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体工程学重点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知识点汇编.doc

自学考试(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知识点汇编.doc

第一章、绪论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范围?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物)——环境的科学,与许多领域有关,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室内设计、机械工程、管理科学、环境工程学等都是人体工程学的相关领域。

2)人体工程学?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及人相关的物体、系统及其环境,使其符合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及解剖学特性,从而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舒适性和效率的边缘科学。

3)人体工程学发展历程?答: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可分为5个时期:1)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2)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3)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4)人体工程学的作用与任务?P4答:要充分研究人的特性,根据人的特性设计最佳的机械参数和人机匹配关系,这样才是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有效途径,这就是人体工程学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人体工程学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减少事故,必须和研究人的特性和人机系统匹配理论,因此随着人员的选拔理论、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事故率也获得了迅速的减少5)人体工程学的特点?P3答:有两点:一是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渗入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人体工程学在高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自动化系统中人的监控作用,人机信息交互,人工智能等都与人体工程学有密切的关系。

6)人机界面?P5答:包括视觉、触觉、听觉、等一切人机信息传递输入界面及人的手、脚和嘴等输出界面。

第二章、人体生理系统人体的信息传递系统包括?P答:感觉系统、神经系统。

人的错觉现象?P9答:错视觉、错听觉、错嗅觉。

3)错觉图形的类型?P11答:一类是数量上的错觉;另一类是关于方向上的错觉。

4)人类视觉的明适应与暗适应?P12答: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两种适应形式。

且明适应比暗适应的速度快。

5)人类视觉的向光性特性?P12答:对于光亮的不同的出入口,陌生人总是趋于选择光亮的出入口。

人体工程学考试要点

人体工程学考试要点

概论1.人体工程学定义:研究人-机-环境中三者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2.泰勒制:通过不同重量铁锹铲煤得出的最科学有效的工业管理方法3.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向:把人-物-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各种产品和作业环境,使人-物-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效能--高效、安全、经济4.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人的特性、物的特性、环境的特性、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5.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实测法、调查研究法、计算机仿真系统、系统分析评价法6.家具和室内设计人的因素:人体的感知特性、人体的生物力学特性、人体对环境负荷的反应、人体尺寸、人的行为习性7.人体工程学对家具和室内设计的作用:①为家具和室内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特征与机能参数②为家具和室内环境设计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③为家具和室内环境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④为进行人-家具-室内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8.1989年,我国正式成立了与IEA相应的国家一级学术组织:人类工效学协会,简称CES人体的感知特性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2.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本体感觉两种类型3.感觉阈限:用于测量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用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来表示。

能被感觉器官所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称为绝对感觉阈限4.感觉与知觉的关系:①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②知觉与感觉同时进行③两者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④都是大脑产生的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⑤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更高一级认识。

⑥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形象的反映5.人体的知觉特性:①知觉的选择性:把某些知觉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并予以清晰反映的特征②知觉的整体性:人根据知识经验将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③知觉的理解性: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来理解当前知觉对象特征的过程④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知觉映像仍能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6.视觉机能:视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识别能力的总称,包括视角、视力、视野、视距、色觉、对比感度和视觉适应等7.视野:分为静视野和动视野两种①静视野:人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眼睛观看正前方能看到的空间范围②动视野:头部固定不动,眼球转动能看到的空间范围8.视觉适应:视觉器官的感受性对光刺激性的变化的顺应性,向暗处的适应叫暗适应,向亮出的适应叫明适应9.眩光:物体表面产生刺眼和耀眼的强烈光线叫眩光10.视觉向光性:视觉特性之一。

自考人体工程学重点知识整理

自考人体工程学重点知识整理

自考人体工程学重点知识整理1、人体工程学是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一门技术科学。

国际功效学会定义: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机器—环境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着的各组成部分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2、1950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人类工效学会,其名称为《英国人类功效学协会》。

1957年9月美国政府创办了《人的因素学会》。

1961年建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会议。

3、1989年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4、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的研究内容。

⑴生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

⑵心理学,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⑶环境心理学,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征和规律等知识。

⑷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知识。

5、人的感觉系统是由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组成。

主要感官是眼、耳、鼻、口、皮肤及由此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即“五觉”,另外还有平衡系统产生的运动觉。

6、神经系统式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前者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又把管理内脏活动的神经称为植物性神经。

7、大脑对人体控制的关系式左右脑半球与左右侧人体的交叉倒置关系。

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师一种交叉倒置关系。

大脑上部管理人体下半身,而下半个大脑正好相反。

人的大脑,左半球偏重于语言功能,右半球则偏重于有关空间概念的功能。

8、眼睛是人体最精密、最灵敏的感觉器,外部环境80%的信息室通过眼睛来感知的每只眼球直径约为25mm,重约7g。

9、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鼓室下部有一咽鼓管,通到鼻咽部,当吞咽或打哈欠是管口被打开,使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

人体工程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答案

人体工程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答案

人体工程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答案一、填空题1、视觉对物性的感觉反应主要有形状、大小、色彩、明暗、位置、、运动方向等。

2、人对自己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及其运动状态的感觉称为本体觉。

3、骨杠杆作用主要有平衡杠杆、省力杠杆、速度杠杆三种形式。

4、人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能量,其大部分转换成热量维持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行。

4、注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注意和持续性和选择性。

5、个性倾向性中的需要、动机以及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在人的学习、工作和一切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6、个人空间是指人生理心理上所需要的、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

7、生理疲劳是指由于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疲劳。

8、在人体工程学上,心率可以用来测量作业强度、作业姿势和环境。

9、个性心理从个性倾向性和方面表现出来。

10、人耳能感应声音的频率、声强、音色以及声源的方向和远近。

11、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关节、骨骼肌三大部分组成。

12、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主要有遗传、营养、体重、年龄、性别、训练状况等等。

13、相对能量代谢率(RMR)用于评价体力劳动的强度。

RMR 越大,表明强度大。

14、人的心理活动类型可分为认识活动、情绪活动、。

15、能力指一个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表现出的稳定的特征。

它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率。

16、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其中,“人”指的是操作者或使用者,“机”指的是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家具、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环境”指的是所处的周围环境。

17、人体测量中,人体尺寸包括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

18、确定站姿作业台面高度时,既要考虑人体尺寸,又要考虑作业性质。

19、在人体工程学上,心率可以用来测量作业强度、作业姿势和环境。

20、人的感觉反应主要有以下作用:识别、联络、警示、。

21、人体的运动是以关节为支点,通过附着于骨面上的骨骼肌的收缩,牵动骨骼改变位置而产生的。

22、在人体工程学研究中,常用心率来评价作业强度、作业姿势和环境等。

人体工程学考试重点以及答案!

人体工程学考试重点以及答案!

概论1.国际功效学会对人机工程学定义?2.人的大脑,左半球偏重于语言功能,右半球则偏重于有关空间概念的功能。

3.耳朵的结构?4.人体运动系统的由哪些组成?(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5.人体有206骨头,占体重的60%. 人体有639肌肉,占体重的40%.6.测量疲劳的三种方法?(心电图测量心电恢复期、肌电图、能耗的测量)心理学知识1.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类?(人的认识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2感觉的四个特性是什么?(感觉适应\感觉疲劳\感觉的对比\感觉的补偿)3.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三种。

4.加强记忆力的方法?(加强环境刺激\刺激的变化行\新异突出的形象)5.科学研究和科学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准备\进行阶段\成果分析)6.视觉后像包括积极后像和消极后像两种。

7.根据引起错觉的倾向性,错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数量上的错觉;另一类是方向上的错觉。

8.亲密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0-50cm;个人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50-130cm;社交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130-400cm;公共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400cm以上;9.什么是领域人格化?(领域的占有者.总是有特殊的方式,将领域处理得有特殊性、以肯定自己的身份,肯定他在人群中的地位)10.生态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四大部分。

11.简述环境的构成部分?大小构成(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宏观环境)12.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来说,心理量表可以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三个类型。

13. 人体舒适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舒适性、二是知觉舒适性。

行为舒适性是环境行为的舒适程度;知觉舒适性知觉舒适性是指环境刺激引起的知觉舒适程度.。

人体测量学1.人体测量的方法有:丈量法、摄像法、问卷法、自动仪器测量法2.什么是百分位?并简洁概括常用的百分位有哪些?行为与环境1.环境行为有哪些特征?(客观环境、自我需要、环境制约、共同作用)2.人的行为习惯有哪些?抄近路习性;识途性;左侧通行习性;左拐弯习性;从众习性;聚集效应。

自学考试人体工程学(必考)

自学考试人体工程学(必考)

1.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容(简答或选择)(1)生理学研究人得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

(2)心理学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3)环境心理学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征和规律等知识。

(4)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知识。

2.感觉特性第一是感觉适应;第二是感觉疲劳;第三是感觉的对比;第四是感觉的补偿。

3. 知觉特性知觉是我们大脑两个半球对于一个具有某些统一特征的对象或现象所发生的反映。

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知觉的选择性;二是知觉的整体性;三是知觉的理解性;四是知觉的恒常性。

4. 思维的品质(选择,论述)思维的品质是指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

1)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敏锐程度,如有的人建筑创造思路敏捷,有的人则较慢。

敏捷性是可以培养的,多思考,多观察则会提高思维的敏捷性2)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有的人掌握一种创作方法,会举一反三,看到周围环境对创作有用的东西,会很快在设计中加以运用,这是思维灵活性强的表现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有的人能抓住建筑创作的本质,根据基本原理进行创作活动,他的思维活动则具有深刻性4)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亦即精神创造性思维,有的人对室设计有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方法,则他的思维具有创造性。

5. 消极后像的色彩是原刺激物色彩的补色。

6. 错觉:错觉是指和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错误的知觉。

..环境行为特征:(一)客观环境行为的发生,必须具备一个特点的客观环境。

(二)自我需要环境行为是人类的自我需要。

(三)环境制约环境行为是受到客观环境制约的。

(四)从众习性环境、行为和需要的共冋作用。

8. 百分位如将被试的身高或肩宽等在尺寸上分为一百个等分,这就是百分位,又叫百分点。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体健康为目标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因此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人体工程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复习资料。

一、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原理1. 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工程学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

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的工作环境和工具至关重要。

2. 人体动力学:人体动力学研究人体在工作中的姿势和动作。

通过了解人体的姿势和动作,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的工作环境和工具,减少工作带来的身体负荷和疲劳。

3. 人体感知与认知:人体感知与认知研究人体对工作环境的感知和对任务的认知。

了解人体的感知和认知特点可以帮助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的工作环境和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人体健康。

二、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领域1. 办公室人体工程学:办公室是现代人工作的主要场所,了解办公室人体工程学原则可以帮助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家具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身体负荷。

2. 工业人体工程学:工业生产过程中,人体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的工作台、工具和生产线,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伤风险。

3. 交通工具人体工程学:交通工具的设计也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原则,以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例如,汽车座椅的设计可以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调整,以减少长时间驾驶对身体的负荷。

三、人体工程学的复习资料1. 人体结构与功能:可以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教材来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可以重点关注与人体工程学相关的部分,如骨骼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2. 人体动力学:可以通过学习人体动力学的教材来了解人体在工作中的姿势和动作。

可以学习人体工程学的评估方法和工作环境设计原则。

3. 人体感知与认知:可以通过学习人体感知与认知的心理学教材来了解人体对工作环境的感知和对任务的认知。

自考室内人体工程学复习

自考室内人体工程学复习

第一章概论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1.1 人体工程学简介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械及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是20th40s后期发展起来的。

它是以人-机-环境为研究的对象,以实测、统计、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应用多重学科(包括生理学、心理学、医学、卫生学、人体测量学、系统工程学、社会和管理学等)的原理、方法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1.1.1 人体工程学命名边缘科学共有特点(1)学科命名多样化(2)学科定义不统一(3)学科边界模糊化(4)学科内容综合性强(5)学科应用范围广泛国内汉语称为: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程学、工效学、工程心理学1.1.2 人体工程学的产生和建立(1)人体工程学建立时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2)1984年1月,我国正式决定对人体尺寸进行测量工作(3)2009年,我国进行第二次全国人体测量我们对此应掌握两点A 人体工程学是在人与机器、人与环境不协调,甚至存在严重矛盾这样一个历史条件下逐步建立起来的,它本身今天仍在不断发展B 人体工程学研究的重点是系统中的人1.1.3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1)从科学性和技术性两个方面给人体工程学下定义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A “人”:具体的人机系统中的作业者或使用者研究课题包括:人的心里特征、人的生理特征、人适应机器和环境的能力B “机”:机器,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C “环境”:人们工作和生活时接触的环境,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D “系统”是人体工程学最重要的概念和思想: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应激:最早由塞里(Selye)提出,由于心里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变化E “人的效能”:主要指人的作业效能,即人按照一定要求完成某项作业时锁表现出的效率和成绩F “人的健康”:包括身心健康和安全(2)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技术科学①技术科学史介于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大类科学②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科学知识: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系统工程③人体工程学最大的特点:联系了关于人和物的两大类科学,试图解决人与机器、人与环境的不和谐矛盾(3)人体工程学在解决系统中人的问题,主要有两条途径①使机器、环境适合于人②通过最佳的训练方法,使人适应于机器和环境1.1.4 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内容(1)人的因素的研究“人”指工作系统中的人,在人机系统中人是关键的要素,人的心理、生理特性和能力限度时“人-机-环境”系统中最优化的基础(2)机的因素的研究指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包括三大类①显示器②操纵器③机具(3)环境特性的研究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控制,解决如何使环境适应于人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人体工程学重点知识整理1、人体工程学是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一门技术科学。

国际功效学会定义: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机器—环境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着的各组成部分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2、1950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人类工效学会,其名称为《英国人类功效学协会》。

1957年9月美国政府创办了《人的因素学会》。

1961年建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会议。

3、1989年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4、人体工程学的研究的研究内容。

⑴生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

⑵心理学,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⑶环境心理学,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征和规律等知识。

⑷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知识。

5、人的感觉系统是由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组成。

主要感官是眼、耳、鼻、口、皮肤及由此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即“五觉”,另外还有平衡系统产生的运动觉。

6、神经系统式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

前者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又把管理内脏活动的神经称为植物性神经。

7、大脑对人体控制的关系式左右脑半球与左右侧人体的交叉倒置关系。

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师一种交叉倒置关系。

大脑上部管理人体下半身,而下半个大脑正好相反。

人的大脑,左半球偏重于语言功能,右半球则偏重于有关空间概念的功能。

8、眼睛是人体最精密、最灵敏的感觉器,外部环境80%的信息室通过眼睛来感知的每只眼球直径约为25mm,重约7g。

9、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鼓室下部有一咽鼓管,通到鼻咽部,当吞咽或打哈欠是管口被打开,使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

10、人的鼻子是由外鼻、鼻腔与副鼻窦三部分组成。

鼻毛有阻挡灰尘吸入过滤空气的作用。

一般人可辨出约二百种不同的气味。

鼻子闻一种气味持续时间过长,由于嗅觉中枢的“疲劳”,反而感觉不到原有的气味。

11、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结构之一,具有各式各样的机能和较高的再生能力。

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等三个主要的层和皮肤衍生物。

成年人的皮肤面积约有1.5~2㎡,其重量约占体重16%。

它使人体表面有了一层具有弹性的脂肪组织,缓冲人体受到的碰撞,可防止内脏和骨骼受到外界的直接侵害。

皮肤有散热和保温的作用,具有呼吸功能。

皮肤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它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感觉器官。

12、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又心脏和血管组成。

血液在大循环里流一圈只要20~25s的时间,在小循环里流一圈只要4~5s。

人体的血液循环式抗重力循环。

13、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骼人体的支架。

人体中有206块骨头。

骨骼连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韧带和软骨的直接连接,另一种是通过关节的间接连接,连接处运动灵活。

14、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动力。

人的全身有639块肌肉。

15、关节是人体杠杆的重要联结方式和链结结构。

16、人体重力最后主要传至足上。

足弓还可以缓冲行走对人体产生的震荡和冲击,保护人体。

17、合适的工作高度,可减少脊椎骨不必要的弯曲,以免引起腰肌劳损。

18、人的运动是靠肌肉收缩实现的,收缩就要耗费人的肌力。

19、疲劳的主要特征有:疲劳通过机体的活动产生,通过休息可减轻或消失;人体的耐疲劳能力可以通过疲劳和恢复的重复交替而得到提高:人体能量消耗越多,疲劳的产生和发展越快;疲劳程度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损伤人的肌体。

20、与室内设计相关的主要是与运动有关的局部尺寸,如楼梯的踏步高度和宽度,煤气灶和洗盆的高度,生产流水线各种装配件的位置等。

21、感觉特性。

第一是感觉适应,第二是感觉疲劳,第三是感觉的对比,第四是感觉的补偿。

22、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即认得心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的客观现实和周围的环境。

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常用三种维度来描述其活动的特征:一是心理活动的过程,二是心理活动状态,三是个性心理特点。

23、感觉是人的大脑两半球对于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的反映。

感觉是最简单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它引导我们去认识世界,也提醒我们保护自己。

感觉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外界各种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称为外部感觉,第二类是反映我们自身各个部分内在现象的感觉,称为内部感觉。

24、感受性就是能够反映有关事物的个别特性的能力。

感受性分两种:第一是绝对感受性,第二是差别感受性。

刺激强度须增加10倍,才能使感觉强度增加1倍。

25、知觉是我们大脑两个半球对于一个具有某些统一特征的对象或现象所发生的反映。

有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知觉的选择性。

二是知觉的整体性。

三是知觉的理解性。

四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可以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种。

26、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注意。

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实,人们在瞬间的注意广度一般为7个单位。

如果是数字,或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的话,可以注意到6个;如果是黑色圆点,可以注意到8~9各,这是注意的极限。

在建筑环境设计时,为引起人们的注意,应加强环境的刺激量,常用方法有三种:一是加强环境刺激的强度,二是加强环境刺激的变化性。

三是采用新异突出的形象刺激。

27、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信息储存。

2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思维形式主要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

思维的品质是指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

29、想象就是利用原有的形象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30、当刺激物已停止作用于人的感官以后,人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知觉暂留。

视觉暂留是指当视觉的刺激物已停止发生作用的时候,人的视觉并不随之立即消失,还会延宕若干时间,在刺激停止后若干时间内所延宕的视觉,又叫做视觉后像。

消极后像的色彩是原刺激物的补色。

31、向光性是人类的本能和视觉的特性。

32、私密性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需要。

33、根据人类学家赫尔的研究结果:⑴亲密距离。

当事人一般相距0~50cm。

⑵个人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50~130cm。

⑶社交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1.3~4m。

⑷公共距离,当事人一般相距4m以上。

34、领域是指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

人对空间的占有和支配,是生命的渴望和本能。

将领域人格化,这是人对领域占有的一个共同特点。

领域不仅指有形的物质环境,个人的地位也是领域的另一个显著特性。

35、个人空间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

个人空间有两种作用:一是使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得以分开。

二是从信息论的观点出发,个人空间又使个人之间的信息交往处于最佳状态。

影响个人空间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个人因素,二是人际因素,三是环境因素。

36、人体测量学时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学科。

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有:种族,地区,性别,年龄,职业,环境。

37、人体测量是工业产品设计、工业场所设计、室内空间设计的基础。

38、人体测量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人体构造尺寸、人体功能尺寸、人体重量和人体的推拉力。

人体构造尺寸主要指人体的静态尺寸,人体功能尺寸是指人体的动态尺寸。

测量人体重量的目的在于科学地设计人体支撑物和工作面的结构。

测量人体推拉力的目的在于合理地确定橱门的开启力和橱柜抽屉的重量,进而科学地设计家具五金的构造。

39、如将被试的身高和肩宽等在尺寸上分为一百个等分,这就是百分位,又叫百分点。

由于百分位是从最小到最大进行数值排列的。

够得着的距离,一般选用第5百分位的尺寸。

容得下的距离,一般选用第95百分位的尺寸。

常用高度,一般选用第50百分位的尺寸。

可调节尺寸,若确定百分位大小有一定困难,条件许可时,可增加一个调节尺寸。

40、地球的表层是由空气、水和岩石构成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在这三个交汇处就是生物生存的生物圈。

据科学检测,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壳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接近。

这表明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

41、广义地说,环境是包括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其内容和构成是复杂的。

如按构成空间大小来分,环境可以分为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如按构成性质来分。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

42、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与效应。

43、环境因子作用人体感官产生知觉感应表现外显行为改造所在环境组成新的环境又成为新环境因子再作用人体感官又产生知觉效应。

44、人体舒适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舒适性,二是知觉舒适性。

45、人和环境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的推移,称之为环境行为。

46、环境行为有以下一些特征:客观环境,自我需要,环境制约,共同作用。

47、人的行为习性:抄近路,识图性,左侧通行,左转弯,从众习性,聚集效应。

48、人的行为模式就是将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特性,总结和概括,将其规律模式化。

空间里的行为模式,按其目的性,有再现模式、计划模式和预测模式。

按行为模式的表现方法分,有数学模式、模拟模式和语言模式。

按行为内容分类:⑴秩序模式,是用图表来记述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秩序。

⑵流动模式,就是将人的流动行为的空间轨迹模式化。

⑶分布模式,就是按时间顺序连续观察人在环境中的行为。

⑷状态模式,是基于自动控制理论。

49、满足大多数人行走要求的通道,最小宽度是60cm,最小高度是200cm。

50、根据室内环境的行为表现,室内空间可分为大空间、中空间、小空间及局部空间等不同行为空间尺度。

大空间主要指公共行为的空间,中空间主要指事务行为的空间,小空间一般指具有较强个人行为的空间,局部空间主要指人体功能尺寸空间。

51、行为空间分布表现为有规律各无规律两种情况。

有规律的行为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前后、左右、上下及指向性等分布状态。

52、可见光谱是400~760nm,即红外线至紫外线之间的光谱。

53、视觉特性:光知觉特性,颜色知觉特性,形状知觉特性,质地知觉特性,空间知觉特性,时间知觉特性,恒常特性。

54、视力是眼睛对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

应用最广泛的是朗多尔氏环。

当视距为5m时,获得的视角约为1°。

视力与人的视觉生理有着密切关系,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55、感觉器官感受性变化的过程及其变化达到的状态,叫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