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追寻文明的足迹|人美版(2023)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追寻文明的足迹|人美版(2023)
5.教学评价的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课堂展示、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要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罗马建筑艺术,以科洛西姆竞技场为例,解析其建筑特点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5.拉丁美洲玛雅文明的壁画与雕刻艺术,探讨其与自然崇拜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
《追寻文明的足迹|人美版(2023)》六年级下册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通过分析不同文明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代文明艺术的基本概念。古代艺术是反映历史时期人类生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审美的体现,更是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资料。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如古埃及金字塔的壁画。这个案例展示了古埃及人对生命和来世的观念,以及艺术在宗教信仰中的表现。
-玛雅文明壁画与雕刻艺术中的自然元素与宗教寓意。
-通过对不同文明艺术作品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的辨识能力。
2.教学难点
-对于古埃及壁画中的象征意义和宗教观念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复杂的文化内涵;
-希腊雕塑的比例与动态表现,尤其是对于运动瞬间的捕捉,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艺术技巧;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秦朝文化中的地位,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历史知识去深入理解;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追寻文明的足迹|人美版(2023)
一、教学内容
《追寻文明的足迹|人美版(2023)》六年级下册,本章节主要围绕古代文明的艺术成就展开,具体内容包括:
1.古埃及金字塔与壁画的艺术特点与历史背景;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2)第2课《探访自然的奇观》 (10)第3课《装饰色彩》 (12)第4课《装饰画》 (18)第5课《彩球的设计》 (21)第6课《城市雕塑》 (27)第7课《用各种材料制版》 (34)第8课《装饰柱》 (38)第9课《精彩的戏曲》 (42)第10课《戏曲人物》 (45)第11课《画故事》 (54)第12课《动画片的今昔》 (58)第13课《拟人化的动漫形象》 (63)第14课《留给母校的纪念》 (67)第15课《我的成长记录》 (69)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71)第17课《绣在服装上的故事》 (76)第19课《滚灯》 (80)第22课《四川青花瓷》 (84)第23课《人民和总理》 (88)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1教材分析《追寻文明的足迹》一课是选自人美版美术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内容,属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本课是继第11册《神州风采》有关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一课后,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次专题欣赏活动。

涉足面广泛,主要是欧洲、亚洲、非洲经典文化遗产,为了让学生领会世界文化遗产对人类的重要价值,一节课无法让学生认识全面,我将本课教材中欣赏内容划分为四部分。

主要有:1、史前美术 2、古埃及壁画艺术 3、西方文明之源——希腊4、亚洲的文化魅力。

分四课时逐步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进步的闪光足迹,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

初步了解美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前两课时分别讲述了史前美术的起源与发展和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所产生出的艺术文明,学习岩画和埃及壁画的美术知识。

后两课赏析欧洲与亚洲的文化艺术。

这节课我重点让学生感受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中壁画艺术的魅力,了解古埃及壁画历史、艺术成就。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古埃及艺术,使学生了解古埃及美术的悠久历史,艺术成就和艺术特点。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下期美术教学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研究了五年的美术,对美术有了相对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本学期的教学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识,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

同时,也侧重于美术文化的研究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通过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

通过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研究的持久兴趣。

让学生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研究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方面。

同时,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研究、问题研究和项目研究,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研究,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

该教材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研究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造型·表现”方面,教学旨在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记录和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方面,教学旨在让学生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人美版六年级下册教案主题:创作水墨画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的特点和历史背景;2.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法;3.通过创作水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材与工具: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七年级美术教材;2.毛笔、水墨、宣纸、水盆、白纸、毛巾等绘画工具。

教学内容及流程: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们介绍水墨画的概念,让他们了解水墨画与其他绘画形式的差异;2.展示一些水墨画作品,让学生们欣赏,并引导他们发现水墨画的特点,如线条简洁、色彩清淡、寓意深远等;3.引导学生们思考水墨画表达的可能性,让他们了解水墨画可表现自然风景、人物、动植物等主题。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基本技法讲解:a.纸张的准备:将宣纸浸入水中,待宣纸松软后取出,备用。

b.水墨的调制:将适量的水加入水墨块中,用毛笔搅拌均匀,调制成不同浓度的水墨。

c.墨点、墨块、墨骨的使用:通过稍改笔尖用墨点描画,加深颜色使用墨块,使用大面积墨骨研磨出大块阴影等。

d.线条的运笔:学习如何运用毛笔的不同部位画出细线、粗线、虚线、实线等。

2.示范讲解:在白纸上进行一些基本线条和色彩的示范,让学生们观察和模仿。

三、创作实践(40分钟)1.学生创作前可以观摩一些水墨画的图片,获得灵感,也可以自由发挥;2.学生可选取自然风景、人物、动植物等主题进行创作;3.提醒学生要注意线条的运用、形象的表达以及色彩的搭配;4.鼓励学生进行多次修改和润色,提高作品的质量。

四、展示与交流(15分钟)1.学生相互交流和欣赏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心得与体会;2.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3.选取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讨论共同的创作思路和技法。

五、总结(15分钟)1.学生总结所学的水墨画基本技法和创作经验;2.通过提问学生们对水墨画的理解和感受;3.鼓励学生将所学技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继续创作和欣赏水墨画。

年六年级美术下册第课装饰色彩教案人美版

年六年级美术下册第课装饰色彩教案人美版

年六年级美术下册第课装饰色彩教案(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学习色彩的分类和构成。

3.理解色彩在装饰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色彩概念及其特征。

2.掌握色彩分类和构成。

3.学会运用色彩进行装饰。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构成的方法。

2.如何发挥创造力进行装饰。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演示和指导实践。

2.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创造力。

3.小组讨论和展示,共同提高艺术品位。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播放几张装饰美图,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在装饰中的重要性。

(二)、理论讲解1.颜色的定义颜色是人眼观察到的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的颜色吸收程度决定的,是物体与光线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

2.色彩的分类(1)主色,包括红、黄、蓝。

(2)辅色,包括橙、绿、紫。

(3)三原色,指红、黄、蓝三种颜色各占一维的等比例三维色体,可产生其它颜色。

(4)补色,指与三原色相对的颜色即青、品红、黄绿。

3.色彩的构成(1)色相指颜色的种类,如红、绿、蓝等。

(2)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即亮度程度。

(3)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程度,即颜色的明亮与灰暗的比例。

(三)、实践体验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掌握色彩的分类和构成。

2.每组的学生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装饰创作,提高创造力。

(四)、小组讨论1.每组学生展示其创作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2.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提高艺术品位。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的情况,评价学生对于颜色分类和构成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创造力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降低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

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主题:绘画艺术目标•了解不同绘画艺术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进行创作•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绘画技能课程安排1.第一单元:风景画的魅力•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和技法•了解西方油画中的风景画表现形式•运用不同材料进行风景画创作2.第二单元:人物肖像画•学习中国传统人物肖像画的特点和技法•了解西方肖像画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运用铅笔、水彩等材料进行人物肖像画创作3.第三单元:抽象艺术的魅力•学习抽象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抽象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运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进行抽象艺术创作4.第四单元:静物画欣赏与创作•学习中国传统静物画的技法和表现形式•了解西方静物画的构图和表现手法•运用不同材料进行静物画创作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绘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观察和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创作和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资源准备•课程教材: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绘画工具:铅笔、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等•绘画材料:纸张、画布、颜料等•艺术作品图片或展示物:用于学生欣赏和分析评估•课堂练习: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展示和讨论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提供意见和建议•个人写作: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创作经历和感受的反思文章,评价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能力提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形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进行一定数量的绘画作品创作•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展示机会,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学习以上是一份关于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的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单元:风景画的魅力课时一:中国传统山水画•学习目标: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和技法,并能够运用毛笔和墨汁进行山水画创作。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装饰色彩人美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装饰色彩人美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色彩搭配与调和: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如对比色、互补色等,并能运用到实际绘画中;学会色彩调和的方法,使作品色彩和谐统一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色彩搭配与调和技巧,强调其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2)装饰色彩的艺术表现:学会运用装饰色彩表达个性和情感,提高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装饰色彩是指通过艺术手法对色彩进行搭配、对比和调和,以达到美化效果。它在绘画、设计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装饰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搭配表达情感和美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色彩搭配原则和色彩调和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装饰色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装饰色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装饰色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装饰色彩的概念和运用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不过,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最新)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二、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 有图片吗,展示一下~ 3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

教学反思: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人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学生现状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

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

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

运用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了解书作品的特征,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熟悉美术语言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材分析:该教材贴近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

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23课。

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

并且有些教学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习、问题学习和项目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习,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

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四、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

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第一课追寻文明的足迹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二、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有图片吗?展示一下!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四、小结。

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另一种凄惨的美,古风古韵的美。

2、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教具准备: 幻灯片,世界地图及各种材料教学方法:提问法激活方法探究法激活行为展评法激活灵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一谈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二、新授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谈一谈熟悉的各种文化遗产。

2、出示收集到的其它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3、教师介绍一些其它的文化遗产。

三、课外拓展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更多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们说一说对播放的图片有有哪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进行探索。

四、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第二课探访自然的奇观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技能目标: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引发其心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二、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1、闪电奇观 6月12日早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上空出现的闪电奇观。

2、日晕 7月9日下午3时左右,出现日晕奇观:一个红外紫的光环环绕着太阳,在万里晴空下显得格外夺目。

据气象局的专家介绍,这一现象称为“日晕”,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透过这些云层产生折射后,便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

这是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

3、海天一线 9月3日,一道闪电划过美国加州索诺玛郡的亚历山大谷上方的天空,远处沿海的地方水雾迷蒙。

4、火山喷发 11月22日,距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70公里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出烟尘。

此火山当天喷发了三次。

5、美丽极光由于“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在芬兰南部的海文卡城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美丽极光。

6、大堡珊瑚 12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计划,使大堡礁海域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保护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

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开,是一处延绵2000公里的地段,它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

南端最远离海岸241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

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

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人鱼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7、巨浪杰作 9月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被巨浪冲上岸的泥沙在沙滩上呈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

由于在当地的海岸出现高达五米的巨浪,当局已经提醒观众注意海边的安全。

8、冰雪九寨这是冬季的长海,瑞雪使宽阔的湖面结成了厚厚的冰面,远远望去,呈现一片灿烂的银白色。

在多数游客看来,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只有夏、秋两季才是观景最佳时节。

但在去冬今春,观赏银装素裹的冰雪九寨已成为旅游新热潮。

9、雨后飞虹 7月7日傍晚时分,一场暴雨过后,江向灵桥至琴桥之间的天空中惊现一道横跨南北的美丽“虹桥”,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十分壮观奇异。

10、扎达土林6月的藏西南,艳阳高悬,苍凉壮阔。

在经过长途颠簸之后,在终于翻越了冈底斯山余脉站在阿伊拉山顶的时候,你会立即被眼前造化神工、壮阔辉煌的自然奇观震得目瞪口呆,那就是举世无双的扎达土林。

三、小组交流研究: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例如:“巨人之路”海岸: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的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3.7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