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温度作用分析
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

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水泥、骨料、砂浆和钢筋组成。
在使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建筑结构构造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线膨胀系数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材料长度变化的比例。
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材料组成和温度变化有关。
下面将分别从材料组成和温度变化两方面,探讨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
一、材料组成对钢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影响1.水泥对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影响水泥是钢筋混凝土的主要胶结材料,其性质会影响混凝土的热胀冷缩性能。
一般来说,水泥的线膨胀系数较小,约为10~15μm/(m·℃),对混凝土整体的线膨胀系数影响较小。
2.骨料对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影响骨料是指在钢筋混凝土中起填充作用的石子、砂子等材料。
由于骨料的组成和性质各异,对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影响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骨料的线膨胀系数较小,对混凝土整体的线膨胀系数影响较小。
3.钢筋对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影响钢筋是钢筋混凝土中常用的加强材料,与混凝土具有不同的热胀冷缩特性。
由于钢筋的线膨胀系数远大于混凝土,当钢筋与混凝土发生热胀冷缩时,容易引起结构的应力变化,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需要合理设置钢筋的布置和间距,以减小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变化。
二、温度变化对钢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温度变化具有密切关系。
在温度升高时,材料的热胀冷缩性会导致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的产生,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分别从升温和降温两方面,探讨温度变化对钢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影响。
1.升温对钢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影响在钢筋混凝土中,当温度升高时,水泥胶体的膨胀系数会增大,导致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增大。
同时,钢筋的线膨胀系数也会增大。
因此,在高温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而产生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的变化。
这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出了挑战。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温度应力的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温度应力的控制导言目前,建筑形态的变化,导致建筑结构变化越来越复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广泛应用,其具有强度高、整体性好、耐久性好、耐火性好、可塑性好等优点,但是也有一些缺点,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就普遍存在,主要是温度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温度应力的控制进行分析。
温度应力及温度应力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1.温度应力概念在各种温度变化的影响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与表面往往会发生变形,当该变形受到刚度过大的构件约束时将发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达到一定数值时,结构内部的微观裂纹将会发展成为宏观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和钢筋拥有基本相等的温度膨胀系数,然而因为不存在收缩性质,钢筋将对温差作用下的混凝土收缩发生阻碍,进而对混凝土产生拉应力。
结构构件截面配筋量越大,这种拉应力越大,结构构件越容易发生裂缝。
2.温度应力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温度应力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高度方向,另一个是长度方向。
在高度方向,对于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自身收缩与温度应力的危害在顶层与底部较为显著。
这是由于在房屋底部温度变形与收缩会受到基础的约束。
但在顶部,日光直接照射在屋盖上,相对其下各层楼盖,顶层楼盖温度变化强烈,并且因为受到其下数层楼盖的约束,进而在房屋建筑中经常能在顶部看到温度裂缝与收缩。
在长度方向,当房屋的长度越大,楼板与梁等连续构件由于温度变化与混凝土自身收缩引起的长度改变就越大。
如果这些纵向长度变化受到竖向构件(柱、墙)的约束,在楼盖结构中将发生压应力或拉应力。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受收缩当量温差、日照作用、季节温差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收缩当量温差进行分析。
收缩当量温差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分析如下:1.楼板温度效应分析在均匀温度作用下用来模拟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矩形壳单元,如果不受任何约束,会沿板面方向自由伸展,在垂直于板面方向不发生变形;当有外界限制时,板的变形被完全或部分限制,板单元内将发生温度应力与温度变形。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基于结构温度变形及温度内力的分析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基于结构温度变形及温度内力的分析【摘要】:进行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温差对结构的影响,要考虑建筑结构施工的工作环境,对混凝土产生的收缩和徐变的影响,要分别考虑施工阶段、使用阶段的结构反应。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温度变形温度内力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温度变形产生的影响高层建筑结构不仅平面尺寸大,而且竖向的高度也很大,其竖向构件截面尺寸较大,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不仅会产生较大的水平方向的变形和内力,而且也会产生竖向的变形和内力。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作用(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约占80%以上,属于由荷载引起的约占20%左右,可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考虑变形作用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结构的温度变形与应力应该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不计算由于温度、收缩而产生的内力。
温度对构件的影响也不是均匀的。
对钢构件由于截面很薄,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认为截面中的温度也会产生均匀的变化。
但是对混凝土构件则不同,由于截面厚大,表面温度很难达到里面,此时可以认为温度向截面里面是逐渐衰减的。
即梯度(线性、非线性)。
因为一方面高层建筑的温度场分布和收缩参数等都难以准确确定;另一方面混凝土又不是弹性材料,它既有塑性变形,还有徐变和应力松弛,实际的内力要远小于按弹性结构的计算值。
温度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温度-收缩应力计算值过大,难以作为设计依据。
曾经计算过温度-收缩应力的其它建筑也遇到类似的情况。
但由于种种原因,诸如高层建筑各处的温度场、混凝土收缩、徐变等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因素还难以直接采用数值准确量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弹塑性特征使分析处理复杂,所以一般很难准确地计算结构的温度-收缩应力,并且作为设计的依据。
因此,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温度-收缩问题,主要由构造措施来解决。
混凝土的养护温度对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曲线图

整体式结构拆模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0 3 7 14 21 28龄期二、自然养护条件下不同温度与龄期的混凝土强度参考百分率(%)水泥品种和强度硬化龄期/d混凝土硬化时的平均温度/℃1 5 10 15 20 25 30 3532.5级普通水泥2 --19 25 30 35 40 453 14 20 25 32 37 43 48 52 5 24 30 36 44 50 57 63 66 7 32 40 46 54 62 68 73 76 10 42 50 58 66 74 78 82 86 15 52 63 71 80 88 ---28 68 78 86 94 100 ---32.5级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2 ---15 18 24 30 353 --11 17 22 26 32 38 5 12 17 22 28 34 39 44 52 7 18 24 32 38 45 50 55 63 10 25 34 44 52 58 63 67 75 15 32 46 57 67 74 80 86 92 28 48 64 83 92 100 ---注:本表自然养护指在露天温度(+5℃以上)条件下,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浇水养护或在结构平面上使混凝土在潮湿条件下,强度正常发展的养护工艺。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下料长度:是按钢筋弯曲后的中心线长度来计算的,因为弯曲后该长度不会发生变化。
外包标注:简图尽寸或设计图中注明的尺寸不包括端头弯钩长度,它是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形状及保护层的厚度等按外包尺寸进行标注的,他有几种不同的标注方法,具体见下图。
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强度不均匀: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钢筋、连接件等单元的强度不均匀,在受到约束和荷载作用时容易引起裂缝。
2.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是导致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温度变化较大时,钢筋混凝土中的不同部分膨胀程度不同,从而引起裂缝。
3. 沉降变形:地基承载能力低、沉降大,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荷载等作用下导致的沉降变形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
为了防止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设计合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该基于良好的结构力学理论,合理计算荷载,选用优质的材料,设计出更加稳定的结构形式。
2. 施工规范:施工应按照钢筋混凝土制作工艺的规范要求,采用先进的施工工作技术,确保构建质量,避免出现过度振捣或不均衡浇筑现象。
3. 检测监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裂缝扩大。
温度及收缩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影响分析

温 度 及 收 缩 对 现 浇 钢 筋 混 凝 土楼 板 的影 响分 析
袁 康 刘 晓 娟 王 丹
摘 要 : 用 AN Y 采 S S有限元软件 , 通过综合 温差来 考虑 温度 及 收缩 变形 作用 , 对不 同综合 温差作 用下楼 板 的应力分布 情况进行 了分析 , 并利用抗裂系数来评价楼板 的抗裂 能力, 根据计算结果 , 出 了裂缝 防治的措施 , 提 以保证现浇钢筋混凝 土楼板 的正 常使用 。 关键词 : 楼板 , 裂缝 , 综合 温差 , 应力分布 , 抗裂系数
参考文献 :
Th a c l to a a y i f t m p r t r i t i to n t y i e l e c l u a i n nd a l s s o e n e a u e d s r bu i n i he c lnd r wa l
B ig AIJ n Ab ta t ts lc st e h a — r n frd f r n i q a in o h r o ic lrc l d i Ic o d n t so h i tk n fb u d r n i o sr c :I ee t h e tta se i e e t e u t ft e f m fcru a yi rc o r ia e ft ef s i d o o n a y c d t n f l a o o n a r o i
lO O 8 0
1 模 型 建立
社 . 9 6 19 .
Hale Waihona Puke [ ]L 2 q 祥谦 . 限单元 法在传 热 学 中的应 用 [ . 有 M] 北京 : 学 出版 科
社 . 9 8 19 .
[] 3唐兴伦 . S S工程应用教程[ . AN Y M]北京: 中国铁道 出版社 , O . 2 2 0 [] 4 尚晓 江. S S结构 有限元 分析 方 法与 范例 应用 [ . AN Y M] 北京 :
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研究

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研究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高温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影响,并介绍一些提升其可靠性的方法。
一、高温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高温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度下降:高温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下降,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这是因为高温会引起混凝土中结构水分的蒸发,破坏水化反应的完整性,进而减弱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2. 轴心受压性能下降: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由于高温会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增加,进而导致其抗压能力下降。
3. 变形增大: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变形也会增大。
这是因为高温会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降低,进而导致结构的变形增大。
4. 耐久性降低:高温会使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发生氧化,从而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
二、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方法为了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用高温抗性材料: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选择具有高温抗性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可以选用高温混凝土和耐高温钢筋,以提高结构的高温抗性。
2. 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降低混凝土的水胶比可以提高其高温抗性。
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加入减水剂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
3. 设计合理的结构温度控制措施:对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采取冷却措施来降低结构温度。
例如,可以在结构中设置冷却装置,通过水的冷却来控制结构的温度。
4. 加强结构的防火措施: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能力,可以在结构表面涂刷防火涂料,增加结构的阻燃性能。
5. 加强结构的监测和维护:定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监测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结构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修复和加固措施,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
总结:高温环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通过选用高温抗性材料、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设计合理的结构温度控制措施、加强结构的防火措施以及加强结构的监测和维护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
火灾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分析

12 建模 与 计算 .
温度 场分 析采 用 A AQ /tn a B US Sad r 块 。混凝 土热分 析单 d模 元可采用 六面体 8节点热 分析单 元 D 3 8 假设 材料各 向 同性 , CD , 表面可与外界通过热 对流 和热辐 射交换 能 量。一般 混凝 土 结构 中, 钢筋 占总体积百 分数很 小 , 钢筋 的存在 对混 凝土结 构 内部的
升高 , 同时通过热传导将 能量 传人 到构件 内部 , 结构 内部形 成不 材性能不 断恶化 , 致使结 构变形增大 , 承载力降低 , 同时产生温度
应力和应力重分 布。因此 , 结构的高温 力学反应 ( 包括 内力 、 变形
即 均匀 的温度 场 , 是个 瞬态 的温 度场。结构 升温后 , 这 混凝 土和钢 交换 方 式 , :
1 计 算原 理与建 模
1 1 计 算原理 .
对 于钢 筋混凝 土结构来说 , 其三维瞬态热传导方程为[ ] :
p c
警=( 十 +z 十 2 I 褰+ 迎) 一』 0
2 十
5
l 3
分 1。混凝土 ( 温度场影响甚小 , 析中可忽 略钢筋对 温度场的影响… 1 ) 从 以上的图表可 以看 出, 限元 计算 的结果 与理论 方法 以及 有
文献标识 码 : A
引 言
结构遭受火灾 时 , 围热气 流层 对结 构加热 , 周 结构 表面 温度
其中, P为材料的密度 ,gm ; k/ 3c为材料 的质量热容 ,/k ・ ; 4 J(g K) 为 材 料 的 导 热 系 数 , /m・ ; 为 火 灾 燃 烧 时 间 ,。 w ( K) t s 在火灾情况下 , 构件受火 面一 般同时存在对流 和辐射两种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混凝土温度作用分析1概述温度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超长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大问题,这方面人们已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
目前越来越多的在建百万机组的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主厂房每台机一般至少有10个跨度,长度100米左右。
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室内现浇框架结构的最大适宜伸缩缝间距为55米,当有充分依据和可靠措施时可适当增加间距。
弱设置伸缩缝则需采用双柱,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同时还给工艺布置带来一系列问题。
此外设缝带来耐久性、耐火性、水密性、施工性和维修性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火力发电厂主厂房来说,在同二台机范围内设置三条伸缩缝在工艺上来说也是可以的,但目前常规的做法大多还是在两台机之间设伸缩缝而同一台机择连为一体,如何解决百万机组火力发电厂钢筋混凝土主厂房温度作用问题成为电厂结构设计的一大课题。
2温度问题的综述2.1温度作用的分类结构上的温度作用按温差产生的不同分为三种:季节温差、日照温差、骤然温差。
季节温差作用是指结构施工闭合时的温度与使用状态下的温度差值引起的结构反应;日照温差作用指同一天太阳辐射在结构不同部位引起的反应;骤然温差作用指强冷空气的作用引起的结构反应。
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季节温差是引起结构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2.2温度作用的计算原理梁在温度作用下的自由膨胀获收缩均不会产生内力,引起结构破坏的温度作用主要是梁的温度自由变形收到柱子刚度的限制,从而引起柱子的侧向变形,导致产生结构内力。
温度应力或内力的计算与外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不同,温度应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框架柱康侧移刚度的大小,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当结构的温度应力过大时,不得不加大柱子的断面尺寸,然而这同时有导致结构的温度内力进一步加大,如此循环导致温度问题很难解决。
框架爱结构温度作用的计算原理如下:在温度作用下,框架梁产生变形并收到柱子的约束,从而产生如图所示的框架整体变形。
温度作用引起的结构轴力和弯矩如图所示。
梁柱节点的变形协调方程组为:求解变形协调方程和内力平衡方程即可完成对结构上温度作用的解。
大量的分析计算都表明,温度对结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底层,三层以上接近自由变形,分析时可简单地只考虑结构的下部两层。
结构上的温度作用可分为轴力作用和局部弯矩作用。
两种作用均关于结构中线对称分布,轴力最大值在结构的第一层梁中间跨;框架柱局部弯矩最大值在端柱柱底。
温度轴力的作用是的结构的第一层梁的受力状态由弯曲变为拉弯,局部弯矩则是叠加了弯曲作用,对于柱子的影响尤为明显。
2.3 温度作用实验研究小尺寸试件温度试验表明:温度裂缝分为浅层裂缝和深层裂缝,至钢筋表面,其对温度应力的影响程度很小。
深层裂缝一旦开展就很宽,且会使温度应力发生很大松弛,一般来说第一条的松弛程度更大。
结构在温度变化反复作用下,将在新的部位出现新的裂缝;原有的裂缝进一步开展或闭合。
配筋对分散温度裂缝,减小裂缝开展宽度有较明显的作用,但其定量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2.3常见的温度作用分析方法常见的考虑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综合起来有如下几种:(1)混凝土开裂后,温度应力全部释放,无需计算。
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温度裂缝的过度开展和结构变形的国度增加,从而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若出现贯穿性裂缝,则会改变结构的受力模式,结构的承载力有可能收到威胁。
(2)按弹性体系计算温度应力;这种方法过高地估计了温度效应,需配置较多的钢筋,有时达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显然这与实际情况也不相符。
另外还有可能由于应力异常,是的真正的拉应力区配筋不足,偏于不安全。
(3)按弹性体系计算温度应力,但适当降低构建的刚度以考虑开裂等的影响;这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衍生出多种简化计算方法,但刚度降低的大小以及应力松弛系数的选取因人而异,相差较大,给人的感觉是可信度较差,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4)按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并考虑影响温度应力的诸因素计算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
这种方法数学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方法本身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问题,是计算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最有效的方法,但其计算结果合理与否,关键在于有限元程序能否全面合理地反映影响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诸因素。
3弹性分析标准对比法、3.1方法的提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力分析,最简单明确的是弹性分析。
结构的静力作用、多遇地震作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均采用弹性分析,其裂缝分析采用弹性内力辅以公式中考虑收缩机塑性发展,其变形分析采用弹性内力考虑长期刚度的折减。
这些方法都是规范规定的可用于设计的经典方法。
结构在温度作用下的分析方法规范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与荷载作用不同,结构上的温度作用会随着结构的非线性变形而减小,而荷载则不随结构的刚度而变化,因而结构的温度作用分析非常复杂。
由于对结构在温度作用下的非线性性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非线性的温度问题分析方法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结构在规范规定的适宜长度范围内,未发现对结构的承载力和裂缝开展有明显不利影响,这说明结构对这一长度范围内的温度应力有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用才去额外的措施,但并不是说在这一长度范围内结构不产生温度应力。
弹性分析最为简单但实际上结构在温度作用下的收缩,徐变等塑性性质是客观存在的,而对结构在温度作用下的塑性性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提出弹性分析标准对比法,具体做法为:首先对相同梁柱断面而总长度为55米的标准结构作弹性分析,然后对调整形式之后结构作弹性分析并与55米的标准结构对比,如果结构在相同的温度作用之下其弹性内力接近55米时的情形则认为结构方案可行。
3.2不同方案分析对比我们针对11中结构形式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分析中采用C40混凝土,柱断面为900x1600,纵向双梁断面为300x1000。
温度变化10度时的具体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普通100米不设伸缩缝的方案与标准结构对比可以看出,框架梁的轴力和弯矩均增大了一倍,端柱柱底的弯矩增大了59%。
直观的感觉是采用结构存在较大的风险。
“混凝土加撑”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将结构底层的梁改为铰接,为了保证刚度在适宜位置加斜撑,与标准结构相比采用这种方案后端柱柱底的弯矩和框架梁的弯矩均减小到了限制范围内,但是梁的最大轴力增加了5倍多,与结构的概念设计相符合这种结构形式不可行。
“混凝土加撑”方案虽不可行,但有借鉴意义,梁增大的轴力可以用钢结构的高强度来解决,即“铰接双钢梁加斜撑”的方案。
这种方案用材料的代价来解决温度问题,看上去是可行的。
但是,由于钢梁没有混凝土梁的收缩,徐变,裂缝等非弹性性质,换用钢梁后结构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较大的影响,因而与标准结构的对比变得不可信。
可以说这种方案可行但仍有一定得风险。
在铰接双钢梁加斜撑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由于斜撑两端的两跨梁轴力较小,可以换用混凝土梁,这种“混合双钢梁加撑”的方案存在同样的问题。
温度作用总是客观存在的,预期用怎几啊材料强度的代价来抗,不如用改变结构形式的方法来释放。
在结构单元中不设伸缩缝无疑是最好的释放方法,但如前所述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采用牛腿承梁华东制作的内置伸缩缝可以释放温度应力,且不会影响工艺布置,但是如果从下到上全部分开,整个结构形式变成了弱连接的连体结构,对结构抗震性能非常不利,对主厂房这样的重要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是不合适的。
仅在结构底部一两层设内置伸缩缝,即可避免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削弱又可释放一定量的温度应力是不错的选择。
内置1层缝时,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温度内力有很大降低。
当内置2层缝时,框架柱的弯矩仅增大13%,框架梁的轴力满足要求,弯矩增大48%。
梁断增大的弯矩集中在最端部一跨,倒数第二跨既满足要求。
因此,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形式,仅需将底层端部框架梁作局部加强即可。
而且,对于主厂房来说,截面为300x1000的纵向梁,恒载和活载均不大,即使是按弹性计算的这一弯矩也很容易承受。
底部两层内置伸缩缝对结构内里有很大的释放作用,但是对于主厂房来说,第二层为运转层,在运转层内设置内置伸缩缝使用上不太好。
另一种方案时在底层设两条内置伸缩缝,由于煤仓间第一层没有楼板,汽机房第一层为钢格栅板容易设缝。
计算表明这种方案框架柱的弯矩仅增大5%,框架梁的轴力满足要求,弯矩增大75%。
同样可以对边梁局部加强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种方案结构形式简单巧妙,几乎不增加造价,不改变结构的外形。
4设计施工综合措施对于弹性结构来说,温度作用也是完全线弹性的。
温差增大一倍。
考虑结构非线性性能之后同样是温差越大则内力越大。
控制结构的施工温度是减小温度应力的有效方法。
由于温度问题的复杂性,在计算分析之外,采用一些建筑结构构造措施非常重要,主要有:设置后浇带,加强带,并在较冷季节后浇;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加强楼板配筋;加强外墙保温;加强屋面保温隔热措施;避免广义的结构断面突变(构件断面,构件线刚度,结构层刚度等)产生的应力集中;控制应力集中裂缝(孔洞转角等处)等措施。
同时,施工技术也相当重要,主要有: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降低水灰比,掺加减水剂;低温入模,低温养护;保证振捣迷失;做好养护,不准提早拆模,避免混凝土过早是谁;采用企口施工缝,缝口必须凿毛清理干净;上部结构形成整体后,做好超长结构的淋湿保温隔热;做好主题与填充墙的连接等措施。
5结论温度作用是客观存在而且不可避免的,对于温度作用的非线性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提出的弹性分析标准对比的分析方法简单易行。
在对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底层内置诉讼费的机构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百万机组主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的温度作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