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测试规范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测试规范要求

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测试规范要求

机械设计中的可靠性测试规范要求机械设计行业中的可靠性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稳定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可靠性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机械设计中有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一、测试计划的制定在进行可靠性测试之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的和预期结果,例如产品的寿命、可靠性参数等。

2. 测试方法:选择适用的测试方法,如加速寿命测试、可靠性样本试验等。

3. 测试环境:确定测试所需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4. 测试样本:确定测试样本的数量和选取方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5. 测试时间:确定测试的持续时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试过程的实施在进行可靠性测试时,需要按照以下规范执行测试过程:1. 严格控制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环境符合规定的要求,例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2. 规范操作流程:按照规定的操作过程进行测试,确保测试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3. 数据记录和分析: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4. 结果验证: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三、测试结果的报告测试结果报告是可靠性测试的重要成果之一,需要按照以下要求编制:1.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测试的目的、方法、样本数量、测试环境等基本信息,以及测试结果的详细数据和分析。

2. 结果解读: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估,指出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如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等。

3. 问题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4. 推荐措施:针对测试结果和问题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

四、测试记录和追踪为了确保测试过程的可追溯性,需要按照以下要求记录和追踪相关信息:1. 测试记录:详细记录每次测试的时间、环境条件、操作步骤、结果等信息,确保测试过程可追溯。

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定义和测试规范

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定义和测试规范

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定义和测试规范1. 引言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是评估和测试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现代技术和工程领域,这些指标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定义,并提供测试规范以确保设备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2. 设备可靠性定义设备可靠性是指设备在特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能力。

可靠性依赖于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

设备可靠性是一个统计概念,通常使用故障率来衡量。

常见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失效率(FIT)。

MTBF是指设备连续工作的平均时间,FIT是指设备在连续运行一百万小时内出现故障的数量。

3. 设备有效性定义设备有效性是指设备在执行其预定功能时的效率和性能。

有效性与设备的设计和功能紧密相关。

一个有效的设备能够以高性能、低能耗的方式完成预定的任务。

常用的设备有效性指标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

吞吐量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响应时间是设备处理请求所花费的时间,资源利用率是设备在执行任务时所使用的资源的百分比。

4. 设备可维护性定义设备可维护性是指设备在出现故障时进行修复、保养或更换所需的时间和资源。

设备的可维护性直接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可维护性良好的设备能够快速修复,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常见的设备可维护性指标包括平均维修时间(MTTR)和平均修复时间(MRT)。

MTTR是设备从故障发生到恢复正常工作所需的平均时间,MRT是设备从故障发生到完全修复所需的平均时间。

5. 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的测试规范为了确保设备具有高可靠性、有效性和可维护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试规范:5.1 可靠性测试规范•进行长时间连续运行测试,记录设备的MTBF和FIT。

•通过加速寿命测试,模拟设备在其设计寿命内所经历的环境和使用条件。

•进行故障分析和故障树分析,以确定设备的故障原因和潜在故障模式。

•进行可靠性地理位置测试,测试设备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下的可靠性。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一、引言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其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可靠性测试是评估电子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的规范和标准。

二、测试前准备1. 确定测试范围: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环境,确定需要进行的可靠性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2. 设计测试计划: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测试目标,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的流程和测试的指标等。

三、环境适应性测试1. 温度和湿度测试:测试电子产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性能表现,以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

2. 震动和冲击测试:测试电子产品在受到震动和冲击时的性能表现,以评估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3. 尘埃和水溅测试:测试电子产品在受到尘埃和水溅时的性能表现,以评估其在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

四、电气性能测试1. 电源电压范围测试:测试电子产品在不同电源电压范围内的性能表现,以评估其在电源变化时的可靠性。

2. 电磁兼容性测试:测试电子产品在电磁干扰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评估其在电磁环境中的可靠性。

3. 过电流和过电压测试:测试电子产品在过电流和过电压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评估其在异常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

五、可靠性寿命测试1. 加速老化测试:通过在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下持续运行电子产品,模拟长时间使用的情况,评估其可靠性寿命。

2. 开关寿命测试:测试电子产品的按键、开关等组件的寿命,以评估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

3. 温度循环测试: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循环变化,测试电子产品在温度变化条件下的可靠性。

六、可靠性评估标准1. 故障率评估:根据测试数据计算电子产品的故障率,评估其在使用寿命内的可靠性。

2. 故障模式分析:针对电子产品的常见故障模式进行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可维修性评估:评估电子产品的可维修性,包括易损件更换、故障排除等方面的能力。

可靠性测试规范

可靠性测试规范

可靠性测试规范.公司名称:XXX文件编号:ZGG-xxx-1-2016发行日期:2016-xx-xx发行部门:质量管理部修订履历表修订次数修订内容修订日期备注1 可靠性测试规范批准 2016-xx-xx可靠性试验规范1 目的根据客户要求及产业界标准,根据产品特性,特制定本检验标准,作为物料及成品可靠性检验依据和质量基准,以保证本公司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公司使用的所有物料(塑胶件、五金件、螺丝、电池、适配器、数据线、LCD、触摸屏、接口、连接器、按钮等)及成品均适用。

3 权责3.1 质量部:负责进行到料材料、试产及量产阶段成品的可靠性实验,实验结果的判定,问题点的反馈及追踪。

3.2 研发部DQA:负责零件承认时可靠性测试验证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失败的原因分析及改善。

3.3 工程部:协助RD之问题点分析改善。

3.4 生产部:试验机的制作。

4 可靠性检验实施原则4.1 根据量产实验需求,以随机抽样形式从生产线抽取相应的机台作实验,实验数量为每月/每机种/2台。

4.2 新机种、机构变更(包装材料或方式变更等)按实际需求抽取相应试投机器至少2台以上进行试验。

4.3 在新产品量产初始,关键元器件变更,重大制程变更或发现不符合项时,应增加抽样数量和抽样频率。

这些变更应由质量工程师通知。

4.4 所有产品需要进行100%老化测试合格方可转入下一工序。

4.5 到料材料的可靠性试验IQC根据抽样计划依按照GB2828.1-201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2进行;成品可靠性试验数量为每月/每机种/2台。

4.6 所有试产机器可靠性测试项目通过后才可转入量产阶段。

可靠性测试fail需由研发或工程分析整改重新测试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

4.7 试验前,依据对应的《成品检验规范》、《进料检验规范》文件进行100%的电气性能和机构性能及内外观检验。

5 参考数据文件编号:DZ-049-1-2015发行日期:2016-1-15发行部门:质量管理部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RUIYI-PD8.3-20165.2 《来料检验规程》ZGG-003-1-20165.3 《进料检验规范》ZGG-004-1-20165.3《GB2828.1-2012抽样计划》5.4 客户规格和各供货商的产品型录、图面、规格6定义6.1 抽样计划(Sample Plan):到料材料抽样计划按照GB2828.1-201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2进行。

实验室 可靠性测试标准规范(最新)

实验室 可靠性测试标准规范(最新)
7.接地电阻:
只适用于Class I灯具:接地线与金属外壳或螺丝之间通入电流10A,持续60S,接地电阻值不大于0.5欧姆.
8.球压试验:
塑胶材料表面在ta=125℃或75℃球压装置下保持1小时,塑胶材料表面凹陷不超过2mm.
9.塑胶外壳成型应力消除试验:
在ta=70℃条件下保持7小时后,产品外壳不可以变形或损坏等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文控记录
总经办
技术研发中心
采购部
PMC
生产
工业工程
品质管理中心
仓库
国内营销
国际贸易
封装
资源管理

修订记录
修订次数
Hale Waihona Puke 修订人修订日期修订前
修订后
审核
批准
内容摘要
版次
内容摘要
版次
1.
目的
建立和明确实验室的可靠性测试规范,验证开发和设计的产品符合可靠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等。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开发和设计的所有产品的可靠性验证。
10.悬挂装置加载测试:
悬挂装置加载4倍灯具重量,保持时间1小时,完毕后,悬挂装置不可以出现明显的变形或松脱.
11.灯头扭矩:
灯头在3N.M扭矩下,灯头与灯体之间不可以松动。
12.灯头尺寸:
灯头符合相应的灯头通止规和接触规的要求。
13.防水等级IPX5IPX6:
在IPX5或IPX6装置下距离样品2.5-3米距离,每个方向给喷水15分钟。测试完毕后,灯外壳水珠晾干后,通电灯正常工作,耐压测试通过,进入的水珠不存在安全隐患。
3.职责范围
3.1测试工程师
负责按照测试规范进行,出测试报告。
3.2实验室主管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可靠性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因此,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各行业都将可靠性测试作为产品生产和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一、可靠性测试的概述可靠性测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评估电子产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和质量可靠性。

它对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材料选择提出了高要求,旨在提高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保证产品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可靠性测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环境适应性测试:测试产品在各种温度、湿度、振动、电磁辐射等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

2.可靠性指标测试:如寿命测试、故障率测试、平均无故障时间测试等,通过对产品的长期运行和故障统计,评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3.可靠性设计评估: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可靠性评估和改进,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二、可靠性测试的规范和标准为了统一可靠性测试的方法和标准,各行业都会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以下为常见的一些规范和标准: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制定了多项关于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的国际标准,如IEC68、IEC60068等。

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ANSI制定了多项与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相关的标准,如ANSI/IEEE 344、ANSI/ISA S2.27等。

3.制造业标准化协会(MESA):MESA致力于制定和推广制造业的技术标准,其制定的MES模型可用于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的信息管理和流程控制。

4.国际可靠性工程师协会(IREA):IREA制定了一系列可靠性工程师的认证考试标准,包括可靠性测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5.电子工业标准化协会(EIA):EIA制定了多项与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EIA-364、EIA-409等。

三、可靠性测试的方法和技术为了进行有效的可靠性测试,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结构件可靠性测试规范一、测试目标1.评估结构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2.验证结构件在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

3.发现和解决结构件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二、测试内容1.重复负载测试:通过施加结构件设计负载或超过设计负载进行重复负载测试,以模拟结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实际工况,检测结构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变形、应力和疲劳性能。

2.静态载荷测试:施加静态载荷至结构件设计极限,测试结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3.冲击负载测试:施加冲击载荷至结构件设计极限,测试结构件的抗冲击性能。

4.环境适应性测试:将结构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湿热等,测试结构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

5.振动测试:施加结构件所处环境的振动载荷,测试结构件的振动耐久性。

6.结构件连接测试:测试结构件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测试方法1.根据结构件的设计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测试参数、测试加载方式和测试持续时间。

2.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仪器进行测试,并确保测试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进行多组测试,每组测试都应有足够的样本数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统计学意义。

4.在测试过程中,记录结构件的变形、应力、位移等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5.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评估结构件的可靠性和寿命。

6.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

四、测试报告1.测试报告应包括结构件的基本信息、测试方法、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2.报告应详细描述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

3.报告还应包括结论和建议,用于指导结构件的设计改进和使用。

五、测试组织1.对于大型和关键结构件,应设立专门的测试组织和实验室,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测试组织应有相应的测试设备、仪器以及专业的测试技术人员。

3.测试组织应定期对测试设备和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六、测试周期1.测试周期应根据结构件的复杂性和测试内容的多少进行合理安排,并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材料零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材料零件可靠性测试规范

材料零件可靠性测试规范材料和零件的可靠性是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用户选择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评估材料和零件在预期工作条件下的实际可靠性,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1.可靠性测试的目的和范围可靠性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材料和零件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包括寿命、耐久性、可靠性指标等。

可靠性测试的范围应涵盖常见工作条件和使用环境,例如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

2.可靠性测试的方法和步骤可靠性测试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定测试目标和指标: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预期寿命,确定可靠性测试的目标和指标,例如故障率、寿命预测等。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测试目标,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样本数量、测试环境、测试方法等。

-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仪器:根据测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和仪器,如寿命测试设备、环境测试设备等。

-设计合适的测试方案:根据产品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条件,设计合适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时间、测试负载、测试环境等。

-进行可靠性测试:按照测试方案进行可靠性测试,记录测试数据和异常情况,并及时调整测试方案和参数。

-分析和评估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指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材料和零件的可靠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可靠性测试的评价和认证可靠性测试的结果应进行评价和认证,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评价和认证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验证测试方法和设备:对测试方法和设备进行验证和认证,确保测试可以准确地评估材料和零件的可靠性。

-分析测试数据和结果: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以确定材料和零件的可靠性。

-比对和验证:与已有可靠性数据进行比对和验证,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发布报告和证书:根据测试结果,发布可靠性测试报告和认证证书,用于产品质量管理和市场宣传。

4.可靠性测试的规范和标准可靠性测试应参考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测试过程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1. 目的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4. 引用文件GB/ 盐雾测试方法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15. 测试样品需求数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初始化测试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

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

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

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机械应力测试正弦振动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2.测试前必须对每个UUT进行初始化测试;3.测试后如果发现有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随机振动测试测试样品: 2 台2测试条件:测试要求:处于开机状态;2.测试前必须对每个UUT进行初始化测试;3.测试后如果发现有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单机跌落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跌落高度:,;2.试验表面:跌落在木制的桌面上;跌落在混凝土或钢制成的平滑,坚硬的刚性表面;3.跌落方法:使UUT从悬挂着的位置自由跌落,释放时要使干扰最小;4.总跌落次数为10次,最恶劣面跌落次数不超过2次;测试要求:处于开机状态;2.每次跌落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3单机低等级跌落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跌落高度:10cm;2.试验表面:厚的静电胶垫;3.总跌落次数为10,000次;测试要求:处于开机状态;2.背面跌落5,000次,左右跌落各2,500次;3.每2,500次后进行检验,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单机冲击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冲击测试机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2.加速度为30G;3.冲击时间为6ms;4.测试面为X,Y,Z三个轴面,且每个轴面冲击6次;测试要求:处于开机状态;2.每次冲击测试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 单机冲击安规测试(无需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冲击测试机冲击波形为半正弦波;2.加速度为500G;3.冲击时间为1ms;4.测试面为±X,±Y,±Z六个轴面,且每个轴面冲击1次;测试要求:处于开机状态;42.每次冲击测试后需要检验UUT的基本功能和外观检验;3.如果发现外观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检验标准: 1.验证UUT功能是否正常,外观是否有破损;HINGE耐压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测力计(压棒的直径为5mm);测试要求: 1.把UUT翻盖打开,Keyboard和主LCM面朝下放在桌面上;2.用压棒对准HINGE施加压力,直到HINGE损坏为止;3.记录HINGE损坏时的压力;镜片硬度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铅笔,中华牌(或三菱牌3H铅笔);目砂纸;3.铅笔硬度测试仪;测试要求: 1.用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检验标准: 1.当产品表面有1条以下划痕时合格;镜片抗冲击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冲击试验机;2.Φ12mm的不锈钢球;测试要求: 1.用冲击试验机, 将Φ12mm的不锈钢球,从的高度自由跌落在镜片表面上(将镜片固定在前壳上),1个镜片共冲击10次;5检验标准: 1.允许镜片上出现有凹坑, 但不允许镜片上有裂纹出现;天线安装强度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拉力计;2.扭力测试仪;测试要求: 1.采用拉力计,检查天线安装的牢固性;2.采用扭矩测试仪对天线的扭矩进行测量;检验标准: 1.经5Kgf拉力,持续时间30秒。

天线应无损坏或松脱,移位不大于;2.扭矩须大于,持续时间30秒。

天线无松脱、折断;镶嵌螺母的拉力和扭矩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拉力计;2.扭力计;测试要求: 1.用拉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拉力;2.用扭力计测试螺母的最大破坏扭矩;检验标准: 1.拉力大于10Kgf,持续时间30秒;2.扭距大于持续时间30秒,;寿命测试塑胶件(喷涂件和电镀件)测试RCA磨损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测试机(175克负载);2.总测试周期塑胶喷涂件为350圈,塑胶电镀件为300圈;测试要求: 1.每50圈后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2.如果发现不良,使用照相机把不良点拍成照片;6检验标准: 1.测试后整个测试表面原始的颜色不可以改变,图案不可消失,油漆或镀层不透底(露出底材)时为合格;附着力测试测试样品:2台a)塑胶喷涂件测试测试条件: 1.百格刀;粘胶带;(或者3M 600,3M 610胶带);3.橡皮擦(铅笔上的);4.立体放大镜,共轴照明,放大64倍;测试要求: 1.切割方向:如果为手工切割而非机械仪器控制,则需要用钢或其他硬质金属所制的直尺或模板来确保其笔直的切割。

在同一规格的测试表面,采用先横向,再进行纵向的切割;2.百格测试刻度量测:的回火钢尺来测量每个划痕;3.在检查每个划痕和测试区域时,使用光放大镜;4.只有当测试区域足够平整且所有划痕与底板的接触程度相同时,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可以使用直的回火钢尺来检验平整度;5.选择一个无污点和表面缺陷的区域,固定好。

并在发光放大镜下,按以下步骤进行平行切割;6.对于喷漆厚度≤(50um)的,每隔1mm 划一道痕,共划6道(有其他约定者除外);7.对于喷漆厚度在(50-125um)的,每隔2mm划一道痕,共划6道;8.所有划痕长度约3/4英寸(20mm),要划过表面直达基板,用比较平稳的方法,使之在基板上切出互相平行的划痕。

如果运用辅助工具,则在划好一道后,将工具移往未划过的区域;9.划好后,用软的刷子或纸轻刷过的区域,把划出来的碎片清除干净;710.检查刀刃,如果需要可用细的油石轻磨刀刃,以去除刀上的污点和锩口,再在原来划出的区域上垂直划出另外相同的划痕;11.用软的刷子或纸轻刷划过的区域,把划出来的碎片清除干净,如果没有划到基板,选择别的地方另划;12.把胶带前两圈去掉,以平稳的速度转动胶带,切下约3英寸(75mm)长;13.把胶带的中心部位放在划好的格子上,用指甲把胶带平整行压在格子上,并用铅笔上的橡皮擦用力擦胶带,使之100%帖附于方格上14.在30-90秒内,抓住胶带的自由端,使之成180度角(相当于贴着另一端)迅速拉起(不是猛得一拉);15.用发光放大镜检查油漆从基板或前一层上脱落多少,最好使用立体放大镜来检查胶带粘过的区域;检验标准:评定附着力的标准如下:5B 4B 3B 2B 1B 0B无脱落 >65%脱落5B划痕边缘很平整,方格内的正方形没有脱落;4B在交叉处有小部分脱落,受影响区域≤5%;3B划痕边缘及交点处有部分脱漆,受影响区域在5%-15%之间;2B划痕及格子内均有脱漆,受影响区域在15%-35%之间;1B划痕及格子内有大片脱漆,受影响区域在35%-65%之间;0B脱漆程度比1B更严重;本测试至少满足3B要求。

b)塑胶电镀件非破坏性测试测试条件: 1.测试材料宽度为25mm/厚度,±;2.测试材料性能破坏力≥cm;破裂延长 15-30%;附着力/钢 10±1N/25mm;83.满足上述条件的胶带3M ;(或者3M 600,3M 610胶带);测试要求: 1.剥下约5cm长的胶带,牢牢地按压在覆盖层上,并且立刻垂直于表面揭下来,拐角和锋利的边缘必须包括在测试范围内;检验标准: 1.表层上没有覆盖层被揭下来;破坏性测试测试条件: 1.锋利的小刀;2.胶带3M ;(或者3M 600,3M 610胶带);测试要求: 1.对于较宽部位,用小刀在表面上以2mm作为等距离,切割6条平行线,且在中间切割一条垂直线,切割后按非破坏性测试要求进行测试;2.对于较窄部位,用小刀在表面上以2mm作为等距离,切割6条平行线,切割后按非破坏性测试要求进行测试;检验标准: 1.表层上没有覆盖层被揭下来;色差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人造阳光,光照强度730W/m2;2.照射时间为21天;检验标准: 1.样品颜色变化ΔE≤;防化学腐蚀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测试温度为25±3ºC,相对湿度为50%RH±5%;2.试剂可乐,洗洁净,洗发乳;测试要求: 1.将三重试剂各一小部分放在水平面或表面上的三点,不能到划过的区域,为确保持续2分钟,必要时需添加试剂;2.本测试超过分钟也可以,用于对喷漆层进行破坏性测试,这个信息可以用于判定不同领域的装饰层的牢固度,结果应记录为2、5、15分钟;检验标准: 1.测试后产品光洁度变化不超过5个光洁度单位,或不能有可见的变化;9抗人造汗水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定性分析的滤纸,质量“中等”;2.无色胶带,宽度约12mm;3.测试溶液苏打水(NaHCO3):氯化钠(NaCl):碳酸钾(K2CO3):水(H2O):1000ml4.测试溶液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硫酸钠(Na2SO4):氯化铵(NH4Cl):2-烃基丙酸(CH3-CH(OH)-COOH):尿素(H2N-CO-NH2):水(H2O):1000ml5.环境试验箱40±2ºC;测试要求: 1.将干燥器放置在恒温恒湿机内,直到干燥器内的水温达到40ºC,并且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一直保持,从滤纸上切割下两条,宽度约为15mm,长度约为80mm;2.一条纸在溶液湿透,另一条在溶液中湿透,湿透的滤纸至少要有10mm 放置在产品上,并用胶带粘好,使得产品和湿透的滤纸之间保持着最大可能的接触(特别注意曲面),为了这个目的,胶带必须要覆盖条状滤纸的整个长度,并且两端至少延长10mm,使得胶带贴到产品的干燥部分;3.检查Ⅰ:将该产品放在干燥器里的水上2个小时,保持温度40ºC,随后把过滤纸从产品上取下来进行检查;4.检查Ⅱ:检查Ⅰ后将产品处于15-35 度,RH45-75%,24小时之后,作检查Ⅱ,判定表面受到的影响;105.检查Ⅲ:并且根据附着力测试之后,检查产品的覆盖层;6.重复检查Ⅰ、Ⅱ、Ⅲ三个过程循环三次,每24小时检查一次;检验标准: 1.检查Ⅰ,两条过滤纸都没有显示出染色;2.检查Ⅱ,表面面层无影响;3.检查Ⅲ,底层无覆盖物剥落;耐软化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环境试验箱;附重;3.测试温度为70±3ºC,湿度为90%RH±5%;测试要求: 1.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持续测试24小时;检验标准: 1.测试后表面状态不可有变化;硬度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铅笔(中华牌)或2H铅笔(三菱牌);目砂纸;3.铅笔硬度测试仪;测试要求: 1.用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为1K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向前滑动约5mm长,共划5条,再用橡皮擦将铅笔痕擦拭干净,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划破面漆);检验标准: 1.当产品表面有1条以下划痕时合格;2.因为喷漆件的硬度不光与油漆本身有关,与塑料底材也有关,所以当碰到确实无法达到本硬度标准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处理;但最低要达到2H.11耐醇性测试测试样品:2台测试条件: 1.纯棉布;2.无水酒精(浓度≥%);砝码;测试要求: 1.用纯棉布蘸满无水酒精(浓度≥%),包在专用的500g砝码头上(包上棉布后测试头的面积约为1cm2),以40次/分钟~60次/分钟的速度 ,20mm左右的行程, 在按键表面来回擦拭50个循环;检验标准: 1.对于喷渡件要求表面字体或图案内容仍完整且清晰可认;2.对于电镀件要求表面不透底(露出底材)时合格;按键寿命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按键测试制具(按键力按设计要求175g);2.总测试周期常用按键为300,000次,非常用按键为30,000次(60次/分钟)定义数字键为常用键,其余为非常用键;测试要求: 1.每3,000次后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检验标准: 1.在规定的测试周期内按键功能必须正常;SIM卡寿命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使用人工进行测试;2.总测试周期为500次,3秒/次;测试要求: 1.装入/拆下SIM卡为一个测试周期,每500次进行开机入网检验;检验标准: 1.在规定的测试周期内SIM卡装入UUT后,开机必须能够辨识SIM卡;HINGE寿命测试12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测试制具或者使用人工进行测试;2.总测试周期为50,000次(40-60次/分钟);3.完全打开和闭合转轴;测试要求: 1.每1,000次进行检验;检验标准: 1.测试后,HINGE是否能够顺利打开和闭合,且没有噪音;显示是否正确,检验FPC是否被刮伤或断开;3.转轴闭合后,自动打开角度必须小于5度;耳机寿命测试测试样品: 2 台测试条件: 1.使用人工进行测试;2.总测试周期为5,000次,3秒/次;测试要求: 1.插入/拔下耳机卡为一个测试周期,每500次进行检验;检验标准: 1.在规定的测试周期内耳机插入UUT后,耳机功能和手机声音回路必须正常;拆卸/重新组装寿命测试测试样品: 4 台测试条件:在室温下,使用手动或电动扭矩起子,拆装手机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