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浅谈河道生态护坡方式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河道整治是保障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而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第一、生态护坡技术的定义
生态护坡技术是以植被为主要手段,结合土工材料和其他工艺措施,形成具有生态性的护坡体系,达到河道护坡、绿化等多种功能。
生态护坡技术利用草坪、草丛、灌木等植被建立生态系统,使其具有自我修复力。
在河道整治中,通过人工造林、原生植被保护区、绿化带等多种措施,形成具有生态性的岸坡软化体系。
这种体系可以起到河道护坡、防蚀、减轻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多种功能,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1.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护坡技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效保护和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减少了人为破坏。
2.节约成本。
生态护坡技术不需要使用过多的钢筋水泥等材料,既节约了成本,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3.美化环境。
生态护坡通过铺设草皮、种植各种植物,增加了人们的视觉感受,美化了周围环境。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水土流失。
生态护坡技术能增加河道两岸被河水侵蚀和冲刷的部分,阻止了水土流失。
2.其次,它能够减轻泥沙淤积量,使河道的水流不至于受到河床淤积的影响而过浅。
3.最后,它还能起到更好的防洪作用。
树木的根系可有效地使土壤增强抵抗河流作用的能力,起到了非常良好的防洪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既可以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也节约了成本,更美观环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生态工程技术。
浅谈河道管理中生态护坡方法

浅谈河道管理中生态护坡方法河道管理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和防洪的作用。
河道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到堤防结构的稳定性,也要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最终使建设工程与景观的协调发展。
传统的河道作用局限于“防洪、排涝、航运、灌溉”,而生态护坡综合考虑了景观设计、生态环境以及与周围环境相呼应等因素。
一.河道管理中传统护坡对环境的影响传统的浇筑混凝土护坡和预制混凝土块对于河道的防洪、排涝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对城市的环境和河道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着不良影响,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护坡和护岸结构使得河岸的表面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使水与土的链接通道被阻隔。
生物和微生物与大地的接触也被阻断,影响了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发展。
并且传统的护坡容易使水质受到污染,使河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许多地方采用的护坡材料在水中如果发生水化反应和碳化反应,极易使水质和水环境遭到巨大破坏。
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利于人类的健康。
1.2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河道断面整齐划一,河道走向笔直干净,是城市一道亮丽的景观,但是这与当前人们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差甚远,也与周边的建筑环境和文化环境极不相称。
而且当结构老化时,就会变为河边的垃圾,影响着城市的环境景观,影响着城市的形象,给城市环境造成破坏。
1.3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如果天然河道中修造的人工材料破坏掉人类的生存环境,使生态系统发展不平衡,那就容易引起水的污染,继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人类不能与水亲密接触,不能拥有良好的亲水性。
虽然传统的护坡能够在稳定河道、防洪、排涝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很大欠缺。
二、河道管理中生态护坡的原则与护坡类型2.1河道管理中生态护坡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
针对建设区域河道、河道周边的自然因素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2)生态和谐原则。
生态护坡过程中要尽量使护坡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化,尽可能减少能源、土地、水和生物资源的使用,利用植被、土壤、砖石等原有材料服务于新功能。
浅谈中小河道生态护坡

科 技 创 新
浅谈 中小河 道 生态 护坡
范 丽 梅
( 岭 市银 州 区水 利 局 , 宁 铁 岭 12 0 ) 铁 辽 0 0 1
摘 要 : 生 态护坡 是 一 个 与周 围环境 互 相协 调 、 同发展 的开 放性 生 态 系统 , 河道 协 涉及 的 范 围较 广 , 因素较 多。在设 计 时应 综合 考 虑 各 方 面 的 因素 , 满足 岸 坡稳 定的 前提 下 , 在 以维 持 物种 多样 性 、 少对 资 源 的 消耗 、 持 营养 和 水循 环 、 减 保 维持 植 物 生 态 环境 和 动
物 栖 息 地 的质 量 为基 本 原 则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 词 : 中小 河道 ; 态护坡 ; 生 工程 设 计 ; 态 系统 生
1生态护 坡 的内涵 生 态护坡包 含护 坡和生 态两方 面 , 体 内涵 为 : 足行洪 排涝 其具 在满 的要 求 的基础 上 , 证岸 坡稳 定 , 保 防止水 土 流失 ; 一个 开放 式 的平 它是 衡 系统 , 断 与周 围生态 系统 进行 物质 交 换 ; 一 个动 力式 的 系统 , 不 它是 水流 对岸坡 有 冲刷作用 , 岸坡对 水流有 阻滞作 业 , 生态 系统是地 表 岸坡 水 与地下 水交换 的媒介 ;z g态护 坡是整个 河道 生态 系统 的一 个子 系统 , 与其 他生 态系统 之 间是互相 协调 、 同发展 的 , 协 其生态 功能好 坏直 接影 响其 他生态 子系统功 能的发挥 ; 生态护坡是 可持续 发展 的系统 。 2传统河道护坡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河道护坡主要有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 、 现浇混凝土护坡 、 预 制混凝土块体护坡等。这些护坡工程的造价相对较高。 施工维护难度较 大 , 对生态环 境有一定 影响 。 且 2l对生态环 境的影 响 传统的护坡工程河岸是封闭的,降低了土壤与水体及外界物质的 交换 能力 。护坡后原 生长在岸 坡上 的生 物不能继 续生存 , 系统 的食 生态 物 链断开 、 土壤和水体 中的生 物失去 了赖 以生存 的环境 。 生态 的影 使 对 响主要是 :冰 生物生长非常困难 , 自净能力降低, ( 1 河水 水质可能恶化。 () 温变化 大 , 于水 中生 态平衡 。f水流速 度增 大 , 中一 些生物 2水 不利 3 ) 水 会 被水 流 冲走 , 水生 物减 少 , 边缺 乏天 然植 被 , 影 响沿河 野生 使 岸 直接 生 物种类 生存 。 2 . ^ 生存环 境的影 响 2对 类 传统的混凝土护坡在施工 中均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一些添加剂, 如 早强剂, 抗冻剂, 膨胀剂等。 对水质和水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岸坡没有 天然植被作为屏障, 会使岸边的废物 、 垃圾轻易进入水 中造成污染 , 影 响生活与 生产安 全。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快速发展,河道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包括河道变窄、淤积、河床被填平、河滩被断裂、生物受到破坏等。
镇江市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使得水利设施的建设变得非常重要。
河道整治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生态护坡技术。
本文将探讨这种技术的定义、优势和应用。
生态护坡技术是指将人造或自然材料用于河岸或堤防的建造或修建,以加强其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的特点在于它采用的是天然材料,如植物、大石块等,其生态效益也是非常明显的。
生态护坡技术的优点:1.生态环保:由于这种技术采用自然材料,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生态护坡在修建的同时,会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好处。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长期下来,不仅可以保水保土,还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经济可持续性:这种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维护成本也相对较少,可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保护性能。
其对于河道的保护是非常持续的,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利益。
3.抗震性:这种技术所采用的材料石块、植物根系、土壤等口袋都是伸缩变形的,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地质条件,提高抗震性。
1.生态岸线工程:当地政府可以采用生态护坡技术来修建岸线,完成岸线建设的同时满足环保诉求。
这种工程可以起到保护强化岸线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2.防护林工程:如果河道的岸线处于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中,需要保护河道的防护林,可以使用生态护坡技术。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保证防护林的生长需求。
3.水土保持工程:生态护坡技术的特点之一是可以有效保水保土。
如果当地的土地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可以使用生态护坡技术,通过植物的根系增强土壤的结构,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在河道整治的过程中,生态护坡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河岸或堤防的稳定性,延长其使用周期,同时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道路、建筑物等基础设施被建设在河道的边缘,导致了一些河道的退化和污染。
河道整治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生态护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整治中。
本文将从生态护坡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浅析。
生态护坡技术是指通过引入合适的植被、土壤、营养物质等来增加土坡的稳定性、抵抗水流冲击、提高环境质量的一种技术。
相比传统的人工护坡和混凝土护坡等技术,生态护坡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生态护坡技术通过植被的根系与土壤结合,增加了土坡的稳定性。
在生态护坡中,人们会选择一些具有侵染力的植物,如柳树、芦苇等。
这些植物的根系能够迅速生长,通过机械作用与土壤结合,从而增加土坡的抗冲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河道侵蚀、坍塌等问题。
其次,生态护坡技术可以提高环境质量,保障生物多样性。
在选择植被时,人们不仅需要考虑它们的侵染力,还需要考虑它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植被的选择需要遵循以本地优势物种为主的原则,例如,蒲草、白菜等可以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对于水体净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最后,生态护坡技术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传统的护坡技术需要定期的维护,而生态护坡技术由于其对环境的友好性,需要的维护成本大大降低。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整治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
在河道建设中,选择生态护坡技术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一是保护生态系统。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被,避免过度破坏自然环境,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二是防止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带来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它会导致土壤损失、植被破坏等问题。
通过生态护坡技术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保证河道沿岸的生态环境。
三是美化环境。
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河道的沿岸更加绿化和美观,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防护效果难以保证、种植的植物难以维护等。
因此,在应用中需要注意植被的选择、施工的质量以及后期维护等问题。
浅谈河道生态护岸及植物护坡设计

坡的稳定性进行保证 ,不能影 响河道 的水力特性 。 其次,要遵循生态和谐 的设计原则 。植物护坡 的设 计要遵循生态和谐的原则 ,不对 当地 的生态环境造 成破坏,这也是植物护坡设计的核心和 本质。最后 , 要 遵 循 因 地 制 宜 的 设 计 原 则 。在 设 计 植 物 护 坡 时 要 注重两个方面的和谐 。第一是植被要和河坡保持和 谐。 在设计 当中要对河坡的 自然 特性进 行充分考虑 ,
【 Ke y wo r d s J i f v e r ,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v e t me n t , v e g e t a t i o n s l o p e p r o t ・
e ti c o n , n a t u r l a e n v i r o n me n t , d e s i n g
一 龚建达 邱姬矗 ■ Go n g J i a n d a Qi u J i y a o
【 摘 要】当前,在治理城市河道 以及边坡 的过程 中,河道生 。本文就对 河道生态护岸 及植物护坡设计做 一些研 究与探讨 。
善。
【 关键词 】 河道 生态护岸 植物护坡 自然环境 设计
【 Ab s t r a c t 】At p r e s e n t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g o v e r n i n g c i t y iv f e r
a n d s l o p e s , i f v e r e  ̄l o ic g l a e r v e t m e n t nd a p l a n t s l o p e p r o t e c t -
护 岸 的 施 工 条 件 以及 植 物 的生 长 条件 都 要 好 很 多 ,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浅析河道整治中的生态护坡技术河道整治是指通过改变河道的形状、深度、流速等因素,使其达到一定的水力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防洪、排涝、灌溉、节水等综合效益的治理活动。
生态护坡技术是近年来河道整治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生态工程技术,本文将对其进行浅析。
1. 生态护坡技术的基本概念生态护坡技术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材料,对河坡进行加固和保护,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发展的一种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是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既能够修复岸边的生态环境,也能够起到护坡、固土、保水等作用,可谓是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技术。
生态护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有多种形式,根据材料的来源和利用方式,可分为三种:2.1 天然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天然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是指利用沿岸天然植被、草木等植物来加固和保护岸坡的一种方法。
例如,在常见的沙滩之类的河道中,我们可以看到长满草木和灌木的“固沙林”,这些天然植物的根系能很好地抓住河岸上的土层,起到固土保护的作用。
人工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是指通过人工种植草木、灌木等植物来加固和保护岸坡的方法。
这种方式需要提前选择原生态的植物品种,进行理性配置和布局,以保证护坡作用的效果。
人工材料形成的生态护坡,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利用石头、混凝土、钢筋、网格等材料,构造出与河道环境相协调的护坡结构。
人工护坡具有相较于天然和人工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更加稳定、耐用的特点,具体实施起来比较灵活。
但是这种方式的护坡效果通常没有天然或人工植物形成的生态护坡好,但在一些地形较陡峭的地方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生态护坡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3.1 功能全面生态护坡技术可以起到多种作用,包括了护坡、固土、保水、造林绿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具有很高的综合效益。
3.2 环保节能生态护坡技术主要是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和活动力,避免了大量的能培和物化消耗,因此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费用。
3.3 生态恢复生态护坡技术采用生物学方法,能够还原和保护自然环境,使自然生态得到恢复和发展,同时改善了人类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浅谈河道生态护坡的几种方法

论 的生 态挡 土墙 系统 。由高强 度反 滤 土 不 产 生 膨 胀 破 坏 作 用 。 在 自然 河 混凝土 砌块砌 筑 而成 ,上 下无 顶板 或 堤 护 坡 上 使 用 时 ,能 有 效 防 止 水 土
土壤 流失 ,提 高土壤 渗透 能力 ,保土 各 种草 本植物 生长 。 由于它 的表面 产
保肥 ,缓解和调节 土壤水 分蒸发 。
二 、景观斜坡河段护 坡
生分布 均匀 的 中2 . 5 c m、深 6~ 1 0 a m 的孔洞 ,因此 在 内部能储 存一 定数 量
镇 区 、风 景 区 等 景 观 斜 坡 河 段 营养 土及水 分 ,能 使植 物生长 更 为理
土进 行整 地 ,以利植 物生长 。整 地 内 砌 岸排 水孔 中安装 排水 加肥器 ,既 能
芰 谈 浅 炎 道 生 态 护 皱
、 ・0 ●
容包 括 找平 、夯实 、松耕 表土 等 。为 将 肥液 和抗旱 用水 加入 到植 物根部 ,
方 法
防止 雨水 和坡 面径流 的 冲刷 所导 致 的 又 能将 堤岸 内 的渗 透水 、倒灌 洪水 、
圩堤 的 土地整 治 ,路 面 、堤 坡混 凝土 根 ,根 据葡萄 科等 有关 植物 ,具有 耐 导 流沟 的土方 开挖 和砌筑 。村庄 河道 旱 、耐 涝 、抗 洪水 冲击 、耐浸 泡 、生 整治 工程 完工后 ,裸 露表土 需采 取植 长 快 、再 生能 力强 、茎 生长较 缓慢 , 物 防护措施 ,防护前 ,需要 对裸 露表 而 叶与 侧枝生 长量 宏大 的原理 ;在 石
O元 , 。 要选 择适 地和水 土保 持效果 较好 、经 约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传统的护坡工程中,多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等刚性材料护坡,这类护坡形式可以发挥出城镇河道的行洪、排涝以及水土保持等功效,且具有稳定性好、节省土地等优点。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观念也越来越强,逐渐意识到这类护坡形式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容易引起生态退化。
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的功能,而且还融入了景观、生态等多方面内容,从而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本文在对生态护坡概念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生态型护坡技术,旨在为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1.生态护坡的定义
生态护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目前国内外对其还没没有明确的定义,绝大多数人认为岸坡上种植植物就是生态护坡,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笔者认为生态不仅仅包括植物,它应是一个系统的含义。
生态河道护坡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护坡。
特别是水位变动区的水土保持,其次是生态,这二者的高度统一才是真正的生态边坡。
简而言之,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开挖边坡形成以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护坡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护坡、固坡手段。
2.生态护坡的内涵
一是河道护坡满足防洪抗冲标准要求,要点是构建能透气、透水、生长植物的生态防护平台。
二是河道护坡满足边坡生态平衡要求,即要建立良性的河坡生态系统,由高大乔木、低矮灌木、花草、鱼巢、水草、动物滩地、迎水边坡、坡脚及近岸水体组成河坡立体生态系统。
生态护坡应是“既满足河道体系的防洪要求,有利于河道系统恢复生态平衡”的系统工程,前一个要素是人对自然的要求,即人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安全改造自然;后一个要素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尊重,即改造自然但不破坏自然的平衡。
二者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和环境协调发展”理念。
3.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生态护坡系统将植物生长基质固定在袋体内,同时利用植物根系的“ 锚固” 作用而使护坡更稳定和具有抗冲刷能力,同时生态护坡还具有造价低、能美化环境的独特效果,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有一些应用。
生态护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1) 生态边坡必须能够营造一个适合陆生植物、水陆两生植物、水生动植物生长的生命环境;
2) 生态护坡应满足渠道功能和堤防的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
3) 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坡在视觉中“ 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
4) 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植物:
5) 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6) 布置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生态护坡效果图
4.生态护坡的形式
常用的生态护坡形式有植物型护坡、生态石笼护坡、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多孔结构护坡、自嵌式挡土墙护坡等。
(1)植物型护坡:通过在岸坡种植植被,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力学效应(深根锚固和浅根加筋) 和水文效应(降低孔压、削弱溅蚀和控制径流)进行护坡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的同时进行景观造景。
优点:主要应用于水流条件平缓的中小河流和湖泊港湾处。
固土植物一般应选择耐酸碱性、耐高温干旱,同时应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快、绿期长、成活率高、价格经济、管理粗放、抗病虫害的特点。
缺点:抗冲刷能力较弱。
(2)生态石笼护坡:石笼网是由高抗腐蚀、高强度、有一定延展性的低碳钢丝包裹上PVC材料后使用机械编织而成的箱型结构。
根据材质外形可分为格宾护坡、雷诺护坡、合金网兜等。
优点:1.具有较强的整体性、透水性、抗冲刷性、生态适宜性;2.应用面广;3.有利于自然植物的生长,使岸坡环境得到改善;4.造价低、经济实惠,运输方便。
缺点:由于该护坡主体以石块填充为主,需要大量的石材,因此在平原地区的适用性不强; 在局部互岸破损后需要及时补救,以免内部石材泄露,影响岸坡的稳定性。
(3)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介于普通混凝土和耕植土之间的新型材料,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缓释肥料和表层土组成。
优点:1.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基质;2.抗冲刷性能好;3.护坡孔隙率高,为动物及微生物提供繁殖场所;4.材料的高透气性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被保护土与空气间的湿热交换能力。
缺点: 1.降碱处理问题;2.强度及耐久性有待验证;3.可再播种性需进一步验证;4.护岸价格偏高。
(4)生态袋护坡:生态袋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依据特定的生产工艺,把肥料、草种和保水剂按一定密度定植在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或其他材料上,并经机器的滚压和针刺等工序而形成的产品。
优点: 1.稳定性较强; 2.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 3.利于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4.施工简单快捷。
缺点:1.易老化,生态袋内植物种子再生问题。
2.生态袋孔隙过大袋状物易在水流冲刷下带出袋体,造成沉降,影响岸坡稳定。
(5)多孔结构护坡:多孔结构护坡是利用多孔砖进行植草的一类护坡,常见的多孔砖有八字砖、六棱护坡网格砖等。
这种具有连续贯穿的多孔结构,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栖息场所,可在水陆之间进行能量交换,是一种具有"呼吸功能"的护岸。
同时,异株植物根系的盘根交织与坡体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对基础坡体的锚固作用,也起到了透气、透水、保土、固坡的效果。
优点: 1.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外形的多孔砖; 2.多孔砖的孔隙既可以用来种草,水下部分还可以作为鱼虾的栖息地; 3.具有较强的水循环能力和抗冲刷能力。
缺点: 1.河堤坡度不能过大,否则多孔砖易滑落至河道; 2.河堤必须坚固,土需压实、压紧, 否则经河水不断冲刷易形成凹陷地带; 3.成本较高,施工工作量较大; 4.不适合砂质土层,不适合河岸弯曲较多的河道。
(6)自嵌式挡土墙护坡:自嵌式挡土墙的核心材料为自嵌块。
这种护坡型式是一种重力结构,主要依靠自嵌块块体的自重来抵抗动静荷载,使岸坡稳固; 同时该种挡土墙无需砂浆砌筑,主要依靠带有后缘的自嵌块的锁定功能和自身重量来防止滑动倾覆; 另外,在墙体较高、地基土质较差或有活载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方法来提高整个墙体的稳定性。
该类护岸孔隙间可以人工种植一些植物,增加其美感。
优点: 1.防洪能力强; 2.孔隙为鱼虾等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3.节约材料; 4.造型多变,主要为曲面型、直面型、景观型和植生型,满足不同河岸形态的需求; 5.对地基要求低;
6.抗震性能好;
7.施工简便,施工无噪音,后期拆除方便。
缺点: 1.墙体后面的泥土易被水流带走,造成墙后中空,影响结构的稳定,在水流过急时容易导致墙体垮塌; 2.该类护岸主要适用于平直河道,弯度太大的河道不适用于此护岸;
3.弯道需要石材量大,且容易造成凸角,此处承受的水流冲击较大,使用这类护岸有一定的风险。
5.河道生态护坡的景观应用
参考文献:《几种常用河道生态护坡及其适用性分析_马继侠》(2015年),版权由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