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保机械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分析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一、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1、技术成熟度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遥感探测、精准喷洒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都已经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无人机导航系统、高清航拍技术以及智能喷洒系统的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为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市场应用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用植保无人机在市场上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目前,一些大型农场、种植合作社以及农业大户已经开始采用农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作物植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水稻、小麦、玉米、果树等作物上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农用植保无人机的进一步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扶持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与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发展。
4、学术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对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
针对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为农用植保无人机的技术革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支持。
二、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未来的农用植保无人机将更加智能化,将无人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精准的植保作业。
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将无人机的飞行路径、作业量和时间进行精确规划,实现定点定量、精准喷洒,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2、多旋翼技术目前农用植保无人机主要以固定翼为主,未来随着多旋翼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旋翼无人机将成为农用植保无人机的主流。
多旋翼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悬停稳定等优势,适合于小范围、小面积的农田作业,而且在作业效率和适应性上都有很大优势。
浅谈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植保无人机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宠,越来越受到农民和农业企业的青睐。
本文将就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1. 技术成熟度提升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植保无人机的技术成熟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不仅在飞行控制系统、植保设备、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在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也有了大幅提高。
这为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 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目前,植保无人机已经不仅限于小麦、水稻等大田作物,还逐渐向果树、蔬菜、草莓、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领域拓展。
其应用场景也从庄稼地延伸到林地、果园等非田间农作物范围,丰富了植保无人机的应用领域。
3. 降低农药使用量植保无人机利用精准定位技术,精确喷洒农药,避免了传统喷洒机械由于区域交叉等问题造成的农药浪费现象。
植保无人机还能够根据植被覆盖情况和作物生长状态,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植保作业,从而达到节约农药、提高植保效果的目的。
二、植保无人机的未来趋势1. 多元化应用未来,随着植保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拓展,其应用领域将进一步多元化。
除了农田和果园,乡村绿化美化、草坪草地、森林防火等领域也将成为植保无人机的重要应用场景。
植保无人机将成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为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2. 智能化发展未来,植保无人机将更加智能化,通过加装各类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实现对作物生长状态、病虫害情况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并能将这些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建议,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高产、高效、高质的农业生产目标。
3. 开发新型农业植保技术未来,植保无人机将继续积极探索和开发新型的农业植保技术。
2023年植保机械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

植保机械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发展报告目录概述 (4)一、植保机械业数据预测与分析 (5)(一)、植保机械业时间序列预测与分析 (5)(二)、植保机械业时间曲线预测模型分析 (6)(三)、植保机械行业差分方程预测模型分析 (6)(四)、未来5-10年植保机械业预测结论 (7)二、植保机械企业战略选择 (7)(一)、植保机械行业SWOT分析 (8)(二)、植保机械企业战略确定 (9)(三)、植保机械行业PEST分析 (9)1、政策因素 (9)2、经济因素 (9)3、社会因素 (10)4、技术因素 (10)三、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市场运行趋势及存在问题分析 (11)(一)、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11)(二)、现阶段植保机械业存在的问题 (11)(三)、现阶段植保机械业存在的问题 (12)(四)、规范植保机械业的发展 (14)四、植保机械行业政策背景 (14)(一)、政策将会持续利好植保机械行业发展 (14)(二)、植保机械行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14)(三)、植保机械行业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5)(四)、宏观经济背景下植保机械行业的定位 (15)五、植保机械业发展模式分析 (16)(一)、植保机械地域有明显差异 (16)六、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竞争格局展望 (17)(一)、植保机械业经济周期分析 (17)(二)、植保机械业的增长与波动分析 (17)(三)、植保机械业市场成熟度分析 (18)七、植保机械业的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 (18)(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对植保机械业的影响 (18)(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对植保机械业的影响 (19)(三)、国内突出经济问题对植保机械业的影响 (19)八、植保机械业突破瓶颈的挑战分析 (20)(一)、植保机械业发展特点分析 (20)(二)、植保机械业的市场渠道挑战 (20)(三)、植保机械业5-10年创新发展的挑战点 (21)1、植保机械业纵向延伸分析 (21)2、植保机械业运营周期的挑战分析 (21)九、植保机械行业多元化趋势 (22)(一)、宏观机制升级 (22)(二)、服务模式多元化 (22)(三)、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2)(四)、社会化特征增强 (23)(五)、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3)(六)、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4)1、内生发展闭环,对外输出价值 (24)2、开放平台,共建生态 (24)(七)、呈现集群化分布 (24)(八)、各信息化厂商推动植保机械发展 (25)(九)、政府采购政策加码 (25)(十)、个性化定制受宠 (26)(十一)、品牌不断强化 (26)(十二)、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 (26)(十三)、一体式服务为发展趋势 (27)(十四)、政策手段的奖惩力度加大 (27)十、关于未来5-10年植保机械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建议 (28)(一)、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发展趋势展望 (28)(二)、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宏观政策指导的机遇 (28)(三)、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29)(四)、2023-2028年植保机械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9)十一、植保机械成功突围策略 (30)(一)、寻找植保机械行业准差异化消费者兴趣诉求点 (30)(二)、植保机械行业精准定位与无声消费教育 (30)(三)、从植保机械行业硬文广告传播到深度合作 (31)(四)、公益营销竞争激烈 (31)(五)、电子商务提升植保机械行业广告效果 (31)(六)、植保机械行业渠道以多种形式传播 (32)(七)、强调市场细分,深耕植保机械产业 (32)概述近年来,植保机械行业市场火爆,其应用场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安全和多样性的创新。
植保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

植保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从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特点、农业生产现状与趋势以及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情况等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植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轻简化植保机械是当前生产所需,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更加环保的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
关键词植保机械;现状;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发展迅猛,尤其是粮食作物大部分地区从耕作到收获生产全过程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与此相比,植保机械则相形见拙。
尽管过去的”跑、冒、滴、漏”已显著改观,“工农-16”也基本退出市场。
但是,目前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仍然以人背小型机械为主。
在“耕、种、肥(施肥)、保(植保)、收”整个生产过程机械化中,植保机械是相对落后的[1-4]。
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特点、农业生产现状与趋势,以及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情况,轻简化中小型机械仍将是主流,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更加环保的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人背机械”到“机械背人”是必然趋势。
1我国植保机械发展现状1.1植保机械的作用对象即农作物病虫草害复杂多变,制约了植保机械专业化发展病虫害种类多并且发生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植保措施的多样性,病虫害偶发、突发、大发、小发等不一,不同于作物的耕作、收获等那样的简单一致。
病虫害防治,难以规律性、统一化机械作业,也难以由缺乏一定植保技术和知识的农民独立担当。
近年来虽然各地建立了一些不同组织形式的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但专业化程度很低,与机械收获那样的专业化相差很远。
1.2 生产方式比较粗放,经营规模小,制约了大型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结合构成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
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尽管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但是以农户为单位进行承包经营后,土地公有私用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生产的组织形式是个体小规模生产。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1. 精准喷洒灌溉植保无人机搭载先进的喷雾设备,能够将植保药剂精确喷洒到农田中,有效地防止了药剂的浪费和污染。
植保无人机还可以实现精准灌溉,根据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湿度进行喷灌,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和一致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2. 智能监测作物状况植保无人机搭载各种传感器和相机设备,可以对农田中的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高清相机拍摄作物的影像,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图像识别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作物的病虫害和营养问题,为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3. 多样化应用植保无人机不仅可以用于植保作业,还可以进行农田勘测、播种、施肥等多种农业生产工作。
通过更换不同的搭载设备,植保无人机可以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实现多样化的应用。
二、植保无人机的发展趋势1. 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保无人机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也在不断创新升级。
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会配备更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农田监测和作业;同时还会运用更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遥感技术,提高植保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和作业效率。
2. 数据服务化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更加注重数据服务化,不仅提供植保作业服务,还会提供农田监测数据、作物生长模型、病虫害防治方案等全方位的数据支持。
农户和农业企业可以通过植保无人机获取到更多的农业生产数据和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平台化运营未来的植保无人机将向着平台化运营发展。
农业生产者不再需要拥有植保无人机,而是可以通过专业的植保无人机平台,通过线上下单,预约农田作业,实现植保无人机的服务化运营。
这将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者的设备成本和技术门槛,提高了植保无人机的使用率和作业效率。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农田的精准作业,提高了植保药剂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减少了人工劳动成本和资源浪费。
植保无人机能够及时监测农田作物的生长状况,为制定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案提供重要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植保无人机技术是指利用无人机技术实现植物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等农业生产技术的一种新兴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植保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从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应用现状植保无人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无人机,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开始广泛。
目前,植保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大棚、果园、茶园、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病虫害预警和防治、灌溉、喷洒等方面。
由于植保无人机具有快速、高效、精准、省力等优势,因此在植物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等技术领域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1.大面积农田的植保植保无人机在大面积农田的植保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由于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作业和导航,对于农田内的病虫害和施肥等问题可以更加快速、精准、高效地解决,而且不受天气、地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果园、茶园的植保果园、茶园等农作物的养护工作需要很多人力和物力,而植保无人机可以代替一部分劳动力,实现果园、茶园的自动化养护管理。
例如,在果园中,植保无人机可以用于草坪的美化、果实的保护和成熟度的判断。
同时,植保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高、飞行速度快,更加适合果园、茶园等作物的植保和监测。
3.棚区作物植保大型棚区作物的植保是一项繁琐且耗时的工作,而植保无人机可以通过智能感应技术,自动控制喷洒器的喷洒方向和喷洒量,实现对大型棚区作物的高效植保。
二、发展趋势未来,植保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广泛,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会出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1.智能化发展随着植保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无人机将会越来越智能化。
未来,植保无人机将具备更加高效、智能和精准的自主作业能力。
2.大型化发展农业生产覆盖范围广,大型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植保无人机技术将会不断发展,并逐渐向大型化方向发展,以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精细化管理。
3.应用广泛化随着植保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增加,未来将会推出更多的适用于不同作物的植保无人机,从而使得梨、葡萄、柑橘、花卉等农作物的植保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无人机农业植保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之一,通过喷洒农药或施肥等方式,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
国内外对于植保无人机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对于植保无人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一、无人机植保的现状1.技术成熟度:全球范围内,无人机植保技术已相对成熟,国内外已经研发出多款植保无人机产品,并经过多次实地测试和应用验证。
2.应用领域:植保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农业种植领域,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和肥料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3.技术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植保无人机面临一些技术问题,如机器视觉识别能力、自动避障能力、喷洒质量控制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解决方案1.提高机器视觉识别能力:推动无人机植保系统的研发和升级,提高机器视觉识别技术,增加对农作物病虫害、营养需求等的识别准确性,为有效喷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增强自动避障能力:通过引入雷达、激光、红外线等传感器技术,提高植保无人机的自动避障能力,避免无人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提高作业安全性。
3.完善喷洒质量控制:研发可调节喷头和流量监测装置,实现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程度进行精准化喷洒,提高植保效果,减少农药和肥料的浪费。
4.推动政策支持:加大对无人机植保技术的政府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无人机植保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5.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业从业人员对无人机植保技术的认知和运用水平,促进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
6.加强国际合作:国内外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技术的共享和创新,推动植保无人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应用。
三、结论目前,国内外植保无人机技术已相对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领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提升机器视觉识别能力、增强自动避障能力、完善喷洒质量控制、加大政策支持、强化人才培养和加强国际合作,可以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植保机械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机械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保机械是一种专门用于种植保护的专业机械设备。
它具有技术先进,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维护简单,机械效率高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
植保机械的应用日渐普及,它的开发和使用已经成为当今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植保机械主要用于农业种植保护,能够有效减少人力劳动,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改善收入状况,减少污染,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它可以用来平
衡土壤,增加土壤的营养元素,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污染,保护植物的
健康生长。
它也可以用来处理土壤杂草,减少杂草的干扰,保护植物的生
长环境。
植保机械的研发和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了劳动强
度和手工劳动的成本,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种植保护效果,有
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随着植保机械技术的
进步,技术的不断创新,植保机械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和
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植保机械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分析摘要:目前,我国病虫害的防治还是以化学防治方法为主,即采取机械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
我国是农药生产与使用大国,但我国植物保护机械却严重落后,造成了农药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植物保护机械发展与使用情况的分析,提出我国植保机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主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药;喷雾机;植保机械;高地隙打药机中图分类号:s49 文献标识码:a人类的不断进化过程,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
农作物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对农业的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最有效的化学防治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已经不可替代。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年产量80~100万t,而农药的使用效率仅为20%~40%,60%~80%的农药都损失了[1]。
2012年8月正是玉米生长中后期,却爆发了粘虫灾害,全国遭受虫害的面积达433万hm2,严重受害面积43.33万hm2,危害程度近十年最重。
粘虫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
今年降雨较多,玉米植株大,田间封闭,给灭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由于灾情的突发性,农民在面对虫灾时,只有背负手动式喷雾器行走在浓密的玉米田,在喷洒高效剧毒的农药过程中,造成了多人的中毒事件。
最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障下,各种适合此时期使用的高地隙打药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及时消灭虫灾,减少农民经济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1国外植保机械的发展情况20世纪中期,规模化的大农场经营模式在欧美农业发达国家迅速形成,促使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支撑下,防治病虫草害体系由航空植保机械和大型自走式植保喷雾机械作为主体[2]。
1912年,加拿大率先使用了喷洒农药的专用飞机[3];日本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也以直升机为主,久保田公司生产了世界先进的无人驾驶农用kg-200型直升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13.2kw,装载药量11l。
世界上最大的农机制造商约翰迪尔公司生产了4000型系列大型自走式喷雾机,采用智能化精准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是gps导航、产量图、变量施用和喷杆控制产品的完整组合,离地间隙40~250cm,适于高秆作物的大面积、高效率和精准植保作业;德国雷肯公司生产的牵引式大田喷雾机primus、albatros和悬挂式大田喷雾机eurolux,采用了中央钟摆式悬挂系统,可在不平坦的地面作业时保持平衡,并在高速行驶情况下保证精确的喷雾量,有先进的液压调控系统,可调节喷头工作高度和喷杆倾斜度;凯斯纽荷兰“爱国者”系列打药机包括3种机型3230、3330和4420型自走式喷雾机,爱国者喷药机配有aimcommand变量喷药系统和减震悬架,喷药机备有微量、中量和大量不同喷口尺寸的多种喷嘴,用户可以根据作物、药量和风速等实际作业条件自由选择;国十方国际公司生产的海吉dts10自走式喷药机,距地面1.85m,能够自动调整悬挂,喷架可视性好。
国外大型自走式植保机械采用了诸多的先进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精准变量喷药技术发达国家(以德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经过20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基于gps、gis及传感器技术的可实时变量喷药控制系统,可通过多种控制方式,根据灾害情况和受害位置变量喷药,使农药的利用率最大和污染降到最小,减小了对农业环境的破坏。
1.2精准定靶喷药的杂草识别技术采用遥感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进行田间病虫草检测和识别,如德国 biller 等[4]应用光电传感器设计出的杂草识别装置已被应用到喷药装置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对成行作物实施精量喷雾系统的研制,也是基于视觉传感器;giles 等[5]研制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精确喷药装置,与传统喷药方式相比,该装置能节约 66%~80%的杀虫剂,目标作物上的雾滴沉降效率提高了2.5~3.7倍,空中飘移减少了62%~93%;日本的 dohi等[6]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设计了为除草装置提供杂草位置信息的系统。
1.3防漂移技术在喷药过程中,减少雾滴的漂移,增加药液的附着率,是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对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国外喷雾机上主要使用风幕技术、防漂移喷头和静电喷雾技术[7],目前大型自走式喷雾机上主要采用风幕技术。
1.4风幕技术在欧洲20世纪末兴起的风幕技术,已成为现在大型自走式喷雾机防雾滴漂移的主要技术,它是把风筒增加在喷雾机的喷杆上,施药时,沿喷雾方向强制送风在喷头上方形成风幕,在增大了雾滴的穿透力同时,即使有风(小于四级风)的天气下工作,也不会发生雾滴飘移现象。
1.5全液压驱动技术国外的大中型自走式喷雾机在行走、转向、制动、喷杆升降和折叠、整机地隙的升降等方面,已实现了全液压控制,行走系统主要由液压马达来驱动,使整机结构简化,底盘升高,更造于中耕作物喷药,且增加了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有些机具上还采用了液压减震悬浮系统,此液压减震不同于弹簧减震,它可以依据地势的变化和机器负载进行调整,从而保证速度变化和喷杆升高时系统都能保持稳定。
另外,有些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在牵引杆上装有电控液压转向器,可以保证在拖拉机转弯时与机具保持一致[7]。
1.6安全自动混药技术安全自动混药技术的使用减少了人药接触,有效地避免了引发慢性中毒事件,而且混药操作方便灵活,可根据需要调节混药比例[7]。
约翰迪尔4630等大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均采用自动混药技术,配药时,先把母液倒入稀释罐中,然后从水箱中吸水到配药箱,与母液混合,配成一定比例的药液,再导入到药箱中。
2国内植保机械发展现状我国的植保机械发展较慢,随着国情的改变,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值此植保机械进入人们的视野。
我国植保机械拥有20多种品种,型号达80多个[8],现在国内主要使用的植保机械有以下几种:2.1手动背负式植保机械1950年我国引进并大量生产了单管式喷雾器和手摇式喷粉机,随后的メソう型手压背负式喷雾器是在单管式喷雾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9],而现在使用的手压式背负式喷雾器也是将手柄改到了身侧,更便于给药箱加压。
手动背负式喷雾器由于其简单的结构,便宜的价格,占据了整个植保机械80%的市场份额,全国70%以上的病虫害防治面积依靠它完成,主要型号有3wb-16型、3wbb-16型等, 552型压气型和3ws-16型喷雾器,由于使用时容易漏气和装载药量少,逐渐被淘汰了,572型和57型手摇喷粉器,因666粉剂和其他粉剂使用量减少,产销量而逐渐减少,fy-5型仅有少数在温室中使用[12]。
2.2航空植保机械自1950年以来,我国已开始使用飞机进行蝗虫防治和其他防治工作,1957年生产了安-2型飞机[9],它是一种小型双翼飞机,仿制前苏联的ah-2型飞机,现有运-5型、蜜蜂-3型和运-11型飞机。
目前,全球用于病虫草害防治的飞机为2万架,而国内保有量不足200架[10]。
由于我国部分耕地面积和国情的约束,航空植保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2.3 机动植保机械机动式植保机械主要包括两个类型:一是机动背负式喷雾弥雾机,二是机动担架式喷雾弥雾机。
机动植保机械我国当前拥有26个品种,市场保有量为300万台,背负式弥雾喷粉机的代表品种为wfb-18型,它是超低雾喷雾机,能够以超低量喷射乳油型农药而不用水;机动担架式有多个品种,市场保养量为16.8万台,代表品种为工农-36、山城-30型等,都属于多用途的机械,它主要用在果园中。
2.4拖拉机配套植保机械现在大田病虫草害的防治,主要应用喷杆式喷雾机,分为背负式喷杆喷药机、悬挂式喷杆喷药机和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药机。
2.4.1 背负式喷杆喷药机背负式喷杆喷药机主要由活塞泵、喷杆、喷嘴、药箱等组成。
由于3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很少配套动力输出轴,药泵是通过与变速箱一轴的连接的带轮提供动力的,因此,背负式喷杆喷药机,喷杆多前置在拖拉机机头位置,此种喷药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在吉林地区应用范围很广,但该种机型多存在漏水漏药现象,农药利用率低,损失严重,作物药害残留大。
2.4.2 悬挂式喷杆喷雾机悬挂式喷杆喷药机主要由活塞隔膜泵、喷杆、喷嘴、药箱等组成。
通过动力输出轴传递动力,通过三点悬挂配套于大中型拖拉机,喷杆延伸可达到18m,药箱容积可达到1000l,此种喷药机作业半径大,喷雾效果较好,但造价昂贵,不适合一般农户使用。
2.4.3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药机近几年,黑龙江八一农垦、新疆建设兵团等大农场进口了一些大型的自走式喷雾机械,对防治病虫草害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8月的粘虫灾害,让国内的各大厂家看到了商机,一批适合国内使用的高地隙打药机迅速占领市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4.3.1 偏置式三轮高地隙打药机此种打药机将18马力柴油机布置于打药机的一侧,结构简单,造价便宜,但机架高度和宽度不可变,喷杆高度可通过液压缸进行调节,喷杆架通过液压缸驱动齿轮啮合进行展开与折叠,常出现漏水漏药现象,特别在转弯和高低不平的地势上,容易翻车。
2.4.3.2 中置式三轮高地隙打药机此种打药机是将动力部分放在整机中间布置,如农用三轮车,采用双向链条驱动,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机架高度不可调,但是宽度可调,药箱也比偏置式多一个,采用人工混合药液,行走比偏置式更加稳定。
2.4.3.3 四轮链条驱动高地隙打药机此种打药机主要是将四轮拖拉机进行改装,在拖拉机机身下安装高地隙机架,拖拉机四轮拆卸掉,机架高度和宽度不可调,结构简单,采用的药泵为活塞隔膜泵,均采用国产喷嘴,耐用性和喷雾效果不理想。
2.4.3.4 四轮液压驱动高地隙打药机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行走轮,转向控制系统仿照工程机械控制系统,靠液压阀的开启,没有电控系统,车轮存在扭转,转向不灵活等问题,机架高度可调,宽度可调。
此种打药机以趋向于国外的打药机结构,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如喷药系统、行走控制系统、自动悬挂平衡系统等。
3国内植保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3.1行业不规范,产品技术水平低国内拥有大、中、小型各类植保机械生产厂家350多家,年总产量在1400万台左右,生产10大类的产品,50多种规格,其中1200万台在国内销售;企业的规模从2~3人到2000余人,生产能力也从几百台到几万台;不同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致使生产出的植保机械的各项指标很难达到要求。
很多小厂家力求利益最大化,忽略了植保机械本身所肩负的重大责任,8月份出现的粘虫灾害,让很多厂家制造的高地隙打药机一经面世就供不应求,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药,喷洒不均匀,喷头容易堵等一些现象,从国外大型自走式喷雾机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植保机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标准化对于植保机械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强制将植保机械进行3c认证,将促使产品规范化。
3.2喷药技术落后,安全性低在突发的病虫害时,更多的农民只有选择手动背负式喷雾器来进行灭虫,防治效果不理想,造成很多人在田间中毒昏迷,还有慢性中毒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