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2019部编人教版语文3年级下册(最新版)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相关资料)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优秀教学设计(获奖教案)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延续了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
儿童是最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涌动着探索的欲望,尤其有着大胆的、梦幻般的想象力。
教学时教师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要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
《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之后发生的一连串神奇而有趣的事情。
本文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三、设计理念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由此可知,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引导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最后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四、教学目标(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等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并写一写。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零、狐、狸”3个生字,读准“希望、鳄鱼、糖醋排骨、香肠、痒痒的、丁零丁零、狐狸”。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教学难点:能大胆想想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想象法、讨论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大家都认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它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如果你也拥有这项神奇的本领,你最想变成什么?(生自由说)2、揭示课题:一位叫英英的小朋友,他想变成一棵树,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变成了一棵树》去看看吧!3、板书课题:我变成了一棵树(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和学生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训练学生说句子这两个目标较好地融为一体。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多选题)对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妈妈不知道“我”的秘密。
B.“我”变成大树后心情一直都很开心。
C.小动物们说“我”流下的分别是雨水、牛奶、虫子撒的尿、大树的眼泪是正确的。
D.作者的想象可真丰富。
【答案】A B C【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由课文最后一段中“她是怎么知道我的秘密的?”,推出妈妈是知道“我”的秘密的,得出A选项描述是不正确的;由课文11段中“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得出英英变成大叔后心情并不是一直很开心,得出B选项描述不正确;英英流下的是口水,不是雨水、牛奶、虫子撒的尿以及眼泪,得出C选项描述也是不正确的。
这道题是让选出说法错误的,所以答案是:A、B、C。
2.【答题】选出拼音相对应的词语。
()lǐ wūmò fēiA. 礼物莫非B. 里屋莫非C. 礼物墓非【答案】B【分析】考查学生对拼音与对应词语的掌握。
【解答】注意拼音的音调以及汉字的偏旁部首。
3.【答题】选出拼音相对应的词语。
()lì hài fā dǒuA. 历害发抖B. 历害法抖C. 厉害发抖【答案】C【分析】考查学生对拼音与对应词语的掌握。
【解答】注意拼音的音调以及汉字的偏旁部首。
4.【答题】选出拼音相对应的词语。
()sōng shǒu nián jiāoA. 松手帖胶B. 讼手帖胶C. 松手粘胶【答案】C【分析】考查学生对拼音与对应词语的掌握。
【解答】注意拼音的音调以及汉字的偏旁部首。
5.【答题】选出拼音相对应的词语。
()gēn qián gān xīnA. 跟前感性B. 跟前甘心C. 根前感性【答案】B【分析】考查学生对拼音与对应词语的掌握。
【解答】注意拼音的音调以及汉字的偏旁部首。
6.【答题】选出拼音相对应的词语。
()xíng zhuàng hú liA. 形状狐狸B. 形壮护理C. 刑状湖里【答案】A【分析】考查学生对拼音与对应词语的掌握。
2019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公开课教学设计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材简析:本文写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小动物们和妈妈住在鸟窝里的事。
设计说明:教学中,要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教学目标:1、认识“痒、鳄”等7个生字,会写“状、狐”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走进作者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走进作者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瑰丽的梦。
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同学们,无独有偶,当代儿童文学家顾鹰也喜欢七十二变,她最喜欢变成什么?【课件播放动画:人变成了树】【课件出示课题】,请齐读课题。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课件出示:“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变成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由畅谈“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入新课,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同学们,请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生字:痒鳄丁零肠醋秘】会读吗?自己试试。
同学们,谁来读读?提示:“醋”是平舌音,“肠”是翘舌音,“鳄”是零声母音节。
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PK,比比哪组读得更出彩?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识记生字的好方法吗?小组交流交流吧。
同学们,生字你们读得很精彩,那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希望痒痒鳄鱼丁零香肠糖醋排骨秘密】自己试试。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出自部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大胆想象”为主题,旨在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
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
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了一棵长满鸟窝的树。
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趣事: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
“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为作者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特别的经历。
课后练习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的。
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第二题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课文配有插图,一棵大树上长着各种形状的鸟窝,树干上有水珠滴下来,这是变成大树的“我”流出的口水。
充满童趣的生动画面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对想象世界的向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
但还需要老师通过检查对个别同学进行一定的指导。
学生们都喜欢读童话故事,阅读应该没有什么障碍。
而且,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想象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依托文中内容展开想象。
设计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依托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思路。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了解“我”变成一棵树后的奇妙经历,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变化,抓住变成树后的有趣情节,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 我变成了一棵树-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我很喜欢糖果的味道。
这个故事读起来真有味道。
B.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我为我们的祖国如此富强而骄傲。
C. 竹片做的书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个书架用起来真方便。
【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辨析。
【解答】A项,我很喜欢糖果的味道(滋味)。
这个故事读起来真有味道(情味;意味)。
B项,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
我为我们的祖国如此富强而骄傲(自豪)。
C项,竹片做的书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便利的、省事的)。
这个书架用起来真方便(便利的、省事的)。
2.【答题】下列加下划线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诗篇(biān)B. 流淌(táng)C. 鳄鱼(èr)D. 陈醋(cù)【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音。
【解答】A项,诗篇(piān);B项,流淌(tǎng);C项,鳄鱼(è)。
3.【答题】《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是()A. 雨水B. 大树的眼泪C. 虫子撒的尿D. “我”的口水【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是指的“我”的口水。
故答案为D。
4.【答题】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流淌(tànɡ)栋梁(dònɡ)思绪(xù)篇章(piān)B. 铃声(línɡ)乘法(shènɡ)抬头(tái)穿越(yuè)C. 希望(xī)手痒(yǎnɡ)鳄鱼(è)园丁(dīn)D. 零用(línɡ)香肠(chánɡ)米醋(cù)神秘(mì)【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字音。
【解答】A项,流淌(tànɡ)——流淌(tǎng);B项,乘法(shènɡ)——乘法(chéng);C项,园丁(dīn)——园丁(dīng)。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7.《我变成了一棵树》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17.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读拼音,写词语,要写得正确又美观。
我变成了一棵树,请小hú li( )、小cì wei( )、小sōng shǔ( )等小动物们住进来,妈妈带来qiǎo kè lì( )、xiāng cháng( )、面包等食品给小动物们吃,发现了我的mì mì( )。
二、慧眼识真,对号入座。
【状壮】形_______ 奖______ ______观 ______丽【密蜜】______林茂______ ______蜂秘______【gān gàn】干活( ) 树干( ) 干净( ) 干燥( )【bēi bèi】背包( ) 后背( ) 背诵( ) 背负( )三、同义词闯关。
失望绝望希望指望盼望想到曾经跟儿子说过的话,年轻的父亲立即从( )变得坚定起来,他想,如果儿子还活着的话,一定在废墟中焦急地( )着自己去救他。
这位父亲非常( )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但每个人的回答最终都令他感到( )。
他知道, ( )别人的帮助是不可能的了,便一个人开始了废墟中艰难的挖掘。
四、词语魔法师。
我们知道一些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请选择能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毛病”一词替换的词语,填在括号中。
问题缺点疾病故障1.他的这辆车出了点毛病,请你修理一下。
( )2.他就是这个毛病,总改不掉。
( )3.她身上的毛病多,光吃药不行,还得加强营养和锻炼。
( )4.他们在落实政策时闹出了点毛病。
( )五、病句修炼坊。
1.因为王敏改造了学习方法,所以增强了学习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非常很快地进入了梦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课文《我变成了一棵树》,觉得很有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课件)(共16张ppt)

说一说
我想变成什么?
故事中有哪些人 物?
变了之后会产生 什么奇妙的事?
我的变形记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体育课上,老师让大家练习带球和射门。卡夫卡冲上前去, 用触角重重一顶,足球“咻”地飞到空中,超出迈克尔的头顶, 猛地撞进了球门。“进啦!”卡夫卡欢呼。
最后一堂课,多布森老师带全班去图书馆。卡夫卡取下一 本《大百科全书·昆虫卷》,开始看昆虫图片。“真有意思,能 在书上看见自己的照片和名字。”卡夫卡笑了。
还会有哪些形状?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 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
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眼泪
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做出不一样的猜想呢?
“咦,下雨了。”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 乌云都没有。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谁变成了一棵树? 她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
自由读课文,把你觉得有意思 的地方用“ ”画出来。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 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 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 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各种形状的鸟窝: 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 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 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在地。他六脚朝天躺在地上,虫腿在空中乱踢,折腾了好半天, 他才抓住楼梯扶手,翻过身,让爪子着地。
卡夫卡慢慢悠悠地朝学校走去。他发现,有了四只手,拿 书包和饭盒可就轻松多了。这两只手累了,就换另外两只。
上课的时候,老师问大家二乘三等于几。“六!”卡夫卡喊 道。“来,到黑板上演示一下。”卡夫卡画了一只六条腿的椭 圆形甲虫,一边三条腿。“两个三就是六。”他解释道。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拓展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7.我变成了一棵树》拓展阅读题及答案温暖旅店“啊?这就是温暖旅店的入口?”一个又像山又像岩石般的庞然大物挡在了达达面前,形成了一个隧道,隧道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可入口处却清清楚楚地写着“温暖旅店”四个大字。
隧道里面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哇!”达达的眼前突然一亮,他吃惊得吞了一口口水。
只见一棵大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拖鞋。
红的、蓝的、绿的、黄的、粉红的,还有小花的和条纹的。
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这简直就是一棵盛开着拖鞋花的大树。
“原来这就是温暖旅店啊!真漂亮!”达达站直了身子,弯下腰,一会儿又跳起来,瞧了瞧拖鞋的里边。
睡鼠、蝙蝠、青蛙、乌龟、蜗牛,还有成群的瓢虫都在里面冬眠、睡觉。
达达左右看了一圈,发现一只小狐狸的头顶上方写着“接待处”三个字。
小狐狸看了达达一眼,说:“实在对不起,这里没有合适你身材的拖鞋。
”“不,我不是来冬眠的。
”达达赶忙说,“瞧,那是我家的拖鞋,我是来要回拖鞋的。
”“哦,那更对不起了,那个拖鞋已经被最后一个客人订走了。
它正在里面睡觉呢。
”达达家的拖鞋里睡着小松鼠,它蜷着身子,睡得正香。
达达说,“算了,拖鞋我不要了。
可是,我要怎么才能回去呢?”听达达这么一说,小狐狸赶紧告诉了达达旅店的出口,帮他打开了房门。
1.达达是怎样进入“温暖旅店”的?请你把他的路线写出来或者画出来。
2.“温暖旅店”实际上是()。
A.一座房子B.一棵挂满拖鞋的大树C.一棵大树D.一间旅店3.“温暖旅店”的顾客是谁?除了短文中提到的,你觉得还可能有谁?4.达达为什么又不要自己家的拖鞋了?从这里你可以看出达达是个怎样的孩子?1.大大的洞口——黑黑的隧道——温暖旅店2.B3.冬眠或睡觉的动物。
我觉得还可能有熊猫、黑熊。
4.因为达达看到有小松鼠在里面睡觉,从这里可以看出达达是个善良的孩子。
黄色小屋每天,我和妈妈还有妹妹简尼去公园的时候,都会经过一幢黄色的房子。
就它那么一幢,孤零零地站着,有点旧,阴森森的,有点可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的作用
1、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森林能够提供大量木材和其它林产品,还能生产果品、药材、皮毛、松香、栲胶、紫胶、樟脑、桐油、橡胶等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产品。
森林中有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仅热带雨林中的物种就占地球上全部物种的50%,在我国的森林中,既有大量的食用植物,又有很多油料植物,还有丰富的药材资源。
现代的森林仍然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能源生产者。
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如:煤、石油等。
据估计,地球上全部森林积累的生物量(以干物质计)为一万六干多亿吨,约占全部陆地生物量的90%,地球上全部森林的每年净生产量约为七百亿吨,约占全部陆地年净生产量的65%。
我们现在所用的煤和石油等能源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森林所固定积聚的日光能,用木材作为能源约占全世界总能源消费约5%,特别是在第三世界,近80%的木材消耗是直接用于能源的。
最重要的是,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我们利用得好,我们将不会面临能源危机。
2、森林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
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据估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有15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吨,流失的土壤养分约相当于四五千万吨化肥。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古代森林密布,土地肥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
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对森林的长期破坏,致使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千里沃野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千沟万壑。
水土流失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失,多少家庭家破人亡,保
守流离失所的痛苦。
森林是土壤的绿色保护伞。
茂密的枝叶能够截留降雨,减弱水流对土壤的冲刷;林下的草本植物和枯枝落叶层,如同一层松软的海绵覆盖在土壤表面,既能吸水,又能固定土壤;庞大的根系纵横交错,对土壤有很强的粘附作用。
另外,森林还能抵御风暴对土壤的侵蚀。
3.森林能防风固沙,护田保土。
我国针对风蚀的危害,采取了营造防风林带,种植防护林的方法,形成了一个护林网。
护林网的形成,有效地防止了强风的危害,它不仅降低了风速,是强风变为弱风,而且还增加和保持了田间湿度,减轻了干热风的危害,森林为人类制造了生存不可缺少的氧气,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控制温室效应,起着其他东西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的生活离不开氧气,那么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是从哪来的呢?毫无疑问我们都知道氧气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森林中的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吸收了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红外热辐射,减少了地球表面向外层空间散失的热量,从而使低层地球大气和地面变暖,造成温室效应),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平衡,除此之外,森林还具有强大的固碳作用,吸附大量的尘埃,保持空气质量,是良好的吸尘器。
5、森林是自然界的卫生保健医生,好比人类的肺。
一片树叶就是一个滤毒器。
在光合作用中,叶面上的气孔敞开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随着空气进入叶组织,储存在植物体内;而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气体则是纯净而无毒的。
许多树木和植物能分泌出杀死结核、赤痢、
伤寒、白喉等多种病菌的杀菌素,可把浓度不大的有毒气体吸收,避免达到有害的浓度。
森林还起着隔音墙的作用,噪音是现代城市的一种公害,它能使人烦恼和不安,损害人的听力和智力。
当噪音达到80分贝时,就能使人感到疲倦和不安;达到120分贝时,就使人耳朵产生疼痛感。
枝叶茂密的树冠,表面粗糙的树干,对噪声有很强的吸收和消减作用,一般40米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音10~15分贝。