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2)指导朗读:请把这种美读出来。(齐读第一自然段)
3、汤姆是怎样钓到这条鱼的?
(1)默读第2——4自然段,划出相关词语。
(2)出示关键词语,指导复述:
套上鱼钩 甩起鱼竿 抛向远处
划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涟漪
恢复平静 察觉动静 一阵惊喜
通过品读人物的语言,感受父亲的高尚品格,揭示文章的主题。
将文章中所讲述的道理引入我们平常的生活,让它成为人人愿意自觉遵守的一种法则。
教后反思
(1)这课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可能会想到这题目上有引号,一个人说的话)(师在“必须”上加点)你能试着把这句话的意思读出来吗?(指名读)(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结果把鱼放了吗?)
二、初读课文
(一)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维扬区小学语文“书香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三
主备人
张玲
所在学校
梅岭小学
单元
第六单元
课题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3、感受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
chuítāngdiào gōu gān tuō
1夜幕初垂、汤姆、钓鱼、鱼钩、鱼竿、拖出、
wèi yǔn gūi háo
从未见过、允许、规定、丝毫
ěryìzūn zhǎn jiébèi
教案反思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一课时)柳州景行小学钟步然教材分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进述的是汤姆在爸爸的教育下,把钓到的大鲈鱼重新放回湖中的故事,教育学生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自律。
作为三年级的孩子文章的内容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篇文章其中蕴含的道理。
对这篇课文,我采用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将自身情感融入角色之中,把自已就当成是文中的汤姆和爸爸,通过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与文中主人公进行真诚对话,让学生对生活,对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做人。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用观察,比较法识记生字。
理解词语意思,学习作者用词的精准。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语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词。
1.导语:考考你,这些生字是否都会了。
2.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
3.指名学生逐行认读。
纠音后,全班齐读生字词。
4.导语:有两个字很容易混淆,你发现了吗?有什么办法区别它们。
板书:钓学生观察比较后,指名回答。
钩二.激趣,释题,读文,整体感知。
1.导语:同学们,谁钓过鱼?看看钟老师怎么钓鱼,注意听老师的动作要领。
2.多媒体出示,师范读:我把鱼饵套上鱼钩,然后甩起鱼竿,把钓线抛向远处3.问:有哪些动作要领?4.多媒体出示,师继续范读: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
5.问:“涟漪”是什么?6.多媒体出示,师继续范读:湖面渐渐恢复了平静。
突然,水下有了动静。
7.问:怎么了?8.多媒体出示,师继续范读:我小心翼翼地把鱼竿拖出水面。
哇,一条大鲈鱼。
9.多媒体出示第二自然。
师强调动作要领,生自由练习朗读。
10.谁学会了钓鱼,站起来读一读。
举手示意的部分学生齐读。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1)-典题剖析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1)
例细读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回答问题。
(1)读了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我懂得了“那晚的情景”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坚定的话语”指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那晚的情景”和“爸爸坚定的话语”之所以令汤姆终生难忘,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回答正确。
答案:
(1)汤姆钓到鱼又放掉鱼的过程“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2)这件事使汤姆懂得了一个人生的道理: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17课第一课时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遵守社会公德。
3、练习用“允许、必须”造句。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
2、通过辩论的形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从而使学生知道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1、通过辩论,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必须放掉这条鱼。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幻灯片、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诗导入。
1、出示古诗《江上渔者》。
2、生自读。
二、观看鲈鱼,初步感知。
1、出示鲈鱼图片。
面对画面上的这条鲈鱼,你有什么感觉?2、交流。
1、得出:这条鲈鱼真大。
2、练说:哇~~~~~~一条我从未见过的大鲈鱼!3、体会说话时的情感。
(惊讶、高兴)4、倘若你钓到这样的一条大鲈鱼,你会怎样?三、由画入文,尝试复述。
1、自读课文2~4段。
2、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
3、再读,联想钓鱼时的情景。
4、出示词语:套上鱼钩甩起鱼竿抛向远处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泛起涟漪恢复平静觉察动静一阵惊喜小心翼翼拖出鲈鱼5、生尝试复述课文,师相机板书。
(钓上大鲈鱼)过渡:当汤姆正高兴的时候,有人对庄重地对他说了一句话——生述“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四、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1、师板书:你把这条鱼放掉2、生纠正。
师补:“必须”和感叹号、双引号。
3、指名读。
4、齐读。
5、生自读5~12段。
6、情境演示。
(1)同座间分角色演一演。
(2)师生之间情境表演。
(相机理解“允许”并用“允许”说话。
板书:放掉大鲈鱼)7、汤姆放掉这条鲈鱼时的心情怎么样?(遗憾)8、汤姆是不是一直都这样遗憾吗?9、学生交流畅谈自己的理解。
10、交流。
明白人们应该遵守社会公德!五、畅所欲言,升华情感。
1、生自读最后一节。
2、爸爸坚定的话是什么?——“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温暖都应该遵守规定!”(板书)3、生大声读。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写字教案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揭题:1、中国的汉字方方正正,美观大方,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非常了不起的。
写字也自有一番乐趣在其中。
下面就让我们快快乐乐的进入第十七课生字的学习。
二、1、认读生词[出示生字]这是17课的生字,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咱们再来齐读一遍。
下面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些字写好。
三、1、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才能把字写漂亮呢?(1)认真或细心:对,只有认真(细心)才能将字写好。
(2)坐端正、握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引说正确的坐立姿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同时要做好三个一。
(3)观察、读帖:这是写好字的关键。
2、对,读帖是写好字的关键,读帖如此重要,那赶快让我们读读这些字帖吧。
用你的火眼金睛来认真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每一笔在什么地方起笔,在什么地方收笔。
你可以自己观察,也可以同位相互提醒着一起读帖。
读的时候还可以伸出你的手来写一定。
三、写字。
1、范写较难的字。
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交流。
老师也觉得这几个字难写,咱们就先来写这几个字。
(1)出示“垂”字:这个独体字笔画多,笔顺容易写错,请同学们伸出手来一起写一写。
(引导学生一边写一边说笔顺)(2)笔顺会了,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在田字格中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提到横时,师补充:1、你有一双火星金眼,一眼就把写好这个字的关键找到了。
每个字都有它关键的笔画,它们就像人的脊梁骨一样,只有把关键笔画写好,这个字才显得有精神。
2、横的长短、距离,坚在中间将其平分,这就是中国汉字的对称美)师补充、范写:边写边点拨: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练一个。
请抬头坐好。
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这样写(板书一个不规范的字),好看吗?哪个地方写得不好?这四条横本来都是好朋友,现在你让他们搞分裂了,能行吗?请同学们再临写一个。
(2)[出示“毫”字]这课中还有一个字横画比较多,看看是哪个?[出示毫]写的时候除了要把横写好,关键还得把中间的秃宝盖写好。
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懂得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态环境问题。
(2)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正确把握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巩固词汇。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情景对话。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发表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3.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解。
4.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5.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起承转合,尽在情流中涌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起承转合,尽在情流中涌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第二
课时教学设计及评析
吴昌龙;朱延桂
【期刊名称】《语文知识》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学习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教材简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回忆了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吴昌龙;朱延桂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创新外国语学校;江苏省涟水县教学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片断及评析 [J], 杨芸萍(执教);刘岭南(评析)
2.依标扣本,探寻中年段复述教学的最佳路径r——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为例 [J], 储莉
3.三重对话,读懂“必须”背后的意涵--苏教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有效教学谈 [J], 张永
4.《"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 [J], 计亚萍
5."鱼"钓了,但没放掉!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基于学情视角下的教学反思刍议 [J], 张珊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优秀教案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规则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把握,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
2. 学会关爱生命,尊重规则。
三、教学难点:1. 人物内心情感的体会。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关爱生命、尊重规则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2.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尊重规则。
五、教学准备:1. 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教学卡片4. 小组讨论记录表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设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主人公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3.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尊重规则。
七、课堂小结:八、作业布置:1. 根据故事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案例,并与同学分享。
2. 家庭作业: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生命、尊重规则。
九、课后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单元测试:设计一份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馈。
十一、拓展活动: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等,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十二、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成绩:分析测试成绩,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钩( ) 杨( ) 竿( ) 充( )
二、选字填空。
钓钩 ( )住 ( )鱼铁( ) 垂( )
未末 ( )尾 ( )来 期( ) ( )知
二、近义词。允许( ) 商量( ) 觉察( )
三、反义词。坚定( ) 平静( ) 赞赏( )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反复的读书,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要用心体会,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那种喜出望外的神态和心情。同时要认识到:虽然汤姆感到很遗憾,但他并不后悔,爸爸坚定的话语跟他深刻的教育。
(1)爸爸 (1)坚定的话语指的是哪一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汤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他后悔吗?
三、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一条鱼和做人哪个更重要?汤姆会怎
么感激爸爸?
互体
帮验
互成
学功
一、交流预习本上错题,小老师批改,学生订正。
二、完成课后练习题。
1、抄写课后练习第3题的词语并用“允许”造句。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 学
重难点
1、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感受汤姆心情的变化,认真品味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建议
导检
入查
新预
课习
一、揭题质疑。
1、读了课题,和我们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标自然段序号情况。2、检查生字注音、词语勾画情况。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4、小老师检查预习本并反馈。
三、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什么情况下?)爸爸(怎么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会怎么做?)
合
作
探
究
参
与
组
织
一、学习生字。
1、采用各种形式朗读生字。
2、交流识记生字方式。
二、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2)从哪些词体会出环境的幽静。
2、自主学习课文的二至四自然段,思考:
(1)从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可以看出汤姆钓鱼的娴熟?(套、甩、划破、沉入、泛起)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鲈鱼大?
3、合作学习5至12自然段,讨论:
(1)为什么爸爸要汤姆必须把这条鱼给放了?
(2)理解“斩钉截铁”的意思,从中你认识到什么?(爸爸的话很坚定,没有商量的余地)
(3)体会汤姆的心理活动?(找一找、画一画)
(4)分角色段。
元 江 第 四 小 学 “小 老 师”体 验 式 教 学 模 式
集 体 备 课 教 学 设 计
科目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下册
第六册
主备教师
杨建丽
集体备课时间
2017年4月25日
课时
3
参备教师
全体教师
课 题
第( 六 )单元第( 17 )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
教
学
目
标
1、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朗读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体会汤姆的心情变化。
多课
元堂
评小
价结
一、课堂小结。
1、你学了课文,你想说什么?或者你有什么启发?
2、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同学互评优缺点。
板
书
设
计
17“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惊喜--不情愿--无奈--遗憾--难忘
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易混易错题及考点习题
一、形近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