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知识点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3才能罪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4、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1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

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

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二、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政治必修2第六课的内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2第六课知识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作为指导思想3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当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政治联盟;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参政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1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 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 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 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 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一、政治权利与自由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政治必修二 第六-九课 知识点归纳(新教材)精华

政治必修二 第六-九课 知识点归纳(新教材)精华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框题一:(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的含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发展程度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义务,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4)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

(5)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6)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框题二:(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

(3)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传统)和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和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决定的。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框题三:(1)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宗教信仰自由的准确内涵(四点)。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内涵。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内涵。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

(6)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具体内容见课本81、82页)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框题一:(1)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

(2不同类型的主权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按国家性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按发展程度分)。

高中政治必修二

高中政治必修二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及重点整理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国家第一节国家一、国家的含义1.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本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国家的管理1.民主与专政①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统治阶级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性质。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专政:依靠暴力实行统治。

③关系:辩证统一区别:适用范围不同;实施方式不同;功能和作用不同;联系: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三、中国的国家性质1.国家性质①含义: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

2.中国的国家性质⑴内容:①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首要标志:工人阶级的领导。

③阶级基础:工农联盟。

⑵特点:①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多数人的民主和少数人的专政)②人民主的特点:真实性:民主主体广泛性和民主权利广泛性;真实性;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物质保障。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⑶中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①公民与人民公民:具有一国国籍的人;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有社会主义及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②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公民与国家在本质利益上是一致的。

③具体表现: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一、享有的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权;3.监督权。

二、应尽的义务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三、如何正确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服从服务于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考点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考点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考点整理想要学习成绩好,就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学习政治也是一样的,政治的知识点是很多的,怎么才能更好的记忆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高中政治必修2的考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2、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3)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及其特点:①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特别提醒】: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公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享有的民主,而不是全民享有的民主。

②其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的优点:①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②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什么要坚持?)(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政治基石。

已被载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6)(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维护社会主义。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 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 知识点考点归纳汇总

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课时1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1)课时2夫妻地位平等 (4)课时1法律保护下的婚姻探究点一珍惜婚姻1.结婚的含义结婚是夫妻关系的起点,是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婚姻关系的行为。

2.主要表现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婚姻自由是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民法典还规定了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等基本原则。

想一想:包办婚姻违背了结婚的什么原则?提示包办婚姻违背了婚姻自由原则。

3.珍惜婚姻关系的原因(1)结婚建立的是一种长期的身份关系,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还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2)严肃对待婚姻、珍惜婚姻,既是对自己负责、对配偶和子女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4.法定的结婚条件应符合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结果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基于胁迫而形成的婚姻可撤销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未到法定婚龄,婚姻无效符合一夫一妻制重婚,婚姻无效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姻无效血亲禁止结婚5.结婚登记(1)重要性①结婚会对男女双方的人身和财产产生强制约束力,因此,法律要求结婚必须履行登记程序。

②进行结婚登记是确立婚姻关系、明确夫妻双方权利义务必经的法律程序。

想一想:只要男女感情好,是否办理结婚登记并不重要,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

进行结婚登记是确立婚姻关系、明确夫妻双方权利义务必经的法律程序。

没有履行结婚登记程序的同居关系不受婚姻法律的保护。

(2)结婚登记程序申请男女双方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结婚登记审查婚姻登记机关审查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齐全,当事人是否具备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登记对当事人符合结婚条件的,婚姻登记机关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当事人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想一想:为什么结婚登记需要自愿结婚的两人亲自申请?提示双方亲自申请登记是为了真正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愿,防止违法婚姻的发生。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点知识使人愚蠢,知识会使人们的敏感度迟钝。

知识会填塞他们、会变成他们身上的重担、会强化他们的自我,却不会给他们光明、不会为他们指出道路。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政治必修二的知识1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 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 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 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 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知识点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①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原因:)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4. 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和执政的基本方式:
(1)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3)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执政的基本方针: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针,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
主题:科学的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内涵: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知识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课本68—70)
1.民主党派
(1)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我国的民主党派包括: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2.我国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3.关于“人民政协”
(1)性质: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注意:人民政协不属于国家机关。

)(2)组成: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3)主题: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4)职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4.注意两个问题:
(1)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府、政协在我国政治格局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①事业上:通力合作的亲密有党关系;
政治上:执政与参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组织上:相互独立(不是“隶属”关系);法律上:完全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