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知识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古建筑的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形式。

一、古建筑的概念和分类古建筑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时期,以木材、砖石、土坯等为主要材料所建造的建筑物。

根据用途和功能的不同,古建筑可以分为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多种类型。

1. 宫殿:宫殿是帝王居住的地方,具有严肃庄重的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

故宫、颐和园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宫殿建筑。

2. 寺庙:寺庙是用于修行、祭祀和礼佛的地方,古建筑中的寺庙建筑有着独特的佛教建筑风格。

例如,少林寺、灵隐寺等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

3. 园林:园林是一种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独特建筑形式。

中国的园林建筑以精美的布局、精巧的缀饰和亲近自然的理念而闻名。

拙政园、留园等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建筑。

4. 民居:民居是中国古代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也是反映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南方的四合院、北方的院落式建筑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

二、古建筑的主要特点中国古建筑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结构:中国古建筑注重用木材搭建结构,以榫卯连接,减少使用钉子和刺槽的方法。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古建筑在地震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2. 形式美:古建筑注重形式美,强调对称、谐调和比例。

从整体上看,古建筑呈现出庄重、稳重和谦逊的美感。

3. 装饰艺术:古建筑装饰艺术极其精湛,主要体现在雕刻、彩画、瓦片等方面。

雕刻精美的柱子、漫画精细的壁画、彩瓦上的图案等,都是古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4. 自然融合:古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注重自然景观的利用。

建筑中常常有庭院、花园、假山等景观,使得整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三、中国古建筑的代表性作品中国古建筑有许多著名的代表作品,每一座建筑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下面介绍几座代表性的古建筑: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建于明代,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常识

古建筑常识
中国古建筑常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容: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1)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常见的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

(2)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常见的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

(3)斗拱: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结构,主要起支撑屋顶、连接柱子和梁的作用。

(4)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的建筑在规模、形制、装饰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2.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1)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等。

(2)寺庙建筑:寺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等。

(3)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

(4)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代表作有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

3.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
(1)彩画: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梁、枋、斗拱等部位。

(2)雕刻: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门窗、栏杆等部位。

(3)琉璃瓦: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屋顶。

(4)石雕:石雕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装饰,主要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的基座、栏杆等部位。

4.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2)礼制文化: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礼制文化。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

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章中国古建筑知识第一节概述我国---以木构架为主;外国---以石料为主。

一我国古建筑发展演变1 商代:木构架已形成2 秦汉阿房宫:屋顶、屋身、台基3 魏晋南北朝佛教传播:寺庙、塔、石窟建筑。

例如:河北赵县安济桥(605~617)隋李春河南登封嵩岳寺塔,15层密檐塔,现存最古老的塔(532)北魏4 唐代---五代十国---宋元:古建筑发展的成熟期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现存最早的木构架(857)唐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最早的木塔,高66.6米(1056)辽代河南登封告成镇观象台,现存最早的观象台,元代5 明清:古建筑发展的高潮期例如:天坛,故宫,颐和园,明陵二特点民族风格1 南方:墙、屋面薄轻,木材用料细,建筑外观轻巧2 北方:墙厚,屋面重,用料粗壮,外观厚重3民族特点,等级制度:1)屋顶---- 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开间------11、9、7、5、33)色彩-----金、黄、赤、绿、青、兰、黑、灰、白宫殿民居第二节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一、建筑外形1、屋顶----重檐、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2、屋身-----木构架,柱承重,墙不承重3、台基-----普通石台基,须弥座台基(做成多层雕刻丰富),栏杆,台阶二、建筑结构的特征1、木构架-----穿斗式:用穿枋把横向柱串联形成屋架;用斗枋把纵向柱联接形成框架台梁式:柱上搁梁,逐层缩短、加高,梁上搁柃条,柃条上排缘条,形成屋面举架做法2、斗拱------结构、装饰都起重要作用,是柱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将跳出的屋檐重量传给柱子,其组成为:升、斗、拱、昂、翘、坐斗3、单体建筑特点---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真实(暴露结构,有利于通风、维修)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便于艺术加工如: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梭柱-----柱上下端有收缩如梭形卷杀----拱端切削成柔美曲线外形三、建筑群体布局特点-----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都面向院子。

中国建筑史内容

中国建筑史内容

中国建筑史内容
中国建筑史是指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以下是中国建筑史的主要内容:
1.史前时期:中国建筑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包括新石器时代的洞穴和土坯建筑,以及商代和周代的青铜器、玉器等建筑装饰。

2.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主要分为宫殿、庙宇、陵墓、城墙等类型。

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清两代的紫禁城、故宫和颐和园等。

3.近现代建筑:中国近现代建筑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例如民国时期的南京总统府、上海外滩等。

4.现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

例如鸟巢、水立方、上海中心大厦等。

除了建筑本身的发展,中国建筑史还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演变和发展。

同时,中国建筑史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建筑特色介绍

中国建筑特色介绍

中国建筑特色介绍中国建筑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建筑的特色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外观和结构上,更表现在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人文内涵中。

中国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传统的中国建筑大多采用木材、砖瓦和石头等天然材料,以及传统的工艺技术,使得建筑与周围的山水景色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例如,中国古代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常常借助山石的自然形态,营造出一种山水画卷般的意境,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中国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注重平衡和对称。

无论是古代宫殿、庙宇还是民居,都追求建筑的整体均衡和对称美。

这种对称美不仅表现在建筑的外观上,还体现在布局和空间的组织上。

例如,中国传统庭院的布局通常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空间结构。

中国建筑还注重建筑与人的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的设计和布局都考虑到人的需求和舒适感。

例如,中国传统庙宇和宫殿的建筑往往注重通风和采光,以及内外空间的衔接,使人在其中感受到舒适和宁静。

中国建筑的特色还体现在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人文内涵中。

中国古代建筑往往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文化符号为题材,通过建筑的装饰和雕刻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

例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庙宇常常以龙和凤为装饰,象征着皇权和吉祥。

而民居中的门楼、屋檐和窗棂等装饰,则常常以花鸟、山水和人物等元素为题材,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结构、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平衡和对称的美感、注重人的需求和舒适感,以及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人文内涵而闻名于世。

无论是古代的宫殿和庙宇,还是民间的传统建筑,都展示了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人文的敬畏之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概述
•九开间名称 (等级最高)
•七开间
稍 次 明 次 次 明 次 •三开间 间 间 间 间 间 间 间 •五开间
稍 间
6.间的不等宽现象
• 两种情况:一种为依次递减
一种为明间最大,尽间最小,其它相等 为什么不等宽? 1) 功能要求 2)经济的原因 3)有助于中心突出 4)廊深最小,有利于结构稳定性 5)视线说
出廊的特殊形式——副阶:宋代殿阁等个体 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推测是由 早期高台建筑周围的单步廊发展而来。
4.间的组合 :官式建筑在面阔方向坚持用 “阳数”1,3,5,7,9 “阴数”2,4,6,8意指阴宅 民间住宅、寺庙等则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5.间的名称: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尽 稍 次 次 明 次 次 稍 尽 二 一 一 二 尽 梢 次 明 次 梢 尽 间 间 间 间 间 间 间
斗拱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它们的结合 体称斗拱。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位于两檐柱之间的看 枋)、屋面之间,是建筑物的柱子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它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它能够在上部伸出屋檐,把屋檐 的重量或者直接集中到柱子上,或者先纳至檐上再传到柱上,这 是它的实用价值。它由方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成 纵横交错、层层叠叠、逐层向外挑出的上大下小的托座,体现 出力学美和层次结构美
1.间的概念:
①四柱之间的空间
②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
多数情况下是指②的说法
开间在四根木头圆柱范围内用墙壁或板壁围 成的空间叫“间”。建筑物的迎面间数称 “开间”,又称“面阔”。建筑物的纵深间 数叫“进深”。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 因此建筑物的开间一般为单数,而且以开间 越多为等级越高。皇帝上朝的地方一般开 间为九间,进深为五间,故称皇帝为“九五之 尊”。“面阔”越阔,“进深”越深,用处就越 多越广,这是它们的实用价值。“面阔”宽 大能使建筑物显得气势磅礴,“进深”层多能 使建筑物显得森严神秘,从而引起人的壮美 感和神秘美感。

中国建筑 知识仓库

中国建筑 知识仓库

中国建筑知识仓库一、引言中国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在中国的城乡结构中,建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也承载着人们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中国建筑的知识仓库旨在探讨中国建筑的特点、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全面、详细、完整的中国建筑知识。

二、中国建筑的特点中国建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中国建筑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漫长的历程中,木材一直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材料。

中国人对木材的运用非常讲究,无论是构造还是装饰,都有独特的技法和艺术表现。

2.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建筑的布局、风格、色彩等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比如,在山区地区,建筑常常依山势而建,利用地势巧妙地设计出合理的空间布局。

3. 注重传统文化的体现中国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

建筑的形式和装饰往往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比如龙、凤、云等。

同时,在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中也常常考虑到风水的因素,追求建筑与人的和谐。

三、中国建筑的分类中国建筑可以按照功能、结构和风格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1. 按照功能分类•居住建筑:包括宫殿、庙宇、寺庙等,主要用于居住和宗教仪式。

•工业建筑:包括工厂、仓库等,主要用于生产和储存物品。

•商业建筑:包括商店、市场等,主要用于进行商业交易。

•教育建筑:包括学校、图书馆等,主要用于教育和学习。

2. 按照结构分类•木结构建筑:使用木材构建房屋的建筑形式,代表性建筑有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如北京的故宫。

•砖石结构建筑:使用砖石等材料构建房屋的建筑形式,代表性建筑有北京的天坛和故宫。

•石木结构建筑:使用石头和木材结合的建筑形式,代表性建筑有福建土楼和四川的嘉陵江大桥。

3. 按照风格分类•宋代建筑:以宋朝时期的建筑为代表,注重形式的简洁、规整和色彩的丰富,如浙江的西湖。

中国民用建筑基本知识

中国民用建筑基本知识

1.2民用建筑的分类 —— 按高度分类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低层和多层建筑:≤24米;

高层建筑:>24米,≤100米;

超高层建筑:>100米。
主要内容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 按高度分类
二、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三、建筑气候分区
四、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限定
建筑基地 建筑突出物 建筑高度 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
四、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限定
4.2.1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限定—— 建筑突出物
不得突出 道路红线 和用地红 线建筑的 建筑
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墙、桩、 地下室及基础、化粪池;
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 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 台、地下室出入口及排风口、集水井等;

—— 3.0米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
深度不应大于2米;

—— 5.0米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
深度不应大于3米。
四、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限定
4.2.3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限定 —— 建筑突出物
经规划部门批准, 允许突入道路红线建 造的公益性建筑物、 构筑物
公共电话亭、公交候车亭、治 安岗亭
四、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限定
4.3.2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限定 —— 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的计算规定
在技术控制区内的,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 点的高度计算。
在非技术控制区内

—— 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
墙顶点高度计算

—— 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指屋檐和屋脊的平均
主要内容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 按高度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知识简介
山 西 原 始 人 洞 窟 遗 址
现代的房屋建筑
古代的房子与现代的房子不同之处: 古代 现代
大小 形状
结构 承受力 稳定性 用途 材料
矮小 像笼子 简单 小 不稳定 避风、挡雨 高大 盒式、层式建筑 复杂 大 稳定 用途广,体育馆、厂 房等 钢筋、水泥、防火砖
草、木、竹
中国古代建筑的分类:
寺庙:
砖塔:
• 著名的大理三座白塔在崇圣寺,中间的是唐朝建 成的,由于地震有点歪,旁边两座是宋朝建成的。 这三座塔与其他佛塔不同的是:佛塔一般是奇数 层的,而大理的这三圣塔是偶数层的,因为大理 信奉的是佛教中的一个小分支,这个分支信奉的 出家是夫妻俩一起出嫁,所以把佛塔修建成偶数 层。
城楼:
上海· 汇丰银行 ·1923
20、30年代新中国解放前的 建筑,向现代建筑过渡,表 现为留洋归国建筑师的现代 建筑探索
上海国际饭店1934
上 海 百 老 汇 大 厦 1 9 3 0
1929年竣工,南京中山陵
国家体育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 由于于独特造型又俗称“鸟巢”。体育场在 奥运会期间设有10万个座位,承办该届奥运 会的开、闭幕式,以及田径同足球等比赛项 目。由2001年普利茨克获得者赫尔佐格、德 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 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 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 最初名叫“承天门”,最早的“承天门”于公元 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 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 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终于获得了新生。毛主席 率领党、政、军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负责 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天安门城楼也就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心目 中的圣地。天安门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并 被设计入国徽。
世界著名建筑
比 萨 斜 塔
• 竞技场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南 面,它是迄今遗存的古罗马建筑工程中 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国威的 象征
• Eiffel Tower • 埃菲尔铁塔
谢谢大家!
民居: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 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 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青海、西藏的蒙古包等。
园林:
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 造风景的一种艺术。世界上的园林可分为三个系 统——欧洲园林、西亚园林和中国园林。我国园林, 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 很高的地位。我国地域广大,东西南北的气候地理 条件及物产各不相同,因而园林也常常表现出较明 显的地方特性。归总起来,我国南方江南地区、广 东沿海地区和四川一带的园林较富特色,于是便有 了所谓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蜀中园林的称谓。而 北京四周及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的园林风格较为 相像,便统称之为北方园林
石桥:
陵墓:
牌坊:
中国近现代建筑:
明末清初
解放前建筑
80、90年代建筑 中国新建筑
• 伴随近代城市的诞生,西方复古主义折衷 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克隆、传播和变异 –西方人则直接将本国的建筑风格植入租 界和其势力范围 –中国的设计者多以西方建筑造型为时髦, 争相模仿 • 西方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尝试,“中 西合璧”
• 万里长城: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
着一道绵延起伏、气势雄伟、长达一万多里的长 墙,这就是被视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迹的万里长 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为了防御外敌扰掠,保 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安定而修建的一项伟大的 工程,它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坚强毅力和高度智 慧,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非凡成就,也显 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 被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牌坊
寺庙
城楼
宫殿建筑:
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 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明、清 两代的皇宫,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 居的地方。它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 古代建筑杰作。故宫同时还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