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

合集下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计算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配合比设计与计算是混凝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成本和施工难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计算的相关内容,包括配合比设计的原则、计算方法、配合比调整等方面。

二、配合比设计的原则1.强度原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要考虑的是混凝土的强度需求。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包括28天抗压强度、28天抗拉强度、28天抗弯强度等。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并根据该等级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2.工作性原则混凝土的工作性是指混凝土的流动性、可塑性、坍落度等指标。

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和混凝土的使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工作性指标,并通过配合比设计来实现。

3.耐久性原则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抗冻融、抗渗透、耐化学侵蚀等指标。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满足耐久性要求。

4.成本原则混凝土的成本是指混凝土材料的采购成本、混凝土生产成本、施工成本等。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三、配合比设计的计算方法1.配合比计算基础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基础包括水泥用量、水用量、骨料用量、粉煤灰用量、矿渣粉用量、掺合料用量等。

2.配合比计算方法(1)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与水泥的重量比。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但工作性会有所下降。

确定水灰比的方法一般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工作性要求,参考相应的混凝土配合比表来确定。

(2)确定骨料配合比骨料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重量比。

骨料的种类、粒径、含水率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配合比设计工作,一般均在实验室进行。

选用干燥状态的骨料,在标准条件下制作试件和养护,这样获得的配合比称为实验室配合比。

在施工现场,骨料多在露天堆放,含有水分,在这种条件下使用的配合比叫做施工配合比。

设计混凝土时,先设计实验室配合比,在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一)初步估算配合比1、确定配制强度fcufcu=fcu,k+1.645σ式中:fcu,k——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1.645——强度保证率为95%的t值。

2、确定水灰比w/cfcu=Afc(C/W-B)则 W/C=Afc/(fcu+A Bfc)式中:fc——水泥实际强度 A、B——经验系数。

如不通过试验,可选取以下数值:碎石:A=0.46,B=0.52;卵石:A=0.48,B=0.61注意: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出的水灰比应小于规范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如果计算出的水灰比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则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确定用水量:按施工要求的坍落度指标,凭经验选用,或根据骨料的种类和规格查表。

4、计算水泥用量:由以求得的水灰比和用水量,可计算出水泥用量。

注意:计算出的水泥用量应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当计算的水泥用量小于规范规定时,则选用规范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

5、确定合理砂率:可通过试验或凭经验选取,或者根据骨料的种类和规格,及所选用的水灰比,由表查得。

6、计算砂石用量:(1)体积法:基于新浇筑的混凝土体积等于各组成材料绝对体积与所含空气体积之和,则:C/ρC+W/ρW+S/ρS’+G/ρG’+10a=1000式中:C、W、S、G——分别为1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水、砂和石子的质量;ρC、ρW——水泥及水的密度;ρS‘、ρG ‘——砂及石子的表观密度;a——混凝土中含气量百分率。

无含气型外加剂时,取1。

(2)假定体积密度法:基于新浇筑的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项材料质量之和等于混凝土体积密度假定值,则:C+W+S+Go=ρoh 1m3式中:ρoh——混凝土体积密度假定值,在2400-2450千克/立方米之间。

C30大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说明书

C30大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说明书

C30大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说明书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二、设计说明2-1.设计要求C30大流态混凝土。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5MPa fcu.k为30 MPa由fcu.o≥30+1.645×5 ≥38.2(MPa)2-3.大流态混凝土是指拌合料塌落度值大于20cm的混凝土,又称超塑性混凝土。

在原始塌落度为5-10cm 的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流化剂(减水剂)。

在已经设计配合比的基础上加入适当减水剂达到实验要求塌落度。

2-4.外加减水剂计算公式Mwa=Mwo(1-β)。

三、原材料选用普通自来水,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砂,最大公称粒径40mm的碎石。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4-1.水灰比(W/C)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W/C=aafce/(fcu.o+aa.ab.fce)aa为0.46 ab为0.07fce为1.13*32.5=36.7MPa 由此,W/C=0.43。

4-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4-3.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4-4.用水量选择(mwo):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wo选用185kg。

根据外加减水剂的标准计算实际用水量Mwa=Mwo(1-β)。

4—5.水泥用量(Mco):Mco=185/0.43=429kg4-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用砂量Mso=(Mcp-Mwo-Mco)*0.30 =536kg4-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 =1250kg4-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碎石 = 429 :185 :536 : 1250 = 1 : 0.43: 1.25: 2.91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五、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与调整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 = 429:185:536:1250 = 1:0.43:1.25:2.9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 10:4.3:12.5:29.1kg; 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子和水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因此,正确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首先,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计算配合比的第一步。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通常由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根据强度等级的不同,配合比也会有所不同。

二、确定水灰比。

水灰比是指水灰浆中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

水灰比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工作性能会变差。

因此,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现场情况,确定合适的水灰比是非常重要的。

三、确定砂率和石粉率。

砂率是指砂的质量与砂加水泥的总质量之比,石粉率是指石粉的质量与水泥的总质量之比。

砂率和石粉率的确定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和配合比的要求来进行计算,通常在设计阶段就会确定好。

四、计算配合比。

在确定了强度等级、水灰比、砂率和石粉率之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了。

一般来说,配合比的计算是通过试配或者根据经验公式来进行的。

在试配中,可以根据实验室试验结果来确定合适的配合比;在经验公式中,可以根据已有的混凝土配合比经验来进行计算。

五、调整配合比。

在确定了初步的配合比之后,需要进行实际配合比的调整。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实际施工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来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六、总结。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进行配合比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现场情况,合理确定强度等级、水灰比、砂率和石粉率,并进行配合比的实际调整,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混凝土工程中,配合比的合理性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需要严谨、科学,以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流态固化土配合比计算

流态固化土配合比计算

流态固化土配合比计算流态固化土是一种由土壤和水泥相混合,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耐久性的材料。

为了制造高质量的流态固化土,必须正确计算配合比。

本文将分步骤介绍流态固化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确定水泥用量水泥是流态固化土的主要成分之一,确定水泥用量非常重要。

水泥用量的计算公式为:水泥用量(kg/m3)=所需强度(MPa)/(1 + C/S + W/P),其中C为水泥的比表面积,S为骨料总表面积,W为总水量,P 为水泥密度。

第二步: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例。

通常情况下,水灰比应控制在0.3至0.4之间。

如果水灰比过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将会下降。

第三步:确定骨料比例骨料是流态固化土的另一个主要成分。

在确定骨料比例时,应根据所需强度、粒径和细度模数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骨料占流态固化土总体积的比例在40%至60%之间。

第四步:确定水泥、骨料和水配比在确定水泥、骨料和水配比时,应根据所需强度、水灰比和骨料比例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水用量(kg/m3)=水灰比×水泥用量,骨料用量(kg/m3)=(1 - 水灰比)×流态固化土总体积×骨料比例,水泥占比(%)=水泥用量/(水泥用量+骨料用量+水用量),骨料占比(%)=骨料用量/(水泥用量+骨料用量+水用量)。

第五步:进行试配最后,进行试配以检验配合比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可以通过试制样品来测试流态固化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其他重要性能指标,如果试制样品的性能符合要求,则配合比可行。

总之,正确计算流态固化土的配合比对于制造高质量的混凝土非常重要。

通过以上方法计算配合比,可以控制流态固化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其他关键性能指标,确保高质量的流态固化土的制造。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Sheet3Sheet2Sheet1=fcu.p+配制强度:设计强度:水泥:砂:石:涿州碎石5-25mm外加剂:粉煤灰:其它材料:北京水泥厂金隅牌P.O42.5 河北涿州中砂金鼎源LF-4泵送剂秦皇岛I级粉煤灰一、计算配制强度:二、计算水胶比:W/B=1/fcu.o1/(fcu.p/Afce+B)((Mpa)/+A、B的取值石子类型JGJ/55-2000 JGJ/T55-96 AB碎石混凝土卵石混凝土)C50HSCFLCPLC高性能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流态混凝土塑性混凝土三、计算用水量:不掺细掺料时的计算公式为:掺细掺料时的计算公式为;W=Ve-Va/(1+0.335/(W/B))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W=Ve-Va/(1+0.317/(W/B))Ve——Va——空气的体积(1/M3)水泥浆的体积(1/M3)此配合比为HPC(高性能混凝土),所以采用掺细掺料用水量计算公式:非引气混凝土引气混凝土Ve=350(1/M3)Ve=305-335(1/M3)Va=151(1/M3)Va=30-50(1/M3)非引气混凝土:Va=151(1/M3)引气混凝土:W=(-)Va=30-50(1/M3)(含气量3%-5%)/四、胶凝材料用量:C+FA=(Kg/m3)FA=αα为粉煤灰取代量(%)C=FA1=k为粉煤灰的超量系数五、砂率及集料用量:SP=碎石最大粒径Φ(mm) Φ2a=Φ2/3611/a=361/Φ2h=0.1381/aVes为干砂浆休积,取决于石子最大粒径Ves(1/M3)Ves(1/M3)(取值)(-(Ves-Ve+W)/(1000-Ve)100%Ve=Vw+Vc+Vf+Va=W/ρw+C/ρc+FA/ρf+Va +(1/M3))S=G=μWo:坍落度为7-9cm的基准混凝土用水量,与石子的最大粒径有关。

{({(Wo-W)/Wo+Δη}9.17%}计算时间:对于FLC:Ve=305-335(1/M3)对于HPC:Ve=350(1/M3)七、外加剂用量;)((Kg/m3)八、计算的理论配合比为:强度等级粉煤灰砂率FA1kSPW/CCSGFA九、经过实际试配,对此理论配合的和易性及强度进行分析后对此配合比做了如下调整:计算人:审核人:CSP六、CSP掺量:CSPSPFACSF硅粉(浓度40%)外加剂坍落度SLSF扩展度BFS磨细矿渣粉μf细度模数常用名词代号1.645σCSP=PSNPCERPC活性粉末混凝土聚羧酸外加剂RH环境温度C-S-H水化硅酸钙凝胶HPCC502007-12-7 0.000.00.00 .00 0.00 .00 .00 .00 .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0 0.00 .00 .00 .00 .00 00.00 0.00 .00 .00 .00 00.00 .00 00.000.00 0.00 0.00 0.00 00.00 .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0 00.00 00.00 .00 0.00.00 .00 .00 .00 00.00 0.00 00.00 .00 .00 .00 .00 0.00 .00 0.00 .00.00 .00 .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 00.00 .000.00 .00 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0 00.00 .00.00 0.00 0.00 0.00 000.0000.00 0.00 00.00 .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0 00.00 0.00 00.00 00.00 000.00 00.0000.00 00.00 .00.00.00 00.00 0.00 .00.00C50 00.00 00.00 000.00 .00 0.0000.00 .00.00.00 CSP C50 00.00 00.00 000.00 .00 0.00 00.00 .00.00。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1立方混凝土配合比表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1立方混凝土配合比表

混凝⼟配合⽐计算⽅法,1⽴⽅混凝⼟配合⽐表⼀、搅拌站使⽤混凝⼟配合⽐的概念及调整步骤混凝⼟配合⽐是指混凝⼟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例关系。

调整混凝⼟的步骤为设试验室配合⽐为:⽔泥:⽔:砂⼦:⽯⼦=1:x:y:z,现场砂⼦含⽔率为m,⽯⼦含⽔率为n,则施⼯配合⽐调整为: 1:(x-y*m-z*n):y*(1+m):z*(1+n)。

但以上的计算⽅法,真正需要知道混凝⼟配合⽐的能看明⽩的有⼏个呢?除了商混站技术⼈员及相关技术专业的,⼀些⼩⼯地估计可以算出来的不多吧,91搅拌站⽹这⾥为⼤家整理⼀下混凝⼟配合⽐的计算⽅法,我们认为提供⼀个常⽤的混凝⼟标号1⽴⽅混凝⼟配合⽐表,⼤家就可以清楚的去计算,这⾥的配合⽐数据供⼤家参考具体要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来计算。

⼆、混凝⼟配合⽐的重要性1、满⾜混凝⼟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施⼯要求的混凝⼟和易性。

3、满⾜混凝⼟使⽤要求的耐久性。

4、满⾜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泥和降低混凝⼟成本。

三、混凝⼟配合⽐为什么每个地⽅数据都不统⼀呢?因为每个地⽅的地质、⽯材原料不⼀样,所以在实际施⼯当中需要考虑采⽤不同的混凝⼟配合⽐。

四、常⽤C15~c40混凝⼟配合⽐表参考数据C15:⽔泥强度:32.5Mpa 卵⽯混凝⼟⽔泥富余系数1.00 粗⾻料最⼤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每⽴⽅⽶⽤料量:⽔:180 ⽔泥:310 砂⼦:645 ⽯⼦:1225 配合⽐为:0.58:1:2.081:3.952 砂率34.5% ⽔灰⽐:0.58C20:⽔泥强度:32.5Mpa 卵⽯混凝⼟⽔泥富余系数1.00 粗⾻料最⼤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每⽴⽅⽶⽤料量:⽔:190 ⽔泥:404 砂⼦:542 ⽯⼦:1264 配合⽐为:0.47:1:1.342:3.129 砂率30% ⽔灰⽐:0.47C25:⽔泥强度:32.5Mpa 卵⽯混凝⼟⽔泥富余系数1.00 粗⾻料最⼤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每⽴⽅⽶⽤料量:⽔:190 ⽔泥:463 砂⼦:489 ⽯⼦:1258 配合⽐为:0.41:1:1.056:1.717砂率28% ⽔灰⽐:0.41C30:⽔泥强度:32.5Mpa 卵⽯混凝⼟⽔泥富余系数1.00 粗⾻料最⼤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每⽴⽅⽶⽤料量:⽔:190 ⽔泥:500 砂⼦:479 ⽯⼦:1231 配合⽐为:0.38:1:0.958:2.462 砂率28% ⽔灰⽐:0.38。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一.现代混凝土概念或理念现代混凝土是由水泥、矿物细掺料、砂、石、空气、水和外加剂等组成的多相聚集体,并能满足“高工作性、高早强增强和高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现代混凝土应包括高性能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流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流平自密实混凝土、防渗抗裂混凝土、水下浇筑混凝土和商品混凝土等。

以强度为基础的传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不能满足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综合考虑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

其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情况下,用水量要小;(2)满足强度的情况下,水泥用量少,多掺细掺料;(3)材料组成及其用量合理,满足耐久性及特殊性能要求;(4)掺多功能复合超塑化剂(CSP),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多种性能。

二. 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的数学模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材料科学和工程应用中最基本的问题。

以强度为基础的传统配合比设计方法(即假定容重法和绝对体积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是以“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为基础建立的普适数学模型,并推导出混凝土用水量和砂率的计算公式。

进而将此二式与水胶(灰)比定则相结合就能实现混凝土配合比和组成的全计算,故称谓全计算法。

全计算法的创建和推广应用几近十年,受到广泛的关注,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全计算法不仅适用于所有现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计算,而且能检验和验证其它配合比的正确性。

1.现代混凝土的数学模型现代混凝土组成复杂,其中包括水泥、矿物细掺料、砂、石、空气、水和外加剂等7个组分。

最简单处理方法是用多项式表示:F(x)=a+bx1+cx2+fx3+gx4+hx5+ix6+jx7 (1)A.传统混凝土体积加合模型(图2)混凝土由水泥、砂、石、空气和水组成,在单位体积中:(1)石子的空隙由砂子填充;(2)砂子的空隙由水泥浆填充;(3)水灰比决定混凝土的强度。

由此表明:Ve+Vs+Vg=1000式中: Ve=Vw+Vc+VaVe、Vw、Vc、Va、Vs和Vg分别为水泥浆、水、水泥、空气、砂和石子的体积(l/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陈建奎高性能混凝土(HPC)配合比全计算设计法的基础是根据HPC的体积模型,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的用水量和砂率计算公式,并将此二式与水灰比(水胶比)定则相结合就能实现混凝土配合比全计算设计。

全计算法不仅适用于HPC,而且还能用于流态混凝土(FLC)、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一 . 两个公式的物理意义 1.用水量计算公式此式表示:(1) 砂率随着用水量增加而增加; (2) 当Ve减小时,砂率增大; (3) 石子最大粒径增大时、Ves减小,因此砂率则减小。

二. 流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全计算法用于普通流态混凝土(C40以下)的配合比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参数应作相改变。

为了降低FLC的水泥用量,Ve应在315L~345L范围选择。

干砂浆体积是根据石子最大粒径确定的。

1. FLC配合比设计步骤 (1) 配制强度(fcu.p): fcu.p ≥fcu.o + 1.645σ式中:fcu.p -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o -混凝土设计标号(Mpa) σ-富余系数(见表6)式中:Ve =305~335ll/m3; Va非引气FLC 为15l/m3,引气混凝土为30~50l/m3(含气量3%~5%)。

, , (4) 胶凝材料用量 C+FA = W/(W/B) = Q FA= αQ C = Q( 1- α) 式中:α- FA 的掺量(%) C -水泥用量 ( kg/m3) FA-矿物细掺料(如粉煤灰)用量(kg/m3) (5) 砂率及集料用量:(7) 混凝土试配及配合比的调整任何方法设计的配合比必须经过试配并根据试配结果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2, FLC配合比计算(实例) 用普硅425水泥配制C30的FLC,FA 20%,中砂(M x=2.80),碎石(1cm ~3cm),初始坍落度18cm ~ 20cm,1小时后大于15cm。

其配合比计算如下。

(1) fcu.p: fcu.p = 30 + 1.645×5= 38 (Mpa) (2) W/B:: : W/B =1/(38/23.05+0.52) = 0.46 (3) W: : Ve =330L/m3, Va =15L/m3 (引气量 1.5%) W =(330-15)/(1+0.335/0.46)= 182 (kg/m3) (4) 胶凝材料用量: C + FA =182/0.46 =396 (kg/m3) FA =396×0.20 = 79 (kg/m3) C =396 - 79 =317 (kg/m3) (5) 砂率及集料用量: SP=[(90+W)/650]×100%=[(90×182)/650]×100%=41% S = (2380 - 396 -182)×0.41 =739 (kg/m3) G =1802 -739= 1063 (kg/m3) (6) CSP 掺量:W0 =205 Kg/m3,Δη=0.06 μ=[(205-182)/205+0.06]×9,17% =1.58% (CSP浓度为40%) (7) 配合比计算结果 W C FA S G W/B SP(%) CSP掺量(%) 182 317 79 739 1063 0.46 41 1.58 现将用普硅425水泥,Ⅱ级FA(掺20%),中砂(MX=2.80),碎石(1~3cm) 配制各种强度的FLC计算配合比列入表9中。

3. 固定用水量法设计FLC 的配合比配制C35 以下的FLC 时用水量较大,为了提高拌合物的粘聚性和抗离析性,节约水泥,便于外加剂的使用,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在一些搅拌站经常采用固定用水量法计算配合比。

用水量在170~185Kg/m3范围内选择。

用固定用水量法设计FLC的配合比时,由于用水量较小,而Ves保持不变,因此必须提高砂率才能保证拌合物的工作性。

同时通过改变CSP掺量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其配合比设计步骤如下。

(1) fcu.p: fcu.p = fcu.o +1.645σ (2) 水胶比: W/B =1/(fcu.p/Afce+B) (3) 用水量:在170~185 Kg/m3范围选择。

(4) 胶凝材料用量:C +FA =W/(WB) =Q FA= αQ C = Q( 1 - α) (5) Ve计算: Ve = Vw+Vc+Vf+Va =W/ρw+C/ρc+FA/ρf+Va 式中:ρw ,ρc ,ρf , -分别表示水,水泥和粉煤灰的密度( 1.0,3.15和2.50) (6) 砂率及集料用量: SP =(Ves-Ve+W)/(1000-Ve)×100%S = ( D-W-C-FA)×SP G =( D-W-C-FA)×(1-SP) (7) CSP掺量(同前述) (8)混凝土试配: 现将用普硅525水泥,Ⅱ级FA,中砂( Mx=2.60~2.80),碎石(1~3cm) ,用水量 185Kg/m3 配制C25~C35 FLC 配合比计算结果列入表10。

固定用水量法用于计算FLC实例采用普硅425水泥(宝山),中细砂(Mx=2C.50),碎石(5~31.5mm),掺CL-2缓凝减水剂配制C20,C25和C30 FLC,初始坍落度15~18cm 。

20 FLC 配合比计算如下: (1) fcu.p = 20+1.645×4=27 (2) W/C: W/C =1/(27/23.05+0.52) = 0.59 (取0.58) (3) 用水量:W = 185 kg/m3 (4) C = 185/0.58 =319 kg/m3 ; Ve = 186 + 319/3.15 +15 = 301 (5) 砂率及集料用量: SP=(420-301+185)/(1000-301)× 100% =43% 由于砂子偏细应减小砂率(SP= 40%) S=(2400-185-319)×0.40=758G=1896-758=1138 (6) CL-2掺量:μ= [(205-185)/205+0.04]×8.34% = 1.15% C25, C30 FLC配合比计算步骤相同,现将混凝土试配结果列入表11。

三. FLC配合比设计工程应用实例 1. C40 流态混凝土条件:银羊525硅酸盐水泥,Ⅱ级粉煤灰(珠电),中细砂(Mx=2,50),碎石(1~3cm), 掺CSP-2配制C40的流态混凝土和防渗抗裂混凝土。

初始坍落度18~20cm,现场搅拌、泵送,初凝时间大于12小时。

配合比计算如下: (1) 配制强度: fcu.p = 40+10=50 (Mpa) (2) 水胶比: W/B=1/(50/28.5+0.52)= 0.44 (3) 用水量: W=(330-15)/(1+0.335/0.44 =179 (kg/m3) ( 取180kg/m3) (4) 胶凝材料用量: C+FA =180/0.44= 409 (kg/m3) FA =409×0.18 = 74 (kg/m3) C = 409-74 =335 (kg/m3) Ve =180+335/3.15+74/2.50+15=331(L/m3) 掺UEA时: FA=96 (kg/m3) C= 409-96 =313 (kg/m3) UEA=409×0.113 = 46 (kg/m3) Ve =180+313/3.15+96/2.50+46/2.7+15=350(L/m3) W/B=180/(409+46) = 0.40 (5) 砂率及集料用量:掺UEA时:SP=(420-350+180)/(1000-350)×100% =38% S= (2400-180-40946)×0.38=671 (kg/m3) G=1765-671=1094 (kg/m3) 普通FLC: SP= (420-331+180)/(1000-331)×100% =40% S= (2400-180-409)×0.40 = 724 (kg/m3) G=1811-724=1087 (kg/m3) (6) CSP-2掺量:μ= [(205-180)/205+0.06]×9.17%=1.67% (7) 混凝土试配结果(见表12):表-12中的数据说明用全计算法设计的FLC配合比与试配结果完全一致。

2. C25流态混凝土条件:普硅425水泥,Ⅱ级FA(掺20%),中砂(Mx=2.8),碎石(1~3cm),坍落度16~ 18cm,抗渗标号 P8,掺CSP-4 复合防水剂。

配合比设计步骤: (1) 配制强度:fcup = 25+10 =35 (Mpa) (2) 水胶比: W/B =1/(35/23.05+0.52)= 0.49 (3) 用水量: W =(330-15)/(1+0.335/0.49) =186 (kg/m3) 取185kg/m3 (4) 胶凝材料用量:C+FA = 185/0.49 = 378 (kg/m3) FA = 378 ×0.20 = 75 (kg/m3) C = 378 - 75 = 303 (kg/m3) Ve = 185+303/3.15 +75/2.5 +15 =326 (L/m3) (5) 砂率及集料用量: SP= (420-326+185)/(1000-326)×100%=41% 取SP=39% S = (2380-185-378)×0.39=709 (kg/m3) G =1817 -709 =1108 (kg/m3) 混凝土试配结果见表13。

3. C20~C30泵送混凝土普硅425水泥,中砂(Mx=2.8),碎石(1~3cm),掺CL-2缓凝减水剂配制C20~C35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为12~16cm。

配合比设计步骤: (1) 配制强度: fcu.p=fco.k+10 (2) 水灰比: W/C=1/(fcu.p/Afce+B) (3) 用水量: W = (Ve -Va)/(1+0.317/W/C) 式中: "0.317"=1/ρc=1/3.15=0.317 Ves=420L/m3 ; Va = 15 L/m3 (4) 砂率及集料用量: SP = (Ves-Ve+W)/(1000-Ve)×100% 试配结果如下(见表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