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2.4.1 单细胞生物 说课稿
初中单细胞生物说课稿模板

初中单细胞生物说课稿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节关于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单细胞生物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主题是《单细胞生物》,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导入新课首先,我们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单细胞生物吗?它们与我们人类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呈现接下来,我们通过多媒体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单细胞生物的形态和运动方式。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定义:它们是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细菌、原生动物等。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
我会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到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如细胞膜、细胞核等。
同时,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如何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生命周期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我会通过案例分析,如细菌在人体肠道中的有益作用,以及某些单细胞生物在水体污染中的指示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课堂互动在课堂互动环节,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单细胞生物,探讨其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特性。
课堂小结在课堂的最后,我会进行一个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单细胞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同时,我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
作业布置作业包括:1)绘制一种单细胞生物的细胞结构图;2)撰写一篇关于单细胞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小论文。
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对单细胞生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激发大家对生物学的兴趣,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谢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节课再见。
这就是我关于《单细胞生物》一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打下基础。
主要是以草履虫为例,详细介绍了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同时也提及了其他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衣藻等,使学生对单细胞生物的多样性有一定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引导学生关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2.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知识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实验法: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池塘中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池塘中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都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吗?2.提问:在自然界中,有没有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细胞生物。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4.1单细胞生物 课件(共24张PPT)

•寄生于人体,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 痢疾内变形虫
•有些蓝藻爆发形成“蓝藻水华”现象,造 成其他生物死亡,严重危害环境。
其它单细胞 生物
细菌
酵母菌
衣藻
草履虫
喇叭虫
眼虫
变形虫 变形虫
练一练
请你连连看
(1)纤毛 (2)表膜 (3)食物泡 (4)伸缩泡 (5)细胞核 (6)生殖方式
活动
•请两位同学模拟草履虫口气 作自我介绍,并接受同学们 的提问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变形虫
食物泡
伸缩泡
伪足
单细胞生物共同特点
• 单细胞生物共同特点:个体 微小,由一个细胞构成,能 独立的完成营养,呼吸,生 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二、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结论: 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形态大小 2、生活环境 3、结构 4、生命活动
倒转的草鞋底 一粒芝麻的1/10
有机质丰富,水流 平缓的池塘和水沟
4.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
4 纤毛 运动
细胞核
3
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遗传物质
进食的部位
5 口沟
1 表膜
呼吸和排泄
2 细胞质
6 食物泡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7 伸缩泡
排泄废物
• 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 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3、草履虫生活在( D )
A海水中 B人体中 C土壤中 D池塘或水沟
4、观察草履虫时,常放一些棉花纤维,目的是
(B )
A固定草履虫 B使草履虫运动缓慢,便于观察
2023年单细胞生物说课稿(7篇)

2023年单细胞生物说课稿(7篇) 单细胞生物说课稿篇一(一)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生物与环境”这一节是教材主题四“生态系统”的开篇节,本节内容的学习将为后面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类型”、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让学生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懂得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主要分三个模块:你知道吗、学习与探究、拓展与视野,本课的教材内容是在讲述了植物界和动物界对环境普遍存在的适应性之后,又利用各类图片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式,着重讲述了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适应现象,以突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主题。
在本节的最后,也指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如果生物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原来的适应就将变为不适应。
二、教学目标根据内容的分析和二期课改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2、知道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3、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和行为,初步学会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
2、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讲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是保护濒危生物的重要举措之一。
2、体会生物与环境之间长期形成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1、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2、学会比较和区别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二)教学难点(1)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比较。
(2)认识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四、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初一科学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非生物环境的因子:如水、阳光、土壤等,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现在又经过半年多生命科学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观察,实验,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已具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2.4.1 单细胞生物 教案

一、教学设计表活动设计媒体使用及分析教师精心设计微课内容,布置任务,并发放给学生,学生完成视频的观看并完成导学案课时作业部分的内容;教师通过批改作业的统计功能及时汇总观看结果,了解学生对作业的完成和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内容,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可以将遇到的疑难困惑,发送到云平台上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
让学生按照所要完成的目标,学习草履虫结构与生理活动特点、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微课程,借助班级空间教育云平台进行质疑和讨论,抓住了纠正错误的最佳时机。
教师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收集学生提出的疑问和有价值的问题。
将学习资源发送到学生端,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重复观看,根据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
学生在作业平台输入课前预习内容的填空答案,电脑自动检查,把每个人的预习情况直接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
课上先播放草履虫形态结构与生理活动特点的视频,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讨论,完成草履虫结构和功能的填图。
学生把答案拍照发送到云平台,教师挑选每个小组的例子让学生进行互评,师生之间互相评价,总结出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得出结播放草履虫的视频让学生对于草履虫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利于学生对草履虫结构和功能的记忆和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通过拍照提交到云平台,教师能选出学生典型答案投在大屏幕上,便于学生分析,讨论,查找不足。
教师通过使用平板的互动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播放小视频,让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弊。
师生共同分析赤潮形成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排放污水中的无机盐是引发赤潮的根本原因。
教师利用教学一体机,向学生机发送习题,学生在学习机上答题完毕后提交学生的习题答案直接由互动课堂平台检查,并且生成课堂报告,明确地看出学生在哪个知识点上存在不足,以及哪名同学这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够好。
然后教师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讲解。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4.1单细胞生物-教案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第一节单细胞生物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在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就提到——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本节内容又是在学习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之后开始的,所以与细胞相关的知识是本节学习内容的知识基础。
而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同学们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它是怎样进行生命活动的,更不了解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是如何反应的。
这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学生能否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能否说出草履虫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能否使用显微镜观察到草履虫,能否设计和进行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
据此教师可进行如下教学设计:1.利用草履虫模型,让学生自学,并对图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提出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是如何完成吃喝拉撒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从而理解草履虫怎样进行消化、吸收、排遗、排泄等生命活动过程。
3.在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的实验中,加强对显微镜使用的指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体会草履虫对不同刺激作出的反应时,理解草履虫能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
2.说出单细胞生物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过程。
3.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能力目标:1.通过对草履虫“吃喝拉撒”的猜想和交流,培养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实验,学会科学探究,加强显微镜的熟练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模型学习和“吃喝拉撒”的猜想、合作学习,增强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课前准备1.草履虫模型每组一个。
2.采集、培养好草履虫。
准备好“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所需的实验器材。
七年级生物上册 2.4.1单细胞生物说课课件 新版苏教版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法分析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 本节课来自于苏教版初一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章第 三节 , 主要两部分内容组成 , 单细胞生物的形态 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以及单细胞生物対环境变化 的反映 ,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能够了解单细胞生 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 通过观察草履虫 的形态和结构 , 只能解决单细胞动物存在的事实 , 而不能让学生认同单一细胞可以构成生物。所以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单细胞生物能够対外界刺激 产生反映 , 从而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是本 节课的难点内容。
唾液腺、汗腺、 外分泌腺
肠腺、胃腺、 肝脏等
性腺等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无导管 , 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 周围的毛细血管里。
外分泌腺 有导管 , 分泌物由导管排出。
腺体类别 有无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内分泌腺 无
由血液输送
外分泌腺 有
由导管输送
实例
性腺… 唾液腺…
• 观察教材p97〞人体主要的内分 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如下图
6.右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 中的变化情况 , 据图回答 : (1)图中曲线乙表示_蛋__白__质____的消化。 (2)从图中看 , 淀粉最终在_小_肠_____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下面是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対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 , 设计 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分析完成以下问题 :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
▪ 〔1〕给草履虫怎样的刺激 ? ▪ 〔2〕怎样做才能既刺激它又不伤害它 ? ▪ 〔3〕如何观察和比较草履虫対差别刺激的反映 ? ▪ 〔4〕需要対照实验吗 ?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上 2.4.1 单细胞生物 教案 (1)

教学环节教师教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首先让学生回忆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什么构成的,然后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部分单细胞生物,例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之后问学生上图所示的这些生物有的生活在池塘中,有的飘浮在空气中,有的附着在物体的表面,但是我们却看不见它们,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你能找出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吗?让学生通过观察引出课题单细胞生物板书本节课标题:单细胞生物学生回答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并观察课件中的图片。
学生可能回答:看不见是因为它们个体太小,共同点是都有一个细胞核,都有细胞质,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等等。
让学生回忆生物体的组成,为本节课学习单细胞生物打好基础,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直观形象地展示部分单细胞生物的图片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身边的单细胞生物图片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物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
阅读教材首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51-52页内容,找到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及生殖方式,并要求学生在教材上做标注。
板书草履虫生活环境、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及生殖方式。
之后提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问题的答案并用多媒体展示。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找出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及生殖方式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草履虫一般生活在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或水沟中,体长为150~300μm,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全身自主学习组织学生阅读教材52页内容,找到变形虫的生活环境、大小、形态结构及伪足的形成和功能,并要求学生在教材上做标注。
板书变形虫生活环境、大小、形态结构及伪足的形成和功能。
之后提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问题的答案并用多媒体展示。
布满纤毛。
结构包括伸缩泡、细胞核、食物泡、纤毛、口沟、细胞质、表膜、胞肛,是分裂生殖的。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找出变形虫的生活环境、大小、形态结构及伪足的形成和功能并回答教师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