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报告的书写规范化及相关问题★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要点二
培训新入职医生
对新入职医生进行心电图知识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解 读心电图报告。
THANKS
02
描述心电图的特征时,应包括心率、心律、波 形、电压等关键信息。
03
描述异常情况时,应指出异常波形的特征、位 置及可能的解释。
符号与缩写的规范
使用国际通用的心电图符号和缩写,确保报告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对于异常波形或诊断,应使用特定的符号或缩写进行标注。 避免自行创造或使用不规范的符号与缩写,以免造成误解。
QRS波群的解读
QRS波群解读
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正常QRS波的时限为0.06-0.10s。
QRS波群异常
QRS波群振幅增高表示心肌肥厚,QRS波群时限延长表示心肌梗死或心肌炎。
T波的解读
T波解读
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正常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半 部斜度较平缓,而后半部斜度较陡。
T波异常
复核心电图波形
对心电图波形进行复核,确认波形是否清晰、 无干扰,并对照临床资料判断波形是否符合 患者病情。
报告的存档与保管
建立电子档案系统
将心电图报告电子化,方便查询和检索。
定期备份
对心电图报告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
报告的定期更新与培训
要点一
定期更新心电图知识
心电图诊断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定期更新专业知识有 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04
身高和体重
记录患者的身高和
03
体重,以厘米和千
克为单位。
性别
患者的性别,男性 为M,女性为F。
心电图报告编号与日期
报告编号
为每份心电图报告分配一个唯一 的编号,以便于管理和追踪。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常见检查手段。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对于准确记录和传达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以下是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的相关内容。
1. 报告格式。
心电图报告应采用标准格式,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检查医生、心电图机型号、导联方式等基本信息。
报告内容一般分为心率、心律、P波、PR间期、QRS波群、QT间期、ST段、T波等部分,每部分应有清晰的标题和相应的测量数值。
2. 语言规范。
心电图报告应使用准确、规范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达。
对于测量数值,应使用国际通用的单位和符号,避免使用非标准的缩写或简写。
3. 描述准确。
在描述心电图波形时,应准确描述各个波段的形态特征,如P波的振幅、形态、持续时间,QRS波群的宽窄、形态、振幅等。
对于异常波形,应详细描述异常的部位和特征,如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
4. 结果解读。
在报告中应对心电图的结果进行解读,包括心率的快慢、心律的规整与不规整、各波段的异常情况等。
同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对心电图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5. 专业签名。
心电图报告应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解读和签名确认,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生的签名应清晰可辨,同时应注明解读时间和医生的职称。
6. 补充说明。
对于特殊情况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地方,可以在报告中进行补充说明,如心脏起搏器的存在、药物影响等因素。
总之,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对于准确记录和传达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书写,才能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2020年华医继续教育 市级II类 12个课程60分值题目答案

结合案例谈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一、产科医生的临床思维1、下面对产科失血补液的原则描述错误的是(C )先糖后盐2、以下关于产科干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D)3、下列哪一项不是对产科镇痛的要求( A)4、产妇,32岁。
剖宫产一男活婴,产后1周,寒战,高热,左下肢持续性疼痛一天,恶露量多,头晕,乏力,体温39.5℃,脉搏120次/分,血压110/70 mm Hg,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C)5、过期妊娠产程中的剖宫产指征不包括(D )二、产科医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1、产科层级护士核心能力包括:D以上都是2、不属于普通产科范畴的是C羊水量异常3、妇产科纠纷中,最重要的证据是:A 病历文书4、影响妇产科医疗安全的因素不包括:C母婴同室5、以下不属于妇产科特点的是:D三、实践-思考-学习三结合——提高.1、医生应该很好地学习的(D)2、要变成一种自觉成长的状态,这里面有几个观念,首先是要坚持(A)2、临床思维是(D)的灵魂4、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实践经验需要上升为(C)5、(A)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医学上的应用四、高危新生儿的产科识别1、围产情况对新生儿有影响的是(D )2、在新生儿下列哪种现象为不正常(C)3、新生儿吸吮无力,拒奶,频繁呛奶有可能提示下列哪项疾病(D )4、新生儿出现中心性青紫原因有(D )5、下列哪项不属于危重新生儿(A)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新策略一、产后出血的病因1、产后(B)内出血占产后出血的90%2、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C)ml3、以下哪项不是产后出血的原因(D)4、经流行病学调查,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A)5、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比例达(D)%二、产后出血的诊断及预防1、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最重要的常规推荐措施,首选(C)2.产后(B)h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时段3、休克指数=(A)心率/收缩压4、对(A)的产妇产后出血的评估常犯错误A、妊娠高血压疾病5、产后出血Hb测量:下降1g/dl,失血量约为(D )ml三、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1、以下哪项不是大剂量应用缩宫素应用引起副反应高血压、水中毒和心血管系统副反应(D)2、卡络磺钠不适用于哪种情况的出血(A)3、麦角新碱主要作用于(A)4、卡贝缩宫素推荐静脉注射剂量:(B)ug1分钟以上。
急诊心电图检查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

急诊心电图检查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作者:张玲娜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9年第22期[摘要] 心电图机因其具有操作简便、价格合理、对患者无损伤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尤其是在急诊中应用更普遍。
心电图机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心脏活动情况,辅助诊断心血管疾病,了解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急诊科中,要求医护人员熟练使用心电图机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心电图的操作技术不断更新,使得以往的很多传统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这就需要医务人员不断积累经验,熟练操作技术,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也需要医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则制度,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如果医务人员没有熟练掌握心电图检查技术,导致心电图诊断错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师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计划,影响患者预后。
医院也应该根据心电图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急诊;心电图;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诊断[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a)-0086-02心电图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对患者无创伤、价格合理等优点,被患者广泛接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医疗设备逐渐更新完善,心电图检测技术也不断改进完善,在医院应用更加广泛。
临床上,医生常常根据心电图检测结果,来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从而制定治疗措施[1]。
因此,心电图检查结果准确程度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而检查结果准确程度与医护人员操作技术、对心电图机掌握程度,与医院规章制度等等密切相关。
该院针对这一问题,以急诊科为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选取5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急诊心电图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及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选取该院急诊科的53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急诊心电图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及管理对策。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一、引言。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对心脏的功能进行评估。
心电图报告是对心电图检查结果的书面总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了规范心电图报告的书写,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特制定本规范。
二、报告书写要点。
1. 报告格式。
心电图报告应采用规范的格式进行书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查日期、心电图波形、检查医生姓名等内容。
报告应使用标准的A4纸张,字体清晰可辨,排版整齐美观。
2. 患者基本信息。
报告中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床号等基本信息,以便于医生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3. 检查日期和时间。
报告中应注明心电图检查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以便于医生了解检查时的患者生理状态。
4. 心电图波形。
报告中应对心电图波形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心率、节律、P波、PR间期、QRS 波群、QT间期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对异常波形应进行特别说明,如ST段改变、T波异常、心室颤动等。
5. 医生签名和盖章。
报告应由负责心电图检查的医生进行签名,并加盖医院公章,以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三、报告书写示例。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王XX 性别,男年龄,55岁。
住院号,XXXX 床号,XXX。
检查日期和时间:2022年1月1日 08:00。
心电图波形:心率,75次/分节律,窦性心律。
P波,正常 PR间期,0.16s。
QRS波群,正常 QT间期,0.38s。
ST段,无异常 T波,无异常。
医生签名,XXX 盖章,XX医院心电图科。
四、总结。
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对于临床医生准确判断患者心脏病变、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本规范,能够提高心电图报告的可读性和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及时发现心脏疾病,保障患者健康。
希望广大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本规范,共同提升心电图报告书写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
心电向量图报告书写规范

心电向量图报告书写规范篇一:曹东芳-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心电图报告书写规范一、基本原则1.符合医疗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
2.符合临床诊治的需求。
3. 真实、准确、规范、完整。
二、一般要求(医疗文书中检查申请单、报告单之规范的解读)1.检查报告单须逐项正确填写:被检查者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时间与发报告时间,急诊心电图时间具体到时、分。
2.报告单填写务必字迹清楚,内容科学完整,术语规范,严禁涂改。
可使用兰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严禁用圆珠笔。
3.生命紧急值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并在报告单上注明通知时间及被通知人。
4.报告者应签全名或盖印章,实习、进修人员操作检验的报告由带教者签名或盖印章。
5.报告内容应包括心律、心率、P—R 间期、QRS间期、QT间期、心电轴、各波形特征等,然后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写出初步诊断。
6.心电图报告诊断应包括五个要素:(1)心律的类别。
(2)心电图是否正常。
此项可分四类:①正常心电图;②大致正常心电图;③可疑心电图;④不正常心电图。
(3)符合临床诊断。
综合心电图改变能与临床诊断相符合者应加以说明,但必须慎重。
(4)结合临床诊断。
如疑有心肌梗塞者需结合心梗的表现和酶学检查。
药物(如洋地黄等)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钾、高钾等)对心肌的损害更需要结合临床资料才能加以判断。
(5)追踪观察心电图。
若可疑心肌梗塞时,必须追踪观察心电图,应注明定期复查。
7.检查医师必须签清晰可认的全名或盖印章以及报告日期。
8.报告单与图纸归入病历或交患者。
三、传统书写规范1.一般项目:姓名、年龄、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时间与发报告时间。
2.心电图主要测量值:3.心电图特征描述:为心电图诊断提供依据。
举例如下:(1)V1~V6导联R+S振幅<(胸导联QRS低电压)。
(2)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的、大小、形态、间隔均不等的f波,其频率350~600次/分,f波间无等电位线,R-R 间期绝对不等。
心电图报告单怎么写

心电图报告单怎么写
心电图报告单是记录心脏电活动的一种重要医学检查报告,它能够反映出心脏
的功能状态,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心电图报告单的写作方法。
首先,心电图报告单的格式应该是规范的,一般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日期、心电图波形图、医生的诊断意见等内容。
在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时,应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检查日期应该标注清楚,以便医生对照病情变化。
心电图波形图是心电图检查的主要内容,应该准确记录波形图的特征,如P波、QRS波、T波等,并标注波形的时间和幅度,以便医生进行分析。
医生的诊断意见应该明确、简洁,对心电图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患者的心脏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其次,心电图报告单的内容应该准确、清晰。
在填写波形图时,应该注意标注
波形的起始和终止点,确保波形的完整性。
医生的诊断意见应该言简意赅,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免造成患者的困惑。
另外,对于心电图的异常情况,应该注明可能的病因和建议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最后,心电图报告单的书写应该规范、整洁。
在填写过程中,应该注意字迹工整,避免涂改和错别字的出现,以免影响医生对报告的阅读和理解。
报告单的存档应该及时,以便医生和患者随时查阅。
综上所述,心电图报告单的写作方法包括规范格式、准确内容、清晰书写三个
方面。
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够保证心电图报告单的质量,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心电图报告书写制度和记录

心电图报告书写制度和记录简介心电图报告是医生诊断患者心脏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正确、准确地书写心电图报告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电图报告的书写制度和记录方法。
心电图报告书写制度心电图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来院日期2.心率、心律3.PQ间期、QRS波群、QT间期及其异常情况4.ST段、T波及其异常情况5.P波及其异常情况6.附加信息:如前壁、下壁、传导阻滞等特殊情况书写心电图报告的注意事项如下:1.标题应直接体现出病人心电图检查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心电图检查日期和时间等基本信息。
如:心电图检查报告(编号XXX)- 姓名-性别-年龄-日期-时间。
2.心电图检查时间和体位应同时记录。
3.书写时应符合固定的报告格式。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标准的A4纸,左右边距1.5cm,上下边距1.0cm,页顶和页底均留约2.5cm的空白。
报告能够使病人和医生轻松理解。
4.若心电图检查出现问题,则在书写报告时应尽可能地具体描述和说明问题。
5.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签名或缩写。
心电图报告记录方法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生,通常采用心电图报告的书写形式。
心电图报告应交由专业人员处理,不建议在无专业人员指导下自行书写。
心电图结果应妥善保管,一般应记录于电子病历或存放于纸质病历中。
纸质病历需保密,并妥善分类存放。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如发生心电图机器故障或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情况不符,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汇报时应当详细描述发现的问题,并包括病人的重要信息和医生的联系方式。
结论心电图报告书写制度和记录方法对病人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写时应符合固定的报告格式,记录信息应及时反馈,并采取保管措施,尽可能的保护患者隐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T波 T波是心室的复极波。正常T波时限较宽,约 0.10s~0.25s之间。顶稍圆钝,升肢较缓慢,降肢较陡峭。 T波电压:以R波为主导联T波高度应大于1/10R。但电 压不能过高。肢导联T波电压通常≤0.5mV,胸导联 ≤1.0mV。T波方向: (1)aVR导联必需倒臵。 (2)I、II、V4~V6导联应正向并>1/10R。 (3)V3、aVF导联以R波为主时必须正向。 (4)III、aVL、V1、V2导联可正向、低平、双向或倒 臵。 发报告时必须认识正常T波特征,凡不符合上述特征 的应描述清楚。书写心电图报告主要描述T波方向,如 有电压异常(过高、过平、双向或倒臵)同时描述清楚。 诊断时就要根据描述判断T波是否异常。
八、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心电图诊断 对心律失常即有确诊的价值。需要行心内电生 理检查方可明确。 结合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原性心 脏病及急性心包积液等也可获得确诊。 虽然单次静态的ST-T改变对诊断心肌缺血并无 意义,但如果在不同时期所记录的心电图上, ST-T有明显的动态改变(尤其当胸痛发作时), 则高度提示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主导心律。一般为窦性 心律,如主导心律为房颤、房扑,房性、交 界性或室性心动过速(逆传控制心房),即 无窦性P波者,都属于异位心律。窦性心律与 交界性或室性心律并存,构成房室脱节者, 可书写为窦性心律+异位心律,或仍将窦性心 律视为主导心律,异位心律只写出其诊断即 可,如1、窦性心律。2、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 过速。3、干扰性房室脱节。
5、电轴 电轴是指心室除极过程中,额面 QRS环最大向量与X轴夹角的度数。正常 额面QRS电轴为0~+90,通常用电轴不偏 表示。超出此范围分别称为电轴左偏、 电轴右偏。电轴测量分目测法与查表法。
三、QRS波命名与描述原则: (1)凡向上的波均称为R波,有两个以上向上的波,第二 第三个分别称R′、R〞。 (2)第一个R波前如有负向波称为Q波。 (3)凡R波后面的负向波均称S波,第二第三个负向波分 别称S′S〞。 (4)单独一个向下的波称QS波。由此可见,Q波永远在 最前面,S波总是跟着R波后面,无单独Q波与S波。Q、R 或S波电压≥5mm,用大写字母表示,<5mm用小写字母q、 r、s表示。
四、ST段改变的描述 正常情况下ST段在等电位线上,部分有轻度偏移,向 上抬高≤0.1mV,向下水平型压低<0.05mV。但V1~V3导 联R波电压正常情况下可上斜型抬高0.1mV~0.3mV,正常 ST段时限在0.12s以内,一般不超过0.14s。凡超过上述标 准为异常。 ST段改变分:抬高、压低与平直延长三种情况。
3、QRS时限 即Q波起点至S波终点的时间 间期。为心室除极所需的总时限。正常值: 成人0.06s~0.10s。一般用V1V2导联测量。 以<110ms为正常,≥110ms,<120ms为 室内传导延缓,≥120ms为室内传导阻滞。
4、Q-T间期 Q-T间期是指从QRS波起点至T 波终末的时间间期。即心室激动所需总时间。 一般在V4导联或T波明显的导联测量。 正常Q-T间期与心率成反比,心率越快Q-T间 期越短,正常Q-T间期为60到100次/分心率 时Q-T间期对应最高值为0.44s至0.34s。
常见异位心律有:心房纤颤、心房扑动、 各种房性心律、交界性心律、阵发性室 上性心动过速及各种类型的折返性心动 过速,伴逆向传导的室性心律、室扑及 室颤等。 逆行P波即aVR导联P波正向,II、III、 aVF导联P波倒臵。
窦性停搏及心脏停搏:全图无P-QRS-T波群, 呈一条直线称心脏停搏。缓慢室性或交界 性自搏律,全图无P波属窦性停搏,异位心 律中的一种。
如心电图正常,第二个诊断为正常心电图。如心 电图异常,第二个诊断及以后的诊断,次要诊断 先写,主要诊断,包括意义但又不够明确者写在 最后。次要诊断中如有心律失常要先写。 如1、窦性心律。2、频发性室性早搏。3、完全 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电轴显著左偏。5、ST-T 改变或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主要诊断)。 书写完诊断后,如有特殊建议,再书写建议。 如建议查血清心肌酶、查血钾、查心脏超声心动 图等。
六、U波 正常U波出现在T波后0.02s~0.04s,方向与T波一致, 时限约0.1s~0.2s,电压不应超过T波1/2,肢导联U波电 压<0.05mV,胸导联U波电压<0.2mV(三基要求), V2V3导联一般不超过0.3mV,且T-U无融合现象。凡不 符合上述标准为异常。如以R波为主导联U波双向、倒 臵,或电压大于上述标准,或呈现T-U融合,应描述清 楚。
1、抬高与压低 ST段抬高与压低应描述其形态与抬高、 压低的幅度。 ST段抬高形态:常见ST段抬高分弓背型、凹面向上 型、近水平型、斜上型与斜下型五种。 ST段压低形态:常见ST段分下垂型、水平型(缺血 型)、近似水平型(近似缺血型)与斜上型(单纯J点 型压低)四种。 ST段抬高或压低的幅度测量:通常ST段抬高或压低测 量基点为P-R段近Q波起点处(以前用T-P段做基线)。 ST段抬高时测量以J点后0.08s处。 ST段抬高或压低的幅度一般用mV表示 2、ST段平直延长 通常ST段呈上斜形,后半部与T波升 支难以区分。ST段平直部分达0.15s称为平直延长。ST 段平直延长时ST段与T波夹角变锐利要单独描述。
谢谢
1、窦性心律 符合窦性P波标准的心律。不管P-R长短, 是否下传。 窦性P波是指:aVR导联P波倒臵,I、II、 aVF、V4~V6导联P波正向。 如异位心律或P波消失则要详细描述其特 征,P波电压>0.25mV(V1导联正向部分 >0.20mV)或P时限过≥0.11s也要加以描述。
2、异位心律 ①有P波,但不符合窦性P波标准。如结 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左房心律,冠状窦心 律等。 ②有P波,但P波落在QRS中而看不清, 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结内折返性心 动过速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③P波消失,代以F波或f波等,如心房 纤颤、心房扑动等。 ④P-QRS-T波群消失,代以VF、Vf波, 即室扑、室颤。
七、心电图特征 除上述各项在相应项目上描述外, 其他心电图特征均在此栏描述。如肢导联或胸导联低 电压、电轴偏移、超过正常值的R波电压(如RV5、 RV1、RI、SV5、SV1电压)、各种早搏的特征、房颤、 房扑特征、房室传导比例、U波特征、Q波异常特征,如 报告单有P波、QRS波、ST段或T波异常时应描述清楚 哪些导联改变。总之,最后下的所有诊断必需在报告 单上找到其依据。
心电图报告规范化书写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 尹萍
心电图报告内容
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 院号、检查时间与发报告时间,急诊心电图还要写明 检查与发报告的具体时间到时、分。 其它项目,即主要项目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 心律 心律是指整幅心电图的主导心律。一 般是窦性心律。如主导心律不是窦性时, 则写异位心律。
二、 各波与波段的测量及各种数据的填写 用报告单形式发报告,全部数据要按 实测值填写。用分规测量得出的实测值 用秒表示。
1、心房率、心室率 即每分钟心搏的次数。除房颤、 房扑(1:1传导除外)、II度以上AVB、房速等 室上速呈2:1或2:1以上传导及较多隐匿性房 性早搏外,两者是一致的。 2、P-R间期 为P波起点至QRS起点的时间间期,称 房室传导时间。一般在III或II导联上测量。以秒 为单位。正常值:0.12s~0.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