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地域特征

合集下载

住宅建筑设计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第四章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四、安全疏散
(二)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 过650m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 宅。 2.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 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 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 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1、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 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 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 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 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 应少于2个。
当裙房需要做商业大空间,上层为住宅空间时,一般形成 结构转化层
第四章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第四章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第三节 设备体系
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应分别设置。排水管道不 得穿越卧室。 设有淋浴器和洗衣机的部位应设置地漏,其水封深度不 得小于50mm。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排水管 道连接时,在排水口以下应设存水弯,其水封深度不得 小于50mm。 地下室、半地下室中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排水管,不应与 上部排水管连接。 8层及8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施。 35层及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四章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3。板楼的缺点 a.建筑密度低,房价高 b.户型格局不宜改造
二、塔楼
1.塔楼的优势 a.节约土地资源,房价较低 b.空间结构灵活,宜于改造 c.结构强度高,抗震性好 d.居高望远,视野开阔

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分析

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分析

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分析摘要:随着住宅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的日益扩大,人们对于住宅的整体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住宅不仅要具有超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其建设风格也需要具有独特性,建筑外观要具有美感,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进而为城市树立起良好的对外形象。

而当前我国一线城市中的可开发用地的有限,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因此超高层建筑纷纷涌现。

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里的地标性建筑物,它的外立面设计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文明,因此必须得到重视。

本文对超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1.超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的主要组成要素超高层住宅的外立面构成要素其实和普通的高层住宅有相同的构成元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外观造型、排列组合形式、比例尺度及色彩选择等均应与建筑物的内外环境、立面整体风格作统一的艺术处理。

从建筑功能及构造元素方面出发,外立面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出入口、楼梯间、阳台、门窗、屋顶、空调机位、雨水立管、装饰构件等。

由于位置和空间转换的关系,住宅的单元入口不仅有大堂入口的功能,也是整个建筑外立面重点推敲的部位,是建筑的标志和识别点;阳台是住宅建筑里常见的建筑构件部分,是住宅外立面造型和立面形成凹凸变化的基本着眼点,可以延伸阳台板到其他房间,形成一个线性阳台,或者保留点装阳台,与立面构架结合;门窗提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同时,其形状、大小、高低、排列方式都影响着建筑的形象,其也是住宅立面的重要构图元素,可以按一定秩序重复排列窗户,形成上下左右延伸的动势节奏;屋顶既是建筑物遮风挡雨的重要构件,也是建筑形象中颇具表现力和个性的部分,如今,屋顶的造型设计也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

超高层住宅的外立面构成要素中还有一项特殊的构成元素,就是避难层。

避难层可以增加立面的局部变化,处理得当也可以丰富立面轮廓线。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及风格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及风格探讨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要点及风格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发展高层住宅建筑成为了解决城市居住的首选。

本文详述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和要点,并联系设计风格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住宅;设计原则;要点;设计风格;以人为本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里的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理念的推动和先进的工程技术的普及,为住宅建筑向高层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城市发展以高层住宅建筑为主,不仅有效的节约土地用地,提高空地率的使用,还有利于形成丰富的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

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建筑设计师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在城市规划中,高层住宅建筑所扮演的角色,与城市的关系,如建筑空间布局,外表面尺度的设计,对城市环境的干扰。

另外建筑师应既要满足建筑形体需求,如内部空间、功能合理等,又要协调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关系。

此外还应该不断地研究人们的生活行为和不同人的生活需求,以确保建筑设计的适用性与灵活性。

最后,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也代表了未来住宅设计的趋势。

1.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原则1.1 建筑设计功能的合理性高层住宅建筑中功能影响着空间形式的设计,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住户的基本使用功能的需求。

其中各功能空间布局合理,户型平面交通流线顺畅,无交叉无干扰,房间齐全,动静分区,洁污分离,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宜人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同时把每个生活区域分离,把公共活动空间与卧室,卧室与起居室、餐厅等相分离,从而有效提高房间的相对私密性。

另外,人在建筑空间中是一种动态因素,应考虑各个独立空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并将其安排在适宜的位置上,使人在各功能房间之间的活动自然便利,使之形成合理有序的有机整体1.2建筑设计空间的舒适性高层住宅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空间的设计要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

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分类

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分类

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分类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拔地而起,展现着人类建筑技术和设计理念的不断进步。

然而,对于什么是高层建筑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分类,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清晰的概念。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要理解高层建筑,首先得明确其定义。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较高、层数较多的建筑物。

但具体多高、多少层才算高层建筑,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标准。

在国际上,通常将层数超过一定数量或者高度达到一定数值的建筑定义为高层建筑。

例如,在美国,7 层及以上或者高度超过 246 米的建筑被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 米或 10 层及以上的建筑被认定为高层建筑。

在我国,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建筑高度大于 27 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24 米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 100米的,被称为高层民用建筑。

而建筑高度大于 100 米的民用建筑则被称为超高层建筑。

明确了高层建筑的定义后,我们来看看它的分类。

从使用功能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住宅建筑: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高层建筑类型。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紧张,高层住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居住空间。

它们通常设计有多种户型,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办公建筑:在城市的商业中心,高层办公建筑比比皆是。

这些建筑内部通常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如高速电梯、中央空调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商业建筑:包括购物中心、酒店、餐饮场所等。

高层商业建筑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业服务。

综合建筑:有些高层建筑集合了多种功能,如住宅、办公、商业等,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建筑群。

这种设计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从结构形式的角度,高层建筑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框架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这种结构形式较为常见,施工相对简单,但在高度较高时,可能需要增加剪力墙等结构来提高抗侧力性能。

高层建筑一类、二类、超高层如何区分,住宅选哪个设计好好

高层建筑一类、二类、超高层如何区分,住宅选哪个设计好好

高层建筑一类、二类、超高层如何区分,住宅选哪个设计好好范本一:一、高层建筑的分类1.1 一类高层建筑的定义与特点1.2 二类高层建筑的定义与特点1.3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与特点二、高层建筑的区分指标及标准2.1 高度2.2 结构体系2.3 基础设施2.4 安全防护措施2.5 使用功能三、住宅设计选择指南3.1 规划布局3.2 建筑结构3.3 空间设计3.4 室内装饰3.5 设备设施3.6 环境保护四、总结及建议附件:高层建筑分类标准图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高层建筑:指建筑物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物,一般是指建筑物高度超过某一限制值的建筑物。

2. 一类高层建筑:按照高度、结构体系等指标进行分类的高层建筑。

3. 二类高层建筑:按照高度、结构体系等指标进行分类的高层建筑。

4. 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高层建筑,一般是指高度超过某一限制值的高层建筑。

5. 规划布局:住宅设计中对建筑物外观、内部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6. 基础设施:住宅设计中对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7. 安全防护措施:住宅设计中对防火、防盗、防震等安全措施的规划和设计。

8. 使用功能:住宅设计中对室内功能布局、配备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9. 环境保护:住宅设计中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

范本二:一、高层建筑的分类及特点1.1 一类高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1.2 二类高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1.3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二、高层建筑区分指标及标准2.1 高度标准与分类2.2 结构体系与分类2.3 基础设施与分类2.4 安全防护措施与分类2.5 使用功能与分类三、住宅设计选择指南3.1 规划布局3.1.1 外部造型设计3.1.2 室内空间布局3.2 建筑结构3.2.1 确定主要结构类型3.2.2 材料选择与使用3.3 空间设计3.3.1 客厅设计3.3.2 卧室设计3.3.3 厨房设计3.3.4 卫生间设计3.4 室内装饰3.4.1 色彩搭配与风格选择3.4.2 家具与软装选择3.5 设备设施3.5.1 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规划3.5.2 智能家居配置3.6 环境保护3.6.1 绿色建筑设计3.6.2 节能与环保设施配置四、总结建议附件:高层建筑分类指标说明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高层建筑:定义为建筑物的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物。

非洲住宅建筑的文化特色

非洲住宅建筑的文化特色

非洲住宅建筑的文化特色非洲大陆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历史,其住宅建筑就是这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非洲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深受当地气候、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经济条件的影响。

地域性差异非洲大陆地域辽阔,从北部的沙漠地区到南部的热带雨林,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住宅建筑风格。

北非的住宅建筑通常以土黄色为主,这是因为该地区多为沙漠气候,土墙可以有效隔绝高温和风沙。

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马格里布建筑”,特点是用厚重的土墙、小窗户和内部庭院来保持凉爽。

西非的建筑风格受到当地丰富的木材资源的影响,木结构建筑在该地区十分常见。

此外,西非的建筑还常常采用当地特有的红陶瓦作为屋顶材料。

东非的住宅建筑风格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包括阿拉伯、印度和本土文化。

该地区的建筑常常结合了多种风格的元素,如使用珊瑚礁和木质结构构建住宅。

南非的住宅建筑风格则受到了殖民历史的影响,殖民者带来的欧洲建筑风格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布尔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的建筑通常采用厚重的石头墙体和斜屋顶。

社会和文化影响非洲的住宅建筑不仅反映了地理和气候的影响,还深深植根于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传统中。

社会结构在非洲,家庭和社区结构对住宅建筑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大家庭通常居住在同一栋房屋中,因此住宅设计需要考虑到多代同堂的需求。

文化信仰非洲的宗教和信仰体系也影响了住宅建筑。

在一些文化中,住宅建筑需要面向特定的方向,或者在设计中包含特定的符号和图案,以符合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可持续性非洲的住宅建筑在可持续性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例如,使用天然材料和自然通风系统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节约能源。

非洲的住宅建筑是多样而独特的,反映了大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从北到南,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这些建筑不仅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还深深植根于社会和文化传统中。

非洲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对于现代建筑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传统与现代化的融合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非洲的住宅建筑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概况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概况

高层住宅建筑工程概况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了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住宅建筑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带来的居住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高层住宅建筑工程的概况。

一、工程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满足人们对居住空间的需求,高层住宅建筑应运而生。

同时,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要也促使了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以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

二、工程位置与周边环境该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位于具体城市的具体区域,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附近有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工程周边环境优美,有公园、河流等自然景观,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三、建筑设计1、建筑外观建筑外观设计简洁大方,线条流畅,采用现代建筑风格,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外立面材料选用高品质的面砖和玻璃幕墙,不仅美观耐用,还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2、户型设计户型设计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有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等多种户型可供选择。

户型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充分考虑了采光、通风和视野等因素,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

3、公共区域公共区域包括大堂、电梯厅、走廊等,设计宽敞明亮,装修高档,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居住氛围。

四、结构设计1、主体结构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基础采用桩基础,能够有效地承载建筑物的重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2、抗震设计根据当地的地震烈度,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在结构设计中,加强了关键部位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五、建筑设备1、电梯配置多部高速电梯,满足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电梯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运行平稳、安全可靠。

2、给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设计合理,采用分区供水方式,确保水压稳定。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的地域特征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的地域特征
的独特风格 , 二者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是发展地 区化 高层建筑 的重要共通点 。
【 关键词】 传承元素; 建筑风格 ; 高层 建筑
视. 因此我们在今 时今 日 这么注重环境保护 的时代背 景下施 工就一定 1 . 决定 高层建筑的 因素 高层建筑是多元化元素结合的产物 . 不仅需 要高质量的建筑材料 要谨 慎 , 避免 因为建设 高层建筑带来 的一系列环境 不友好事件 . 要避 施工材料粉尘污染 、 施工进展污水污染 、 还有现在 比 和建筑工程施工方法 . 还需要 细致的设计方案与规范 的 施 工要求 在城 免施工 噪声污 染、 较关 注的城市光线污染和风道污染 市高层建筑 中可以发现这个城市 日后的规划方向和城市的历史传承 公楼和高层住宅的发源地 1 . 5创新思维 的设计方式 建 筑地域 特征具有稳定性 , 但不等于 因循守 旧、 一成不变 。 当社会 细高 、 退 台与尖顶是纽约高层住宅的主要 特征 芝加哥高层住宅 文化等地域 特征形成 的基础 发生变化 时 . 建筑特征也需要 与时 带有沙利文机能主义遗风 , 形体方正 、 檐 口平直 、 极少装饰。与纽约芝 经济 、 加哥强烈反差 . 迈 阿密高层住宅形态丰富 . 色彩热烈 . 与其海滨风光 和 俱进 , 否则 就无法延续 。 简单 照搬传统可能造成虚假和经济浪费后果 对 于众 多新兴城市 而言 . 高层住宅 的地域特征 可能尚未形成 . 更 休闲城 市氛 围非常吻合 。如果说美国高层住宅阳刚气十足 . 那么加拿 此外 , 大高层住宅则尽显 阴柔之美 。多伦多 、 温哥华的高层住宅常采用柔美 需要创 新。 应该鼓励建筑师在 尊重历史 , 尊重环境 , 尊重建筑科学规律 的前 提下 . 大胆创造新 的地域建 筑特 色 曲线 、 丰富色彩 和生动 细节 1 . 6 考虑建筑用户的使用要求 建筑平 面特征f 户型 、 楼 型1 板式 、 塔式 , 一字形 、 十字形等 。 如美 国住宅平面方正 、 香港住 宅凸 近2 0 年来 , 中国高层住 宅发展迅速 , 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成绩 。但 当下 中国高层住宅外观相似 . 地域特征模糊 , 由此削弱 了城市特色 . 加 凹、 荷兰住宅几何 化。 建 筑 立 面 特征 剧 了“ 千城一面” 状况 。 更 有甚者 , 许 多楼盘钟 情异国情调 , 照搬港式 、 反映在体形 、 表面 、 细部等方面 。如美 国住宅多为三段式板楼 、 退 美式 、 欧式样式风格 , 出现了虚假 与错位 的地域 特征。此外 . 由于城 市 大规模拆旧建新 . 高层住宅切断了城市发展脉络 . 造成居 民对城市记忆 台式尖塔 , 香港住 宅大量采用 凸窗 高层住宅之所 以呈现不 同的地域 风格是客观 因素与主观 因素相 的缺失。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整体上处在现代化初期 , 中 低 收入家庭 占最 高层住宅 的主体应该是 中小户型 、 经济实用型住宅。建筑外 观 互作用的结果 。客观因素包括 自 然、 城市 、 社会等环境条件 : 主观因素 大 比例 , 包括建筑师 、 大众的喜好 与追求等 。 设计应该满足内部 的自然通风、 采光 、 节能要求, 避免繁琐装饰 ; 增加 阳 1 . 1地理环境 和建筑地点 台或露台改善居住品质 ; 精心布置园林绿化营造良好的公共居住氛围。 1 . 6 . 1 思想源头的仿 效 决定高层住宅的首要 因素就是这座建筑 ( 群) 所处 的地貌 环境 . 涉 仿效源头就有无数历史等待我们去学习 . 老一辈人 留下 的建 筑财 及到风 向气候 温度湿度昼夜温差 日照时 间风速 是否处于地震 带等多 结合 当今社会 和科 技条件合理 的应 方面地理 因素 。 如果建筑处于高温或者 高寒地带就要对墙 的厚度进行 富就 是我们要着重 学习感悟 的 . 传承下老一辈人 的建筑思想 考究 。 高寒地带的建筑保暖性要好 . 另外房屋建筑之 间的距离要充分 . 用. 1 . 6 . 2 根据居住 习惯决定建筑功能 保证 日 照充足 。 高温度地 区的墙壁厚度就要适当降低。 并且高温 同时 建筑就是满足人们居住需求 的. 因此从根本上讲 除了安 全问题和 伴有高湿度环境要对防潮防渗防霉做好 准备 处于季风性海洋气候 的 因此评判一 座建筑是 高层建筑 由于受到长时间 的海风 吹打 , 容易造成 渗潮发霉 . 因此对这 美观 问题之外最重要 的就应该是建筑的实用性 . 否优 秀我们就必须首先考虑建筑 的使用价值 . 是否合乎建 筑使用者的 类建筑设计 的墙面防潮设计要格外 关注 , 对建筑外墙 面要 采取防潮处 因此对 于这座建筑 的设计者来说要充分考虑这 座建 筑使用者的 理如涂抗潮涂 层等措施 。而像 日本这样处 于地 震带环境下 的高层建 要求 , 根据使用 者的人群划分 进行建设 . 要对 使用习惯采光 习惯 筑, 就必 须以结 实轻便 的复合 材料 来进行修建 . 以应对地理 环境对建 使用习惯 , 也充分 考虑进设计 的初期 筑带来 的危害 . 保护人们的安全 另外 对于昼夜 温差大的地 区墙壁 的 1 . 6 . 3内涵传承 的汲取 施工和保暖 的加工就很重要 . 例如黄土高坡 的土窑式建筑 尽管继承传统是个充 满争议 和困难 的问题 . 但 还是有许多成功 的 1 I 2 城市文化传承 、地域特点及城市规划等原因决定高层建筑 的 案例可供借鉴。建筑师李祖 原坚持 “ 中国式建 筑” 的设 计理念 . 他设计 建 筑 风格 的等高层住宅从 总体 布局 、 户型到外观细部 , 力 图表 达建 筑与文化传 在我们 四大文 明古 国中只有 中国传承完整并且流传至今 . 因此设 统之间的关系。 计者对 中国的传统元素要有极高的接受性 , 我们中 国对于多 国的文 化 1 . 6 . 4地域决定 建筑施 工的方 案 都有 吸收但是绝对不应该忘记本身祖宗的传承 . 不论是道家 的无 为思 欧美高层建筑以钢结构为主 . 而香港 和中国高层建筑 以钢筋混凝 想做 到人 与 自然与建筑 的和谐发展 . 还是儒家思想的层次分 明主次有 土结构为主。 前 者外观轻巧 、 光洁 , 后者厚重 、 坚实。 各 国建筑法规不尽 序的思想做 到建筑分类 明确功能区域化划分 . 又或者是禅家讲众 生平 高层住宅设计受到的限制也不 一样 。 美国1 9 1 6 年颁 布的分 区规 等返璞归真简单大方 自 然的设 汁. 都是可以吸收的. 而且土木工程在我国 相同 . 划法对街道的开放率作了限定 , 因而高层建 筑多为退台式塔楼 。香港 创造的奇迹无与伦比. 因此与古人学习创造适合当地适用的高层建筑是很 建筑法就规定住 宅厨房 、 卫 生间必须 自 然通 风采光 . 从 而划清 了港式 重要的。当然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也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 符合城 与美式住宅的界线 依据我国高层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 . 中国高层住宅 市未来规划道路的建筑风格是市容市貌建设的重要板块之一 出现 了小高层 、 高层 、 超高层等不同样式和概念 。在 中国大陆和香港 , 1 . 3 吸收前人 的经验 以供后人学 习 凸窗实用而不计人建筑面积 . 因而十分流行 在我国古代大多建筑 以木架结构进行开展 . 所 以现在 的建筑工程 1 . 6 . 5 设计师个人的喜好 技术也被称作是土木工程 由于我 国古代朝代更替 民族 变化 . 建筑上 在建筑风格 的设计上不仅受到当地环境地域 的影 响. 文化 的传承 的风格也大多不同 因此不论是秦汉时期 的大气磅礴 . 还是 李唐天下 还应该受到设计师的个人喜好所引导 的富丽华贵 . 又或者是 宋朝的典雅高 尚 、 明朝 的简 约得体都是历 史前 思想 , 2 . 结 语 辈遗留给后代子孙 的无尽财 富. 都值得我们去传承 、 研究和学 习。 对于高层建筑 的使用和建设是今后城市规划 的一大重点课题 . 因 1 . 4环 境生 态 的保 护 此就需要设计者充分 的考虑 当地地域特征来进行施工 的策划 . 更 要结 对于城市的建设 规划是一项长远 的计划 . 我们不 可能对 整座城市 合 当地居 民和城市 的特点进行工程初期的筹备 . 再考虑城 市未来 的规 进行统一化的拆 除或者改造 . 因此城市规划改造建设是亚 一步一步循 序渐进进行的 . 所以在 缓慢 的改造计划 中难免就会造成环境 问题的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的地域特征【摘要】探讨建筑风格与地域特征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必然性、合理性,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城市特色与中华传统的缺失。

【关键词】建筑风格;高层住宅;地域特征
1.高层住宅建筑风格形成的因素
可以理解为群体、平面、立面等特征的集合。

建筑群体特征如行列式、院落式、对称式、自由式布局。

美国高层住宅的高度、样式都曾经领导世界潮流。

芝加哥、纽约分别成为高层办公楼和高层住宅的发源地。

细高、退台与尖顶一直是纽约高层住宅的主要特征。

芝加哥高层住宅仍然带有沙利文机能主义遗风,形体方正、檐口平直、极少装饰。

与纽约芝加哥强烈反差,迈阿密高层住宅形态丰富,色彩热烈,与其海滨风光和休闲城市氛围非常吻合。

如果说美国高层住宅阳刚气十足,那么加拿大高层住宅则尽显阴柔之美。

多伦多、温哥华的高层住宅常用柔美曲线、丰富色彩和生动细节,形成生动、典雅的外观。

建筑平面特征(户型、楼型)如板式、塔式,一字形、十字形等,如美国住宅平面方正、香港住宅凸凹、荷兰住宅几何化、澳大利亚住宅自由。

建筑立面特征反映在体形、表面、细部等方面,如美国住宅多为三段式板楼、退台式尖塔,香港住宅大量采用凸窗,澳大利亚住宅喜用波浪形阳台。

高层住宅之所以呈现不同的地域风格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相互作
用的结果。

客观因素包括自然、城市、社会等环境条件;主观因素包括建筑师、开发商、政府官员、大众的喜好与追求等。

1)地理位置
温度、湿度、日照、台风、地震等自然环境条件对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产生直接影响。

如寒冷地区住宅,大间距行列式布局以利获得充足阳光,封闭的外观有利防风保温,深色外墙有利于吸收热量;热带地区住宅则间距小、外观开敞、色调浅淡。

日本住宅形体简单、敦实有利于抗震;马来西亚地处热带,杨经文设计槟榔市mbf 大厦(1993 年建成,31 层,办公住宅综合体)内部设置多个两层高的空中庭院,遮阳和通风效果好(图10)。

印度气候干热,柯里亚设计的高层住宅立面厚重,遮阳而保湿作用。

2)城市历史、形态、规划等对高层住宅特征影响深远。

住宅地域特征的思想根源。

道、儒、释思想相互融合。

如道家崇尚自然,表现为建筑与自然共生,儒家强调伦理,表现为建筑的等级层次,佛教主张节制修行,表现为建筑上朴素、空灵。

在中华文化大背景下,也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常见对称中轴线,现代城市多为自由形态。

伦敦、巴黎等欧洲城市,历史建筑众多,高层建筑发展受到一定约束,而荷兰鹿特丹在二战中城市被炸为平地,高层建筑设计反倒没有了历史的羁绊。

阿联酋首都迪拜位于沙漠和大海边缘,高层住宅呈现了人造绿洲和岛屿奇观。

3) 借鉴历史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可作为凸显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表现手段。

中式建筑院落空间布局、木结构材料、斗拱飞檐样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此外,不同时期的风格逐渐演变,如唐宋大气、明清的华丽;不同地区建筑样式差异明显:如北京合院、客家土楼、徽州民居、西藏庙宇等;皇家与私家级别分明,如皇家宫殿别院、私家民宅园林等。

4)尊重自然环境
由于城市土地的缺乏,在一些大中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变化大,东南西北各地建筑外观也应表现出气候上的差别。

北方寒冷,板式楼更合理;南方闷热,塔式楼更适宜;西部高原日照强烈,住宅宜小窗厚墙;东部沿海多雨潮湿,住宅宜大窗透空。

5) 大胆创新
建筑地域特征具有稳定性,但不等于因循守旧、一成不变。

当社会经济、文化等地域特征形成的基础发生变化时,建筑特征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无法延续。

简单照搬传统可能造成虚假和经济浪费后果。

此外,对于众多新兴城市而言,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可能尚未形成,更需要创新。

应该鼓励建筑师在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尊重建筑科学规律的前提下,大胆创造新的地域建筑特色。

6) 关心居民需求
近20年来,中国高层住宅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当下中国高层住宅外观相似,地域特征模糊,由此削弱了城市特色,加剧了“千城一面”状况。

更有甚者,许多楼盘钟情异国情调,照搬港式、美式、欧式样式风格,出现了虚假与错位的地域特征。

此外,由于城市大规模拆旧建新,高层住宅切断了城市发展脉络,造成居民对城市记忆的缺失。

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整体上处在现代化初期,中低收入家庭占最大比例,高层住宅的主体应该是中小户型、经济实用型住宅。

建筑外观设计应该满足内部的自然通风、采光、节能要求,避免繁琐装饰;增加阳台或露台改善居住品质;精心布置园林绿化营造良好的公共居住氛围。

2.在高层住宅的这种发展中,延伸到建筑风格的传统与创新的框架中加以判断,似乎高层住宅乃西方泊来的“现代”品,大众的喜好决定住宅市场的发展方向。

大众往往无意识地选择洋风而轻视传统。

此外,中国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浮躁,建筑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探讨地域特色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为中国高层住宅的地域特色抛砖引玉。

1) 道、儒、释思想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作为凸显中国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思想根源。

2) 生活习惯
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引导住宅户型、楼型、外观的设计取向。

如为满足中餐烹饪要求,中国住宅厨房需要自然通风采
光;而欧美的西餐制作对厨房的采光通风要求不高。

内廊式和中庭式住宅对管理和公共秩序要求较高,在日本比较常见,而在其它地区很难被接受。

3)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尽管继承传统是个充满争议和困难的问题,但还是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建筑师李祖原坚持“中国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他设计的等高层住宅,从总体布局、户型到外观细部,力图表达建筑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

4)建筑施工方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欧美高层建筑以钢结构为主,而香港和中国高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前者外观轻巧、光洁,后者厚重、坚实。

各国建筑法规不尽相同,高层住宅设计受到的限制也不一样。

美国1916 年颁布的分区规划法对街道的开放率作了限定,因而高层建筑多为退台式塔楼。

香港建筑法就规定住宅厨房、卫生间必须自然通风采光,从而划清了港式与美式住宅的界线。

依据我国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国高层住宅出现了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不同样式和概念。

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凸窗实用而不计入建筑面积,因而十分流行。

5)设计师因素
尽管建筑地域特征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但不能忽视个人推动作用。

这种个人因素除了建筑师外,还包括工程师、开发商、官员等。

在高层住宅发展历程中,地域特征时而鲜明、时而微弱。

二次世界大战后,高层住宅在欧美流行,由于现代主义国际式风格一统天下,地域特征难觅踪迹。

80年代以后,高层住宅发展迅速,建筑风格出现了“后现代”多元化倾向,并形成欧亚两大体系。

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高层住宅平面紧凑、形体简洁;以香港为代表的亚洲高层住宅平面凸凹,形体复杂。

各地高层住宅,因受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地域特征逐渐显现。

由于建筑地域特征是当地自然、经济、文化、技术的综合反映,其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

在高层住宅风格设计中发掘地域特征对节能环保、文化传承、城市记忆、建筑艺术创作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