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设计方式分析
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设计浅析

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设计浅析在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住宅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居住的空间,其外观造型更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住宅建筑的外观造型设计,并非仅仅是为了追求美观,更是要考虑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功能性、环境融合、文化内涵等。
一、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1、地理环境不同的地理环境对高层住宅建筑的外观造型有着显著的影响。
比如,在沿海地区,由于经常受到海风的吹拂,建筑的外观可能会更加注重防风设计,采用流线型的造型以减少风的阻力;而在山区,为了与周边起伏的山峦相呼应,建筑的轮廓可能会更加错落有致,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共生的和谐之美。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炎热的地区,建筑的外观可能会采用浅色的外立面材料,以反射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同时可能会设计出较大的遮阳构件,如阳台、飘窗等;而在寒冷的地区,建筑的外观则更注重保温性能,窗户的尺寸可能相对较小,墙体也会更加厚实,整体造型可能更为紧凑。
3、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对高层住宅建筑的外观造型有着严格的要求。
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等都需要与城市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不能过于突兀。
例如,在历史文化名城,高层住宅建筑的外观可能会借鉴传统建筑的元素,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性;而在现代化的都市新区,建筑的外观则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感,展现出城市的活力与发展。
4、文化因素文化因素在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建筑的外观可以通过造型、图案、装饰等元素来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建筑的外观可能会融入民族传统的图案和色彩,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设计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高层住宅建筑的外观造型应与周边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包括与相邻建筑的风格、高度、色彩等方面的协调统一,以及与整个城市景观的融合。
不能孤立地看待单个建筑,而要将其置于更大的空间背景中进行考量。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不仅在外观上展现了现代建筑的魅力,更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空间利用和生活品质的追求。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下面将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案例进行分析。
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摩天大楼,其建筑高度达到 632 米,是中国目前已建成的第一高楼。
在设计方面,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独特的螺旋式上升的外观造型,不仅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够有效地减少风阻,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大厦的外立面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系统,既能隔热保温,又能降低能耗。
此外,建筑内部的空间规划也十分合理,包含了办公、商业、酒店、观光等多种功能区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施工过程中,上海中心大厦面临了诸多技术难题。
由于建筑高度极高,对施工设备和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
例如,在混凝土泵送方面,需要采用超高压泵送技术,将混凝土输送到几百米的高空。
同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施工方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设置防护网、安装监控系统等。
在运营管理方面,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对大楼的设备运行、能源消耗、人员流动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迪拜哈利法塔迪拜哈利法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总高度达 828 米。
哈利法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之花蜘蛛兰,其建筑形态优美而独特。
大楼的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钢结构外框架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承受了巨大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同时,为了抵御迪拜炎热的气候,建筑的外立面采用了高性能的玻璃和铝板幕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遮阳效果。
在施工方面,哈利法塔的建设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迪拜的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方需要进行大量的地基处理工作。
此外,在超高泵送混凝土、钢结构安装等方面也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分析

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分析摘要:随着住宅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的日益扩大,人们对于住宅的整体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住宅不仅要具有超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其建设风格也需要具有独特性,建筑外观要具有美感,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进而为城市树立起良好的对外形象。
而当前我国一线城市中的可开发用地的有限,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因此超高层建筑纷纷涌现。
超高层建筑作为城市里的地标性建筑物,它的外立面设计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文明,因此必须得到重视。
本文对超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外立面;设计1.超高层住宅建筑外立面的主要组成要素超高层住宅的外立面构成要素其实和普通的高层住宅有相同的构成元素,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外观造型、排列组合形式、比例尺度及色彩选择等均应与建筑物的内外环境、立面整体风格作统一的艺术处理。
从建筑功能及构造元素方面出发,外立面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出入口、楼梯间、阳台、门窗、屋顶、空调机位、雨水立管、装饰构件等。
由于位置和空间转换的关系,住宅的单元入口不仅有大堂入口的功能,也是整个建筑外立面重点推敲的部位,是建筑的标志和识别点;阳台是住宅建筑里常见的建筑构件部分,是住宅外立面造型和立面形成凹凸变化的基本着眼点,可以延伸阳台板到其他房间,形成一个线性阳台,或者保留点装阳台,与立面构架结合;门窗提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同时,其形状、大小、高低、排列方式都影响着建筑的形象,其也是住宅立面的重要构图元素,可以按一定秩序重复排列窗户,形成上下左右延伸的动势节奏;屋顶既是建筑物遮风挡雨的重要构件,也是建筑形象中颇具表现力和个性的部分,如今,屋顶的造型设计也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
超高层住宅的外立面构成要素中还有一项特殊的构成元素,就是避难层。
避难层可以增加立面的局部变化,处理得当也可以丰富立面轮廓线。
高层建筑设计——造型篇

基座式裙房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基座式裙房将高层建筑 公共用房集中于底部, 并扩大柱网形成基座。
其优点是在建筑红线范
围内利用低矮的裙房尽 量布满基地,以保证裙 房拥有更多的建筑面积, 既使高层主体建筑与邻 近建筑保持必要的防火 间距,又使高层建筑的 临街面与街道环境景观 区的协调统一。
基座式组合常采用框架、框筒、 框支剪力墙等结构形式。由于 主体建筑柱网较密,且柱子较 粗,在其柱网范围内往往还有 部分剪力墙落下,并附带大量 的设备管井,造成主体柱网内 裙房空间不甚理想,因此,在 基座式内部空间布局中,应充 分考虑这一不利因素。 基座式裙房组合方式体形实例 有深圳国贸大厦、巴西利亚议 会大厦等。
案例:德国,汉堡,BSU新行政办公楼
城市总体规划严格确定
了该地块的密度,建筑 有雕塑感的形体与周围 的景观相呼应。可以穿 越建筑群而不进入建筑 中。建筑物强烈的曲折 体型渐次达到具有纪念 碑意义的最高点。
外观只是反映了该建筑
能源概念的一部分,它 将是一个低能耗的办公 楼,能获得DGNB(德 国可持续建筑协会)的 金质认证。
5
6
7
8
现代主义时期(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
图 9 芝加哥湖滨公寓 图 10 利华大厦 图 11 西格拉姆大厦
特点:“少即是多”的理性主义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由简洁 的钢结构国际式玻璃盒子的盛行到 后期的对多种工业化造型手段都进 行了尝试,建筑思潮向多元化发展
9
10
11
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
案例:中国,北京,世贸中心综合大楼
外部幕墙与垂直方向成3
度倾角,使立面具有自 洁功能,在北京这种空 气质量糟糕的城市是必 不可少的。这种斜面能 减少居住者感受到眩光 的机会,而光线反射还 能减少8%的能耗。外观 只是反映了该建筑能源 概念的一部分,它将是 一个低能耗的办公楼, 能获得DGNB(德国可 持续建筑协会)的金质 认证。
高层建筑形体及立面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形体及立面设计分析【摘要】高层建筑的立面处理对建筑外部形象的塑造具有重大影响,其立面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涉及房地产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观的取向。
本文将高层建筑分为底部、中部和顶部三段来分析高层建筑形体与立面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立面设计;形体建筑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高层建筑立面设计是在符合功能和结构构造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造型的进一步美化。
高层建筑形体及立面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可能不联系到技术和结构而孤立地去考虑造型与审美原则。
一、高层建筑底部由于高层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具有双重视觉尺度特征,造型设计需考虑两种视觉尺度体系的衔接,而高层建筑底部是调整这种视差的关键部位,设计应有丰富的视觉尺度层次。
高层建筑底部与地面相接且承载千钧重量,形体上要达到视觉平衡。
设计时一般将尺度过大的高层建筑主体后退,使裙楼沿街布置,减少高层建筑对街道的压迫感,不过如果退后太多,高层建筑就会变得与街道分离。
1、形体组合从实体上观察,高层建筑底部主要是裙楼的范围。
根据裙楼布局的基本类型,裙楼与塔楼主体一般也有四种形体组合关系。
其一,塔楼与裙楼完全叠置,造型挺拔利落,富于力度感,但处理不当易于产生单调、压抑,不稳定的感觉。
其二,塔楼与裙楼不完全叠置,整体上有一种构图稳定感,裙楼与塔楼形成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对比,有一定的视觉张力。
其三,塔楼与裙楼毗邻,底部横向展开与主体形成水平与垂直的对比,也有很强的视觉稳定感,但处理不好会导致塔楼和裙楼分离。
其四,塔楼与裙楼分离,既能作为前景衬托主体又能以个性化形象而自成一体,设计中多用对比的手法。
2、临街面和出入口处理高层建筑底部必须与所在街区的城市结构联系,应将其内部空间与外面街道生活联系在一起;为了保持街道空间及视觉的连续性,高层建筑临街面应与沿街的其他建筑尺度相一致,风格宜有所呼应,但每个建筑都必须有各自的特点,除了,丰富空间外,还可以缓解人的视觉疲劳。
此外,必须注意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
分析建筑外观设计的平面构成形式与方法

分析建筑外观设计的平面构成形式与方法建筑外观造型是对其各要素的综合性体现"应将细节与协调两个因素摆在重要位置。
本文主要对建筑外观造型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对其平面构思、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在外观造型方面也发生着不断演进,人们对于该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只有将各种筑要素综合在一起考虑,才能在设计中把握住方向,进行与时代步伐、环境与功能相适应的建筑外观构形设计。
1、建筑外观设计的演进建筑外观似乎是最直观明了的,但是在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外观的概念、设计手法和其审美意象,在不断地、缓慢地演进与发展,直到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外观得以前所未有的发掘,被赋予更宽泛、更深层的意义并引起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外观是依附于承重结构建造的,可以看作附加结构体系上的覆盖物,但外观与结构有紧密的联系,外观不能超越结构而独立存在。
最初阶段建筑外观在功能性设计时,更多的是突出建筑外观的色彩变化和形态变化,这在建筑外观的功能设计上的重点是通过颜色变化和建筑外形结构比例变化来体现。
随后随着人们审美和建筑品质结合层次的逐渐深入。
人们对建筑外观的需求从建筑的视觉享受开始向文化层而过渡,因此,具有不同文化风格的建筑外观开始出现。
这些建筑外观带有强烈的文化韵味,比如新古典主义建筑外观设计将古典文化厚实和浓郁的特点体现在建筑设计上,而欧美原创主义文化风格则是将一些欧美文化特点渗透到建筑元中,而现在建筑外观的设计中则开始体现科技的元素,尤其是通过一些技元素将节能和环保等特点融入建筑设计中。
2、平面构思建筑的平面形状基本的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型等,或者是由上述几种形式的演变和组合体。
平面造型主要取决于建筑师的总体构思,所设计对象的功能要求与面积,建筑技术条件和地址具体环境。
按几何平面的形状、数量以及各个几何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组合、组群,在平面构成上又可分为单体式、双体式、变平面式、群体式及自由式。
高层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是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人们对于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设计案例。
案例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摩天大楼。
它的设计独特,融合了多种创新元素。
从外观上看,其螺旋式上升的造型不仅极具视觉冲击力,还能有效降低风阻。
这种独特的外形设计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更是基于对风荷载的深入研究和计算。
通过模拟风洞实验,设计师确定了这种螺旋形态能够减少大楼在强风中的摇晃,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功能布局方面,上海中心大厦充分考虑了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
底部楼层设置了商业空间,吸引了众多高端品牌入驻,为周边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休闲选择。
中间楼层则主要为办公区域,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办公设施,满足了各类企业的办公需求。
而顶部楼层则设计了观光平台和高级酒店,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上海的壮丽景色,享受高品质的服务。
在绿色节能方面,上海中心大厦也有出色的表现。
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系统,外层幕墙为玻璃,内层幕墙为铝板,中间形成的空气腔可以有效地隔热和保温,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此外,大厦还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为大楼提供部分电力和非饮用用水,减少了对外部能源和水资源的依赖。
案例二:迪拜哈利法塔迪拜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其高度达到了 828 米。
哈利法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之花蜘蛛兰。
它的建筑外形简洁流畅,线条优美。
整个建筑的立面采用了玻璃和金属板材相结合的方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结构设计上,哈利法塔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扶壁核心”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体系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外部的钢结构框架组成,能够有效地抵抗风力和地震力的作用。
为了确保大楼的稳定性,工程师还在大楼的底部设置了巨大的基础,将大楼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地基上。
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设计论文[摘要]中国的高层住宅建筑外观设计不会停滞不前,它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和人们对新事物的不断追求而不停的产生变化,这也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创新设计的重多因素之一。
未来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将会形成是多种多样的格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中也随之产生着变化,为了解决人口增加带来的住房紧缺的问题,传统的建筑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局主要求,因此高层住宅在我国逐渐的兴起。
对于高层建筑的要求不仅是实用安全,也应注重建筑外观的设计,美观的设计可以为城市增光添彩。
一、简述高层建筑的几种基本风格1、传统单元式高层住宅单元式高层的建设由多个单元组合而成,楼内设有电梯和楼梯供居民通行。
这种建筑结构的外观造型一般较传统,多位简约的方形,因此在外观设计上没有过多的突破,通常建筑公司选择改变建筑颜色对建筑进行美化。
2、塔式高层住宅建筑顾名思义,该高层建筑的外形类似于塔状,该建筑的造型较传统的高层建筑相比,更加美观。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塔式结构的高层建筑可以利用通道进行相连,有效的节约了建筑用地,但同时对于整体结构的设计以及安全性来说,需要设计人员进行重视,美观的前提是建筑的安全与实用。
二、简析我国高层住宅建筑外观造型的变化阶段我国高层住宅建设的初期,建筑的造型是传统的立方体造型,外观普通简洁。
整栋建筑看起来普通,缺乏美感,施工单位对于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极为重视,对外观的设计相对薄弱。
在九十年代之后,开发商对于高层住宅的建筑外观开始重视,外形设计模仿欧式建筑较多,对建筑外部墙体进行粉刷,颜色多选用暖色调,使建筑整体看起来更温馨。
设计者对于窗户也进行了新样式的设计,高层建筑的整体美观性得到了体现。
在九十年代中期至今,高层建筑的发展十分迅速,施工单位的机械和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设计师运用的个性元素在建筑样式的设计中体现出来,整体的结构样式更加新颖。
世界上许多高层建筑的外形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立方体结构,外形设计更加现代化、个性化甚至抽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