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学弈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学弈》综合练习题

《学弈》综合练习题

《学弈》综合练习题本文档旨在提供《学弈》综合练题的答案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研究和理解该主题。

练题1:问题:定义学弈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学弈是指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决策互动和竞争行为。

它涉及到理性决策、博弈策略和预测对手行为的能力。

例如,两个商家竞争同一市场份额,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行为来制定自己的定价策略。

练题2:问题:解释纳什均衡的概念。

答案: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选择了最优策略,并且没有动机再改变自己的策略。

换句话说,每个参与者都认为自己的策略是最佳选择,不会有任何的遗憾。

练题3:问题:什么是零和博弈?答案: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中参与者的利益完全相反且互斥。

一方的利益得到了增加,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会相应减少。

在零和博弈中,参与者之间不存在利益的互惠,每个参与者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练题4:问题:举例说明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区别。

答案:非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没有达成协议或者合作的情况下进行的博弈。

例如商业竞争中的价格战。

而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达成协议或者合作进行的博弈。

例如联合开发项目或者合资经营企业。

练题5:问题:博弈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答案:博弈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多种应用。

例如,在商业领域中,博弈理论可以用于制定定价策略、市场竞争分析和管理决策。

在政治领域中,博弈理论可以用于分析国际关系、决策制定和谈判策略。

此外,博弈理论还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

练题6:问题:简述博弈论的局限性。

答案:博弈论的局限性包括假设的理性参与者、信息完全和确定目标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参与者的决策和行为可能受到情感、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此外,博弈论只是一种分析工具,对于复杂的现实问题不能给出完全准确的解答。

练题7:问题:简要解释最小纳什均衡和最大纳什均衡的概念。

答案:最小纳什均衡是指在多人博弈中,参与者通过互相选择的策略组合,无法再获得更高的收益或者更低的损失。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真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真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真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

文中的两个小孩围绕________展开了辩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其理由是__________,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决也”反映出孔子对知识持____________的态度,我们可从中悟出__________的道理。

2.《学弈》选自《_________》。

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最后的结果不同,是因为前一个人________,后一个人__________。

3.《学弈》告诉我们,做事要__________,不能_____;《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______观察事物、看待问题;而且辩论时要有_________,并且要有______。

4.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

第一个人的学习态度是___________,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却是__________。

从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推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腊八粥》的作者__原名沈岳焕,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2.少壮不努力,______。

你能再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句吗?________,________。

3.《那个星期天》一课,作者________按________顺序记叙了他难忘的第一次盼望母亲带他出去玩,作者在这一天的心情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4.《石灰吟》这首诗中,作者赞颂了_______,表达了诗人高洁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

三、我会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又被译为《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国家)的(_______),他曾被称为“________”。

学弈试题答案

学弈试题答案

学弈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棋盘中心点称为()A. 天元B. 星位C. 四四D. 三三答案:A2. 下棋时,黑方先行,其第一步应放在()。

A. 星位B. 小目C. 三三D. 天元答案:D3. 在围棋中,被称为“棋之眼”的是()。

A. 活棋B. 死棋C. 劫争D. 双方棋子交错之地答案:A4. 以下哪种布局不属于围棋开局的基本布局?()A. 小林流B. 星小目C. 中国流D. 星大飞答案:D5. 围棋中的“打劫”是指()。

A. 连续提子B. 棋子被围C. 棋子相连D. 棋子成群答案:A二、填空题1. 在围棋比赛中,通常采用的计分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数目2. 围棋棋盘共有_________个交叉点。

答案:3613. 围棋中,一方棋子被完全包围,且没有气时,这些棋子将被_________。

答案:提掉4. 围棋术语中,“厚势”指的是棋子布局_________的状态。

答案:坚实有力5. 在围棋对局中,若一方放弃继续下棋,则称之为_________。

答案:投子认输三、判断题1. 围棋中的“禁着点”是指那些棋子一旦落下就会导致己方棋子被提掉的点。

()答案:正确2. 围棋比赛中,黑方先行的优势是固定的,不会因为棋局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答案:错误3. 围棋中的“双活”是指两个或多个棋子群体相互连接,共同拥有气的情况。

()答案:正确4. 围棋中的“劫”是一种特殊的棋局状态,一旦形成,双方都不能立即提子。

()答案:正确5. 围棋比赛中,如果一方的棋子被对方完全包围,那么这些棋子就自动被提掉。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述围棋中的“死活”判断标准。

答案:在围棋中,判断一块棋的死活主要看这块棋是否有足够的“气”。

如果一块棋的所有气都被对方占据,那么这块棋就成为死棋,可以被对方提掉。

反之,如果这块棋至少有一个气是空的,那么它就是活棋,不会被提掉。

此外,如果一块棋即使没有气,但由于特定规则(如打劫)的限制,对方不能立即提子,这块棋也可以暂时视为活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课外阅读能力过关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学弈》,完成练习。

(23分)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4分)A. 通国之善.弈者也(擅长)B. 思援弓缴而射之.(指鸿鹄)C. 弗若..之矣(不如)D. 为.是其智弗若与(为了)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4分)A.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B.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C.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D.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根据课文内容填表。

(9分)4.学完本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你在学习上会怎么做?(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阅读。

(29分)【文段一】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

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文段二】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_学弈》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_学弈》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学弈》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知识达标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使弈(yì yí)________秋诲(huì huǐ )________ 二人弈。

弗若之矣(yǐ yì )________。

为(wèi wéi )________是其智弗(fó fú)________若与(yú yǔ )________?鸿鹄(hú háo)________思援弓缴( zhuó jiao)________而射之2. 文学常识。

《学弈》选自________,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 是________ 时期著名的________ 家、________家,是孔子以后的________ 家大师,被称为________。

后世将孔子和孟子合称为________。

《孟子》是记录________。

3. 写出下列字词在《学弈》文中的意思。

4.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________(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5. 阅读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一个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

(3)分别用“﹣﹣”和“~~”画出两个学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现。

(4)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学弈》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知识达标1.【答案】yì,huì,yǐ,wèi,fú,yú,hú,zhuó【考点】拼音学弈【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练习及答案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中写其中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的句子是:_________。

表现另一个人学习时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填原文)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_____,不断______,不断______,钦而不舍地______,就能在现实生活中________。

3.穷则变,___________。

《周易》4.苟利于民,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

《淮南子》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节人》一文讲述的是童年的一段时间,“我”和同学们全迷上了___________,课文详细讲述了制作、玩竹节人的过程,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

3.《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根据_____________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样读书才能有所收获。

三、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文中的两个小孩围绕_______展开了辩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作者是_______。

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

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举了三个具体的事例:①_______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从而发明了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从蚯蚓的分布,推论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同步练习与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同步练习与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弈》同步练习与答案练习:《学弈》课后达标一、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弈()诲()惟()援()俱()弗若()为()然()二、翻译下列句子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三、根据之的不同意思,选择恰当的答案填空①的②弈秋的教导③天鹅④那个专心致志的人⑤无实在意义思援弓缴而射之.( ) 通国之善弈者也.( )虽与之俱学.( )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 ) 弗若之矣.( )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你开动脑筋,回答问题.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举例说明你的身边有无听讲三心二意的现象?3.收集关于学习的名言、古诗、故事等,准备与同学交流.(三选一,故事不用详写)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人名).(2分)2.解释下列问中加点词.(2分)专心致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4.“弈秋诲棋”的故事固然给予我们专心治学的启示,但孟子在这段话中讲述这个故事的主要意图是().(选择最确切的一项填序号)(2分)A.启示人们下棋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B.告诉人们智力的高低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C.让人明白像下棋这样的小技术不专心致志也学不成,学习治国之道亦如此.D.希望大王能够经常地与他探讨治国之道,采纳他的治国策略.1.学弈(1分)孟轲(1分)2.集中于某方面(2分)3.即使是天下容易生长的植物(2分)4.D(2分)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选自《孟子·告子》).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其一人专心致志(2)其名为银(3)及其家穿井(4)其真无马邪11.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骈死于槽枥之间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何陋之有D.甚矣,汝之不惠12.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1分)13.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答案:10.(2分)(1)其中的(2)它的(3)他(4)难道11.C12.(1分)设问13.(5分)(1)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为是其智弗若与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译文: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答:答案:1.①教诲②这样③引,拉④聪明才智2.只听弈秋的教导 4.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译文: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一、《学弈》选自(),孟子是()、()家,名()字(),()时邹国人.《两小儿辩日》选自(),孔子名()字(),鲁国人.()、()、()家.他的()编成()一书.一、《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家.他的(一生言行)编成(《论语》)一书.二、《学弈》告诉我们().《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孔子().二、《学弈》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孩子(在争论太阳早晨还是中午离人近),孔子(不能决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两则》之《学弈》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两则》之《学弈》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文言文两则》之《学弈》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9分)、(9分)《学弈》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一个,告诉我们o正确答案:专心致志心不在焉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9分)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俱学。

正确答案([)的(2)弈秋的教导;它(鸿鹄)(3)他,指前一个人、(10分)文学常识。

《学弈》选自,孟子名,字战国时期著名的家、家,是孔子以后的大师,被称为o后世将孔子和孟子合称为o《孟子》是记录。

正确答案:《孟子•告子上》轲子舆战国思想、教育家儒家亚圣〃孔孟〃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8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使血(yi yl)秋诲(hui hui )二人弈。

弗若之矣(yi yi )。

为(wei wei )是其智弟(fdfu )若与(yu yu ) ?鸿鹄(hu hao)思援弓缴(zhuo jiao)而射之。

正确答案:yi hui yT wei fu yu hu zhuo 二、翻译(共1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24分)、(24分)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3)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正确答案(1)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2)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

(3)另一个人虽然也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便想拉弓搭箭去射它。

(4)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不是这样。

三、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0分)、《学弈》阅读理解学弈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奕弈者也。

使弈秋③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弈
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é yì hóng hú zhuān xīn zhì zhì
()()()
二、辨字组词.
弈()诲()惧()
奕()悔()俱()
矣()曰()援()
唉()日()缓()
三、写出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弈:
通国:
善:
诲:
援:
俱:
弗若:
然:
四、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五、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六、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告诉我们().
七、结合注释读古文,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
1.我所欲也:是我所想要的.2.熊掌: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3.亦:也.4.二者:指鱼和熊掌.5.兼:同时都得到.6.舍:舍弃.7.取:选择.8.生:生命.9.义:正义.
参考答案
一、学弈、鸿鹄、专心致志
二、学弈、神采奕奕;教诲、悔悟;惧怕、俱乐部;
俱往矣、唉声叹气;名曰、日子;援助、缓慢.
三、弈:下棋;通国:全国;善:善于,擅长;诲:教导;援:引,拉;俱:一起;弗若:不如;然:这样.
四、1.的 2.弈秋的教导;鸿鹄 3.他,指前一个人
五、因为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专心.
六、专心致志心不在焉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七、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熊掌而舍弃鱼.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生命和正义不能同时都得到时,我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