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益化管理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 廖云川
精益化管理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运用

精益化管理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2-12-05T09:02:01.761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3期作者:吕佩东[导读]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的不断调整,在进行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过程中运用精益化管理,不但能够提高电网企业的管理效率,也能够推动其稳定持续发展。
宿迁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泗洪分公司江苏宿迁 223900摘要:所谓的精益化管理,主要是指在自我完善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对内部以及外部进行革新和完善,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运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使得企业的业务流程得到优化,以及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得到加强。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的不断调整,在进行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过程中运用精益化管理,不但能够提高电网企业的管理效率,也能够推动其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台区同期线损管理;运用;策略台区线损是当前精益化管理进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难点之一。
精益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体现之一,通过精细化的工作分配以及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更新和强化。
随着市场空间的压缩,电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变得白热化,创新和管理水平改革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式。
为了能够保证企业健康科学的发展,不断的提高管理水平,需要促进精益化管理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运用。
本文就精益化管理在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的运用展开讨论和分析。
1台区线损存在的异常类型和原因1.1台区线损出现高损的原因一是采集数据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或者没有采集、表码出现突变等。
二是台户关系出现不对应现象。
在新增台区以及分台区的过程中,在变更用户档案的过程之中,没有把所有的用户所属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在新增用户的过程中把一些用户增在其他相关台区导致。
三是相关计量设备出现故障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低压集中器;二是低压电能表;三是互感器等相关故障。
四是计量接线过程中出现错误,其中分为三种,一种是电能表接错;另外一种是互感器二次线出现接反现象;最后一种是相线出现接错。
浅议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浅议提高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摘要:近年来供电公司将提高线损管理水平作为管理创新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客,以管理创新提升工程为抓手,一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数据核查、实施设备参数更新与项目竣工验收挂钩机制。
优化指标体系,在原有“双指标”考核的基础上,増加挑战指标,实行三指标和对标评比排名双年度考核,强化小指标考核,努力挖潜增效;二是通过技术跟进,提升技术水平,开展高损、异损、线损波动较大的线路、台区专项治理行动,科学调整运行方式,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通过多项措施的实施,有效提升了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关键字:线损考核精益治理目前在管理线损方面,集抄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集抄终端在线率、采集成功率低,缺少监督机制,线损统计基础数据的准确率无法得到保证;线路改造后,设备参数更新不及时,不能保证线损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导致线损考核指标制定不合理,线损考核缺乏公正、公平线损考核办法没有“与时俱进”,考核力度不大,奖惩额度偏小,工作积极性不高。
在技术线损方面,电网运行只注重供电可靠性,经济运行不到位,不能实现网损最小化;对高损、异损、线损波动较大的线路和台区分析。
检查不到位,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无功管理水平不高,功率因数不能满足标准要求,特别是配网功率因数偏低;客户变压器重视力率调整电费收取,忽视功率因数提高。
1 管理线损最小化1.1建立数据核查机制,全面提升集抄数据使用率。
设备终端在线率、采集成功率达到90%以上,自动化核算比例达到85%以上,线损、台区模型配置率100%,实时线损达标率达到60%以上。
1.2实施设备参数更新与项目竣工验收挂钩机制。
监督运维检修部在项目改造完成后,在PMS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系统中及时修正各项设备参数,保证参与理论计算的数据准确率达到100%。
1.3合理调整线损指标体系,做到基础数据多元化,保证指标的科学、合理。
1.4完善管理网络和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机制,设立线损专项考核基金,调整奖惩额度,将线损小指标纳入考核,调动各级线损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精益化管理在台区线损管理中的运用

精益化管理在台区线损管理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2-06-17T08:19:13.529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3期作者:黄映丹[导读] 自2018年以来,台区线损开展精益化管理。
根据中部某省电网指标情况分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了台区线损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是各部门间统筹协调不统一。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惠东供电局广东惠州 516000摘要:当前,台区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线路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电网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方便台区各地线损的有效管理,将精益化管理应用于台区线损管理中,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线损管理问题,既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又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台区线损管理;运用1目前台区线损管理存在问题自2018年以来,台区线损开展精益化管理。
根据中部某省电网指标情况分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制约了台区线损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是各部门间统筹协调不统一。
跨部门跨专业协调难度大,配电、计量、分局等部门间由于沟通不畅造成工作进度迟缓,影响台区线损专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二是业务流程不规范,未建立标准的工作流程,现场工作处理不积极,各项工作开展进度缓慢,执行力度不足,掌机利用率低,长期不通用户、异常档案、高损工单等异常数据较多,运维人员数量不足,现场存在待销户,表计损坏,待拆迁,时钟错乱,需轮换老旧表计数量较多等问题。
三是台区现场实物与系统档案差异较大。
存在挂接关系错误、现场倍率与系统倍率不一致、停电标识与现场不符、光伏用户发电量与倍率不匹配等情况,严重影响台区线损指标的准确计算。
四是线损管理职责不清晰,未严格落实公司台区线损管理责任制的工作要求,存在线损责任人虚设、履责不到位、线损指标考核不到位的情况,供电所线损管理“以包代管”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缺乏有效的线损管理考核奖惩机制,造成基层人员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解决农电工收入低问题,台区线损治理涉及农电工甚至供电所利益,在推进过程中遇到各种抵触阻力。
打造同期“四分”线损管理示范供电所

打造同期“四分”线损管理示范供电所为进一步加强线损管理,提升线损管理精益化水平。
以同期线损管理为主要抓手,规范线损管理流程,促进县公司及供电所基础管理和专业化管理提升。
浙江省松阳县的象溪供电所作为同期线损示范所的试点单位。
公司明确发展部、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的联动机制、实现了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四分”线损管理,为供电公司的生产经营、电力电量预测,防窃电管理,配电网规划、电网节能降耗,实现线损精益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标签:同期线损;“四分”线损;供电所1 背景情况浙江省松阳县象溪供电所成立于1986年5月。
象溪供电所现有员工24人,下设综合班和服务班,全所员工平均年龄为33.7岁。
供电所辖用户数10041个,台区个数182个,总容量5.4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6条,线路合计长度152.53千米,小水电站8座。
象溪供电所通过全所员工的不懈追求,先后荣获国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国网公司“先进班组”、国网公司乡镇供电所供电服务标杆单位(C类)、丽水市首家“2016年度中国最美供电所”等30余项荣誉,是小站所大作为的模范供电所。
2 创建过程2.1 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分工松阳公司成立发展部、运检部、营销部、调控中心四个专业组成的工作组,开展基础数据普查,各责任部门落实档案数据治理、计量采集覆盖治理、营配对应关系治理、线损模型建立及核查、异常数据分析治理等工作。
2.2 制定工作计划制定同期线损管理示范供电所工作计划,明确各个阶段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计划在2018年10月底前完成同期线损管理示范供电所创建工作。
3 创建成果3.1 “四分”线损指标完成情况經过半年多的同期线损管理示范供电所创建工作,在公司相关部门的艰苦努力和密切配合下,象溪供电所的同期线损管理示范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年初设定目标全部完成(见表1)。
3.2 反窃电成效情况象溪供电所通过台区线损率的监测和排查,于今年8月22日,在象溪镇东田村松树墩自然村取得反窃电成效。
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

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简介台区线损是指在电力输配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电能的损耗。
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台区线损的精益化管理水平,降低线损率,电力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
一、台区线损的意义1.线损直接关系到售电量和利润。
通过降低线损率,可以增加售电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台区线损是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合理管理台区线损可以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
3.降低台区线损是国家能源节约减排的重要举措。
通过优化线路和设备的运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二、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的关键要素1.线路设备的优化布局。
合理规划和布局供电线路和台区变压器,减少线损的发生。
2.对线路设备的定期巡检和维护。
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减少因设备问题引起的线损。
3.优化电力供应工艺。
采用先进的供电技术和设备,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线损率。
4.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
通过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和电能使用情况,实时掌握台区线损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线损。
5.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督促。
三、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措施1.进行线路设备的优化布局。
根据供电负荷和需求,合理规划线路和台区变压器,减少线损的发生。
2.实施定期巡检和维护计划。
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
3.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
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线路设备运行情况和电能使用情况,及时发现线损问题。
4.优化电力供应工艺。
采用先进的供电技术和设备,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线损的发生。
5.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加强对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督促。
四、案例分析以某电力企业为例,通过实施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优化线路设备布局的基础上,采用了智能监测系统对线路设备进行监测和管理。
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提升分析

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提升分析摘要:线损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供电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技术指标,它是衡量一个供电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水平的尺度和标准的重要指标,也是公司精益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加强对线损的管理,是电网运行所面临的长期战略任务和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供电企业的台区线损管理中对于实施精益化的管理,要求必须切实做好基本的工作,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精益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关键因素。
在基本的工作中,做好与线损有关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为接下来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提供充分依据保障。
关键词:台区线损;精益化管理提升;分析今年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推行精益化台区管理概念,按两率一损系统对精益化台区的概念为:①以供电单位为维度统计精益台区数量;②日精益化台区为日供电量≥350kWh且日线损率在0≤线损率≤5%区间;③月精益化台区为月供电量≥5000kWh且日线损率在0≤线损率≤5%区间。
从统计口径可总结台区精益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一是前提日供电量≥350kWh或月供电量≥5000kWh的台区,不断提升配变利用率,减少轻载台区,杜绝大马拉小车等不经济运行方式;二是集中精力对上述供电量较大的台区进行精益化管理,降低线损,对损失电量绝对值较大的台区严格管控,进一步降损增效,实现节能减排。
1.确保线损数据的真实性在线损的数据采集中,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测算和计量,确保数据能100%的采集成功,是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基础。
另外,确保采集成功的数据100%正确,也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为台区线损管理工作打下重要的管理基础。
为减轻和削弱抄表时间的调整对于线损分析所带来的影响,需要根据各地区和用户现场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实际应用,取消传统的线损分析方式,采取更加科学的线损分析模式,并严格遵循抄表时间规定的程序,唯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确保每个台区的线损分析资料的准确性、可靠度。
1.优势提炼国网牙克石市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中心成立于2018年9月,辖区内城区运行台区数170台,供电面积约20平方公里,供电户数21752户。
践行“三位一体”的线损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经营效益水平

87第1卷 第20期践行“三位一体”的线损精益管理体系,提升经营效益水平杨成林(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中卫供电公司,宁夏 中卫 755000)摘要:电能线损是电力输送过程中最大的损耗,降低线损对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配电网线路的运行效率以及当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网中卫供电公司以“专业化的线损管理工作体系、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为中心的工作管控体系和全面覆盖各层级、各电压等级的线损管理体系”三位体系为抓手,实现线损的精益化管理,挖掘降损空间。
关键词:线损管理;精益化;同期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19)20-0087-021 “三位一体”的线损精益化管理体系概况为实现当前全面改革背景下公司和电网科学可持续发展,着眼改革、服务发展、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建立了“三位一体”的线损精益化管理体系,即:专业化的线损管理工作体系、以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为中心的工作管控体系和全面覆盖各层级、各电压等级的线损管理体系。
在2017年-2019年三年的同期系统建设工作中不断创作、更新。
随着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各项工作严格按照相关通用制度要求逐步开展,线损“四分”管理职责逐条进行了落实,有效提高了电网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和精细程度,显著提升了同期线损管理的工作效率,扩大了电网运行规划、运维等方面经济效益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2 建立以同期线损系统建设为中心的工作管控体系2.1 完善系统建设基础全面完善关口配置,完成了化肥变、草台变等6项间隔完善类工程项目计划的上报、工程设计、施工、投运工作,保证了厂站关口模型数据的完整推送。
在D5000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式投运上线后,顺利完成了电网拓扑模型由OPEN3000向D5000系统的迁移工作,并按照线损相关模型完成了D5000电网拓扑模型关口勾稽和配置,满足了系统数据计算的基本条件。
2.2 提升基础档案数据质量根据系统建设基础档案数据质量要求,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档案数据分析及治理工作。
精益化管理在台区线损管理中的运用

精益化管理在台区线损管理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3-02-17T06:01:10.34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9期作者:邹登博刘运锋马丽娜[导读] 线损是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所发生的电能损耗之和,其贯穿于电力传输的全过程。
邹登博刘运锋马丽娜国网阿勒泰供电企业摘要:线损是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所发生的电能损耗之和,其贯穿于电力传输的全过程。
线损率是电力系统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涉及到规划、生产、销售、运行、财务等方面,能全面地反映电网企业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运营管理水平。
当前,对供电企业来说,台区线损管理是其线路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对台区线损进行有效的管理,把精益管理引入到台区线损管理中,能够解决目前线损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使电力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台区线损;管理运用引言目前,台区线损管理已成为供电企业线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便于对台区各地线损进行有效的管理,把精益管理引入到台区线损管理中,能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其管理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一、传统台区线损管理系统分析在传统的线损管理中,通过对线损指标、用电量进行检测、远程检测、纠偏优化、线损分析和线损分析,从而减少线损。
线损管理人员每日复查、整改,并定期进行相应的检验,既能提升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管理,又能使传统台区线损管理体系得到优化。
在日常的线损测试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缺少一套系统的定期巡视方案,不能对台区线损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价,也没有衡量线损管理水平的标准。
在线损管理指标的编制中,由于缺少现场监控策略,造成了对线损管理的制约,造成了员工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漠视和不能有效地改善线损管理质量和效率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精益化管理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廖云川
摘要:在电力系统大力推行台区精益化管理的过程中,台区线损管理水平也得
到了有效提高,由此确保了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基于此,本文展开
了对台区线损管理效益的精益提升探讨。
关键词:供电管理;台区线损;精益管理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力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线损是
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中所产生的
电能损耗。
线损率是线损电量占供电电量的百分比,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综
合性技术经济指标,也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
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经
营企业面临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
线损管理以深化线损“四分”(分区、分压、分元件、分台区)管理为重点,其中“分台区”线损管理以拥有95%以上的
客户、线损电量一般占有总损失电量的55%左右,而成为线损“四分”管理的根基,成为供电企业降损增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成立三个层面线损治理组的基本管理力量
建立市公司、县公司、供电所线损管理纵向贯通和横向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合作”的管理格局,确保决策落实到位、管理监督到位,执行任务到位。
市公司层面,由公司领导挂帅成立线损工作领导小组,对台区线损工作提出
总体要求,制定重大战略部署;县公司层面,由用电检查班、计量站和抽调有经
验的反窃电能手成立线损治理组,负责线损管理工作的总体组织,策划、和协调
工作,并由营销、运检、调控等专业科室负责台区线损工作的具体计划实施。
供
电所因地制宜形成台区线损管理人的线损责任小组,推行台区经理制。
结合“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网格化服务和营配末端融合工作,加强日线损管理的工作任务布置、工作落实整改、工作绩效评价等环节相关部门的工作协同,规范纵向管理联
系与总体指标分解落实。
大力开展营业普查力度,严格查处违规用电和窃电的问题。
定期开展线损分析,将线损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及时讨论,进
行及时的信息反馈工作,保证线损工作渠道畅通,快速落实线损管理措施。
通过市公司、县公司、供电所这三个层面的协同运作,建立科学有效的管控
手段,保障基本的线损治理力量实现台区异常线损快速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二、完善绩效考核和计量装置管理的基本管理基础
对上年度线损考核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编制并下发当年供电所线损管理月
度绩效考核细则,优化线损月度考核机制。
并下发线损管理成效专项奖励考核细则,充分发挥考核奖励对工作积极性的促进作用。
年初,营销部通过实地调研、
绩效约谈,根据每个供电所实际的线路和台区状况确定各个所的绩效指标并下发
到各个所。
完善对供电所的线损月度绩效考核和台区线损专项考核,根据每月供
电所绩效完成情况进行打分,与绩效工资挂钩考核,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
计量管理是线损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线损基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没有准确的计量,后续的分析和改进措施就是空中楼阁。
而加强计量表计管理、
依靠技术手段加强监控是确保计量准确的主要手段。
首先要制定严谨的计量装置
轮换考核制度,做到对轮换过程全控制,若有不实现象,都按照考核标准执行到
位强化计量装置管理,针对公司所有公专变台区,集中清理旧版本以及有缺陷的
计量装置,由市公司营销部统一下达项目更换,由合县公司负责项目推进,确保
计量准确性。
其次,充分依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开展计量异常巡检工作。
通过
对台区关口表电流、电压等参数数据的清理分析,及时发现处理台区关口表的计
量装置损坏或接线差错,及时处理计量装置故障。
再次,通过大力开展计量改造
工作,整体提高计量装置的健康水平。
最完善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对计量改造
初设审查、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改造达到预期效果,确保计量数据真实可靠。
三、推进营配采录常态化和采集成功率提升的基本管理手段
营配数据贯通的目标,就是将生产PMS 系统、营销SG186 系统的数据以电网GIS 系统为桥梁,进行相互关联,解决电网信息与客户信息割裂的状况,建立统
一的电网拓扑信息与客户信息关联(站-线-变-箱-户),完成营配数据实时同步更新,实现营销、运检两部门工作的协同和高效。
从存量数据的贯通和增量数据的管控两个方面实现营配数据贯通的稳步推进。
一是要以数据清理为基础,贯通前应确保系统内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二
是保证营配数据采录常态化,形成“T+0”日更新机制。
针对供电所的新增用户、换表用户,在1个工作日内将计量箱与电能表的关系录入SG186系统,从源头保证
新建台区变户关系、基础档案准确。
三是抓实计量运维闭环管控,加强计量异常
在线监测系统问题处理质量和时限的管控。
缩短从计量异常发现到处理的时间,
尤其是连续3天采集不上线的小表用户。
建立日常数据维护机制。
数据源负责部
门必须在数据发生变更当日完成相应系统的维护,强化数据异动的日常监控,加
强对数据及时性的考核,确保数据维护和业务处理同步,保障增量、异动数据及
时更新。
四、每日通报制,明确一把手工程
每天下发供电所日线损合格率占比排名和台区明细。
邮件抄送公司总经理和
分管领导,明确一把手工程。
每天通报台区线损合格率统计表和下发台区线损明细,对照用电采集系统中的线损异常统计清单,做到日销号、日处理,从源头保
证分台线损合格率稳步提升;每天通报采集成功率统计表,下发公、专变和低压
用户未覆盖明细,当天公、专变采集失败明细,扎实提高采集成功率;每天通报
营配贯通无箱表用户明细,对照一体化管控系统,督促供电所及时处理台户关系
异常数据和集中器跨台区数据,保证同期系统分台合格率和用采系统一致。
五、定期约谈制,督促第一责任人见能效
由公司线损领导小组约谈线损合格率提升慢的供电所所长,尤其是连续7天
高损台区较多和异常台区治理速度慢的单位。
每个月末召集当月未完成线损里程
碑计划的供电所,要求所长对照各自单位高损台区明细,逐个分析台区线损不达
标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间。
当月所长重点关注,亲自带头进行台区
线损治理工作,并反馈台区治理情况。
如果当月仍然未完成清单中的台区线损治理,供电所所长将在次月的营销分析会上“说清楚”。
通过定期约谈制,督促第一
责任人见能效。
六、结对帮扶制,做好精准传帮带
以“补齐短板、促进提升”为总体思路,让线损治理水平公司名列前茅的几个
供电所对被帮扶单位进行帮扶一次,深入现场、查找问题和制定措施,做好精准
传帮带,解决供电所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一是帮
扶单位要对被帮扶单位每周至少帮扶一次,结对帮扶负责人分别为营销部分管主任,一次时间是一天,深入现场、有的放矢地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制定措施。
二是对被帮扶单位,要主动向帮扶单位学习线损管理的有效经验,坚决消除负损
台区,关注已改造台区线损情况。
三是各单位都要盯着目标做工作,从根本上解
决问题。
七、挂牌销号制,突破高损台区治理瓶颈
每周汇总上周线损治理、用电采集和营配贯通工作情况,分析同期线损分台
日线损指标和排名,制定下周具体工作任务单,每周一公司周例会,汇报线损工
作情况。
每周汇总营销部五个督查组对分工区域供电所的飞检情况,统一编制供
电所重点工作现场督查通报,规范现场计量管理,提高管理线损水平。
每月结合
台区线损达标率里程碑计划,建立公司不合格台区数据库。
每周汇总供电所台区
销号治理情况,分配具体台区销号清单,通报高损和负损销号情况将每月的销号
治理清单细化到每周,推进供电所层面线损治理水平的提升。
八、区域协作制,手拉手典型带动促降损
由地域接壤、用电结构和台区状况相似的几个供电所,形成几个线损治理区,组织线损管理员和部分客户经理到现场取经学习,把线损治理中的“土办法”和先
进技术经验学到,并运用到本所的实际线损治理工作中去。
对于区域形成的线损
协作工作区,以点带面的效果在全公司得到快速推广,效果显著。
结束语
台区线损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网系统运行管理的质量,这就需要
以精益化管理方式来提高台区线损工作效率。
由此一来,需要将基本工作落实到
实际生活中,保证线损数据的可靠性以及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如此一来,便可以
提升精益化管理技术水平,从而为台区线损管理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琦.以精益化管理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J].科技尚品,2015.
[2]罗静,舒永生,余华兴.以精益化管理提升台区线损管理水平[J].中国电力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