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周清18-19

合集下载

2017年八年级历史周周清(八)(17--19课)

2017年八年级历史周周清(八)(17--19课)

2017年八年级历史(下)周周清(八)(17--19课)姓名等级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2.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

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D.“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四项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

4.1970年4月,我国用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人太空轨道,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长征一号 B.东方红1号 C.神舟一号 D.嫦娥一号5.身居海外,但抛弃了名誉、地位和优裕的物质生活,回国后为祖国科技发展和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①陈景润②钱学森③袁隆平④华罗庚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6、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6月11日17点38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A.神舟一号B.神舟二号C.神舟五号D.神舟六号7、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同一时期中国提出()A.“863计划”B.“尤里卡”计划C.希望工程计划D.“曙光”计划8.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他获得了这样的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他是( )A.钱学森B.李四光C.邓稼先D.袁隆平9、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五千二百余个,累计创造新增产值五百六十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两千多亿元。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根据数字资料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

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情景创设、讲授法、问题导学、课件等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谈到科学技术成就,大家会联想到信息化、数字化等等。

2018-2019学度苏版部编初二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学案(含解析)

2018-2019学度苏版部编初二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学案(含解析)

2018-2019学度苏版部编初二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学案(含解析)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主要成就,包括“两弹一星”、航天成就、杂交水稻和“双百”方针;了解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包括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相关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

【学习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籼性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双百”方针【学习难点】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请举出两件具体事例。

这些成就的取得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4).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因为这项重大贡献,他获得的荣誉称号是什么?5).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最杰出的成就是?获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原子弹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3)图二中的这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在什么时候成功发射的?它有什么突出的历史地位?(5)请写出两名为材料所述科技成就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五、〔课堂小结〕: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一、选择题1. 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空间站的建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回顾历史,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B. 东方红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C.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D.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 2019年9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学案设计(答案不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学案设计(答案不全)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 18 课《 科技文化的成就 》
授课 老师
学生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2. 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 3. 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重点 难点
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C .神舟一号
D .神州五号
3、.“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下列哪一人物?(
)B
”这句颁奖词称赞的是
A.袁隆平
B .屠呦呦
C
.邓稼先
D .钱学森
4、“这次成功的试验, 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

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青蒿素: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国药学家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屠呦呦获得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目标导学三: 文化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 :
方针: 1956 年,
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
”的方针。
成果: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长篇小说《
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
。为我国农民粮食丰收和保
A.袁隆平
B
.邓稼先
C
.钱学森
D
.屠呦呦
2、2019 年 1 月 21 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
搭载的三颗卫星送人预定轨道。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八下历史第18 ppt课件ppt

八下历史第18 ppt课件ppt
总结词
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崛起提供了物 质基础和市场条件。
详细描述
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始于15世纪和16世纪的地理 大发现,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 贸易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 本主义的萌芽。
详细描述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国家开始进行工业革 命,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如 蒸汽机、纺织机等。这些发明和创新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效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崛起。
3. 周朝时期,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 的实施,使周朝成为了一个等级森严但 又充满活力的社会。
2. 商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得 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甲骨文的出现则为 后人研究商朝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详细描述
1.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形成,开启 了长达4000多年的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
详细描述
07
世界现代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秩序
总结词
二战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形成了新的 世界秩序。
联合国的成立
二战后,联合国成立,旨在促进国际合 作、维护世界和平。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标志着全 球团结抵抗侵略的开始。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新的 世界秩序的建立。
详细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 初的全球性战争,它导致了 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十月革命则是俄国的一次 革命运动,它推翻了沙皇政 府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总结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都为世界历史带来了重大变 革,它们对后来的历史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欧洲 帝国的崩溃和殖民体系的瓦 解,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解放 运动的发展。十月革命则开 创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系 的先河,对后来的政治经济 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周周清试卷

八年级历史周周清试卷

八年级历史下册周周清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表格内)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A.制定《共同纲领》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C.制定宪法D.确定国旗、国歌2.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距2010年有()A.56周年B.57周年C.58周年D.59周年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通过下列哪一事件,中国农民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解放战争胜利C.农业集体化D.土地改革完成6.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①和平解放西藏②稳定物价之战③土地改革运动④抗美援朝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8.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①邱少云②董存瑞③黄继光④雷锋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0.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是周恩来在下列哪次会议上提出的()11.()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霸权主义原则C.强权政治D.单边主义12.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土地改革完成13.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确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独立B.民族自治C.民族区域自治D.民族融合14.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A.研究总结了我国建设发展的经验和问题B.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C.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D.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5.下列哪一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A.土地改革B.“大跃进”C.新中国成立D.农业合作社16.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最主要原因是()A.缺乏建设经验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C.朝鲜战争爆发D.严重的自然灾害17.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刘少奇遭到迫害B.“二月逆流”C.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D.“四五”运动19.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在()A.1949年B.1955年C.1971年D. 1979年20.小明对军事科技特别感兴趣,查找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军事科技的许多资料。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习题2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习题2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册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习题2达标题1.1643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______,建立大顺农民政权。

2.1644年,清统治者联合_______进入关内,大败农民军,占领北京。

3.军机处是在______帝时设立的。

4.清朝时的_______和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5.后金建立时的都城在()A.中都B.大都C.上京D.赫图阿拉6.创立八旗制度的是()A.努尔哈赤B.皇太极C.顺治帝D.成吉思汗7.1644年,迁都北京的清朝皇帝是()A.努尔哈赤B.皇太极C.顺治帝D.康熙帝8.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强化集权统治,阻碍了学术文化发展,造成万马齐喑局面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八股取士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大兴文字狱9.清朝为强化专制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事效率的是()A.设立军机处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设锦衣卫D.大兴文字狱10.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皇太极改国号和族名②八旗制度创立③军机处设立④清军入关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11.阅读下列材料:雍正时,江西考官查嗣庭出了“维民所止”的试题,被人告发说“维止”是把“雍正”去首,要砍雍正的头。

雍正大怒,把查嗣庭关入牢狱。

查嗣庭死于狱中,还被戮尸示众,他的亲属和学生也被株连。

请完成:(1)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什么事实?(2)清朝统治者的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参考答案1答案:西安2答案:吴三桂3答案:雍正4答案:文字狱5解析:后金建立后定都赫图阿拉,辽建都在上京,金设中都,在燕京(今北京),元都城是大都。

答案:D6解析: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这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答案:A7解析:1644年迁都北京的清朝皇帝是顺治帝。

答案:C8解析: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目的就是强化集权统治,这种政策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件(共23张PPT)
• 材料二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 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 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 材料三 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 好和平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2003年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
10月
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 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8年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 9月 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
了太空行走。
自主学习—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结合教材,列表归纳袁隆平、屠呦呦取得的成就及贡献,并 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材料,讲一讲他们的科研故事。 2.结合所学及阅读材料,归纳我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神舟一号 1999(无人) 神州五号 2003年10月 杨利伟 神舟七号 2008年9月 翟志刚
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 青蒿素
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成就文化成就文化成就文化成就莫言2012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2012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课堂小结国防国防国防国防农业医学文化两弹一星原子弹1964氢弹1967东方红1号1970钱学森载人航天神舟一号1999无人神州五号2003年10月杨利伟神舟七号2008年9月翟志刚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青蒿素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周清卷(18—19课)
班级:班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为抢占科学技术前沿,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是()
A.“ 863”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2000年科技进步综合纲要
2.《863计划纲要》,选择了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重点,10年后又增加了第八个领域是()
A.国防技术 B.航天技术 C.海洋技术 D.信息技术
3.863计划是我国为发展高科技而制定的计划,这一计划的倡导者是()
①邓稼先②王淦昌③王大衍④杨嘉墀⑤陈芳允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4.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5.以下各项中不属于“863计划”所涉及的领域是()
A.信息技术
B.航天技术
C.原子弹技术
D.新材料
6.我国有关部门制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客观因素是()
A.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
B.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
D.上网的人多数语言、行为不文明
7.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高新技术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五千二百余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五百六十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两千多亿元。

这表明()
A.科学技术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发展中国家最有能力发展科技
D.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
8.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小学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9.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什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科技
B.教育
C.文艺
D. 体育
10.我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在()
A.1983年
B.1986年
C.1999年
D.2000年
1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谁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蔡元培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78年
B.1986年
C.1900年
D.2000年
13.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①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②高等教育迅速发展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④制定《863计划纲要》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下列哪一项符合这句话()
A.知识就是力量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D.一个也不能少
15.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也在全国实施“希望工程”,根本原因是()
A.普及义务教育依赖“希望工程”的帮助
B.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失学现象严重
C.我国割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D.我国农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十分严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863计划的内容:选择、、、、
、和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
年又增加了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2.“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
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实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问答题(共5分)
国家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请问国家为什么重视发展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