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综合素质题目以及答案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参考答案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行动研究是为弄清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
题干中孙老师为了解决课堂气氛不好的现象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属于行动研究。
2.【答案】C。
解析:题干中说家长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提高考试成绩,说明教育不能仅追求分数。
故C项正确,A、B、D项,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直接排除。
3.【答案】C。
解析: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而不是不予理睬或者批评学生。
故C项正确,A、B项错误。
D项显然不是作者说错了,这样说明老师本身不专业。
4.【答案】B。
解析:题干中王老师模仿了特技教师李老师,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佳,说明王老师应该进行反思,一味的模仿并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每个班的情况不一样,应该关注自己班级学生的差异性。
所以ACD项分析恰当。
B项,王老师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请教,说明他很注重专业学习,所以选项分析不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B项) ;(十一)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项) ; (十四)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C项)。
6.【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9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 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题干中教师因无正当理由拒绝学校安排,学校有权进行处分。
7.【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7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8.【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7条规定,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完整版2018年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析

2017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过程一:从___ 号烧瓶倒入—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左手托住……”这说明韩老师A. 教学理念偏失B.教学态度不端C.教学评价不当D.教育行为失当【参考答案】A(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取间接经验,需要教师具有素质教育的观念,而韩老师则是以学生做题为目的,所以属于应试教育的观念。
)2. 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
有部分同学对某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一一“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
对于段老师的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A. 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参考答案】D(段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启发诱导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并没有将自己的意识强加在学生的学习之上。
)3. 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A. “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
你再试试。
”B. “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 “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D. “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参考答案】B(B选项中的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该题回答时可用排除法解答。
)4. 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A. 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参考答案】D(首先判断曾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排除A.B两项。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参考答案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2.答案:B。
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答案:A。
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4.答案:D。
王老师缺乏诚恳学习态度5.答案:B。
责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6.答案:A。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7.答案:D。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8.答案:C。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9.答案:A。
一律不公开审理10.答案:C。
陈某和学校11.答案:D。
教育职员制度12.答案:A。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13.答案:D。
道德行为内化14.答案:B。
不恰当,应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沟通15.答案:B。
问清缘由在进行处理16.答案:C。
不恰当,不应简单粗暴的处理问题17.答案:B。
苏菜18.答案:C。
意大利19.答案:C。
纽伦堡审判20.答案:D。
范雎21.答案:B。
夏至22.答案:D。
马王堆汉墓23.答案:B。
瓦西里耶夫24.答案:D。
思想者25.答案:D。
当试卷长度达到某一极高的程度后,考试结果的信度也会达到极值26.答案:D。
“编辑”27.答案:B。
1228.答案:A。
177129.答案:C。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二、材料分析题30.参考答案陈老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正确的,值得提倡的。
(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
(2)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促进学生智力的提高,还注重德智体美多方面的培养。
(5)面向全体学生。
总之,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31.参考答案该教师的做法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我们提倡与学习。
2018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综合素质》试题答案

2018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综合素质》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行动研究2.答案:C。
教育不能仅追求分数3.答案:C。
布置学生课外探究4.答案:B。
王老师不注重专业学习、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5.答案:A。
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6.答案:B。
不合法,侵犯了沈某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7.答案:B。
设置寄宿制学校8.答案:A。
已发给予行政处分9.答案:D。
不合法。
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10.答案:D。
不合法。
学校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11.答案:A。
依法提起诉讼;12.答案:B。
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13.答案:D。
关爱学生14.答案:C。
反省自我积极沟通15.答案:B。
不恰当,学习方式应该多元化16.答案:C.没有做到循循善诱17.答案:D.弗莱明18.答案:A。
棉19.答案:D。
20.答案:B。
玛雅文明21.答案:A。
塔里木河22.答案:B《夏洛的网》23.答案:敬请期待24.答案:B。
二泉映月25.答案、A。
豫园26.答案:D。
被蓄意设计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27.答案:C。
饼图28.答案:C.白酒一黄酒29.答案:C。
图案:三角形里有个圆圈二、材料分析题30.参考答案:材料中刘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
(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材料中,刘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自然,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想办法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亲自带领学生们实践体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材料中,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的知识视野与修养,在此基础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材料中刘老师,通过废寝忘食的钻研课程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来研究如何完善自己的课程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在对待教学上,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
材料中,刘老师没有单纯的教教材而是,给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解析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理解。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要表现在: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现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题干中,李老师根据“作业札记”记录的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现象,来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并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据,这体现了李老师认识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他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C项正确。
A项:题干中,李老师的做法并没有明显体现出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是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从教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的。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是从教师观角度进行分析的,而非从学生观角度进行分析。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是从教育观角度进行分析的,而非从学生观角度进行分析。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其中,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图1中,优秀的学生在作报告时,需要他人帮忙打伞、递毛巾,说明该学生在德、智、体、美某些方面的发展是不足的,是不均衡的,这体现了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真题参考答案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幼儿园)真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引导幼儿探索2.答案:C。
幼儿的亲身体验3.答案:B。
先让孩子们安静下来再行处理4.答案:C。
保教知识的学习。
解析:学习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年龄特点属于保教知识。
5.答案:D。
教育自由权6.答案:A。
18岁以下的任何人7.答案:C。
该教育发展集团8.答案:C。
不应该,侵犯了教师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9.答案:B。
人身自由权10.答案:D。
不正确,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11.答案:A。
有利于全面了解幼儿健康状况12.答案D。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13.答案:C。
未能以身作则14.答案:D。
不正确,打击了方方的参与积极性15.答案:B。
“待会我们再去玩更有趣的游戏吧!16.答案:A。
金老师应注意与家长的沟通方式17.答案:D。
毛毛雨18.答案:A。
石器19.答案:C。
蜘蛛侠20.答案:B。
陈伯吹位21.答案:C。
《山海经》22.答案:D。
长度、时间23.答案:B。
金星24.答案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25.答案:A。
傣族竹楼26.答案:D.可以在文档中插入配色方案,解析:配色方案是用于用户界面而不是用于文档界面。
27.答案:C。
鼠标和时间都能够控制动画。
解析:幻灯片的换片试有动和自动放映,手动使用鼠标或键盘上的按钮实现,自动放映可采用排时完成。
28.答案:D。
炊具一煤气灶。
29.答案:A。
330。
二、材料分析题30.参考答案韩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1)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
(2)儿童是独特的人。
每个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
(3)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综上所述,韩老师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31.参考答案该教师的行为是正确的,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践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行动研究是为弄清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
题干中孙老师为了解决课堂气氛不好的现象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属于行动研究。
2.【答案】C。
解析:题干中说家长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提高考试成绩,说明教育不能仅追求分数。
故C项正确,A、B、D项,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直接排除。
3.【答案】C。
解析: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而不是不予理睬或者批评学生。
故C项正确,A、B项错误。
D项显然不是作者说错了,这样说明老师本身不专业。
4.【答案】B。
解析:题干中王老师模仿了特技教师李老师,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佳,说明王老师应该进行反思,一味的模仿并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每个班的情况不一样,应该关注自己班级学生的差异性。
所以ACD项分析恰当。
B项,王老师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请教,说明他很注重专业学习,所以选项分析不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B项) ;(十一)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项) ; (十四)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C项)。
6.【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9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 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题干中教师因无正当理由拒绝学校安排,学校有权进行处分。
7.【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7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8.【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7条规定,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予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说明孙老师注重( )。
A.行动研究B.同伴互助C.微格教学D.专业引领答案:A解析: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行动研究,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题干中孙老师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在后面的教学中开展教学实施,体现了孙老师注重行动研究。
因此,答案选A。
2.熊老师在家长会上说:“要想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要做的不能只是帮孩子提高考试成绩,还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熊老师的说法表明( )。
A.分数决定孩子的未来B.学生的成绩关键在家长C.家长不能只追求分数D.素质教育需要废除考试答案:C解析:素质教育提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片面追求分数。
题干中熊老师的说法表明他提倡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因此家长不能只追求分数,而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因此,答案选C。
3.陈老师在教学时引用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
陈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
A.不予理睬继续上课B.批评该生上课分心C.布置作业课外探究D.解释说作者弄错了答案:C解析:陈老师面临学生课堂提问的情况时,应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
处理方式恰当的是布置作业课外探究,这种做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也保证了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
因此,答案选C。
4.青年教师王老师想要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尽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
A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反思B.王老师不重视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C.王老师一味模仿李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D.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答案:B解析:题干中王老师虽然主动向特级教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有提升教学水平的意识,但由于其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上均一味模仿,从而忽视了自我反思,缺少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分析,以及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学效果不佳。
选项中A、C、D说法均有一定道理,因此,答案选B。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 )。
A.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B.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C.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D.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顶算和预算的执行情况的报告答案:A解析:可通过排除法做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四)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不属于其职权。
因此,答案选A。
6.教师沈某因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学校的这种做法( )。
A.不合法。
侵犯了沈某从事教育教学的权利B.不合法。
侵犯了沈某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C.合法。
学校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D.合法。
学校有对教师进行教育行政处罚的权利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材料中教师沈某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的行为侵犯了其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力。
因此,答案选B。
7.某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儿童居住较为分散,为保障当地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走读学校B.设置寄宿制学校C.设置家庭学校D.设置半日制学校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 因此,根据题干进行分析,答案选B。
8.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
A.依法给子行政处分B.依法给予刑事制裁C依法给予党纪处分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 因此,根据题干进行分析,答案选A。
9.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他们为双方的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
张某和李某的做法( )。
A.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监护权B.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管教权C.不合法,订立婚约应征得双方子女同意D.不合法,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 因此,根据题干进行分析,可知为双方未成年子女订立婚约的行为不合法。
答案选D。
10.某小学为遏制学生违纪,要求各班主任“重点关照”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对他们的违纪行为要与其他违纪学生的行为区别对待、从重处罚。
该校的做法( )。
A.合法,学校有教育管理未成年学生的权利B.合法,学校有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的义务C.不合法,学校不得侵犯未成年学生的教育自由D.不合法,学校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 因此,根据题干进行分析,学校对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和从重处罚的做法不合法,属于对未成年人的歧视行为。
答案选D。
11.小学生高某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不慎受伤,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高某父母与学校就事故处理达成了协议,但事后学校拒不履行协议。
对此,高某父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依法提起诉讼B.依法申请行政复议C.依法提出申诉D.依法申请行政仲裁答案:A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发生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与受伤害学生或者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双方自愿,可以书面请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
”第二十一条规定:“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双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根据题干进行分析,学校不履行协议,高某父母可以采取起诉的措施。
因此,答案选A。
12.小学生小凡在学校教学楼门口发现一条狗,想赶走它,却不慎被咬伤。
经查,这条狗是学生小伟从家里带来的。
对于小凡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小凡的监护人和学校B.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C.小伟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D.小凡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答案:B解析: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二)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者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
根据题干进行分析,小凡由于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安全场地而被教学楼门口的狗咬伤,学校应承担责任。
同时,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根据分析,咬伤小凡的狗是小伟违规带到学校的,因此小伟应承担责任。
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此,对于小凡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
答案选B。
13.并不富裕的汪老师时常资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学习上给予切实的帮助。
这体现了汪老师能够做到( )。
A.长善救失B.严慈相济C.因材施教D.关爱学生答案: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材料中汪老师时常资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学习上给予切实的帮助,均体现了教师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因此,答案选D。
14.刚入职不久的班主任张老师因过失被家长投诉了。
此时,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求助领导,要求换班B.埋怨家长,批评学生C.反省自我,积极沟通D.坚持自我,任其自然答案:C解析:教育是教师和家长双方共同的责任,因此教师和家长之间应建立起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和支持的平等关系,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材料中张老师因为过失被家长投诉,应做到自我反思,并积极和家长沟通。
因此,答案选C。
15.江老师十分注重自我学习,却经常不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
江老师的行为( )。
A.不恰当。
自我学习是权宜之计B.不恰当。
学习方式应该多元化C.恰当。
自我学习优于校本研修D.恰当。
校本研修理论价值不大答案:B解析:教师终身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教师自己利用各种机会、条件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也包括在职培训、教学研究等方式。
因此,材料中所描述的江老师的行为是不恰当的。
因此,答案选B。
16.对右图中教师行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做到严慈相济B.没有做到尊重学生C.没有做到循循善诱D.没有做到公平待生答案:D解析:漫画中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应该对其严慈相济、循循善诱,同时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性,可通过排除法做题。
因此,答案选D。
17.抗生素的发现为人类抵抗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抗生素的滥用也会造成危害。
下列选项中,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
A.朱既明B.屠呦呦C.巴斯德D.弗莱明答案:D解析:1928年英国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