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答案
农业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应用考核试卷

B.矢量数据
C.栅格和矢量数据
D.点数据
8.下列哪种传感器用于获取多光谱遥感图像?()
A. TM传感器
B. ASTER传感器
C. MODIS传感器
D.以上都是
9.在农业遥感中,哪种指数可以反映植被生长状况?()
A.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B.水体指数(NDWI)
C.建筑指数(NDBI)
8. D
9. A
10. D
11. B
12. D
13. A
14. A
15. B
16. B
17. A
18. C
19. A
20. D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
4. ABCD
5. ABC
6. ABC
7. ABC
8. ABC
9. BC
10. ABCD
11. ABCD
12. ABC
13. ABC
D.土地覆盖指数(LCI)
10.下列哪种技术可用于提高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A.重采样技术
B.拼接技术
C.增强技术
D.融合技术
11.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哪种查询方式可以找到满足特定条件的所有空间要素?()
A.位置查询
B.属性查询
C.空间查询
D.缓冲区查询
12.下列哪种模型用于预测农业病虫害的发生?()
A. ArcGIS
B. ENVI
C. MapInfo
D. IDRISI
5.在遥感图像分类中,哪种方法是基于像元的相似性进行分类?()
A.最大似然法
B.最小距离法
C.支持向量机
D.决策树
同济大学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试卷B与答案

同济大学试卷统一命题纸(B卷)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课号:12109701 课名: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此卷选为:期中考试()、期终考试()、补考(√)试卷年级专业学号姓名得分一、基本概念(每题2分,共20分)1. 遥感平台2. 高光谱遥感3.空间分辨率4. 中心投影5. 雷达6. 地理信息系统7. 拓扑结构8. 元数据9. 缓冲区分析10. 数字地形模型(DTM)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是0.38~0.76cm(厘米)。
2. 专题制图仪TM(Thematic Mapper)是NOAA气象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
3. 进行像对的立体观察时,观察者的眼基线应当与像对上对应像点的连线相垂直。
4. 在军事遥感中,利用可见光波段可识别绿色植物伪装。
5. 山区河流的热红外像片在白天呈现浅白色调,夜晚呈现暗灰色调。
6. 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于美国。
7. GIS数据输入设备主要包括扫描仪、绘图仪、数字化仪和键盘等。
8. 当地物范围确定时,栅格单元尺寸越大,则它所表达的地物信息越详细。
9. 以线性四叉树表示8×8的栅格矩阵时,第6行第5列位置处的栅格的四进制MORTON码值为321。
10. 只有明确的拓扑关系,GIS才能处理各种空间关系,完成空间分析。
三、简答题(8个小题中任选5个,每小题8分,共40分)1. 遥感技术具有哪些特点?遥感技术可应用在哪些领域?2. 什么是大气窗口?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3.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主要解译标志有哪些?4. 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
5.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并画出示意图。
6. 在栅格数据结构中的点、线、面状几何图形是如何表示的?7. 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有哪些?8.画图并写出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作简要说明。
四、论述题(1,2题中任选1题,3,4题中任选1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遥感影像几何畸变的主要原因及几何校正的主要步骤。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重点 (3-12)《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重点一、名词解说( 20 分)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挪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经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汲取,进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
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订: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应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遇到其余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订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经过简易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获得改良,称为辐射校订。
8、光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地区,或出现不应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缓和或去掉不用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光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沿、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经过函数变换,达到保存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加强或提取实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推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必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察分类:包含利用训练样本成立鉴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鉴别函数进行判其余过程。
二、填空题( 10 分)1、1999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 平方公里。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测试 选择题 60题

1. 遥感技术中,用于探测地表温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2. GIS中,用于存储和管理地理数据的软件被称为?A. 数据库管理系统B. 地理数据库C. 地理信息系统D. 地理数据处理系统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图像?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光学传感器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6.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之间空间关系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建模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穿透云层?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紫外遥感8. GIS中,用于创建和管理地理数据库的标准是?A. SQLB. XMLC. GMLD. KML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类型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1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属性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1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植被覆盖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12. GIS中,用于显示地理数据的地图被称为?A. 专题地图B. 基础地图C. 电子地图D. 数字地图1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夜间图像?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热红外传感器1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连接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1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去除图像噪声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16. GIS中,用于模拟地理过程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建模1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下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紫外遥感1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坐标系统是?A. 地理坐标系统B. 投影坐标系统C. 平面坐标系统D. 空间坐标系统1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形状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2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属性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2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水体污染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2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时间序列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时间序列分析2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海洋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微波传感器2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2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提取图像特征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2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存储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数据压缩2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程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2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符号系统是?A. 地图符号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2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纹理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3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3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土壤湿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3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空间分布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分布分析3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大气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气象雷达3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距离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3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细节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3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查询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查询优化3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建筑物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3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图层系统是?A. 地图图层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3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颜色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4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属性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4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雪覆盖度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4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空间模式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模式分析4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地质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地质雷达4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方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4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结构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4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可视化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可视化优化4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森林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4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标注系统是?A. 地图符号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4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高度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5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方向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51. 遥感技术中,用于测量火山活动的主要波段是?A. 可见光波段B. 红外波段C. 微波波段D. 紫外波段52. GIS中,用于分析地理数据空间动态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空间动态分析5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农业信息?A. 多光谱传感器B. 高光谱传感器C. 合成孔径雷达D. 农业遥感传感器54. 在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之间时间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55. 遥感图像处理中,用于增强图像颜色的技术是?A. 滤波B. 直方图均衡化C. 边缘检测D. 图像分割56. GIS中,用于优化地理数据分析的工具是?A. 空间查询B. 空间分析C. 空间统计D. 分析优化57. 下列哪种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信息?A. 光学遥感B. 红外遥感C. 微波遥感D. 激光雷达58.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渲染系统是?A. 地图符号系统B. 图例系统C. 标注系统D. 渲染系统59. 遥感图像解译中,用于识别地物动态的技术是?A. 分类B. 配准C. 融合D. 压缩60. GIS中,用于表示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和时间关系的数据模型是?A. 矢量数据模型B. 栅格数据模型C. 网络数据模型D. 属性数据模型1. B2. C3. D4. A5. B6. B7. C8. C9. A10. D11. B12. C13. D14. C15. A16. D17. C18. B19. A20. A21. B22. D23. D24. A25. C26. D27. D28. A29. A30. A31. C32. D33. D34. A35. C36. D37. D38. A39. A40. A41. C42. D43. D44. A45. C46. D47. D48. C49. A51. B52. D53. D54. A55. B56. D57. D58. D59. A60. A。
中大871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答案考试大纲参考书目

《历年中大871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真题答案+考试解读(2005-2019年)》一、考试解读: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871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考试情况;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中山大学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中山大学考研专业课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根据中山大学871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编程题、论述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往年真题分析最新真题是中山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中山大学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考试展望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中山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中山大学考试大纲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①考研前期的准备;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罗列中山大学871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中大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二、历年中山大学考研真题试卷与答案详解:整理中大该专业2005-2019年考研真题,并配有2011-2019年答案详细讲解。
遥感GIS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遥感GIS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1 遥感常用数据格式为:A. JPEGB. TIFFC. GIFD. BMP1.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通常以什么单位表示?A. 米B. 厘米C. 毫米D. 微米1.3 遥感影像解译的一般步骤包括以下哪些?A. 数据获取、预处理、信息提取、结果解译B. 数据获取、图像处理、信息提取、结果解译C. 数据采集、图像处理、信息提取、结果解译D. 数据采集、预处理、信息提取、结果解译1.4 遥感中的NDVI指数主要用于:A. 海洋表面的植物分布研究B. 农作物生长监测C.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D. 地表温度测量1.5 遥感技术常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 气象B. 地质勘探C. 环境监测D. 全部都是2. 填空题2.1 遥感是通过_______获取地面信息。
2.2 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决定了其对_______大小的分辨能力。
2.3 遥感影像预处理常包括_______、大气校正等步骤。
2.4 遥感中的DEM表示_______的分布情况。
2.5 遥感数据的时间解析度指的是其获取地表信息的_______。
3. 简答题3.1 简述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提供一个案例说明。
3.2 解释遥感图像的波段,并说明不同波段在遥感应用中的重要性。
3.3 通常情况下,遥感影像处理需要进行哪些预处理步骤?简要叙述每个步骤的作用。
3.4 什么是遥感数据融合?列举两种常用的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并说明其优缺点。
3.5 简要描述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关系,并阐述遥感与GIS结合应用的优势。
4. 答案1.1 B1.2 A1.3 A1.4 B1.5 D2.1 无人机、卫星等扫描仪器2.2 物体2.3 数据获取、预处理、信息提取2.4 地面高程2.5 时间间隔3.1 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识别病虫害和病变、进行灌溉监测等。
一个案例是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农田土壤水分,通过获取遥感影像中植被指数来分析土壤的湿润程度,为农民提供合理的灌溉方案。
遥感课后习题答案(2020年7月整理).pdf

第一章;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①大面积同步观测:传统地面调查实施困难,工作量大,遥感观测可以不受作为对地观测系统地面阻隔等限制。
②时效性:可以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传统调查,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获得地球上大范围地区动态变化的数据。
因此,遥感大大提高了观测的时效性。
这对天气预报、火灾、水灾等的灾情监测,以及军事行动等都非常重要。
(比较多,大家理解性的删除自己不需要的)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地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
由于遥感的探测波段、成像方式、成像时间、数据记录、等均可按照要求设计,使获得的数据具有同一性或相似性。
同时考虑道新的传感器和信息记录都可以向下兼容,所以数据具有可比性。
与传统地面调查和考察相比较,遥感数据可以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④经济性遥感的费用投入与所获得的效益,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有限,有待进一步开发,需要更高分辨率以及遥感以外的其他手段相配合,特别是地面调查和验证。
第二章:1.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浮透而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①瑞利散射(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②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③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的多时发生的散射).大气散射类型是根据大气中分子或其他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发生。
遥感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1.RS:广义理解: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狭义理解:是应用探测仪,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大气窗口: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
3.密度分割:单波段黑白遥感图像可按亮度分层,对每层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成为一幅彩色图像,这种方法叫做密度分割。
4.遥感影像地图: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
5.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的遥感的简称,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6.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得多时,此时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米氏散射:当微粒的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大气散射。
7.地物反射波谱:地物的反射率随入射波长变化的规律。
8.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被动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
9.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指像素所代表的地物范围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时间分辨率:只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10.空间滤波:以突出图像上的某些特征为目的,通过像元与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采取空间域中的邻域处理方法进行图像增强方法。
11.多光谱空间:就是一个n维坐标系,每一个坐标轴代表一个波段,坐标值为亮度值,坐标系内的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像元。
12.多源信息复合:是将多种遥感平台,多时相遥感数据之间以及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之间的信息组合匹配的技术。
13. 遥感平台: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分为航天平台、航空平台和地面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答案
海洋学院2002级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考试B卷
考试日期:2005年1月19日时间:13:30-15:30 地点: 南楼112
要点:不需要死记硬背,主要看理解程度;2、重要的是要点与思路。
一基本概念(每题4分)
1、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答: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的定义指的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物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GIS:不仅与属性,而且与空间有关的信息系统,因此除了属性管理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其空间分析功能。
2、大气窗口及其主要光谱段。
答: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大气窗口的光谱段主要有:
,为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和,为近、中红外波段。
,为中红外波段。
8-14μm,为远红外波段。
,为微波波段。
3、节点、顶点;线段、弧。
答:线的起点、终点和交点称为节点,线的中间点称为顶点。
节点之间的线段称为弧,它具有方向性,顶点之间的曲线称为线段。
4、元数据
答: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有关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信息。
地理元数据是关于地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信息。
它通过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条件和其他相关特征进行描述与说明,帮助人们有效地定位、评介、获取和使用地理相关数据。
二简述题(每题6分)
1、简述GIS、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者的关系。
它们呈现三角关系,具体的讲,GIS与RS的关系是RS是GIS的数据源,GIS是RS数据抽象和管理的手段;GIS与GPS的关系是GPS是GIS数据定位的重要手段,通过GPS可以使GIS中的数据定位更精确,G反过来GIS又使GPS的定位更精确和全面;GPS与RS的关系是,GPS指导RS的影像数据的定位,纠正RS影像数据的变形和误差,RS通过影像全局性地确定GPS的定位情况。
2、GIS的基本框架及基本功能。
根据图的基本框架,GIS的基本功能:
数据输入与编辑功能,GIS建库功能;基本查询;空间分析,数据输出和可视化,数据转换,投影等功能.
3、画图并写出GIS中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作简要说明。
其中的一种方法是梯形法,
见上图,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s=1/2Σ(x
i+1-x
i
)(y
i+1
+y
i
) 具体图见教材 p117
(x
i+1-x
i
)项有正有负,但对这个多边形一周循环计算后多边形以外部分正好抵消。
4、GIS数据输入的几种方法简述。
大致分三种:数字化,矢量化与数据转换。
(回答时适当的具体展开一下。
)
三问答题(每题15分)
1、试论遥感系统的组成,遥感的特点及在地质中的应用。
分为5部分,分别为:信息源,信息获取,信息记录与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特点: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与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在地质中的应用:分为岩性识别;地质构造识别;构造运动的分析三大应用。
(回答时适当的具体展开一下。
)
2、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技术有哪几种,试描述其中的一种。
分为直接编码法,游程压缩编码,链式编码,四叉树编码;
可以选择一种具体描述。
3、下图为一地理实体间的拓扑关系图,该拓扑型数据结构可由弧段坐标文件、节点文件、
弧段文件及多边形文件这四个文件构成其拓扑关系,请以表格的形式写出该四个文件的具体内容。
[各点的具体坐标分别为(x1,y1),(x2,y2)…(x16,y16)]
图1 地理实体及其相互关系
表1 弧段坐标文件
表2 节点文件
表3 弧段文件
表4 多边形文件
4、(见另一页)根据离散数据可构成DEM,根据DEM可绘制等值线。
任课老师签字: 20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