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腰椎牵引床的作用及颈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方法
三维牵引床的治疗作用和使用方法

什么是牵引床牵引床就是一种采用机械传动实行牵引的一种新颖器械。
通过牵引拉力来改善脊椎韧带粘连,进行治疗腰脱与颈脱的它应用人体生理学与机械物理力学科学结合特点,广泛应用在各种急慢性损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腰痛、放射性腿脚麻木、行走无力而引起腿脚肌肉萎缩,以及外伤性颈椎骨折、错位、脱位等症状;也可适用于颈椎性头晕目眩,头痛耳鸣、血压异常等临床症状。
牵引床的治疗作用:1、能够放松全身肌筋,从而消除疲劳。
由于人体受外界的压力的影响而处于紧张的状态。
这就需要牵引床的功效来治疗2、可以使肩颈部达到弹性保健的效果。
配备高弹性托带设计及后颈部滑动枕头,可牵引拉托肩颈椎肌肉及韧带扩大椎间孔。
3、牵引床还能使您修长腿部,美化线条,安全有效的物理牵引,可助腿部肌肉生长4、牵引床还能帮助您矫正体态,帅气挺立。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外来重力的影响,会使脊椎骨变形,诸如驼背,佝偻症等,经常使用助长健身器,是可以效矫正脊椎骨的。
牵引床的使用方法:颈腰椎牵引床主要用来冶疗腰椎间盘突出,可以不用手术治疗,安全可靠,手术冶疗腰椎间盘突出创伤重、痛苦大、并发症和禁忌症多,术后恢复期长,且有复发可能。
有些患者要求医生给他做手术,而有医生也要求患者来做手术,这种治疗方法是错误的,也是完全不可接受治疗方法,此种治疗方法只会患者带更加严重的痛苦,甚至会给患者造成永远不能工作的后果或瘫痪.所以患者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方法最好。
JYZ-ⅢB型数码显示款腰椎牵引操作方法如下:1、平直牵引见下图A、接通电源后,首次动作是床面复位,床面复位后,进行程序设定。
B、修改程序:(见第九条使用说明中:JYZ-IIIB 型数码显示款按键输入操作方法、JYZ-IIIB 型液晶显示款按键输入操作方法)C、模式设定:连续牵引(即a 工作方式),间歇牵引(即b 工作方式),反复牵引(即c 工作方式)“a”工作方式:如果您想为患者作连续牵引,应选择间歇设定时间为“0”,牵引设定时间为“ 0”,调整好总时间,设定您所需要的连续牵引力进行牵引即可。
颈腰椎牵引床的作用及颈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方法

颈腰椎牵引床的操作规程一、颈腰椎牵引床的操作流程1.首先把颈椎牵引杆置于床面上的插孔中(要求杆实,无摇摆)2.连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后待键面上的退字指示灯熄灭后可进行牵引程序设定。
3.通过腰椎和颈椎的切换键改变你想操作的要求(你需要的操作对象)。
4.选定腰椎和颈椎的操作后,通过按设定键窗口上的同时出现闪烁后,你就可以通过+号和-号来设定你所需要的参数5.位移键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更换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输入切换。
6.同时通过设定键你可以对窗口上的数据逐一进行更换和选定。
7.当你需要间歇牵引时(间歇牵引)的窗口上必须要有牵引的数据。
8.如果你要持续牵引时(间歇牵引)的窗口上必须为0。
9当你要间歇牵引的时候,牵引的模式必须选定在(4.5.6)三种。
也就是P9为4或5或6,三种模式为间歇牵引的模式。
10.如果你要持续牵引,那P9模式可选择(1,2,3,7,8)中的一种模式,作为你所要操作的模式方法。
11.颈椎没有牵引的模式可选,如果要间歇牵引,你可以通过间歇牵引窗口设定数据就可以。
12.如果不用间歇牵引,那间歇牵引的窗口中的数据必须为0。
13.当你要用到手动进行颈椎牵引时,就不能用操作键面上的程序去控制颈椎。
14.如果你用的是程序控制颈椎那手动控制是不起作用的。
二、颈腰椎牵引床的作用及颈腰椎牵引床的方法牵引是康复方法之一。
用特制的牵弓滞和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
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
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
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牵引床的使用

选择合适的牵引装置
根据牵引部位和患者体型,选择合适的牵引 床和牵引装置。
设置牵引力大小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设置合适的牵引力大 小,一般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调整牵引方向
根据病情需要,调整牵引力的方向,如水平 牵引、斜向牵引等。
调整策略根据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牵引力大小和方向,以保持治 疗效果。
02
牵引床的作用包括:缓解肌肉紧 张、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促进血液循环等。
工作原理简介
牵引床通过电动或手动方式产生牵引 力,对患者身体特定部位进行拉伸。
牵引床通常配备有相应的固定装置和 监测系统,以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 有效。
牵引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时间可根 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进行调整。
保持牵引床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床面、滑 轮等部件进行清洗和消毒。
润滑保养
注意事项
对需要润滑的部件进行定期润滑,确保牵 引床的正常运转。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载使用,避免在 牵引床上跳跃或进行其他剧烈运动,以免损 坏设备或造成安全隐患。
03 患者体位摆放与固定方法
患者体位选择原则
01
02
03
符合手术需求
对于年老体弱、骨质疏松等患者,应特别注意牵引力大小和作用时间,以免发生意 外。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皮肤损伤
由于牵引床使用过程中对皮肤产生的压 力和摩擦力,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破损
等问题。
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在牵引过程中,由于肌肉和韧带的松 弛,可能导致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风
险增加。
多功能性
牵引床具备多种功能,可适用 于不同部位和类型的牵引治疗
颈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流程

颈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颈腰椎牵引床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场地:选择一个宽敞、安静、无障碍的地方,确保能够方便地使用牵引床,保证安全和舒适性。
•调整姿势与角度:将牵引床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和角度,以便于进行牵引治疗。
2. 正确的使用姿势使用颈腰椎牵引床时,必须保持正确的姿势,以确保牵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颈椎牵引:坐在牵引床上,调整床的角度使颈椎能够被牵引。
将头部放置在头枕上,并确保头、颈和肩部保持放松状态。
•腰椎牵引:躺在牵引床上,将腰部置于牵引装置上,确保腰椎能够被牵引。
双手放在体侧,保持放松状态。
3. 正确的牵引力度与时间在使用颈腰椎牵引床时,需要确保使用适当的牵引力度和时间,以达到治疗效果,并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牵引力度: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调整牵引床的牵引力度。
一般情况下,牵引力度应逐渐加大,但要避免过大的牵引力度,以免造成不适或伤害。
•牵引时间:根据个人状况和医生的建议,确定每次牵引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初始牵引时间可较短,然后逐渐增加到适当的时间。
过长的牵引时间可能导致疲劳或不适。
4. 结束牵引后的注意事项在完成颈腰椎牵引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障牵引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缓慢恢复姿势:在结束牵引后,缓慢从牵引床上起身,避免过快的动作,以免引起头晕或其他不适。
•注意牵引的效果:牵引后应注意牵引的效果,观察颈椎或腰椎的不适症状是否有所缓解。
如有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牵引治疗的计划。
5.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在使用颈腰椎牵引床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和禁忌症,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注意事项:–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牵引治疗。
–如感到不适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牵引并咨询医生。
–严禁自行调整牵引力度或时间。
•禁忌症:–严重颈椎或腰椎损伤或骨折。
–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
–妊娠期或正在经历月经期。
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流程

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流程介绍腰椎牵引床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设备,通过应用牵引力对腰椎进行牵引,可以有效缓解腰椎疼痛和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进行腰椎牵引床的使用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1.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腰椎牵引床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且正常工作。
特别要注意检查牵引力控制器、固定带和安全装置等部分,以确保它们可以正常操作和使用。
2.选择合适的牵引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牵引力大小。
牵引力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牵引力对患者造成伤害或不适。
3.准备患者:在进行腰椎牵引之前,需要让患者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对于患者来说,需要脱掉上衣和鞋袜,以保证重要部位可以被牵引。
使用步骤在完成准备工作之后,可以开始使用腰椎牵引床进行牵引治疗。
以下是使用腰椎牵引床的步骤:1.让患者躺在牵引床上:将腰椎牵引床调整到适当的高度,并请患者躺在牵引床上,面朝上。
确保患者舒适并稳定地躺在床上。
2.固定患者:使用牵引床上的固定带将患者的胸部和下肢固定在床上,以确保安全和稳定。
固定带应该被牢固地固定,但不要过紧。
3.调整牵引力:使用牵引力控制器,逐渐增加牵引力,直到达到预设的治疗牵引力。
在调整牵引力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反馈和病情调整,注意不要过大或过小。
4.设置牵引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设置牵引治疗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牵引时间为15-30分钟,但具体时间还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5.结束牵引治疗:在牵引时间到达之后,逐渐减小牵引力,直到牵引力为零。
然后,使用解锁装置,解除固定带,让患者缓慢地下床。
注意事项在使用腰椎牵引床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牵引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不适应人群:腰椎牵引床对于一些人群可能不适用,比如孕妇、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有严重脊柱畸形的患者等。
颈腰椎牵引的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准备工作1. 确定适应症: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是否适合进行颈椎、腰椎牵引。
如颈椎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物品准备:准备颈枕牵引带、牵引床、牵引绳、牵引重锤、安全带等。
3. 环境准备:确保治疗室安静、整洁,光线适宜。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取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姿位。
坐位牵引时,患者应保持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0度,避免过伸。
卧位牵引时,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
2. 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根据患者体重,选择牵引重量,一般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
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
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
3. 牵引方法:将颈枕牵引带或腰椎牵引带固定于患者颈部或腰部,连接牵引绳,调整牵引重量。
确保牵引带与皮肤紧密贴合,无压迫感。
4. 牵引过程:患者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缓慢增加牵引重量。
在牵引过程中,患者应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应立即调整牵引重量或停止牵引。
5. 牵引结束:牵引结束后,缓慢减少牵引重量,直至解除牵引。
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如症状缓解,可继续进行下一疗程;如症状加重,应停止牵引,寻求医生帮助。
三、注意事项1. 牵引过程中,患者应保持放松,避免紧张。
2. 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承受能力逐渐增加,切勿急于求成。
3. 牵引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牵引,平卧休息。
4. 牵引结束后,患者应进行适当活动,以缓解肌肉紧张。
5. 患者在牵引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6. 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四、总结颈椎、腰椎牵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第2篇一、适应症1. 颈椎病: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
腰椎牵引床的作用及颈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方法

腰椎牵引床的作用及颈腰椎牵引床的使用方法牵引是康复方法之一。
用特制的牵弓滞和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
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
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
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如果依照关节来分,牵引可分为脊椎或四肢关节的牵引。
在临床上,脊椎牵引较常被使用;而脊椎牵引中,又以腰椎牵引及颈椎牵引最为常见。
颈椎牵引的作用: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治疗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实的一种方法,其治疗作用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1) 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
(2)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
(3) 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拄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
(4) 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
(5) 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推动脉的血供。
(6) 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皱招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
正确的牵引治疗不仅可使肌肉痉挛解除,同时也有改善神经根刺激症状的作用。
颈椎牵引的方法:牵引的力量: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
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牵引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
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
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角度亦易调节。
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操作相对方便。
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
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小。
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牵引床用法

牵引床用法
牵引床是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小关节紊乱等疾病的医疗设备。
使用牵引床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放置牵引床:将牵引床放置在平整、稳固的地面上,确保床框稳固不摇晃。
2.调整牵引床的高度: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型,调整牵引床的高度,使患者能够舒适地躺在床上,同时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3.固定患者:将患者固定在牵引床上,通常使用专门的腰椎牵引带,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固定。
4.调整牵引重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医生的治疗方案,调整牵引重量,通常以患者体重的1/7-1/8为宜。
5.开始牵引:启动牵引床,开始对患者进行牵引治疗。
6.观察患者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疼痛、呼吸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7.结束治疗:按照医生的要求,治疗结束后解除牵引,让患者休息片刻后离开牵引床。
需要注意的是,牵引床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可自行操作。
同时,对于急性腰扭伤等急性疼痛发作期患者,建议先以消炎止痛等药物治疗为主,待疼痛缓解后再进行牵引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腰椎牵引床的操作规程
一、颈腰椎牵引床的操作流程
1.首先把颈椎牵引杆置于床面上的插孔中(要求杆实,无摇摆)
2.连接电源线,打开电源后待键面上的退字指示灯熄灭后可进行牵引程序设定。
3.通过腰椎和颈椎的切换键改变你想操作的要求(你需要的操作对象)。
4.选定腰椎和颈椎的操作后,通过按设定键窗口上的同时出现闪烁后,你就可以通过+号和-号来设定你所需要的参数
5.位移键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更换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输入切换。
6.同时通过设定键你可以对窗口上的数据逐一进行更换和选定。
7.当你需要间歇牵引时(间歇牵引)的窗口上必须要有牵引的数据。
8.如果你要持续牵引时(间歇牵引)的窗口上必须为0。
9当你要间歇牵引的时候,牵引的模式必须选定在(4.5.6)三种。
也就是P9为4或5或6,三种模式为间歇牵引的模式。
10.如果你要持续牵引,那P9模式可选择(1,2,3,7,8)中的一种模式,作为你所要操作的模式方法。
11.颈椎没有牵引的模式可选,如果要间歇牵引,你可以通过间
歇牵引窗口设定数据就可以。
12.如果不用间歇牵引,那间歇牵引的窗口中的数据必须为0。
13.当你要用到手动进行颈椎牵引时,就不能用操作键面上的程序去控制颈椎。
14.如果你用的是程序控制颈椎那手动控制是不起作用的。
二、颈腰椎牵引床的作用及颈腰椎牵引床的方法
牵引是康复方法之一。
用特制的牵弓滞和装置,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练习。
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
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
其装置可利用重锤、弹簧秤或旋紧螺旋杆作牵引力的非机动牵引床,或使用电子装置自控的机动牵引床。
如果依照关节来分,牵引可分为脊椎或四肢关节的牵引。
在临床上,脊椎牵引较常被使用;而脊椎牵引中,又以腰椎牵引及颈椎牵引最为
常见。
一)颈椎牵引
1、颈椎牵引的作用: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保守治疗法中最主要而且疗效确实的一种方法,其
治疗作用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 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
(2)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
(3) 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拄的平衡,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
盘向四周的压力。
(4) 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
关系。
(5) 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推动脉的血供。
(6) 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皱招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
正确的牵引治疗不仅可使肌肉痉挛解除,同时也有改善神经根
刺激症状的作用。
2、颈椎牵引的方法:
牵引的力量: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
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牵引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
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
损伤。
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
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角度亦易调节。
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
小,但操作相对方便。
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
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
小。
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二)腰椎牵引
1、腰椎牵引的作用:
腰椎长骨刺(即腰椎骨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患者,可用腰椎牵引来改善;背部肌肉紧绷的患者,也可用腰椎牵引来让肌肉放松。
腰椎牵引通常要持续做一个月以上,才能见到成效,约
六、七成的患者有效。
另脊椎狭窄多与骨刺有关,也可利用腰椎牵引的复健方式来改善症状,但效果比较差一点,约五成有效。
2、腰椎牵引的方法:
腰椎牵引需要比较大的力量,所以不太可能用徒手牵引的方式,大多使用机械牵引。
腰椎牵引可分为间歇式及半持续性两种方式,患者可
以趴或躺在治疗床上。
间歇式牵引约拉七秒、停十五秒,持续廿至卅分钟;重量由体重的四分之一开始(此重量可以克服身体与床之间的摩擦力),一段时间之后,视患者的忍受程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二分之一为止。
半持续性牵引约持续拉卅分钟至二小时,休息几分钟后可反覆牵引,一天共牵引约六至八小时;牵引的重量由六公斤开始,视患者的忍受度逐渐增加到体重的三分之一为止。
通常住院的患者比较常用半持续性牵引,不过有些非住院的患者,因使用间歇式牵引的效果不佳,也会采用半持续性牵引,每次持续拉十分钟后,休息几分钟,再反覆牵引。
有些患者在做完腰椎牵引后会觉得不舒服,则可减轻牵引的重量或改用其他复健方式。
因为每个人的反应不同,有些患者在急性期软骨或神经发炎时会比较敏感,一旦受到刺激(牵引也算是一种刺激)就会
觉得不舒服,可改成趴着做、减少重量或改用其他方法,不必勉强。
做完牵引后,医师或物理治疗师会教患者如何「保养」患处,例如平时保持正常姿势、适当活动(例如久坐会降低新陈代谢、体内会释放出废物,所以每坐半个小时就应动一动,让软骨补充营养、排出废物,也比较不会对脊椎产生不正常的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