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1)(2)》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2)(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2)(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图表的作用,掌握三种常用图表(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制作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理解三种常用图表(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表示数据的优势,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
【过程与方法】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通过图表分析数据,发现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21 世纪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
2、通过导学网站、视频教程方式,熟练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提高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1 世纪技能: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伙伴互助、组间合作方式,培养协作精神和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1 世纪技能:交流和合作、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图表的制作,感受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的优势,体验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学以致用。

2、通过案例错因分析及疑难解析活动,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
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
【难点】1、图表类型、数据源、图表选项的合理选择
2、图表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网站导学、自主探究、半成品加工、小组协作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四、教学环境
电子教室、Excel、Powerpoint
五、教学过程
选项),更改正确即可。

【温馨提示】。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二节第2 部分——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学生掌握了信息的获取、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后,就开始学习本章内容,为后续章节关于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由“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两节组成,“表格信息加工”是第二节,也是较难掌握的一节。

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并能从中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也是科学研究中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常用的方法。

学生已学过文本和表格信息处理的简单知识,如何在此基础之上,挖掘文本和表格信息处理的内涵,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认知需要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化关系,从而更容易地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其中数据的图形化表达方法及根据图表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常用图表的适用范围和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多数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若仍以传统的讲解方式授课,就会重复而无味,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要求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2)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并能根据需要修改图表。

3)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能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或者变化规律,提高自己加工信息、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自信自强的自我意识,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增加集体荣誉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合作的幸福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重点:重点:1.图表的制作方法2.图表的分析及应用难点:1.图表类型的选择2.图表选项的设置3.图表数据的分析五、教法与学法:因为学生已经学习过文字处理软件Word 和表格数据处理软件Excel 的基本功能,具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与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采用了演示教学,大部分教学采用了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同时避免出现学生只重视操作而忽略了技术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在教学中还尽量设问,让学生思考不同图表之间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图表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意义等。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案设计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案设计
内容逻辑关系
①表格数据的图形化:通过图表将表格数据转换为图形,使数据更直观、易于理解。
②图表类型及其特点:掌握不同类型图表的特点,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了解它们适用的场景。
③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会使用图表工具将表格数据转换为图形,分析图表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④图表数据图形化的原则:理解并掌握图表数据图形化的基本原则,如清晰、简洁、准确等。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学习更多的数据可视化工具:除了Excel和Google表格,还有许多其他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Power BI等,学生可以课后自学,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特点。
(2)参与数据可视化竞赛:许多公司和机构都会举办数据可视化竞赛,学生可以组队参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了解图表数据图形化的基本原则,如清晰、简洁、准确等。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主要包括:
(1)图表数据的处理和转换: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表格数据有效地转换为图表,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2)图表数据的分析:学生需要具备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解读和表达。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体验图表数据图形化的实际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表格数据图形化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图表数据图形化的技能。
(3)关注数据可视化的最新动态:数据可视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学生可以关注相关的博客、论坛和社交媒体,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应用,保持自己的知识更新。

表格数据图形化 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图形化  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图形化》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粤教版
4、所属章节: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5、学时数:一课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得出信息。

(2)、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能用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3)、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2、重点:如何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
3、难点:能根据数据表选择合适的图表,并对图表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了常用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出相应的信息。

5、学情分析:
上节课讲了EXCEL中表格的建立,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学生对EXCEL已经不陌生了,这也为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6、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因此,我在课堂上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我采用的方法是先自学教材,完成任务,小组互动,互相帮助(我的班级在开学之初就分了小组,小组互帮互助已经形成了常态),然后老师点评总结完成情况。

再给一个提高任务,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展示完成较好的同学,同时也注重发现同学的问题,从而个个击破,达到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图形化教学设计沪教版必修

(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图形化教学设计沪教版必修

(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图形化教学设计沪教版必修《表格数据图形化》教学设计壹、教学分析:1、课件分析本章内容是信息的加工和表达,于整个课件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本节课属于课件中第三章第壹部分,侧重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掌握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让学生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本节的内容也同时强调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要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于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壹年级学生,本校是壹所县级学校,学生的文化成绩比较优秀,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信息技术学习经历不尽相同,基础差距很大,经课前调查,30%的学生对WORD或WPS、EXCEL中表格操作比较熟练,60%的学生有上网操作的经历,90%的学生没有小组协作的经验和探究活动的经验。

目前我高壹年级的学生于信息技术方面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学生于初中已经学习过Excel的基本使用,如表格数据的统计等,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就相对容易壹些,但学生中也有部分学生对此软件很陌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甚至对计算机仍是有陌生感,所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稍微有些吃力。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简单图表的制作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作用,且归纳出统计图表的使用规律,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尝试通过自学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熟练使用统计图表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上网观念和上网行为作出积极引导,让学生树立积极面对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信心。

2、教学设计思想简述于上次课,学生学习了利用Excel对有关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排序及筛选;平时,学生对上网很感兴趣;这次课以《第二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方案》中统计出的数据结果作为素材来学会制作三种常用的统计图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且归纳出统计图表的使用规律,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通过前面学习,高一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据收集与编辑、数据处理与统计有了一定的理解。

而且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所以已初步了解了数据图表的常见类型与作用,但如何根据所要反映的数据情况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并建立图表则需要深层次的学习。

二、学习内容分析该课使用的教材是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该教材是沿着信息素养的主线分章节介绍。

本节是第四章第二节第二部分,属于信息素养中信息加工范畴的内容,是信息素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

本教材有关信息加工的内容有三,即文本信息加工、表格加工和多媒体信息加工。

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另外也为以后学习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理解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在信息表达上的差别。

2、帮助学生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3、选用和学生生活接近贴合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学习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图表的常见类型与特征;2、根据图表向导制作柱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难点:1、建立图表时数据源的选取;2、能根据表达的数据确定图表类型;五、教学策略六、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图表化的技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上课时采用“手机控”这一主题贯串整个教学中.为实现该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自学法和讲练结合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数据的图形化(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目次课
题课型教学三维目标
4.2.2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新授课课时 1 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操作表格加工软件制作图表
2:掌握柱形图、饼图、折线图的使用范围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创建的图表分析数据,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情感与态度:
参与图表的制作与分析,认识分析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图形化表示数据的优势

学重重点:1.了解表格数据图形化的实质和种类2.掌握图表的创建方法难点:正确选择并创建合适的图表




教讲授法、演练法、任务驱动法





教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学教室活动学生活动


组一、回顾练习自主操作,计算每位回顾练织展示某班期中考试成绩,布置任学生总分习,并为引教务:计算每位学生的总分入新课伏笔学
引二、师生活动
入“在计算出的总分中找出成绩最好新和最差的同学”

展示学生成绩总分的柱形图,引导学生思考,引出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学生看表格回答
思考老师的话
记笔记等
在实际
对比中引出
表格信息图
形化,让学
生理解通过
创建图表,
能够更方便
的分析数据。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第2-2课《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第2-2课《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第四章第2-2课《表格数据的图形化》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图表这一工具来形象的表达数据;掌握Excel的图表制作方法,并利用图表分析数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结合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并能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利用Excel图表的兴趣,更好的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
1. 学生在此之前不同程度的已经接触过Excel,学会用电子表格数据的一些简单处理,对图表的应用比较陌生。

2. 学生使用图表数据来描述和分析事物的机会不多,且图表的选择、图表数据分析等知识、技能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表格数据的图表制作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1)图表类型、数据源的选择;(2)图表数据分析。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玉树地震资料和视频。

(学生观看。

引起学生震撼,激发学生爱心,吸引学生注意力。

) 教师过渡,课件展示玉树各乡镇面积的表格与图形化表示。

提问:比较玉树县各乡镇面积的大小,哪个能更直观、更美观地反映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通过对比表格与图形,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出本节课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三种图表的特点及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2、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图表的制作方法
2、图表信息的分析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任务驱动法
四、教学活动
1、导入
观看PPT 图片——微信。

微信自诞生走到今天,从最初的应用
APP 发展到现在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发展这么成功,无论是经营者还是使用者都想对它进行研究,既然要研究就离不开数据。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可是当数据量庞大,数据项繁杂的时候,通过表格无法清楚看出这些数据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也看不出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手段或是方法来处理数据。

我们来看着几张图片:
这几张图片虽然只是由图形和简单的数字标注组成的,但我们能清晰的看出数据之间的比较、百分比以及趋势。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
要学的内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2、展示并朗读学习目标
υ掌握三种图表的特点及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υ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建立数据之间的图形关系,发现事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υ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3、图表的含义
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能清楚的看出数据之间关系的图形,我们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图表。

图表是以图形的方式描述工作表中的数据,它可以更加直观、
形象地展现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数据的可读性,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比较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4、自主探究——信息的挖掘者
ϖ1、仔细观察三个图表,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
ϖ2、这三种图表有什么特点?
ϖ3、完成学案上相应部分的填空。

学生活动:回答学案上的问题,总结三种图表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5、“火眼金睛”
6、合作探究——信息的分析师
西安一高中生开微信历史公众号
18 岁的曹琦岳是一名高三文科生,喜欢历史及国际关系的话题,
观察四幅图片,分析图表,找出当中存在的错误
背景故事:
他开通了一个公众号“历史真有意思”,专门用来转载和历史及国际关系
相关的文章。

让他惊喜的是,随着粉丝量的逐渐增多,公众号开始有广告收入,现在这个公众号每月能给他带来两三千元的收入。

提出问题:曹琦岳的成功不是随随便便能成功的,他在公众号开设之前,运营过程中,以及未来如何发展等方面都做了相关的数据分析,我们这节课来帮助他做三个有关的分析,来帮助曹琦岳做出正确的决策。

(见任务清单)
小组合作:
进行统计,现在请你帮
助他进行数据图表分析,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找出排在前三位的功能是哪些?
拓展任务:美化你的图表?数据如下:
微信常用功能使用情况(样本人数:
23456
朋友圈
5095
摇一摇
16096
公众号
13710
微信红包/转账
21637
聊天
13143
微信支付
2588
微信游戏
10232
微信表情
4610
微信活动
1658
以上这些都不常用
分析原因:
1:
2:
3:
任务二:曹琦岳的公众号主要转载和历史及国际关系相关的文章,但他发现每天的点ft量都不同,因此,他想调查分析一下大家更喜欢哪类文章,请你帮他进行各类文章的比例分布分析。

数据如下:
公众号文章点击量
文章类型点ft量
14200
历史人物
15300
历史故事
22598
外交大事
29877
国际战争
任务三分析原因:
国际关系理论
15897
2016 年来曹琦岳的公众号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请你帮助他来分析粉丝人数的数据,预测2017 年粉丝人数的发展趋势。

数据如下:
2016 年关注人数
月份人数
184776
296774
399631
4110001
5127592
6139964
7142135
8169748
9198859
10201396
11226542
12245872
分析原因:
1:
2:
"小组合作要求:
ϖ1、认真分析题目要求,正确选用图表类型进行制作,并将思考题答案写在学案上
ϖ2、小组合作,突破难点
ϖ3、展示时小组派一名代表,演示过程,讲解重点步骤及分析思路ϖ温馨提示:可借助微课来指导自己进行图表制作
"学生展示:在教师机演示操作过程,并回答思考问题
7、课堂小结
ϖ柱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

ϖ折线图:按时间先后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ϖ饼图:描述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8、课堂提升——认识大数据
马云,马爸爸说过:“大家还没搞清P 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

“未来的时代将不是IT 时代,而是DT 的时代,DT 就是Data Technology 数据科技”
“给我提供一些数据,我就能做一些改变。

如果给我提供所有数据,
我就能拯救世界。

”——微软史密斯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虽然重要,但是有了数据并不是代表一切,看下面几幅图片:
在淘宝上购物是会有这种体验,在浏览商品时,页面下方会提示你“猜你喜欢”,当把物品加入购物车时,会有提示“你可能还喜欢”,而当你已经结账后,仍然还有提示“你可能还想买”。

教师提问:在这每一项下方列出的物品清单是怎么来的呢?是随机挑选的吗?
学生回答:不是,是根据浏览信息,购买记录来的
教师总结:把买家的浏览信息、购买记录、浏览物品的次数等信息搜集来,再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有价值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推送给买家,刺激消费获取更大的利益。

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要意义。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重视的是去挖掘数据中蕴藏的价值,价值含量、挖掘成本比数量更为重要!对于同学们来说,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首先要学会搜集数据,更重要的是用我们所学的信息技术手段去分析处理信息,得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决策。

9、学生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