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 (2)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和利率;⑤掌握AD-AS模型,了解价格水平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经济运行;⑥了解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基本概念和原因,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对其的影响;⑦了解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国际收支、汇率、贸易政策等;⑧了解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原因,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政策。
2.能力目标①能够熟练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②能够熟练运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③能够熟练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④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分析和解决经济增长问题。
二)基本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2.学生应认真研究教材和参考书,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3.学生应熟练掌握IS-LM模型和AD-AS模型,能够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4.学生应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5.学生应掌握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原因,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政策,能够分析和解决经济增长问题;6.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2.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实现条件和决定公式,乘数的推导和计算;3.IS曲线和LM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以及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确定;4.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5.AD-AS模型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经济效应、推导、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6.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经济周期理论;7.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XXX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8.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以及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_2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2.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 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 突出重点, 简化推导, 图文并貌, 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 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 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 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 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 深入浅出, 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 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 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 长期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7.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 围绕垄断的争论;8.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ppt课件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
34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 不确定性和风险事件的描述 • 消费者对风险方案的偏好 • 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 风险条件下的决策:保险市场的例子
35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 不确定性和风险事件的描述
不确定性 对不确定性的描述
22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消费扩展线
23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扩展线的三种情况
• 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 向右上方倾斜,且越来越陡峭 • 向后弯曲
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定律
24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总TU效=U用(Q) 边际效用
MU= TU =MU(Q) Q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7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 效用最大化
一种商品情况下的效用最大化
MU / P =λ
普通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1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2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品和低档品 的需求曲线
33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课件

– 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 – 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 进口型通货膨胀
图13-4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
? 结构型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 由于经济结构性因素的 变动所引起的物价普遍持续的上涨。
?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预期是指经济主体对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趋势的一种事前的 估计。
– 现代货币主义认为, 人们根据最近观察到的通货膨胀率来形成 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 这种假设被称为适应性预期。
– 公式表达:
? ? ? ? ? e ? ? u ? u* ? ?
第二节 通货膨胀
图13-7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试图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作
第二节 通货膨胀
– 美国在1961—1969 年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中,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具有 比较稳定的关系, 之后原来那种非常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已经不存在了。
? 萨伊定律
(二)凯恩斯对失业原因的解 释
? “有效需求”理论;三大基 本心理定律
图13-2 有效需求不足与失业
第一节 失业
(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失业原因的解释
? 劳动工资合同论 ? 隐含合同论 ?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 效率工资理论
(四)现代货币主义对失业原因的解释
? “自然失业率”假说: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 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 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第二节 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适合一学期课程使用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货币政策工具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中央银行应该选择哪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既定的货币政 策目标,需要根据具体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环境来决定
IS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 对于正常IS曲线的既定变动,LM曲线越平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民收 入增加越多,财政政策效应越大;LM曲线越陡峭,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 民收入增加越少,财政政策效应越小。
LM曲线的斜率与财政政策效应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开展为目的的理论。 ➢ 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使国
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会减少政府的预算盈余或增加预算赤字。 ➢ 衡量财政政策方向一个方便的测度指标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或赤字。充分就业
预算盈余衡量的是在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或潜在产出时的预算盈余。
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坦,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 动的影响越小,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反之,财政政策效应越大。
r
r1 r0
E1
E0
E2
IS1
IS
O
Y0 Y1
Y2 Y
财政政策的效应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24年度-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社会收入分配与分配政策
社会收入分配
社会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情况。收入分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个人能力、教育水平、职业选择、市场供求关系等。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促进社会
公平和经济发展。
分配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分配政策来影响社会收入分配。主要的分配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社会保障 政策、教育政策等。税收政策可以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率来影响收入 分配;社会保障政策可以通过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来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间的关系。
供给表
表示各种价格水平与其对应的供给量之间 关系的表格。
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 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 ,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10
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1
均衡价格
在市场上,当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所 对应的商品价格即为均衡价格。
2
均衡数量的决定
26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 特征包括产品差别化、厂商众多、进出容易等。
寡头市场
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 一种市场组织。特征包括厂商数量少、产品同质或异质、进出不易等。
27
06
分配理论
28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生产要素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即每增加一单 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表示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愿意增加生产 要素的使用量。
生产要素供给
生产要素的供给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和偏好。对于劳动 供给,工资率是影响劳动供给的主要因素,工资率上升,劳 动供给增加;对于资本供给,利率是影响资本供给的主要因 素,利率上升,资本供给增加。
(2024年)西方经济学马工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02
生产要素供给
03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的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 的价格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意愿 。
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在生产要 素市场上达到均衡,决定生产要 素的价格和使用量。
2024/3/26
29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
工资决定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决 定。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 需求,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人口数量、教育水平 、就业意愿等因素。
2024/3/26
16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Chapter
2024/3/26
17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 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产函数的类型
线性生产函数、二次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等。
2024/3/26
生产函数的图形表示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及其在生产要素平面上的移动。
2024/3/26
36
THANKS
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 选择来最大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
分析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在资源配置 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
探讨社会如何组织生产和分配商品和 劳务,以及人们如何进行交换和消费 。
2024/3/26
4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024/3/26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01
实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而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弹性的概念
弹性是经济学中用来衡 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 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的一 个指标。在需求与供给 理论中,弹性通常用来 衡量价格变动对需求或 供给变动的反应程度。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课堂PPT)

图16-6 政策效应 (一) IS曲线的斜率
图16-7 IS 曲线的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
27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效应
• LM曲线的斜率
图16-8 LM 曲线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
28
第三节 货币政策
2
知识回顾
利率 r
均衡利率
LM
Ⅰ Ⅱ
Ⅳ
此时,产品和服 务市场与实际货 币余额市场同时 达到均衡水平。
Ⅲ
IS
均衡收 入水平
总收入/ 总产出 Y
3
宏观调控如何创新和完善? 实现宏观调控有度,需要健全财政、货币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财政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货币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 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
• (一) 充分就业 • 凯恩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 现代货币学派: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二) 稳定物价 (三) 经济增长 (四) 国际收支平衡
9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和冲突
• 一致性与互补性:
14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三)功能财政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 功能财政: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 衡量财政政策方向测度指标:充分就业预
算盈余 (四)赤字和公债 • 政府借债的种类:向央行借债、向公众借
债 • 对于债务融资效应的争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f(L,K,N,E…) Q=f(L,K)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短期和长期
• 短期 • 长期 • 生产要素
–可变要素、不变要素
• 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例子
•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含义 –公式 –解释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企业 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成本函数 长期成本函数 本章评析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企业
–企业的类型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企业的其他目标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TC=FC+VC FC VC
AC=TC/Q AFC=FC/Q AVC=VC/Q
MC=dTC/dQ=dVC/dQ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五节 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曲线
• 不变成本曲线 • 可变成本曲线 • 总成本曲线 • 平均不变成本曲线 •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 平均成本曲线 • 边际成本曲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五节 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曲线
• 不变成本曲线、可变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五节 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曲线
• 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曲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五节 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曲线
• 边际成本曲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企业
–企业的其他目标
• 代理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短期销售收入的最大化 • 长期规模增长的最大化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生产和生产函数 –短期和长期 –生产函数的例子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二节 生产函数
–生产和生产函数
• 生产 • 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总产量
–含义
–公式 TPL = f(L, K )
• 平均产量
–含义
–公式
• 边际产量
–含义 –公式
MPL
TPL L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 规律 • 原因 • 注意要点
–技术保持不变 –其他要素数量保持不变 –可变要素增加到
• 企业 • 企业的类型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制企业 –公司
• 不同类型企业的比较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企业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 利润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 利润最大化
–长期趋向 –决策原则
• 对利润最大化假定的批评
–令人满意的利润 –其他目标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阶段 –特点
• 第二阶段
–阶段 –特点
• 第三阶段
–阶段 –特点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等成本线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扩展曲线
–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 –要素的最优组合
• 最优要素组合的条件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 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 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扩展曲线
• 边际技术替代率
–图形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规律 –原因
• 特殊形式的等产量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水平的直线 –垂直的直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 特殊形式的等产量曲线
–经济学中的成本
• 会计成本 • 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
• 决定成本的因素
–技术水平 –要素价格 –要素数量的选择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五节 短期成本函数
–短期成本的概念
• 短期总成本
–总成本 –不变成本 –可变成本
• 短期平均成本
–平均总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 短期边际成本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
• 等产量曲线
–含义 –推导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
• 等产量曲线的性质
–等产量曲线有无数条 –较高位的等产量曲线代表较高的产量 –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等成本线
• 成本 • 等成本方程 C=WL+rK •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的形状 –等成本线的变动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 成本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 –要素的最优组合
• 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 含义 • 推导
–成本变化 –等成本线变化 –最优要素组合变化 –最优要素组合的轨迹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扩展曲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五节 短期成本函数
–经济学中的成本 –短期成本的概念 –短期成本曲线 –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五节 短期成本函数
Q = A min{L , K } ab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含义 –公式 Q = f(L,K)=ALK
–解释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 边际技术替代率
–含义 –公式 –图形
MRTSL,K=
K L
Q不变
• 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
–关系 –推导 –解释
MRTSL,K=
K L
=
MPL MPK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