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大学化学试卷(A)(2007-2008-1)
大学化学A试卷原题

试卷︵︶第页︵共页︶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 值范围是A. 4.30-9.70B. 5.30-8.70C. 6.30-9.70D. 3.30-10.70 15. 一定温度下,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A. 恒为常数 B. 由反应式决定 C. 随平衡浓度而变 D. 随平衡压力而变16. EDTA 的下列存在型体中,能与金属离子直接配位的是A. H 4YB. H 2Y 2-C. HY 3-D. Y 4-17. 下列配合物在强酸介质中稳定存在的是A. [Ag(NH 3)2]+B. [FeCl 4]3-C. [Fe(C 2O 4)3]3-D. [Ag(CN)2]- 18. If a HCl solution (0.1mol·L -1) was titrated with a 0.1mol·L -1 NaOH solution, then, the titration jump was influenced by A. titration speed B. concentration of the base C. K b Ө of the base D. K a Ө of the acid19. For a Zn-Ag primary battery, its cell reaction can be denoted as:Zn + 2Ag + = Zn 2+ + 2Ag, then, the following answer which can increase the potential of the batteryA. increase the c (Zn 2+)B. increase the c (Ag +)C. decrease the c (Ag +)D. increase the reaction time20. If the system experienced a cyclic process, and reached its originated state, then, the following items which is correctA. Q=0 ∆U=0∆H=0B. Q ≠0 ∆U=0∆H=QC. Q =-W ∆H =0D. Q ≠-W ∆H =0 二、判断正误 (正确打√,错误打×,答案填入下方表格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1. 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等于零。
江苏省2007年普通高校单招考试化工专业综合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07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化工专业综合理论本试卷分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 页。
第Ⅱ卷5 至16 页。
两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75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如果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成绩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HCO3△Na2CO3 + CO2 + H2O B.2NaOH + CO2 =Na2CO3 + H2OC.Na2O2+ H2SO4(稀)=Na2SO4 + H2O2D.2Na2O2 + 2CO2 =2Na2CO3 +O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氯化铁是常用的氧化剂,摩尔盐是常用的还原剂。
B.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
C.铁不能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
D.苯酚溶液中加入几滴三氯化铁试剂不显血红紫色。
3.检验氯化氢中是否混有氯气的实验方法是()。
A.移开瓶口玻璃片,看瓶口有无白雾生成。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伸入瓶中,看其是否褪色。
C.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瓶中,看其是否变红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瓶中,看其是否变蓝色。
4.用试管加热反应物时,正确的操作是()。
A.试管中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体积的1/2。
B.试管口不准对着自己或他人。
C.见到反应现象后,应立即将反应物质倒掉。
D.注意试管口稍向上倾斜。
5.由pH计(酸度计)测得某溶液的pH=10.31,该溶液[H+]是()。
A.[H+]= 4.9×10-11mol/L B.[H+]=4.989×10-11mol/LC.[H+]= 5×10-11 mol/L D.[H+]=4.99×10-11mol/L6.25℃时,在100ml0.1mol/L的醋酸溶液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
江苏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江苏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A. 钠B. 镁C. 铝D. 氯答案:A2.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ClD. MgO答案:C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锂B. 钠C. 钾D. 铯答案:D4.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A. 无关B. 正比C. 反比D. 无关答案:B5.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2OC. NH3D. HCl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ⅢA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为____。
答案:32. 一个分子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答案:323.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碱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酸是能够给出质子的物质,那么NH3属于____。
答案:碱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是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还原剂是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那么在反应2H2 + O2 → 2H2O中,O2是____。
答案:氧化剂5. 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B → AB,那么当反应物的摩尔比为2:1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答案:2A + B → 2A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解释什么是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并举例说明。
答案:原子的电子排布规律是指电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使得整个原子体系的能量最低。
例如,氢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¹,表示有一个电子在1s轨道上。
2. 描述什么是化学平衡,并解释勒夏特列原理。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如浓度、温度、压力等),系统会自发地调整自身以减少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
2007级(57)物化期末试题(南大5版)a

泰山学院课程考试专用泰山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2007级(3+2)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化学》试卷A(试卷共10页,答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压力升高时,单组分系统的熔点将如何变化--------------------------------(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2、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A、3 种B、2 种C、1 种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3、水蒸气蒸馏通常适用于某有机物与水组成的--------------------------------( )A、完全互溶双液系B、互不相溶双液系C、部分互溶双液系D、所有双液系:本试卷共10页第 1 页4、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叙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A、不具有确定的组成B、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C、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D、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5、A与B是两种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的正常沸点80℃,B的正常沸点120℃。
把A、B混合组成一个系统,那么这个混合物的正常沸点为----------------( )A、小于80℃B、大于120℃C、介于80℃与120℃之间D、无法确定范围下面关于6、如图,对于右边的步冷曲线对应是哪个物系点的冷却过程--------------( )A、a点物系点B、b点物系点C、c点物系点D、d点物系点7、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当物系点的组成为x,冷却到t℃时,固液二相的重量之比是-------------------------------------------------( )A、w(s)∶w(l) = ac∶bcB、w(s)∶w(l) = ac∶abC、w(s)∶w(l) = bc∶abD、w(s)∶w(l) = bc∶ac8、如图A与B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凝聚系统相图,图中有几个两相区----------------- -------------- ( )A、1个B、2个C、3个D、4个9、H2O-KNO3-NaNO3物系的相图如下。
2007年高考江苏省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总能量总能量 2007年高考江苏省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
共计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结合来自CO 2中的碳1500亿吨和来自水中 的氢250亿吨,并释放4000亿吨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某些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有机物 B .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 C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 D .增加植被,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 .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 3C .在CS 2、PCl 3电子的稳定结构D .Ar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3.三聚氰酸[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2。
其反应原理为: C 3N 3(OH)3△3HNCO ; 8HNCO+6NO 2△7N 2+8CO 2+4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3N 3(OH)3与HNCO 为同一物质B .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 .1 molNO 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D .反应中NO 2是还原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 .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 .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D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B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D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32-6. 向存在大量Na +、Cl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 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A .K +、Br -、CO 32-B .Al 3+、H +、MnO 4-C .NH 4+、Fe 3+、SO 42-D .Ag +、Cu 2+、NO 3-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 49.0 kJ·mol -1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192.9 kJ·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 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H>-192.9kJ·mol -1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24L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B .0.1L3 mol·L -1的NH 4NO 3溶液中含有的NH 4+数目为0.3 ×6.02×1023 C .5.6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 D .4.5 SiO 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 参考答案:1.B2.C3.C4.B5.A6.A7.D8.D光能叶绿素 (蛋白质、碳水化台物、脂肪等)+O 2CO 2 + H 2O + 微量元素(P 、N 等) -CH 2-CH 2-CH 2- [ ] n石墨Cu稀H 2SO 4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学院:专业:行政班: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B、 0、1、2C、0、1D、0、±1、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 NaBr C、 CH3OH D、Na2O2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B、高于0℃C、低于0℃D、无法判断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 s区B、d区C、 f区D、 p区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D、已进行完的反应8、对于反应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B、6C、3D、12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B、CO2 C、ZnS D、Fe3C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B、2C、3D、0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江苏卷

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
共计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结合来自CO 2中的碳1500亿吨和来自水中 的氢250亿吨,并释放4000亿吨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某些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有机物 B .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 C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 D .增加植被,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 2-CH 2-CH 2—] nB .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 3C .在CS 2、PCl 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D .Ar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02 88 3.三聚氰酸[C 3N 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 2。
其反应原理为: C 3N 3(OH)3 ====△ 3HNCO ; 8HNCO+6NO 2 ====△7N 2+8CO 2+4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3N 3(OH)3与HNCO 为同一物质B .HNCO 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 .1 molNO 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D .反应中NO 2是还原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 .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 .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D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
可加人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B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D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32-6. 向存在大量Na +、Cl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 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K +、Br -、CO 32-B .Al 3+、H +、MnO 4-C .NH 4+、Fe 3+、SO 42-光能叶绿素 (蛋白质、碳水化台物、脂肪等)+O 2CO 2 + H 2O + 微量元素(P 、N 等)D .Ag +、Cu 2+、NO 3-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 49.0 kJ·mol -1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 △H=-192.9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H >-192.9kJ·mol -1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24L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6.02×1023B .0.1L3 mol·L-1的NH 4NO 3溶液中含有的NH 4+数目为0.3 ×6.02×1023C .5.6g 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6.02×1023D .4.5 SiO 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 ×6.02×1023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
年化工专业综合试卷II(A).doc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试卷化工专业综合理论第II卷(共225分)注意事项:1.答第II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2.第II卷共10页,考生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考生将第II卷和第I卷及其答题卡一并交回。
得分阅卷人复核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答案直接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26、二氧化硫能与硫化氢反应,若反应中生成0.15mol的单质硫,则反应中被氧化的硫为_________ molo27、在硫酸亚铁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析出色的沉淀;该沉淀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的方程式为o28、在碘水中加入四氯甲烷并振荡,静置分层后,填上或下)层溶液呈现紫红色。
29、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会变成色;高温可以杀菌,是蛋白质的性。
30、碘量法的专属指示剂是,间接碘量法中加入该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达到终点时,溶液的色消失。
31、在pH=10、以金各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 Mg?+时,如果待测试液中有少量序+存在,加入过量EDTA将观察不到滴定终点,这种现象称为o32、0.01 mol L^NaAc 溶液的pH 值等于°(K^LOxIO-14, K IIAc=1.8xl0-5)33、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发生的是腐蚀,如果表面的液态介质是中性或微酸性的,则负极反应的类型是(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正极的共32分,(a)(b)(c)题42图反应式是 O34、 用系统命名法写出有机物CH.CH (CW 3)CH (C 2H 5)CH 3的名称是。
35、 有机物A 的组成中,碳占40%,氢占6. 7%,其余是氧,已知A 是一种一元弱酸,225mg 的A与0.1 O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25 ml 恰好完全反应,A 也能与乙酸反生酯化反应, 则A 的分子式为,写出A 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 式)、, A 中的官能团有、o36>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150mmHg,则该设备的绝对压强为 mmHg,假设当地的大气压强为1.013X10Ta o37、 静止流体中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作沉降运动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它们分别是重力、流体的浮力和 o38、 对于典型的连续精馄装置,其主要设备是精馅塔,此外还有塔成 和塔顶 ,有 时还配有原料预热器、问流液泵等附属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65kJ(B)5kJ(C)-65kJ(D)-5kJ
10已知φθ(I2/I-)= +0.535V,φθ(Fe3+/Fe2+)= +0.770V,φθ(Br2/Br-)= +1.065V,则各电对中还原态物质还原能力的大小为()
4.已知φθ(Sn2+/Sn)= -0.1375V,φθ(Pb2+/Pb)= -0.1262V,F=96485C·mol-1,若将此两电对组成标准原电池,(1)写出两极反应及电池反应,计算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2)计算当C(Pb2+)=2.0mol·L-1,C(Sn2+)=0.1mol·L-1时的电动势;(3)电池反应在25℃时的Kθ和ΔGθm。(12分)
(A)I->Fe2+>Br-(B)I->Br->Fe2+(C)Fe2+>I->Br-(D)Br->Fe2+>I-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
1.请写出24Cr的电子排布式,属于什么周期?什么区?什么族?未成对电子个数为多少?
2.水分子之内、之间存在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范德华力要指出具体作用力类型)。
7.增加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同时使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发生平衡的移动。()
8.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
9.电化学腐蚀从机理上可以分为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和差异充气腐蚀。()
10.根据中心离子(或原子)杂化方式的不同类型,可形成內轨型和外轨型配位化合物。()
二、填空题(第1、第2题每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20分)
(A)1p, 2s, 3d,4f(B)1s, 2d, 3s, 4p(C)1p, 2s,3f, 4d(D)1s, 2p, 3d, 4p
2比较①0.1mol·kg-1,②0.2mol·kg-1,③0.5mol·kg-1蔗糖溶液沸点的高低,正确的是()
(A)③>②>①(B)①>②>③(C)③>①>②(D)②>③>①
(A)>0(B)<0(C)=0(D)与△G无关
5按照热力学规定,下列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不等于零的是()
(A)C(石墨)(B)Ne(g)(C)O2(g)(D)I2(g)
6对于N2+3H22NH3△H<0,为使N2、H2的利用率更高,适宜的操作条件是()
(A)低温低压(B)高温低压(C)低温高压(D)高温高压
1[CoCl2(NH3)4]Cl的命名为,中心离子为,配位体为,配位数为,配位原子为,内界为,外界为。
2NaCl、SiO2、干冰和镁条的晶体类型分别属于、、和。
3常温下,某0.1mol·L-1一元弱酸溶液的pH为3,则该弱酸的平衡常数为。
4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阳极反应为,阴极反应为。
5某温度时,H2(g)+Br2(g)=2HBr(g)的K=0.04,则1/2H2(g)+1/2Br2(g)=HBr(g)的K’=。
7欲配制pH=5的缓冲溶液,已知下列物质的pKa或pKb的值,适宜的选择是()
(A)HCOOH及其盐pKa=3.75(B)HAC及其盐pKa=4.75
(C)NH3·H2O及其盐pKb=4.75(D)HPO2- 4及H2PO- 4pKb=7.21
8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酸的一组是()
(A)H2SO4、Cl-、H2O(B)H2O、H2SO4、NH4+(C)NH4+、H3O+、OH-(D)HS-、H2O、Cl-
江苏大学试题第3页
3.简述稀溶液的依数性。
4.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NH3的结构。
五、计算题(38分)
1.Mg(OH)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1.12×10-4mol·L-1,(1)求Mg(OH)2的溶度积;(2)求在0.01 mol·L-1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6分)
2.计算含有0.01 mol·L-1的HAC与含有0.01 mol·L-1的NaAc缓冲溶液的pH值;若往100ml上述溶液中加入1.0ml含有0.1 mol·L-1的盐酸溶液,计算其pH值。(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已知:Ka=1.74×10-5)((10分)
629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5Mn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7Fe3++Sn2+→Fe2++Sn4+在标准态下组成原电池,电池符号为:。
8系统和环境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根据它们之间有无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可将系统分为、、。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电子组态都存在的一组为()
江苏大学试题第2页
江苏大学试卷(A)共4页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开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第1页
使用专业、班级考生姓名学号考试日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九十总分来自核查人签名得分
阅卷教师
一、正误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在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中,常常既有σ键又有π键。()
2.将少量NaCl溶于水中,因为由两种物质组成,故为多相。()
3.溶度积常数和溶解度均能表示电解质的溶解程度,故二者是相同的。()
4.由电极反应Ni2++2e-Ni的φ1θ=-0.25V,得2Ni2++4e-2Ni的φ2θ=-0.50V。()
5.S、H、U、W都是状态函数。()
6.许多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故所有反应可用△H是否小于零来判断其能否自发进行。()
3对同一种物质来说,就其气、液、固三态进行比较Sθm大小,其顺序正确的是()
(A)Sθm(g)<Sθm(l)<Sθm(s)(B)Sθm(s)<Sθm(g)<Sθm(l)
(C)Sθm(s)<Sθm(l)<Sθm(g)(D)Sθm(l)<Sθm(g)<Sθm(s)
4等温、等压下,若一个化学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G()
江苏大学试题第4页
3.计算反应CaCO3(s) = CaO(s) + CO2(g),在标准状态下能向正方向自发进行的温度。(10分)
-1206.92 -635.09 -393.51ΔfHθm(298.15K)/( kJ·mol-1)
92.9 39.75 213.74Sθm(298.15K)/( J·mol-1·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