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考核题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 分光光度法:色度

(一)基础知识分类号:W6-0一、填空题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的光度测定误差。
答案:符合程度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涮洗,或用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二、判断题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构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答案:正确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 答案:正确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4.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三、选择题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吸收光的影响C.非单色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答案:A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 ) A.之和B.之差C.乘积答案:B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紫外分光光度法课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分光光度法中,宜选用的吸光度读数范围为( D )。
A.0~0.2B.0.1~0.3C.0.3~1.0D.0.2~0.72、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 )无关。
A 、入射光的波长B 、液层的高度C 、液层的厚度D 、溶液的浓度3、分光光度法中,吸光系数与( )有关。
A 、光的强度B 、溶液的浓度C 、入射光的波长D 、液层的厚度4、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 )有光。
A 、液层的厚度B 、光的强度C 、溶液的浓度D 、溶质的性质5、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A. mol.L -1.cm -1B..cm.mol.L -1C.L.mol -1.cm -1D.L.cm.mol.-16、某钢样中含镍0.12%,已知某显色剂与之作用后114103.1--⋅⋅⨯=cm mol L κ,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显色,加水稀释至刻度。
取部分试液于470nm 波长处测定,比色皿为1cm ,如欲使A =0.434,应称取试样多少克?(已知镍的分子量为58.69)A.0.63mgB.1.63mgC.2.63mgD.3.63mg7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8 、可见-紫外分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
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 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 和3cm 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
A 0.188/1.125B 0.108/1.105C 0.088/1.025D 0.180/1.12010、 在分光光度法中,应用光的吸收定律进行定量分析,应采用的入射光为()。
分光光度计复习题

分光光度计复习题一、判断题1. 在一定的光强照射下,光电流与射入的光量近似成正比。
( √ )2. 在分光光度计中,用光电管代替硒光电池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 × )3.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根据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区辐射(光)产生的吸收光谱和Lambert-Beer定律测量物质的性质和含量的分析仪器。
( √ )4.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周期一般为半年。
( × )5.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仪器类别分为A类和B类。
(×)6. 检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所使用的光谱中性滤光片的标称值为10%、20%、30%(或40%)。
(√)7. 仪器无需预热就能检定。
(×)8. 单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规定,仪器透射比重复性应不大于相应投射比准确度绝对值的2倍。
(×)9. 适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常用的有钨灯和普通灯。
( × )10.杂散光的存在,会使测量结果吸光度值增加,透射比值减小。
( × )11. 分光光度计最重要的计量指标是波长的准确度和投射比正确度。
(√)12. 表征干涉滤光片特性的参数是峰值波长和半宽度。
(√)13.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要求温度在10℃以上,相对湿度不大于80%。
( × )14.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电源电压:(220±22)V,频率:(50±1)Hz。
( √ )15. 检定可见分光光度计时,可不进行外观检查。
(×)16. 可见分光光度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当波长置于580nm处时,在样品室内应能看到绿色光斑。
(×)17. 样品室应密封良好,无漏光现象。
(√)18. 吸收池的透光面是否光洁,有无划痕和斑点都不影响检定。
(×)19. 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主要是针对波长范围为360-800nm,或以次为主要谱区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分光光度法研究习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其中1~10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1..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B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B. 单色器的个数C. 吸收池的个数D. 检测器的个数3.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4.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D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5.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B )A. 蒸馏水 B.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B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7.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
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B )A. 蒸馏水B. 试剂空白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8.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B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B. 光栅(或棱镜)+狭缝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9.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B)A. 溶液浓度B. 测定波长C.仪器型号D. 吸收池厚度10.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A )A.200~360nm B.360~800nm C.100~200nm D.200~800nm11.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 可不经分离,在A吸收最大的波长和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分别测定A和BB. 可用同一波长的光分别测定A和BC. A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包括了B的吸收D.B吸收最大的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值不包括A的吸收12.某药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C )A. 该药物溶液的浓度很大B. 光通过该药物溶液的光程很长C. 该药物对某波长的光吸收很强D. 测定该药物的灵敏度高13.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可采用(A 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的准确度可采用(CD );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精密度可采用(B);为提高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选择性可采用(C )A. 显色反应产物ε大的显色剂B. λmax作测定波长C. 选择适当的参比液D. 控制比色皿厚度及有色溶液浓度14.分光光度法中,选用λmax进行比色测定原因是(C )A. 与被测溶液的pH有关B. 可随意选用参比溶液C. 浓度的微小变化能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D. 仪器读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吸光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15.酸度对显色反应影响很大,这是因为酸度的改变可能影响(A B C )A. 反应产物的稳定性B. 被显色物的存在状态C. 反应产物的组成D. 显色剂的浓度和颜色16.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应选择的条件有(A CD )A. 显色时间B. 入射光波长C. 显色的温度D. 显色剂的用量二、填空题1.在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的浓度不同KMnO4溶液吸收曲线上可以看出____最大吸收峰的位置(或λmax) ______未变,只是____吸光度______改变了。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

分光光度法(附答案)一、填空题1.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_____,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吸光度(或吸光性,或吸收)2. 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
可用_____涮洗,或用_____浸泡。
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答案:相应的溶剂(1+3)HNO33.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制备土壤样品过程中,需取过2mm筛的土样,用玛瑙研钵将其研细至全部通过_____mm筛后,备用。
答案:0.1494.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全磷的样品,在碱熔完成后,应加入_____℃的水溶解熔块,并用硫酸和热水多次洗涤坩埚。
答案:80二、判断题1.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
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 65%或吸光值在0.2~ 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答案:正确2. 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组分。
3.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一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测定同一溶液时,同组比色皿之间吸光度相差应小于0.005,否则需进行校正。
4.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摩尔吸光系数与比色皿厚度无关。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在样品中加入酸,并在电热板上加热,目的是分解有机物和氧化样品中各种形态存在的砷,使之成为可溶态的砷。
()答案:正确6.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砷时,应直接称取新鲜的土样进行测定。
()答案:错误正确答案为:应称取风干或冷冻干燥的样品测定。
7. 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总砷时,有机物会干扰测定,应加酸并加热分解,以消除其于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核试题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考核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日期:姓名:部门:一、填空题(每空 5 分,共 55 分)1、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处测定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2、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3、为了满足紫外 / 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和,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4、用比色法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比色法所用的空白系指用同体积的代替对照品或供试品溶液,然后依次加入等量的相应试剂,并用同样方法处理。
5、取吸收池时,手指拿的两侧。
装盛样品溶液以池体积的为度,使用挥发性溶液时应。
6、供试品测试溶液的浓度,除各品种项下已有注明者外,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以在之间为宜,吸光度读数在此范围误差较小。
7、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在处,再测几点的吸光度,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位置是否正确,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
二、判断题(每题 9 分,共 45 分)1、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2、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二类。
()3、当吸光度处在吸收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部位测定时,波长的微小变化可能对测定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故对照品和供试品的测试条件应尽可能一致。
()4、试验中所用的量瓶,移液管均应经检定校正、洗净后使用。
()5、使用的石英吸收池必须洁净。
用于盛装样品、参比及空白溶液的吸收池,当装入同一溶剂时,在规定波长测定吸收池的透光率,如透光率相差在0.3%以下者可配对使用,否则必须加以校正。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试题答案满分: 100 分一、填空题(每空 5 分,共 55 分)1、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作者:————————————————————————————————日期:7 分光光度法一、单项选择题( B )1、一束(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D )2、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A、入射光的强度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A )3、__________互为补色A、黄与蓝B、红与绿C、橙与青D、紫与青蓝( C )4、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A、红色光B、橙色光C、黄色光D、蓝色光( C )5、某溶液的吸光度A=0.500;其百分透光度为A、 69.4B、 50.0C、 31.6D、 15.8( C )6、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 C )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C )8、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A )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A、0.188/1.125B、0.108/1.105C、0.088/1.025D、0.180/1.120( D )10、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 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缓冲溶液较合适。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3—NH4ClC、NaHCO3—Na2CO3D、HAc—NaAc( C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A、 400~760nm;B、 200~400nmC、 200~760nmD、 200~1000nm( B )1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A、溶液参比;B、空白溶液;C、样品参比;D、褪色参比。
仪器分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题参照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分/空)1、朗伯定律是阐明在一定条件下,光旳吸取与光径长度成正比;比尔定律是阐明在一定条件下,光旳吸取与溶液浓度成正比,两者合为一体称为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体现式为A=Kbc。
2、摩尔吸光系数旳单位是L·mol-1·cm-1,它表达物质旳浓度为1mol·L-1 ,液层厚度为1cm时,在一定波长下溶液旳吸光度,常用符号ε表达。
3、分子旳运动涉及三种,它们是电子运动、分子振动和分子转动。
其中能量最大旳是电子运动,能量最低旳是分子转动。
4、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方程组旳措施来求得各组分旳含量,这是基于吸光度旳加和性。
5、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在可见光区使用旳光源是钨灯,用旳棱镜和比色皿旳材质可以是玻璃;而在紫外光区使用旳光源是氢或氘灯,用旳棱镜和比色皿旳材质一定是石英。
6、影响有色配合物旳摩尔吸取系数旳因素是波长。
二、单选题(共20分,2分/题)1、人眼能感觉到旳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畴是( A)。
A.400~780nmB.200~400nmC.200~1000nmD.400~1000nm2、物质吸取光辐射后产生紫外-可见吸取光谱,这是由于(C )。
A.分子旳振动B.分子旳转动C.原子核外层电子旳跃迁D.分子旳振动和转动3、物质旳颜色是由于选择吸取了白光中旳某些波长旳光所致。
CuSO4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取了白光中旳( C)。
A.蓝色光波B.绿色光波C.黄色光波 D.青色光波4、符合吸取定律得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取峰波长位置( D)。
A.向长波移动B.向短波移动C.不移动D.不移动,吸取峰值减少5、当吸光度A=0时,τ为(C )。
A.0B.10%C.100%D.∞6、高吸光度差示法和一般旳分光光度法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不同,前者旳参比溶液为( D )。
A.溶剂 B.试剂空白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旳待测组分原则溶液D.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旳待测组分原则溶液7、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旳输出信号是(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法
姓名:工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1.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朗伯-比尔定律,根据不同浓度样品溶液对光信号具有不同的,对待测组分进行定量测定。
2.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校正波长是为了检验波长刻度与实际波长的,并通过适当方法进行修正,以消除因波长刻度的误差引起民的光度测定误差。
3.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涮洗,或用浸泡,注意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比色皿脱胶损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分光光度计可根据使用的波长范围、光路的构造、单色器的结构、扫描的机械分为不同类型的光度计。
()
2.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
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 )
3.分光光度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常量组分含量。
()
4.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
5.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
A. 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
B. 非吸收光的影响
C. 非单色光的影响
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
2.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
A.之和
B.之差
C.乘积
3.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准确性是反映仪器性能的重要指示,一般常用标准溶液进行吸光度校正。
()
A.碱性重铬酸钾
B. 酸性得铬酸钾
C. 高锰酸钾
4.分光光度计通常使用的比色皿具有性,使用前应做好标记。
()
A.选择
B.渗透
C.方向
5.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样品,校正比色皿时,应将注入比色皿中,以其中吸收最小的比色皿为参比,测定其他比色皿的吸光度。
()
A. 纯净蒸馏水
B. 乙醇
C. 三氯甲烷
6.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愈强,比色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
()
A.愈大
B.愈小
C.大不一样
7.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应选择材质的。
()
A.石英
B.玻璃
8.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紫外光。
()
9.一般常把nm波长的光称为可见光。
()
A.200~800
B.400(或380)~800(或780)
C. 400~860
10.一般分光光度计吸光度的读数最多有位有效数字。
()
A. 3
B.4
C.2
11.朗伯-比尔定律A=kCL中,摩尔吸光系数k值与无关。
()
A.入射光的波长
B.显色溶液温度
C.测定时的取样体积
D.有色溶液的性质
四、问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分光光度法的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方法,简述分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
2.简述校正分光光度计波长的方法。
3.简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选用比色皿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4.如何检查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
5.在光度分析中,如何消除共存离子的干扰?
6.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什么情况下可用溶剂作空白溶液?
7.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4个部分?
8.用光度分析中酸度对显色反应主要有哪些影响?
10.简述在光度分析中如何选择显色剂。
10.简述在光度分析中共存离子的干扰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已知溶液含六价铬140μg/L,用二苯碳酸酰二肼溶液显色,比色皿为20mm,在波长540mm处测得吸光度为0.220,试计算摩尔吸光系数(MCr=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