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册课内外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复习课教案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四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复习本单元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情感。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写、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

3.朗读、默写、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课文情感的感悟。

2.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单元复习课(2)引导学生回顾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字词复习(1)引导学生自主复习第四单元生字词。

(2)小组内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进行听写,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课文内容复习(1)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课文进行讲解,分享自己的理解。

(3)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4.朗读、默写、表达能力训练(1)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2)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课文进行默写。

(3)学生分组进行口头表达,分享自己的感悟。

5.情感感悟(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情感,讨论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同学进行交流。

6.合作学习、主动探究(1)学生分组,针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7.课堂小结(1)学生分享自己在复习课中的收获。

8.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针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第四单元的生字词、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朗读、默写、表达能力。

在情感感悟环节,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培养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掌握教学过程中:教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第四单元的生字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主备张鹏翀复习目标1.巩固汉语拼音,准确熟练地拼读生字的音节,认识隔音符号,读好轻声和儿化韵。

2.巩固掌握所学过的生字词。

辨别多音字、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会进行词的归类。

3.能背诵和默写指定的课文,复习一些有关朗读的知识。

4.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能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抓重点段”等方法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能分析句子的主要成份与次要成份,学会缩短和扩写句子。

6.能比较正确地修改明显病句,把排列错误的几段话整理成通顺的短文。

7.会写记事、写人、状物的记叙文。

要求有条理,有具体内容,有详有略。

8.能写通知等常用的应用文,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

9.复习常用的十种标点符号、句、问、逗、书名号等。

10.能用三种查字典的方法查字典。

复习重点1.理解句、段、篇之间的关系,分段、概括段意。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3.能围绕中心,具体地叙述一件事。

复习难点1.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准确概括段落意思,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3.能有中心,有条理,具体地,语句通顺地叙述一件事。

复习的依据依据第八册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系统地进行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形式总结规律、教给方法、集体练习、个别辅导、集体评讲、分类复习、分类检查。

复习措施1.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习、纪律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复习的目的,端正复习的态度。

2.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做好督促教育工作。

3.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4.发挥班骨干的作用,做好复习的督促检查工作。

5.认真备课,加强练习,讲求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时间安排:9课时第一课时汉语拼音汉字一、复习目标1.熟记拼音字母表,掌握大小写字母。

区别易混淆的声母。

2.会给学过的音节补充完整(加上声母或韵母和声调)。

3.能较熟练地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主要是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巩固。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关心与关爱”,包含了《麻雀》、《鲸》、《乌鸦喝水》等课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语文知识的复习,如生字词的学习、语法的运用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在语法运用和写作技巧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2.复习和巩固语文知识,如生字词的学习、语法的运用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的复习。

2.难点:语法的运用和写作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资料。

2.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八单元的主题“关心与关爱”,并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原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讲解。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5.拓展(10分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或者进行小组讨论。

小学第八册语文复习教案-word文档

小学第八册语文复习教案-word文档

小学第八册语文复习教案一、指导思想依据教材,结合本班实际,把本学期知识进行系统归类,突出重点。

抓好薄弱环节,认真设计练习,面向全体学生,对差的学生做好填漏补缺。

使学生能掌握好本学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准确熟练地拼读生字的音节,认识隔音符号,读好轻声和儿化韵。

2、巩固掌握所学过的生字词。

辨别多音字、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会进行词的归类。

3、能背诵和默写指定的课文,复习一些有关朗读的知识。

4、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能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抓重点段”的方法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能分析句子的主要成份与次要成份,学会缩短和扩写句子。

6、能比较正确地修改明显病句,把排列错误的几段话整理成通顺的短文。

7、会写记事、写人、状物的记叙文。

要求有条理,有具体内容,有详有略。

8、能写通知等常用的应用文,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

9、复习常用的十种标点符号、句、问、逗、书名号等。

10、能用三种查字典的方法查字典。

三、复习重点 1、理解句、段、篇之间的关系,分段、概括段意。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和自己的作文。

3、能围绕中心,具体地叙述一件事。

四、复习难点 1、理解句子含义,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准确概括段落意思,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3、能有中心,有条理,具体地,语句通顺地叙述一件事。

五、复习的依据依据第八册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系统地进行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复习形式总结规律、教给方法、集体练习、个别辅导、集体评讲、分类复习、分类检查。

七、复习措施 1、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学习、纪律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复习的目的,端正复习的态度。

2、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做好督促教育工作。

3、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开展“一帮一”的活动。

4、发挥班骨干的作用,做好复习的督促检查工作。

小学语文第八册复习教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第八册复习教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第八册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材,其内容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技巧、写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工具。

而在学习过程中,阅读理解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只有通过吸收阅读材料的内容,学生才能全面理解语文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下是一份小学语文第八册复习教案,供老师和家长们参考。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教授小学生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熟练掌握分析文本的方法,包含字词分析、段落分析、结构分析、语义分析等。

2.培养学生逐步建立既创新又实用的思考方式和分析方式,提高他们对不同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

3.帮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

4.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识别字词、推理思维和阅读技巧。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4个模块。

1.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应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常识相结合,融汇两者优势,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质。

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尼罗河的宝蓝色》、《我与大自然的初次接触》等。

2.阅读分析方法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让学生逐步建立既创新又实用的思考方式和分析方式。

2.1.字词分析字词分析就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在阅读中,学生应注意一词多义、多词一义、典故、惯用语等。

2.2.段落分析段落是文章的组成部分。

“段”是文章的主要组织单位,每一段都有个中心,把每段中间的句子串连起来之后就是段的主旨。

2.3.结构分析即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包括文章的起、承、转、合等组成部分。

2.4.语义分析学生要理解文章的意思,就需要逐词分析文章,将每个词的意思确定下来。

学生要聚焦句子本身,快速推理、捕捉关键词、理解上下文的语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意思。

这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步骤。

3.阅读技巧了解一些阅读技巧,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3.1.预测从标题或者副标题开始,预测文章要讲述的大概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巩固课文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第八单元所学内容;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课文中重要内容,包括生字词、课文主旨等;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课后拓展。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主旨,深化对课文的理解;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复习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准备课件PPT,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重点内容等; 3.黑板:备好粉笔,用于课堂板书; 4.教具:准备课堂所需的教具,如单词卡、图片卡等。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5分钟)•老师简单回顾一下第八单元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迅速回忆起课文内容。

2.课文学习(25分钟)•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读一段,老师读一段,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记忆;•老师讲解生字词及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要点;•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课文延伸(15分钟)•老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悟。

4.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师生共同完成一篇课文总结,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复习课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学生表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在课堂掌控和学生互动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下节课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继续注重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本次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复习课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复习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第八课时复习内容:阅读部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第八课时复习内容:阅读部分

第8课时复习内容:阅读部分。

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分段的方法及归纳段意。

复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复习重点:掌握分段的方法及归纳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复习难点: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有关练习题。

复习过程:一、复习几种常见的分段方法。

(板书)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2.按时间的推移。

3.按地点的转移。

4.按材料的不同性质。

5.围绕故事的主要事件划分。

二、自由读课文,说说下列课文是按哪种方式分段三、出示一篇短文,练习分段。

1.学生自由读,讨论如何分段。

2.指名分段,师生共评。

3.讨论说说给文章分段应注意什么问题?4.小组交流后指名说。

5.教师小结分段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四、复习归纳段意的方法。

(板书)1.找中心句或重点句。

2.找过渡句。

3.用自己的话概括。

4.串字连词。

五、随堂练习(出示短文)1.练习阅读短文,完成短文后的练习。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3.指名汇报。

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段意连接法。

1.学生讨论本学期学过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总结:段意连接法。

4.练习。

七、小结“阅读”重点在于“读”,我们在给短文分段,概括段意时,应该把短文多读几遍,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段和概括段意。

把各段段意连接起来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

八、随堂作业读作文选,摘录好词佳句。

(完整)四年级语文阅读课复习教案

(完整)四年级语文阅读课复习教案

知识点体会修辞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句子的作用、构段方式、朗读技巧、人物描写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标点、补写、内容选词填空、人物心情,表达情感、修辞、加题目、叙述顺序,能简单概括自己影响最深的场景,重点人物,细节,能概括文章的段意,掌握概括小标题的方法,能概括主要内容;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能学会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自主质疑及解决问题。

能结合上下文补充缺失的内容,学会主观题答题的一般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等。

4、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小学四年级阅读课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仔细,认真的阅读习惯,掌握答题的基本方法和格式。

2、能读懂阅读的一些基本题型,掌握系统的阅读知识。

课前准备:铅笔,橡皮,阅读材料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同学们,我们今天进行阅读复习,每当你看到自己的卷子,你发现导致你丢分的原因有哪些,交流归纳,审题,没认真读,一看错了才知道正确答案,板;这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的,(板书:培养阅读习惯,),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是缺乏系统的阅读知识造成的。

今天我们的第二个任务就是:梳理阅读知识(板书)一、考考你的阅读习惯,1、复习阅读离不了做题,看到手中的阅读材料,按照平时考试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做,在你准备动手做题前用静息告诉老师你已经准备好了。

材料一一进入九寨沟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

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一、你读了几遍?诊断一:1遍:你已经很老士了,多读几遍都不知道。

2遍以上:你是个听话的孩子,平常你的阅读考试可能会丢分,但还不至于丢得太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册课外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高埗中心小学文歆设计理念: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顺利进行阅读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如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等。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让学生爱读书,乐于读书,形成快乐语文观”学生情况: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尚可,但对于阅读往往感到头疼,而且在考试中,失分又是最多的,所以很多孩子对阅读都失去了兴趣。

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的阅读步骤不够科学,阅读方法的运用不够熟练。

复习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步骤,并能运用到课外阅读训练中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复习重难点:1、将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复习准备:1、学生课前总结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做题的步骤2、教师准备上课的课件(如供学生阅读练习的片段)教学过程:一、导入书籍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快乐,所以大家都很爱读书,每天都在读,课的,课外的。

可是,一到考试时,同学们就对阅读产生畏难情绪,每次失分最多的也是阅读题。

这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阅读步骤不够得当,阅读的方法不够多。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攻克这个难关,让我们在快乐中阅读。

(板书课题:阅读归类复习)二、总结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一)做题步骤的梳理1、学生谈自己做阅读题的步骤2、学生交流阅读步骤3、老师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的答案4、总结做阅读题的步骤(课件出示,学生读一读)阅读的步骤:浏览全文了解大意找准句段细细揣摩提炼观点(二)阅读方法归纳1、生交流学习一篇课文要用一些什么方法?2、生代表回答3、其他学生对其方法进行评价4、师总结课件出示:阅读方法:(1)理解字词的方法:1、联系上下文 2、联系生活实际……(2)概括段落或者全文的方法:1、找中心句 2、从课题思考 3、合并法 4、提炼四要素……(3)体会情感的方法:1、读文字,想画面 2、关注标点符号 3、抓住重点句 4、联系生活实际……(4)领会写作手法的方法:1、积累摘抄 2、仿写……三、课阅读训练,学会应用,培养能力目的:通过熟悉的课阅读,快速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步骤1、师提示要求:下面我们带着总结的阅读方法和做题的步骤,去体会阅读的乐趣阅读《记的双龙洞》:洞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

虽然工人们提着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有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1)说说短文的主要容并说说概括方法(2)、洞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你能想象其中的两种也将它们比做什么吗?第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段话后,我知道作者抓住洞的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洞景物的“奇”,一是“形奇”,表现为____的石钟乳和石笋;二是“色奇”,表现为____,三是洞顶的“双龙”,一条____,一条____。

(4)、从画线的句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想想你用了什么方法完成题目的,再说说做题的步骤3、生交流,师给予合适的评价,再次明确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四、课外阅读联系,学会迁移,提高阅读能力目的:通过迁移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阅读的方法和做题步骤1、师出示阅读要求:在课阅读中我们已经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和做题的步骤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篇课外的阅读文章,进一步巩固我们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材料:《母爱》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

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只有几斤。

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几斤珍贵的水,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

终于有一天,一头向来温顺的老牛挣脱了缰绳,闯到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

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停了下来。

老牛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么呵斥驱赶,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

人和牛这样对峙着。

性急的司机反复按响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怒地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

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

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

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着什么。

不远的沙滩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

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没等主人吆喝,它们掉转头,在一片寂静中慢慢往回走去。

(1)、写出文章的主要容。

(2)、解释词语:瘦骨嶙峋:僵持:(3)、你认为文中哪句话让你有很多想法,抄下来,写出你的理解,再读一读。

(4)、老牛看着小牛喝水,它们都笑了。

老牛此时的泪水是的泪水;小牛此时的泪水是泪水。

(5)、读了课文2、3、4自然段,你的脑海里有了几幅画面,分别是、、。

2、交流答案与方法和步骤。

(不要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而应该是多元化,鼓励学生充分发表个性的见解,真正的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3、生总结自己在做阅读题时遇到的困难和经验,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明确阅读方法使用的好处。

五、总结迁移,多样化阅读目的:用多种读书方法和名人的读书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形成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1、思考:阅读文章还有其它方法吗?2、(出示课件):五彩纷呈的读书方法阅读课文法:朗读全文,划段分层,概括中心,领略写法,摘抄背诵。

自学文章法:浏览,提问,精读,背诵,复习。

以写带读法:读书时,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感悟写下来。

阅读四法:扩大阅读面,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善于运用。

孔子读书法:(1)少年时好学不倦。

(2)学与思结合起来。

(3)学过的要温习(4)学习要谦虚。

轼读书法:对于一些好书,读一次,有一个目标,读书是终生之事。

诸亮读书法:博览群书,知天文,悉地理。

朱熹读书法: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笔到。

读书法:(1)稍有空闲就读书(2)不动笔墨不读书。

你的读书法:3、生再交流阅读体会六、小结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可以通晓古今,广阅中外,只要同学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做题的步骤,就能在每一次的考试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七、作业设计目的:巩固本节课的重点,拓宽孩子的读书视野,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1、完成阅读练习《鱼游到了纸上》和《耐磨的人生》2、推荐阅读《藏羚羊的跪拜》和《泥土》八、板书设计做题步骤阅读归类复习快乐阅读阅读方法阅读练习材料:鱼游到了纸上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

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

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

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1、“缸”字是()结构,音序是(),部首是()。

2、文中带点的字选正确的解释画上横线老:①年岁大②旧③原来的④长久⑤经常为⑥很;极晚:①晚上②时间靠后的③比规定的或合适的时间靠后④后来的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特别()活泼()4、用“”划出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

5、这个青年“特别”表现在。

6、你认为这个青年的画画得好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耐磨的人生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

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

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

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

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

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

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

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

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

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

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慢慢地,我平静下来。

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

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

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给下列的词语写上近义词。

笨拙()不幸()特别()毅然()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朋友说,,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4、当你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

提出问题:回答:5、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6、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你一定行!推荐阅读材料藏羚羊的跪拜一位老猎人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

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长泪从眼里流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