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的经典传说故事简短一点

合集下载

鲁班的发明故事介绍简短

鲁班的发明故事介绍简短

鲁班的发明故事介绍简短鲁班造伞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伞。

那时候,人们出门很不方便。

夏天,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地痛;下雨天,把衣服淋得湿漉漉的。

鲁班想:要是能做个东西,又能遮太阳又能挡雨,那该多好呀!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

忽然看见许多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一会儿,一个孩子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脑袋上。

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一面有一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以凉快。

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

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细的条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

“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的,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了什么事了?”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说:“你试试这玩意儿,以后大家出门去带着它,就不怕雨淋太阳晒了。

”鲁班的妻子瞧了瞧,又想了想,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拿着这么个东西走路,可不方便了。

要是能把它收拢起来,那才好呢。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就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东西改成可以活动的,用着它,就把它撑开,用不着,就把它收拢。

这东西是什么呀?就是咱们今天的伞。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1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孩子叫鲁班,他非常喜爱当工匠,就立志当一名工匠,为了学工匠的技术,他到处拜师,后来听说终南山有一位老翁,他的木工技术十分高超,鲁班决定他拜为师。

第二天,他打点行李去终南山,在途中他见到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听说他要去终南山,便告诉他:“你想要拜为师父的老翁是一位神仙,想见到他非常不容易哦!先要把你的牙齿敲下两颗,放入这匹大石马的嘴里,大石马有了牙齿才会活动,才会吃杨梅。

关于木匠祖师鲁班的历史故事

关于木匠祖师鲁班的历史故事

关于木匠祖师鲁班的历史故事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土木建筑工匠,也是一个有许多创造的杰出发明家。

在我国,鲁班深受人们的景仰和爱戴,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木匠祖师鲁班,希望大家喜欢。

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时代鲁国人,古时“般”和“班”通用,所以人们也常叫他鲁班。

鲁班改进和发明了很多工具器械,传说,鲁班发明了云梯、战舟、磨、碾子、钻子、锯子、刨子等工具。

在《物原》、《古史考》等古籍中都有所记载。

一次,鲁班和其他一些工匠奉命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

宫殿造到一半时,木料不够用了,眼看着工期一天天地逼近,工匠们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儿上山采木料。

大家起早贪黑地用斧子砍木头,进程很慢。

可是即使累得要死要活,大家也不能停下来,因为如果延误了工期,所有的人都会受到皇帝的惩罚。

这一下子可使鲁班犯了愁。

用斧子砍木头,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所以鲁班就想研制出一种新工具,来加快伐木的速度。

一天,鲁班照常上山采木料,途中突然摔倒了,他下意识地抓住身边的小草。

当他把草松开时,发现手上竟被小草拉了深深的一道口子。

仔细一看,原来这种草和其他的草不一样,叶子边缘有一排又尖又细的齿。

他眼前一亮,心想:“如果用一片特别大的这样的叶子来伐木,那会不会很省劲儿呢?”他上山后,找到一块竹子,把它边缘削成齿状,用来伐木。

竹片轻而易举地就把木头割断了,但用了一会儿后,竹片上的竹齿都变钝了。

鲁班明白这是因为竹子太软了,要找一种质地坚硬的材料来制造这种工具。

他下山后,让铁匠按照他的想法打出带齿的铁片,再在两端安上木柄,这样第一把锯就诞生了。

后来他们又造了许多锯,伐木头又快又省力,宫殿提前完工了。

还有一次,有一个国家想去攻打另一个国家,于是就请鲁班给他们造一种攻城用的高梯子。

鲁班想,普通梯子是搭在墙上的,如果被人从上面掀翻梯子是件很危险的事,于是他就苦思冥想了许久,突然灵光一闪,马上动手制造了一个能“站立”的梯子,即两个梯子相互支撑在一起,上面还可以坐一个人,因为这种梯子非常高,像高耸入云似的,所以他称它为“云梯”。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鲁班的工匠,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发明家和工程技术专家。

鲁班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机智和创造力,他对木工工具的改进尤其有着独到的见解。

传说中,鲁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明了锯子。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鲁班正在为一块大木头做加工,他手持一把锥子,费力地在木头上刻划着。

可是木头太大,刻划起来非常吃力,而且效率很低。

鲁班苦恼地想着,怎样才能更快更轻松地加工这块木头呢?就在这时,一只小鸟飞过来停在了鲁班面前,小鸟的爪子上沾满了锯齿状的树枝,它正在用力地削减树枝的长度。

鲁班看到这一幕,忽然灵光一现,他想到了一个新的工具——锯子!鲁班迫不及待地找来了一根硬木棒和一把锯齿状的铁片,他把铁片固定在木棒上,然后用力地在木头上来回锯动。

惊奇的事情发生了,木头竟然很快地被锯成了两半,而且锯口也很平整。

鲁班高兴地跳了起来,他终于发明了一种能够高效加工木头的工具——锯子!从此以后,锯子成为了木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大大提高了木工的效率和质量。

鲁班的这一发明,对于古代的木工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鲁班是一个具有非凡智慧和创造力的工匠,他的发明改变了古代的木工行业,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正是因为有了像鲁班这样的伟大发明家,我们才能享受到现代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便利工具和设备。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古老的传说,更是对创造力和智慧的赞美。

正是这样的精神,才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铭记鲁班的伟大,也让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鲁班的传说故事

关于鲁班的传说故事

关于鲁班的传说故事鲁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木匠,他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

由于鲁班在技艺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他被誉为“木匠之父”,并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故事。

传说之一:鲁班的发明创造鲁班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锯子。

据说,鲁班在山上砍柴时,发现了一种叫做锯齿草的植物,它的叶子边缘有许多小齿,可以轻松地割断绳子。

鲁班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子,大大提高了木工的工作效率。

传说之二:鲁班的锁子甲另一个关于鲁班的传说,是他发明了锁子甲。

据说,鲁班曾经为楚国制造过一种铁甲,这种铁甲由许多小铁环相互连接而成,可以随意伸缩和弯曲,像一件柔软的布衣一样穿在身上。

这种锁子甲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士兵的身体,而且还可以减轻士兵的负担,提高战斗力。

传说之三:鲁班的木鸢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鲁班的木鸢。

据说,鲁班曾经制造了一只木鸢,这只木鸢可以在天上飞翔,而且还可以载人。

鲁班在制造木鸢时,运用了许多巧妙的机关和设计,使得这只木鸢能够自动飞翔和转向。

据说,这只木鸢后来被用于军事侦察和通讯。

传说之四:鲁班的墨斗最后一个关于鲁班的传说,是他发明了墨斗。

墨斗是中国传统木工工具之一,用于在木材上划线、定位和测量长度等。

据说,鲁班在制造墨斗时,非常注重实用性和精确度,使得墨斗不仅可以准确地划线,而且还可以长时间使用不易磨损。

总之,关于鲁班的传说故事非常多,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卓越技艺和创造力,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技术和艺术的追求和崇拜。

鲁班的发明创造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鲁班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鲁班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鲁班的传说故事有哪些鲁班,姓公输,名般。

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关于鲁班的故事你知道吗?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鲁班的传说故事,希望对你有用!鲁班的简介鲁班,姓公输,名般。

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

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

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鲁班的故事1在水母楼北面,拾阶而上,有一小巧玲珑的祠院,居高临下,景致十分幽雅。

殿前悬有巧思人神的匾额,祠内神完上塑着一位和蔼清瘦的老人,便服随身,一看便知是饱经风霜的劳动人民的形象说起老人的名字,恐怕是无人不知。

他就是我国春秋时代的著名能工巧匠鲁班。

他复姓公输,名般,般与班同音,又因他是鲁国人,故称为鲁班。

相传木匠、石匠、泥瓦匠的工具都是鲁班发明的,所以各种匠人把他当祖师爷来敬奉。

鲁班祖师心灵手巧,爱动脑子,据说,不管是什么事情,还没有能难住鲁班的。

人们说,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大建筑,都是经过鲁班的指点,才顺利修造起来的。

山西应县的木塔、恒山的悬空寺、太原的双塔、解州的关帝庙、还有京城的很多宫殿等。

晋祠的殿堂祠宇、亭台楼阁在建造中,也保留着很多关于鲁班祖师的传说。

如帮助悬起九九大钟;为胜诚楼选择了四面射光的位置;修建了独一无二的十字型桥梁― 鱼沼飞梁;为水镜台推来了传播声音的大缸;帮助圣母殿解决减少廊柱的方法等等。

可以这样说,晋祠庙的大建筑都留有鲁班师傅的智慧。

晋祠的工程快要完工的时候,工匠们为了感激鲁班师傅的恩情,纷纷自捐钱粮,修起了这座公输子祠,并把鲁班的像塑了进去。

鲁班造伞的故事30字

鲁班造伞的故事30字

鲁班造伞的故事30字
鲁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工匠,他制作的伞更是闻名遐迩。

据传说,鲁班造伞的故事源自春秋时期。

那时候,鲁班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技艺,他精通木工、铁工等各种手艺。

有一天,鲁班在家中看到妻子被烈日晒得满头大汗,便决定要为妻子制作一把遮阳的伞。

鲁班选用上好的竹子和绢布,精心制作起来。

他将竹子削成细条,再将绢布用线缝制在竹条上,最后在伞面上绘上美丽的图案。

经过几天的辛苦劳作,一把美丽的伞就这样诞生了。

妻子收到伞后非常高兴,她拿着伞在户外走动,不仅遮阳,还能挡风挡雨,非常实用。

周围的人看到这把伞也都非常羡慕,纷纷向鲁班订购伞子。

鲁班听到大家对他伞的好评非常开心,他决定将伞的制作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

于是,他在家门口摆起了摊位,教授大家如何制作伞。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制作伞,鲁班的伞也因此闻名天下。

鲁班造伞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普通的工匠也能因为自己的劳动而成为伟大的人物。

鲁班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人们带来了遮阳避雨的便利,也传播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

鲁班造伞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因为自己的努力和创造,成为伟大的人物。

正如鲁班一样,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人们带来了实用的伞,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

让我们向鲁班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百工之祖鲁班的故事

百工之祖鲁班的故事

百工之祖鲁班的故事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匠,被誉为“百工之祖”。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精通木工、石工、铁工等各种手艺,造诣非常高深。

据传说,鲁班小时候聪明伶俐,喜欢动手制作各种玩具,深受周围人的喜爱。

后来,他拜师学艺,不断勤奋努力,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工匠。

鲁班一生中创造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创新。

他发明了木铲、木斧、木梳、木锯等许多木器具;还创造了井绳、吊桥、推车等许多机械装置。

他的发明和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鲁班的名声逐渐传到了国外,连外国人都深为他的技艺所折服。

据说,有一次外国国王将自己的铁鞋交给鲁班修补,鲁班巧妙地将铁鞋拆开,用木头做了一双新的铁鞋,让国王大为惊叹。

鲁班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技艺的传承和创新的故事,更是一段关于勤奋、聪明和创造力的故事。

他的精神和成就,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面貌和未来。

- 1 -。

鲁班造伞的故事30字

鲁班造伞的故事30字

鲁班造伞的故事30字
鲁班造伞的故事。

很久以前,中国古代有一个名叫鲁班的工匠,他是木工技艺的传奇人物。

有一天,鲁班听说了一个关于伞的传说,便决定要亲手制作一把伞,让人们在雨天也能遮风挡雨。

鲁班准备了优质的竹子和绢布,开始了伞的制作。

他先用精心挑选的竹子制作伞骨,然后用精细的绢布覆盖在伞骨上,最后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涂料,使伞具有防水的功能。

经过数月的精心制作,鲁班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把伞。

当他拿着这把伞走出家门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

鲁班高兴地打开伞,发现伞不仅能遮风挡雨,而且还能防止雨水渗透。

鲁班的伞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都纷纷前来订购。

鲁班欣喜地将伞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了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从此,鲁班的伞成为了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工艺品之一,也成为了中国人遮风挡雨的利器。

鲁班因为造伞的技艺而名扬天下,成为
了古代中国最伟大的工匠之一。

鲁班造伞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正如鲁班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班的经典传说故事简短一点
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于鲁班的传说故事,欢迎感兴趣的朋友阅读。

鲁班的传说故事:土堆亭故事鲁班的徒弟承建了鲁国一个贵族的自家花园,画好图纸去找鲁班,鲁班看见图纸没有说话,顺手拿起块饼走到屋外放到几根草茎上,草茎摇晃了几下,便被饼压倒了。

徒弟明白了师傅的用意,把亭子的木柱改成了石柱。

等上亭子盖时,徒弟又犯了难,这么大的亭盖雕刻得很漂亮,可是怎么样才能放上去呢?于是,徒弟星夜兼程去找在外地的师傅求教。

见到师傅,鲁班不慌不忙地让徒弟先吃饭,徒弟哪能吃得下去,鲁班也不劝他,端起两碗米饭倒在桌子上,把四根筷子插在米里,又把一只空碗倒扣在刚刚露出的筷子头上面。

徒弟看了一会,搓着双手笑了。

鲁班说:这叫土堆亭。

徒弟按照师傅的指点,回去之后运土把四根石柱囤在中间,顺着土坡拽上亭盖,再把土运走,就把亭子建好了。

鲁班的传说故事:鱼抬梁故事鲁班常年在外,看见匠人遇到困难,他都能想出绝妙办法,帮助解决问题。

有一次,他从卖鱼的摊贩那里听说,当地一位工匠正在建一座宗庙,好不容易找到一根做大梁的木料,不曾想,却偏偏让徒弟给截短了,正发愁呢。

鲁班找到那位工匠,拱手道:打扰了,俺是鱼日村的木匠,看师傅有愁事,究竟
为何?匠人叹了口气说出了原委。

鲁班看了一眼桌上还没有动筷的鱼说:你看鱼都快凉了,再难的事情也得先吃饭吧。

匠人忙起身施礼道:你看,我慢待了远道的客人,你稍微等一下,我去打点酒咱一块吃。

匠人回来却不见了客人,再看桌上的鱼,两只碗里各放着一条,鱼尾朝向外,鱼嘴相对,中间用根筷子把两个鱼嘴串在了一起,突然悟道:哎呀,这不是鱼抬梁吗!匠人想着遇到了高人,再一想,鱼和日合起来是鲁字,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鲁班师傅。

他呼喊着鲁班的名字,向路人打听鲁班的踪迹,但早已不知去向。

鱼抬梁不仅解决了大梁尺寸不够的难题,还使得整个建筑更加美观。

匠人们高兴地赞叹道:鲁班师傅真是巧夺天工啊!
鲁班的传说故事:鲁班抛斧砍椽头故事传说,曲阜城内建孔庙大成殿时,有成百上千的人在这里干活,每次开饭时都会有一位白胡子老头在里面吃饭,但谁也不知道他是谁。

当验收工程时,发现殿脊西山顶上露着一块木头,是一块忘记锯掉的木椽头。

正当大家为难时,那个白胡子老头过来了,只见他拿起斧子朝着椽头抛了上去,不偏不斜齐刷刷把那块木头砍了下来,在场的人都很惊讶,围过来问他的来历,老人也不答话转身就走,工匠们紧追不舍,老人只好停下脚步说:不用赶了,去问问鲁班就能知道。

工匠们不相信,老远得跟着他,结果走到东门外的涧水沟旁不见了,却看见考槃涧的石碑一块,于是这里建起了一座鲁班庙,成了工匠们前来祭祀鲁班的圣地。

现在,明故城东护城河中段可以看到鲁班祖庙宅遗址的石碑,东关社区还有一条背街南北小巷就叫鲁班巷。

鲁班的发明创造木工工具
《事物绀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鲁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钻子、锯子等工具传说也都是鲁班发明的。

这些木工工具的发明使当时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师巨匠,把他尊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

(1)锯子
传说锯子也是鲁班所发明,其实依考古学家发现,居住在中国地区的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会加工和使用带齿的石镰和蚌镰,这些是锯子的雏形。

鲁班出生前数百年的周朝,已有人使用铜锯,锯字也早已出现。

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木时,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渗出血来,他摘下叶片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

他想,要是这样齿状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锯断树木了吗!于是,他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2)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

《墨子-天志上》说: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

规矩,即圆规及曲尺。

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
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

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3)墨斗
墨斗是木工用以弹线的工具,传为鲁班发明。

此工具以一斗型盒子贮墨,线绳由一端穿过墨穴染色,已染色绳线末端为一个小木钩,称为班母,传为鲁班之母亲发明。

班母通常离地面约一吋。

固定之后,将已染色线绳向地面弹动,工地以此为地平直线标准。

又可以班母固定于高处,墨斗悬垂,以墨斗之重量作墬力,将已染色线绳向壁面弹动,以此为立面直线标准。

后石匠师父以斗线定采集下来的岩石形状,再用其它工具把不要的部分敲掉,以成所需方石,长石等形状的石料。

古代兵器
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

《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

《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1)云梯
云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传说是鲁班发明。

以下是相关记载:《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战国策公输盘为楚设机章》写到墨子往见公输般时说:闻公为云梯。

《淮南子》曰:鲁班即公输般,楚人也。

乃天子之巧士,能作云梯。

《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

(2)钩强
钩强也称钩拒、钩巨。

是古代水战用的争战工具,可钩住或阻碍敌方战船。

传说是鲁班发明。

以下是各种相关记载。

《墨子鲁问》: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难。

越人迎流而进,顺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败楚人。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因此若埶,亟败越人。

农业机具
先进农机具的发明和采用是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重要条件之一。

《世本》说鲁班制做了石,《物原器原》又说他制做了砻、磨、碾子,这些粮食加工机械在当时是很先进的。

另外,《古史考》记载鲁班制做了铲。

石磨
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

传说鲁班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在此之前,人们加工粮食是把谷物放在石臼里用杵来舂捣,而磨的发明把杵臼的上下运动改变做旋转运动,使杵臼的间歇工作变成连续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

鲁班发明磨的真实情况已经无从查考,但是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龙山文化时期(距今四千年左右)已经有了杵臼,因此到鲁班的时代发明磨,是有可能的。

其他发明
(1)机封
《礼记檀弓》记他设计出机封,用机械的方法下葬季康子之母,其技巧令人信服。

但当时盛行厚葬,这种方法未被采纳。

(2)雕刻
《述异记》记鲁班曾在石头上刻制出九州图,这大概是最早的石刻地图。

此外,古时还传说鲁班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

(3)伞
鲁班的妻子传说中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说伞是她发明的。

传说鲁班妻子云氏因为怜惜鲁班在风雨烈日下工作,见亭子可避雨遮阴,于是想出一个活动亭子让鲁班带在身边,乃造伞子。

纸是汉代才出现的,最早的伞面不可能是纸的。

(4)打井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

据说,第一个在地下掘出水来的人是舜帝;第一个在山区打出深水井的人是百工圣祖鲁班。

也许人们对尧天舜日的渴求甚过一切吧,至今传诵舜井的人多,留心鲁班井的人少。

远水不解近渴。

人类对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只好穿地取水。

初期的水井很不讲究,口大底小,不方不圆,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临渴掘井的应急水坑。

是鲁班发明创造了打井的技法,才出现了井壁以
石砌垒的石井,以砖砌垒的砖井,以陶环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
抹的灰井,以木材构架的木井;才懂得了建井台防污水流入,筑井亭。

传说
拉水的滑轮也是鲁班发明的。

当年鲁班看见乡亲们一头挑着瓦罐,一头挑着一团井绳走上井台,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来时,他觉得乡亲们太辛苦了,于是千思万想又想出了拉水的滑轮,滑轮转成了辘轳,辘轳又转成了风车,风车又转成了水车,就这样转呀转呀,转过去了两千多个春秋。

(5)锁钥
在周穆王时已有简单的锁钥,形状如鱼。

鲁班改进的锁钥,形如蠡状,内设机关,凭钥匙才能打开,能代替人的看守。

猜你喜欢:
1.星星的传说故事
2.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3.水晶兰为什么叫死亡之花
4.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