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连 重音
停连、重音

3.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 官,绅,都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
4.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 的传统习惯和保守的思想宣战。
5.在我国发现的“中国猿人”、“马坝人”及“山顶洞 人”,分别属于猿人、古人及新人阶段。
第三节:停连的位置和时间
1.中国政府代表、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临 时代表侯志通今天上午在日内瓦关贸总协定总部向总协定 总干事邓克尔博士递交了一份照会。
2.根据市场的变化长领导开始重视国内市场的开发
3.他们确定了‘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和全方位、多层 次、多渠道的经营方针
4.每种产品都有大、中、小三种规格
6.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7.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起草的。
8.王大娘听到声音,十分高兴,赶忙走了出来。她看到儿 子有些奇怪,就对他说:“这是粮店的刘同志”。
9.我和哥哥拿着叔叔帮我们做的风筝,高高兴兴地来到体 育场。
10.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成百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1.锅里再放醋、白糖炒成汁,再放少许淀粉,汁炒稠以后,放 凉了才能用。
2.中国政府代表、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团临时代 表侯志通今天上午在日内瓦关贸总协定总部向总协定总干事邓 克尔博士递交了一份照会。
3.在董村西街里,只要一提起长波喂的那头大黄牛……
4.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5.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
第三类:并列性停连
并列性停连,是指在稿件中属于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 样式的词语之间的停顿及各成分内部的连接。凡属各并列关系之 间的停顿,要求位置类似,时间近似,以显示并列关系,而它们 各自内部的连接较紧,有时有些小停顿,时间也不可长。
停连重音(共97张PPT)

例句
如:“自古被我们称作天 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 了。”
为了强调“征服”, 在前边停顿一下,逗号的 停顿相对缩短,使所有其 他词语处于紧密的连接之 中。
例句
如:“森林爷爷的脚伸在很深
很深的泥土里,任凭风魔王怎
么摇,它还是▲稳稳地站着。”
这一句强调“还是”,在它
后面停顿一下更显出“森林爷 爷”坚定不移、力不可摧的气 概。
重音一经突出,目的立即显露。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只有感情是否丰满的问题,而没有思想是否复杂的问题。
说,口耳双方的生理需要基本 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的关系
例:“这头牛个大,膘肥……四条腿像木头柱子一样。
一致,不会与心里需要完全脱 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停连,无论从朗读者和听者哪一方面说,都有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并不是单一的。
例句
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 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 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 展开了,露出嫰黄色的小莲 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 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分析
这一段,后三句都是在“有的” 之后停顿,以表现并列关系。第 二个“有的”很容易与“花瓣” 连接,意思就变了,与原意不符, 也破坏了并列关系。这样,从并 列关系的同位置、同时间停顿中, 文中省略的“白荷花”也就显露 出来了。
区分性停连
为了表明区分关系,避免 产生歧义而进行的停连叫 做区分性停连。
例句
(1)最贵的一张值八百美元。 (2)最贵的△一张△值△八百
△美元。
(3)最贵的一张△值八百美 元。 (4)最贵的△一张值八百美 元。
例句分析
(1)第一句话是没有停顿的,语义并
不清晰;(2)停顿太多,支离破碎, 仍然没有清晰的语义;(3)和(4) 语义不相同,但各自的语义都清晰 是共同的。(3)是说一张画最贵, 卖到八百美元;(4)是说贵的有好几
朗读的重音和停连

朗读的重音和停连重音,是对一句话中需要强调的词语加以重读,以引起听者的注意。
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
例: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停连,指朗读语流的停顿和连接。
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于标点处,句中有时也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表明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例如:坐着,v躺着,v打两个滚,踢几脚球,八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v轻悄悄的,草ν软绵绵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v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多种朗读符号的综合运用“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v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v酝酿。
鸟儿v将案巢安在水应和着。
牛背上v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上面的朗读符号所示:悠扬重读,重音,v停顿,一拖音。
开头的诗句要字字顿开,“母亲的手”和“抚摸”两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暖而舒坦。
“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
“清脆”“宛转”“应和”,还有“短笛”“嘹亮”等词语重读,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曲。
借助朗读符号的标注,将全篇朗读的语气、节奏、情感变化组织起来,便将朗读提升为美读。
停连与重音

他怎么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3.重音 重音即诵读中强调的字词。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 的是他的背影。(《背影》朱自清)
表达方式有:弱中见强,低中见高,快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 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海燕》高尔基)
文章中的标点符号虽然对诵读的停连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诵读中停连并不一定要根据标点符号处理而应根据诵读时的语意语气来处他怎么了
第三节诵读的基本技巧
一.停连与重音 1.停连与重音和作用 诵读中的停顿和连接以及重音的设置是 为了把作品的内容准确地、生动地表现出 来。
2 .停连:即停顿和连接。文章中的标点 符号虽然对诵读的停连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但诵读中停连并不一定要根据标点符号 处理,而应根据诵读时的语意、语气来处 理。
重音和停连的方法

重音和停连的方法
重音和停连,那可真是语言表达中的魔法利器!就好比音乐中的节奏和音符,能让你的话语变得超级有魅力。
啥是重音呢?重音就是在一句话中突出强调的那个词或词组。
咋找重音呢?你得先理解这句话的重点是啥。
比如说“我今天特别开心”,那“特别”和“开心”可能就是重音。
找到重音后,你就像敲鼓一样重重地把它说出来,哇,这效果,杠杠的!注意哦,重音可不能乱加,加多了就像乱弹琴,让人摸不着头脑。
停连呢,就像是说话的呼吸。
该停的时候停,该连的时候连。
你想想,要是一直不停顿地说话,那不就跟机关枪似的,谁能听得进去呀?停连能让你的话有节奏感,有起有伏。
比如说“我喜欢看书,也喜欢旅游”,在“看书”和“也”之间停顿一下,感觉就不一样了吧?停连也得恰到好处,停得太久,别人还以为你忘词了呢!哈哈。
重音和停连在演讲中那可是大显身手。
你想想,你站在台上,通过重音强调重点,通过停连控制节奏,哇,那场面,不得把观众迷得神魂颠倒呀?在日常交流中也很有用哦。
你跟朋友聊天,用重音和停连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那不是更能让对方明白你的心思嘛。
就像画家调色一样,重音和停连能调出最美的语言色彩。
你还等啥?赶紧试试吧!重音和停连,绝对能让你的语言表达更上一层楼。
重音和停连符号是什么

重音和停连符号是什么在音乐领域中,重音和停连符号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可以用来标记和改变音符的演奏方式和持续时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重音和停连符号的含义、使用方法和作用。
重音符号,也称为“强拍符号”或“bet符号”,是一种位于音符上面的“V”字形标记。
这个符号是用来表示音符要以强调的方式演奏,让它在乐曲中突出出现。
在音乐演奏中,准确地强调重音符号所标记的音符,可以增加音乐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这对于演奏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正确地传达音乐作品中的重点和情感。
重音符号通常会出现在音乐的强拍上,这是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例如,在4/4节拍的乐曲中,每个小节通常由四个一拍组成,其中第一拍往往是强拍。
因此,如果一个音符上方有一个重音符号,那么演奏者应该特别注意强调这个音符,使其与其他音符区别开来。
除了指示音符要强调演奏之外,重音符号还可以用来表示特定的演奏技巧。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可以利用手的力量和速度差异来产生更加明显和强烈的音符。
类似地,在其它乐器上,演奏者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指法或强度来实现类似的效果。
停连符号,又称为“延长符号”或“连音符号”,是一种弧形符号,用来表示两个或多个音符的持续时间应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音。
相对于普通的音符,停连符号标记的音符之间不需要明确的间隔。
而是通过一种流畅和连贯的演奏方式展现。
停连符号常常出现在乐曲中的快速音符或复杂的琶音中,它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加自然和平滑地演奏这些音符。
通过使用停连符号,音符之间的过渡变得更加无缝,不会出现断流的感觉。
这对于提高演奏的流畅性和技巧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在音乐中,停连符号的使用也可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
例如,在弦乐演奏中,演奏者可以通过停连符号来模拟人类声音的颤音效果。
这种演奏技巧可以增加音乐的情感和细腻度,使得乐曲更加动人。
除了音符的持续时间之外,停连符号还可以用来指示鼓点和和弦的连接。
通过在乐谱上添加停连符号,演奏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在某个时间段内应该以何种方式演奏和弦。
停连、重音分析

1.五位战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 力远去的方向。 2.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 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葡萄成熟的季节,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 白的、紫的、青的、暗红的、谈绿的,五光十色,美丽 极了。 4.我读过的鲁迅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 《药》、《祝福》。 5.我读过的鲁迅著作有《呐喊》、《彷徨》、《热风》等 六本。
1.有一次,我从飞机的舷窗俯瞰珠江三角洲,在明净的苍 穹下,纵观秀丽的景色,啊,真美啊!水网和湖泊熠熠 发光,大地竟象是一幅碧绿的天鹅绒,公路好似刀切一 样的笔直,一丘丘田又好似棋盘般整齐。
2.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 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3.年轻时读向秀的《思旧赋》,很奇怪他为什么刚开头却 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明白了!。
第八类:生理性停连
在某些稿件中,由于人物生理上的异态,产生语流不畅、断断续续 的情况,就要学会运用生理性停连,这些生理变化形式的停连,在播讲 中只给以必要的、象征性的表现,而不强调夸张的呼气和吸气声音。运 用这种停连也需要有播音员的感情色彩做陪衬,重要的是语句的内容是 什么,说话的情态是什么样,至于怎么说的,要点到为止。所谓点到为 止,就是抓住一两处富有特征的词或词组稍加停顿,能给听者造成有某 种生理变化的感觉就可以了,不必自始至终、字字句句地模拟那种声音 形态、气息状态。
第三类:并列性停连
并列性停连,是指在稿件中属于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 样式的词语之间的停顿及各成分内部的连接。凡属各并列关系之 间的停顿,要求位置类似,时间近似,以显示并列关系,而它们 各自内部的连接较紧,有时有些小停顿,时间也不可长。
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 瓣。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 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春朗读的重音和停连

春朗读的重音和停连摘要:春朗读的重音和停连,是指在春朗读中,对于音节的重音与连读的掌握与运用。
重音与停连是春朗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朗读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重音和停连的定义、重要性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重音的定义与特点重音,顾名思义即为词语中的音节读得较强烈的音。
1.1 重音的定义重音是指在一个词语中,音节发音强度和音高较高的音。
在汉语中,重音通常出现在多音节词语的第一个音节上。
例如,“动物”中的“动”字,就是重音。
1.2 重音的特点(1)发音强度较高,音调较长;(2)可以使得语音更加突出,词语更加生动鲜活;(3)重音在语音中起到了加强语气、强调内容等功能。
二、停连的定义与特点停连,是指在朗读过程中,将连读的两个音节之间稍作停顿。
2.1 停连的定义停连是指在两个音节之间的连读中,对于连读部分的两个音节之间稍作停顿,使得语音更加清晰明了。
停连常出现在汉语中的多音节词的两个音节之间。
2.2 停连的特点(1)通过停顿,使得语音表达更加流畅、准确;(2)停连可以避免音节连读过快而造成意思的混淆;(3)停连在朗读中起到了增加语音的韵律感、强调某一部分的作用。
三、重音和停连在春朗读中的重要性重音和停连在春朗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准确掌握和运用重音和停连,可以提高朗读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高语音韵律感重音和停连可以使得语音节奏更加丰富,增加朗读的韵律感。
3.2 加强语气和情感表达通过重音和停连的使用,可以加强语气和情感的表达,使得朗读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3.3 强调关键内容重音和停连可以使得关键内容得到强调,从而增加朗读的重点感。
3.4 避免连读混淆停连的运用可以避免音节连读过快而造成语义的混淆和理解的困难。
四、重音和停连的训练方法为了能够准确掌握和运用重音和停连,以下几种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朗读的效果:4.1 音节划分练习通过音节划分练习,培养对每个音节的敏感度,从而更准确地判断重音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句
如:“这时候,他用力把我 向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到 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 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 !…… 要……要记住△革命!’ ”
在 “ …… 要 …… 要 ” 处 显 示生理性停连最为明显, “要记住革命”语气加重、 语流拖长显示了对小战士的 嘱托。
注意
为了使生理性停连成为 有声语言中积极的、有 机的组成部分,朗读者 因思想感情运动状态引 起的具体的生理体验是 不可缺少的。
例句
(1)最贵的一张值八百美 元。 (2)最贵的△一张△值△ 八百△美元。 (3)最贵的一张△值八百 美元。 (4)最贵的△一张值八百 美元。
例句分析
(1)第一句话是没有停顿的, 语义并不清晰;(2)停顿太多, 支离破碎,仍然没有清晰的语义; (3)和(4)语义不相同,但各 自的语义都清晰是共同的。(3) 是说一张画最贵,卖到八百美元; (4)是说贵的有好几张,最贵 的可卖到八百美元。这就是因为 停连的位置不同,产生了歧义。 由此可见,区分性停连有多么大 的作用,朗读时不可稍有疏忽。
强调性停连
在句子之间、词组或词之间, 为了强调某个句子、词组或 词,就在前边或后边、以至 前后同时进行停顿,使所强 调的词句突现出来,其他不 强调的词句中,有停顿处也 相对缩短一些时间,这就是 强调性停连。
例句
如:“自古被我们称作 天堑的长江,被我们▲ 征服了。”
为了强调“征服”, 在前边停顿一下,逗号 的停顿相对缩短,使所 有其他词语处于紧密的 连接之中。
判断性停连
当边思索、判断,边说话的时候, 往往会进行某种停连。朗读中, 为了表现思索、判断的意味,就 要在那些需要思索、判断的词句 上运用判断性停连。停顿时,前 边的那个音节应拖长些。停顿的 时间因思索、判断的心理过程而 定。有时,文字作品用破折号表 示解释说明或语义的越近、转折。
例句
最简单的判断性停连是 表现区间字读音的情形。 如:“大家都随着女教 师的手指齐声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我们的— —祖国。”
停连的定义
停连,指的是朗读语流 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
停连的要求
在朗读中,在层次之间、段 落之间、小层次之间、语句 之间、词组之间甚至词之间, 都可能出现声音的中断或延
续,声音中断处是停顿,声 音延续处是连接。无论停或
连,都是思想感情发展变化 的要求,而不是任意的。
停连的物质基础
停连,无论从朗读者和 听者哪一方面说,都有 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并 不是单一的。
区分性停连使用注意
所谓句子内部的各成分, 当然是指主、谓、宾、 定、状、补之类。它们 的长短不同,关系不同, 也直接影响对它们进行 的区分性停连的位置和 时间相应随之而发生变 化。
区分性停连使用注意
必须注意,每个词或词组之后都 可停、可连,不应机械的运用区 分性停连。要善于识别运用停连 之后,语句关系是趋于明确,还 是变得错误,这是运用区分性停 连的关键所在。提出的区分性停 连,是说朗读过程中要把握住: 不出歧义,不觉生硬,较为清晰、 顺畅,使有声语言确实表达出作 品含意,而不是符合固定模式。
注意
这种指到一个字词就读出来地情 况,既不同于连贯的读一句话, 也不是念一个个单字。这里的判 断性,表现在见字型、字数,判 断读什么音,表示什么意思,因 此,肯定有对上下文的贯穿和对 思想感情的抒发。那些比较复杂 的判断性停连的运用,由于思索 和判断的内容、状态、过程的不 同而各异,必须具体分析、具体 把握,不要完全受标点符号句之内, 或顺流而下忽然逆上, 或明亮清新忽而黯浊, 或惊涛骇浪突然平静, 或痛不欲生竟又大喜过 望 …… 为 了 表 现 这 种 语 义、文势、感情,就要 运用转换性停连。
例句
这种停顿,时间相应延 长,具体把握要随势而 变。 如:“清晨出发的时候, 天气晴朗暖和,△没想 到中午突然刮起了暴风, 下起了大雪,气温急剧 下降。”
例句
如:“森林爷爷的脚伸在很 深很深的泥土里,任凭风魔 王怎么摇,它还是▲稳稳地 站着。”
这一句强调“还是”, 在它后面停顿一下更显出 “森林爷爷”坚定不移、力 不可摧的气概。
提示
从作品全篇看,凡是重点层、 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 都会使用强调性停连,只是 有的非常明显,有的却因为 有其它因素的存在而隐蔽一 些罢了。这与“重音”有关。
例句
另外,在呼应性停连中还有 大呼小应和一呼几应之说。 如:“他△当过演员,在大 学里教过书,还干过几天电 工。”这句话就属于一呼几 应,而“他很有才华、演员、 教师、电工△都干得不错。” 这句话就属于大呼小应。
作用
呼应性停连,使语句内 部各词、词组的关系明 晰、确定,严谨、贯通, 在较长的语句中,在多 概念的语句中,尤其能 发挥它的作用。
停连的位置、时间
怎样才有利于指导朗读实践, 而不致无所适从呢?这当然 不可能有什么公式,只能从 作品的内容、脉络、听者心 理上找依据。我们试着提出 下面的十类,虽然也不免有 交叉错杂的情况,但以某种 主要性质为根基,运用起来, 会感到方便些。
区分性停连
为了表明区分关系,避 免产生歧义而进行的停 连叫做区分性停连。
回味性停连
在朗读过程中,有时读 完一个词或词组,读完 一个句子,要给听者以 想象、回味的时间,因 此,在那些需要展开想 象和深入回味的词句后 面进行必要的停顿是一 种相当重要的技巧。
例句
如:“有一次,我从飞机的 舷窗俯瞰珠江三角洲,在明 净的苍穹下,纵观秀丽的景 色,啊!真美啊!水网和湖 泊熠熠发光,△大地竟象是 一 幅 碧 绿 的 天 鹅 绒 ,▲ 公 路 好似刀切一样的笔直,一丘 丘田△又好似棋盘般整齐。 △”
停连的生理需求
停连,从朗读者一方而言,因生 理上一定的呼吸量决定,不可能 一口气把一篇作品读完,总要有 换气的时候,还要有对气息进行 调节的时候,这都需要暂不出声, 这时候就要停顿;吸气之后,对 气息进行调节之后,又可以继续 朗读,而不会一个字一换气,或 一个字一调气,这时就要连接。
朗读的需要
朗读者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 受、态度感情,按照作品的文字 序列传达给听者,朗读者的思想 感情一直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 根据内容和体裁的需要,他要把 作品的层次、段落、小层次、语 句、词组和词纳入语言链条,层 层衔接,步步展开。在区分、转 折、呼应、递进等地方,造成了 适当的声音空隙,承上启下,思 前想后,就需要停顿;在组织严 密、感情奔流、语言推进、意思 连贯等地方,造成声音的流动, 千回百转,一气呵成,就需要运 用连接。
注意
在各个并列性停顿之后,都 要给人以想象回味的时间, 停顿时间要适当延长,究竟 延长多少,要以具体内容为 主。容易听懂、想象回味的 内容较少的,停顿可短;不 易听清、想象回味内容较多 的,停顿可长。
灵活性停连
朗读应该生动引人,为此, 在语义清晰、在语言链条完 整、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活跃 的基础上,常常是运用灵活 性停连,或移动停顿位置, 或延缓、缩短停顿的时间, 或增多、减少连接。这样做, 纯属不违原作的技巧性处置, 但由于改变了某些固定的处 置,变给人以新鲜活泼的感 觉。
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的关系
生理需要的处置总是服从心 理需要的。而不应相反,这 正是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如果生理需要达不到心理需 要的满足,只有加强训练。 不过,一般地说,口耳双方 的生理需要基本一致,不会 与心里需要完全脱节。
停连的位置、时间
朗读文字作品过程中, 哪里应该停顿,哪里应 该连接,是停连位置问 题;哪里的停顿时间长 些,哪里的停顿时间短 些,哪里连接,连而无 间,接而不停,是属于 停连的时间问题。位置 和时间必须一起考虑, 不能顾此失彼。
分析
为了显示天气突变在“暖和” 之后要又一个转换性停顿。 这里的停顿,既是“天气晴 朗暖和”的舒适爽快的延续, 又是对天气突变的一种准备 和酝酿。突变之后,连接要 迅速,其后的所有停顿时间 都相对缩短。
生理性停连
为了表达出某种生理变化的 影响而产生的停连,必须学 会运用生理性停连。包括特 定的哽咽、生命垂危时的叮 咛、气喘吁吁的报告、个别 人物的口吃……这些生理变 化形式的停顿,在朗读中只 给以必要的、象征性的表现 而不过分强调模拟性。
分析
这一段,后三句都是在“有 的”之后停顿,以表现并列 关系。第二个“有的”很容 易与“花瓣”连接,意思就 变了,与原意不符,也破坏 了并列关系。这样,从并列 关系的同位置、同时间停顿 中,文中省略的“白荷花” 也就显露出来了。
例句
如: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 着,海△在很远的地方奔腾怒吼, 绿叶△在树枝上沙沙地响。
并列性停连
并列性停连,是指在作品里属于 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样式 的词语的停顿及各成分内部的连 接。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决定 他们的停顿应该同位置、同时间, 而他们各自内部的连接较紧,有 时有些小停顿,时间也不可长。 这是显示并列关系最初级的处理, 但也是最基本的语言功力之一。
例句
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 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 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 展开了,露出嫰黄色的小莲 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 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如:“五位战士屹立在狼牙 山顶峰,眺望△人民群众和 主力▲远去的方向。”
“眺望着”是呼,“远 去的方向”是应。但从分合 关系看,“人民群众”、 “部队主力”是分,“远去 的方向”是合。
例句
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 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 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 肖。”
在“有的象倾听水声”之后, 要有一个综合性停顿,时间要长 些,否则,“千态万状,惟妙惟 肖”一句对于前面三个并列性词 句的综合意味就表现不出来了。 而“千态万状”和“惟妙惟肖” 都是综合性词语,二者之间的停 顿不宜长,所以要连接起来。
呼应性停连
写作上,很讲究呼应,朗读也如 此,朗读中运用呼应性停连必须
解决哪个词是呼,那个词是应, 二者如何呼应等问题。呼和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