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域服务器安装教程

合集下载

局域网服务器的搭建服务器的安装

局域网服务器的搭建服务器的安装

局域网服务器的搭建 - 服务器的安装简介一个局域网服务器是一个用于在局域网中提供各种服务的计算机。

搭建一个局域网服务器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共享文件、打印机和其他资源,提供内部网站和应用程序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安装一个局域网服务器。

步骤1. 硬件准备在安装局域网服务器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个适合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

这台计算机应该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存储空间来运行所需的服务。

另外,确保计算机和局域网的连接是正常的,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连接。

2. 选择操作系统局域网服务器可以运行多种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 Server、Linux和BSD等。

根据你的需求和熟悉程度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

对于初学者来说,Windows Server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有较为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广泛的应用支持。

而对于更高级的用户来说,Linux可能更具优势,因为它更稳定、安全,并且有丰富的命令行工具和应用程序。

3. 安装操作系统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会因选择的操作系统而有所不同。

对于Windows Server来说,可以从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媒体,并按照安装向导的指示进行安装。

而对于Linux来说,可以选择一个流行的发行版,比如Ubuntu、CentOS或Debian,并按照它们的文档进行安装。

4. 安装所需的服务安装好操作系统之后,就可以开始安装所需的服务了。

这些服务可以包括Web 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对于Windows Server来说,可以使用Windows Server Manager来安装所需的服务。

而对于Linux来说,可以使用包管理器,比如APT或YUM来安装所需的软件包。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搭建一个Web服务器,可以安装Apache或Nginx来作为Web服务器软件。

如果你想搭建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安装MySQL或PostgreSQL来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5. 配置服务器安装完所需的服务之后,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以满足你的特定需求。

域环境搭建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域环境搭建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域环境搭建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搭建域环境是在网络中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系统环境,用于管理和共享资源。

在很多企业和组织中,域环境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管理网络用户、计算机、打印机等资源。

域环境搭建的过程,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环境的搭建步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硬件环境搭建步骤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保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而在软件环境搭建步骤中,需要安装和配置操作系统、域控制器等软件,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域环境搭建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搭建一个高效的域环境,提高系统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域环境搭建的概念和意义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为准备工作、硬件环境搭建步骤和软件环境搭建步骤三个小节来详细讨论如何搭建域环境。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探讨搭建域环境的意义,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了解到如何从头开始搭建一个完整的域环境,并对其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1.3 目的在搭建域环境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本文的目的。

本文旨在指导读者如何正确搭建一个稳定、安全的域环境,以满足企业或组织中对于统一管理、安全控制和资源共享的需求。

通过本文的指导,读者可以了解到域环境搭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具体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搭建步骤,从而为实际的工作中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读者可以在搭建域环境的过程中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和问题,确保顺利完成搭建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推广,能够促进域环境搭建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为更多用户提供帮助和支持。

愿本文能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收获,实现预期的目的。

2.正文2.1 准备工作在进行域环境搭建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顺利完成整个过程。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1.明确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搭建域环境的目的和需求。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 服务器安装指南说明书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 服务器安装指南说明书

This guide describes the minimum steps you must perform to power on and boot your server for the first time.Before installing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check for late breaking information about patches and known rmation found in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Product Notes supersedes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documents.Detailed installation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in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Installation Guide ,which is available at the Sun documentation web site:/app/docs/prod/servers.entry#hicSafety and Compliance InformationBefore performing an installation,refer to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for safety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Important Safety Information for Sun Hardware Systems (816-7190)–Printed document included in the ship kit.■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Safety and Compliance Manual (820-5582)–Available online at the Sun documentation web site.Prepare the Site for Installation1.Verify power,air conditioning,and floor area requirements.See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Site Planning Guide.2.Check the delivered items against the “LIST OF ATTACHMENT”that came with the server.Register the System1.Locate the serial number for your system or the customer information sheet that came with the system.2.Go to the following web site to register your system:/service/warranty/index.xml#regSun SPARC ® Enterprise M3000Server Getting Started GuideInstall Optional ComponentsBefore installing the server into the rack,you must first install any optional components that you ordered with the server,such as DIMMs,PCIe cards,and so on.Refer to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Service Manual for the instructions on installing optional components.Mount the System In a RackFor rackmounting instructions,refer to the instructions in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Rack Mounting Guide (online)and the Rail Kit Instructions which ships with the rails.Installation Steps for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For quick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follow these steps.For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see the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Installation Guide .Caution –Make sure that the AC power source circuit breaker is in the OFF position beforeplugging in the AC power cables.▼Connecting the Cables1.Connect the power cables to the power supply units on the rear panel of the server.2.Connect the power cables to AC power supply system.This server is shipped with grounding-type (three-wire)power cables.Always connect the power cables into grounded power outlets.FIGURE 1Rear Panel of the ServerFigure Legend Location NumberComponent1Power supply unit 2PCIe slot3Serial port (for XSCF)4LAN port (for XSCF)5Gigabit Ethernet (GbE)port (for OS)12345e the brown RS232C cable (serial cable,RJ-45to DB-9)supplied with the server,and connect theadministration console to the serial port (see FIGURE 1,#3)on the rear panel of the server.You can use any of the following devices with a DB-9serial port as the administration console:ASCII terminal,workstation,terminal server (or a patch panel connected to a terminal server),or personal computer.A Serial-to-USB port adapter may be required for laptops.▼Initialize the XSCFThe following steps will log in to the XSCF Shell and initialize the XSCF settings.XSCF is a system control facility to set up and control the server.1.Set the mode switch on the operator panel to the Service mode ().The key for the operator panel is supplied with the server.FIGURE 2Operator Panel2.Turn the AC power source circuit breaker to "ON".After AC power is turned on,the server starts the XSCFinitialization that can take up to 5or more minutes.When the initialization completes,the XSCF STANDBY LED ()on the operator panel lights.3.After the XSCF initialization completes,enter default at the login prompt.Figure Legend Location No.Name1POWER LED 2XSCF STANDBY LED 3CHECK LED 4Power button5Mode switch (Key switch)login:default123454.Operate the mode switch within one minute according to the messages to change the mode switch.A login authentication timeout will occur after one minute.5.Confirm that the XSCF Shell prompt is displayed on the administration console.6.Initialize the XSCF settings.The following are the required settings for installation.To apply the settings,the XSCF unit must be reset with the applynetwork and rebootxscf commands.For details on the setting procedure,see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M4000/M5000/M8000/M9000Servers XSCF User’s Guide .7.Log in to the XSCF Shell with the user account and password that were set in the Step 6.▼Power On the Server1.The following steps will power on the server.a.Confirm that the mode switch on the operator panel is set to the Service mode ().b.From the XSCF Shell,enter the following console command:This switches you from the XSCF Shell to the domain console.c.Confirm that the XSCF STANDBY LED ()on the operator panel is on.d.Push the Power button ()on the operator panel to power on the server.The server starts and begins a self-diagnosis.Confirm that no error messages are displayed on the administration console during the boot process.e.Confirm that the POWER LED ()on the operator panel is turned on.f.Confirm that ok prompt is displayed on the domain console.The ok prompt is displayed after the self-diagnosis completes.Change the panel mode switch to Locked and press return...Leave it in that position for at least 5 seconds.Change the panel mode switch to Service, and press return...XSCF>SettingsCommandRegistration of an XSCF user account,password,and user privilegesRegistration of an user account of a field engineer (FE)(for maintenance)adduser ,password ,setprivileges Date and time settingssetdate ,settimezone Confirmation of the XSCF host public key showsshSSH/telnet settingssetssh ,settelnet Network interface,routing,and DNS-related settings setnetwork,setroute ,setnameserver etc.Altitude administration setting setaltitude Dual power feed option settingsetdualpowerfeedXSCF>console -d 0Connect to DomainID 0?[y|n]:yg.Press the Enter key,and then press the"#"and“.”(period)keys.This switches you from the domain console to the XSCF Shell.h.From the XSCF Shell,execute the fmdump command or showlogs command,and confirm that no errorsare found.2.Connect the system control network to a LAN port(see FIGURE1,#4)on the rear panel of the server withan Ethernet cable.3.Verify th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by using the following commands on the administration consoleconnected to the system control network.Command Prompt Descriptionshowhardconf XSCF Shell All the components installed in the server and their statuses are displayed.Confirm that no asterisk(*)is displayed in front of any FRUs.showhardconf-u XSCF Shell Check the number of FRUs mounted on the server against the“PRODUCTTEST RECORD“that came with the server.probe-scsi-all ok Prompt Confirm that the CD-RW/DVD-RW drive unit and hard disk driveinstalled in the server are recognized.show-devs ok Prompt Confirm that each installed PCIe card is recognized.To switch from the XSCF console to the ok prompt,enter the console-d0command.To switch from the ok prompt to the XSCF console,press the enter key,and then press the"#"and"."(period)keys.4.Install additional hardware or peripheral devices.If not needed,proceed to the Step5.For details on how to add optional devices,such as additional memory or an additional PCIe card,see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s Service Manual.To add an additional storage device or other peripheral device,see the manual supplied with the device.5.The following steps will connect the domain to the user network.If you isolate the domain from thenetwork,proceed to the Step1.The user network is a network which enables users to access the domain.a.Connect one end of an Ethernet cable to a GbE port(for the OS)(see FIGURE1,#5)on the rear panel ofthe server.You can connect the Ethernet cable to a GbE port(for the OS)or to the LAN port on a LAN card mounted in a PCIe slot(see FIGURE1,#2).b.Connect the other end of the Ethernet cable to the customer’s network environment.▼Boot the Solaris Operating System1.The following steps will boot the Solaris TM Operating System.The Solaris OS is preinstalled in the slot0of the hard disk drives.a.From the ok prompt of the domain console,execute the boot command.ok bootb.After the login prompt is displayed,log in with root account.2.Confirm the status of hardware operations and device connection by using SunVTS.For details,see the SunVTS User’s Guide.Manual Code C120-E549-01EN Part No. 820-5581-10, Rev. A October 2008Sun Microsystems, Inc.3.Make the initial settings for the domain.For details,see th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M4000/M5000/M8000/M9000Servers Administration Guid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Related DocumentationSun Contact InformationSystem Planning and Site Preparation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Overview Guid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Site Planning Guide System Installation •Sun SPARC Enterprise Equipment Rack Mounting Guid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Installation Guide Administration•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Product Notes•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M4000/M5000/M8000/M9000Servers Administration Guide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M4000/M5000/M8000/M9000Servers XSCF User’s Guide•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M4000/M5000/M8000/M9000Servers XSCFReference ManualRepair and Troubleshooting •Sun SPARC Enterprise M3000Server Service ManualTopicURLTechnical support/service/contacting Submitting comments on this document /hwdocs/feedback Patch and firmware updates/support/index.jspCopyright 2008Sun Microsystems,Inc.All rights reserved.FUJITSU LIMITED provided technical input and review on portions of this material.Copyright 2008Sun Microsystems,Inc.Tous droits réservés.Entrée et revue tecnical fournies par FUJITSU LIMITED sur des parties de ce matériel.。

DELLR730服务器配置RAID与安装服务器系统以及域的控制详细图文教程

DELLR730服务器配置RAID与安装服务器系统以及域的控制详细图文教程

DELLR730服务器配置RAID与安装服务器系统以及域的控制详细图⽂教程最近公司采购了⼀台DELL R730服务器,正好找到了下⾯的教程,特分享⼀下CPU:e5-2609 v3 内存2*8GB 硬盘:4*2TB 阵列卡:H330,忘记拍安装导轨及上架的图⽚了,这个已经装上机柜了。

⾸先开机进⾏RAID配置在启动界⾯显⽰按CTRL+R的画⾯的时候,按CTRL+R进⾏到虚拟磁盘管理器界⾯这⾥忘记拍图了,在⽹上找的图⽚⾸先进⼊到VG MGMT菜单(这⾥可以⽤CTRL+NT和CTRL+P切换菜单)按F2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的虚拟磁盘RAID LEVEL选项,可以看到所⽀持的RAID级别,根据硬盘数量的不同,这⾥显⽰的也会有区别,我有4块2T硬盘,做RAID5。

这⾥选择RAID5回车确定。

由于划分RAID5后,硬盘总⼤⼩还有6TB,⼤于2TB不⽀持BIOS启动,先划分个⼩磁盘安装系统。

勾选要加⼊RAID的磁盘,在VD SIZE处输⼊磁盘容量做完RAID的效果CTRL+N切换到 PD MGMT菜单,可以看到磁盘的状态为ONLINE。

这⾥不⽤保存,直接ESC退出重启即可。

下⾯接着来安装操作系统,我这⾥安装的是WINDOWS SEVER 2008 R2重启到这个界⾯,按F10进⼊到Lifecycle Controller界⾯选择OS部署第⼀项是先设置RAID,由于刚才已经设置过了,所以选择下⾯的选项,直接安装系统。

(DELL客户不建议在这⾥做RAID,所以在开机时先按CTRL+R,在虚拟磁盘管理器界⾯配置了RAID。

)启动模式选择BIOS,选择系统为2008选择⼿动模式,把系统光盘放⼊光驱。

检查没有问题,点击完成并重启。

重启后,开始安装2008server此服务器主要⽤来做⽂件服务器,所以选择企业版完全安装,注意不要选为服务器核⼼安装了。

这⾥⼤家都知道了,选择⾃定义安装完毕,见到熟悉的登录界⾯。

安装域控制器并将工作站加入到域中指南课件

安装域控制器并将工作站加入到域中指南课件
安装域控制器并将工 作站加入到域中指南
目录
CONTENTS
• 安装域控制器 • 将工作站加入到域中 • 验证域控制器和工作站加入 •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安装域控制器
准备工作
确定网络环境
检查网络连接是否稳定,确 保DNS服务器正常运行。
准备安装介质
获取Windows Server操作 系统安装光盘或ISO文件, 以及所需的域控制器软件包。
解决方案
根据错误代码查找相应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查看系统 日志或联系技术支持获取帮助。
问题3
加入域后无法登录
解决方案
检查工作站的账户和密码是否正确,确认域控制器上的 用户账户和组设置是否正确配置。
其他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1
域控制器无法正常工作
问题2
工作站无法访问网络资源
解决方案
检查域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配置,确保其满足系统要求。 同时,检查域控制器的网络连接和防火墙设置,确保其能 够正和工
作站加入
验证域控制器
确保域控制器已正确安装并运行
可以通过检查域控制器的系统日志和事件查看器来确认其正常运行。
验证DNS设置
确保域控制器能够正常解析域名,可以通过ping命令测试DNS解析是否正常。
检查AD(Active Directory)服务状态
可以使用ADSI编辑器或类似工具检查AD服务是否正常运行。
将工作站加入到域中
配置工作站网络设置
在目标工作站上,将网络设置配置为与域控制器在同一个域或工作组中。
启动计算机并进入操作系统
启动目标工作站,并确保能够正常进入操作系统。
将工作站加入到域中 使用具有足够权限的域用户账户登录到工作站,并按照提示将工作站加入到域中。根据具体的操作系统 和域环境,加入域的操作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

安装设置windows2003域服务器

安装设置windows2003域服务器

安装设置windows2003域服务器点开始,运行,DCPROMO先建AD活动目录,然后客户端配置好AD的DNS,然后加到域里面,然后在DC上面打开域安全策略,里面有你要的设置。

Windows Server 2003 部署通用结构分步指南第一部分:将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为域控制器本文档是一个分步指南系列的第一部分,该分步指南介绍如何建立通用网络结构以部署Microsoft WindowsServer 2003 操作系统。

后续的指南均建立在此基础结构之上,它们详细介绍了常见用户使用方案的配置情况。

本指南首先介绍如何安装WindowsServer 2003 操作系统和Active Directory。

本页内容简介概述服务器安装附录A:Active Directory 成员其他资源简介逐步式指南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部署分步指南提供了很多常见操作系统配置的实际操作经验。

本指南首先介绍通过以下过程来建立通用网络结构: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配置Active Directory;安装Windows XP Professional 工作站并最后将此工作站添加到域中。

后续分步指南假定您已建立了此通用网络结构。

如果您不想遵循此通用网络结构,则需要在使用这些指南时进行适当的修改。

通用网络结构要求完成以下指南:• 第一部分:将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为域控制器• 第二部分:安装Windows XP Professional 工作站并将其连接到域在配置通用网络结构后,可以使用任何其他分步指南。

注意,某些分步指南除具备通用网络结构要求外,可能还需要满足额外的先决条件。

任何额外的要求都将列在特定的分步指南中。

指南要求以下是通用结构的硬件要求。

项目数量注释服务器1可以运行Windows Server 2003工作站根据需要可以运行Windows XP Professional网络集线器根据需要建议使用专用网络远程访问硬件根据需要用于测试慢速链接和远程连接网络接口卡根据需要100 MB 卡UPS可选保护服务器打印机可选打印配置信息和其他测试信息注意:• 基于Intel 处理器且运行Windows Server 2003 的服务器必须至少有128 MB RAM。

ftServer2510 4410 6210系统安装与配置

ftServer2510 4410 6210系统安装与配置

Stratus ftServer 2510 4410 6210系统安装与配置A、安装前的场地准备事项机柜—ftServer 容错服务器有机架式(RackMounted) 和塔式(Pedestal) 两种,如果用户购买的是机架式服务器,那么需要事先准备好一个机柜。

这个机柜必须19 英寸宽,并符合EIA 310-D 标准。

机柜通常条件是19 英寸宽、40 英寸深、前架与前门的距离为3 英寸以上,后架与后门的距离为6 英寸以上,前后架的间距为24.5 至30 英寸之间,机柜内有良好的空气循环条件,通常柜顶安装有排风风扇,对机柜高度没有要求,但机柜中至少有4U 以上的空间供ftServer 安装。

机柜后部应事先安装好两路PDU( 电源接线板)。

显示器、键盘鼠标—如果用户没有从Stratus 购买显示器或键盘鼠标,应事先准备好这些外部设备。

显示器必须有15 针的D-sub 接头;键盘和鼠标都是USB 接口;电源—ftServer 服务器需要使用两路电源;为保证服务器的安全运行,建议至少其中的一路使用UPS 输出的电源;整个ftServer2500 、4400、6200 服务器的运行功率大约在1000 瓦至1500 瓦之间,输入电源要求为200-240VAC,50-60Hz。

场地—容错服务器通常被用于关键业务的处理,一般不会定期关机,所以其运行场地必须保持干净整洁(符合ISO14644-1 class 8 标准),并具有良好的光线,以便工作人员观察服务器上的各种指示灯;机柜前后应有一定的空间,供工作人员打开机柜门进行操作;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5℃至35℃之间,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至80% 之间。

网线—ftServer 服务器有4 个内置RJ45 接口的1000M 以太网端口,通常会组成两个虚拟的网卡,实现容错功能的对外联络;用户应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网线和交换机端口。

如果用户购买了VTM 部件,该部件也有两个100M 以太网口,可供用户对服务器进行内部管理,用户也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网线和交换机端口。

域服务器搭建教程

域服务器搭建教程

域服务器搭建教程域服务器搭建教程域服务器是用于管理网络中所有计算机的中央服务器,它可以实现统一管理用户账号、权限控制、文件共享等功能,提高网络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域服务器的搭建过程。

第一步,选择适合的服务器首先需要选择一台合适的服务器来搭建域服务器。

服务器需要具备足够的硬件配置和稳定的网络连接,建议选择品牌服务器。

另外,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也需要支持域服务器的搭建,如Windows Server 2019。

第二步,安装服务器操作系统将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或U盘插入服务器,重启服务器,按照界面提示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服务器的相关配置,如IP地址、DNS服务器等。

确保服务器的网络连接正常。

第三步,配置域控制器安装完成操作系统后,打开“服务器管理器”工具,点击“添加角色和功能”,选择“角色基于功能或现有服务器安装”,选择“域控制器”的安装。

按照向导的提示进行域控制器的配置,创建新的域或加入现有的域。

第四步,创建域用户域控制器配置成功后,可以使用域管理员账号登录服务器。

在“服务器管理器”工具中,点击“工具”,选择“活动目录用户和计算机”,进入“活动目录用户和计算机”,点击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用户”,根据需要填写用户信息。

第五步,配置域用户权限为了管理网络中的用户权限,可以在“活动目录用户和计算机”中,点击右键选择“属性”,进入用户属性界面,选择“成员资格”选项卡,配置用户的所属群组、权限等。

第六步,配置文件共享域服务器也可以实现文件共享的功能。

在“服务器管理器”工具中,点击“文件和存储服务”,选择“共享”,右键点击“新建共享”进行共享文件夹的配置。

还可以设置共享的访问权限、配额等。

第七步,连接域服务器在客户端计算机上,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系统和安全”,点击“系统”,选择“计算机名、域和工作组的更改”,点击“网络ID”进行域加入的配置。

输入域服务器的名称,根据提示进行后续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控制服务器教程韩奇整理把一台成员服务器提升为域控制器(一) 目前很多公司的网络中的PC数量均超过10台:按照微软的说法,一般网络中的PC数目低于10台,则建议建议采对等网的工作模式,而如果超过10台,则建议采用域的管理模式,因为域可以提供一种集中式的管理,这相比于对等网的分散管理有非常多的好处,那么如何把一台成员服务器提升为域控?我们现在就动手实践一下:本篇文章中所有的成员服务器均采用微软的Windows Server 2003,客户端则采用Windows XP。

首先,当然是在成员服务器上安装上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成功后进入系统,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这台成员服务器指定一个固定的IP,在这里指定情况如下:机器名:ServerIP:192.168.5.1子网掩码:255.255.255.0DNS:192.168.5.1(因为我要把这台机器配置成DNS服务器)由于Windows Server 2003在默认的安装过程中DNS是不被安装的,所以我们需要手动去添加,添加方法如下:“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然后再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则可以看到如下画面:向下搬运右边的滚动条,找到“网络服务”,选中:默认情况下所有的网络服务都会被添加,可以点击下面的“详细信息”进行自定义安装,由于在这里只需要DNS,所以把其它的全都去掉了,以后需要的时候再安装:然后就是点“确定”,一直点“下一步”就可以完成整个DNS的安装。

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请保证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光盘位于光驱中,否则会出现找不到文件的提示,那就需要手动定位了。

安装完DNS以后,就可以进行提升操作了,先点击“开始—运行”,输入“Dcpromo”,然后回车就可以看到“Active Directory安装向导”在这里直接点击“下一步”:这里是一个兼容性的要求,Windows 95及NT 4 SP3以前的版本无法登陆运行到Windows Server 2003的域控制器,我建议大家尽量采用Windows 2000及以上的操作系统来做为客户端。

然后点击“下一步”:在这里由于这是第一台域控制器,所以选择第一项:“新域的域控制器”,然后点“下一步”:既然是第一台域控,那么当然也是选择“在新林中的域”:在这里我们要指定一个域名,我在这里指定的是,这里是指定NetBIOS名,注意千万别和下面的客户端冲突,也就是说整个网络里不能再有一台PC的计算机名叫“demo”,虽然这里可以修改,但个人建议还是采用默认的好,省得以后麻烦。

在这里要指定AD数据库和日志的存放位置,如果不是C盘的空间有问题的话,建议采用默认。

这里是指定SYSVOL文件夹的位置,还是那句话,没有特殊情况,不建议修改:第一次部署时总会出现上面那个DNS注册诊断出错的画面,主要是因为虽然安装了DNS,但由于并没有配置它,网络上还没有可用的DNS服务器,所以才会出现响应超时的现像,所以在这里要选择:“在这台计算机上安装并配置DNS,并将这台DNS服务器设为这台计算机的首选DNS服务器”。

“这是一个权限的选择项,在这里,我选择第二项:“只与Windows 2000或Window 2003操作系统兼容的权限”,因为在我做实验的整个环境里,并没有Windows 2000以前的操作系统存在”这里是一个重点,还原密码,希望大家设置好以后一定要记住这个密码,千万别忘记了,因为在后面的关于活动目录恢复的文章上要用到这个密码的。

这是确认画面,请仔细检查刚刚输入的信息是否有误,尤其是域名书写是否正确,因为改域名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有的话可以点上一步进入重输,如果确认无误的话,那么点“下一步”就正式开安装了:几分钟后,安装完成:点完成:点“立即重新启动”。

然后来看一下安装了AD后和没有安装的时候有些什么区别,首先第一感觉就是关机和开机的速度明显变慢了,再看一下登陆界面:多出了一个“登陆到”的选择框:进入系统后,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属性”,点“计算机”怎么样?和安装AD以前不一样吧,其它的比如没有本地用户了,在管理工具里多出么多图标什么的,这些将在以后的文章里讲述,这里就不再详谈了。

把一台成员服务器提升为域控制器(二)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把一台名为Server的成员服务器提升为了域控制器,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如何把下面的工作站加入到域。

由于从网络安全性考虑,尽量少的使用域管理员帐号,所以先在域控制器上建立一个委派帐号,登陆到域控制器,运行“dsa.msc”,出现“AD用户和计算机”管理控制台:先来新建一个用户,展开“”,在“Users”上击右键,点“新建”-“用户”:然后出现一个新建用户的向导,在这里,我新建了一个名为“swg”的用户,并且把密码设为“永不过期”。

这样点“下一步”,直到完成,就可以完成用户的创建。

然后在“”上点击右键,先择“委派控制”:就会出现一个“委派控制向导”:点击“下一步”:点击中间的“添加”按钮,并输入刚刚创建的“swg”帐号:然后点“确定”:再点“下一步”:在上面的画面中,暂时不需要让该用户去“管理组策略链接”,所以在这里,仅仅选择“将计算机加入到域”,然后点“下一步”:最后是一个信息核对画面,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话,直接点“完成”就可以了。

接下来转到客户端,看看怎么把XP进来,在实验中采用的客户端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专业版,需要大家注意的是Windows XP 的Home版由于针对的是家庭用户,所以不能加入域,大家别弄错了哟,我们先来设置一下这台XP的网络:计算机名:TestXPIP:192.168.5.5子网掩码:255.255.225.0DNS服务器:192.168.5.1,设置完网络以后,在“我的电脑”上击右键,选“属性”,点“计算机名”。

在这里把“隶属于”改成域,并输入:“”,并点确定,这是会出现如下画面:输入刚刚在域控上建的那个“swg”的帐号,点确定:出现上述画面就表示成功加入了,然后点确定,点重启就算OK了。

来看一下登陆画面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看到那个“登陆到”了吧,可以选择域登陆还是本机登陆了,在这里选择域“DEMO”,这样就可以用域用户进行登陆了。

进入系统后,在“我的电脑”上击右键,选“属性”,点“计算机名”:看到用黑框标出来的地方和没有加入到域的时候的区别的吧?当把下面的客户端加入到域后,如果域控制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死机的话,那么,会发现下面的客户机无法登陆到域,所以再建立一台域控制器,用来防止其中一台出现意外损坏的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后来建立的那台域控制器叫额外域控制器。

来看看额外域控制器的建立过程吧: 当然网络设置永远是在第一步的:计算机名:BserverIP:192.168.5.2子网掩码:255.255.255.0DNS:192.168.5.1既然是提升为域控制器,那么DNS组件也是要添加的,添加方法和我的第一篇文章中所定的一样,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添加完成后,同样是点击“开始”-“运行”-“dcpromo”:出现的向导和操作系统兼容性同安装第一台域控时是一样的,唯一要注意的是下面的那个画面:安装第一台时选择的是“新域的域控制器”,这里要选择的是“现有域的额外域控制器”,然后点“下一步”:在这里,输入域的管理员帐号的密码,在“域”里填入相应域的DNS全名或NetBios名,点“下一步”:在这里一定要填入现有域的DNS全名,然后再点“下一步”,接下去的操作和安装第一台域控制器时是一样的,所以就不再写下去了,直到完成就可以了。

至于在两台域控制器的域环境下,其中一台损坏,如何让另一台接替工作,我将在以后的文章一一详解。

如果大家在前面的配置中碰到什么问题,欢迎大家给我发来E-Mail,,我的E-Mail地址是:hzswg@。

如果本人的文章中有什么错误之处,也请大家来信指正,谢谢!活动目录之用户配置文件关于域用户的开设在前面的文章中(如何把一台成员服务器提升为域控制器(一)、(二))已经涉及过了,所以在这里开设用户的方法就不再重复了,本篇文章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用户配置文件。

首先,什么是用户配置文件?根据微软的官方解释:用户配置文件就是在用户登陆时定义系统加载所需环境的设置和文件和集合,它包括所有用户专用的配置设置。

用户配置文件存在于系统的什么位置呢?那么用户配置文件包括哪些内容呢?来给大家看一副截图:用户配置文件的保存位置在:系统盘(一般是C盘)下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文件夹下,有一个和你的登陆用户名相同的文件夹,该用户配置文件就保存在这里,顺便提示一下,如果本机和域上有一个同名用户,并且都登陆过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在同名文件夹后面拖后缀的情况,举个例子:比如在一个域()里面有一台计算机(testxp),本地有一个swg的帐号,域上也有一个swg的帐号,并且都登陆过这台计算机,那么会发生如下情况:本地帐号先登陆:那么本地的swg的用户配置文件夹为swg,而域用户的用户配置文件夹为swg.demo。

域帐号先登陆:那么域用户的用户配置文件夹为swg,本地用户的配置文件夹为swg.testxp。

通过上面的截图,我们可看出,用户配置文件包括桌面设置、我的文档、收藏夹、IE设置等一些个性化的配置。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Documents and Settings”文件夹下有一个名为“All Users”的文件夹,如果你在这个文件夹下的“桌面”文件夹下新建一个文件的话,你会发现所有用户在登陆时的桌面上都有这个文件,所以这个文件夹里的配置是对这台计算机的每个用户均起作用的。

当网络变成域构架后,所有的域用户可以在任意一台域内的计算机登陆,当你在一台计算机上的用户配置文件修改后,你会发现到另一台计算机上登陆时,所有的设置还是原来的,并没有发生修改,这是因为用户的配置文件是保存在本地的,不管是域用户还是本地用户,都是保存在那台登陆的计算机上。

我们可以在“我的电脑”上击“右键”,选“属性”,点“高级”,然后在“用户配置文件”里点“设置”:请注意“类型”里用红框标出的部分,全部是“本地”,这就说明用户配置文件保存在本地,那么如何才能让用户的配置文件随着帐号走,也就是不管用户在哪台计算机上登陆都能保持用户配置文件一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漫游用户配置文件,原理就是把用户配置文件保存在一个网络的公共位置,当用户在计算机上登陆里,会从网络公共位置把用户配置文件下载到本地并加以应用,然后当用户注销时,会把本地的用户配置文件同步到网络公共位置,以保证公共位置用户配置文件的有效性,以便下一次使用。

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个功能呢?现在就来实践一下:首先,要在一个网络的公共位置开设一个共享文件夹,用来存放用户配置文件,在个实验里,就在域控制器上开设一个为share的共享文件夹,并开放权限:然后,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双击“AD用户和计算机”,并选中相应的用户,这里以“swg”帐号为例:在“swg”帐号上双击,然后选“配置文件”,在“用户配置文件-配置文件路径”里输入:\\192.168.5.1\share\%username%,“192.168.5.1”是域控制器的IP地址,如下图所示:然后点确定,接下去就到客户端去,用“swg”帐号登陆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