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加热炉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_王海涛
大型重整加热炉设计探讨

二 、重 整 加 热 炉 的 常 用 盘 管 结 构
为了达 到上述 工艺要求 ,重整加 热炉 的辐 射盘管 可设 计成竖 琴型 、
Y型 、u型 和 n型 ( 见图 1 ) 等结 构 ,这几 种 结构 辐射 室可 不受 管程
路数限制 。
竖琴 型 管排集 合管 进 出 口分 别布置 在加 热炉 的底 部和 顶部 ,整个 管排 用弹簧 吊架 吊在 炉顶横 梁 上 。由于加热 炉 内热 强度不 均匀 ,管 路 的温度 不平 衡 ,热膨 胀不 均匀 ,容易 造成 炉管焊 缝开 裂 , 目前此 种 管
构三 维制 图 ,极 大 地 减 少 了现 场 制 造 时 的修 改 变更 工 作 。
关键词 :四合一重整炉 设计
辐射管排
对流管排
燃烧 器
随着 汽车 进入 普通 大众 的家庭 、大 气污染 的 日益加 重和 人们 对环 境 保护 意识 的提 高 ,既 要满 足社会 对燃 油 的大量 需求 ,又要 提高 燃油 的质 量 ,这对 炼 油行业 是一 个巨 大的挑 战 。而 目前使 用连续 重整 装置 是炼 油 厂提 高燃 油质量 和产 量的 主要 方法之 一 ,因此 国 内大型化 的连 续 重 整 装 置 陆续 开 工 和 建造 ,重 整 加 热 炉 是 重 整 装 置 的 关键 设 备 ,
壬 堡
中 国 化 工 贸 易
C h i n a Ch e mi c a l Tr a d e 2 Q
稿月 l
大 型 重整 加热 炉设 计探 讨
郭科峰
( 中石 化洛 阳石 化工程有 限公司 ,河南洛 阳 4 7 1 0 0 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由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有限公 司设计的某炼厂重整 四合一加热炉 ,采用国外 工艺 包, 设计 热负荷为 2 4 7 MW .是 国 内最大的加热炉之 一。它的辐射管束采用n型管排 ,集合 管布置在炉底 ,使 用底烧 自然通风燃烧器,在对流室设置余热锅 炉以回收烟气余 热。在设计 建
【提高】高桥焦化加热炉改造论文

【关键字】提高提高加热炉处理能力延长焦化装置开工周期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炼油厂延迟焦化车间傅怀宇二○○○年九月提高加热炉处理能力延长焦化装置开工周期前言延迟焦化装置是将重质油品在管式加热炉中加热,采用高流速及高热强度,使油品在加热炉中短时间内达到焦化反应所需的温度后迅速离开加热炉,进入焦炭塔,从而使焦化反应不在加热炉内进行,而延迟到焦炭塔内去进行的重油轻质化装置。
由于延迟焦化装置的原料油为重质渣油,比重大、粘度高、临界反应温度低、在加热过程中易结焦,但又必须在加热炉内把原料油加热到焦化反应所需的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加热炉辐射炉管结焦不可避免。
为了延缓加热炉辐射炉管结焦速率,使延迟焦化装置有一合理的开工周期,我国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在辐射进料中加入一部分循环油,提高原料油临界温度;✓向辐射炉管注软化水,提高原料油的流速。
在加热炉热负荷和炉管规格一定的条件下,循环比越大,加热炉的处理能力越小;循环比每增加0.1,焦化装置的液体产品收率就降低1.7%。
由于水的汽化潜热大,辐射炉管注水量占原料油处理量的百分比每增加1%,延迟焦化装置单位处理量的能耗就要增加42MJ/t,同时焦化汽油的辛烷值和稳定性随着辐射炉管注水量的增加而下降。
由此可知:辐射进料中加循环油和辐射炉管注水对延迟焦化装置的处理能力、能耗、液体产品收率和产品的质量都有着不良的影响。
为使我延迟焦化装置加热炉在低循环比和低注水量条件下有一个经济的运行周期,1999年5月我们采用了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的具有我国特点的“延缓辐射炉管结焦速率,延长焦化炉开工周期的技术”。
一、技术改造具体内容:我装置建于1995年,1996年3月投产,装置设计加工能力50万吨/年,一炉两塔,加热炉渣油处理能力为50万吨/年。
随着全厂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装置处理量已不能满足全厂物料平衡,所以提高处理量势在必行,而提高装置处理量的关键在提高加热炉的处理量,这是装置扩量“瓶颈”所在。
油田用相变加热炉设计优化分析

油田用相变加热炉设计优化分析加热炉是油田油气集输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热工设备,截止2005年,中石油再用加热炉数量达到18460台,每年能耗总量折合原油约170万吨[1]。
目前,油田生产中所应用的加热炉主要分为火筒炉、水套炉和相变加热炉,火筒炉和水套炉属于早期加热炉产品,属于落后淘汰产品。
相变加热炉技术源于热管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现有相变加热炉普遍存在控制系统过于简单,热负荷适应性差,安全保护方式过于单一,没有精确温度控制等不足。
加强相变加热炉的优化设计,对于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结构优化1.1总体结构。
总体结构布置是设计开发的基础,需要综合考虑现场使用条件、保证技术性能和易于安装运输及调试等。
燃料燃烧及换热系统的开发类似工业锅炉,但部分细节存在较大差异,单纯借鉴工业锅炉的研制开发,在应用环节会出现问题。
工业锅炉一般采用卧式三回程结构,燃烧系统与排烟分别布置在锅炉两端。
相变加热炉后部布置原油进出口管线,排烟与原油进出口阀门等布置距离过于紧密,不符合防爆要求。
将排烟移至与燃烧器同侧,卧式内燃结构即必须采用两回程或四回程结构,四回程结构适宜缩短炉体长度,增大炉体直径,考虑上部换热器传热需要,需尽量将炉体蒸汽出口与凝水回落接口布置越远越好,采用长度较长、直径较小较为理想,所以四回程结构并不符合相变加热炉设计要求,应选择两回程结构,采用大直径炉胆和螺纹烟管做为辐射对流受热面,并将炉胆与烟管设计成非对称形式,减小了炉体体积,使结构布置更为合理,减少钢材损耗。
1.2燃烧器、辐射与对流换热面。
由于油田的特殊性,使得加热炉的运行工况比较复杂,须在额定负荷35%-120%功率范围内稳定运行,因此燃烧器最大输出功率需要大于相变加热炉最大功率,在额定功率140%左右较为理想。
在设计时不能依据实际输出功率或额定功率进行设计,火焰直径和长度需要根据最大输出点进行选择,查阅燃烧器输出功率与火焰物理尺寸关系图表,在确保正常运行不发生火焰吹扫炉胆的基础上进行热力计算,保证实际应用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两种过热汽温预测控制方法的性能对比分析

发电设计 两种过热汽温预测控制方法的性能对比分析两种过热汽温预测控制方法的性能对比分析王海涛1,沈成成2,胡晓雨1,王旭东3(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02;2.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淮南 232000;3.东南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2)摘要:文章选取过热汽温作为被控对象,采用DMC 和GPC 两种典型预测控制算法分别对其进行控制。
首先简单地叙述了这两种算法的原理,然后利用MATLAB 软件编写程序进行仿真。
根据仿真结果,讨论了各控制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并且对DMC 和GPC 在模型失配时系统鲁棒性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增益失配比例在一定范围内,GPC 可以迅速使系统达到平衡;在时间常数失配的情况下,DMC 比GPC 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过热汽温;动态矩阵控制;广义预测控制;鲁棒性。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9913(2019)03-0016-06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Predictive Control Methods for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WANG Hai-tao 1, SHEN Cheng-cheng 2, HU Xiao-yu 1, WANG Xyu-dong 3(1. Jiangsu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f CEEC, Nanjing 211102, China; 2.Anhui Huainan Pingwei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Huainan 232000, China;3.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2, China)Abstract: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is selected as the controlled object, in this paper and two typical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s, DMC and GPC, are used to control it respectively. Firstly, the principle of these two algorithms is briefly described, and then MATLAB software is used for sim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control parameters on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and the system robustness of DMC and GPC in model mismatch iscompa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gain mismatch, GPC can quickly balance the system. In the case of time constant mismatch, DMC has better adaptability than GPC.Key words: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DMC; GPC; robustness.* 收稿日期:2018-09-18 作者简介: 王海涛(1979-),男,江苏淮安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控制工作。
基于FSSS保护的可靠性改造探讨 王海涛

基于FSSS保护的可靠性改造探讨王海涛摘要:现在高温锅炉在点火和运行的情况下会出现很多不稳定的表现,运行中有很高的危险性,主要的危险表现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方面。
为了提高锅炉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减少在运行时危险的发生,增强锅炉运行的稳定性,保证运行安全。
为了防止锅炉在运行中出现危险,FSSS系统可以连续监测燃烧系数的概况,整理概况数据,不断进行逻辑分析,防止锅炉和其他部件产生危险混合物气体,已达到锅炉安全运行和安全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FSSS;锅炉;风机FSSS主要保护锅炉的安全运行它的联锁水平非常厉害,而联锁条件主要根据燃料系统的种类和物理特性决定,FSSS包括以下功能:一是,锅炉的点火及停炉前需要对锅炉进行除灰,已达到必要的运行条件,吹扫时要切断锅炉内的燃料来源,如果吹扫过程中条件不满足,要重新开始这一吹扫步骤;二是,可以监视锅炉点火,采用火焰检测系统监测锅炉内是否有火,并以此判断火苗情况;三是,控制主燃料燃烧器,控制煤粉喷燃器和油枪的开关;四是,控制排风机和冷却风的启动,根据系统设置和情况变化进行控制开关。
一、锅炉安全系统的改造通过调研和论证,分布控制系统实现了锅炉炉内安全的监控系统,包括燃烧器系统、燃烧的安全系统。
它可以在锅炉点火、运行和停炉的情况下,通过联系的监测系统进行逻辑判断和分析,通过联锁系统处理突发事故,最终达到燃烧系统稳定燃烧,最终达到锅炉稳定运行的目的。
燃烧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主燃阀和回旋阀的控制,对点火及油枪的控制、对油阀的开关控制实时监测各个部位的火焰情况。
停用原来的点火程序和炉膛内的压力保护系统。
改进安全门的保护力度,加大主蒸汽压力育德发出元件,减少环境和认为原因造成的损害,并保证安全动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控制水位的时候,使用两个或多个水位变送器,并选出其中连个,这样会增加安全性能。
二、FSSS功能的不足2.1灭火器的本身装置有问题,灭火器本身的主机是以单片为中心控制的最小系统,组成元件多,系统较复杂。
浅析石化项目圆筒炉钢结构制作方案及工艺

87中国设备工程C h i n a P l a n t E n g i n e e r i ng中国设备工程 2020.09 (下)1 概述加热炉一般由辐射室、对流室、燃烧器、梯子平台、通风系统、余热回收等组成。
辐射室:通过火焰或高温烟气进行辐射传热的部分。
这部分直接受火焰冲刷,温度很高(600~1600℃),是热交换的主要场所(约占热负荷的70%~80%)。
对流室:靠辐射室出来的烟气进行以对流传热为主的换热部分。
燃烧器:是使燃料雾化并混合空气,使之燃烧的产热设备,燃烧器可分为燃料油燃烧器,燃料气燃烧器和油一气联合燃烧器。
通风系统:将燃烧的空气引入燃烧器,并将烟气引出炉子,可分为自然通风方式和强制通风方式。
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其中空气预热器由非冷凝式空气预热器和冷凝式空气预热器两段组成,余热回收系统中另设有冷凝液收集池、引风机和鼓风机。
石化设备钢结构属于钢结构分类中的高耸钢结构和板壳钢结构的综合体。
石化设备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基础建设,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
本文中的圆形加热炉属于石油化工装置典型的结构形式。
工浅析石化项目圆筒炉钢结构制作方案及工艺张彬,高凯,师厚云 (宁波连通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207)摘要:本文通过对石油化工加热炉圆筒炉的钢结构两种制作方案的总结,对制作类似的工程给予指导,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钢结构;制作组装;石化设备中图分类号:TE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2020)09(下)-0087-02厂钢结构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将直接影响设备制造速度、现场施工速度、施工成本等。
文中阐述了钢结构分模制作、组装等。
随着能源的紧缺以及人工成本的增长,未来工程项目必向着工业化、标准化发展,石油化工装置模块将是未来工程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
钢结构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20万吨重钢结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零一二年一月重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工咨甲:甲级资质单位项目负责人:郭兵注册咨询工程师参加人员:王胜利教授级高工朱立仁高级工程师高勇注册咨询工程师李林宁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审核人:王海涛注册咨询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编制工程师:郭兵(主任)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内容 (2)1.1.8项目资金来源 (2)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提出背景 (3)1.2.1我国钢结构制造业发展前景可观 (3)1.2.2钢结构行业面临较好的市场机遇 (4)1.2.3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 (4)1.3项目单位介绍 (5)1.4编制依据 (6)1.5 编制原则 (6)1.6研究范围 (7)1.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1.8综合评价 (8)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0)2.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0)2.1.1顺应我国钢结构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0)2.1.2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10)2.1.3积极响应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实施的需要 (11)2.1.4项目企业承接高端工程项目的需要 (11)2.1.5缓解项目公司区域性产能紧缺的需要 (12)2.1.6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3)2.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3)2.2.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 (13)2.2.2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 (15)2.2.3项目建设具备市场可行性 (15)2.2.4项目公司实力支持 (16)2.2.5项目建设具备技术可行性 (16)2.2.6管理可行性 (16)2.3分析结论 (17)第三章市场分析与价格预测 (18)3.1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8)3.1.1钢结构的特点和主要应用领域 (18)3.1.2国外钢结构行业的发展 (20)3.1.3国内钢结构行业的发展 (20)3.2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1)3.2.1轻型钢结构前景分析 (22)3.2.2重型钢结构前景分析 (23)3.2.3异性钢结构市场前景分析 (29)3.3钢结构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分析 (30)3.4钢结构行业上下游产业发展分析 (31)3.4.1钢结构行业产业链 (31)3.4.2上下游对钢结构行业的影响 (31)3.5吉林省“十二五”时期钢结构行业发展分析 (32)3.6市场小结 (36)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120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 6月上
性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对金属材料的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工业上为了保证金属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很有必要研究 金属材料热处理与耐久性的相关关系。在实践中在热处理过 程中,金属材料的耐久性会影响热处理的应力。因此,只有 降低应力的不利影响,才能充分利用金属材料物质的价值。 目前全球金属是使用量不断增加,提高技术减少金属材料在 加工工程中的浪费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金属材料耐久性和热 处理的研究领域,我国在这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 在金属材料的实际应用上也开始不断完善工艺标准和加工 技术。 2.2 材料切割与热处理的关系
WANG Hai-tao, GONG We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0,China)
Abstract: Metal materials are a kind of basic materials commonly used in Chin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use of metal materials, i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lso improv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terial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rapid development. Among them, heat treatment, as an importa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metal materia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crease the application of metal material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of gold materials. Keywords: metal material;heat treatment;technology develop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4 壁板与框架的连接示意
/ 和1 可将本设 计 中 框 架 柱 的 计 算 长 6 5 3 4。 因此 , 度系数考虑为规范中无侧移框架柱取值 。 上述方法只是 近 似 方 法 , 对带壁板钢框架中 是否有更合理有 的柱子计算长度 系 数 如 何 取 值 , 效的设计方法 , 有待进一步研究 。 4 壁板加劲肋布置 侧墙壁板上设置横向 、 竖向加劲肋 , 目的是保 证主体结构进入 破 坏 或 失 效 状 态 前 , 壁板不发生 屈曲 。 加劲肋的合理布置是本设计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取出整 体 结 构 中 一 榀 横 向 和 纵 向 带 壁 板 框 架, 在通用 有 限 元 软 件 A 以正 n s s中 建 模 分 析, y 常使用状态 下 壁 板 面 外 变 形 不 大 于 2 mm, 并且 框架柱 脚 发 生 屈 服 时 , 壁板面外位移不大于5 mm 的标准确定加劲肋间距和截面尺寸 。 计 算 结 果 显 示, 竖向加劲肋截面取槽钢 横向加 劲 肋 截 面 取 槽 钢 C 平台桁架 C 1 2. 6, 1 4 A( , 处的杆件截面根据整体结构计算而定 ) 竖向加劲 横 向 加 劲 肋 1. 肋间距 1. 4~1. 8 m, 0~1. 2m 时 可保证壁板变形满足前述要求 。 加劲肋间距的具 体确定可结合平台和框架梁竖向间距或柱间距进 行微调 。 原设计中加劲 肋 、 壁板和框架之间均采用刚 接, 部分竖向 荷 载 会 传 到 竖 向 加 劲 肋 上 。 初 步 计 算发现 , 竖向加劲 肋 承 受 的 轴 压 力 超 过 了 其 稳 定
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 。 本加热炉结构不属于此类 结构 , 宜采用振型 分 解 反 应 谱 法 进 行 多 遇 地 震 下 的分析 , 在M i d a s软件中采用反应谱分析实现 。 根 【】 —2 据抗震规 范 G B形码5 0 0 1 1 0 0 3中第8 . 2 . 28 , 多遇地震下的计 算 , 高度不高于5 0 m 的 钢 结 构, 阻尼比可取为 0. 0 4。7 度抗震区可不考虑竖向地 震作用 。 荷载组合 在 M i d a s中 依 照 荷 载 规 范 自 动 组 , 合 包括了两个方 向 的 风 荷 载 和 两 个 方 向 的 地 震 荷载 。 2. 3 壁板参与受力的考虑 侧墙壁板是否能参与水平荷载的受力与其和 周围构件的连接关系密不可分 。 为防止壁板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发生屈曲影响 其性能 , 需在 壁 板 上 设 置 水 平 和 竖 向 加 劲 肋 。 壁 、 板和竖向边缘构件 ( 柱和竖向加劲肋) 水平边缘 构件 ( 梁和水平加 劲 肋 ) 的 位 置 关 系 如 图 3 所 示。 壁板与周围钢框架以焊接形式连接 。 壁板与框架
4 卷第 3 期 第3
王海涛等 .石化加热炉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1 3·
/ 设计软 件 M i d a s G e n 中 建 模。 为 计 算 结 构 的 真 实受力情况且便 于 施 加 荷 载 , 将所有框架和壁板 结构 均 进 行 建 模 , 包 括 主 框 架 梁 柱、 水 平 支 撑、 竖 壁板加劲肋 、 平台桁架等多种杆件 。 截面 向支撑 、 其 次 为 焊 接 截 面, 涉 及 到 H 型 钢、 槽 首选 型 钢 , 钢、 角钢 、 焊接工字型等多种截面形式 。 M i d a s整 体模型见图 2。
重量为目标函数 , 实现了基于离散变量算法的结
5】 构优化设计 。 厉亚宁 【 对某制氢转化炉钢结构进
行了壁板对钢结 构 内 力 和 变 形 的 影 响 分 析 , 建议 在炉子钢结构设计中计入壁板的作用 。 石化行业中方形加热炉钢结构一般设计为带 有表面钢板的框 架 结 构 , 我国工程建设中按纯框 架考虑 , 壁板只作为围护结构 , 其受力作用一直没
图 1 加热炉结构概况
即先将连接角钢 梁的连接由连接 角 钢 焊 接 过 渡 , 与框架梁焊 接 , 再 将 壁 板 与 连 接 角 钢 焊 接。壁 板 用 连 续 角 焊 缝 焊 上。 与框 架 柱 翼 缘 搭 接 3 0 mm, 其连接件如图 4 所示 。 壁板与框架之间的这种连 接足够有效时 , 可认为壁板可以与框架梁柱形成 整体抗侧力体系以抵抗水平荷载 。 有效连接的具 体构造措施可进一步研究 。 在M 以壁板与框架的刚性连接 i d a s模 型 中 , 形式将壁板的侧向刚度考虑到整体分析中 。
图 3 壁板与框架的位置关系
2. 4 其他问题 未 考 虑 钢 板 和 框 架 梁 柱 的 偏 心, 均按轴线 建模 。 考虑到钢板生 产 时 的 人 为 误 差 , 墙板建模计
·1 4·
石 油 化 工 设 备 技 术
2 0 1 3年
算时板厚比实际减小 0. 偏于安全 。 5mm,
数跟梁柱线刚度比相关 , 并按无支撑框架 、 强支撑 框架和弱支撑框架三种取值 。 在M 杆件稳定性验算时的计算 i d a s分 析 中 , 则由软件自动识别梁柱后计 长度系数若未指 定 , 由于本结构中 , 梁的布置比较 算 。 通过试算发现 , 规则简单 , 侧向支撑点易识别 , M i d a s中梁的计 算 长度可靠 。 而对 框 架 柱 , 软件自动计算得到的计 算长度系数并不可靠 。 例如本结构中辐射段框架 柱, 由于柱上连接有壁板上的加劲肋 , 软件会将加 劲肋当做梁构件 , 计算其计算长度系数 。 为准确验算框架柱的稳定性 , 避免上述错误 , 作者按照 规 范 手 动 计 算 每 根 柱 子 的 计 算 长 度 系 数, 再输入软件中 。 初步计算发现 , 由于考虑了壁板作用 , 结构侧 向刚度增强 很 大 , 因 此 侧 向 位 移 很 小。整 体 结 构 在风荷载作用下两个方向较大的顶点位移为 在地震荷 载 作 用 下 两 个 方 向 较 大 的 顶 1 0. 4mm, / 点位移最大为 5. 仅为结构高度的1 0 mm, 3 1 4 1
图 2 加热炉结构 M i d a s模型
2. 2 荷载取值和荷载组合 加热炉除结构自重荷载以外 , 壁板衬里 、 辐射 及对流盘管重量等炉内恒荷载均按实际情况计算
2 / , 取值 。 桁 架 平 台 恒 载 按 8 活载按2 0k m 5 0 g 2 / 取值 。 k m g 风荷载按迎 风 面 体 型 系 数 为 0. 背风面体 8,
( ) 北京 1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北京 1 1.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0 0 1 0 1; 2. 0 0 0 8 4 针对目前带壁板钢结构传统设计中不考虑壁板侧向刚度从而导致经济性不佳的问题 , 以某石 化 摘 要 : 行业加热炉钢结构为工程背景 , 提出了考虑壁板作用 的 加 热 炉 钢 结 构 设 计 方 法 。 讨 论 了 壁 板 与 周 围 构 件 的 连接方式 、 壁板加劲肋的合理布置和构造措施 、 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值方法等关键设计问题 。 结果显 示 ) 框架柱 0. 时, 新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 , 结构用钢量可以节省 2 应力比控制在 0. 8 5 以内 ( 7 5 0% 。 关键词 : 加热炉 设计方法 带壁板钢结构 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 加劲肋
法进 行 了 研 究 。 刘 斌 等 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现了结构的强 度 、 稳定性校核以及自振周期的
3】 计算 。 赵曜 【 等人针对加热炉结构二维设计过程
难以表达空间结构的问题 , 依照模块化设计思想 , 开发了交互 式 绘 图 程 序 , 实 现 了 三 维 化 设 计。张
4】 采用 数 学 中 的 一 维 搜 索 法 , 以结构总 立杰等人 【
应用遍布于石 加热炉是将 物 料 加 热 的 设 备 , 油、 化工 、 机械 、 冶金等诸多行业 。 在石化行业 , 加 热炉内炉管排布 、 燃烧器布置 、 进出口管线等形式 复杂 , 且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 , 其结构设计的安全 可靠尤为重 要 。 对 于 加 热 炉 结 构 的 设 计 , 国内大 多数企业完全采 用 传 统 设 计 方 法 , 即按照常用的 理论和经验公式 确 定 结 构 设 计 的 参 数 , 由于缺乏 现代设计手段 , 传统设计过于保守 , 效率低下 。 对 于加热炉结构进 行 设 计 方 法 研 究 , 改进其工程设 计, 有利于提高石化行业的结构设计效率 , 降低设 计成本 。 一些科研单位对加热炉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方 以A n s s软 件 为 基 y 采用 V 开发了加热 础, B 语言编写了可视化程序 , 炉结构设计平台 , 可实现典型加热炉设计参数的
型系数为 -0. 5 取值 。 ) , 地震作用为 7 度区 ( 设计地震分组一 0. 1g 组, 场 地 类 别 Ⅱ 类。 根 据 抗 震 规 范 G B 5 0 0 1 1— 【 8】 2 0 0 3 中第 5. 1. 2条 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只 以 剪 切 变 形 为 主, 且质 适用于高度不 超 过 4 0 m、 量和刚度沿高度 分 布 比 较 均 匀 的 结 构 , 以及近似
工业炉
·1 石油化工设备技 术 , 2 0 1 3, 3 4( 3) 2· P e t r o h e m i c a l E u i m e n t T e c h n o l o -C q p g y
石化加热炉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王海涛1, 王佼姣2, 施 刚2, 厉亚宁1, 蔡建光1, 孙 毅1
将其折算增加 结构壁板的 衬 里 自 重 的 处 理 , 。 到钢板密度中 结构底部柱子 ( 固接于地面 。 2 4 根) 根据抗震规 范
【 8】
, 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反
应时 , 除结构本身质量外 , 需将 1. 0 倍 恒 载 和 0. 5 倍活载转化为质量 。 经试算 , 振型数量取为 5 两个水平方向 0 0时, 振型参与质量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的 9 0% 。 除竖向圆管支撑考虑到两端 M i d a s模型中 , 水平支撑按柔性支撑考虑设 构造设为桁架单 元 、 为只受拉桁架单元外 , 其余杆件全部为梁单元 , 钢 板全部为板单元 。 3 框架柱计算长度系数处理 对于钢结构 , 设计复核时除验算整体内力 、 变 形外 , 还需进行构件截面的验算 , 即计算构件的强 度、 稳定性 、 长细 比 等 是 否 满 足 规 范 要 求 。 M i d a s 软件中 “ 设计 ” 菜单下 “ 钢构件截面验算 ” 一项即可 验算构件截面 。 稳定性验算是框架梁柱截面验算 中的重要部 分 。 梁 柱 计 算 长 度 的 大 小 , 对稳定性 验算起着关键 作 用 。G 钢结构设 B 5 0 0 1 7—2 0 0 3《 计规范 》 规定 : 对 于 框 架 梁, 计算长度取为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