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综述.
金银花综述.

中药学课堂论文《金银花的综述》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班级:制药工程1101班学号:2011614050322姓名:高春瑶金银花的综述现代科技学院制药工程1101 高春瑶 2011614050322摘要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用于治疗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毒、蜂窝状组织炎和痢疾等多种疾病,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
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以近十几年来发表的论文为依据,对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总结概述。
结果表明:金银花一些新的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逐渐被研究发现,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毒、免疫调节、保肝、降血脂、抗生育等方面均显示药理活性,为更深层次的了解及应用该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银花化学成分临床应用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金银花应用于临床已有千年历史,对治疗各种瘟疫痈肿病证,其疗效是确切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现代理论知识做了大量的临床药理工作,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解热抗炎、利胆、保肝、降脂、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
临床用于痈肿疖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为了临床研究能有较全的理论依据及借鉴。
现将金银花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做一个全面的概况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1.1 挥发油金银花中的挥发油是其疏散风热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1. 2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有抗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其中木犀草素-7-0-B-D-半乳糖苷已作为2005版《中国药典》中金银花的一个质量控制指标。
1. 3 有机酸、醇、酯类有机酸类被认为是金银花清热解毒的药理基础,目前常以绿原酸作为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指标。
1.4 皂苷类从山银花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可以分离得到7个常春藤皂苷类化合物。
1.5 环烯醚萜苷类环烯醚萜苷类是金银花中另一有效成分,在金银花中含量高而且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及保肝作用。
金银花道地性研究综述

1662019.09中医中药<<下转167页●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 湖南金银花的道地性及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编号12C1215。
金银花道地性研究综述李杰红邵阳学院药学院 湖南省邵阳市 422000【摘 要】金银花是一味应用广泛的中药材,对人体的健康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其质量必须得到保障,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
为对我国金银花生产质量做出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本文以金银花地道性为主要研究内容,从产地、生产环境、采收期、肥料、加工干燥处理等几个方面分别对金银花地道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选取了几种常用的金银花道地性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来帮助人们更好的就金银花地道性的有效鉴别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从而促进金银花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使金银花实际效用能够得到真正的发挥,以此来推动我国中药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金银花;道地性;质量保障;质量鉴别1 金银花道地性的影响因素金银花在中药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人们对金银花认识的逐渐加深,开始认识到多种因素能够对金银花的道地性产生影响,经过本文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1 产地和环境对金银花道地性的影响产地对金银花道地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银花可以在我国的多个地区进行生长,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降水量等条件都有非常大的差异,从而导致金银花内部的药物成分都有显著的差异。
根据研究测量结果表明,山东地区的金银花含有的绿原酸成分比例是最高的;河南生产的金银花次之;而云南大理的最低,只有百分之一点八的含量。
环境对金银花道地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产地的金银花质量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生长在阳坡的金银花其中绿原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阴坡的金银花,也说明了光照对金银花道地性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产地、环境因素也对金银花的道地性有着影响,因此在选择金银花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其产地及生长环境等进行全面了解,才能够更好地鉴别金银花的道地性。
金银花临床新用途和综合利用发展前景

金银花的临床新用途和综合利用发展前景摘要:本文对金银花的临床新用途和综合利用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金银花对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初期急性乳腺炎、急性菌病、钧端螺旋体病、银屑病、麦粒肿、风湿性心脏病、百日咳等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金银花新用途发展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临床应用于治疗疮疡、泻痢、外感、热病等,也用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
金银花又名双花,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毒、杀菌、利尿、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
本文对金银花的临床新用途和综合利用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1、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在用青霉素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同时,加服银翘白虎汤有较好疗效。
风湿性心脏病可能是乙链感染后的一种变态反应损伤心肌和心辦膜所致。
金银花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对风湿性心脏病有治疗作用。
2、治疗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侵入易感呼吸道后,不断增殖和产生毒素,造成纤毛细胞坏死、黏膜广泛炎症和破坏。
金银花能抑制百日咳杆菌的生长,并能降解百日咳杆菌产生的毒素,从而减轻百日咳毒素产生的中毒症状,又有抗炎作用。
金银花对百日咳有治疗作用。
3、治疗阑尾炎、阑尾脓肿金银花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又可抑制炎性渗出和炎性增生,还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所以金银花具有治疗阑尾炎、阑尾脓肿的作用。
4、治疗银屑病银屑病的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推测银屑病是对细菌毒素的变态反应。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金银花能抑制链球菌生长,并能降解链球菌产生的毒素,所以金银花具有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5、治疗麦粒肿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化脓性炎症。
金银花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抗炎症作用,所以金银花具有治疗麦粒肿的作用。
6、治胆道感染治胆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
金银花具有抗病菌和抗炎症作用,所以金银花具有治疗胆道感染的作用。
7、治疗副鼻窦炎副鼻窦炎是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多为化脓性球菌,如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等;其次为杆菌,如流感杆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等。
《金银花详细介绍》课件

采收加工
每年6-7月采收金银花,及时 晒干或烘干。干燥后去掉叶子
和杂质,即可包装出售。
04 金银花的开发利用
金银花的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
加工方式
金银花在每年的春、夏两季开花,最 佳采收时间为清晨或上午,此时的花 朵质量最佳。
采收后的金银花应进行晾晒、烘干等 处理,以保持其品质和香气。
采收方法
采收时应选择花朵饱满、颜色鲜艳的 花蕾,避免采集已开放或枯萎的花朵 。
金银花的生长环境
总结词
金银花适应性强,生长环境多样,可在多种土壤类型和气候 条件下生长。
详细描述
金银花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耐涝、 耐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及石灰质土壤均能生 长良好。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30℃,气温低于5℃时植株处 于半休眠状态。
金银花的分布范围
总结词
出口情况
我国是金银花的主要生产国,出口量逐年增长,主要出口到日本、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金银花研究的深入,金银花的开发利 用将更加广泛,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05 总结与展望
金银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当前研究
金银花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广泛, 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 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金银花详细介绍》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金银花的基本信息 • 金银花的药用价值 • 金银花的栽培技术 • 金银花的开发利用 • 总结与展望
01 金银花的基本信息
金银花的植物学特征
要点一
总结词
金银花属于忍冬科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金银花为多年生常绿缠绕性灌木,高可达3米,茎皮条状剥 落,枝空疏散,幼时中空,表面有棱,小枝中空有褐色柔 毛,深褐色。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 宽2-4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 短柔毛和腺体,背面有疏柔毛和腺体。花成对生于叶腋, 初为白色后变黄色,芳香。浆果圆形,熟时黑色。
可培养成灌木状栽培的耐寒植物——金银花

汇报人:日期:•金银花的基本信息•金银花的种植技术•金银花的品种分类•金银花的应用价值•金银花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目•金银花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录01金银花的基本信息金银花的简介•金银花的原产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等省份。
金银花的原产地分布金银花的生长习性02金银花的种植技术种植前的准备030201种植方法与技巧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并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追施化肥。
定期修剪金银花的枝条,促进其形成灌木状形态,提高开花量。
注意防治金银花的病虫害,如金银花褐斑病、蚜虫等,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03金银花的品种分类普通金银花生长习性普通金银花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等地,以及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区。
分布区域品种特点分布区域南方金银花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生长习性南方金银花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稍差,适应于南方地区种植。
品种特点南方金银花为常绿攀援灌木,枝条柔软,叶片互生,花色为白色或黄色,香气浓郁。
南方金银花红色金银花分布区域品种特点生长习性04金银花的应用价值药用价值03花期长观赏价值01优美形态02适应性强经济价值及其他用途提取药用成分金银花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如绿原酸、黄酮类化合物等,可用于提取药物、保健品等。
制作花茶金银花还可用于制作花茶,具有清香可口、消炎解毒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蜜源植物金银花是蜜蜂等昆虫的重要蜜源植物,其花蜜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05金银花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金银花的栽培管理繁殖方法种植地选择整地与施肥灌溉与排水常见病害金银花的病虫害防治常见虫害综合防治06金银花的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1金银花的市场前景23金银花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均可种植,且生长快、耐修剪,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金银花 小知识

金银花小知识金银花,又称忍冬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观赏花卉。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以下是关于金银花的一些小知识。
一、金银花的概述金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为常绿或半常绿蔓生灌木。
它的叶子对生,花单生或簇生,花冠呈漏斗状,花色多为黄色或白色,花朵中心有红褐色斑点,十分美丽。
金银花的果实为蓝黑色浆果,味甜而爽口。
二、金银花的药用价值1. 清热解毒: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状。
2. 解毒消肿:金银花可以促进淋巴液循环,加速毒素的排出,具有消肿作用,可用于治疗痤疮、皮肤瘙痒等问题。
3. 抗菌消炎: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烫伤烧烫等症状。
4. 抗病毒: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感冒等病毒性感染。
5. 抗肿瘤:金银花中的某些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肿瘤。
三、金银花的应用领域1. 中药制剂:金银花可以制成颗粒、口服液、胶囊等剂型,用于临床治疗。
2. 食品饮料:金银花可以用于制作花茶、果汁、冰淇淋等食品和饮料。
3. 化妆品:金银花具有美白、祛斑、抗皱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行业。
4. 花卉观赏:金银花的花朵美丽而芬芳,常被栽培为观赏植物,用于园林绿化和装饰。
四、金银花的种植与采收金银花适宜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一般采用扦插或分株的方式繁殖金银花。
春季和秋季是金银花的主要采收季节,采摘时应选择未开花或刚开放的花朵,以保持其药用成分的最佳状态。
五、金银花的禁忌与副作用金银花是一种安全无毒的中药材,但仍需注意以下禁忌和副作用: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金银花。
2. 对金银花过敏者应避免使用。
3. 长期大量使用金银花可能导致胃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六、金银花的其他用途除了以上药用和观赏的应用,金银花还有一些其他的用途:1. 防虫驱蚊:金银花的花香可以驱赶蚊虫,可以用于制作驱蚊剂或放置于室内。
车前草、金银花研究概况综述

车前草、金银花研究概况综述摘要:从中国的丰富的医药资源来看,夏季,本地区民间有用晒干的车前草全草、金银花泡茶饮用的习惯,不仅可以清热解暑,而且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二者都有清热的功效,并且两个药的药性平和,配伍在一起不会起冲突。
故本文对车前草金银花的文献进行总结研究。
关键词:车前草;金银花;一、车前草的研究进展车前草( PlantagoasiaticaL )历史悠久,食用、药用记载较早,是我人民最早认识并使用的药用植物之一。
为车前科多年草本植物车前的干燥全草,味甘而性寒,其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
车前草还可食用,主要以嫩叶和芽供食用,车前草中含多糖、黄酮、生物碱等成分。
《神农本草经》记载,车前草是一种极好的药材,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
具有止咳化瘀的作用。
水肿尿少、署湿泄病、热淋湿痛、热咳散、多疲、吐血、疮肿病等[1]。
广西人叫猪肚菜、灰盆草,云南人叫它水草,福建人叫它麦芽菜,青海人叫它猪耳草,上海人叫它牛甜菜、牛舌草、江苏人叫它打草、东北人叫它车轱镇菜。
车前草原产于中国,其环境适应性较好,在山间田野、路旁、河边等地方均有广泛分布。
耐寒耐旱,对土质的需求较低,植株能很好地在20~24摄氏度的温度下生长。
全草适宜在成熟期和成穗期之前收割,这时的幼苗已经与叶子的长度相等,尚未开花,药效较好。
将整株杂草及根系拔去,清洗根部的淤泥及叶片上的杂质,置于洁净的晒台上晾晒 2-3日,待根茎部分完全干透,便可以移入室内,让其自然回软2-3日,待使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药在医药和保健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欢迎。
另外,由于车前草具有广泛的抗癌活性和低毒性,因此它的广泛使用车前草的功效主要是消肿利尿、消炎、清热明目。
可用于腮腺炎、尿潴留、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多种病症的临床疗效。
由于其在消炎、消肿利尿、清热明目等方面的药理学上的应用,使得其在防治一些病症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菌 、抗炎 、抗氧化等药理作用Ⅲ;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具有降 光颗 粒 ,保 护感 染 流感 病毒 小 鼠免 于死 亡 ,李永 梅 等[41通 过 病毒
血脂 、和抗 菌 、抗 病毒 、抗肿 瘤 、消炎 和抗 过 敏作 用 ;金 银 花 的挥 敏感 性 实验 证 明金银 花 醇提 液 、水 提 液及 水 超声 提取 液 均 能提
结束语 救 援 型蛟 龙 600救援 半径 覆盖 我 国渤 海 、东 海和 南 海绝 大
该 电台发出求救信号。当搜索飞机上通过机载救生电台接收到 部分水 域 ,可快 速 到达并 展开搜 索救 援 活动 。
求救信号并在特定 的救生专用频率上与手持 台建立了通信后 , 展 开救 援 时 ,可 快 速搜 索定 位特 定信 号 源 的 目标 并 具备 齐 即使 失事 人员 失 去行 动 能力 的情 况 下 ,只要 手持 台正 常工作 , 全的通信设备,特别是在联合救援行动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
一 2O一 科 技创 新
金银花 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
崔 艳 ’ 徐红 梅 ’ (1、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 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2、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摘 要 :金 银花 是我 国传 统道地 药材 ,其 药 用历 史悠久 ,味甘 、性 寒 ,归肺 、胃、大肠 经 。主 治外感 热病 、风 热表证 、疮 疡肿 痛 以及 热毒泻痢。本文综述 了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表明金银花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3 抗炎 作用
1抑茵 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金 银 花具 有 较强 的缓 解炎 症 的 作用 ,Song儿 等 15]通 过 小 鼠
金银 花在 临床 中广 泛应 用于微 生物 的感 染治 疗 ,体外 实验 急性 炎症 试 验 和 大 鼠慢 性 炎 症试 验 证 明金银 花水 溶 性 成 分 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银花的研究进展摘要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用于治疗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毒、蜂窝状组织炎和痢疾等多种疾病,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
本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以近十几年来发表的论文为依据,对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较全面的总结概述。
结果表明:金银花一些新的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逐渐被研究发现,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毒、免疫调节、保肝、降血脂、抗生育等方面均显示药理活性,为更深层次的了解及应用该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银花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1]。
金银花应用于临床已有千年历史,对治疗各种瘟疫痈肿病证,其疗效是确切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运用现代理论知识做了大量的临床药理工作,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解热抗炎、利胆、保肝、降脂、抗生育、等多种药理作用。
临床用于痈肿疖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2]。
根据文献报到,金银花的开发研究较多,但都没有一个较完全的研究概括。
为了以后临床研究能有较全的理论依据及借鉴。
现将金银花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做一个全面的概况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1.1 挥发油金银花中的挥发油是其疏散风热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研究学者主要应用气一质联用(GC—Ms)技术,从干花、鲜花成分比较、不同来源样品、不同提取方法、不同药用部位等对金银花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测定。
张氏等[3]研究认为,金银花FlosLonicerae japonicae干、鲜花化学成分差异很大。
从干花挥发油中鉴定出6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的94.42%,其中棕榈酸占26.36%,十八碳二烯酸乙酯占9.86%,二十四碳酸甲酯占8.44%;从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52个化合物,占90.46%,其中Q—TIN M烯为21.52%,芳樟醇为14.15%,芳樟醇氧化物为10.46%。
鲜花中含量最高的Q—TIN M烯在干花中未测出,可能在干燥过程中损失。
其他化学成分为醇、醛、酯、酮、烷、烯、炔等有机化合物。
姚氏等[4]采取超临界C02萃取法(SFE—C02)所得萃取物进行GC—Ms分析,经人工解析及计算机检索确定化学结构,共鉴定出绿叶醇等20种化合物,萃取物得率为3.25%。
童氏等[5]采用Gc—Ms研究湖南金银花主流品种灰毡毛忍冬花蕾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狄氏等[6]采用Gc—Ms进行分析,水蒸气蒸馏法(sD)和SFE所提金银花挥发性成分,前者中共鉴定出27种成分,后者中共鉴定出24种成分,其中有11种成分为共有成分。
侯氏等[7]用蒸馏一萃取法提取金银花中挥发性物质,测得金银花挥发油的含量为2.52%。
李氏等[8]用Gc—Ms对忍冬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从金银花、忍冬藤中共分离鉴定了36种成分。
其中从金银花中鉴定出28种,从忍冬藤中鉴定出26种,两者共有成分l8种,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85.23%、93.42%,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均为棕榈酸(40.94%、42.41%)和亚油酸(16.02%、25.94%)。
表明金银花、忍冬藤中挥发油成分具有高度相似性。
1. 2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有抗菌抗病毒的药理作用,其中木犀草素-7-0一B—D-半乳糖苷已作为2005版《中国药典》中金银花FlosLonicerae japoMcae的一个质量控制指标。
邢氏等[9]从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就有黄酮类化合物。
柴氏等[10]又从山银花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8个。
李氏等[11]用色谱法和光谱技术也分离鉴定出木犀草素、槲皮素等。
1. 3 有机酸、醇、酯类有机酸类被认为是金银花清热解毒的药理基础,目前常以绿原酸作为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指标。
李氏等[11]用色谱法和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对细毡毛忍冬花蕾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鉴定出咖啡酸、3,5-二咖啡酰奎尼酸、绿原酸、棕榈酸等。
柴氏等[12]用相同的方法从山银花中分离得到4 个酚酸类化合物。
1.4 皂苷类柴氏等[13]从山银花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7个常春藤皂苷类化合物。
1.5 环烯醚萜苷类环烯醚萜苷类是金银花中另一有效成分,在金银花中含量高而且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及保肝作用。
马双成等[14]刮利用流动相乙腈一水(15:85),采用RP—HPLC法测定了金银花药材中4种环烯醚萜苷的含量。
李氏等[15]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裂环环烯醚萜苷,命名为dehydromorroniside。
该化合物为忍冬属中发现的第3个 morroniside-型裂环环烯醚萜苷。
1.6 微量元素吕琳琳等[16]用ICP—AES法测定了金银花中Cu、zn、Fe、Mn、Na、Ca六种微量素。
4 结语金银花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开发潜力很大的临床常用药。
近年来对金银花的有效成分、质量控制、药理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对金银花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研发金银花,研制新制剂以及产品,对人类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金银花化学成分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不同品种,而且不断有新的化学成分在金银花中被发现。
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为金银花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对于往后金银花的研究进展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国内对忍冬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忍冬花蕾,国外则针对整个地上部分而言。
近年来国内也有少量关于忍冬茎、叶中某些化学成分的报道[41,42]。
4.2我国忍冬属植物约98种,其中可供药用的达47种,主流商品金银花主产于河南、山东等地,受产地、气候和生态环境影响,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所含主要成分差异较大,所以有效地控制其质量势在必行。
4.3一般认为,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主要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且常以绿原酸含量高低来评价金银花的质量优劣。
金银花除抑菌作用外,还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其他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定量方法,全面评价药材的质量,以便充分开发利用金银花药用植物资源。
4.4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检索、计算功能统计各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分布关系,从而建立具有各样品抽象特征的中药材、提取物及制剂的指纹图谱,使Gc或HPLC等指纹图谱与化学成分、成分含量及各成分药效建立相应的量化关系都是有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1] 中国药典.一部.2005:15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第一部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l89.[3] 张玲,彭广芳,单卫华,等.山东金银花干花及鲜花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1998,13(6):249-250.流体萃取金银花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0,[4] 姚育法,雷正杰,张忠义,等.超临界o0223(9):546-546.[5] 童巧珍,周日宝,罗跃龙,等.湖南3个产地灰毡毛忍冬花蕾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中成药,2005,27(1):52—55.[6] 狄留庆,蔡宝昌,李伟东,等.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药材,2003,26(7):491-492.[7] 侯冬岩,回瑞华,杨梅,等.抗病毒草药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报,2003,5(4):46—48.[8] 李会军,张重义,李萍,等.忍冬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成分分析[J].中药材,2002,25(7):476—477.[9] 邢俊波,李会军,李萍,等.忍冬花蕾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1):856-856.[10] 柴兴云,王林,宋越,等.山银花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4):299-302.[11] 李永梅,王天志,王志霄,等.细毡毛忍冬花蕾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1。
26(1):45—47.[12] 柴兴云,窦静,贺清辉,等.山银花中酚酸类成分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4,2(6):339-340.[13] 柴兴云,李萍,窦静,等.山银花中皂苷类成分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4,2(2):83—87.[14] 马双成,刘燕.金银花药材中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定量研究.药物分析杂志,2006,26(8):1039.[15] 李会军,李萍,王闽川,等.金银花中一个新的裂环环烯醚萜苷[J].中国天然药物,2003,3(3):132—133.[16] 吕琳琳,罗威巍.ICP—AES法测定金银花、金莲花中微量元素.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1796.[17] 孙廷波,王云,关显智,等.金银花对口腔病原性微生物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4):242—243.[18] 董杰德,等.四种中草药抗柯萨奇及埃坷病毒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4):46.[19]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病毒组.中草药对呼吸道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J].新医药学杂志,1973,(1):2.[20] 李永梅,李莉,柏川,等.金银花药材中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黄酮类成分的定量研究.药物分析杂志,2006,26(4):426.[21] 刘杰,夏利,陈秀芬,等.黄褐毛忍冬总皂苷的抗炎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1988,9(5):39.[22] 马俊,陈凌,任远,等.抗菌消炎片主要药效学研究.中成药,2005,27(6):687.[23] 时京珍,刘耕陶,等.黄褐毛忍冬总皂苷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肝脏毒性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1995,30(4):311.[24] 刘亚平,刘杰,贾宪生,等.黄褐毛忍冬总皂贰对醋氮酚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报,1992,13(3):209.[25] 潘竞锵,等.金银花能降低小鼠血糖血脂水平[J].广州医药,1998,29(3):59.[26] 王强,陈东辉,邓文龙.金银花提取物对血脂与血糖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3):40.[27] 袁毅君,宋瑛.清热类中药的抗生育作用.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21(5):28.[28] 龚璀璀,郑玉霞,郑乃刚.金银花在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实用医药杂志,2006,23(5):584.[29] 李志洲.金银花花茎中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的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26(2):131.[30] 马彦芳.金银花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41.[31] 樊宏伟,肖大伟,余黎,等.金银花及其有机酸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2):145.[32] 罗中华,等.几种中药对烫伤小鼠中性粒细胞的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19(4):271.[33] 李斐,黎海氏.金银花水提物对卵清蛋白致敏小鼠的抗过敏作用研究.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4,29(3):288.[34] 小川优子.金银花抗促过敏作用.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6):363.[35] 韩素梅,张永波.金银花的临床应用.泰安市中心医院杂志,2008,15(3):153.[36]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04.[37] 马志琴,宋晓红.甘草金银花煎饮预防大剂量化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8):2408.[38]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 一七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43.[39] 陈秋兰.浅谈金银花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1):1049.[40] 王桂亭,王嗥,宋艳艳,等.金银花复方洗手液体外抗菌作用研究.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1):18.[41] 贺清辉,田燕燕.红腺忍冬藤茎中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6,41(9):656.[42] 梅林.秀山金银花、叶、茎中绿原酸的检测及其抑菌作用研究.中国药业,2007,16(3):5.药理作用2.1 抑菌、抗病毒作用口腔病原微生物体外抑菌实验表明,金银花水提液对引起龋病的变形链球菌、放射黏杆菌及引起牙周病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牙龈炎杆菌及伴放线嗜血菌均显示较强的抑菌活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