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施国弘2001.9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二、规划原则三、规划依据四、规划期限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一、区域概况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分析三、风景旅游资源特点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五、总体评价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项目策划一、景区性质二、主题形象设计三、旅游项目总体构思四、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一、功能分区二、规划结构三、分区规划要点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服务设施规划一、旅游区容量计算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第六章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规划一、环境影响评估二、保护措施第七章配套规划一、旅游交通规划二、建筑风貌规划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一、市场机会分析二、客源市场定位三、市场开发策略第九章规划实施建议一、分期建设计划二、旅游人才及教育计划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附件一:规划图纸1.区位交通图2.综合现状图3.规划总图4.功能分区图5.旅游交通与服务设施规划图6.保护区规划图附件二:旅游度假区管理政策参考资料汇编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部,处东经118°36—119°00,北纬30°20—30°40,规划主入口距宁国市区约20公里。
根据区域的自然地貌、风景旅游资源分布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管理上的便利性,规划将本旅游区边界确定为:东起竹峰镇杨村,沿镇界过太子尖、金斗山、人山尖至甲路镇边界枫树岭,再沿宜黄公路东侧山脊连线至胡乐镇鸿门,折向西沿鸿旌线(809省道)南侧山脊连线过古堂山至滑渡,然后沿宁国市界向北过罗汉肚、一尖峰、父子岭至龙潭寺,再沿青龙镇边界过柿树岭至石头岭、凤形山、西坑坞,接竹峰镇边界回杨村。
规划范围包括青龙、竹峰、板桥三镇乡全境及城关、甲路、胡乐镇部份区域。
规划区面积约为597平方公里。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16-2025年)的批复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16-2025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东营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9.05.10
•【字号】东政字〔2019〕17号
•【施行日期】2019.05.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
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16-2025年)的批复
东政字〔2019〕17号
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管委会:
你单位《关于批复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16-2025年)的请示》(东黄旅发〔2019〕7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要与全域旅游规划相衔接,充分发挥区内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增强旅游吸引力,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旅游区生态文明综合价值,推动区内旅游业科学有序发展。
三、你单位要会同有关部门、单位认真搞好《规划》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密切协作配合,坚持保护为本、保护为先的原则,依法推进有关建设项目有序实施,确保《规划》确定事项落实。
四、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不得随意变更。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确需进行局部调整的,由你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单位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东营市人民政府
2019年5月10日。
宣城周边可以玩的地方

宣城周边可以玩的地方
宣城周边有许多可以游玩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建议:
1、徽杭古道:这是我国三条著名古道之一,起于宣城绩溪县,止于杭州临安区,连接了徽商与浙商的往来。
2、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区北郊,风景区规划总面积21.3平方公里,以诗、佛、茶、酒为四大文化特色。
3、水东老街:一睹浓郁的徽州古韵。
4、查济古镇: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
5、桃花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皖南“川藏线”:素有江南天路的美誉,这条自驾线路藏在皖南的深山里,东起宁国的青龙乡,西至泾县的蔡村镇,途径储家滩、青龙湾、红杉林、水墨汀溪以及月亮湾等景点。
7、龙川景区:宣城竟然也有这么美的地方!
8、储家滩:位于素有“国家水利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之称的青龙湾下游的青龙乡龙阁村,不仅是旅游、露营的好地方,还是摄影爱好者和影视制作团队绝佳的创作和取景之地。
9、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宁国市,距市区仅10余公里,它是依托大型水库港口湾水库而建设的。
10、“皖南川藏线”红杉林:在皖南川藏线上有一处湿地公园,它的春夏秋冬大不同,四季景色皆风情。
它就是位于“皖南川藏线”上的青龙湾水库腹地——落羽杉湿地公园。
风景名胜区基本建设程序全过程探讨——基于宁国青龙湾省级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

件做出整体性、系统性安排。城乡规划
有的工程还涉及环保、市政、交通、供电、
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
水利、林业等部门。目前,建设领域行政
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
审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需建设单位
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
办理的审批备案、许可等环节仍较多。
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风景名
(含工程总投资)均未报批,施工图纸未
编制要求、政策性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
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文件出具施工图审查
经图审,未办理开工备案手续、工程竣工
等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工程
合格证。
验收和工程质量等级核验。
2018 年 6 月 1 日施行的《必须招标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
属于特殊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风
风景名胜区基本建设程序全过程探讨
——基于宁国青龙湾省级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
张贤友
(宣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信息编研中心,安徽
建筑经济与管理
安徽建筑
作者简介:
张贤友(1970-),男,安徽宣城人,本科毕业于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安徽
省委党校公共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注册城
市规划师,一级建造师(建筑),监理工程师
资料[9]。
的监督管理与引导作用。
[2]
周锐英,李晓燕 . 关于建设项目全过程跟
踪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 建材发展导
向(上),2020(4):62.
[3]
谢培文 . 全过程控制的建筑工程造价跟
中存在违法、虚假等行为。
3.5竣工验收阶段
(5):250-251.
3.4施工阶段
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简介

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简介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南,距市区17公里,距杭州、南京、上海分别是150、200、260公里,总面积880平方公里,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青龙湾核心区面积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2.8平方公里,独立岛屿38个。
境内气候温和,山青水秀,其间高峰入云、峭壁林立、峡谷幽长、古木参天、游鱼奇珍,有着罕见的纯净水质、绝佳的原生态环境、独特的徽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山水、茶、竹等资源,森林覆盖率达95%,被誉为“一级空气一级水”。
境内有北亚热带保存最好、林相最完整的原始森林——省级板桥自然保护区,有华东最大的3000余亩野生红豆杉群落,有始建于唐太和年间的惠云禅寺,有奥陶纪地质遗址、周赟故居、上坦古村、白云禅寺、燕子窝、五里亭等一大批自然人文景观,是具有典型江南特色的山地湖泊型生态旅游度假圣地。
青龙湾度假区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
现已查明,有植物483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就有10种;动物21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如云豹、金钱豹、黑麂、白须长尾雉,被专家称为“动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的天堂、基因库里宝贵的净土”。
在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青龙湾度假区的总体定位为以山水观光、文化展示为基础,以养生度假为核心,以徽文化、龙文化为底蕴和特色,集文化体验、商务会议、户外运动、生态人居为一体的综合型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为“徽韵山水,龙隐福地”;目标定位为全国知名的徽韵山水旅游区、长三角精品徽韵山水养生度假区、长三角知名的商务会议度假基地、安徽首选湖泊度假区、AAAAA级旅游度假区。
在功能布局及项目规划中突出“一心、一片、一轴、四带”。
“一心”是主入口周塘景区的核心景观区,“一片”是指依托规划区水域周边的绿色植被打造景观基底,“一轴”是指从贯穿“龙尾”到“龙首”水域,打造生态绿化走廊,形成龙身景观主轴,“四带”是指徽韵文化景观带、绿色山水景观带、生态湿地景观带、养生休闲景观带等“龙爪”景观带。
山水诗乡、多彩宣城”的发展路径

山水诗乡、多彩宣城”的发展路径作者:姚玉舟《学习时报》2014年09月08日第A10版在当下时代,抓文化就是抓未来经济、抓旅游就是抓经济转型。
宣城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徽文化发源地之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区。
近年来,我们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致力打响“山水诗乡、多彩宣城”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得益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立足宣城文化旅游资源实际,我们集聚力量,整合资源,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组,设立了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办公室,在去年底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上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把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为战略型新兴产业和全市主导产业之一,作为实施“11331”发展思路的永恒战略,并且纳入对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单位年度目标考核,设立1500万元专项发展引导资金。
明确到2016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5%。
到2020年,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指标、旅游总收入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明显提高。
将宣城打造成为泛长三角地区休闲度假地和中国优秀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大力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
去年我们启动实施了文化旅游八大工程,即美好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开发工程、名胜古迹保护开发工程、敬亭山宛溪河诗山宛水品质提升工程、文房四宝之乡城市品牌提升工程、青龙湾生态旅游示范工程、桃花潭查济古镇名村保护开发工程、历史名人诗画开发工程、扬子鳄旅游开发工程。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通过工程化、项目化的运作方式,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逐一制定八大工程发展规划,目前各项规划已经完成,部分项目正在强力推进。
同时,制定了八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共排出了128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总投资540多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约100亿元。
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街道人工委的监督支持下,办事处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群众,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追赶江浙争先江淮”为目标,以建设“开发区工业建设拓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青龙湾旅游开发核心区”为导向,紧紧抓实“工业提效年、城市更新年、乡村振兴年、招商提质年、交通会战年”五个年活动,全办上下勤力同心,争先进位,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并荣获2022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成绩优秀等次,连续五年位列库区乡镇第一。
一、2023年工作总结(一)抓经济、聚动能,综合实力稳中有进。
始终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产业,推动经济实现加快发展。
一是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1-9月完成财税收入1809.82万元;完成工业产值1991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4007万元,限上商品销售额3847.8万元,建筑业营业收入2532.4万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运行。
全面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并启动普查工作。
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干部,一帮到底”的包保联系机制,通过“送政策、听意见、问需求、解难题”等形式,收集企业诉求44件,办结44件,办结率达100%,保障企业问题诉求有道、解决有效、落实有力。
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总投资8000万元的安徽鑫恒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已基本完成建设。
总投资2300余万元供水管道总长22.7公里的宁国市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竹峰线)项目已完成建设,入户安装率达80%,项目的建设将有效解决辖区5000余人的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
完成总投资2800万元的中津河(竹峰段)河道治理及港口湾水库灌区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街道防洪能力。
总投资500余万元的桥头铺村省级中心村项目及总投资达400余万元的移民文化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建设。
移民文化展示中心(一期)已完成建设。
宣城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宣城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2017年12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一条规划范围 (1)第二条规划期限 (1)第三条规划深度 (1)第四条规划目的 (1)第五条规划依据 (1)第二章战略定位 (4)第六条指导思想 (4)第七条发展战略 (4)第八条发展模式 (4)第九条发展定位 (4)第十条发展目标 (5)第三章空间布局 (6)第十一条总体思路 (6)第十二条分区定位 (6)第四章产业融合规划 (8)第十三条发展路径 (8)第十四条发展内容 (8)第五章旅游新业态规划 (9)第十五条文化创意新业态 (9)第十六条户外休闲新业态 (10)第十七条书香田园新业态 (10)第十八条健康养生新业态 (11)第十九条休闲工业新业态 (13)第六章旅游产品规划 (14)第二十条核心品牌产品 (14)第二十一条全时旅游产品 (15)第二十二条品牌旅游线路设计 (15)第二十三条旅游景区建设提升 (16)第七章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21)第二十四条市域综合交通 (21)第二十五条自驾车交通 (22)第二十六条自驾车营地 (22)第二十七条骑行交通 (22)第二十八条步行交通 (23)第二十九条水上交通 (23)第三十条旅游集散体系 (23)第三十一条旅游集散中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二条旅游标识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三条旅游厕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四条旅游餐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龙湾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项目负责人:施国弘2001.9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二、规划原则三、规划依据四、规划期限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一、区域概况二、风景旅游资源类型分析三、风景旅游资源特点四、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五、总体评价第三章区域形象设计与旅游项目策划一、景区性质二、主题形象设计三、旅游项目总体构思四、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第四章功能分区与分区规划要点一、功能分区二、规划结构三、分区规划要点第五章旅游区容量与服务设施规划一、旅游区容量计算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第六章旅游资源与生态保护规划一、环境影响评估二、保护措施第七章配套规划一、旅游交通规划二、建筑风貌规划三、给排水、供电与电讯规划第八章旅游市场开发策略规划一、市场机会分析二、客源市场定位三、市场开发策略第九章规划实施建议一、分期建设计划二、旅游人才及教育计划三、开发体制与政策建议附件一:规划图纸1.区位交通图2.综合现状图3.规划总图4.功能分区图5.旅游交通与服务设施规划图6.保护区规划图附件二:旅游度假区管理政策参考资料汇编第一章规划总论一、规划区地理位置及范围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安徽省宁国市西部,处东经118°36—119°00,北纬30°20—30°40,规划主入口距宁国市区约20公里。
根据区域的自然地貌、风景旅游资源分布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和管理上的便利性,规划将本旅游区边界确定为:东起竹峰镇杨村,沿镇界过太子尖、金斗山、人山尖至甲路镇边界枫树岭,再沿宜黄公路东侧山脊连线至胡乐镇鸿门,折向西沿鸿旌线(809省道)南侧山脊连线过古堂山至滑渡,然后沿宁国市界向北过罗汉肚、一尖峰、父子岭至龙潭寺,再沿青龙镇边界过柿树岭至石头岭、凤形山、西坑坞,接竹峰镇边界回杨村。
规划范围包括青龙、竹峰、板桥三镇乡全境及城关、甲路、胡乐镇部份区域。
规划区面积约为597平方公里。
二、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当今资源开发的主流及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生态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和经济发展可持续。
旅游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社会文化和区域经济共同实现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发展,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协调好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市场导向原则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景区旅游开发方向,迎合现代旅游者崇尚自我、回归自然的趋势,注重旅游产品功能定位与市场预测,并具有一定的超前量,使旅游产品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3、个性化原则在旅游项目规划上强调个性特色,追求惟我独有,满足游客猎奇求异心理。
4、可操作性原则在理论上以高起点的战略研究用于指导资源开发,以保证规划实施的连续一致性。
在实践中,通过对功能分区、政策措施和开发时序三个方面的合理安排,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
5、功能互补原则通过分析对比景区旅游资源差异性,规划力求与皖南旅游区发展战略相衔接,同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互享、客源互流、产品互补,避免项目重复设置与资源浪费。
三、规划依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6 国务院发布2、《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1993.12 建设部发布3、《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1990 国家旅游局中科院4、《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10国家技监局5、《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10 国家旅游局6、《“十五”安徽省旅游发展建议》2000.7 安徽旅游报7、《宁国市“十五”计划纲要》2000.12 宁国市人民政府8、《安徽省板桥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1999.10安徽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四、规划期限旅游区建设是一项长期、渐进的过程。
本项规划针对青龙湾生态旅游区近期建设的需要,结合中远期发展目标,提出规划期限为:近期:2001年--2005年中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15年同时延展考虑2015年以后规划区发展的战略取向,兼顾远景发展的时空结构及产业体系组织。
第二章风景旅游资源及评价一、区域概况1、自然地理青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宁国市西部,皖南山区东缘,属于山地湖泊型景区。
区内地势走向非常明显,西南山势起伏,雄伟豪迈,东北相对平缓,岛屿众多,整体呈西南向东北低缓态势。
核心景观港口湾水库是安徽省跨世纪重点水利工程,位于水阳江上游支流西津河上。
水库坝高146米,总库容为9.41亿立方米,水域面积为32.8平方公里,是安徽省第一座钢筋砼面板堆石坝,总投资11.034亿元。
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水阳江上游流域洪涝灾害,并将沿西津河干流形成长约30公里的水面航道。
两岸青山连绵,岛屿纵横点缀,风光优美。
青龙湾旅游区属北亚热带季风亚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5.4℃。
区内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吹北风为主,夏季以南风为主,春秋季为风向转换季节;由于受季风气候和山地影响,区内降雨时限较集中在5—7月,易形成雨季。
本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轻雨细,气候宜人,全年皆可开展度假旅游活动。
本区地形复杂,动、植物物种丰富。
估计植物有483种,分属116科,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0种;动物215种。
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4种:云豹、金钱豹、黑麂、白须长尾雉;二类保护有20种:猕猴、短尾猴等。
区内板桥自然保护区林相整齐,林木茂盛,盖度90-95%,更有万亩甜槠林,堪称奇观。
因受人为破坏程度不同,区内植被具有明显地带性,地势平缓的冲、坡地绝大部分为园地,成为果园、桑园、茶园等栽培植被;低山、丘陵为大面积的次生灌丛及草丛类型;高峰山、板桥一带为北亚带典型植被—常绿阔叶林。
2、社会经济宁国市经济发达,居全国百强县行列。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4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05万元,农业、工业、商业比重为17:54:29,国民经济步入工业主导型历史阶段,商业也占较大比重。
规划区内,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山林作物、农业和村镇工业,其中山林作物和农业依然处于重要地位。
宁国市人口约为40万人左右,其中农业人口占绝大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宁国市外来移民较多,在民族构成上复杂多样,畲、回、维吾尔、满等10多个少数民族,与汉族杂错相居,其中畲族为较大少数民族。
规划区范围内,共有人口5.46万,相对集中在西津河河谷平原地带。
近年来,许多山区居民因生活不便及水库建设外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
3、历史人文宁国历史源渊流长,春秋战国时先后隶属吴、越、楚。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分宛陵县南部置怀安县和宁国县,隶属丹阳郡。
唐武德三年(620),设宁国县、属宣州。
宁国名取吉祥语,《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寓意邦宁国泰,长治久安。
规划区内为宁国人文荟萃之地,人才辈出。
著名人物有黄一腾,东岸乡人,明万历二十五年进士,曾任山东布政司参议兼佥事,著有《诸儒语要》;周斌,胡乐乡人,12岁考中秀才,时称“神童”,清政府授予奉政大夫和花瓴同知,著述甚多,有《山门新语》、《史学骊珠》等。
区内著名遗址有太平天国跑马岗及近代板桥苏维埃政权旧址。
二、风景旅游资源特色与评价1、资源类型青龙湾生态旅游区集湖泊景观与山地景观于一体,构成了很有旅游开发前途的类型多样的景观资源。
区内西津河山水形胜,本为历代名胜,有诗赞曰:《西津游舫》明‐黄一腾夏日朗晴晖,轻舟敞画扉,澄波涵影静,岚气趁云飞,古寺衔丹麓,长桥映翠徽,浊醪倾不尽,踏破月明归。
港口湾水库的建设更增加了本区的魅力。
大坝截西津河而形成湖面,宛如皖南碧玉,碧波万倾,港汊纵横,青山环绕。
登高远眺,水天一色,可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
高峰山群峰峥嵘,瀑布飞溅,古木参天,林海茫茫,野花烂漫,云影变幻,不仅可以观赏到秀娟的溪流跌水,险峻的绝壁,日出群山的奇观,晚霞夕照的美景,幽雅寂静的月色,波澜壮阔的云海,瑰丽神奇的佛光,还可领略苍莽的原始森林,奇异的卵石群,壮观的杜鹃花海等美妙景观,更有千年不绝的传说,充满神秘色彩,魅力无穷。
白云禅寺重建后,慕名朝拜者又为高峰山添了几许人文气息。
2、风景旅游资源特点(1)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资源组合佳青龙湾生态旅游区集自然景观之山、峰、岩、洞、湖、瀑、泉、溪、雾及人文景观之徽派古建、民间工艺、民俗风情、传说故事于一体,所谓春有繁花似锦,夏有烟云飞瀑,秋有翠壁丹枫,冬有玉树银峰。
堪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具备开发观光度假产业的良好基础,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
飞舟湖面后,或驱车上高峰揽胜,或前往板桥自然保护区探秘,动静相合,相得益彰。
(2)自然山水优美,历史人文稍显不足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广至数百平方公里,其间湖水秀美,山川怡人。
湖两岸或岩壁如镜,或悬树倒挂,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季长青,野鹭横飞,烟霞斜照,风光无限。
狭谷小溪水皆成碧,游鱼细石,视之可触,溪流或急湍似箭,或浅缓纡平,可闻泉水击石之声。
高峰入云,峭壁林立,峰回路转,雄伟瑰丽。
万亩甜槠林,蔚为壮观,青钱柳,毛红椿、云锦杜鹃、黄山松点缀其中,秀美溢山。
云豹、金钱豹、短尾猴、黑麂平添山林几分神秘。
如此山水,似一幅幅意境悠远的奇异山水画,令人陶醉。
由于历史原因,宁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侵袭,几经摧残,人文资源稍显不足,但高峰山神奇传说与白云禅寺香火浑然一体,撑腰石、豆腐台、狮子洞无不张扬神话色彩,却令人神往。
徽州古建,独具魅力,自成一脉,风韵悠悠。
(3)整体生态环境一流,疗养度假的胜地宁国工业经济主要集中于城区及附近,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内工业基础薄弱,污染少,加之历届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破坏程度较小,水质清澈,生态环境一流。
1995年建立板桥自然保护区,更保护了区内生态环境的原始性,使板桥成为动植物的王国,生物多样性的“绿色殿堂”和“基因库”,北亚热带绿色桥头堡。
旅游区内植被覆盖率达77.5%,山青水秀,空气负离子含量高,可称得上“一级空气一级水”。
尤其板桥盆地,岩壁环绕,溪水潺潺,古宅苍苍,乡风浓郁,别有洞天,颇具世外桃源之感。
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气候宜人,是进行森林养生,避暑度假的天然佳处。
三、青龙湾生态旅游区开发条件评价1、优势通过对规划区的景观资源、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本区在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开发方面具有下列优势:(1)旅游景观资源丰富,独具天赋优势(2)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市场广阔(3)交通网络发达,可进入性良好(4)政府积极扶持旅游事业,政策优势明显。
2、劣势:(1)区内缺乏高品位、富有内涵的历史人文资源和奇绝的自然景观资源,其产品开发的可替代性较强。
(2)从目前全省旅游发展格局看,本区属“热点”中的“冷线”,尚末被列入安徽省主干旅游线之中,今后需花大力气改变这种局面。
(3)旅游业基础薄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缺乏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