过去民间用浆果泡酒,治疗气管炎,其祛痰镇咳作用甚佳。

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起,有《中药志》、《植物志》等20多种书籍记载了龙葵的药用价值。

龙葵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等功效。

全草均可入药,以干燥、色绿、肥嫩者入药为佳。

1.1药用成分龙葵全草含苷类生物碱(质量分数约0.04%)、龙葵含多糖、矿物质、维生素、色素、氨基酸等成分。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其在细胞活性作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次为多糖,其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增强作用,存在于免疫激活过程的各个环节。

龙葵中的生物碱主要包括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β-澳洲茄边碱等,水解后的苷元是澳洲茄胺。

生物碱含量以未成熟果实———绿果为最多,在未成熟的果实中可达4.2%,果实成熟后则消失。

龙葵研究报告

龙葵研究报告

龙葵研究报告
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龙葵(也被称为藜芦)是一种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植物。

以下是该研究报告的主要发现:
化学成分:龙葵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多糖、黄酮类物质、苦味苷、脂肪酸等。

其中,多糖和黄酮类物质被认为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龙葵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

实验结果显示,龙葵提取物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还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

另外,龙葵中的某些成分还表现出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临床应用:目前,龙葵尚未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研究中的结果表明其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在动物实验中,龙葵提取物显示出治疗肿瘤和炎症相关疾病的潜力。

然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副作用和安全性:目前对于龙葵的副作用和安全性了解有限,因此在使用龙葵进行治疗之前应谨慎。

初步研究表明,龙葵可能会引起某些过敏反应,如皮疹和过敏性休克。

此外,龙葵中某些成分也可能具有毒性作用,因此使用龙葵时需要谨慎。

总结起来,龙葵是一种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植物,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在使用龙葵进行治疗之前应该咨询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毒物龙葵素介绍

毒物龙葵素介绍
医学监督也是必要的
6
结论
点击结添论 加标题
总的来说,龙葵素是一种具有 复杂化学性质和强烈生物活性
的有毒化合物
尽管其在某些情况下具有医疗 价值,但公众应当注意其潜在 的健康风险并避免过度接触含
有这种物质的食品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其 作用机制和潜在的治疗方法, 以便更好地保障公众的健康
7
龙葵素的中毒 处理
点击-添加标题
20XX
THANK YOU
UpSpace PowerPoint Template
6
结论
点击结添论 加标题
综上所述,龙葵素是一种具有复 杂化学性质和强烈生物活性的有 毒化合物
02
同时,我们也需要采取措施来预 防和控制其风险,包括监管食品 中的含量、处理和烹饪方法以及 避免接触含有龙葵素的植物等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作用
01
机制和潜在的治疗方法,以便更 好地保障公众的健康
03

它最初在19世纪被 发现,并引起了科 学家的广泛关注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科学家们发现龙葵 素具有多种生物活 性,包括抗肿瘤、
抗炎和抗病毒等
然而,它也具有相 当的毒性,可以在 摄入过量的情况下
对人体造成伤害
2
龙葵素的化学 性质
龙点葵素击的添化学加性标质题
龙葵素是一种复杂的化 合物,具有多种化学形
01
如果发生龙葵素 中毒,应立即就 医
龙点葵素击的添中毒加处标理题
02
医生可能会采取 一系列措施来减 轻症状,包括催 吐、洗胃、输液 等
03
在一些情况下, 可能需要进行活 性炭吸附或血液 透析来清除体内 毒素
8
龙葵素的中毒 预防

中药龙葵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毒理研究进展_庞永峰(1)

中药龙葵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毒理研究进展_庞永峰(1)

作者简介:庞永峰(1987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陈培丰,浙江省中医院。

方药纵横中药龙葵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毒理研究进展庞永峰 陈培丰摘要:龙葵含多种化学成分,起关键作用的是生物碱类和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抗菌、解热镇痛、镇静等药理作用,尤其抗肿瘤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龙葵;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中图分类号:R 282 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2011)01-0047-03 龙葵为茄科植物龙葵So l anu m n i g ru m L .的全草,别名天茄子、苦葵、老鸦眼睛草、水茄、天泡草、老鸦酸浆草、天泡果、山海椒等[1]。

本草纲目 中记载 龙葵,言其性滑如葵也。

苦以菜味名;茄以叶行名;天泡、老鸦眼睛皆以子形名也。

与酸浆相类,故加老鸦以别之。

又有 龙葵 皆处处有之,四月生苗,嫩时可食,柔滑 结子正圆,大如五味子,上有小蒂数颗同缀,其味酸 青熟黑者为龙葵 。

龙葵全草均入药,以干燥、色绿、肥嫩者入药为佳。

祖国医学认为龙葵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

具清热解毒、活血、利尿、消肿等功效[2]。

现代应用龙葵主治感冒、牙痛、慢性支气管炎、痢疾、乳腺炎和癌症等[3]。

笔者现就其化学成分、药理及毒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龙葵中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

生物碱类成分有茄碱(So lan i ne)、茄解碱(So l son i ne);还含有澳洲茄碱(So laon i ne)、澳洲茄边碱(So l am arg i ne)、 -澳洲茄边碱( -Sola m arg i ne)、生物碱苷(G l y coa l ka l o i d)等[1]。

澳洲茄碱与澳洲茄边碱水解后的苷元是澳洲茄胺(solasodine )。

另外龙葵中尚含 -龙葵碱( -So l anigr i ne)、 -龙葵碱( -So l anigr i ne)、龙葵定碱(So l an i gr i d i ne)及少量阿托品等生物碱。

龙葵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_赫军

龙葵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_赫军
igroside M 38 Uttroside B
39 (22α,25R)-26-O(- β-D-glucopyranosyl)-22-methoxy-furost-Δ5-3β, 26-diol-3-O-β-D-glucopyranosyl(- 1→2)-O-[β-D-xylopyranosyl(- 1→ 3)]-O-β-D-glucopyranosyl(- 1→4)-O-β-D-galactopyranoside
C H O 51 86 23 C H O 50 80 25 C H O 50 80 25 C H O 51 82 26
C H O 51 82 26
摘 要 目的:综述中药龙葵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活性,为龙葵抗肿瘤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龙 葵”“化学成分”“抗肿瘤”“Nightshade”“ Chemical composition”“Anti tumor activity”等为关键词,检索 2004-2014 年中国知网、万 方、PubMed 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龙葵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活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根据文献来源筛选及剔除重复文献 后共检索到相关文献 50 余条,其中有效文献 38 条。研究显示,已从龙葵中分离得到约 87 个化学成分,大多为甾体类(甾体皂苷和 甾体生物碱),也含有少量的有机酸、木脂素等成分;龙葵具有抗肝癌、宫颈癌、结肠癌、乳腺癌等药理活性,其药效物质主要为生物 碱类、皂苷类及糖蛋白等。结论:龙葵有多种抗肿瘤活性,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建议对其水溶性成分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发抗肿瘤 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龙葵;化学成分;甾体类;抗肿瘤;药理活性
15 Solanigroside X 16 去半乳糖替告皂苷 17 Solanigroside T 18 Solanigroside H 19 Solanigroside G 20 Solanigroside A 21 Inunigroside A 22 Solanigroside R 23 Solanigroside S

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

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

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研究进展刘蕾【摘要】综述马铃薯中龙葵素的组成结构及致毒机理,探讨马铃薯贮藏中与龙葵素含量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总结龙葵素在临床及农业上的应用现状,为提高马铃薯食用安全性及龙葵素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2页(P70-71)【关键词】龙葵素;马铃薯;中毒;应用【作者】刘蕾【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沈阳 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马铃薯的主要有毒成分是生物碱龙葵素,它不易溶于水,性质较稳定,烹调时不易去除或破坏。

生物碱龙葵素在马铃薯中的正常含量为2~13 mg/100 g鲜重;发绿部分的含量为80~100 mg/100 g鲜重;马铃薯芽的含量可达500 mg/100 g鲜重。

一般以每100 g鲜马铃薯含20 mg龙葵素作为食用的安全界限,因此已发绿或发芽部分应彻底削除,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龙葵素的中毒症状为:上腹部绞痛,恶心、腹泻、呕吐(严重吐泻可致脱水及血压下降),体温可达38~40℃,脉搏频速,头痛、嗜睡、感觉迟钝以至昏迷,严重病例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1.1 来源发芽土豆马铃薯的有毒物质为龙葵素,也叫马铃薯素,是一种有毒的糖苷生物碱。

这种生物碱不是单一成分,主要是以茄啶为糖苷配基构成的茄碱和卡茄碱2种共计6种不同的糖苷生物碱。

马铃薯各部分的龙葵素含量差别很大,绿叶中含0.25%,芽中含0.50%,花中含0.73%,果实中含1.00%,成熟块根中含0.004%,皮中含0.01%。

完整良好的薯块内只含微量龙葵素,用其饲喂家畜一般不会引起中毒。

1.2 组织结构龙葵素又称茄碱,为分别与葡萄糖、乳糖和鼠里糖结合的配位体。

茄碱有苦味,针状结晶,在190℃呈褐色,熔点248℃,在280~285℃分解;溶于吡啶、甲醇、温乙醇,难溶于水、乙醚、氯仿,可以被酸水解,分解成茄啶和糖。

龙葵素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 食品与营养科学, 2017, 6(2), 130-135Published Online May 2017 in Hans. /journal/hjfnshttps:///10.12677/hjfns.2017.62015Progress of Reproductive Toxicity andMedicinal Value of Solanineand Its MechanismChen Li, Qing Yang*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Received: May 11th, 2017; accepted: May 22nd, 2017; published: May 31st, 2017AbstractSolanine is rich in lots of plants, especially potato buds and green peel. Excessive ingestion can lead to poisoning or even death in human and animals. Solanine is also an important glycoalkaloid with a variety of biological effects, and can prevent and treat many diseases, including antimi-crobial, anti-inflammatory, anti-tumor properties, etc. In this article, reproductive toxicity and medicinal value of solanine and its mechanism are reviewed.KeywordsSolanine, Reproduction, Toxicity, Medicinal Value龙葵素的生殖毒性和药用价值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黎陈,杨青*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收稿日期:2017年5月11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22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31日摘要龙葵素(Solanine),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在马铃薯新芽与绿色果皮中含量丰富,人畜食用过多会导*通讯作者。

文章引用:黎陈, 杨青. 龙葵素的生殖毒性和药用价值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与营养科学,2017, 6(2):黎陈,杨青致中毒甚至死亡。

龙葵素也是一种重要的糖苷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能对多种疾病起到防治的作用,其中包括抗菌、消炎、杀虫、抗肿瘤等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龙葵素在生殖毒性、药用价值及其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龙葵素,生殖,毒性,药用价值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龙葵素是一种甾系糖苷生物碱,它是一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的植物药,在土豆中含量较高。

α-茄碱(α-solanine)和α-卡茄碱(α-chaconine)是龙葵素的主要成分,占其总量的95%以上[1],龙葵素的结构和组分见图1与表1。

食用含有大量龙葵素的马铃薯及其制品会引起中毒,虽然轻者只会产生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但重者会导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体内外研究表明,龙葵素不仅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抑制酶活性,影响生殖功能,但作为一种植物药,近年来,有许多研究发现龙葵素的抗肿瘤作用特别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的效果明显。

Figure 1. The structure of solanine图1.龙葵素的结构Table 1. The composition of solanine表1. 龙葵素的组分组分R1R2R3相对分子质量α-茄碱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867β-茄碱半乳糖葡萄糖721γ-茄碱半乳糖559α-卡茄碱葡萄糖鼠李糖鼠李糖851β-卡茄碱葡萄糖鼠李糖705γ-卡茄碱鼠李糖559黎陈,杨青随着粮食缺口的增大,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的又一主粮。

鉴于其疗效和毒副作用,开发和利用龙葵素时必须慎重考虑其使用剂量,所以对于其作为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完善龙葵素的毒理学研究对实际应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 龙葵素的生殖毒性及作用机制龙葵素的致毒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

胆碱酯酶是水解乙酰胆碱为乙酸盐和胆碱酯酶,它在神经冲动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胆碱酯酶被抑制失活后,造成乙酰胆碱的累积,以致胆碱使神经兴奋增强,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2]。

龙葵素等糖苷生物碱的另一种主要的生物作用是能裂解含固醇的膜,这种作用能随着糖苷生物碱的吸收和运输损害生物机体的组织和器官,但由于用人体进行毒性试验较困难,因此到目前这一点尚不明确。

同时,龙葵素中的α-茄碱和α-卡茄碱在破裂膜的过程中有相互协同作用,从而导致糖苷生物碱总体毒性明显增强[3]。

2.1. 龙葵素对雄性动物生殖的影响在过去虽然有大量的龙葵素中毒事件报道,但是其对人的中毒方面的研究却是甚少,从动物体内外的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高浓度的龙葵素对动物生殖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当龙葵素的浓度大于5 mM时能够显著抑制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增殖,减少其对生精细胞的营养供给以及必须的物理支持,从而影响雄性生殖功能[4]。

体内实验研究表明龙葵素可以通过血–生殖腺屏障,对雄性小鼠的睾丸具有毒性作用,使其生精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精子畸形等症状[5]。

进一步研究表明龙葵素能够显著的影响支持细胞内波形蛋白的表达,其中对照组(腹腔注射0.9% NaCl)支持细胞的波形蛋白呈强阳性显色,随着腹腔注射龙葵素剂量的增加,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内的波形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向曲细精管内延伸的部分变短,在10 mg/kg龙葵素组中已出现空泡化现象,20 mg/kg龙葵素组中波形蛋白崩解,细胞排列紊乱。

小鼠睾丸重量及脏器系数的结果显示,10 mg/kg和20 mg/kg龙葵素组的小鼠睾丸脏器系数(0.346 ± 0.020、0.222 ±0.050)明显低于对照组(0. 416 ± 0. 065),表明龙葵素可显著影响睾丸的发育,使睾丸重量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龙葵素最终将导致曲细精管萎缩,生精细胞与支持细胞分离,影响精子的发生进而产生雄性生殖毒性[6]。

孙晶超等的研究显示,α-茄碱处理对小鼠血清中的睾酮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睾酮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而且黄体生成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龙葵素通过睾丸屏障使间质细胞损伤,从而启动了机体的负反馈调节,使得下丘脑大量的分泌黄体生成素,利用旁分泌的方式维持血清中睾酮的含量[7]。

研究表明,龙葵素可显著下调睾丸支持细胞内雄激素结合蛋白,通过影响睾丸支持细胞及间质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而产生睾丸毒性[8],它能够使睾丸组织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GSH)活力降低,从而导致自由基增多,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脱偶联,三羧酸循环被阻断,线粒体基质渗透压升高,内膜肿胀,使线粒体的功能发生障碍,线粒体氧化损伤[9]。

2.2. 龙葵素对雌性动物生殖的影响王学工等的研究表明,给孕小鼠喂食从马铃薯芽中提取的糖苷生物碱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4.7 mg/kg体重,它可导致胚胎的死亡,影响胚胎的发育,导致宫内发育迟缓[10]。

Wang等人体外研究发现,龙葵素对于牛胚胎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当胚胎用龙葵素处理后会使其受精卵着床受到抑制[11]。

Deirdre等对孕小鼠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用α-茄碱灌胃后的孕鼠体内活胎数明显减少,表明龙葵素具有明显的胚胎毒性[12]。

另外,Friedman等通过爪蟾胚胎致畸实验发现,α-卡茄碱的致畸作用和胚胎毒性均比α-茄碱更强[13]。

Kline等研究发现,给妊娠大鼠口服30~40 mg/kg的龙葵素后,其新生鼠大多会在产后3黎陈,杨青天内死亡,剖检发现胃中没有乳汁,推测因龙葵素结构与甾体激素(如雌激素、孕激素等)相似,可能发挥类雌激素或孕激素的作用使母鼠体内雌性激素的产生受到抑制,从而影响了母鼠的泌乳功能,导致仔鼠饥饿死亡[14]。

3. 龙葵素的生殖药理作用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糖苷生物碱包括龙葵素具有毒性,但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这类生物碱对人类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这取决于它们的使用浓度及使用的条件。

早期的研究表明,龙葵素和其他糖苷生物碱具有抗炎和解热的作用[15] [16],并能抵抗致病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原生动物所致的疾病[17] [18] [19],表现出抗生素活性。

近年来,研究发现龙葵素抗肿瘤作用明显,它能体外抑制不同癌细胞的增殖[20] [21] [22],在胰腺癌、乳腺癌等小鼠模型中也具有显著作用[21] [22] [23]。

龙葵素抗肿瘤作用主要通过不同的细胞和分子途径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和自噬,抑制细胞的迁移和浸润、以及血管发生以及肿瘤的转移而实现[20] [21] [22] [24]。

龙葵素在生殖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它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干扰其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上调IκBα的表达、下调Bcl-2而实现[25] [26]。

Shen等人研究发现安全浓度的龙葵素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浸润,并伴随有上皮标记物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升高和间质标记物波形蛋白的表达的下降,以此参与上皮-间质的转分化(EMT);龙葵素可减少癌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 (MMP-2/9)及其细胞外MMP诱导剂(EMMPRIN)的表达,同时促进MMP抑制剂(TIMP-1/2)的表达[27]。

因此,龙葵素对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浸润可能是通过阻断EMT以及降低MMPs活性而实现。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Hasanain等人研究表明,龙葵素对人宫颈癌细胞也有抑制作用[24]。

房昭等人实验结果也显示,龙葵碱可诱导人宫颈癌细胞HeLa凋亡,出现典型的细胞核固缩、染色体碎裂形成凋亡小体等形态学变化,基因组DNA电泳可见特征性的细胞凋亡梯形条带,降低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水平,进一步表明龙葵碱可诱导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抑癌的作用机制之一[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