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朗山乡茶产业发展规划及对策

合集下载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一、战略方向
1、科学预测茶叶行业发展趋势,推动茶叶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发展,积极推进茶产业体系建设,改善行业管理,实施统一的市场管理。

2、以数字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引领,深入开展茶叶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推动茶业科技创新,提升茶叶品质,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支撑茶叶行业健康发展。

3、积极协调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在政策制定、行业管理、行业服务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全方位的协同发展,以打造强势品牌,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经济体系。

4、充分挖掘海内外茶叶行业的有效技术、品牌和经验,积极参与全球产业资源配置,助力茶叶行业绿色发展,推动茶叶行业整体升级。

二、发展目标
1、建立完善的茶叶行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有竞争力的国家茶叶行业标准和产业标准。

2、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技术创新的市场服务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

3、完善茶叶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市场经营效率。

4、推进茶叶行业技术创新,持续提高茶叶行业品质。

勐海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勐海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勐海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摘要分析了勐海县茶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发展茶产业的有利条件,以及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勐海县茶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勐海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稳边固疆,提出了实现勐海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云南勐海1勐海县茶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勐海县是云南省第1产茶大县,茶叶历来是勐海县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是茶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尤其在布朗山、南糯山、西定、巴达等山区,茶叶收入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茶叶也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税源,茶业在勐海县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截止2007年9月,勐海全县共有茶园面积1.95万公顷,其中可采摘面积 1.32万公顷,2006年度的毛茶产量达 1.1万吨,平均产量为837kg/hm2。

全县共有生产普洱茶原料小型加工厂559个,普洱茶精制厂123个。

截止2007年9月,茶叶精制产量为14 962t,同比增长73.9%,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9.76亿元,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5.66亿元,实现利润1.86亿元。

全县茶叶产业实现财政收入4 543.7万元(其中增值税4 01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1.36亿元的33%,实现地方财政税收1 536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5 270万元的30%。

可见茶叶税收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这些山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勐海县发展茶产业的有利条件2.1气候环境有利勐海县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广大茶区地处山区及坝缘丘陵地带,海拔大多在1 000~1 500m之间,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雾日多,霜期短,湿度大,土壤肥沃,年平均温度在16~20℃之间,年降雨量在1 500mm左右,非常适宜大叶种茶树的生长发育,一年中生长发芽期达10个月左右,为茶叶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2产茶历史悠久勐海茶区有1 000多年的茶叶生产历史,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

在普洱茶的栽种历史中记载着:濮人(布朗族)是最早的植茶人,主要分布在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勐满、勐往等地。

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茶,是一种充满着历史与文化底蕴的饮品,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茶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茶叶的品质、产量和品牌知名度都在不断提升。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茶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如何全力推进茶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成为当前需要着重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叶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茶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品质不稳定。

茶叶的品质直接影响到茶叶市场的竞争力,但是目前一些茶叶企业在管理、技术和加工环节上存在不足,导致茶叶品质无法稳定保持。

(二)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些茶叶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粗放式发展,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造成茶叶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三)技术创新不足。

茶叶产业在加工、包装、营销等环节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创新空间,但是一些茶叶企业对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不足,导致技术更新不够快,影响企业产业竞争力。

(四)市场需求多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消费升级,茶叶消费者对茶叶的健康、安全、品质和品牌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是目前茶叶企业仍未充分满足这一需求。

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全力推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二、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措施为了全力推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我们需要从政府引导、企业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多个维度出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而促进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政府引导政府是整个产业发展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茶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也需要做出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主要包括:1.加大政策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茶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支持、税收政策、财政扶持等方面的支持,为茶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

2.强化产业监管。

政府应该强化对茶叶产业的监管,加强对茶叶的质量安全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升茶叶行业整体的信誉度。

主体功能区战略下勐海县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主体功能区战略下勐海县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空 间 开发格 局 。 在 全 国 主 体 功 能 区 规 划 质 资源 . 县 境 内 的 云 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茶 叶
资 金 不 足 的 情 况 下 . 茶 叶 产 业 投 入 有
和 云 南省 主体 功能 区 规划 中 . 勐 海 县 被 研 究所 内 不仅 保 存 了 上 千份 茶树 资 源 . 而 限 . 茶 园 的 生 产 能 力 极 大 的 收 到 基 础 设 导 致 茶 园 综 合 生 产 划 分 为限 制 开发 区域 . 即 应 该 生 态 环 境 且 在 茶 叶 的 科 研 和 生 产 方 面 具 有 明 显 的 施 建 设 情 况 的 制 约 .
主 体 功 能 区规 划 中的 限 制 开 发 区 . 文 章 分 析 了勐海茶产 业发展现 状及其存 在 的问
题 . 提 出 了发 展 对 策 . 以期 为勐海县茶 产 业 发展 提 供 一 定 的 思 路 关键词 : 主体功 能区 ; 茶产业 ; 对策 ;
勐 海 县
的可持 续 发展 . 符 合 国 家 和 云 南 省 主 体 是 当 地 财 政 的 主 要 来 源 之 一 。 茶 业 在 勐 功 能 区 战 略 下 的 定 位
为 优化 开 发 区 域 、 重 点 开发 区域 、 限 制 产 经 验极 为 丰 富 . 广 泛 分 布 着 古 树 茶 和 野 长 足 发 展 . 但 也 也 应 该 看 到 还 存 在 着 不 开 发 区 域 和 禁 止 开 发 区 域 .对 人 口 、 城 生 茶树 .且茶 园基 本 不使 用化 肥 和 农 药 . 小 的 问题 。 制 约 了 当 地 茶 叶 产 业 的 进 一
镇、 国土 、 经 济等 进行 统 一规划 。 最 终 形 保 证 了 茶 叶 生产 的原 生 态 .品 质 较 好 : 勐 步 发 展 。 茶 园 面 积 和 产 量 较 大 。 但 低 产 在 成人 口、 经济 、 资 源 环 境 相 协 调 的 国 土 海 县做 为 茶树 原 产 地 . 有 十 分 丰 富 的茶 种 茶 园 所 占 比 重 较 大 。基 础 设 施 脆 弱 。

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1002021/03中国食品工业2019年以来,一款名为“问茗”的普洱茶在一线城市的茶友圈悄然流行,其原生态、有机、无污染、口感甘甜的特点,深受茶友喜爱。

它的主要原料来自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高山地区。

地处中缅边境的勐海县是个集边境、山区、多民族为一体的边疆县,曾经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

2014年,在全国推行精准扶贫政策初期,勐海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395户,涉及25114人,贫困发生率为9.74%。

“勐海县是知名的普洱茶产区,茶叶是勐海县支柱产业,更是茶农脱贫致富的法宝,但长期以来,由于落后、封闭,古茶资源走不出大山,贫穷与落后像两把巨大的枷锁,桎梏着古茶山上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茶农。

”勐海问茗茶业董事长柯寒斐瑚阿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直到2008年,他无意中走进勐海格朗和哈尼族乡和章朗千年布朗族古寨才发现,原来大山里面遍地是宝,数百年古茶树俯拾皆是,千年古茶树也时有发现。

而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守着“宝山”,却不知如何发家致富。

从那时起,他就坚定了走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之路,带领少数民族兄弟们一起摆脱贫困。

守着宝山却“要饭”格朗和哈尼族乡、章朗千年布朗族古寨的闭塞、落后是勐海县脱贫路上的一个缩影。

哈尼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在山里种了上千年的茶,但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语言不通,面对内地蓬一片 叶子 带富一方百姓文/本刊记者 钟石新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何青元指导少数民族茶农科学种植101MAR. 2021CFI 勃发展的茶叶经济,古老的茶山日益边缘化,变得固步自封和贫困。

在勐海县经营茶叶的傣族商户陶文俊和陶文富兄弟告诉记者,十多年前,他们经常看到老乡们从山上下来要饭,令人心酸却又无奈。

“采茶季节,茶农们以每公斤不到10元的价格,把鲜叶卖给进山收购的茶商。

年景好的时候,全家也只有几千元的收入。

年景差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

”柯寒斐瑚阿呷说。

种茶不挣钱,收入低,严重制约了茶农的积极性。

格朗和哈尼族乡的茶农二优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告诉记者,村里到处都是上百年的古茶树,几年前,因为茶叶不值钱,大家都不种茶了。

茶叶产业发展解决方案(3篇)

茶叶产业发展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的名优特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茶叶种植面积不足、品种单一、加工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

为推动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二、茶叶产业发展现状1. 种植面积稳步增长:近年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茶叶产量稳步增长。

2. 品种丰富多样:我国茶叶品种繁多,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等。

3. 加工技术不断进步:茶叶加工技术日益成熟,茶叶品质不断提高。

4.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市场需求旺盛,消费群体不断扩大。

5. 国际竞争力逐渐提升: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逐渐提高,出口量逐年增长。

三、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 种植面积不足: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与世界茶叶生产大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 品种单一:茶叶品种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加工技术落后:茶叶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影响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 市场竞争力不强:国内茶叶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5. 环境污染:茶叶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导致环境污染和茶叶品质下降。

四、茶叶产业发展解决方案1. 扩大茶叶种植面积(1)加强茶叶种植技术研究,提高茶叶产量。

(2)优化茶叶种植结构,发展特色茶叶品种。

(3)加大对茶叶种植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茶叶。

2. 丰富茶叶品种(1)引进国外优质茶叶品种,丰富我国茶叶品种。

(2)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3)加强茶叶品种研发,提高茶叶品质。

3. 提升茶叶加工技术(1)引进国际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和技术。

(2)加强茶叶加工技术研究,提高茶叶加工质量。

(3)培训茶叶加工人才,提高茶叶加工水平。

4. 提高市场竞争力(1)打造知名茶叶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

(2)加强市场营销,拓宽销售渠道。

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在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就,而茶文化也已经成为
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中国茶产业仍然
面临着结构性问题,在大规模生产、质量管理和市场开发等领域仍然有待
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因此,中国的茶产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满足新的
市场需求。

首先,应加强茶叶加工技术和流程改进。

中国茶叶加工技术过于依赖
传统工艺,无法达到精细化、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应采取改进措施,提
高茶叶加工技术水平,实现茶叶质量的提高和节能减排。

其次,应加强茶叶品质管理,加强质量检测,并引入先进的质量控制
系统。

为了保证茶叶质量,应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立高效、严格的
质量检测体系,完善质量标准,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数量,从而提高茶叶质量。

此外,应加强茶叶市场营销策略。

应进一步加强茶叶的市场营销,开
发新的市场,申报茶叶的更多文化和健康功效,将茶叶引入更广泛的市场。

茶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茶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茶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茶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产业,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茶业的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茶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加强茶叶生产的科技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茶叶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提升茶叶产业的竞争力。

其次,茶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加强茶叶品牌的建设。

茶叶品牌的建设是茶业
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挖掘茶叶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打造独特的茶叶品牌形象,提升茶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使茶叶品牌成为茶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再次,茶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加强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茶叶产业的软实力。

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艺表演等活动,加强对茶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升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认可度,从而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最后,茶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加强茶叶产业的国际化合作。

随着全球茶叶市
场的不断扩大,茶叶产业的国际化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加强与国际茶叶产业的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拓展茶叶的出口市场,提升茶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茶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从科技创新、品牌建设、文化传播和国际
合作等多个方面着手,以期推动茶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只有不断完善茶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优质茶叶的需求,推动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 布 朗山 乡茶 产业 发展 规划及 对 策 陶 焕 。李 正荣 ,李

浅谈布 朗 山乡茶产业发展 规划及对策
陶 焕 ,李正 荣,李 芳
(西双版纳 州勐海县勐阿镇农业综合服务 中心,云南 西双版 纳 6 护及今后发展 中产业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提 出如何做好 茶叶产业保 护及今后 发展 茶叶产业化进程的 针 对性对策,对进 一步发展和保护茶 叶产业具有积极的意 义。
古 茶树种植 资源 的多样性及有 限的面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 学考证 ,合理开发 。加大古茶树保护和管理 ,签订村规民约签 订 如何保护好茶 叶 ,以便 由于市场流通而导致 以假乱真 ,建立 茶 叶种植示范 区 ,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 3 . 1 成立布朗 山乡古茶树 资源保护领导小组 2 0 0 7年 1 1 月 3日,成立 由王德高 乡长任 组长 的布朗山布 朗族乡古茶树资源保护领导小组。 布朗山乡有古茶树资源 6 3 3 . 7 h m 。随着普洱茶价格的不断 攀升 ,尤其是古茶树 和台地茶 价格 的拉大 ,古树茶资源被破坏 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保 护好古 茶树 ,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 ,根 据《 西 双版 纳州人 民政府关 于加强古树茶保护 的意见 》的文件 精 神 ,成立 布朗山布 朗族 乡古茶树资源保护领导小组。 3 . 2班章村委会茶叶协会成立 2 0 0 6年 内 ,班章村 委会茶 叶协会成 立 。地处 大 山深处 的 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 ,因盛产无公 害大树茶而声名鹤起 ,班章 茶也因此成为西双版纳州最具代表性 的茶知名 品牌 ,成为 国内 外茶叶厂家及商贩争夺 的焦点。但 同时 ,也 给某些追求名利 的 不法商贩提供可乘之机 , 市场上 时常 出现掺假 、 冒牌的班章茶 , 让消费者一时真假难辩 。 班 章村 委会茶 叶协会 成立 后 ,实行 “ 三个统 一 ”:统一 原料收购标准 、价格 ;统一制 作标 准、方法 ;统一销售价格 。 同时 ,每次 销售 的茶 叶均标 明时 间、重量 、等级 、价 格等字 样 。没 有统 一标识 的 ,都将 被视 为 冒牌货 。全 乡共有茶 叶面 积约 4 6 6 6 . 7 h m s ,可采 摘 面积 达 3 3 3 3 . 3 h r n 2 ,无 性 系 良种 面积 1 3 8 h m2 低 产 茶 园 面 积 1 2 5 2 . 6 h m ,古 茶 园 面 积 6 3 3 . 7 h m 。 “ 十一五”期间引进陈升茶厂 ,借助企业 打造 布朗山乡茶 叶品 牌 ,并在原有勐海茶厂茶叶基地外 ,又在布朗山开发七彩云南 茶 叶茶原料基地 ,一 品堂茶叶原料基地 ,这些企业和基地 辐射 带动 了周边村寨 ,实实在在给他们带来 了实惠 ,同时驱动了整 个布 朗山乡茶叶价格整体上升 。茶产业成为全乡农 民的主要经 济来 源 ,农 民人 均茶叶收入 达 1 0 0 0元 以上 ,占到了总收入 的
之分。 2保护实施意义 茶 叶产业是布朗 山乡 的传统支柱产业 ,巩 固和提升茶叶产 业 ,对于布朗 山乡经济的健康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 对于贫困山区人 民脱 贫致 富更是具有不 可替代 的作用 。 近年来 , 布朗山乡无公害生态茶园 的建设 ,特别是 2 0 0 1~2 0 0 3年综合 扶贫开发茶叶种植项 目的实施 ,提升茶叶产业打下了 良好的基 础 。群众对茶树 由抵触到接受 ,到 自愿要求种植 ,在观念上起 了很大的变化。布朗 山乡建设无公害生态茶园 ,不仅将产生 良 好经济效益 ,也必将产生 良好 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巩 固 和提升布朗 山乡茶叶产业 ,促进布 朗山乡经济发展 ,帮助 山区 贫困人 民脱 贫致富都具有 重要 意义 。 3自然环境 状况 气 候属南 亚 热带 季风气 候。 阳光充 足 ,雨量 充沛 ,年平 均 降雨 量 1 3 7 4 mm,年平 均气 温 1 8— 2 l ℃,全年 基本无 霜或
关 键 词 :茶 叶 产 业 : 发展# L3 t , 】 ; 对 策 中 囤 分 类 号 :F 3 2 6 . 1 2 文 献 标 识码 :A
1布朗 山乡发展史 、基本情况及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布朗山乡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境 内,靠近中缅边境 ,是 著 名的普洱 茶产区 ,也是古茶 园保留得 最多的地区之一 ,方 圆 1 0 1 6 . 3 4 k m ,包括新 班章 、老班章 、老曼 峨 、曼新龙等村寨 , 其 中 ,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 已有 1 4 0 0 a 历史 。布 朗族是百濮 的 后 裔 ,他们世世 代代在此生活 ,是世界上最 早栽 培 、制作和饮 用 茶叶的民族 。 布朗山是全 国唯一的布朗族乡 ,至今保存着浓厚古朴 的的 布 朗族 民风 民俗 。全乡有 6 3 3 . 7 h m 古 茶 园,主要分 布在海拔 1 3 0 0 1 9 0 0 m的老班 章 、新 班章 、老曼 娥 、曼 糯 、帕点 、曼 新 奄 、曼捌 、曼 囡老寨和吉 良等密林中 ,而且还有苦茶和甜茶
有霜期很短 。一年有 干湿两季 ,最大蒸发量 出现在 3~4 月, 最小蒸发量 出现在 1 1~ 1 2月 ,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冬春两
季 多雾 ,夏秋 两 季多 阴雨 ,年 日照 1 7 8 2—2 3 2 3 h 。夏秋 季受 来 自孟加拉湾 的暖气 流控制 ,冬春季受来 自印度半 岛的千暖西 风气 流控 制 ,加之 北部 有哀老 山和 无量 山的屏 障作用 ,形成 “ 冬 无严 寒 ,夏无 酷署 ,四季 如春 ”的气 候特 点。布 朗山处 于绝对 高度多在 1 0 0 0—2 2 0 0 m的 中山山地 ,相对高差 5 0 0— 1 0 0 0 m,形成明显 的立体气候 。适宜农作物 和经济林木生长 。 境 内曼 囡、过贺 、拉杆 、曼迈 、结 良一带气温较高 ,适宜种植 热带作物 。 2 0 1 2年 ,全乡辖 7 个村 委会 ,5 2个 自然 村 ,6 3个村 民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