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研究
对文物建筑消防水系统的一点思考

对文物建筑消防水系统的一点思考消防水系统是文物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起到了灭火的作用,保护了文物建筑的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谈谈我对文物建筑消防水系统的一些思考。
首先,对于文物建筑来说,灭火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文物建筑通常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为文物建筑设计合适的消防水系统至关重要。
这种系统需要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灭火。
其次,考虑到文物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对消防水系统也有一定的要求。
文物建筑通常是古老的建筑,其结构、材料等与现代建筑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计消防水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文物建筑的特点,确保系统能够与文物建筑完美结合。
例如,在选用灭火设备时,需要选择不会对建筑本身造成损害的灭火剂;在设计喷淋系统时,需要选择适合文物材料的喷淋方式和喷头类型等。
此外,考虑到文物建筑的特殊身份,文物建筑消防水系统还需要考虑到文物保护的需求。
一方面,火灾可能会对文物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需要确保消防水不会直接接触到文物,以免造成二次损失。
另一方面,文物建筑本身也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控制,以保持文物的稳定状态。
因此,在设计消防水系统时,需要与文物保护部门密切合作,确保系统能够兼顾灭火和文物保护的需求。
对于文物建筑消防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套好的消防水系统不仅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到灭火效果,还需要在平时的维护和管理中进行不断的调试和检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相关人员也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消防水系统,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使用系统进行灭火。
最后,我认为,在文物建筑消防水系统的设计中,还可以充分考虑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
例如,可以考虑利用无人机进行火灾监测,及时发现火灾;可以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进行火灾预警;可以利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进行消防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文物建筑消防水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更好地保护文物建筑的安全。
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

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在古代,建筑设计注重美观与实用性,而对于消防设施的考虑相对较少。
然而,近年来由于火灾事故的频发,对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古建筑消防设计方案,以确保古建筑的火灾风险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控制。
一、古建筑的特点与挑战古建筑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建筑风格,是历史的见证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建筑材料老化、结构特殊等原因,古建筑面临着一系列的消防挑战。
首先,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易燃且燃烧速度快,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控制。
其次,古建筑常常分散布局,不利于火灾扑救与人员疏散。
同时,古建筑内部设施和电气设备陈旧,防火设备不完善,加大了火灾的风险。
二、古建筑消防设计原则针对古建筑的特点与挑战,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消防设计,以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1.保护原则:在保护古建筑的文化价值的前提下,保证消防安全。
这需要我们尽量避免对古建筑进行大规模改造,而是通过合理的消防设施来保护其安全。
2.早期预防:通过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消防隐患,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火灾的发生。
3.分区防火:将古建筑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门,以阻止火势蔓延。
4.合理安排疏散通道:古建筑的布局复杂,因此需要合理设置疏散通道,确保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三、古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1.火灾报警系统:在古建筑内部设置火灾报警器,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扑救和疏散。
2.灭火设备:根据古建筑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灭火器、灭火器等消防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初期火势。
3.排烟系统:古建筑内部通风设施有限,火灾发生时烟雾会迅速弥漫,严重影响疏散和扑救工作。
因此,应该在古建筑内设置排烟系统,及时排除烟雾。
4.疏散通道:根据古建筑的布局特点,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的畅通与安全。
5.防火隔离设施:对于古建筑内的一些重要区域,如藏品陈列室或贵重文物库,应设置防火隔离设施,隔离火源,保证藏品的安全。
蓄压式古建筑消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应用分析

蓄压式古建筑消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应用分析摘要:蓄压式古建筑消防灭火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灭火系统,它通过利用水压的能量来驱动灭火装置,能实现快速、高效的灭火效果。
相比传统的消防灭火系统,蓄压式系统具有灵活性强、安装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古建筑的消防需求。
本文就蓄压式古建筑消防灭火系统设计及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蓄压式;古建筑;消防灭火系统;设计;应用古建筑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建筑结构和材料,古建筑在火灾发生时往往面临着更大的灭火难题。
传统的消防灭火系统往往难以适应古建筑的特殊需求,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古建筑的消防灭火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一、蓄压式古建筑消防灭火系统设计考虑因素(一)古建筑特点对系统设计的影响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对蓄压式古建筑消防灭火系统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建筑的建筑结构多为木质或砖石结构,这就要求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古建筑的结构特点,避免在安装消防设备时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
古建筑通常具有复杂的布局和独特的建筑形式,这就要求系统设计需要根据古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消防设备布置合理、覆盖面积广[1]。
由于古建筑年代久远,存在着一定的老化和腐蚀现象,这就要求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古建筑的耐久性和可维护性,选择适合古建筑特点的消防设备和材料。
此外,古建筑通常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性,系统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古建筑的保护和美观性,避免对古建筑造成不必要的破坏或影响其观赏价值。
(二)系统设计中的安全性考虑蓄压式古建筑消防灭火系统的设计中,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因此,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古建筑的特殊性,包括建筑结构、材料和装饰等。
这些特点可能会对系统的安全性产生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古建筑的火灾风险。
古建筑通常具有较高的火灾风险,它们可能存在老化、腐蚀和电气设备老化等问题。
因此,系统设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火灾风险,例如使用防火材料、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等。
古建筑消防技术措施探讨

古建筑消防技术措施探讨摘要: 对主要的消防技术措施在古建筑消防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古建筑消防设施的配置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古建筑消防技术措施灭火系统Study on the Fire Prote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on Ancient Buildings Abstract: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main fire prote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on the ancient building,in order to the reference to the fire facilities of ancient buildings of the allocation。
Key words: ancient buildings; fire technical measure;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1 引言我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而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不仅是研究古代社会的宝贵历史资料,也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
古建筑一旦因火灾而被破坏或烧毁,造成的损失无法挽回。
2 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古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体,其消防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耐火等级低,一旦失火扑救难度大。
我国古建筑多为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
且布局紧凑,既无防火间距,又无消防通道,建筑物多成片分布,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情况,如2014年1月11日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烧毁242栋房屋;2014年12月12日贵州剑河久吉苗寨起火286间房屋被烧毁。
2.2 火灾负载大。
在古建筑中,大体上每m2需用木材1m3,其火灾负荷约为现代建筑的30倍,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将迅速蔓延,扑救难度大。
【1】2.3 火源管理难度大。
老建筑消防供水方案

老建筑消防供水方案老建筑消防供水方案是指对于历史建筑或老旧建筑,根据其特殊的需求和现有的条件,制定的一套供水方案,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和应对紧急情况。
以下是一份针对老建筑消防供水方案的详细说明。
一、方案背景老建筑消防供水方案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老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并减小火灾对建筑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考虑到老建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供水方案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场景下的应对策略,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供水系统设计1. 引水系统:a. 选择合适的源水,考虑到老建筑的年代久远,水质可能受到污染,需进行水质检测和处理。
b. 根据建筑的结构和需求,设计合适的引水管道和泵站,确保供水能够覆盖整个建筑的各个区域。
2. 导水系统:a. 设计合适的导水管道网,确保水能够迅速传输到各个灭火设施的接口位置。
b. 考虑老建筑的结构限制和条件限制,选择适合的导水材料和技术,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消防水池:a. 针对老建筑的特殊需求,设置消防水池,并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
b. 需确保消防水池的容量能够满足灭火需求,并设置自动补水装置,以防止池水耗尽。
4. 消防栓和喷淋系统:a. 根据建筑的规模和结构,合理设置消防栓和喷淋设备,以覆盖整个建筑的各个区域。
b. 对于高层建筑,需要考虑建造安全防护设施,如疏散楼梯和消防升降梯,以确保灭火人员的安全。
5. 系统监控和报警:a. 安装合适的消防供水设备监控系统,以实时监测供水系统的运行情况。
b. 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报警并采取紧急措施。
三、维护与维修1. 定期检查和维护供水系统,确保各个组件的正常运行。
2. 建立消防供水系统维修计划,定期进行维修和更换老化设备。
3. 培训和培养专业的消防供水系统的运维人员,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风险控制措施1. 建立完善的消防应急预案和灭火方案,定期进行演练和技术培训。
试论对古建筑的消防保护措施

l建设小型适用型消 防站 1 . 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 由于古 建筑是我 国的重点保护对象 , 而 在经历 了长时 间的时 光消磨 中 , 其 建筑的结 构和消 防设施都有不 同程度 的降低 , 所 以要
加强对其进行 的消防建设。 根据我 国消 防法 的相关规 定 ,要对这些 重点建筑 重点保护 , 加强消 防安全管理 , 所 以迫切需要建 立消 防 站, 加 强对古建筑 的消防保护工作 。 1 . 2消防站的建设要 因地 制宜 、多种形 式、 小 型适 用 由于 古建筑 的结 构特 点大 多是砖 木结 构, 且 都是联 排建造 的 , 耐 火等级较 低 , 消防 标 准较 低 , 所 以在发生 火灾 时 , 将会 迅 速 的 蔓延 , 而我 国的 消防警 力是 有限 的 , 所 以说 针对这些特点 , 消防站的建立应该考虑到如 下 特点。 1 2 . 1 不应套用 《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中规定 的消 防站 的布局 以接 到报警 后 5 分 钟 消防队到达责任区边缘和保 护面积为 4 - 7 平方公里 的要求 。 应在不 破坏古 建筑群整体 格局 的前 提下 , 将 到达 的时间减 到最小。 1 . 2 2 可 以建 公安 、 企业 专职 、 兼 职 等多 种形式 的消防站 , 人员数量 也要 切合实际 。 1 _ 2 3消防站 的建 筑面 积也不一 定要按 照《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的规定 , 可因地制
Q 全技 术
Ch i n a Ne w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a n d P r o d u c t s
试论 对古建 筑 的消 防保护措施
付 春 岩
( 哈 尔滨合信 消防设施检 测有 限公 司,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关于木结构古建筑的消防措施探讨

关于木结构古建筑的消防措施探讨摘要:文物古建筑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做好消防安全措施尤为迫切。
中华大地正值兴旺发达的太平盛世,全国各地寺庙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
鉴于目前建筑消防对于木结构的消防设施尚未有专门的消防规范,为了做好木结构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消防措施,本文以仁寿寺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措施一、工程概况仁寿寺位于佛山的中心市域禅城区祖庙路东侧、莲花路南侧。
建筑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属多层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一级,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
中轴线礼佛核心区内的建筑均为木结构,包括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伽蓝殿、药王殿、文殊殿、普贤殿、大殿等。
二、仁寿寺的消防系统设计2.1消防系统组成1.消防系统设计按寺庙区发生一次火灾计算消防用水量。
2.寺庙区地上最高建筑为灵鹫塔殿,楼高五层,建筑高度46.35米,按二类高层公共建筑设计消防用水。
其余建筑均为小于24米的公共建筑,均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3.本项目地下车库、综合楼、灵鹫塔殿均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4.木结构单体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伽蓝殿、药王殿、文殊殿、普贤殿、大殿均设置泡沫灭火系统。
5.各栋建筑按规范配置干粉灭火器。
2.2消防用水量:本工程消防用水量按寺庙区内最大一栋建筑的室内外消防用水量来考虑。
消防用水量如下表:2.3消防设施1.室外消防栓给水系统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采用低压制,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保证最不利点处压力不小于0.10MPa。
寺庙区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按规范要求设置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大于120米,并用阀门分成若干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超过5个,以方便检修。
室外消火栓、阀门等设置地点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2.室内消防栓给水系统室内消防栓用水量为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时。
各建筑物每层均设有多个室内消火栓,以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寺庙消防安全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寺庙消防安全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吸引了大量信教者和游客,寺庙的消防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为切实做好寺庙文物建筑火灾防控工作,解决文物保护存在的严峻火灾问题,进一步提高火灾防控工作的针对性,提升抗御火灾能力。
本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历年工作经验,对寺庙消防安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旨在提升对寺庙消防问题的关注,促使相关管理部门和寺庙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信教者和游客的安全。
关键词:寺庙;消防安全;文物保护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吸引了大量信教者和游客,寺庙的消防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寺庙文物建筑众多、原有房屋密集、建筑布局不合理以及民族特有的宗教习俗(供酥油灯、魏桑等使用明火)等因素,火灾负荷越来越大,火灾隐患非常突出,加之僧尼生活用火、用电不规范极易发生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寺庙文物古建筑的特殊历史因素,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多起文物建筑火灾事故,损失惨重、教训深刻、发人深思,给寺庙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历年工作经验,笔者对寺庙消防安全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旨在提升对寺庙消防问题的关注,促使相关管理部门和寺庙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信教者和游客安全。
一、寺庙特殊环境存在的消防安全风险(一)建筑结构老化,先天性火灾隐患突出许多寺庙具有较长的历史,建筑结构可能存在老化问题,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其柱、梁、椽等都使用了大量木材,建筑耐火等级低[1]。
可燃物多、明火多,火灾荷载大,消防水源不足,缺乏火灾自动报警、电气火灾监控等现代化的火灾预防技术手段和设施,大部分建筑没有经过消防安全评估,火灾隐患不容忽视。
有的文物建筑单位电气线路敷设年代较早,甚至是建成以来从未更换,线路陈旧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私拉乱接、接头裸露现象十分突出,在使用大功率电气设备、生活用电、照明用电等情况下,极易造成电气短路引发火灾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古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8T20:08:33.8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焦秀丽
[导读] 摘要: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产生巨大损失,也会给周围人民、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因此,为了降低火灾发生率,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不断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消防给水设计,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不断优化,并通过培训员工、构建完善制度,以及规范用电等诸多措施的有效实施来进一步提升古建筑消防工作水平。
华南创图设计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30
摘要: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产生巨大损失,也会给周围人民、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因此,为了降低火灾发生率,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不断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消防给水设计,要结合具体情况给予不断优化,并通过培训员工、构建完善制度,以及规范用电等诸多措施的有效实施来进一步提升古建筑消防工作水平。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给水设计;措施研究
前言:在悠久历史发展中,我国祖先不仅创造了优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之一就是古建筑。
所以说,加强、完善古建筑保护,是历史赋予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就目前来看,我国古建筑通常都是砖木结构,所以,其安全的最大敌人就是火灾,火灾一旦发生,极易在短时间内导致古建筑损失,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各部门必须要重视、加强古建筑的消防给水设计,以此来为古建筑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消防知识与技能培训
针对古建筑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来讲,除了对消防给水设计的进一步规范与优化之外,还要重视消防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从整体上提升防火意识,真正实现群防群治,最大限度的避免、减少火灾给古建筑带来的损失。
对此,古建筑的使用、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全体职工参加消防安全教育,引导其树立良好观念,正确认识到,古建筑消防工作是全体职工的重要责任与义务[1]。
古建筑的建筑年代少则上百年,多则已经千余年,不仅拥有很多可燃物,木质梁柱与彩画等也异常干燥,一旦发生火灾,会向四周迅速蔓延,大量可燃物会即刻化为灰烬。
就目前来看,我国社会上的专业消防队伍通常都与建筑单位有着较远距离,在接到报警之后,到达古建筑单位少则需要二、三十分钟,多则需要一两个小时,所以,初期火灾时通常都需要本单位人员进行自主扑救。
对此,在消防给水设计过程中,应对古建筑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作出充分考虑,对其优势给予恰当利用,成立义务消防队,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古建筑火线自救的宝贵经验,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巨大损失的产生。
此外,新进职工在正式入职之前,也要做好岗前的培训工作,确保每位职工都能够准确掌握消防知识,并对古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具体情况做出全面了解,能够清楚的记得每个区域消火栓、灭火器的配置位置,使用方法也要熟练掌握,进而尽量将每一次火灾险情都消除在萌芽状态,将火灾给古建筑带来的各种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2]。
二、构建科学完善消防安全制度
即使多么科学、完善的消防给水设计,若无法在具体操作中得到有效落实都无法将其价值发挥出来,因此,为了给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有力保证,各单位应重视、完善消防安全制度构建。
古建筑使用、管理单位应结合具体情况,共同建立一套科学、适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用火制度,以及片培训与逐级防火责任制等等[3]。
针对逐级防水责任制的建立与实施来讲,其可以将各项消防工作有效落实到各部门的各级人员身上。
各单位领导每年都要与部门负责人、职工个人进行消防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充分明确每个部门及其部门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义务落实好每项消防工作,同时还要明确奖惩内容,以此来促进各项消防安全工作的高效、有序落实,充分体现出各单位消防安全的规范化、法制化特点。
针对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且发现、及时处理火灾隐患的工作人员,应从精神、物质两个层面给予奖励。
而对于不履行职责,且导致火灾发生的人员,应基于情节的严重性给予合理的经济、行政处罚,若情节较为严重,则要追求其刑事责任。
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的构建与有效实施是及时发现、处理火灾隐患的重要保障。
对此,各单位应给予足够重视与有效落实,真正做到每天认真检查,确保各类火灾隐患可以及时被消除在萌芽状态,之后还要进行相应整改,同时进行临时性应急措施的制定,全方位的确保文物古建筑的安全。
三、优化消防给水系统建设
消防给水系统是扑灭火灾的一项重要条件,一旦发生火灾,不论是专业消防团队扑救,还是本单位自救都离不开水的有力支持。
在进行消防给水系统构建过程中,不论是高压水泵房、备用发电机,还是消防供水池等一系列设施的选址、建设,都要结合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报批。
在设置消防给水管线、消防栓过程中,必须要对国家标准做出充分考虑,并严格按照各项要求来落实。
古建筑室内通常都不适合进行消火栓的设置,主要是因为:一是,室外消火栓取水通常都比室内便捷;二是,火灾发生后,通常都会散发出大量的有害气体,救火人员若到室内去取水,其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三是,室内消火栓的安装,会在不同程度上给古建筑带来破坏。
所以,出于上述几项因素的考虑,古建筑消火栓应尽可能设置于室外,若没有特殊要求,不宜在室内设置[4]。
在进行消防给水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避免给古建筑带来破坏与不利影响,管线在穿过古建筑的围墙时,对于相应墙体,应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合理措施给予其必要的加固,进而为古建筑安全提供有力保证。
北方的冬天气温相对较低,所以,用于古建筑的消防蓄水池、供水管线,以及消火栓等一系列设施,应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以此来尽可能减少低温造成消防水池、供水管线等设施产生冻裂等现象,进而无法正常适用。
每年的春秋季节,都要定期对消火栓进行检查,特别是消防水泵、发电机都要进行定期启动试运行,以此来保证相关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还没有建立消防蓄水池、消防泵房的单位,可以进行便携式加压水泵的配备,进而确保在必要时,单位职工可以进行自防自救。
另外,还要注重不同类型的消防水源、消防泵的建造。
就目前来看,很多古建筑周围的水源都比较缺乏,对此,在进行消防给水设计过程中,就要结合古建筑的地形特点,对其利弊做出综合分析,基于不同地形条件设置更适合的消防水源、消防泵房。
若是平摊地区,消防车可以达到的区域,还可以进行提供消防车取水用相关设施的修建。
因此,在古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中,应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5]。
针对消防给排水管网布置来讲。
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消防站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因此,若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相对较多的消防站,相关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古建筑先增设一个消防给排水滚网系统,这样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利用这一系统先将或是控制住。
需要注意的是,消防给排水管网与古建筑间的间距设计要给予合理控制,要以能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古建筑内为宜。
或者是合理利用市政水源,对文保单位进行简易消防水喉、喷淋的设置。
以此来确保火灾发生后,相关单
位能够获得足够水源来救火。
结语:综上所述,古建筑通常都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但同时其拥有的火灾危险性也相对较高,怎样保护其尽可能的远离火灾危害,是消防规划部门及其设计人员应给予综合分析与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古建筑特点,制定出更科学完善且适合的消防给水设计,还要重视各项预防措施的科学制定与有效落实,以此来尽可能避免、减少火灾给古建筑带来的一系列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旭东. 泰山岱庙古建筑群消防给水系统改造方案构思[A]. .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消防协会,2015:3.
[2]马万学.古建筑消防安全分析评估及防火对策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6):12-16.
[3]张勤,马静,颜强,李坤.重庆市某寺庙古建筑消防系统设计探讨[J].给水排水,2014,50(06):64-67.
[4]杜峰,尤飞.南京典型古建筑的消防现状调查和消防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06):89-94.
[5]刘起富.加强古建筑消防工作有效保护民族文化遗产[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