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毕业设计6电池后盖散热片注射模设计
散热壳塑料模毕业设计论文讲解

湖南汽车技师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散热壳注射模设计设计人:x x x班级:高模10-1班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设计时间:2012年9月指导老师:xxx目录第一章绪论 (3)设计说明书....................................... . (4)第二章注射模设计 (5)一、编制塑件成型工艺卡 (5)二、塑件成型工艺分析与设计.......................... . (6)三、塑件成型模具设计 (7)第三章致谢 (18)参考文献……………………………………………… ...… .19第一章绪论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我国模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
大型复杂冲模以汽车覆盖件具为代表,我国主要汽车模具企业,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体现高水平制造技术的多工位级进模、覆盖面大增,已从电机、电铁芯片模具,扩大到接插件、电子零件、汽车零件、空调器散热片等家电零件模具上。
塑料模已能生产34"、48"大展幕彩电塑壳模具,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
塑料模热流道技术更臻成熟,气体铺助注射技术已开始采用。
压铸模方面已能生产自动扶梯整体梯级压铸模及汽车后轿齿轮箱压铸模等。
模具质量、模具寿命明显提高;模具交货期较前缩短。
模具CAD/CAM/CAE 技术相当广泛地得到应用,并开发出了自主版权的模具CAD/CAE 软件。
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更新快和市场竞争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模具制造的要求是交货期短、精度高、质理好、价格低。
因此,模具工业的发展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快速经济模具的前景十分广阔现在是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时代,未来,这种生产方式占工业生产的比例将达75%以上。
手机背夹电池内盖包胶注射模具设计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einnercoverofthebackclampbatteryusedforcellphoneisatypeofbicomponent plasticproducts.ItsskeletonframeinthemiddlepartiscomposedofABS,anditscladdinglayerin thePeripheralpartsconsistsofTPU.TwoInjectionmoldswerespeciallydesignedfortheinjection moldingofsuchaproduct.Thefirstoneinvolvedasidegatemoldsystem withfanshapedgates andapushingblockejectingsysteminthemiddlepartsoftheproduct.Thesecondonehasapin pointsystem withtwogradientpinpointgatesandalsohasapushingblockejectingsystemand foursidescampinslides.Thedemouldingsystemadoptedapushingblockejectingsystem.High qualityproductsandgoodeconomicefficiencywereobtainedfromthetwomoldsinpracticaluse.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backclampbattery;runnersystem;pushingblock;encapsulationmold;claddinglayer; skeletonframeproduct
收稿日期:20181120 联系人,zhoujianan@szpt.edu.cn
模具毕业设计6电池后盖散热片注射模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6电池后盖散热片注射模设计一、设计背景电池后盖散热片是为了解决电池过热问题而设计的一种散热装置,通过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保证电池正常工作。
二、设计原则1.散热片设计应符合电池后盖的整体结构,不能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
2.散热片设计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池温度,以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
3.散热片设计应考虑制造成本,尽可能简化结构,减少材料和加工成本。
三、设计方案1.散热片形状设计:根据电池后盖的结构和散热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散热片形状,如翅片状、螺旋状等。
根据电池的工作温度和散热要求确定散热片的数量和尺寸。
2.散热片布局设计:应使散热片能够有效地覆盖电池后盖的表面,并保证散热片之间的间距足够,以保证热量可以快速传导和散发。
3.散热片材料选择:散热片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常用的材料有铝合金、铜合金等。
4.散热片与电池结合方式设计: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将散热片固定在电池后盖上。
固定方式应牢固可靠,以防止散热片脱落。
5.加工工艺设计:根据散热片的形状和材料的特性,设计相应的模具结构和工艺流程,保证散热片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四、设计成果1.散热片注射模设计:根据散热片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注射模具的结构,并确定合理的注射参数和工艺流程,以确保注射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2.散热片的制造:根据注射模具的设计,对散热片进行生产加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完成散热片的制造。
3.散热片的安装:将散热片固定在电池后盖上,采用适当的固定方式,确保散热片与电池后盖之间的接触良好,以保证散热效果。
五、总结通过对电池后盖散热片注射模的设计,可以解决电池过热问题,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保证电池的正常工作。
同时,合理选用材料和加工工艺,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电池后盖散热片注射模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电池后盖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绪论1.1 课题内容设计一套能够高效率生产的高质量电池后盖注射模。
1.2 课题背景由于塑料材料具有许多优点,目前正逐渐成为金属材料的良好代用材料,在很多领域都出现了金属材料塑料化的趋势。
作为注塑成型加工的主要工具之一的注塑模具,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反应能力和速度。
随着塑料新品种的不断出现以及塑料制品在结构、外观上要求的日益提高,使产品的设计和模具设计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
而传统的模具设计是在二维环境下采用手工绘图的方式进行的,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发展变化的需要。
过去模具设计工作主要依靠设计人员的经验,模具的加工制造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者的操作技能,因此存在模具设计水平低、加工质量差、生产周期长、使用寿命短等缺陷。
注塑模具CAD/CAM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塑料产品开发和模具加工方式,大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强有力地推动了模具工业的发展。
一些大型的商品化CAD/CAM 软件,如Pro/Engineer、Unigraphics II、Cimatron、MoldFlow等,都已开发出专门用于注塑模具设计的功能模块,为模具设计提供了十分方便的工具。
有资料统计表明,采用CAD技术可以使模具设计时间缩短50%。
在欧美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CAD/CAM已经成为模具行业一种普遍应用的技术。
在CAD应用方面,已经超越了甩掉图板、二维绘图的初级阶段。
在模具设计中采用三维CAD软件的企业已经接近90%。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开始应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UG、MoldFlow等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成功地弥补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制品几何造型、分型面的创建、模具的结构设计,都是基于同一数据库进行的,既方便,又易保证制品的精度。
1.3 课题的来源及要求本课题来源于景德镇陶瓷学院。
淋浴器电池盒盖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淋浴器电池盒盖的注射成型模具设计,主要从淋浴器电池盒盖材料特性、成型性能及淋浴器电池盒盖的形状、型腔结构等多角度详细分析了淋浴器电池盒盖注塑加工工艺性。
因无批量生产要求,且零件体积不大、结构较为简单,故采用“一模两腔”的生产方式。
初步选择注塑机的型号和规格,分析淋浴器电池盒盖结构及生产方式宜采用单分型结构,对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导向及定位机构、脱模机构、冷却系统、模架各部件零件都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和选择。
最后,在参照淋浴器电池盒盖的体积、重量等参数后对注塑机的相关主要参数进行校核,以判断所选的注塑机能否满足注塑要求。
关键词:注射成型;一模两腔;单分型面;注塑机;AbstractThe graduation design subject to cover the injection molding design, mainly from the plastic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forming performance and plastic parts, die-cavity structure is analyzed in detail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such as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technology. Because there is no batch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and small parts, simple structure, a mold piece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Preliminary selection of type and specification, injection molded parts structure analysis and production mode, appropriate USES double type structure, gating system, forming parts, orientation and positioning and demoulding mechanism, cooling system, formwork components parts are made of calculation and choice. Finally, in the reference of the volume, weight after inje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the main parameters related to test to determine whether meet the selected injection molding requirements.Key words:Injection molding; Mold One; Duplex profil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目录第一章引言 ..................................................................................................................................... - 1 -1.注塑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2.选题意义 .................................................................................................................................. - 2 - 第二章淋浴器电池盒盖的工艺性分析 ............................................................................................ - 4 -2.1淋浴器电池盒盖的原材料分析 ............................................................................................ - 4 -2.2成型特性及条件.................................................................................................................... - 6 -4、 ....................................................................................................................................... - 6 -5、 ....................................................................................................................................... - 6 -2.3淋浴器电池盒盖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 - 6 -2.3.1结构分析..................................................................................................................... - 6 -2.3.2尺寸精度分析............................................................................................................. - 7 -2.3.3表面质量分析........................................................................................................... - 7 -2.4计算淋浴器电池盒盖的体积和重量 .................................................................................... - 8 - 第三章初选注射成型机的型号和规格 ............................................................................................ - 9 - 第四章淋浴器电池盒盖注射工艺参数的确定............................................................................... - 10 - 第五章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 10 -5.1分型面的选择...................................................................................................................... - 10 -5.2确定型腔数目及排列方式 .................................................................................................. - 11 -5.3浇注系统设计...................................................................................................................... - 12 -5.3.1主流道设计............................................................................................................... - 13 -5.3.2分流道设计............................................................................................................... - 13 -5.3.3浇口设计................................................................................................................... - 14 -5.3.4浇口套及定位环设计 ............................................................................................... - 14 -5.4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 15 -5.4.1型腔工作尺寸的计算 ............................................................................................... - 15 -5.4.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厚度计算 ............................................................................... - 18 -5.5导向及定位机构设计.......................................................................................................... - 19 -5.5.1导向机构的设计....................................................................................................... - 20 -5.5.2导柱导套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 ............................................................................... - 20 -5.6脱模机构设计...................................................................................................................... - 20 -5.6.1脱模力计算............................................................................................................... - 20 -5.6.2脱模机构的选择与设计 ........................................................................................... - 21 -5.6.2.1模推出机构的分类及设计原则 ............................................................................ - 21 -5.6.2.2 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 - 22 -5.6.3 制品推出的基本方式 ............................................................................................ - 22 -5.6.3.1 推杆、推管的安装方法; ................................................................................... - 23 -5.6.3.2推杆、推管的材料 ................................................................................................ - 23 -5.6.3推出机构的复位....................................................................................................... - 25 -5.7冷却系统设计...................................................................................................................... - 25 -5.7.1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 - 25 -5.7.2冷却回路的设计....................................................................................................... - 25 -5.8侧抽芯设计.......................................................................................................................... - 25 -5.8.1侧向抽芯的选择..................................................................................................... - 25 -根据该塑件的侧孔直径为4mm,深为1mm,需采用斜侧抽芯机构,侧型芯与斜导柱组合,由抽芯板与斜导柱相连来完成内侧抽芯动作,如图3-3所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机电池后盖注塑模毕业设计

1.1 设计目的与意义
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机械、电子、汽车、航空以及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越来越多地用到了 模具。目前,模具生产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 志。
5
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CAD/CAM 技术、数控加 工技术以及快速成型技术为模具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以高 分子塑料为主的模具材料不断被开放出来,这些材料种类繁多,性能优良,价格 低廉,这更为模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本设计主要是为让读者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塑料注射模的设计过程, 能够对 模具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基本工具,例如 UG/Pro/ENGINEER , Moldflow Plastics Insight 等等,具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设计主要是对金立手机的前 后盖进行设计,从零件的尺寸确定,模具设计,模架设计,到最后的注塑仿真, 向读者们展示手机塑料模具的整个设计过程。 随着 UG 的不断完善,借助于 UG 设计软件,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一些复 杂的设计工作,同时也可以全面地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使用 UG 注塑模具设计专家系统可以轻松完成模具模架及配件的设计工作, 并能模拟开模过程。EMX 具有完整的滑块结构和完整的开模机构,为设计者带来 极大的方便。设计完成后可以直接输出 3D 化模型。
6
机出现了,能够播放 mp3 的手机也出现了,在手机上看书、聊天、学习、工作、 炒股已经不在是新闻。从此手机进入了娱乐时代。 2.2 我国模具的发展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 被称为“工业之母” 。75%的粗加工工业产 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型, 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作为 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模具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 各个行业, 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 的质量、 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因此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工 业水平及产品开发能力。 这些年来, 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 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年模具生 产总量仅次于日、美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但目前我国模具生产厂点多数是自产 自用的工模具车间( 分厂) , 商品化模具仅占 1/3 左右。从模具市场来看, 国 内模具生产仍供不应求, 约 20%左右靠进口, 特别是精密、大型、复杂和长寿命 的高档模具进口比例高达 40%。由此可见, 虽然我国模具总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 模,模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但在模具产品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总体上要比德、 美、日、法、意等发达国家至少落后十年, 主要表现在模具精度、寿命、复杂程 度、设计、加工、工艺装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国内模具的使用寿 命只有国外发达国家的 1/2 至 1/10, 甚至更短, 模具生产周期却比国际先进水 平长许多。此外, 模具的标准化、专业化、商品化程度低, 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 技术比较落后, 也是造成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大的重要原因。CAD/CAE/CAM 一体 化先进技术已经在国内部分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但要得到推广和普及仍很困难。 2.3 采用注射模成形手机产品的优点 (1) 注射成形工艺可由机床自动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便于实现自动化, 生产效率较高,适于大批量生产。 (2) 注射一般可一次成形,减少了制品再加工程序。 (3) 可以制作形状较复杂的塑料制品。 (4) 模具通用简单,制品成本较低。 (5) 注射成形后的废品及废料可以重新加热注射,故节约材料。 (6) 操作易于掌握,不需要等级较高的技术操作。
毕业设计--显示器塑料外壳造型设计及后盖注射模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显示器塑料外壳造型设计及后盖注射模设计[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480d1c3b90d6c85ed3ac681.png)
第四,模具CAD/CAM技术可使设计人员从繁重的计算和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可使其从事更多的创造性来动。
壁厚
根据塑件使用要求(强度,刚度)和制品结构特点及模具成型工艺的要求而定。
壁厚太小,强度及刚度不足,塑料填充困难。
壁厚太大,增加冷却时间,降低生产率,产生气泡,缩孔等。
要求壁厚尽可能均匀一致,否则由于冷却和固化速度不一样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塑件的变形及开裂。
加强筋
设计原则:
1.,使支承面易于平直。
2.应避免或减小塑料的局部聚积。
4.流变性
高聚物在外加作用下产生流动性与变形的性质叫流变性。
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牛顿流体 :主要取决于(流变形为)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绝对粘度,低分子化合物的液体或溶液流体属于牛顿流体。大多数高聚物熔体在成型过程中表现为非牛顿流体。
5.结晶性
分为无定形塑料与结晶形塑料。
结晶形塑料的重要标志是具有熔点,外观不透明。如龙,聚丙烯,聚乙烯。需要较多的熔化热量。
目 录
摘 要
以17″CRT显示器塑料外壳造型设计及后盖注射模设计为设计的主要任务。采用参数化特征造型CAD系统Pro/ENGINEER,综合运用其零件设计、装配和模具设计三大模块,首先在零件模块中进行外壳的造型;然后将完成的造型导入模具设计模块,进行型腔生成。由模具设计模块产生的成形零件被再次导入零件模块,期间参考模架选择、浇注系统设计、冷却系统设计以及脱模机构设计的结果,完成成形零件的设计和其他辅助零件的造型。最后,在装配模块中将所有零件装配,完成全套模具设计。
电池面壳注射模的典型结构设计

电池面壳注射模的典型结构设计摘要:分析了电池面壳的成型工艺,介绍了注射模的结构设计要点和模具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该类模具顶出系统和冷却系设计方案,实现了塑件的顺利顶出,解决了注射过程中引起的困气的问题。
关键词:注射模排气冷却1、产品工艺分析产品材料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
合适的塑料产品:电机外壳、水箱外壳、蓄电池槽、等。
材料的收缩率0.4-0.8%,合适的壁厚1-3mm。
产品外观要求,表面色泽均匀、清洁、飞边及其它机械损伤,不能有明显色差、缩水、污点等。
根据以上两点的分析,确定模具腔数,一模四腔,使用潜浇口。
模架型号为CI-30-32-A60-B70-C90,具体各个参数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
2、模具结构的设计2.1 成型零件的材料选用根据产品的要求模具设计能够稳定生产60万次,其主要部分的材料选用S136钢材,淬火硬度52~56HRC,该钢材的特点是抛光性能好,表面光洁度可以很高。
2.2 确定型腔的数量塑料模型腔数目的确定首先取决于塑件本身的结构。
根据该塑件的形状及尺寸,考虑到产品的生产批量较大且产品外形不大,因此采取一模四腔的模具结构方案较为合理。
2.3 分型面的确定确定分型面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制造、排气、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从几种方案中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
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7)对排气效果的影响。
2.4 浇注系统的设计浇口的形式真的接决定着模具的结构,和产品的质量,所以要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浇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概述 (1)1.1 模具概述 (1)1.2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塑料选择及塑件工艺结构分析 (2)2.1 塑料选取及塑料特性分析 (2)2.2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2)3 模具设计 (5)3.1 注射机的选择 (5)3.1.1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5)3.1.2型腔数量的确定和校核 (5)3.1.3注射量校核 (6)3.1.4注射压力的校核 (6)3.1.5开模行程的校核 (6)3.2 浇注系统设计 (7)3.2.1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7)3.2.2浇注系统的设计 (8)3.3 排溢系统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成型零件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合模导向机构设计 (15)3.6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16)3.7 温度调节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模架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脱模结构的设计 (19)6 设计小结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附录: (25)1 概述1. 1模具概述注塑成型是生产塑料制件最常用的制造方法之一,采用这种方法既可以生产小巧的电子器件和医疗用品,也可以生产大型的汽车配件和建筑构件,生产的制件具有精度高、复杂度高、一致性高、生产效率高和消耗低的特点,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塑料材料技术和注塑成型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塑料注塑加工行业得以持续发展。
塑料加工是将原材料变为制品的关键环节,只有迅速的发展塑料加工业,才可能把各种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变成功能各异的制品,在国民经济的各领域发挥作用。
模具是塑料成型加工的一种重要的工艺装备,同时又是原料和设备的“效益放大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因此,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被称为“工业之母”,模具生产技术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技术的重要标志。
塑料成型加工及模具技术不仅随着高分子材料合成技术的提高、成型设备成型机械的革新、成型工艺的成熟而进步,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等在塑料成型加工领域的渗透而发展。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
模具的类型很多,按照成形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冲压模具、塑料模具、锻造模具、压铸模具、橡胶模具、粉末冶金模具、玻璃模具和陶瓷模具。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已经取得了共识。
注塑成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成型加工方法,在家电行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等都有广泛的应用,且生产的制件具有精度高、复杂度高、一致性高、生产效率高和消耗低的特点,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1. 2 我国塑料模具现状及发展趋势CAD/CAM/CAE 技术在塑料模的设计制造上应用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CAD/CAM 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取得了很大成绩。
使用计算机进行产品零件造型分析、模具主要结构及零件的设计、数控机床加工的编程已成为精密、大型塑料模具设计生产的主要手段。
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塑料模的设计制造水平。
这不仅缩短了生产前的准备时间,而且还为扩大模具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相应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
此外,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热流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精密、复杂、大型模具的制造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模具寿命及效率不断提高,同时还采用了先进的模具加工技术和设备。
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为我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
因此,放眼未来,国际、国内的模具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前景看好,预计中国模具将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得到高速发展,我国不但会成为模具大国,而且一定逐步向模具制造强国的行列迈进。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的质量、技术和制造能力近年来确实发展很快,有些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随着科技兴国政策的不断深入,“三资”企业蓬勃发展,对我国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模具制造基础薄弱,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因此从总体上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和与国内市场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塑料模具产品水平不高,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甚远;我国塑料模制造企业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 应用覆盖率比国外低很多,且设备不配套、利用率低的现象十分严重;开发能力低,在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创造的经济效益方面,国内大多数是微利甚至亏损;国内外模具企业管理上的差距十分明显;我国塑料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特别是大型、复杂、长寿命塑料模产需矛盾十分明显。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模具种类繁多,但其发展重点应该是既能满足大量需要,又有较高技术含量,特别是目前国内尚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的模具和能代表发展方向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
模具标准件的种类、数量、水平、生产集中度等对整个模具行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因此,一些重要的模具标准件也必须重点发展,而且其发展速度应快于模具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模具标准化水平,从而提高模具质量,缩短模具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由于我国的模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对于出口前景好的模具产品也应作为重点来发展。
根据上述需要量大、技术含量高、代表发展方向、出口前景好的原则选择重点发展产品,而且所选产品必须目前已有一定技术基础,属于有条件、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产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各类模具的需求不断增加,所需品种也越来越细化。
据预测,国内模具发展的趋势:(1)模具日趋大型化;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多功能复合模具将进一步发展;(2)热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将逐渐提高;(3)随着塑料成形工艺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气辅模具及适应高压注射成型等工艺的模具将随之发展;(4)标准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5)快速经济模具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6)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塑料模具的比例将不断增大;(7)模具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中、高档模具比例将不断增大。
2 塑料选择及塑件工艺结构分析2. 1 塑料选取及塑料特性分析本塑件为散热盖。
主要形状大体上类似弧形的壳类零件,塑件结构比较简单,零件下部为倒钩结构,具体尺寸请看产品图纸。
塑件的视图(SolidWorks造型)如图2—1所示:(正面) (背面)图2—12. 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2.2.11) 尺寸精度由于塑件的尺寸精度主要决定于塑料收缩率的波动,而本塑件的配合精度不高,所以塑件公差数值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中表2-17确定。
精度等级根据表2-18选择,由于所用材料为ABS所以确定其采用一般精度,为4级精度,无公差值者,按8级精度取值。
2)脱模斜度由于塑件在冷却收缩时,会使它包紧在模具型芯或者型腔中的凸起部分。
因此为了便于从塑件中抽出型芯或者从型腔中脱出塑件,防止脱模时拉住塑件,而又因为本塑件是一个壳类零件,如不设适当的斜度将比较难脱模。
因此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中表2-19中查得:型腔的脱模斜度选40ˊ~1°20ˊ;型芯选35ˊ~1°。
所以选取1o。
3)表面粗糙度由于塑件的外观要求不高,所以表面粗糙度也不用很高的要求,一般模具的表面粗糙度要比塑件的要求高1~2级.所以塑件的表面粗糙度在0.8~0.2之间。
这里取0.8。
4)形状塑件在满足功能的要求下,其内外表面应尽可能保证有利于成型和降低成本以及简化模具的复杂度。
由于此塑件有一表面在使用过程中看不到,分析塑件的结构,可以把浇口设在外表面上。
5)壁厚塑件的壁厚对塑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壁厚过小成型时流动阻力大,大型塑件就难以充满型腔。
塑件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一下几方面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脱模时能够受推出机构的推出力而不变形;能够受装配时的紧固力。
查热塑性塑件最小壁厚及推荐壁厚可知,所以本塑件壁厚选2.5~3.5 mm。
2. 2.2结构及选料分析根据塑件的分析,所选的材料为ABS。
塑件成型性较好,它的流动性好,收缩率小,加上塑件的表面质量、尺寸问题,故适合采用潜伏浇口;由于模具的结构简单,考虑注射机的各项规格及工作性能、制品的精度要求、模具制造费用、生产效率等,采用双型腔模具。
通过使用SolidWorks软件实体造型后知m = 120 g,取材料密度为 = 1.05g/cm3,塑件体积:V = 114.29本塑件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文名称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俗称为ABS以下均简称为ABS 。
ABS树脂成微黄色,外观是不透明粒状或粉状热塑性树脂,无毒、无味,其制品可着成五颜六色。
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
每种单体都具有不同特性:丙烯腈有高强度、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坚韧性、抗冲击特性;苯乙烯具有易加工、高光洁度及高强度。
从形态上看,ABS 是非结晶性材料。
三中单体的聚合产生了具有两相的三元共聚物,一个是苯乙烯-丙烯腈的连续相,另一个是聚丁二烯橡胶分散相。
ABS 的特性主要取决于三种单体的比率以及两相中的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