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7章
西方经济学七章Wppt课件

LOGO
⒉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在垄断竞争厂商实现长 期均衡的时候,不仅边际收 益和长期边际成本相等,而 且存在长期平均成本和平均 收益相等,只能获得正常利 润。于是,得到垄断竞争厂 商长期均衡的条件:
P PB
O
图8-15
LMC
LAC
B
d=AR
MR
QB
Q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股票 期货
品
油、大件家电
专利产品
Page 2
LOGO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从市场结构即市场或行业的组成方式上,将市场划 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其依据主要是构成一个市 场或行业的厂商数量及产品的性质、厂商对价格的控制 程度、资源流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售卖方式等。
3
Page 3
LOGO
一般地说,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实现最大利润的 条件是长期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而在同一点上,厂商 所用工厂的短期边际成本也与价格相等。
有超额利润存在,扩大生产,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超额利润下降;亏损存在,缩小生产,供给减少,价格 上涨,亏损消失。
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实现长期均衡。
Page 10
LOGO
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而 P0
且不必担心由于其他厂商进 APC10
LMC
入引起相互竞争而使经济利 AC1
LAC
润消失,因此其长期均衡也 只是完全垄断的厂商自身进 行调整而实现长期利润最大 化的均衡。
O Q0
图8-5
MR
D=AR
Q1
Q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LMC=MR=SMC
(2024年)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2024/3/26
5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实证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 来验证经济理论和假设, 强调可观测和可测量的变 量之间的关系。
2024/3/26
规范分析方法
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 会目标,对经济现象进行 评价和提出政策建议。
边际分析方法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 收益来决策,强调资源的 有效配置和最优选择。
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他们对不同商品 或服务的效用评价,而效用则是偏好 的量化表现。
2024/3/26
14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预算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给定偏好和 价格条件下,消费者能获得相 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 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 负,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 会相交。
市场上厂商的数量、产品差别程 度、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厂 商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
24
完全竞争市场
01 02
定义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或自由竞争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有非 常多的生产销售企业,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向市场提供同类的、标准化 的产品(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市场。
特征
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性;资源流动性;信息完全性。
03
需求的交叉弹性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 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则交 叉弹性为正;如果两种商品是 互补品,则交叉弹性为负。
04
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程度。如果供给量的变动大于 价格的变动,则称供给是富有 弹性的;如果供给量的变动小 于价格的变动,则称供给是缺 乏弹性的。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_2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2.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 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 突出重点, 简化推导, 图文并貌, 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 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 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 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 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 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 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 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长期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7.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 围绕垄断的争论;8.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ppt课件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
34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 不确定性和风险事件的描述 • 消费者对风险方案的偏好 • 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 风险条件下的决策:保险市场的例子
35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 不确定性和风险事件的描述
不确定性 对不确定性的描述
22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消费扩展线
23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扩展线的三种情况
• 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 向右上方倾斜,且越来越陡峭 • 向后弯曲
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定律
24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总TU效=U用(Q) 边际效用
MU= TU =MU(Q) Q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7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 效用最大化
一种商品情况下的效用最大化
MU / P =λ
普通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1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2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品和低档品 的需求曲线
33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1. 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2. 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突出重点,简化推导,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 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 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 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长期成本概念,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7.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围绕垄断的争论;8. 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7章-一般均衡和效率

(一)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定
①经济中有H个家庭。家庭是产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 者。家庭的收入全部来自要素供给,并将收入全部用于 消费。而且每个家庭的偏好保持不变。
②经济中有K个企业。企业是产品的供给者和要素的需求 者。每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为既定的,没有中间品,没有 投资。
③经济中有r个产品和n-r种要素。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二)一般均衡的基本概念
瓦尔拉斯最早提出一般均衡的概念,指整个市场体系的一 切市场同时实现的均衡。
强调市场体系的所有市场是相互联系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
当整个市场体系实现均衡的时候便决定了构成该市场体系 个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Qi , Pi , i 1,2,, r 分别表示产品的数量和价格; Qi , Pi ,i r 1, r 2,, n 分别表示要素的数量和价格。 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
(二)家庭和企业的行为: 产品需求和供给与要素需求和供给
家庭的行为:产品需求和要素供给
以Qih(i =1,…,r)和 Qjh(j =r+1,…,n)分别表示家庭h对 第i种产品的需求量和对第j种要素的供给量。
影票价格上涨到6.35 美元, 电影票销售量从QM 下降到 QM* 。 一般均衡分析: 对电影票征税对影碟出租市场的影响; 是 否存在来自影碟出租市场对电影票市场的。
两相互联系的市场: 电影与录像
价格
假定政府对每张 门票征税1美圆.
价格
$6.35 $6.00
S*M
SM
$3.50
$3.00
一般均衡分析: 电影票价格的上升提高 了人们对录像的需求.
式中,Qsj
H
Qjh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7章-一般均衡和效率

S*M
$6.82 $6.75 $6.35
SM
$3.58 $3.50 $3.00
SV
D*V
D’V
$6.00
D*M D’M DM
Q’M Q”M Q*M QM
DV
QV Q’V Q*V
录象数量
电影票数量
两相互联系的市场: 电影与录像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
给定其他商品市场条件不变,考虑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般均衡分析(1874年瓦尔拉斯首先提出)
分析经济中多个市场如何相互影响,并且决定多种商品的均衡 价格. 困难在于:产品无法加总,每个人的效用无法比较,“社会总效 用”——社会福利无法衡量.
前言:福利经济学概述
福利:经济福利——消费者的满足水平,生产与分配 ; 社会福利——社会政治组织方式,社会决策民主化程度。 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 断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 以及相关的政策问题。要素在不同厂商间的最优分配;产
s PQ PQ i i i i 1 d i i 1 n n
(7.18)
(7.18)式对任意价格都成立。这个恒等式被称为瓦尔 拉斯定律。可将瓦尔拉斯定律展开如下:
..., P Q1d Q1d ( P 1, n) ......
d d ..., P Qn Qn (P 1, n)
(7.13)
或
Qid Qid (P (i 1,, n) 1 , , P n)
(7.14)
2.市场的供给方面
整个经济有n种商品(r种产品,n-r种要素),n个商品价格。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1)

同一电影的不同电影票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1)
九、一级价格歧视
o 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 完全价格歧视(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指每 一单元产品以消费者所愿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即 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都不一样,不同消费者所 获得的价格是不同的。
o 同一产品指经济意义上的同一产品:
➢ 由于运输费的不同导致同一型号彩电在不同地方以 不同价格出售,这就不属于价格歧视。 ➢ 厂商实施价格歧视往往尽量使产品看上去略有 不同。如精装书与平装书,尽管制作成本有差 异,但此时价格歧视往往是实质性的。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1)
八、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o 市场必须有某些不完善之处 o 各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各不相同 o 不同市场之间或同一市场各部分之间,必须
则 MC=dC/dQ=2Q 又由 P(Q)=40-Q,得TR=P(Q) ·Q=40QQ2, 于是,MR=40-2Q 由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得40-2Q=2Q
解得,Q=10,P=30,π=PQ-C =30×10-50-102=150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1)
五、完全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
o 一产量多 $
价格模型
MC
P1
P2
D2 D1
MR2
MR1
O
Q0
Q
西方经济学第七章(1)
o 一价格多产量模型$
o 凡是在或多或少
的程度上带有垄断
因素的不完全竞争
P1
市场中,是不存在
具有规律性的厂商
和行业的短期曲线
的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一般均衡
图7-1 两个相互依 存的市场:电影票 和影碟出租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二、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
(一)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基本假定:作为经济活动者 的家庭和企业 – 家庭代表对产品的需求方面,同时又是生产要素的供 给者; • 经济中有H个家庭,他们拥有数量固定的要素赋, 其收入全部得自于其要素供给,构成对其消费需求 的约束。 – 企业代表产品的供给方面,同时又是生产要素的需求 者。 • 经济中有K个企业。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对其经济活动的约束条件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产 出关系的生产函数。
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效率
一般均衡分析探讨经济实现一般均 衡状态的可能性,并分析一般均衡状态 的效率问题,从交换和生产两个方面讨 论经济实现效率必须满足的条件。
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效率
第一节 一般均衡 第二节 经济效益和帕累托最优标准 第三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 第四节 本章评析
第一节 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基于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 孤立地研究单个商品市场的供求和价格的 变动及其均衡的实现;一般均衡分析则从 市场间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要求出发,探讨整个市场体系所有市场同 时实现均衡的问题。
其结论是,市场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其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 局部均衡分析的弱点是不能说明市场经济体 系中各种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 决定问题。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的基本概念
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最早提出一般均衡的概念。一 般均衡是指整个市场体系的一切市场同时实现的均衡。
一般均衡分析强调市场体系的所有市场是相互联系的 整体,一个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势必影响 构成整个市场体系的所有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 动,因此,必须从整个市场体系中各市场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视角探讨市场均衡问题。
(7.6)
H
•
式中,Q
s j
Q
jh
为第j种要素的市场供给,j=r+1,…,n。
h 1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企业的行为 :
• 先来考察单个企业k的行为,然后把所有单个企业 的行为结果加总,以求得作为市场体系企业总量 的企业K的各种产品市场供给,及其对各种要素 的市场需求。
第一节 一般均衡
• 以Qik(i =1,…,r)表示企业k对第i种产品的供给量,于是, 企业k对各种产品的供给量便分别为Q1kn,…,Qrk;
• 先考察单个家庭(h)的行为,然后再把各单个家庭的行 为结果加总,以求得总量为H的家庭对每种产品的市场需 求和每种要素的市场供给。
• 以Qih(i =1,…,r)表示家庭h对第i种产品的需求量,于是, 家庭h对各种产品的需求量便分别为Q1h,…,Qrh;再
• 以Qjh(j =r+1,…,n)表示家庭h对第j种要素的供给量,于 是,家庭h对各种要素的供给量便分别为Q(r+1)h,…, Qnh。
第七章 一般均衡和效率
第一节 一般均衡
–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 – 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来的一种关于市 场均衡的分析方法,又被称作孤立市场的分析方法。
在局部均衡分析中,某一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 被看作是它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价格则假定不 变。这些不变的价格仅仅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 的位置。
• 把所有单个家庭对各种产品的需求量加总,便得到总数为 H的家庭对各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其对各种产品的市场 需求函数便为:
Q1d Q1d(P1,..., Pr; Pr1,..., Pn)
......
Qrd Qrd(P1,..., Pr; Pr1,..., Pn)
(7.5)
•
H
Q
d i
Qih
h 1
• 式中,
Q1h= Q1h(P1,…,Pr;Pr+1,…,Pn)
……
(7.3)
Qrh= Qrh(P1,…,Pr;Pr+1,…,Pn)
第一节 一般均衡
• 家庭h对各种要素的供给函数:
Q(r+1)h=Q(r+1)h(P1,…,Pr;Pr+1,…,Pn)
……
(7.4)
Qnh=Qnh(P1,…,Pr;Pr+1,…,Pn)
第一节 一般均衡
• 经济有r种产品,n–r种要素;以Q1,…,Qr表 示各种产品的数量,以P1,…,Pr表示其价格; 各种要素的数量为Qr+1,…,Qn,其价格则 分别为Pr+1,…,Pn;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 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二)家庭和企业的行为:产品需求和供给 与要素需求和供给
为第i种产品的市场需求,i= 1,…,r。
第一节 一般均衡
• 把所有单个家庭对各种要素的供给量加总,便得 到总数为H的家庭的对各种要素的市场供给量, 其对各种要素的市场供给函数...,Pn)
......
Qns Qns(P1,...,Pr; Pr1,...,Pn)
r
n
•
PiQih
PjQjh
i1
jr1
(7.2)
• 等式(7.2)左边为家庭h购买从1到r的各种产品所支出的数额,右边则为家 庭h提供要素所能获得的收入总额,也是约束家庭h消费的预算线。由等式 (7.2)可以分别得出家庭h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函数和提供各种要素的供给函 数。
• 家庭h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函数:
• 家庭h从其提供的要素中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用来购买各种 产品,使之得到最大化的效用,因此,其效用函数决定于
它所消费的各种产品的数量和它所能提供的要素的数量。 于是,便有如下的家庭h的效用函数:
Uh= Uh(Q1h,…,Qrh;Q(r+1)h,…,Qnh)
(7.1)
第一节 一般均衡
• 以Pi(i= 1,…,r)表示各种产品的价格,以Pj( j =r+1,…,n)表示各种要素 的价格,那么,根据家庭无储蓄的假定,便有下面的等式:
• 再以Qjk(j =r+1,…,n)表示企业k对第jj种r 1要P素j Q的jk 需求量,于 是,企业k对各种要素的需求量便分别为Q(r+1)k,…,Qnk。
• 企业k从销售产品中所获得的收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