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校准证书确认作业指导书
校准确认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校准结果确认指导书一、目的检验室的检测设备均委外校准,对于校准结果须由相关人员结合设备说明书及检测方法对校准结果加以比较,以确定该设备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检验室对计量检定部门出具“校准证书”的检测设备的校准结果进行确认。
三、职责1.检验室负责人负责对校准结果进行审核,科研项目部对确认结果做最终有效性确认。
2.检验室负责对校准结果进行技术确认。
四、确认内容1.溯源性:对检测设备的校准结果的确认首先要对其量值溯源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参照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等有关规定,审查设备的校准服务方的资格,技术能力、校准方法、标准物质等是否符合要求。
2.技术能力:校准证书给出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特别是测量不确定度)给出的准确度等级是否符合所开展的测试项目的要求。
3.完整性:校准证书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是否完整。
五、确认方法1.在取得校准证书的3个工作日内,由检验员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
2.检验员结合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的要求,对照校准证书给出的各项性能指标,写明校准设备的使用状态,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3.技术负责人对校准证书确认结果给予有效性确认。
六、xx值等信息的运用校准确认后,部分仪器(如滴定管等)需在仪器操作现场张贴仪器校准证书上的相关内容,以便使用仪器校准证书中的修正值等相关信息。
化学部仪器设备的校准结果确认表名称:内部编号:制造商:型号:校准规范:校准单位:证书编号:校准日期:有效日期:表1校准项目校准证书不确定度或xx值等信息:评价:结论:□符合使用要求□不符合使用要求确认人:审核人:校准结果技术要求日期:日期:。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江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油市卫生检测检验中心作业指导书期间核查操作规程文件编号:JYZY-70版号:第2版编写: 魏益波审核: 王丽萍批准: 干昌贵2012年01月15日2012年01月18日2012年01月20日修改记录修改页码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生效日期1 目的对参考标准、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和检测设备在有效期间、两次校准或鉴定周期间的状态进行检查,保证其技术指标符合检测工作要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2.1 一般原则主要的或重要的检测设备;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检测设备;其他被认为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量设备;各种效期内标准物质。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又要确保仪器设备能够可靠运行。
2.2 本实验室需要实施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pH(酸度)计,离子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
2.3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也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2.3.1 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准确性。
2.3.2 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2.3.3 遇到重要的监测,如发生有关事故、作为仲裁或有争议时。
2.3.4 维修或搬迁后等。
3 期间核查计划3.1 每年初编制年度期间核查工作计划。
3.2 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与核准/检定周期相同,安排在两次校准/检定中间进行,一般为上次校准/检定后六个月(个别为一年)。
4 期间核查的类型4.1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核查适用于所有检测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用标准砝码核查。
4.2 参照仪器设备校准/检定规程5 期间核查方法5.1 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方法5.1.1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内部的岛津AUX-220等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期间核查。
5.1.2 核查方法检查中心点示值误差。
保持天平清洁和天平室温湿度,按照操作规程,预热30分钟,去皮,将50g(M)标准砝码(E2级)轻轻放在称盘上,待天平稳定后,读取示值(m)。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长度的精密工具,通常用于工业制造和实验室研究中。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读者正确进行千分尺的校验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校验设备:首先需要确认使用的校验设备是否符合标准,例如量具卡尺、外径千分尺等。
1.2 清洁千分尺:在进行校验之前,应当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整洁,无油污或杂质。
1.3 环境条件:校验千分尺时,应选择一个温度稳定、无震动的环境,以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校验步骤2.1 零位校验: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整水平的台面上,使用校验设备对千分尺进行零位校验。
2.2 读数校验:使用标准量具对千分尺进行不同长度的读数校验,记录每次测量结果。
2.3 计算误差:根据校验结果计算千分尺的误差值,包括零位误差和读数误差。
三、调整校准3.1 调整零位:如果发现千分尺存在零位误差,可通过调整千分尺的零位来进行校准。
3.2 调整读数:对于读数误差较大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调整,如调整千分尺的刻度或内部机械结构。
3.3 重复校验:在调整校准后,应当再次进行校验,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记录和报告4.1 记录数据:在校验过程中,应当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校准过程和结果。
4.2 生成报告:根据记录的数据,生成一份完整的校验报告,包括千分尺的型号、校验日期、校准结果等信息。
4.3 存档备份:将校验报告存档备份,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五、定期维护5.1 定期检查:定期对千分尺进行检查,确保其外观和功能正常。
5.2 定期校验:按照规定的周期,定期对千分尺进行校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定期维护:定期对千分尺进行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测量精度。
结论:通过正确的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可以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希望读者能够按照本文的指导进行千分尺的校验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仪器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仪器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第一篇:仪器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仪器仪表检定是指通过对各种类型的仪器仪表进行检验和测量,以确定其精度和准确性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检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仪器仪表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本指导书旨在对仪器仪表检定作业进行详细的规范和指导,以确保检定的结果准确可靠。
二、检定作业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检定作业必须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2.准确性:检定结果必须具有可靠的准确性,确保被检定仪器仪表的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3.可重复性:检定作业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即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定,结果应保持一致性。
4.法律合规性:检定应符合国家关于仪器仪表检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检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检定作业的准备工作1.检定设备的准备:检定作业前,应确保检定所需的设备、仪器和试样等准备充分,以满足检定的需要。
2.环境条件的准备:检定作业应在符合要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检定方案的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的仪器仪表,应制定相应的检定方案,明确检定的目的、方法、步骤和标准等内容。
四、检定作业的实施步骤1.检定前的准备:根据检定方案,按要求对被检定仪器仪表进行预热、校准和调试等准备工作。
2.检定过程的实施:按照检定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际的检定操作,记录所需的数据和结果等信息。
3.检定后的处理:对检定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和合格性,并将检定结果记录和保存。
五、检定作业的质量控制1.仪器仪表的校准和维护:对检定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对从事仪器仪表检定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检定能力和水平。
3.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检定作业的规范和程序等,确保检定作业的质量可控。
塞规校验作业指导书

5.3校准前,将被校仪器及校准时所用设备提前1H同时放于室内,以确保其温度平衡。
5.4校准工作须由经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的专职人员进行;
6.0 校准步骤及其方法:
6.1 确认其外观是否损坏,有无锈迹影响其测量准确性;
6.2用外校合格千分尺校准,允许其偏差为:+0.005mm。
7.0 校准结果处理:
7.1 仪器校准合格后,贴示“合格”标签(绿色),并给出下次校准时间;
7.2 仪器校准不合格时,贴示“不合格”标签(红色),作出相关处 校准的数据须记录于“设备校验报告”上,该文件由校准部门保存,保存期限为自校日起2年。
9.0 注意事项:
9.1 对于有效期内,发现损坏或测量不准确时,须停止使用,并进行复校,以确保该仪器测量准确度;
9.2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配戴手指套或棉手套, 严禁用手直接取拿;使用后必须打防锈油,以防生锈影响其精确度;用完后应放回原位,搬运中须避免碰撞。
9.3各使用部门必须自行做好该仪器的保养和维护。
9.4校验周期为一年。
10.0附件:
10.1 检测设备校验记录卡 FLC-FR-117A/1
10.2 设备校验报告 FLC-FR-118A/1
厂
塞规校准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页码
1/1
1.0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使用的塞规的检验、测量的准确性,保证测试产品的品质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使用的测量塞规的校准。
3.0定义:无
4.0职责:
4.1校准员负责对该仪器的校准及结果的判定;
4.2使用人员负责对该仪器的保养和维护。
5.0校准条件:
5.1室内温度:18℃--25℃;
检验仪器校验作业指导书【范本模板】

目录一、雷氏夹校验作业指导书 ............................... - 2 -二、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校验作业指导书................... - 2 -三、水泥胶砂试模校验作业指导书 ......................... - 4 -四、水泥胶砂试体养护箱检定作业指导书.................... - 4 -五、水泥快速养护箱校验作业指导书........................ - 8 -六、水泥标准筛校验作业指导书 ........................... - 9 -七、水泥负压筛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11 -八、透气法比表面积仪检定作业指导书..................... - 13 -九、抗折夹具校验作业指导书 ............................ - 17 -十、火焰光度计校验作业指导书 .......................... - 19 - 十一、测硫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 20 - 十二、氯离子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2 - 十三、水泥组分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3 - 十四、水泥游离钙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3 -十五、灰分挥发分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4 -- 1 - 贵州长顺凯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文件十六、硫钙铁分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5 - 十七、X荧光分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7 - 十八、常用玻璃量器的校验作业指导书..................... - 28 - 十九、玻璃液体温度计校验作业指导书..................... - 35 -一、雷氏夹校验作业指导书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雷氏夹的校验.1、技术要求1。
设备仪器的作业指导书

设备仪器的作业指导书设备仪器的作业指导书1.目的和范围1.1 规范本公司检测仪器和设备校准准则,确保检测仪器和设备精度,进而保证产品质量。
1.2 适用所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检测仪器,包含监控装置。
2.定义:2.1 外部校验设备:量块、高度仪、投影仪、耐压测试仪、扭力计、螺纹环规、数显千分尺、推拉力计、稳压仪、标准压力表、百分表、数显温度表、数显多用表、示波表、功率分析仪、电流互感器、弹簧测试仪、microvu,其它不能内校仪器。
2.2 内部校验设备:电流连续性检测、耐高压测试夹具、辅助测试系统、气压表、电子称等。
3.职责3.1 计量工程师3.2 计量员4.授权4.1 质保经理5.程序5.1 品保部负责制定全公司《检测仪器检定一览表》,以作为校准的依据。
5.2 外部校验:5.2.1由计量员定期查看(每三月一次)外部仪器状态,将到期仪器送国家级仪器鉴定中心校验。
5.2.2 经国家级仪器鉴定中心判定ok之仪器,由计量员将鉴定合格标签贴在仪器上,鉴定证书存档并认可,作好相应记录。
5.2.3 经国家级仪器鉴定中心判定ng之仪器,由计量室认可,标识不合格标签,并对鉴定不合格仪器作好相应处理(特殊情况如仪器维修或报废需报经理处理),并作好记录。
5.2.4 对维修后之仪器,需再送国家级仪器鉴定中心鉴定,校验步骤再依5.2.2,5.2.3执行。
E6006 仪器设备管理作业指导书2016-06-01 22:12 | #2楼一、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和使用制度1、凡需要购置仪器设备,必须遵循性能先进、质量优良、配套齐全、价格适宜的原则。
首先由各分析室、车间根据科研测试需要,提出计划报室集中,经室研究后上报队批准购买。
2、仪器设备到货后,及时组织验收,收齐技术资料文件,然后入库建档立档。
如型号、质量、数量等有问题,及时办理补差、索赔、退货手续。
3、仪器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后,确定专人负责保管,并编号或翻译使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检定确认指导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结果确认作业指导书受控编号一、目的检验室的检定/检测设备均委外检定/校准,对于检定/校准单位和检定/校准结果须由相关人员根据有关标准,结合设备说明书及检测方法对检定/校准结果加以比较,以确定该设备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实验室对计量检定部门出具“检定/校准证书”的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确认。
三、职责1.实验室设备管理员要对检定/校准单位是否是合格供应商和服务方及授权证书,证书附表进行确认。
2.检验室检测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结果进行技术确认。
3.检验室负责人负责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审核,技术负责人对确认结果做最终有效性确认。
四、确认内容1.合法性:首先对检定/校准单位必须是实验室的合格供应商和服务方,审查设备的检定/校准服务方的资格,技术能力,并进行有效性的评价,确认其合法性。
2.溯源性:对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结果的确认要对其量值溯源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审查。
参照计量器具检定规程等有关规定,检定/校准方法、标准物质等是否符合要求。
检定/校准证书的人、机、料、法、环等内容是否完整。
3.技术能力:检定/校准证书给出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给出的准确度等级(特别是测量范围和测量不确定度)是否符合所开展的检测项目的技术要求。
五、确认方法1.在取得校准证书的3个工作日内,由设备管理员将检定/校准证书交由检测人员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确认,填写“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结果确认表”。
2.检测人员结合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的要求,对照检定/校准证书给出的各项性能指标,写明检定/校准设备的使用状态等内容,报检验室负责人负责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审核并签字。
3.技术负责人对检定/校准证书确认结果给予有效性确认并签字。
4、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将“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结果确认表”存入该仪器设备的档案。
六、仪器设备标识和修正值等信息的运用检定/校准证书经确认后,根据确认的情况要加贴三色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XZD/ZY 002-2016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确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于计量检定、委外校准、内部校准的检测设备,须由设备管理员和计量管理员与相关检测人员一起,结合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规程、内部校准规程、设备说明书及检测方法中对该检测设备性能、量程、精度、不确定度等的要求,对其检定/校准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该设备是否满足参数检测时的使用要求。
2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对计量检定部门出具的检定证书、所有校准证书和本站出具的内部校准报告的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确认。
3职责
3.1设备管理员和计量管理员编制确认表,并对计量检定、校准单位是否为合格供应服务商进行确认,对其计量检定、校准能力进行合法性、完整性和溯源性确认;
3.2检测室主任和主检人员对校准结果进行审核,检验室主任对确认结果做有效性的技术确认,提出不确定度、校正因子及其使用规则方案。
3.3技术负责人批准校准结果确认的结论,确定确认间隔、有效期和不确定度、校正因子及其使用规则方案。
4确认内容
4.1合法性:对计量检定、校准单位是否为合格供应服务商进行审查,对其计量检定、校准能力证书中是否包括所检仪器设备性能参数进行审查。
4.2溯源性:对检测设备校准结果的确认首先要对其量值溯源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即对计量检定/校准服务商和内部校准所用标准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精度等级、证书有效期及能否溯源到国家基准情况进行审查,参照计量器具检定规程、本站内部校准规程、本站计量器具检定/校准/验证/确认总体要求等有关规定,确认其是否满足被检/校设备计量性能的检/校要求,同时审查相应校准方法、标准物质等是否符合要求。
4.3技术能力:对检定证书给出检定合格结论,证明仪器技术参数符合规程或所检参数要求的,应检查这些参数是否满足实验计量要求;对涉及多功能、综合性检测设备上多个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应合并后按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进行综合能力确认;对校准证书中给出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特别是测量不确定度)给出的准确度等级是否符合所开展的测试项目的要求进行审查;对校准结果确认的结论、确认间隔、有效期和校正因子等进行确认。
HXZD/ZY 002-2016
4.4完整性:对相应检定/校准证书和内部校准报告的人、机、料、法、环等要素是否完整进行审查。
5确认方法
5.1在取得检定/校准证书和内部校准报告的3个工作日内,由设备管理员和计量管理
员编制确认表,完成合法性、完整性和溯源性确认,并交由检测室主任和主检人员对校准结果有效性进行技术确认。
5.2检测室主任和主检人员结合设备的使用方法、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的要求,对照证书给出的各项性能指标,写明设备的使用状态,提出不确定度、校正因子及其使用规则方案,对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住处完整性进行审查,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5.3技术负责人对校准证书确认结果给予有效性确认,并确定确认间隔和有效期。
6修正值等信息的运用
校准确认后,对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校正因子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的部分仪器(如负压筛、滴定管等)需在仪器操作现场张贴相关内容,以便使用仪器校准证书中的修正值等相关信息。
特别是对于接近限值的检测结果,对影响检测结果合格性判定的仪器设备的不确定度信息的运用,要不仅在现场张贴,还要在原始记录中加以标注,并在检验报告中正确报出。
7记录表格
使用《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结果分析确认表》。
8附加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由检测室提出。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
审核人:年月日批准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