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生及从业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它是医学知识的基石,对于正确诊断、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对医学基础知识进行详细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人体结构及器官功能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物机器,由各种器官和组织组成。
基本的人体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骨骼系统提供身体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肌肉系统实现运动功能,呼吸系统负责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器官,消化系统完成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神经系统控制各个器官的协调运动等。
二、生理学基础知识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系统的协调和调节。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科学,它包括细胞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肌肉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循环生理学等。
通过对生理学基础知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功能的正常运行,判断各种生理状况是否正常,从而指导临床诊疗。
三、疾病与诊断疾病是人体在受到有害因素侵害后出现的异常状态,它可以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也可以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的非传染性疾病。
在医学基础知识总结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诊断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作出的判断,其目的是确定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和程度。
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效果。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医学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给予患者药物来改善其疾病症状和阻止疾病的进展。
药物可以分为西药和中药两大类,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
医学基础知识总结中,我们应该对常见的药物分类、使用方法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有所了解,以确保合理、安全地使用药物。
五、预防与健康预防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个人卫生、疫苗接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有害环境等。
学医的基础入门知识

学医的基础入门知识
学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需要掌握许多基础入门知识。
以下是一些学医的基础入门知识:
1. 解剖学: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它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组织。
医生需要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位置和功能,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医生需要了解人体的生理学,以便了解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3.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机制和变化的学科。
医生需要了解病理学,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4.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的学科。
医生需要了解药理学,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5.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医生在实践中应用医学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医生需要了解临床医学,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6.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学科。
医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学,以便在实践中遵守医学道德和伦理规范。
7. 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是研究医学数据分析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医生需要了解医学统计学,以便进行研究和分析。
8. 医学信息学:医学信息学是研究医学信息管理和技术的学科。
医生需要了解医学信息学,以便进行信息管理和技术应用。
以上是学医的基础入门知识,医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才能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医生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学环境。
基础医学知识

基础医学知识基础医学知识是指医学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础医学知识。
1. 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
了解人体各个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器官的位置、形状和功能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至关重要。
2.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和功能的学科。
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对于理解机体的正常功能以及出现异常情况时如何修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3. 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通过病理学的学习,可以了解疾病的形成机制,从而更好地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
4.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学科。
了解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传播途径对于预防感染和控制传染病至关重要。
5.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作用和效应的学科。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和不良反应对于正确用药以及预防药物错误使用引起的问题至关重要。
6.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指通过收集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信息来确定疾病的过程。
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进行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
7.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通过给予患者药物来治疗疾病的过程。
了解不同类型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和给药方法对于正确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8. 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的学科。
了解疫苗接种、个人卫生、健康饮食、适当的锻炼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对于预防疾病和提高生命质量至关重要。
9. 急救措施:急救措施是在紧急情况下给予患者的紧急治疗。
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可以帮助挽救生命和减轻受伤者的痛苦。
10. 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原则和道德行为的学科。
医学伦理学则是以医学实践为背景的伦理学。
了解医学伦理学的原则和指导,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作出正确的决策,执业时保持职业道德。
这些是基础医学知识的一些例子,医学领域的知识是非常广泛且深奥的。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什么内容

医学基础知识是指什么内容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领域中最基本的、最广泛运用的知识体系,它是医学知识的基石,也是医学从业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介绍医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医学基础知识的范围1.解剖学: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人体结构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医学从业者需要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才能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2.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和生命过程,包括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生物体对外界环境作出的适应和反应等。
医学基础知识中的生理学部分帮助医务人员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根据生理特点开展相应的医疗工作。
3.病理学:病理学是医学基础知识中关于疾病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病因学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病理学的学习,医务人员可以掌握各种疾病的病理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4.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作用机理以及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规律的学科。
医学从业者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用药原则,以确保合理用药。
5.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等相关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中的微生物学部分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点,从而防治传染病。
6.病原学:病原学是研究病原体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学科。
了解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特点,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至关重要。
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1.临床实践的基础: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务人员进行临床实践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医学基础知识,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2.提高医疗质量:医学基础知识的充分运用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3.促进医学科研:医学基础知识为医学科研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医学科研的进展,促进医学领域的发展。
结语医学基础知识是医学从业者必备的基本知识,涵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病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掌握医学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实践水平,还能够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
医学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

医学基础知识必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人体解剖学中的骨骼系统》①基本定义:老实说,骨骼系统就是我们身体里那些硬邦邦的骨头组成的一个大框架。
它就像大楼的钢筋结构一样,撑起我们整个身体,保护重要的器官。
②重要程度:在医学基础里可太重要了。
没有骨骼,我们就像一摊软泥,动都动不了。
外科手术的时候,要是不了解骨骼结构,很容易误伤。
③前置知识:得知道一些基本的身体方位词,像前、后、左、右、上、下这些,这样才能准确描述骨骼的位置。
④应用价值:如果是健身教练了解骨骼系统,可以更好地设计运动方案,避免不正确的锻炼伤害骨骼。
在康复治疗中呢,明白骨骼结构,有助于针对受伤的骨骼进行合适的康复训练。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骨骼系统在医学中是解剖学的一部分,就像一颗大树的一个大分支。
②关联知识:和肌肉系统关系很紧密,肌肉附着在骨骼上才能产生运动。
和神经系统也有关,神经通过骨骼关节这些地方传递信号。
③重难点分析:骨头的名字和形状特别多,这是难点。
掌握的关键就是多结合实际的人体模型去记忆。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常考骨头的名称、位置,考查方式就是填空、选择题比较多,也可能出个识图题,让你指出某块骨头的名字。
三、详细讲解- 【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骨骼系统简单说就是身体里所有骨头和它们连接的结构。
包括头骨、脊柱、四肢骨等等。
②特征分析:它特别坚硬,因为含有钙等矿物质。
而且有不同的形状,像长骨像棒子,短骨比较小巧,扁骨是扁扁的,不规则骨形状就很怪。
就拿长骨来说,中间有骨髓腔,两端膨大。
③分类说明:头骨保护大脑,脊柱是身体的支柱,四肢骨有利于运动。
④应用范围:适用于运动损伤判断,要是摔倒了,知道骨骼结构就可以大概判断可能伤到哪块骨头。
但是局限性在于,光靠骨骼系统有时候不能判断软组织比如韧带、肌肉的损伤。
四、典型例题例题一《人体骨骼中的长骨识别》①题目内容:指出下列属于长骨的是()A. 颅骨中的顶骨B. 手臂上的肱骨C. 手腕上的腕骨D. 脊柱的椎骨。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一、解剖学:1、参与呼吸得肌肉有哪些?主要有肋间内肌、肋间外肌与膈肌,其次还包括腹壁肌肉及胸大肌等、2、食管有哪三个生理狭窄?其临床意义如何?第一个狭窄在食管得起始处,距切齿约15CM;第二个狭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切齿约25CM;第三个狭窄为食管穿过膈得食管裂孔处,距切齿约40CM、3、腰椎穿刺部位在何处?为什么?腰穿部位常选择在第3、4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以免损伤脊髓。
4、何谓膀胱三角?膀胱底得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得一个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5、心尖得体表投影位置在何处?心尖得体表投影位置在胸骨左侧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6、为什么面部三角区得疖肿不能挤压?面部三角区就是指鼻根至两侧口角区得部分、因此处得静脉缺少静脉瓣,并可借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也可通过面部深静脉、翼静脉丛、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当挤压此处得疖肿时,会促使病菌沿上述途径进入颅内从而造成颅内感染。
因此,面部三角区得疖肿不能挤压。
二、生理与病理学:7、血液由哪些成分组成?血浆与血清有何区别?血液由血浆与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就是血液得无定形成分、血细胞就是血液得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3类。
血浆与血清得区别在于血清中缺乏纤维蛋白原与少量参与血液凝固得其她血浆蛋白质,只增加了少量血液凝固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得物质、8、何谓血浆渗透压?分别说明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得临床意义。
血浆渗透压就是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吸水力量得总与、由晶体物质(特别就是电解质)形成得渗透压称为晶体管渗透压、它就是血浆渗透压得主要来源(约战友血浆总渗透压得99%以上),其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细胞内外得水平衡、保持细胞得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当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升高时,细胞将会脱水;反之,会导致细胞水肿、由胶体物质形成得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它得相对稳定对维持血管内水平衡及正常血容量起重要作用。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1. 什么是医学?答: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科学。
2. 医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答: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精神科等。
3. 什么是解剖学?答: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的科学。
4. 什么是生理学?答: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的科学。
5. 什么是病理学?答: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6. 什么是微生物学?答: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系统的科学。
7. 什么是免疫学?答: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以及免疫应答在抗感染、抗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的科学。
8. 什么是药理学?答: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9. 什么是诊断学?答: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10. 什么是治疗学?答:治疗学是研究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11. 什么是预防医学?答:预防医学是研究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
12. 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以及影响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因素的科学。
13. 什么是医学伦理学?答: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问题的科学。
14. 什么是医学心理学?答: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的科学。
15. 什么是医学影像学?答:医学影像学是利用各种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查和诊断的科学。
16. 什么是实验医学?答:实验医学是利用实验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科学。
17. 什么是临床诊断?答:临床诊断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判断和诊断的过程。
18. 什么是实验室检查?答:实验室检查是通过实验室技术对患者的血液、尿液、体液等进行分析,以获取疾病诊断和治疗依据的方法。
19. 什么是心电图?答: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脏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20. 什么是X光检查?答:X光检查是一种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形成影像以观察器官结构和病变的检查方法。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共17篇)

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共17篇)篇1: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医学基础知识重点总结一、知识总结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受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
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 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二、真题演练: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的内容是A.药物的临床效果B.药物在体内的过程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D.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E.药物的作用机制【正确答案】C2.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A.药物的安全范围小B.用药剂量过大C.作用的选择性低D.病人的肝肾功能差E.病人对药物过敏【正确答案】C3.后遗效应指的是A.药物在治疗量应用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B.因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对机体产生有害的作用C.停药后仍残留于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引起的药物效应D.反复应用某种药物后,突然停药出现的综合征E.是由药物引起的一类遗传学性异常反应【正确答案】C【解析】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仍残留于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引起的药物效应。
篇2:医学基础知识总结医学基础知识总结1.试述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与突触传递的特征。
解答: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传导性、相对不疲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潮气量(tidal volume VT):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每分通气量 (minute volume MV):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
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RR):每分钟呼吸次数
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 的气量
医学基础知识
肺泡的结构和功能
(一)肺泡内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与相邻肺泡之间为肺泡隔, 隔内有毛细血管网及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所以肺泡 具有扩张性和弹性 (二)肺泡-毛细血管膜:组成肺泡壁的上皮细胞和组成毛细血管壁的 内皮细胞都很薄,连同两层细胞之间的基膜合称为肺泡-毛细血管膜, 完成肺泡气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三)肺泡的表eathing,WOB)
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RSB) 定义:RSB指数=f(呼吸频率)/VT(潮气量)
临床意义:如果RSB指数>100次/(min.L),表明存在RSB。已有研究表明以 浅快呼吸知识作为撤机结果预测指标优于其他常用指标。
全麻后 外科手术后
医学基础知识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定义: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 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渗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 竭。 死亡率50%以上,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突发性、进行性呼吸窘迫,气促,紫绀,常伴有烦躁、焦虑表情, 出汗等。呼吸窘迫不能用普通氧疗法使之改善。
正常值:3-15cmH2O/L.S-1 意义:支气管痉挛、支气管阻塞、分泌物潴留、大气道异物均可增加吸
气阻力 呼气阻力( exspiratory resistance Re):表示呼气开始时肺和气道的阻力。
Re= Pplat -P(早期呼气压) 早期呼气流量
意义:呼气阻力明显高于吸气阻力为支气管阻塞的表现,支气管哮喘,喘 息性支气管炎均可导致呼气阻力增高
平台压(plat pressure Pplat):是吸气后屏气时的压力,如果屏气时间够长 (10%以上),平台压反映肺泡压,正常值5-13cmH2O,机械通气时应保 证低于30-35cmH2O,否则气压伤的发生率显著增高
平均气道压(mean pressure Pmean):表示平均肺泡压。是扩张肺泡和胸 壁的平均压力。
医学基础知识
顺应性(compliance,C):单位压力所引起的容量的变化 顺应性是弹性的倒数 C =ΔV/ΔP
静态顺应性(Cstatic):ΔV/Pplat-PEEPtotal, 成人的正常范围是 60-100ml/cmH2O
意义:功能肺单位减少(肺叶切除、支气管插管、气胸、肺炎、肺不 张、肺水肿)、胸廓疾病、大量胸腔积液均可使肺胸顺应性减低 动态特征(Cdynamic):ΔV/Ppeak-PEEP
呼气末肺内压(end expiratory lung pressureEEP):表示呼气末肺泡内 压。正常值:0
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lung pressure PEEP )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autoPEEP):没有预设PEEP,而呼气末肺内压显示 正值,表明病人有肺内气体陷闭和内源性PEEP.
医学基础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
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呼吸系统可 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
➢导气部从鼻腔开始直至肺内终末细支气管,无气体交换功能,能够 保护气道通畅和净化吸入空气,并对进入的空气加温、加湿
➢呼吸部是从肺内的呼吸细支气管开始直至终端的肺泡,这部分管道都 有肺泡,行使气体交换功能。
鼻子
痰
正常吸气
环境空气 温度22℃ R.H. 40% A. H. 8毫克/升
肺泡气 温度37℃ R.H. 100% A. H. 44毫克/升
气管插管后
湿化器
医学基础知识
支气管树
医学基础知识
肺泡是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是构成肺的主要结构,肺泡为半球形小 囊,开口于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或肺泡囊,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 所。肺泡壁很薄,表面覆以单层上皮细胞,成人每侧肺约有3-4亿个肺 泡,总面积70-80m2
肺泡是半球形的小囊泡,肺泡中是气体,肺泡内壁则有一层液体, 所以液体与气体的交界面上就具有表面张力,作用是使肺泡的表面积缩 小,保持球形
肺泡壁上皮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涂敷于肺泡内壁,作用是降 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医学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气道峰压(peak pressure,Ppeak):是整个呼吸周期中气道的最高压力,在 吸气末测得。正常值9-16cmH2O, 机械通气中应保持峰压低于35-40cmH2O
正常值是50-80ml/cmH2O 意义:气道疾病和肺实变会降低动态特征,也可提示气道阻力的增加, 如支气管痉挛、黏液栓或气管内导管扭转 弹性(elasticity E):
医学基础知识
吸气阻力(inspiratory resistance Ri):表示吸气末肺和气道对吸入气流 的阻力。
Ri = Ppeak-Pplat 终末吸气流量
正常值:0.93±0.48(标准差)cmH2O
临床意义:一般认为P0.1>4-6cmH2O,病人不能脱机,P0.1的增加表明病 人呼吸窘迫和意味着呼吸中枢对肺功能受损的反应。
医学基础知识
机械通气(有创)面临的主要肺部疾病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危重型哮喘 ➢急性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神经肌肉疾病所致呼吸衰竭 ➢其他情况
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 Tc) 定义:动态特征Cdyn×呼气阻力(Re)
口腔闭合压(P0.1) 定义:是反映呼吸中枢运动输出的有用指标,是在规律呼吸之外的间 歇,在没有预先告知病人的情况下让气道在吸气时闭合,和在病人没有 意识气道闭合和对它作出反应之前这一瞬间(典型的为0.1秒)测出的 气道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