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17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17张PPT)
①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②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 此参政,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科举制成为 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 年。 学识 进士科的创立(隋炀帝)
(4)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 维持了约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时间: 618年 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学习目标
一、隋的统一 二、开通大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
一、隋的统一
581年 长安 杨坚 1.建立:
2.统一: 589年 灭陈
隋文帝杨坚
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影响
措施: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经济、人口、垦田面积、疆域。
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1、隋文帝在为20多年里,经济繁荣,
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
2、隋朝 ,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选才标准 门第 2、确立标志 3、意义
相关史事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兵役,被 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时称“福手福足” 。有的地区人民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 军在发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罄南山 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
隋炀帝被叛军杀死
一时
二世而亡 38年 ( 581—618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25张ppt)

• 马端临《文献通考》 •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 钱穆《国史大纲》 • 隋文帝一统天下,就实现了两汉初年高、惠、
文、景三代四帝六十年休养生息才达到的目的, 文帝的遗产则足够以后五六十年的政务开支。
表现:
《 至亦西王而隋
贞 今为京世李家
观 未国府充密贮
政 尽家库据因洛

之 之之口



北周大象二年 隋代大业二年
秦汉时期 唐宋时期
政治重心 北方 北方
经济重心 北方 南方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与统一全国 2.隋朝的繁盛
二、开通大运河 1.沟通南北的运河 2.大运河的影响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与统一全国 2.隋朝的繁盛
二、开通大运河 1.沟通南北的运河 2.大运河的影响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
1.隋朝灭亡的原因 2.隋末农民大起义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隋朝建立与统一全国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周
北齐

隨国公
蓝色:北周
359万户,900多万口 890万户,4601万口
探究思考
想一想,隋朝繁盛的原因是什么?
• 清查户口,增加税收——“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 • 承袭前朝,农业发展——均田制 • 江南经济富庶 • 大运河沟通南北

• 仓廪丰实

• 户口增值

• 清查户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23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北隋周 陈
隋朝的建立 时间: 581年
都城: 长安 建立者:杨坚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 有如隋文帝者。”
----赵翼(清)
隋文帝杨坚
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事件:隋文帝灭陈
北朝

东魏 北齐
六 北魏
西国
西魏 北周 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隋 朝 疆 域
隋朝前期的繁荣(开皇之治)
(洛阳 ) 黄河 淮水
概况: 三点:涿郡、洛阳(中心)、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 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钱塘江
长江
(江南 )河
钱塘江 ( 余杭 )今( 杭州 )
大运河开凿的作用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 隋朝的灭亡。
(一分为二的观点)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考试科目 举—是选拔人才
开创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 选官看重门第, 不太注重才能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隋朝灭亡
时间: 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隋朝灭亡。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根本原因) 原因: 农民起义和贵族反叛(贵族反叛,
比如李渊父子)(直接原因) 大运河的修建加速了隋的灭亡
隋炀帝被 叛军杀死
影响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隋朝的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23张PPT)

【鉴古知今】
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 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你对现在学校 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 建议吗?
四、隋朝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
江都被部下杀死,
隋朝灭亡。
隋炀帝
材料研读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 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 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拓展延伸】 比较秦、隋两代的相似之处,探究王朝兴衰的表 现和原因 共同之处:①都是在长期的分裂之后,重新实现 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②都建立了一些对后世影 响深远的制度。③都建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 ④都因实行暴政,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而亡。 ⑤都为继起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教训,被迫实行宽 舒政策,出现繁荣局面等。
隋朝时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科举制创立前,官员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 任官。
【创立】 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科举制的诞生与 哪两位皇帝相关?他们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工作?
隋文帝
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 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反思完善】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隋炀帝过量役使民力,破坏正常生产活动所致。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隋 炀 帝 的 暴 政
多次乘龙舟出游江都
营建东都洛阳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
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 人罗隐在《炀帝陵》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 换雷塘数亩田”。 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 是什么?如何评价隋炀帝? 隋炀帝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激化社会矛盾。 隋的暴政是隋速亡的主要原因。 明确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 分为二的客观评价,肯定其成绩,不掩盖其过失。

人教版历史七级下册 第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共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级下册 第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共张PPT)
2.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有什么后果? 后果: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大规模的农 民起义。
19
说说隋朝灭亡的时间及原因。
隋朝灭亡的时间:618年。 原因:(1)隋炀帝的暴政。
(2)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20
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隋朝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 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 统治者个人的素质及统治才能对国家的兴衰有重要 作用。
21
板书设计
建立:581年,杨坚,长安
统一:589年,灭掉陈
隋 朝 隋的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原 因 隋文帝励精图治
5
2.隋朝的统一有何重大意义? 隋朝的统一,一方面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
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另一方面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6
强盛篇——隋朝的强盛
隋朝的强盛有哪些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 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 率。 3.实行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14
强盛篇——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建立之初,沿袭前朝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 之后(583年)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读下面材 料,说说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
魏晋以来,做高官的基本条件是:本人要出自高 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没有 显赫的家庭背景不能做高官,选拔官吏的实权也没有 控制在朝廷手中。
7
读下面表格中的内容,说说隋朝强盛有哪些表现。
隋初隋盛时ຫໍສະໝຸດ 结论人口 3 000多万人
4 600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1 900多万顷
5 500多万顷
垦田面积扩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20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20张)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 时的隋朝随之灭亡。共存37年。
思考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隋炀帝的暴政
本课小结:
隋朝
1.隋朝的建立 (581年-618年)
2.隋朝统一全国
3.开通大运河 4.开创科举制
5.隋朝的灭亡
请思考:1、隋朝建立的时间是
A.581年 B. 587年 C. 589年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 朝,以长安为都城,杨 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文帝 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 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 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文帝杨坚
二、大运河的开通
时间隋炀帝时期(从605年起)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南巡
征吐谷,讨高丽,用兵力既劳民力,固 才冠诸王,然祸及百姓。若雄才兼安宇 内,后世论名,可与汉武齐功;
建东都,修运河,享独乐不与众乐,虽 罪在当代,但利延千秋。如恩泽能至斯 民,今朝评绩,当和禹王同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正确看待 隋炀帝?
工河是( ) ①广通渠②永济渠③通济渠④白渠⑤江南河⑥邗沟
A.②③⑤⑥ C.⑥④①⑤
B.④③②① D.⑤⑥③①
D
11、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 完成下列各题。
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从哪 一年开始开凿的?开凿的目的 是什么? 2、大运河共分几段?连接了哪 几大河流? 3、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 心在哪里? 4、对大运河做出评价。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 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 概况 系,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部分 组成,全长2 700多千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35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35张)
(2)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 础。
【议一议】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1)内迁的少数民族各个方面汉化,南北政权之间的使节 来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2)由于战乱,汉人南迁,促使南方经济发展,南北经济 差距缩小。 (3)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人 民渴望南北统一。 (4) 隋文帝发挥个人的作用,采取措施恢复生产,促进经 济发展,。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大大超过南朝, 形成了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
隋朝大运河
(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时间: 从605年起,隋炀帝在位时期开通
(3)大运河: 三点四段五河,全长2000 多千米。
(4)作用: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 文化的交流。
开凿大运河图(想象画)
隋朝大运河
涿郡
杨广为了游玩和加 强对南方的统治,征调
几百万民工,历时六年,

作用:大大促进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与 灭
开创科举 隋文帝时期: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取士制度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隋朝的 背景:营建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社会矛盾激化
灭亡 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1.隋的统一

···
历史背景 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继南北朝之后,我 国又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
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朝代:隋朝 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过程:1、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 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时,废除前朝注重门第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 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课件(共18张PPT)

隋朝的灭亡 时间:618年
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沉迷享乐陈后主,隋兵压境醉后庭; 分久必合天下势,隋朝统一顺民心。 杨坚就是隋文帝,开皇之治有威名; 千里运河通南北,北抵涿郡南余杭。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创立科举是杨广,选拔人才开先河。 奢侈无度隋炀帝,民不聊生罪无穷; 反隋浪潮高过浪,盛极一时似昙花。
四、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时间:618年
隋的统一 581年;隋文帝 ;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繁 盛
开通大运河


时间:605年起 路线:三点、四段、五河 意义: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的 开创科举取 隋文帝:考试选拔人才
隋 士制度 朝
隋炀帝:进士科,科举制建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
魏1 西4 晋
蜀2
吴3
十 六 国
北 5魏
东魏
西魏
北北齐 隋
北周6周 统
北朝7 一

南1朝0 国
东 宋8 齐 梁 陈9 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隋文帝——杨坚
1.建立时间:581年 2.建 立 者:杨坚(隋文帝) 3.都 城:长安 4.统一时间:589年
5.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隋朝初年的社会经济如何?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 4600多万 人口激增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
• 曹魏后期,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它很快就 被势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
• 这些豪门大族世代 为官,把持了所有的高官显 职,九品中正制,也就把门第出身作为品评的唯 一标准了,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局面。
• 隋朝建立之初,还是沿袭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但 两年之后,隋文帝就下诏予以废除。
D.唐朝中期
课堂小结

国家统一 589年
朝 的
统一
经济繁荣(开皇之治)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与 灭
灭亡 二世而亡 581—618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4.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C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5.科举制诞生时,统治者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
是( B )
A.儒家经书
B.对时事的看法
C.科技知识
D.风俗民情
6.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B )
A.魏晋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初期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导入新知
玉树后庭花 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
陈叔宝
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
丽宇芳林对高阁,
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
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
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
落红满地归寂中。
新知讲解
一、隋的统一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建立时间:581年 建 立 者: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定 都:长安 统一全国:589年
• 问题一: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问题二: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 汴水(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1)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 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也有利于国家的一。
(2)为开通大运河,过度役使了民力, 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在 一定程度上激化了隋朝的社会矛盾。
北朝:北魏
西魏 东魏
南朝:宋(疆域最大)、
581北周隋朝 Nhomakorabea北齐 齐、
589 梁、 陈
胭脂井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 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 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隋初经济的繁荣
• 隋文帝即位后,发展经济。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力 强盛,称为“开皇之治”。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 的盛世局面。
此河是指哪条河?此河开通的目的与影响是什么?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开凿的过程
•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民工开凿,以 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 千米。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房玄龄
孔颖达
读史料:
《旧唐书李密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 不保其赤子, 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 则烟火断灭。”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游江南。 ②营建一系大工程: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③屡次战争:三次征辽东。
1.国家统一后,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花费了大 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们不满。
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①经济措施:发展经济, 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 和度量衡制度。 ②政治措施:加强中央 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后,说说他采取这些措施 后的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 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 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 强盛的王朝。
长 洛阳 安
淮水
黄河
通 济 渠
三点: 四段: 五河:
长江
邗 沟
江 南 河
六省:
钱塘江
余杭(杭州)
三个城市
分为四 段
贯穿五大水系
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 河北—山东—河南—安徽— 江苏—浙江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 意思吗?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动脑筋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3.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C)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利用课本,进行总结)
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
原因: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 文化交流。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导致隋朝的迅速灭亡。
• 仔细读图,找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北南各起点 在哪里?连接了哪几个城镇?
大运河是在隋炀帝征发几 百万人,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 和古运河(邗沟是在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开凿的人工运河)的 基础上开通的。那它分为哪四 段呢?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涿郡(北京)


一条: 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 二千多千米
2.隋炀帝横征暴敛,极度奢侈,朝廷腐败。
3.隋炀帝限制、削弱官员大权,加强中央集权, 让朝廷官员不满。
4.各地人民起义的打击。
5.隋炀帝三征辽东,横征高丽,战争频繁,引 起国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
巩固提升
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A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 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 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 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设立, 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 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 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 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