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华少年导学案(六年级语文)

合集下载

8、中华少年导学案

8、中华少年导学案
重难点
感情朗诵,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导案
学案
步骤
时间
一、积累运用。
1、给多音字组词。
劲jìn()jìng()哈hǎ()hā()
纤qiàn()xiān()卷juǎn()juàn()
2、我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②强壮勇猛。()
③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④指明媚的春天。()
六年级语文《中华少年》导学案
班级:组名:姓名:使用时间:
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师
课型
预习课
课时
1
课题
8*、中华少年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我会读写“翱翔、莽莽、强悍、顶天立地、萦绕、”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4、落实结构化预习。
重难点
1、落实结构化预习。2、了解课文内容。
知识
⑤在空中回旋地飞。()⑥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二、课文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并汇报。
问题一:读第1小节,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问题二: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
问题三: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问题四: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
目标
分层
分配
任务
2


自主
学习
8


小组
合作
交流
5


展示
提升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中华少年-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中华少年-人教新课标

石方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课题:《中华少年》第1课时一、目标导学:(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能力目标: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让学生能够亲临其境的感受诗歌中对祖国满腔的热爱与赞美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里的景物描写,使得学生对祖国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为身为中华少年而感到骄傲。

(二)、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他们懂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具准备:了解课文中的人和事件、《中华少年》ppt三、教学思路:四、预习检测:1、我会连:翱翔的画卷推动诗魂鲜嫩的诗篇斩断飞船崭新的雄鹰追赶思念璀璨的山丹丹寄托贫穷2、我会写反义词:沉闷——认真——成熟——秘密——3、读读、想想、做做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要做期间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想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1)“最危险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的时候。

“战歌飞旋”实际上是指。

(2)要做期间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想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四个句子结构相同,语气连贯,充分表达了五、导学案(读、思、练)导入新课二、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三、讨论交流(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四、整体把握,难句理解五、诵读,激发爱国情怀(1)自由朗诵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08《中华少年》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08《中华少年》
2.诗朗诵比赛。
建议:小组合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整理学案我反思】
这节课我发言( )次,展示( )次,答对( )次,改对( )次.
合计( )分.
1.学法指导: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学法指导:阅读诗歌,查阅相关资料,询问老师、同学或身边的人,合作学习。
学习流程:自学探究课: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尝试练习-达标检测
巩固展示课:明确目标-自主合作-展示提升-达标检测
复习提升课:明确目标-知识梳理-拓展提升-达标检测
师生随笔
【温故知新我热身】
一.1.自由读诗,扫清字词障碍。
我能读准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
水浒哈达璀璨芦笙唢呐竞相开放
刚劲端庄欢歌劲舞蹒跚学步萦绕耳畔
小学六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课人:小主人:小组:学校审核:
课题
8*中华少年
课型
自学探究课+巩固展示课
课时
1
时间
9.14
目标我明确: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重点、难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
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特点:
请你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合作探究我快乐】
三1.小组内合作探究上面的内容.
2.小组领取展示任务准备展示.
【精彩展示我最棒】
四.胜】
五1.读了这首诗,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中华少年-人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中华少年-人教版

课题:《中华少年》晨读课:(25分钟)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现代诗《中华少年》,并尝试背诵全诗。

检测:全班形成竞比的氛围。

可大组之间PK竞读、分角色朗读预习课(晚自习20分钟)自读自悟:《中华少年》20分钟内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理解雪莲、乳燕、雏鹰和山丹丹的象征意义自主积累:积累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自我感悟: 默读诗文(两遍),思考:诗歌的每一节描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展示课导学】时段:上午学习目标(1分钟):通过对《中华少年》的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并能够感受诗歌中真挚的爱国情怀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随堂笔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品感读知课人文物内容: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学法:1、读准:注意诗中带拼音字的读音。

2、读通:全诗句式匀整,请读通读顺,读准节奏。

3、读美:结合自己的理解读出诗的音韵美和情感美。

预时:8分钟A 、两人小对子: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对子间讨论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怎么样的一种感情。

预时2分钟B、五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循环朗读诗文预时5分钟)C、十人共同体:1、交流: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交流,着力解决前两个互动阶段未解决的问题。

2、抽签:明确各组展示任务。

3、预展:1、检测性展示区由小组长惊醒小组过关检测;2、大展示攻关区积极预展要求准备充分,重点突出,体现特色。

(预时5分钟)展示方案一:1、可分角色朗读: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朗读。

2、可表演朗读(激情洋溢,铿锵有力,肢体语言丰富),可选取某小节进行朗读展示,并能发动全班,掀起朗读高潮。

展示方案二:结合自己的旁批,谈一谈对诗歌的理解,能做到读悟结合。

六语第八课《中华少年》导学案

六语第八课《中华少年》导学案

语文学科导学案班级六年级科目语文课题中华少年课型问题发现、生成课上课时间月日(星期)共 2 课时,第 1 课时本期总计第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让学生能够亲临其境的感受诗歌中对祖国满腔的热爱与赞美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3.通过课文里的景物描写,使得学生对祖国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为身为中华少年而感到骄傲。

重难点让学生了解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他们懂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导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核心问题每小节的诗意是什么?主要导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导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修改或补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播放课件,导课,引入新课。

激发兴趣:欣赏祖国风光,配乐《长江之歌》。

图片举例。

看后交流。

1、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2、读课题,根据课题质疑。

初读感知检查预习20分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1、读文完成导读单“知识链接”和“问题导读”部分2、学科组进行展讲再读感悟发现问题10分钟细读课文理解诗意1、引导自主合作探究,锤炼重点问题。

2、汇报问题,教师点拨后将问题做好记录。

再读质疑学科组内讨论并交流精读品诗 5分钟精读课文理解诗境1、根据学情,适时点拨、补充、点评。

2、关注学困生展讲小组内已经解决的问题课堂总结3分钟从重点字词、内容、情感、写法等方面体会。

1、根据学情,适时点拨、补充、点评。

2、关注学困生学生小组内谈本节课的收获,完成导读单“我的收获”部分板书设计中华少年纯洁,勇敢乐观,抱负远大,热烈顽强祖国锦绣山川的哺育祖国悠久文化的滋润祖国特有民族风俗传统的滋养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表达心愿:建设中华,无比自豪《中华少年》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六年级中华少年导学案

六年级中华少年导学案

六年级中华少年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表达特点,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3、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少年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难点(1)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歌的表达特点,尝试进行仿写。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自主探究法自主思考、分析诗歌中的词句,理解诗歌的含义。

3、合作交流法与同学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共同解决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中华少年,我们应该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一起感受中华少年的风采。

(二)初读诗歌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三)整体感知1、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小组交流讨论,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诗歌1、分小节朗读诗歌,边读边思考: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2、分析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1)“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思考:“雪莲”象征着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探讨:“乳燕”在这里有什么含义?体现了怎样的精神?(五)体会表达特点1、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2、诗歌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六)有感情地朗诵1、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诵。

2、小组内进行朗诵展示,互相评价。

(七)拓展延伸1、作为中华少年,我们应该怎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2、模仿诗歌的表达形式,写一小节诗歌,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八)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少年的爱国情怀,也学习了诗歌的表达特点。

中华少年 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中华少年 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中华少年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课题:8中华少年第1课时年级:六年级执笔;李彦明课型:新课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记生字、新词2、过程与方法: 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诵,感受诗歌中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祖国的深情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二、预习学案1、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多音字组词劲哈纤3、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的高原()的草原()的宝岛()的黄土坡()的方块字()的唐诗宋词4、解释下面的词语:莽莽:立地顶天:蹒跚学步:强悍:阳关道:艳阳天:三、导学案1、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2、自由朗读全文,试用简洁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的体会。

四、课堂检测1、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一片深情。

2、朗诵诗歌,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下面问题(1)“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天的故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五十六朵鲜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朗读课文分析下面的句子1、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根植在我们心田。

2、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

/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3、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五、板书设计六、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学后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8 中华少年|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8 中华少年|人教新课标

8《中华少年》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3全力以赴,激情参与,明白作者通过一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学生懂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自主学习】一、新知预习1.认读词语:翱翔莽莽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学步敖包铭记焊接璀璨芦笙唢呐竞相开放2.给下列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____”标出。

刚劲.(jìn jìnɡ)哈.达(hāhǎ)纤.夫qiān qiàn露.出lùlòu滋.养(īcī)雏.鹰chúhòu3 填字组词。

学语学步圆月昆仑翱翔的纯洁的璀璨的崭新的4.初读课文,我了解到:《中华少年》是一首__________诗,诗中选取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地方的__________族、__________族、__________族、__________族儿童作为代表,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二、课堂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的句子。

2.同桌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3.小组同学分别承担“甲、乙、丙、丁”四个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

4.诗歌共有几个小节请把每小节的主要意思写下来。

5.你能从诗句中感受到中华少年的爱国热情吗摘抄几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延伸提升1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兴九年制学校语文导学案
年级六年级使用时间20XX年9月14日探究案学法指导课题中华少年课时1课时 3.默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4.读完课文,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1、认真朗读诗歌,按要求摘录有关词语。

(1)祖国锦绣山川:高原、
(2)悠久的历史文化:汉字(方块字)、
(3)传统节日:五月端阳、
2、请你写出与诗歌中”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相关的诗句。

3、请你解释。

学法指导:阅读诗歌,查阅相关资料,询问老师、同学或身边的人,合
作学习。

(1)”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指的是。

(2)”春天的故事”指的是。

(3)”五十六朵鲜花”是指。

自主探究
编制人赵艳审核人
学习目标1.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重点难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学习方法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预习案学法指导
(一)预习达标
1.自由读诗,扫清字词障碍。

我能读准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

水浒.哈.达璀璨
..芦笙.唢.呐竞.相开放
刚劲.端庄欢歌劲.舞蹒跚
..学步萦.绕耳畔
2.我会填
()的高原()的宝岛()的草原()的黄土坡()的方块字()的唐诗宋词通过同学之间交流,完成预习部分。

预习检测
探究案学法指导拓展练习
4、写出下面句子在诗歌中表达的意思。

(1)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方砖挡不住洋炮的弹
片。

(2)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莽莽昆仑使我学会立地顶天。

5、读下面的诗句,相信它们有什么特点?
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
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特点:
请你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诗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读了这首诗,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

小组合作
学习
(三)达标训练
诗朗诵比赛。

七子之歌
闻一多
澳门香港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母亲!虽然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布置作业
相关链接
课堂评价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